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官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葫芦斋主人
见翟新泉已然有些醉意,村委会主任李国柱想挽留一下,但怎么劝也劝不住。
反正距离他家也不远,索性随他去了。
单说翟新泉,悠悠晃晃地骑上自行车,离开了李国柱家,径直向村外树林边那条小道骑去。
其实流水沟还有一条大路,直通马关镇上的。
但他家在另一个方向,如果走大路便绕远了,而相对这条小道可以抄近一半的路程。
所以,每一次从流水沟回家,翟新泉都选择这一条偏僻的小道。
由于今晚的酒喝得不少,他突然感到一股尿意涌了上来,便打着晃从车上下来,晃晃悠悠地走进小树林,解开裤子,爽快地撒起尿来。
随着这股尿意释放出来,他的胃也舒服了许多。
他撒尿撒得正欢时,忽然脑后感觉有一股强风呼啸扑来。
“啊”他不由得激灵一下,吓得脖子一缩。虽然躲过了头顶,一根手臂粗棒子还是落在了他后脑门上,顿时被砸得狗爬式一般趴在地上。
一时之间,翟新泉感觉一股刺骨的剧痛从后脑门蔓延开来,双眼发黑,直冒金星,手向后一模,鲜血顺着头发流了下来。
发现自己被人打了闷棍,翟新泉的酒顿时醒了大半,身体一滚,挣扎地站了起来,刚想逃跑,只见那用衣服蒙着脸的汉子,又一棒子狠狠扫了过来。
他赶紧一躲,竟然让他躲闪开来,可惜却被地上一块石头绊倒了,重重摔了跟头。见那汉子上前举起棍子轮下来,翟新泉一边喊着救命,一边保住了那汉子的大腿。
那汉子被他这么一抱大腿,身体也随之打了趔趄,索性顺手丢掉棍子,大腿一骗,直接骑在翟新泉的身上,拳头如雨点般落了下来。
这时候,树林里又窜上前几个同样蒙脸的汉子,用脚向王翟新泉身上使劲地猛踹,直打得翟新泉哭爹喊娘,哇哇乱叫。
在挣扎中,他一把抓住先前那汉子的胳膊,使劲地咬了一口,顿时咬了一块肉,痛得那汉子妈呀一声惨叫。
见自己吃了大亏,疼极的大汉急眼了,一下子从翟新泉身上下来,抄起棒子往他身上一顿猛砸,开始翟新泉还不停喊救命,最后声音渐渐小了起来。
生怕出了人命,几个汉子又狠狠翟新泉几脚,便钻进旁边的树林,一溜烟儿似逃掉了。
当翟新泉大声喊救命时,村头有人便听见了。过一会儿,有些大胆的村民便进来看个究竟,才发现浑身是血的翟新泉,躺在地上正呻吟着。
这些村民自然认识他,马上通知了村委会,也算救了他一命,不然时间长了,一旦流血过多,不死的话,恐怕也要丢掉半条命。
当送到医院,大家发现翟新泉可谓惨不忍睹。
只见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满脸是血,鼻子被打塌了,门牙也掉了一颗,更惨的是一条腿被打断了。
当医生小心翼翼地用绷带将他包裹起来,整个人简直成了木乃伊。
“查,给我狠狠地查,真是无法无天,竟然公然殴打国家干部,不管是谁,我们绝不姑息,绝不能让我们的干部流汗之后,还要流血……”
出了这件事后,所有计生干部都被召集回来开会。杜远舟坐在座位上,心情格外复杂,听着马友财和李振涛在会上大声咆哮。
其实,他们之所以如此愤怒,是因为上次市里下文件之后,马关镇终于下了决心,决定好好推进一下计生工作。
万万没有想到,全镇计生工作刚刚有所起色,计生办主任便被人敲了闷棍,直接打进了医院。
这不仅会给上级带去不好的印象,而且直接影响计生办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可谓使本来落后的计生工作,雪上加霜。
很快,这次事件上报到了县里,县相关领导高度重视,要求马关镇派出所要抓紧时间破案,对涉案人员一定从严处理,还给所有计生干部一个公道。
看到病床上翟新泉的惨象,杜远舟突然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这一次翟新泉被人殴打,绝对是因为别人对他的报复。
这些天来,翟新泉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抓的计划生育格外狠,抄家拿东西,杜远舟早已经听说了
说实在话,他的所作所为,确实有些过火,至少杜远舟这么认为。但不管怎么说,他毕竟是自己的同事、自己的领导,自己也无权过问人家。
