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效果很好,还没等到晚上,方案拿出来了。陆军方面,第七师保持现状、第八师仅保留番号及师直属部队,优先保证其它部队。海军方面,仅保证外购军舰及再建四艘军舰的费用,保持较低训练强度,停止再建的军舰及码头设施。而铁路方面,除至哈尔滨和茂山铁矿的铁路外,优秀保证修建至西安的铁路。没办法,这次和俄国结仇结大了,修好了铁路才能保证朝廷对西北的控制力。其它建设只有在保证这些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进行。
唯一有较大变化的就是建设兵团。对于俄国坚决不赎回去的俘虏,全部把他们丢到建设兵团。结果整个建设兵团的总人数一下子超过了十万,这就不好管理了。兵团长野津道贯要求将兵团一分为三以便与管理,虽然他名义上是大清国上校兵团长,但也是俘虏。随着越来越多的南洋奴隶的加入,原来干活的日本兵从劳动者变能了管理者。虽然俘虏的身份没变。虽然依然不能离开大营,但待遇着实提高了。不用在鞭子下干活还能拿鞭子打人,也有酒肉可以吃了。更有独立的住宿区将他们与普通俘虏分开。甚至有了可观的薪水,还可以申请将家人接来。家人也可以在营中工作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这远比呆在日本还受欺负好的多(虚假和夸大宣传的事就不说了)。原本还算团结的日本人,就为了这几个可怜的管理岗位打破了头。分而化之的办法成功了。无法阻止的野津道贯只能为自己人谋求更多的福利,兵团一分为三,但管理岗位却提高了五倍之多。
师团长就是师团长,不会因为身份的变化不会抹杀他个人能力。野津道贯写的详细的管理办法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好意见要接受,照办。只是拿出了部分管理岗位留给南洋奴隶和俄国毛子,分而化之的办法要继续使用。晚饭时众人心情都很高。食不语的古训在这里没用。
“建设兵团那里少费心思。交给野津道贯就好了,他会处理好的。”光绪随口说了一句。
“臣发现日本人对回国似乎没什么兴趣。年初日本公使前住战俘营时,部分已经当上管理的日本人就向我们提出来他们有资格将家人接来日本。那时臣跟在边上,其它日本人眼中全是羡慕嫉妒恨呀。”唐绍仪哈哈大笑。
“日本人就这样。你越把他当回事,他们却越不把你当回事。你揍他们跟揍狗一样,他们反而会像狗一样温顺。贱骨头一根。”光绪太了解日本人了。
“其实洋鬼子也一样。尤其是英国佬。”吴德仁恨恨的说道。这家伙去了英国被羞辱一事,到现在还记得。
夜幕降临,大家都去安睡,养精蓄锐为明日进城做准备。一天来大家很默契的都没有提到进京后如何处理后党成员一事。其实也用不着再去讨论什么,从第一师进关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做出了决定。
夜晚总会过去。当黎明来临之时,第一师再次出发了。他们进驻了丰台大营,但接管北京城防时被大门拦在了门外。就更别说接管了北京火车站。
以世铎为首的后党成员们全部齐齐跪在慈宁宫外,大气也不敢出。只听得见那宫内传来一阵阵戏曲的声音,只是今天戏曲的声音有些小,隐隐约约的听不太清楚。
“礼亲王爷,如今皇上的兵马包围了京城。太后到底是个什么章程?”奕劻有些慌乱。
“要是有章程,咱们还用跪在这吗?”世铎白了奕劻一眼,其它他心里更乱。皇上这次是带兵包围京城,看来皇上不打算给他们好脸色了。会不会……世铎不敢想下去。
