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官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葫芦斋主人
对于杜远舟帮助村民搭建溜索的事情,现如今早已在镇上传开了。作为镇委书记的李振涛,当然也知道,便低声和万春来说了起来。





官腔 第六十章 告状
“走,我们看看去……”万春来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李振涛一招手,将靠后站的杜远舟叫了过来。
在大家的簇拥下,万春来等一群人很快来到了六水河边上。
看着波涛滚滚的六水河,两条溜索飞架其上,在不远处正是打筑的桥墩。虽然时近中午,没有人或货物运送,但可以想象平时的场景。
“这个办法,可以解决老百姓一时的燃眉之急。”指着架在水面上的溜索,万春来兴致勃勃地说。
“小杜,你当初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万春来一扭头,微微一笑,冲着杜远舟问道。
“我那时是杨杖子村的包村干部,当时去催要提留款时,发现由于交通不便,大量山货卖不出去,老百姓交款很困难。”杜远舟稍稍停顿一下,然后重新组织了下语言。
“后来,我想到我一个家在西北山区的同学,说起那边居住在大山深处的村落,很多是用溜索作为交通工具的。所以,我就想到使用溜索运送货物。”将具体经过他简短地说了一遍。
“恩,小杜不错,懂得用脑子,活学活用。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心中就要装着老百姓,时刻为老百姓着想!”
听到杜远舟清晰的讲述,万春来点了点头,满意地说道。
其实,鼓励成分远远多于夸奖。但还是让许多人眼热,眼中带着羡慕,掺杂着嫉妒,包括李延军、金海燕等其他计生干部。
万春来心情不错,在镇领导的陪同下,一同村委会里,准备中午在杨杖子村吃个农家饭,感受一下新农村的气息。
由于原计划午饭安排在镇上,万春来准备在村里吃饭是临时的决定,一时让没有准备的村干部们,手忙脚乱地赶紧找人,张罗起午饭。
尽管万春来说只是吃一些简单的家常菜饭就可以,但这些镇村干部绝对不敢这么想,也不敢这么做,一下子儿忙乎开了。
大家正在村委会聊着天。只听见从村委会大院外由远及近传来一阵吵吵闹闹的喊骂声,中间还嘈杂的脚步声,加上小孩子来回跑叫的喧哗,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使得刚才还安静的大院刹时间象极了农贸市场。
村委会里的众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个眼睛看向院内,但很多人几乎都是一辈子在和基层群众打交道的,心里已经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
这种阵仗乡镇的领导几乎都碰见过。
万春来正蹙眉望着外面的时候,村武装部主任已经一下子推开了会议室的大门,面色显得惶急。这些马关镇的领导,心都不自禁紧了一下。
“支,支书,不好了。赖皮三他们闹事来了。”武装部主任蒋子坤年岁二十出头,这么一慌张,似乎忘记了县镇两级领导都在,直接冲村支书喊道。
“慌什么?赖皮三闹什么事情?”冯向前心里不由得有气,看了看几位领导,低声喝了一句:。
然后,他强打镇定地冲着万春来等,结结巴巴地问道:“几,几位领导,你们看,这……?”
镇里的几位领导,一脸色下子不好看起来,使劲瞪着冯向前,恨不能掐死这个该死的村支书。
县长好不容易来这一次,竟然搞个出这种烂摊子的事。
万春来眉毛一挑,但很快恢复了正常,面无表情地直视几人,沉静地问道:“怎么回事?”
“万县长,要不你待在屋里,我先出去看看。”李振涛脸色十分难看,说话都有些结巴。
“乱弹琴!”万春来脸色一沉,强压怒火,率先走了出去。
虽然这李振涛的提议是为他着想。但明显村民冲他来的,不得不出面。
生怕县长出意外,李振涛、马友财紧跟其后,带领其他人呼拉拉地向外走去。
大门外早已经乱成一团,几个带头的汉子,正带着三四十村民叫喊着向院内闯,几个派出所人员试图将他们阻挡在外。
“我们要见县长,我们要告状!”
“惩罚流氓干部,比死人要偿命”
见村民们大声嚷嚷着,气势汹汹,镇领导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一见不好,马友财刚想阻止万春来出去,被万春来狠狠一瞪眼,立刻闭上了嘴巴。
“乡亲们,我就是万春来,大家别着急,又是慢慢说……”万春来上前一步,大声地喊道。
万春来知道现在关键问题,先把村民的情绪稳定下来,只要是合理的,就尽可能的答应下来,千万别把事情给激化了!
