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官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葫芦斋主人
刚想推开车门站出来,没想到事情又一次出意外了。只见从厂大门冲出七八个手里拎着棒棍的小伙子,嘴里骂咧咧的,冲向了人群。
当时吵嚷着最激烈的青年,躲闪不及,顿时被一棍子撂倒。其他人慌忙地四处奔跑,许多人干脆躲在了李光凯的车后面。
“乱弹琴~!”
李光凯一下子怒了,没想到这些人如此嚣张。他一个电话打给长白县政府。等周大力带着一群官员慌忙地赶来时,李光凯已经回市里了。
据了解,原来这些人是马关镇东升村的村民,东升砖厂就坐落在这里。前段时间,砖厂临时工陈家兴在推运砖块时过程中,被倒落的砖堆砸在了下面,虽然经过抢救捡回了命,但留下了残疾,成为拐子。
本来事情赔付一些钱就可以了。可是马志强自接手东升砖厂以来,一向专横跋扈,俨然把这砖厂当成了自己家的产业,怎么会甘心支付这笔钱呢!
当人家索要医药费和赔偿费时。他直接告诉人家,陈家兴是临时工,按规定不给赔偿,再加上现在厂内资金困难,也没有钱给予一些道义上的帮助,所以根本不可以支付医药费。
这样一来,人家根本不可能同意。经过几番讨要,砖厂才给二百块钱,打算就此了结该事。但陈家兴仅仅花费的医药费,就整整一千五百多块元,人家自然不干了,要求劳动局给予仲裁。
最后虽然裁决砖厂赔偿,但马志强就是不兑现,才惹出这些事情。这些人是陈家兴的亲朋好友,今天又来讨要。没想到他恼羞成怒,竟然找了几个和以前瞎混的地痞无赖,给来讨要的人都打了。
……
这就是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说完之后,李振涛就静静地看着万春来没有吭声。万春来的脸色冷峻有丝丝阴霾。
李振涛掏出香烟敬给对方一支,又拿出打火机给他点着后,自己才在旁边默默的抽烟。
趁着这个事情把马友财拿下到是个相当不错的机会,调一个万县长的人来?这样以后在镇里工作的力度无疑会加大,可是新来的镇长人又会怎么样?毕竟是县长一路子的的人。
事情刚刚发生的时候。李振涛心里一直在暗暗掂量。但回过头来一想,这件事并不是没有弊端。毕竟犯事的是马志强,马友财将侄子安排进来,走得也是正规程序。
如果强行将马友财拉下来,不仅周大力不同意,暂且莫论县委书记和县长周谁更有的话语权。即使镇政府那边,恐怕也不一定稳定,那些跟随马友财的老人会认为自己这个外来人没有肚量不能容人,以后工作中也可能会有些小抵触,弄的大家人心惶惶。
再者说了,哪个领导家没有亲戚,如果以安排亲戚工作为借口拿下马友财,无疑会给其他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最后即使马友财下了,自己贸然招惹了这一大批人,给自己也等于埋了一颗雷。
剩下的一点就是,这有可能提前引发万春来和周大力等一群人公开冲突,很显然对于尚未站稳脚跟的万春来很不利。所以说,这样做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李振涛心中漾出一丝无奈的情绪。
对于自己能考虑到事情后续发展的利弊,李振涛清楚,万春来不可能想不到,他也在斟酌下手的时机到了没有。所以李振涛就坐在沙发上静静的等待着,他知道过一会万春来就会对事情有一个决定。
万春来将烟蒂摁息在烟灰缸里,回身对李振涛道“振涛书记,你是马关镇的党委书记,最了解那里情况,你有什么看法?”
心里苦笑了一下,李振涛是有自己的想法,可是还想看看这位年轻县长的意思。看来人家已经有了初步打算,却显然一点没有放过自己。
“万春来,我想如果这样做,你看合不合适?”李振涛谦虚的起了个话头。看见万春来摆摆手示意自己不用这么小心翼翼的,又接道“我刚调到马关镇的时间不久,这里情况正如我以前向你汇报过一样比较复杂,这件事也没有显示和马友财镇长有直接关系啊,顶多算是他用人上有问题。把他拿下之后,可能产生不好的影响……”
“你的意思,暂时还保他一下?”万春来眉角向上挑了挑,轻声的问道。这些东西万春来心里清楚的很,他主要是想知道这位镇委书记的真实想法,他可不想见到李振涛有其他的心思。
李振涛轻声笑道“万县长,不是我想保他,是时间不成熟。这件事如果我们强行做了,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如果马友财镇长暂时继续任职,我想有可能更利于我们实施今后的发展思路……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私心,呵呵……”
李振涛说到中途的时候,万春来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眼睛里一抹微笑。等他说完之后笑道“振涛书记不愧有基层经验,哈哈,这是工作方法的问题,谈不上私心……”紧跟着随口了一句“杜远舟那小伙子,现在咋样?”