既然人已经住进了医院,无论于公于私,杜远舟都要来看望。于公,他是自己的领导,于私他一直对自己还不错。由于翟新泉还不能说话,杜远舟放下东西,安慰了一会儿便走了。
当天晚上,杜远舟并没有回到杨杖子,也没有回到上岭村。
他喊来杜大海,还有一同回来的杨世民,三人在饭店里大喝一顿,然后才各自回家。
“佳怡,我想你了!”杜远舟拿起电话,对着电话另一头的林佳怡说道。语气略微有些低沉。
“远舟,怎么了?”一听是声调不对,林佳怡有些紧张地问道。
这么一问,杜远舟才发现自己的语气,不经意间带出一丝凄凉的味道。平白让自己的女人担心。
“呵呵,没事,别乱猜了。”杜远舟赶紧将自己状态调整过来,强行一笑,语气恢复了正常。
对于杜远舟的性格,林佳怡当然了解,在她的再三追问下,杜远舟便将翟新泉被打的这件事说了出来。
林佳怡松了一口气,才算把心放了下来。然后,帮着杜远舟分析这件事背后的原因,并强调和群众保持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这一点,真有点夫唱妇随的味道,对于林佳怡的分析,杜远舟大抵比较认同。同时,心里感叹林佳怡也有当官的潜质,甚至有些事比自己还看得清。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情话,便挂了电话。
这时杜远舟的心情,一下子儿变得好了许多,至少不像午后那么压抑了。





官腔 第五十一章 组织村民去打工
由于翟新泉住进了医院,即使好了,估计也要留下一些后遗症,当然不能再当计生办主任了。
在李振涛与马友财的博弈下,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作为资格老的副主任金海燕并没有顺利当选,反而新来的李延军成了计生办代主任。
对于这一结果,金海燕自然极为失望,趁着无人的时候,偷偷溜进了马友财的办公室,一阵嗔怒地撒娇,发泄自己的不满。
这次博弈的失败,马友财也很是无奈。面对金海燕的媚劲儿,根本没有抵抗力,只好连劝带哄,并作承诺进行安慰,在里面关上门,两人宛若**,很快又滚在了沙发上,交缠在一起。
金海燕意外没有上位,计生办大部分人还是挺高兴的,毕竟都不愿意有个刻薄的领导。
当然包括杜远舟,自从和翟新泉走近之后,金海燕无论大会小会,经常指桑骂槐,路上碰见了,更是带答不理的,简直和仇人似的。
至于谁当主任,其实和自己没多大关系,反正轮不到自己。这一点杜远舟还是看清的,毕竟自己资历最浅,有没有真正靠山。
在政府里面混,学历很重要,资历更重要,当然靠山大小除外,可以说,论资排辈是华夏官场文化的重要体现。
回到上岭村后,杜远舟开始继续了自己的工作。通过这些天的走访,杜远舟也充分感受到了何奎所说的穷,。
整个上岭村,除了那所破破烂烂的学校,几乎清一色的老式草房,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又潮又暗,条件十分恶劣。
甚至有一家最穷的,全家三个孩子,最小的孩子已经六七岁了,身上还整天光溜溜的,一件衣服都没有。
即使这一家的大人,也仅有两身衣服,男女换着穿,平时保存得异常小心,干活时便穿短裤,生怕坏了买不起。
当何奎介绍这一家情况时,杜远舟险些掉了眼泪。华夏的老百姓真是太苦了,难道他们不勤奋吗?不懂得变通观念吗?恐怕也不尽然。
其实村里和他们差不多的人家,并不在少数,一年到头没有多少收入,仅仅靠种点地活着,吃不饱、穿不暖,或许相比这家强点,但仅仅略微强一点而已。
经过和何奎商量,杜远舟便和姐夫联系,看看那特区那边还需要多少人,顺便让周北兄弟俩帮着联系那边建筑工地,准备让上岭村的男人们出去见见世面,也可以暂时改变一下困境。
对于杜远舟这一举动,何奎一百个高兴。毕竟杜远舟只是计生干部,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根本没有理由帮你们村民脱贫致富。
但是,杜远还是做了,而且不遗余力地去做,说明他不是那种光想把妇女抓去结扎,或一味罚钱的人,是一个真正想干事、会干事的计生干部。对于这种人,何奎当然赞成的,表示无理由支持。
“真的假的,特区那边有那么赚钱?”