“皇上都打上门来了,太后有心思听什么戏呀?”徐桐的心都快纠到一起了。
“对了。你们有谁能听清太后正在听什么戏吗?”对于世铎的问题,没人能够回答。
相对于慈宁宫前的忧愁。城墙上却是一片惊恐。城下的皇家陆军第一师已经摆好了攻击阵型,不远处排的整整齐齐的火炮荣禄在望远镜里数了一下。一共是38门,其中75山炮超过二十门。相对于城下精神抖擞的第一师,城上步兵衙门的士兵却在颤抖。荣禄很清楚,一但第一师开始攻城,城墙绝对守不过十分钟。
就这么,双方对峙到太阳西下。
“启禀皇上,第一师被阻城外。直隶总督荣禄于城墙上说是太后旨意关闭城门。段师长报告已经做好攻城准备。”才下火车,欧阳振华就上前报告。
“太后旨意他是要遵守,那朕的旨意他守不守呢。朕亲自去看看。”
“皇上且慢。”王士珍拦住光绪:“只需给臣一道手谕,臣等自当打开城门恭迎皇上。皇上不可亲往,以防他们狗急跳墙。”
众人皆称是。
“不必落话柄与人。先这样,看看他们能坚持到何时。再不行,朕亲往之。”
建国门外,光绪骑着白马越过众人,在十数个侍卫的保护下靠近城墙。城墙荣禄站的笔直,但他眼中的没落之情依然透过望远镜落在光绪眼中。
“朕已亲自,尔等闭门阻朕可是意欲谋反?还敢用枪指着朕,不怕走火朕灭你九族?”皇王是威严的,绝决的口吻让城墙上的枪支立马收了起来。
“启禀皇上,太后有慈关闭京城。臣等也是奉旨行事,实在不敢不尊呀。”这是荣禄在城墙上答话。
“太后的旨意尊得,朕的旨意就是放屁了?”光绪说完等了一会,不见城门有动静。再也没说话,拨马一转身就回去了。
不明所以的荣禄只见城下陆军让开一条道路,不多时,一门75山炮被推了出来。炮口平放,对准了城门。荣禄大惊,太后关闭城门就是以为皇上再怎么也不会攻击京城,这必竟也是皇上的京城。只要皇上主动妥协,如此就好保住他们这些后党一系,为将来再起留下可能。如今皇上如此绝决,这该如何是好?
“皇上要攻城了,立刻禀报太后,请太后决断。”荣圈惊慌的下令。怕是来不及了,他们已经开始装弹了。
进京,需要用炮火开路,是这皇上刚刚说的话。王士珍拦下了正欲开炮的段祺瑞,却看着皇上。
光绪大笑:“朕也是上过战场的,却还没打过炮。也好,让朕亲手打响这走向振兴的一炮。”
光绪握紧炮栓,重重一拉。轰的一响,炮弹从炮膛内飞出,准准的击中了城门。待城门烟尘散尽,原本两扇巍峨的大门早已倒在地上,门户洞开。
光绪拔出配剑高举过顶:“如遇阻拦,格杀勿论。”配剑向前一挥,剑尖直接建国门,光绪大喝道:“攻城。”(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二百三十三章 折子戏
急急风牌。关羽上,下场门遇四曹将。关羽微作哆嗦状,奔台前出刀,面朝上场门,倒脱靴穿奔小边,外一扯,里一扯,横场出刀,过来过去,小边乱锤架住。两四扣锣赶步退步,八达三锣三冲。急急风牌。赵累上接架,关羽自上场门败下。赵累、徐晃同开打,赵累败下,徐晃、四曹将同追下。
台上,关云长败走麦城演的正欢。台下,慈禧望着台上,眼睛的焦距却不知在何处。皇上还是带兵进关了,皇上是下了决心要夺哀家的权利了。一封指东言西的电报给皇上轻轻的挡住了,朝廷再也没有拦住皇上的借口。他是皇上,他是天下之主,他在大清可以为所欲为。如今,先败日本再胜俄国的皇帝有了夺权的实力。
