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葫芦斋主人
原来前几天流水沟村附近的几个村庄,陆续丢失了一些牛羊等牲畜。一次、两次还好说,派出所人员积极侦破,即使无法侦破,基本也可以判定外地的流窜人员作案。所以说,大家开始也没有太过在意。
每到年底,都是农村丢牛羊的高发期。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案子,大多是附近其他县的流窜人干的。他们小偷选择这时下手,是价格、农村劳动力未归等因素导致的。
可是还没等派出所勘破案件,陆续又有几个村民来报案,说自己的牲畜也丢了,弄得村民们风声鹤唳,苦不堪言。
杜大海他们侦察了一个月工夫,却没料到偷盗人员十分狡猾,几乎将所有的盗窃痕迹都处理得干干净净,没有留下丝毫的线索。
后来上报到县公安局,由于村民接二连三的丢失牲畜案件没有破案,还在百姓中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形象。在局党组会议上,张东福局长点名批评了马关镇派出所,又不点名批评了某些同志识人不明,什么样的人都往领导岗位上推荐,某些同志应该认真反思反思!
这一句话完全指桑骂槐,说给副局长魏明听的。长白县整个公安系统几乎都知道两人不对付,经常人士等原因分庭抗争。
马关镇派出所的所长丁桂龙,正是魏明当年极力推荐的。当初为了争夺这个所长,魏副局长和张局长很是斗智斗勇了一场,碍于当时的形势,张局长才不得不让了步。这一次逮到了机会,能不借题发挥嘛!
接下来,在张局长的提议下,对马关镇派出所一把手进行了调整,换成原来的副所长沈海涛代理所长。虽然魏明不同意,可形势比人强,谁叫这起连环盗窃案件迟迟不能勘破呢,愣是没办法让人帮他说句公道话。
在局党组会议上吃了瘪,魏明自然不甘心,在心中把丁桂龙十八辈儿祖宗都骂了个遍,又不希望张局长的得力亲信沈海涛有好日子过。
于是,魏明提出了一个建议:鉴于马关镇派出所对连环牲畜盗窃案的不重视不作为,造成恶劣影响,必须给限期破案,破不了案,追究领导责任!其实严格地说,这个建议还是合理的,毕竟丁桂龙如此下来的。
在一番争吵和妥协之下,限期破案的期限是四十天,要求马关镇派出所必须在四十天之内破案,不然新上任的代所长沈海涛及其他破案人员全部受处分!当然,有罚必有奖,如果限期内破案一定给有关人员请功,择优提拔。
当县局的决定传达到马关镇派出所,一时间所里愁云惨淡。即使刚刚升职的沈海涛,同样高兴不起来,心中压力更大了。
这起牲畜连环盗窃案,派出所整整查了一个月,愣是一点头绪都没有,现在竟然还要限期破案?,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如果在十天内真不能破案的话,估计自己这个代所长的“代”字很难去掉,弄不好还要按处分。
这样一来,为了自己争取把所长前面“代”子摘去,沈海涛带领所有民警,几乎拼了命,使出浑身解数,勘察案发现场,走访周围村民,查找相关线索。结果大家虽然累得够呛,可是案件丝毫没有进展。
“妈的,真是倒霉呀!别管了,咱俩吃点饭去……”想起这几天焦头烂额的样子,杜大海心中就不爽,骂了一句。
两人边吃饭边聊这个案件,从他的话里话外,杜远舟也感觉到了其中的跷蹊。尤其听谁说他们连续在村里蹲守了五六个晚上,竟然连盗贼的毛儿都没看见。甚至有一天晚上,他们在流水沟村蹲守,不料邻村一家的毛驴被偷走了。
“舟子,来一根……”杜大海还没吃完饭,就犯了烟瘾,从桌上的烟盒内摸出一根烟,顺手递给杜远舟,自己也叼起一根。
狠狠吸了一口,杜大海吐了一个烟圈儿,问道:“咱哥俩都快一个月没一起喝酒了,你最近咋样?听说你们计生办也帮扶去了……”
“那可不咋的!我负责帮扶的对象就是杨杖子那几个村,已经秋收得差不多了,上午刚刚开完总结会。”杜远舟随口答道。
“嘿嘿,那风骚娘们没咋地你吧?”杜大海嘿嘿一笑。当初知道金海燕找杜远舟的麻烦,他就开始调笑说是人家看上杜远舟了,是在逼着他顺从。
“别胡扯了,她能把咋样!我只管干好我的工作,管她呢~~”对于兄弟的调笑,杜远舟丝毫不在意。
这一段时间来,马关镇的计生工作确实有些不太乐观。
除了杜远舟负责的那几个村,使尽威逼利诱的手段,计生工作还算过的去。其他村在金海燕的要求下,抓得虽然格外严,罚款也狠,但仍然抵不住人家村民传宗接代的固执。
甚至有些村民,和计生干部公开干了几场,主要是有些计生干部在金海燕的默许下,按照村民送钱多少搞起了区别对待。这一下子,这些村的计生工作开始有些乱套了,送钱的自然希望孩子生下来,没钱送的当然不同意被结扎,凭什么人家就可以超生,我家就不可以呢?