“杜干部,一天真得能挣三四十块钱,你不会骗我们吧?”
村民七嘴八舌的叨咕开来,有些胆大的村民便直接问杜远舟,语气中或多或少带着一点不信任。
在何奎的支持下,杜远舟很快付诸实践,将上岭村村民集合起来。
在当天的会上,杜远舟将去特区边打工的情况讲了一遍,虽然大抵都是真的,但很多村民还是难以置信,毕竟他们一年收入才五六百块钱。
如果真如杜远舟所讲的,每天三四十块钱,那么一个月下来,出去吃喝钱,省吃俭用怎么也能攒下七八百块钱,比在家一年挣得还多。
前期特区那边只需要十三四个人,本来杜远舟的原计划,只挑选不是超生户的人家。这样一来,打工名额分给谁,算是一种变相的奖励。
但杜远舟估错了现在村民的闯劲儿,他们可以和人打仗拼命,可以和政府打游击,对于出外谋生,尤其到比较远的城市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所以,大多数非超生户根本不想去,生怕被骗了,结果弄不好不仅赚不到钱,还会搭上一些车交路费。
对于这种情况,何奎也估计不足。没办法,既然没有人敢去,杜远舟两人一商量。干脆就先别分是不是超生了,只要身体好,只要愿意去,就可以,有一个算一个。
只要他们赚钱了,就不像你其他村民不眼热。
面对特区那边的诱惑,尽管大部分人抱着怀疑的态度,但还有一些胆大的年轻人,听了杜远舟的话,选择了去冒险,堵他一把。
在杜远舟的穿线搭桥下,上岭村第一批打工者向特区出发了,经陈乔元、周南等人的安排,去了附近的建筑工地。
那时候,农民工被骗是经常的事情,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农民工跳楼讨薪事件也层出不穷。
**十年代,由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全国各地有想法的胆大的人,蜂拥而来,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可谓鱼龙混杂。
为了使上岭村的村民不被骗,杜远舟特意嘱咐陈乔元他们,一定找比较那些熟悉的企业安排村民,不然很容易影响后期的计划。
用打工的办法,引导村民配合计划生育,这绝对是一件长期工作。即使最快的话,也要一两个月时间,等打工的村民邮寄回来钱了,才能有效果。
这么长的时间里,杜远舟也不能闲着,继续宣传计划生育,和村民谈话,但效果并不明显。
至于其他计生干部的工作,也在各村如火如荼进行着。除了回镇上开会,杜远舟隔三差五去杨杖子村,和华晓梅偷偷地幽会了几次。
有人说,**是一种鸦片,很容易使人上瘾,但不容易戒掉。如今的两人正如**,蜜里调油,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这让杜远舟很是苦恼,他希望华晓梅离婚,和她夫家断了关系,毕竟她的婚姻名存实亡。
再说了,如果她是有夫之妇的话,一不小心儿被发现,他们两人便遭人唾弃,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可是一方面华晓梅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二是他现在也无法给华晓梅具体的承诺。
尽管华晓梅说并不在乎什么名份,但杜远舟希望尽量用其他方式补偿,不希望自己的女人,受太大的委屈。




官腔 第五十二章 曲线救国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有两三个打工的村民,很快将第一笔钱寄了回来。
虽然由于他们刚刚去的特区,需要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大多只剩下了三四百块钱。
但当他们的媳妇从邮局各自取出钱的时候,他们家人还是不由得欢欣雀跃,在她们眼中,这绝对是一笔巨款。
毕竟大多数村民以前一年收入也就这么多,平时刨去一些花销,根本存不到这么多钱,到年底二三百块钱已经不错了。
这个消息,很快在全村都传开了。其他村民个个无不眼红,出去一个多月,就赚到一年的收入,这笔账大家都会算,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有些村民,嘴上是属于死鸭子的,眼睛甚至都红了,口中还说着风凉话,哼,看他们赚了不少钱,准不定吃了多少苦,和驴似的整天让人使唤。
可是一回到家里,就不由得唉声叹气,怪自己错过了赚钱的好机会。
尤其那些杜远舟原计划鼓励去打工的村民,回到家中,被媳妇埋怨是一定的,甚至有厉害的媳妇,直接拎着耳朵,告诉下一次别错过机会了。
很快,一些心眼活泛的村民,或者在自己媳妇的逼迫下,主动找到何奎或杜远舟,问特区那边还需不需要人手,话里话外的,意思也想去。
对于这一情况,无论何奎等村干部,还是杜远舟等计生干部,无不喜出往外,看来果然起到了以点带面的轰动效应。
在杜远舟的张罗下,又找到一家有交往的建筑公司,需要二十名青年劳力。