去岁发动的宫变错了吗?如果不发动今日之局势会不会更好一些?不会,因为皇上的实力会越来越大,不能给皇上这个机会。但是还是拦不住已经软禁的皇上,俄国帮了皇上一把。慈禧也曾在深夜里思索过,什么时候皇上变的如此有心机?还是真如皇上所说的那样,大清的朝臣们早已全部老了。其它臣子也许是吧,可李鸿章呢?他总是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吧。为什么那么忠心的一个人,会因为皇上三言二语就被收买过去了?皇上除了给了他一个总理的官职,也没有给他什么好处,是什么让李鸿章就这么向着皇上?慈禧想不明白。
他是皇上,没人能拦的住他回到自己的京城。关闭城门也许是最后的办法。只能寄希望于这必竟是大清朝的国都,而他是大清国的皇上。他总不能自已进攻自己的京城吧。
慈禧明白的是,门外跪满的大臣是来她这求命的。可他们怎么不想想,如果皇上不会攻城,那他们的命自然可以保的下来。但凡皇上是攻城进来的。慈禧连自己的命能不能保的住都还是一个问题。
一群只知道拿好处的废物,为什么自己手下就没有真正得用的人才?曾经许给唐绍仪的高官厚禄却被人弃如鄙夷,却愿意在皇上手下干一个小小的侍郎。是什么让皇上把所有得用的人才全部集于麾下?
想不明白。就不明白吧。如今的慈禧如同台上的关羽一样,败走麦城。那会不会和关羽一样的命呢?
门外传来的急促的脚步声。一阵交头接耳。李莲英上前附耳道:“荣大人来报,皇上排好攻城架式,荣大人来问,如何应对?”
慈禧没有说话,却是闭上了眼睛。心中却道:“皇帝呀皇帝,哀家已经六十有余,还能再活几年。你就连这点时间都等不了吗?十数年的养育之恩就真的不顾了吗?”
慈禧没有说话,李莲英也只能静静的站在一旁。门外的士卒到是急了。数次通传均没有回信。只能转报首辅军机大臣礼亲王大人。他没想到世铎比他更慌张,一听之后就干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大臣们乱了,四下交头接耳却拿不出章程。放皇上进城那是他们自寻死路,不放又打不过皇上。一时间全乱套了。直到李莲英走出来说:“太后没有旨意,让荣大人自行处理吧。”以为太后心有底气的大臣们这才重新安静下来。
荣禄慌了,慈宁宫外的大臣们也慌了,他们战战兢兢的等着皇帝的动静。唯有军机处的李鸿章没有慌。国事一日不可懈怠,在已经无人处理国事的情况下,他撑着这个已经衰老的身体,强打着恍惚的精神带领着六部小员处理着繁重的事务。
皇上带着兵从奉天出发进。各地呈报的政务突然增加了许多。看似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务,但久于朝堂上的李鸿章曾经也这么干过,从朝廷的反应速度来揣摩朝廷的政策。这其实是地方上试探朝廷反应的一种方法。
可是朝廷里的这些大员们却被皇上的动作给吓到了,只知道一味跑到慈宁宫磕头问安,以求保命。特别是当皇上带兵入关后,最后二个尚书都磕头去了。
还好这些年青人已经能处理些事务,伍廷芳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面对一波一波来访的各国驻华公使,伍廷芳稳重的身形和流利的对答让洋人们看到的是朝廷的自信。
洋人当然不是好东西,政客总想利用一切机会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看到大清国可能发生大变动,所有公使都开始对清廷进行各种试探,以求将来更好的为国牟利。他们也都看的出来。清国政治要发生变化了。在还无法面见大清皇帝的时候,这其间最好的纽带就是李鸿章这个在帝后之间都有一定权位的大臣。必竟他平衡新旧势力的纽带。而且以光绪历来对李鸿章的态度可以肯定,一但光绪回朝夺权。李鸿章就是炙手可热的重臣。即使光绪一时还不能完全收回大权,李鸿章必将是重用之臣。