对于万春来为什么关注杜远舟,李振涛摸不准,还是简单介绍了一下。“那小子不错,有经济头脑。是一个干工作的料儿……”
显然,万春来对杜远舟的印象确实不错。虽然万县长随口这么一说,李振涛立刻记在了心上,有机会看能不能拉拢过来,能的话找机会提拔一下。
最后,这件事以马志强被开除公职而结束,伤患人员也顺利得到了医药以及赔偿等费用,也算给市里一个交待。
在万春来和周大力一番交易平衡之下,马友财仅仅受到了一个警告处分。而万春来也趁机将一个亲信安排了公安局担任副职。
接着,在万春来县长的要求下,长白县开展了全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干部工作作风整顿活动。一时间,这一活动在全县轰轰烈烈铺展开来
这可算得上万春来的点睛之笔,将一件坏事变成好事,不仅大大提高了各大机关工作人员办事拖拉、干事懈怠的不好风气,还巧妙运用舆论这一块阵地,进一步扩大声势,在百姓中树立了他这位新县长踏踏干事的良好形象。
审时度势,化不利为有利,这就是领导艺术。





官腔 第六十七章 低调才是王道
一晃半年过去了。
这一段时间,杜远舟的日子过得如白开水一样平淡。除了一些必要的工作外,就专心习练天道拳,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人生如拳道,时缓时急,该缓则缓,该疾则疾,不可过于强求,缓时若疾则难收,疾时若缓则不达。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克制自己。这样才能真到做到因时而异,因势利导。
大概心态上的变化,杜远舟不再急于求成,饭总要一口一口地吃。由于天道拳给自己带来的身体好处,让杜远舟将这套拳法也传给了华晓梅。
本来他想将天道拳也传给家中其他人的,但师傅说这套拳要靠悟性,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如果仅为健身强体的话,可以把一套简化版天道拳传给他们,虽然效果远不如以前,但足以够了。
结果杜远舟教给大家后,除了还有唐丽丽惊喜地感觉体内产生一丝气感,其他人完全没有,只好习练简化版天道拳了。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南方特区那边的山货生意,彻底走入了正轨。在杜远舟的提一下,陈乔元以及周南他们开始走上一条品牌道路,在深圳各大批发市场附近已经开了四家关东山货专卖店。
这一天县城有个关于计划生育的会议,由于金海燕出差在外地,杜远舟便被安排去开会,当然会议也没啥新的内容,先是学习贯彻省里领导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的讲话精神,之然后县领导又强调一番各乡镇要加强宣传,再接再厉,努力扩大下一步的工作成果。
走出了会场,杜远舟不由得摇了摇头,看来现在都开始走这种形式主义了。看看天色,发现还早,正考虑是不是打一个电话给唐棠。
自从上次聚会之后,杜远舟如果到县城时间允许的话,经常给黄忠祥、唐棠等人打电话,几人也小聚了几次。但唐棠两人并没有单独相约过,每次都有陈茜茜陪着唐棠来。
刚刚转过路口,杜远舟远远的看见,张天啸正很拉风地骑在一台雅马哈125摩托,在那里等着他。摩托车当时绝对是奢侈品,原装进口雅马哈125的价格大概3800元,一般人的工资仅仅一月80元出头,平常人只能看着眼馋而已,这对于张天啸却不在话下。
见杜远舟过来了,张天啸很招摇地摆了摆手。这半年时间里,两人也曾经见过几面,相处还比较不错,有时也喝点小酒。随着相处久了,杜远舟对张天啸也有了重新的认识。
“远舟,知道你来县城啦,专门找你去喝酒。”
张天啸呼的一下,将摩托在停在杜远舟面前。“兄弟,没问题吧!上来!”杜远舟也没有推辞,立刻一骗大腿坐在了后座上。
“呜~~“
杜远舟虽然说过骑车要慢一些,但张天啸依然故我,摩托车轰着窜了出去。他们也没有大饭店,很快在市场附近的一家小吃店前停下,然后走了进去,点了四盘家常菜,还有一瓶白酒。
“兄弟,你真不够意思,如果我不过来。你是不是又和唐棠约会去了。”两人刚刚坐下来,张天啸大大咧咧地埋怨道。
“那当然,你不去的话,我真打电话了……”杜远舟毫不避讳地说道。他现在也了解张天啸的性格。
“你小子怎么知道我又来县城的?”