听说是县长,上访的人群又是一阵骚动。
“想你既然是县长,镇干部强奸妇女,逼死人命,你管不管?”为首的赖皮三瞪着双眼,丝毫不惧地问道。
“对,逼死人要偿命,我们要上访!”
“人绝不能白死了……
一时之间,村民的哭骂声此起彼伏。
正好缩在后面的李延军出来了,本来红了眼的四五个村民,立刻如见仇人一般冲上去,连抓带踹,乱作一团。
“大家先住手,有话好好说……”其他干部赶紧上前阻拦,一边尽量地劝解失去理智的村民。
虽然没有被波及到,万春来还有些狼狈,在李振涛等人护卫下,高喊着一定给大家做主,有什么冤情无论涉及到谁,绝不手软。
事情一直闹到下午四五点,经过和家属谈过之后才知道,其实并没有死人,那妇女自杀后被及时发现,然后送到医院正在抢救。
自杀的妇女名叫胡万华,正是赖皮三的嫂子,也就是赖老大的媳妇。
赖家有兄弟仨,赖老大和游手好闲的赖皮三不同,人比较老实,自然不敢投机倒把,靠几亩地生活,所以家里挺穷。
这之前,他家已经生了两女儿。因为家在农村,那种家里没有男孩子就是绝了代的意识特别浓,这让胡万华和丈夫又偷偷生下了第三胎,幸亏是一个男孩。
虽然家里没钱,房子被拆了,唯一的那头母猪也被牵走抵了罚款,他们家还有个盼头,毕竟没有绝后。
可以有一件事情难坏了夫妻俩,超生不仅要罚款,而且镇上不给办户口,这孩子也就成了黑户。
按道理来讲,罚款之后户口就会办下来,坏就坏在李延军看见胡万华有几分姿色之后,竟然精虫上脑,故意刁难。
在他的逼迫和引诱下,胡万华被迫和他发生了不正常关系。
但不料李延军是一个人穿上裤子不认账的人,不仅没将钱款和赶走的猪还回来,还继续用户口这件事要挟胡万华。
作为守本分的妇女,胡万华备受压力,每天郁郁不乐,赖老大当然急在心头,在几番逼问下,最终知道了真相。
尽管赖老大为人老实巴交的,但知道自己带了绿帽子,顿时火冒三丈,和胡万华大吵了一架。然后,借酒消愁,喝醉后,越想越气,醉醺醺地又把胡万华打了一顿。
平时两口子很少吵架,羞辱万分的胡万华,一时想不开,便把去年喷庄稼用的半瓶农药一口气喝了下去。
幸好邻居听见他们打架,赶过来劝架,发现不好,立刻将人送去了医院抢救。
这时,正好听说县长过来检查工作。虽然赖老大去了医院,但在家的赖皮三有了主意,立刻召集亲戚家族,带领大家来告状。




官腔 第六十一章 青云山
青云村,因位于青云山脚下而得名。
白天的青云山,林深草茂,雾霭缭绕,狍子、野兔等奔跑其间,各种鸟声不绝于耳,如诗如画,秀美无比。
一条清澈透底的溪水从山间蜿蜒流出,绕过郁郁葱葱的树林,将四五十户的青云村怀抱其中,一切显得格外安详,静谧!