看着忙碌的年青人,李鸿章不由老来安慰。大清国的军队什么时候打赢过洋人,从1840年起就没打赢过,即使是左宗棠收复新疆,也是借着俄土战争之利还只是击退。哪有如今日皇上与俄国正面对决,不仅全歼俄国来犯之敌,更有收复国土之力。李鸿章长叹一声,可惜呀,国力倾颓无力再战。
“总理大人,英国公使求见。”门外的戈什哈上前来报,却看到的是李鸿章眉头一皱连忙解释道:“伍大人正在会见美国公使,实在抽不开身。”
李鸿章一笑:“那本官就见见吧。”言语间再也没有早年的恭谨了。
太阳升到了最高,又开始缓缓下降。城墙上下的对峙也没有变化,直到太阳倚上了山峰。
“轰――”巨大的爆炸声传遍了整个京城,正在喝茶的李鸿章惊慌中打碎了手中的茶碗。皇上真的攻击了?这可也是他的京城呀。不由得李鸿章细想,建国门方面的喊杀声已经响起。李鸿章连忙下令道:“停下手中所有的活,都随本官于天安门前接驾。”
爆炸也惊吓道了慈宁宫外的大臣们,求见老佛爷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就连李莲英传太后老佛爷旨意让他们安静都没用。只有世铎默默的站起来往外走。
“礼亲王爷。这是何去?”面对问话,世铎没有回答。走远了还听到有人在说:他是王爷,皇上怎么也不会拿他怎么着。咱们还是继续求老佛爷吧。世铎摇了摇头独自一个走回已经空无一人的军机处。
城墙上的士兵没有反抗。随着第一师的入城,他们被收缴了武器被带到指定地点蹲下待命。第一师的士兵们开始从各处城门涌入京城。有条不紊的接收着整个京城的防务,各王公贵族的高墙大门外也都站满了士兵。没有冲进府里拿人,只是严密的守卫起来。士兵们良好的军纪在这一刻体现,就连通过集市时,不仅没有发出喝骂,就连正常的经营都没有打断,他们只是从这里经过而已。以为是兵灾的百姓们第一次仔细的看着眼前队列整齐的军队。
天安门前,李鸿章看着精神抖擞的士兵进城接管防务。每一个士兵跑过他的身着还给他敬礼。李鸿章高兴的抚着他已经花白的胡须。直到皇上骑着白马到来。才带着大小官员高呼三声:“皇上万岁。”就在门外两侧跪下接驾。
“众卿平身,朕不在京中,诸位操劳国事辛苦了。”
“臣等本份,不敢劳皇上动问。谢皇上。”李鸿章中规中矩的答完,这才起身。
“西太后现在何处,朕额娘是否安好。”光绪没有下马。
“回皇上,西太后现在慈宁宫中看戏。东太后现在颐和园内,微臣已谴人前去接东太后回宫。”
“没想到西太后还有心情听戏,卿家陪朕去给太后请安可好?”
好不好都得好不是。士兵们粗鲁的将慈宁宫外的大臣们推到两边,皇上踏着官步缓缓而至。只是学的不像。
“还是学不来你们的官步。看来没有几十年的官场深浮朕还是学不来这安逸的脚步呀。”光绪还是换回便步而行:“朕就是一个操劳的命。”
落后皇上一个身位的李鸿章面色如常,就如正在闲聊的君臣一般,对眼前紧张的局势而不见。李鸿章笑而答道:“看惯了起起落落与人间冷暖。心里早已平静如水。老臣为官数十载,早已没有早些年的雄心壮志。”
光绪突然停下脚步,回头说道:“老李,你什么意思?这是隐晦向朕告老吗?就想撩挑子了,朕告诉你想都别想。朕是年青,壮志在胸。可年青也多冲动,而跟在朕身边的哪个不是年青人。你就不怕少不经事犯了大错?治大国如烹小鲜,西太后这句话没说错。我们这群年青人正是要你们这些年长都为我们把稳舵的时候,你们就撩挑子。此非良臣为所呀。”
李鸿章苦笑道:“皇上,用得着这么直接吗?”