张天啸哈哈一笑,“去得早不如去的巧。我今早去县政府办事,正好看见你进入会议,便知道你来了……”说完,他用力地拍了拍杜远舟的肩膀。
“怪了,你怎么想起和我和小久了……”杜远舟有些奇怪,便直接问道。毕竟张天啸喜欢热闹的主儿,没事根本不可能和杜大海一样两人喝酒
“没啥,唉,就想和你喝点小酒……”听他这么一说,张天啸叹了一口气,有些无精打采地说道。
见他不高兴,知道准定有啥心烦的事情,杜远舟也没有问什么。张天啸就这种性格,一会儿喝上酒,啥话都会说出来的。
“兄弟,你说当官真这么好吗?”一边喝着酒,张天啸醉醺醺地说道。得,这小子又和他爸爸怄气了。
用张天啸的话来说,他根本不是走仕途的料。
可是他爸爸虽然赚了不少的钱,但始终认为万行皆下品,唯有当官高,非逼着他进官场不可,这让他很是无奈。
有一次,两人无意中在街头碰见,正赶上饭点,就客气地说了一顿饭。然后谈起各自的经历,竟然相谈甚欢,张天啸的一些观点,有时也让见多识广的杜远舟眼睛一亮。
也正是那一次,两人渐渐走得近了一些。杜远舟也知道了他的真实想法,至于进入劳动局也出于他爸爸的安排,并非张天啸的本心。
尤其听杜远舟说起深圳那边的情况,更是让他羡慕的不得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做生意赚钱,这样才活得潇洒,不受官场上条条框框的约束。
“当官也未必不好,不求升官,过些安稳的日子,还是比其他行业更容易办到的。反正你不缺钱花……”杜远舟也没有避讳什么,尽量向好的方面开解。
在杜远舟看来,喜欢张扬的张天啸,确实不适合在官场混。华夏官场的为人处世之道,讲究一个“中庸之道”。
国人做事一般来讲是比较合乎中庸的,在封建官场上,多信奉“功成身退,天地之道”;在战场上又讲究“穷寇勿追”;在商场上,往往喜欢“见好就收”,可谓深得中庸之真味。
古往今来,大部分官员信奉中庸之道,他们明白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早烂的道理。只有低调做人才是王道。那些过于狂傲或张扬的人,即使能力再突出,也不会太讨人喜欢,更得不到提拔重用。上级往往会认为他不稳重,同事会认为他爱出风头,属下会认为他没领导样子。
“远舟,你说,你说我这性格适合做官吗?屁,那些侍看人眼色的活儿,我是干够了。“张天啸醉醺醺地,喊道。
“妈的,我看还是做生意比较爽,大把大把地赚钱,大把大把地花钱,你说那样该有多爽呀……“
“可是我们家老头子就是不同意……“张天啸将酒杯啪一声墩在桌上。接着他开始讲起他单位那些勾心斗角的事儿。由于平时有些张扬,自然不免得罪一些嫉妒羡慕恨的人,不时给他穿一个哑巴吃黄连有苦说出的小鞋。
“唉~~老同学!”
“不是我说你,早就和你说过,在官场上别太实在了。很多人根本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刀……“
杜远舟有些同情地看着他,不无感慨地说。其实穿小鞋这类都是小问题,官场的真实面目远远比这些更残酷,杀人不见人,有些官员进了监狱都不知道是谁下的黑手。
“我操他妈的,我不是想干点实事嘛!结果就被别人捅到了领导那里,领导就说我做事没规矩……”他气得骂骂咧咧的,一脸的不爽。
“不讲规矩?你是不是没向领导汇报呀?”看着他气愤的样子,杜远舟不由得问道。
“那他不是出差了嘛?”