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一个多星期了。
由于李延军犯事,正撞在了枪口上,气得县长拍了桌子,李振涛和马友财等人被批得狗血喷头。
李延军就地免职,被公安局抓了起来。但这件事却传开了,使周边其他乡镇看了笑话,马关镇干部全都感到面上无光。
当然,这其中有个人却喜上眉梢,就是金海燕。作为副主任,在马友财的支持下,她一举拿下了计生办主任一职,让她很是得意。
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调整工作。对于一向看不顺眼的杜远舟,一下子被派到青云村,说得好听,什么能者多劳。
对于这种不公平的分配,杜远舟也二话没说,便来了青云村。
虽然这里是山清水秀,但道路并不畅通,境况状况与其他村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超生状况却和上岭村相差无几。
两天内,杜远舟和同来的倒霉临时工走了十几户人家,效果自然不会明显。
毕竟几千年传宗接代的传统,让老百姓说改就改,尤其生女孩的人家,显然不是讲几句国家政策就可以搞定的。
前世的时候,杜远舟就听说青云山的秀美,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但一时无瑕游玩,不免留下了遗憾。
这一次,苦中取乐的杜远舟,决定偷闲一把,痛痛快快地上山一游。
那临时工嫌累,不爱登山,杜远舟便和一个名叫老孟的挖草药汉子打了招呼,让他顺便做向导,一起上山。
由于有了向导,自然一路少走了弯路。老孟知道杜远舟是镇上干部,开始说话还或多或少有一丝敬畏,但两人走得久了,便慢慢放开了。
两人说笑着,沿着乡间小路向青云山进发。开始沿途都是庄稼地,地里的庄稼除了几小片大豆、谷子外,大多种的是绿油油的苞米。
上山的路不太好走,他们小心翼翼地拨开荆棘,踩着杂草攀爬了半个多小时后,才到达山半腰。于是,他们便坐了下来休息。
山半腰上,有一大片茂盛的松树林,遍布青苔和杂草,其间散落地开着一种无名的橘黄野花,清风吹来,香气扑鼻,耳边不时传来山鸟的叫声,格外幽静。
顺着老孟的指引,杜远舟发现,在一处陡峭石崖下,丰茂的碧草丛间,有一眼泉水汩汩流出,在洼地处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水潭,清澈透底。
连渴带热的杜远舟,用手捧着水,喝了两大口,顿时感觉一股清凉之气顺着嗓子眼,一下儿灌进了肚子内,浑身上下清爽起来。
“老孟,这水挺凉快了,真解渴!”杜远舟坐在石台上,甩了甩手的水,开口和老孟递着话。
“那当然。杜干部,这泉水可神了,不仅冬暖夏凉,还能治病呢!”顺着杜远舟的话,老孟憨笑着说道。
“真的?”杜远舟感到奇怪,也没有当真。
“是呀!听村里老人说,以前这附近有条大蛇,就是喝这水成仙的……”老孟开始眉飞色舞地讲起关于这眼山泉的传说来。
对于山野间的传说,杜远舟虽然不会相信,但也听得有滋有味。
听老孟说,有村民生病了,喝这泉水病真好了。这一点还是可以相信,毕竟有一些泉水含有微量元素,对身体还是有益处的。
由于老孟要去挖草药,剩下的路只好杜远舟自己走了。老孟告诉他,只要顺着泉水边狭窄的羊肠小径,直接上去就可以了。
这条小径显然有人经常走,虽然两边杂草丛生,依稀可辨。尤其听说山顶还有一座道观,让杜远舟更兴趣大增。
约半个小时,气喘吁吁的杜远舟,终于来到山顶,环顾四周,周围山色算不上极美,但也令人赏心悦目。蔚蓝的天空下,迎着拂面清风,远瞧周围青青山色,一时之间,心旷神怡。
在山顶的东西,有一块面积很大的松柏林,且地势相对平坦。透过松柏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杂草丛中的一座亭子。