“干么用不着。朕可不是老官油子。打不来官腔。你们以后也别跟朕打官腔,洋鬼子那边一大堆麻烦都没理顺。朕没那么时间琢磨你们话后面的意思。还是实话实说的好。你也死了这条心,一国总理,帝国宰相。说跑就跑朕多没面子。你说,咱们大清换回宰相的称乎可好?”
李鸿章笑而不语。
君臣二人就这样闲庭信步的走到慈宁宫门前,完全视两侧跪地请安的大臣们于无物。先行带兵过来的段祺瑞,连忙上前,不等他开口光绪只是一点头。段祺瑞带着如狼似虎的士兵就冲进宫内,宫内顿时一片哀嚎之声,但很快平静下来。也没有枪响,这很好,一切都是好现像。
“皇上,微臣就不进去了吧。”看着皇上抬步就要前先,李鸿章上前奏道。
“你也是太后身边的老人了,一起进去吧。要是朕有做的不妥的地方还望宰相大人扶正一于呀。”
士兵们没有冲进寝宫内,只是围着院子站立。段祺瑞上前报告,一切尽在掌握。
光绪点点头,一言不发的走到慈禧面前,只见慈禧闭着眼安坐着,光绪也没请安。只是转身坐在了慈禧边上。安坐了一会后说:“太后可没把奴才们调教好呀,朕坐下来许外也没人送杯茶来。这些人换在朕手下早就拖出去砍了。”皇帝一句话,吓得李莲英亲自上了杯茶。还不停的称死罪。
光绪没搭理他,到是指着台上说:“朕还从未用心听过一曲完整的红曲。今日闲暇正好听听。让上面的人继续往下演。”
戏台上的戏早就停下了,就在士兵们冲入宫中的那一刻就停了。惶恐的戏子们手忙脚乱的整理戏台重新化妆,深吸几口气强定心神。锣鼓敲响,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再次活跃在舞台上。
三通鼓接急急风牌。关羽上,作哆嗦吹髯状,大圆场至上场门,左变双抖刀向台前,正身挫步。直奔台口,急勒住亮相;右手持刀里挖萝卜,右转上步,面朝里勒马亮相,四扣左手反抄刀回身,面朝外勒马亮相,刀头朝上,右手抄刀,面朝里一撕,右手刀上膀。左手横转刀走叉即起,左腿前弓右腿后跪,跪走奔台前丝鞭站起勒马。走滑步。左手横持刀。右手上掏下掏,两足乱滑。丝鞭刀交右手斜挫奔上场门。急急风牌。引关平上,正圆场两周,至小前出刀,向下场门砍刀花,中正戳刀,面朝里扶刀切住亮相,作不支状,关平站小边。关羽左手持刀。面朝外,踹右腿。跨左腿,右手推髯。斜望关平,亮相,喘问关平。
关平(白)-启禀父王:赵累已死!
关羽(白)-赵、赵、赵、赵累他、他、他、他、他、他死了么?
关平(白)-他战死了!(丝鞭。关羽右手托髯,哆嗦,缓问关平。)
关羽(白)-儿呀!你、你、你、你不要害怕!
关平(白)-我不害怕。
关羽(白)-尔要放大了胆——(关羽晃动右手拍胸。)
关羽(白)-随为父——(关羽右手托髯。)杀、杀、杀、杀、杀出重围!
徐晃、吕蒙、四曹将、四火牌自两边分上,同起打,关羽、关平同落陷马坑,被擒。王甫自刎,周仓坠城。
“停。”演到这光绪出言打断了最后的尾声:“什么破戏,真他m的难听。”光绪死都搞不明白,论历史年头论人群观众,京戏都比不上黄梅戏这些老戏种,就因为慈禧爱听就他m的成了国粹?为了保护这所谓的国粹还要莫名其妙的加入高考?汉服汉礼这些才是国粹,还得靠民间自发保护,这怎么没见共和国上点心,都他m的什么玩意儿。
慈禧睁开了眼,不满的瞟了一眼光绪。光绪看到这一幕,接过口来说道:“亲爸爸,您天天听的都是这京戏,不如换个口味让儿臣上去给您演上一出?”