张天啸说得振振有词,根本无法意识到,这样的话在领导们的耳里更像是推托之词。
有些时候,属下犯了错误,下面只会将过错记在领导身上。这样一来,一旦你出错了你的领导也跟着倒霉。所以,即使领导出差了,只要他没交代。有些事情就不能擅作主张,没有领导批准就别去碰。否则,你不管最终出没出事,你都是出力不讨好的人。
当然,我们也不是不干活,而是不要干一些出格的活儿。如果有些事必须要去做的话,那么首先要做到领导挑不出毛病,而且迎合领导平时的办事风格,最终保证让他高兴才可以。




官腔 第六十八章 交心
在街头小店里,两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聊着天。
“兄弟,你说他妈的……“
“我平时和那么多朋友玩在一起,结果有郁闷事了,反而不知道找谁吐苦,喝一个痛快。”他不由得感慨地说道。
“你小子,别得便宜买着乖呀!我不是被你赖上了嘛?一郁闷就拉上我喝酒……”杜远舟一仰脖,喝了一大口酒,开着玩笑。
“我不找你,找谁呀?难道王全~~~”张天啸举着酒杯,有些醉意地侧着头望着杜远舟,嘴角一撇,摇了摇头说道。
“我看王全也挺能喝的,你俩还都在县城……”杜远舟面色虽然十分严肃,嘴里却带着几分调笑。
“他嘛?哼,完全马屁精一个……你当我真傻呀……”谈起他的跟班,张天啸有些不屑地说道。
别看他平时看起来很张扬,大大咧咧的,其实心中啥都明白。那些经常和他吃吃喝喝的朋友,全冲他钱或官位去的。如果他有一天真倒霉的话,恐怕没有一个靠得住的,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看着他一脸的郁闷之情,杜远舟心头也不由几分感慨。
总体来说,如今的社会还不算太坏,但各种“二代们”的问题开始出现了。
进入了21世纪,我们就会看到,一边是万千学子的求职艰难,另一边是权贵子女的挥霍无度。官二代、富二代、垄断二代等等和穷二代,云泥之别的背后,是从一出生就几乎被定格了的差别人生。
在那个极度浮华的时代,谁要再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必定会被人耻笑的;“有个好老爸,走遍天下都不怕”,才是最为真实的写照。除了权力崇拜、金钱崇拜之外,其他理想似乎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学而优则仕,日渐成为一个迂腐的笑话。
就以张天啸来说吧!他可以算得上最早的富二代。当然,由于他大舅是政法委书记的原因,他间接也算得上官二代。他如果真走仕途的话,绝对远比许多人轻松很多。
偏偏他并不一定适合在官场,也不喜欢官场,更谈不上在里面大展身手,为百姓谋求大的福祉。
杜远舟想了想自己,苦笑一声。这些人的家长,无非是弥补自己没有当权或获得更大权力的遗憾,于是充分利用手上的权力和金钱开道,生生将这些不适应官场的人塞进了官场。
杜远舟知道,这种阳光下的“权为亲所用”何其的可怕,它剥夺了大部分人的理想,使人感到世道不公;更为可怕的是,在这种榜样作用下,当人性的弱点被放大到极致,利欲熏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必然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别郁闷了,你小子也不看看,有多少人羡慕你的生活呢!”杜远舟看到了他的生意头脑,但他自己无法下定决心,只好说着一些安慰的话。
“屁,我有啥可羡慕的,……一点自由都没有~~~”张天啸心中有一股不好的情绪,置气地说道。
尽管如此,他当然知道同学或朋友们整天簇拥着自己为了什么,包括天天喊自己为天哥的王全。
爱好是最大的动力。虽然看起来这些二代们很风光,其实他们破坏了社会平衡的同时,失去了对自己未来的主导性。张天啸便是如此,整天从事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必然产生厌烦的情绪,则根本谈不上生活的快乐。
“兄弟,我的老同学,你帮我想发个办法……”
“这次我真的不想在官场干了。你说怎么样?”张天啸一脸的期望,醉醺醺地看着杜远舟,希望得到精神上的肯定。
看到他醉醺醺的样子,杜远舟心中感触顿生,不由得说道,“老同学,这一次如果你真的不干了,我一定帮想出一个好项目……放心吧!”