这一次,何奎又把在家的村民全部召集来了,并把这一好消息通报给大家,希望有剩余劳动力的人家,踊跃参加。
可惜的是,这次加了一个条件,没有参加妇检的,或者家有孕妇并超生的人家,不论家有多少劳动力,一概不许参加政府组织的打工。
果然,这个招数一经使出,使许多准备做好超生打算的人家,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他们一是想继续要儿子,完成传宗接代的大事;二是又想打工赚钱,改善一下眼下窘迫的生活状况。
有些心眼多的人家,便果断放弃了计划,准备先赚一些钱,等以后再慢慢地研究儿子的问题。
还有一些部分准备要儿子的村民,依然保持钱绝不是那么好赚的怀疑态度,坚持在村内完成传宗接代的大事。
即使这样,整个上岭村报名的人数达到了六十多人,还不算那么四五十岁的村民,以及那些条件不合格的村民。
如此一来,报名人数远远超过打工名额的人数。后来,杜远舟只好出了一个主意,采用大家抓阄的办法,决定谁去还是谁不去。
很快,在人们或嫉妒、或羡慕的目光中,一行二十人踏上了南下特区的列车。
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去了特区,以及周边沿海城市,他们每个月都向家里寄钱,让村民的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宽裕了许多。
虽除了有几户死硬分子坚持继续要儿子之外,大部分人看到人家大把大把抓钱,不由得眼热了,一下子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决定选择外出打工。
没有妇检的人家,赶紧让自己媳妇去妇检;准备超生的人家,暂时放弃超生了,以待以后再说。在无形之中,上岭村的计生工作有了不少起色,甚至多数人暂时改变了想法,至于今后如何,杜远舟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能操之过急。
夜里,在一盏小小的油灯下,借着微微的灯光,杜远舟正拿着笔,用心地在纸上写着文章。写完之后,认真读了一遍,翻来覆去改了又改,修改几遍之后,感觉满意了,便将文稿放进了信封中。
第二天,杜远舟正好到镇上开会,顺便将邮件邮寄了出去。然后,又和林佳怡打了一个电话。
在会上,杜远舟虽然没有受到表扬,但会议结束后,分管计生工作的李宝洁将他叫到了办公室,问了一些上岭村情况。
当听到他竟然想到曲线救国的思路,不由得表扬了几句。杜远舟虽然对于这些口头表扬并不感冒,但毕竟工作得到了认可,心情自然也不错。
“小舟哥,你来了……”一看见杜远舟走进来,眼尖的唐丽丽,立刻高兴叫起来。
由于开完后之后,已经十点多了,处于早饭与午饭之间,饭店里并没多少人。唐丽丽很清闲,正闲得无聊,不料杜远舟来了。
杜春燕也没有在饭店内,好像亲戚家办酒席,出去随礼去了,杜远舟便和唐丽丽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了起来。
由于一直驻村,杜远舟最近很少来春燕饭店,但每次镇上开会时,如果时间充裕的话,他还是会过来看看的。
“小舟哥,现在计划生育是不是抓不到人,就要抢东西呀?”本来妩媚的唐丽丽,一改平时的美女形象,坐在杜远舟的对面,歪着脑袋,睁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宝宝似的问道。
其他服务员也在旁边认真地听着,其实是人都八卦,她们也不例外,只不过她们大多和杜远舟不熟悉而已,所以只做一个听客。
“你又听谁说?”杜远舟反问道。
“那还听谁说的,来这里吃饭的干部,都这么说的。难道不对吗?”唐丽丽丝毫不奇怪地说道。
因为对政府的敬畏,只有公家的人,不管临时工或普通办事人员,还是正经八位的干部,老百姓都统一称呼干部。
听她们一问,杜远舟不禁一笑。怪不得古时候搞情报工作的斥候,用现在说法是间谍或情报人员,都喜欢开一些酒楼、青楼、客栈什么的,人来人往多了,消息自然就多了。
其实,最近一些日子,杜远舟也发现了这方面的趋势。
总的来说,抓人抢东西,还是从翟新泉那里开始的。很多干部上行下效,在全镇计生系统逐渐蔓延开来。
虽然翟新泉被打了,但大部分人认为是个别事件,并且镇党委政府也表明了态度,严查凶手,至于翟新泉是否有过失,根本就没有提。
所以,大家心中已经明白,这次无论镇上还是县里乃至市里,都已经下定决心,只要开展好计生工作,许多事情完全可以大开绿灯。




官腔 第五十三章 小人物的计谋
既然绿灯开了,心中了底线,一些干部胆子也大了起来。
尤其作为镇长的马友财,发现抓不到人便抄家的方法,不仅威吓到超生户,还可以带来不菲的收入,解决财政问题,自然乐见其成。
只是令他不爽的是,计生办主任不是他的亲信。这样一来,将一些钱搂进自己的口袋,比较难。
和他一向不对付的李振涛,也选择了默许。财政有钱了,他这个书记也好当了,更何况计生办主任是自己的人,好的话,甚至可以将计生办当做自己的小金库,何乐而不为呢!