慈禧似有若无的看着皇上:“皇上有演戏的本事哀家自然清楚,只是皇上,可别演砸了让老婆子笑话。”慈禧明白,自皇上炮击城门的那一刻开始,这局再也无解,只有一个完倒下才能罢休。
光绪哈哈大笑:“天下之天何处不是舞台,朕的戏路宽着呢。太后安坐待儿臣演来。”
“皇上,宫内已经妥当。”接收皇宫的寇连材也来了,他的后面跟着唐绍仪与欧元振华。
“不急,你们来的正好,且看朕也演上一回。”
没有化妆,没有更衣光绪就这么走上台去。口中一曲歌声响起。
你穿上凤冠霞衣,我将眉目掩去,大红的幔布扯开了一出折子戏。你演的不是自己,我却投入情绪,弦索胡琴不能免俗的是死别生离。折子戏不过是全剧的几分之一,通常不会上演开始和结局,正是多了一种残缺不全的魅力,才没有那么多含恨不如意。如果人人都是一出折子戏,把最璀璨的部分留在别人生命里,如果人间失去脂粉的艳丽,还会不会有动情的演绎。如果人人都是一出折子戏,在剧中尽情释放自己的欢乐悲喜,如果人间失去多彩的面具,是不是也会有人去留恋,去惋惜。你脱下凤冠霞衣,我将油彩擦去,大红的幔布闭上了这出折子戏……
曲音才落,只见光绪双手一抖,单膝跪地:“启禀太后,您的园子已经修好,请太后移驾颐和园,颐养天年。”(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二百三四章 乾纲独断
夜幕降临,整个紫禁城却被电灯照眼的灯火通明。
“我穿上凤冠霞衣,你将眉目掩去。皇上演的好呀,这一演就是十数年,老婆子竟然没能看出来,那是老婆子瞎了眼。今个儿哀家脱下凤冠霞衣,皇上也将油彩擦去,这出戏也该结束了。”慈禧越说越激动,说到后面直接站起来直指光绪:“没想到呀没想到呀,哀家为你爱新觉罗家含辛茹苦数十载,扶佐三代帝王,更是将你抚养成人。就落了个戏子的下场!”
“光阴短暂,时间匆匆。短短数十载的人生对于亘古不变的宇宙而言,何人不是戏。但对于泱泱华夏而言,太后的戏份已经结束了,现在轮到儿臣唱了。太后不如安坐于颐和园,坐看天下风云变幻如何?”
慈禧默默了看了眼慈宁宫,这里怕是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慈禧缓缓抬起右手,这是让人搀扶离开的信号。李莲英正欲上前,却被身后一位小太监抢先一步。
“太后还是让奴才服侍你回园子吧。”年青的小太监托着慈禧的手臂,轻轻的说道。小卓子,是寇连材训练出来接替李莲英的,光绪要把慈禧身边的人全部换掉。
慈禧脸色一变抬手便给了小卓子一个耳光:“老婆子就在园子里等着皇上的旨意。”慈禧冷笑着独自一人缓步向殿外走去。她的身后跪满了数十年服侍过自己的宫人们。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场变故之后自己身边恐怕再也没一个熟悉的人了。
宫门外。唐绍仪拿着一本写满名字的小册子,眼光阴冷的看着跪于路旁的王公大臣们。曾几何时,这些王公大臣是他向往的目标。曾几何时,他们是自己的奋斗的理想。如今自己站在这些王公大臣们的面前,再也不用卑躬屈膝。唐绍仪明白,只有跟随着皇上,封爵拜相才不再是梦想。
1...118119120121122...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