杜远舟发现,这是一座完全由石头砌成的亭子,有三四米高,四根石柱支撑着一个石质屋顶,屋顶为四角斜檐结构,前后两面屋顶为整体石质屋瓦,屋脊上雕有祥云图案,屋脊两端各雕有一鸱吻。
这是个钟楼,后面还有一个石头砌成的小房子。解放前,这个名叫青云观的道观里,还有四五间房子,两三个道士,后来这里闹土匪,鸠占鹊巢,将青云观道士赶跑了,这里变成了土匪窝。
后来,土匪被解放军赶跑了,这座道观也荒凉下来。十年浩劫期间,附近的群众蜂拥上山,先拉倒神像后推庙,拆毁了道观里的神像,那大钟自然也被拉下山炼钢了,只剩下一座空荡荡钟楼遗落在荒山中。
带着几分好奇,杜远舟便向道观走去。
等转过几块峭立大石,惊喜地发现钟楼旁边那座石屋东侧的平地上,有一位白须飘飘的老人,正在用心地打拳,一招一式,刚柔兼济,颇显不凡。
杜远舟以前接触过一些武师,眼光自然不差,虽然看不出老人的功法,但绝非花架子,一般功夫是无法与其相比的。
见有人过来了,老人立刻停了下来,看杜远舟一眼,并没有说话。
“老人家,您好!对不起,打扰你了……”杜远舟感觉很不好意思,连忙道歉道。
“山下来的?”老人面无表情地问道。
“是的,老人家,我听说青云山很美,而且还有古迹,便上来看一看,没想到打扰您老了。“对于老人问话,杜远舟不敢丝毫怠慢。
原本以为青云观即使有人,也是住着一般的普通道士,但一看这老人,虽然没有穿着道服,绝非一般平常人,不仅武功非凡,就连那说话的气势,似乎透出一股冷肃之气。
然后,杜远舟将自己上山游览的目的说了
杜远舟毕竟不是没见世面的人。他先恭恭敬敬地道出自己上山目的,然后便向这位叫郑国功的老人请教起道观历史来了。
老人虽言语不少,但也没有了开始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两人的话慢慢唠叨开了。




官腔 第六十二章 拜师
经过一番聊谈,杜远舟便发现,郑国功老人并不是天生冷漠的人,只是不爱与人交谈而已。
随着交谈深入,杜远舟知道老人精通中医,武功很是了得。老人看出杜远舟身体有些气血不足,便建议他多多锻炼身体。
于是,杜远舟顺水推舟地拜了师,学了老刚刚打过的天道拳,当了老人的记名弟子。
有了师徒关系,双方谈话自然随便了许多。
这位郑国功老人,原来是一位老红军。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他仗着家传的武艺,曾立下不少战功。
在全国解放之后,戎马一生的他,拒绝了军队老领导的挽留,回到了家乡,希望过些平淡的日子。
不料十年的动乱,由于他曾参加过国民党军队,被一些人捅了出来,那些疯狂的人便拉着他们一家人去批斗。
他唯一的儿子在批斗中连伤带病,最终不治而死,再加上妻子早在生儿子时难产去世,真可谓家破人亡。
儿子的不幸去世,连最后的寄托也没了,使他悲愤异常。
动乱过后,老人便离开了青云村,搬到了山上。
一住十几年,言谈间,老人虽然没掉一滴眼泪,但杜远舟可以感觉到他老人家内心的那种悲愤。
在小石屋住了一宿,杜远舟不得不告别师傅,离开了青云山。
他本来想接老人到镇上去,但老人说住在山上习惯了,便直接拒绝了。
到了山下,他也没有说为什么在山上住。只留下一些钱,暗地交给挖草药的老孟,让老孟上山时买些蔬菜、米、油等日用品,帮师傅送上去。
回到镇上,杜远舟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舟子,你可小心点儿,你们那主任可不是好东西……”杜大海一边喝酒,一边说着。
“放心吧!你兄弟我还不是活得好好的。”笑了笑,杜远舟喝了一口酒。
对于杜大海的脾气,杜远舟当然很熟悉。自从金海燕当计生办主任之后,经常鸡蛋里挑骨子,想办法找杜远舟的小毛病,自己兄弟受气了,杜大海当然不高兴了,便找杜远舟喝酒。
“好个屁,计划生育最难搞的那几个破村,都差不多交给你了……”杜大海愤愤不平地骂道。
“呵呵别着急,慢慢就好了,来喝酒!”杜远舟一举杯,不紧不慢地说。其实,他心中并不平静,何尝不知道金海燕故意搞自己呀!