这一天,派出所传来了好消息,偷袭打伤计生办主人的人被抓住了。正是和翟新泉有仇的赵二狗,这个结果很多人并不意外。
对于赵二狗的恶劣事迹,镇上很多人还是知道的。
虽然他平时偷鸡摸狗,有时也和混混们打群架,但总体来说,只是一个小事不断大事不犯的人,应该干不出什么超格的事情。
至于这一次,赵二狗为什么变得胆子如此大。因为自己媳妇结扎的事情,竟然敢报复国家干部,还把人殴打致重伤,老百姓可能不得而知。
但杜远舟一清二楚,由于办案人员中有自己的兄弟杜大海,这也不是什么保密的东西,顺口一问便可得知。
原来,上次翟新泉抄了王兴旺的家之后,让王兴旺存了报复之心。
这件事翟新泉做得确实过分了些,如果只是拿一些东西,王兴旺还可能忍一忍算了,毕竟谁让你违反计划生育呢!
可是,翟新泉却把人家的孩子打了,这让从来不肯吃亏的王兴旺,一直怀恨在心。
那天在村头正好远远的碰见了赵二狗。他便有了主意,狠了狠买了心,直接进了村头的小卖店,花了六块多钱,赊来了一瓶相对较高档的凌泉大曲。
放在平时的话,王兴旺这样的平头老百姓,根本舍不得喝瓶装酒。
如果酒瘾上来,实在忍不住了,也只是打上二两散白酒,解一解馋,更不用说这种有包装盒的凌泉大曲了。
当从小卖店出来,正好赵二狗过来,王兴旺便主动上前打招呼。
毕竟俩人是同村人,而且王兴旺鬼点子多,赵二狗一有啥难事,就喜欢找这个斜眼子出主意。因此,两个人关系处得还不错。
赵二狗本来就是好吃懒做的家伙,一看见好酒自然眼馋得不行。这样一来,正好中了王兴旺设下的圈套。
王兴旺一打招呼,两人便搭上了话,聊了几句之后赵二狗便装作随口问道,兴旺,家里是不是里亲戚了。
没有,哪有亲戚来呀!唉,妈的,这不家都被那帮畜生给抄了,太他妈的憋屈了。反正很有钱也剩不下,索性还不如买一瓶酒,回去干了,来个醉酒消愁。王兴旺骂骂咧咧地说道。
王兴旺话头一引,赵二狗又惦记着人家的好酒,两人越谈越投机。最后,赵二狗以王兴旺媳妇还在外面躲着,家里没人坐下酒菜的借口,几番力邀下,两人一起去了赵二狗家。
肖晓红给两人做了几盘菜,他俩便开喝起来。当然话题离不开计划生育,更离不开最大的祸首翟新泉,两人一边喝着酒,一边嘴里骂着。
当酒兴正酣时,两人也都考试有些醉了。
王兴旺长叹一口气,说道,二狗兄弟,我算看清了,他们不抓到你嫂子,决不会罢休。唉,看来咱俩都要绝后了,可怜我们以后即使混的再好,还能咋样,死后连上坟的人都没有了……
1...1415161718...1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