听了杜远舟一说,张天啸立刻眼冒精光,连忙问道,“什么项目”兄弟,你和我说来听听……“
“超市……”杜远舟从嘴中吐出两个字。
张天啸这种性格,确实不适合官场,如果长期处于压抑的工作环境中,性格必然会发生一些变化,要么破罐子破摔,变得平庸,整天浑浑噩噩混日子;要么深悟中庸之道,变得低调的“中庸”,整天不做事,搞一些歪门邪路。
在华夏的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初入官场,很多人本想大展拳脚,但又从骨子厌恶仕途的条条框框,经过一番打击之后,就开始随波逐流,变得庸碌起来。这些官员突出表现就是不左不右随大流,攻坚克难往后拖,棘手问题不敢碰。他们往往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业心越强越容易被打压,越难被重用提拔;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不如偷偷摸摸、遮遮掩掩地与领导和同事搞好关系。“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几乎已成了一种风气、一种现象,甚至成了某些干部成熟的象征、老道的表现、有背景有实力有底气的“晴雨表”。
显然,这种低调是不可取的。
杜远舟至少这样认为。这样的中庸也不是什么大智慧,只是一种身在其位不谋其政、没担当的一种无能表现。低调做人不代表不做事。
一个真正的合格官员,左右逢源也好、八面玲珑也罢,总之一定要尽最大努力为老百姓会办些实事,这样才能无愧于良心、无愧于百姓,这也是在仕途上越走越远的最大资本。
“啊超市?什么是超市?”对于杜远舟的话,张天啸表现出了十分的热情,追着连声问道。
杜远舟端着酒杯,稍微整理一下思路,慢慢地将后世有关大型连锁超市运营模式简略地讲述了一遍。
随着他的娓娓道来,张天啸原本略显微醉的双眼顿时一下子儿亮了,精神也好像打了鸡血一样变得极度亢奋,如果不阻拦,可能要当场手舞足蹈起来。
只有会花钱的人,才能会赚钱。虽然这句话有些偏颇,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花钱的人比不经常购物的人更知道市场行情、货物贵贱以及顾客的心理活动。而张天啸无疑是比较能花钱的主儿,一眼就看出了超市的操作可行性,包括他超市所具备巨大的潜在市场价值。
“兄弟,我想好了,这次我说啥要辞职了。”张天啸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一脸通红,兴奋地说道。
“这一次,我们一定要好好干上一场。”对于杜远舟所说的资金,张天啸并没有太过在意,对于平常人来说,一二十万块钱可能是一笔天额数字,但张家还是能够拿得出来的。




官腔 第六十九章 天凉好个秋
随着天气渐渐凉了,北方进入了秋季。
秋天的山村,最美的当属黄昏。夕阳偎依着远山,稀落的村庄炊烟袅袅,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向南飞。夕阳西沉,夜幕初合,在起伏的玉米地里,在那风声,虫鸣声听起来叫人心旷神怡。
这些天,镇上无论任何部门的干部,大都忙得不可开交。除了忙着收割自家自留地的早熟作物,还要按照上面规定去村里帮扶。
秋收时节,由于前期降雨太多,玉米、棉花、油葵等农作物推迟成熟,为及时抢救阴雨天气给农作物带来的损失,镇委、政府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发动群众全力以赴抢收庄稼。
前些日子,趁着去上岭村的时候,杜远舟专门上了一次青云山,给师傅带去了两床被褥和一些蔬菜、粮食。
老人原来的被褥还是刚刚上山带的,已经用了十来年,表面虽然看上去还算整洁,但也不太暖和了。可能常年习练武艺的原因,师父的身体依然比较硬朗,尤其看见杜远舟,明显比以前开朗了许多。
对于杜远舟的从政,老人并没有反对,沉思许久,送给了他十二个字:“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然后,老人就不再多说了,让杜远舟有时间慢慢领会。临近下山的时候,老人又送给他了一本《菜根谭》,嘱咐有机会就翻一翻。
接下来的日子,杜远舟便开始在上岭村、杨杖子等几个村子来回跑,带动村民努力做到颗粒归仓,应收尽收。
秋收帮扶渐渐进入了尾声。这一天,杜远舟回到镇上,开了全镇秋收帮扶总结大会之后,正好碰见从外面风尘仆仆回来的杜大海。
1...1920212223...1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