官场就是这么一回事,官大一级压死人。金海燕的所作所为,纯属心中嫉妒,耍弄的那些小手段,也显露出了小家子气。
即使如此,他也不能表面上反击,毕竟人家以分工名义说的,有些矛盾放不上大面,闹大了反而不好。
用杜大海的话来说,现在的金海燕就像一只疯狗。是疯狗就会乱咬人,如果你不理会她,她会得寸进尺,更加疯狂地向你吼了。
但如果你打她一下,打得不痛不痒,也许她还会将你一口咬伤。要想打,必须一棒子打死。
随后的几日,全镇的计生工作一直风平浪静地进行着。
这天去县城开会,中午吃过饭,杜远舟见天色还早,便想在街上逛一逛,散散心。
“咦,这不是杜远舟吗?喂,杜远舟……”
逛到县城十字街,看见狭窄的街道,还有有些破烂的供销社,杜远舟不免有些感慨。
这时,忽然听到有人喊自己,他回头一看,是一个衣着时尚的女孩子。
“你是,陈茜茜?”杜远舟有些惊讶,仿佛记起是自己的高中同学。
“当然了,不是我还是谁。杜远舟,四年不见,你不会就把我忘记了吧?”陈茜茜有些嗔怪,但语气中透着一些兴奋。
即使从高中毕业后算起,他们也只不过四年光景没有见面,当然这是陈茜茜的时间。但杜远舟的时间远远不止,一些记忆也有些模糊了。
“呵呵,当然不会,只不过你越来越漂亮了,差一点让我不敢认!”杜远舟自然不会说实话,顺便拍了一个小马屁过去。
“算你有眼光,饶过你一次。”颇有小辣椒风范的陈茜茜,故作凶狠状说道。
“嘻嘻,我再漂亮,也没你的唐棠漂亮呀!”不料说完,她又话锋一转,并不想轻松地放过杜远舟,恶作剧地调笑道。
“呵呵,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茜茜小姐这么不自信了?”杜远舟并没接话,打着诨说道。
尽管嘴上这么说,他记忆里还是不由得想起了那个高挑身材。眉目如画的清秀女孩子。
上高中的时候,杜远舟是学习委员,唐棠是文艺委员。
印象当中,唐棠穿着一身白色的连衣裙,一头乌黑的长发,额前别了一只浅紫色的发卡,多才多艺,美丽大方。
由于两人同是班干部,相接触机会多,让当时情窦初开的杜远舟很是动心,简直把唐棠当成了“梦中女神”。
杜远舟当时是住校的,和舍友聊起学校美女来,自然力顶唐棠,让大家好一番取笑。
有一次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做梦喊出了唐棠的名字,后来被人嘲笑了好久才结束,但自那以后,两人不知不觉中越走越近,可惜一直没挑明关系。
大学之后,两人逐渐失去了联系,那段朦朦胧胧的感情也随之淡了下来。没料到,陈茜茜今天又挑起了话头。
随后,两人又谈起了那些高中的同学。
“杜远舟,你挺厉害呀!前几天我看见关于你的那些报道了,你怎么从燕京回来了?”陈茜茜好奇地问道。
“呵呵没什么,金窝银窝不如自己草窝,我只是感觉还是家这边好。”杜远舟不想多做解释。
“高中同学好多都去外面发财了,也有回来上班的,但有联系的都不多了。”陈茜茜遗憾地说道。
由于她是专科学校,去年就毕业了,依靠在县财政局当科长的老爸,毕业后分配到民政局,这在当年绝对是抢手的热衙门。
当时的同学既没手机更谈不上上网,有的同学家里连固定电话都没有,毕业后除了几个经常玩在一起的会常联系,其他人都很少能联系在一起。
身在县城的陈茜茜,由于地理优势和职位优势,消息很是灵通,逐渐联系上了一些回县城工作的老同学。
“我还正想联系你,恰巧今天碰见你了,这周日晚上,咱们高中同学定在县一中附近那家蓝月湾酒店说聚一下,现在都联系到了十几个人了。杜远舟,到时候你一定要去哦!”
“听说,唐棠也会去的。哈哈,据本小姐所知她还没对象婚呢,你还有大把的机会哦!”陈茜茜嘻嘻地笑道。
两人谈了一会儿,约好周日见,陈茜茜就办事去了。
告别陈茜茜之后,杜远舟也直接坐车回了马关镇。




官腔 第六十三章 同学聚会
接下来几天,日子在不紧不慢地悄然流逝。
自那次和大海喝完酒,杜远舟便让他留意一下金海燕的日常作息,似乎也没有消息传来。
时间很快就到周日,杜远舟简单的收拾了一下。
然后照了照镜子,他满意的笑了笑,虽然看起来还是傻,但这年代衣服都那样,自然不能太过计较。
乘着破烂不堪的中巴,杜远舟来到县城,直奔聚会的蓝月湾饭店。
等进了屋里,已经有着几个同学已经到了。
老同学见面,自然都非常亲热,大家回忆起当初上学时的美好光景,都觉得是一去不返了。
几年不见,有麻杆长成水桶的,有黑蛋变成白皮的,有双眼皮变眼镜蛇的,但总的模样还老样子,还能叫得上名字。
大家可能毕业都没多久吧,似乎还没有掺杂太多社会上的人情世故。
1...1718192021...1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