可是胳膊毕竟扭不过大腿,有一些没送钱的也没有躲出去的村民,最终被强行送到医院流产结扎了。当然有些人一纸上告到了镇里,但可惜全部被马友财全部压下了,别说这年代,即使后世到了21世纪,民告官也很难有结果,何况这还涉及到基本国策呢!
“我的事情倒好办,上面要求咋样就咋样!该抓的就抓!~~”
“倒是你,这次案子你们如果不尽快破案,可有的苦让你们受了。不但那些村民会骂你们吃白饭的,上面也给你们处分……”杜远舟也吸了一口烟,晃了晃头,分析道。
“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管他呢,天塌来有高个儿顶着,……”对于杜远舟的话,杜大海也没有太放在心上,一脸的不在乎。
虽然这样说,他的语气中还是透出了几丝的无奈和担忧。可以说,这些牲畜几乎就是一些村民的命根子,全家都指望它们活着呢。
官腔 第七十章 协助破案
“柱子家的牛可不是小牲畜,那么大个头说丢就丢了,好像长了膀飞了似的,怎么就连警察也找不到一点线索呀?”两个村民低声地嘀咕着。
在村民张柱子家破烂的院子外,,围着一群看热闹的人儿。在屋门口,柱子娘和媳妇眼睛早已经哭着红肿,肩头还一耸一耸对抽泣着。
今天一大早,正好大柳树村有一户亲戚孩子办满月酒,杜远舟便过来随份子钱。正巧听说村里有户人家昨晚丢了一头大黄牛,就过来看看。
“你说怪不怪,我们前几天蹲守在大柳树村时,这里啥事都没有,好像一点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等我们刚撤了,结果这边立刻丢了牲畜~”看见杜远舟,杜大海无比郁地说道。
他们正垂头丧气地查找线索,显然根本没有头绪。
由于在牛棚附近设置了一大圈警戒线,他们小声地说话,周围看热闹的村民根本听不见,所以说话比较随便。
杜远舟和派出所的几个人都认识,走过来也没有人阻拦,,毕竟大家都是体制内的人,只要你不故意捣乱,彼此还算比较宽容。如果平常老百姓的话,那是万万不行的。
看了看牛棚的地上,然后又看了一眼破旧的院门,杜远舟疑惑地问了一句:“大海,一点线索都没有……”
“是呀,一点线索都没有,这个案子的确难。”杜大海猛地呼了口气,说道。脸上表现得很是无奈。
“妈的,这作案手法相当高明,通常户主当天晚上一点动静都没听到,甚至连狗都来不及叫一声就迷昏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发现牛就没了。”另一个民警不由得爆出了粗口,可见心中的压抑。
按照道理,他们是不应该和杜远舟聊起案情的。毕竟他不是破案人员,一旦情况泄露出去,不但可能影响破案的进展情况,还会打草惊蛇,得以使案犯提前逃之夭夭。
这样一来,如果后果严重的话,泄密人员准定会受到处分。之所以他们和杜远舟这么说,一是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二是借机向别人发发牢骚。还有一点就是看到他和大海关系比较铁,而且大家都有一面之缘。
杜远舟仔细观察周围,看见牛棚内的粪草上,似乎有大型牲畜打滚儿或挣扎的痕迹,可是黄牛一般不像骡马喜欢打滚着,它们只会干活累了或身上瘙痒才在有水的地方打滚儿解乏消暑。
在石凿的牛槽上,有几只蚂蚁爬来爬去的,杜远舟不由的产生了怀疑,仔细观察他发现上面似乎有几滴血渍,但已经被擦抹去了,并不明显,不认真看绝对看不出来。
他便直接告诉了几个民警,但他们丝毫没有兴奋滴样子。原来他们在另一家也曾发现地上有两滴血,结果带回去检测,根本不是人血,对于破案似乎也没有多大用处。
“靠~~这些人……”
杜远舟有些无语。两处都发现血渍,显然不是偶然出现的,自己虽猜不出到底怎么回事,但准定有其内在的联系,他们却毫不在意。
其实,真有点冤枉他们了。由于派出所里没有设备,检测血液只能送到县城去。上一次检测结果出来,不但没得到想要的结果,反而被嘲笑了几句风凉话,丁桂龙气的够呛,连几个民警都受了牵连。
见没啥结果,派出所将情况记录在案,撤掉现场的警戒线,大家无精打采地撤了回来,无功而返。
“根据我们的分析,盗牛贼应该是开着车停在村外远处,然后人进村里把牛赶出村,然后装车运走的。”杜大海说道。
由于单位有些事情需要处理,杜远舟远也没在亲戚家吃饭,就直接回镇上了。等杜大海回到所里汇报完案情,也溜了出来。
两人一边吃着饭,一边又不由得聊起这起盗牛案。
“但奇怪的是,牛到底怎么赶出院子的呢?前几家可以说是木头板钉的大门,一推就开,临走时小偷还顺手把门关上了,还说得过去。可是张柱子家的明明是栅栏大门,而且当晚还上了锁……”这件事有些蹊跷,让杜大海很是想不通。
“他妈的,难道牛还长了膀子飞了不成~~~”
“翅膀,飞了?~~~”
这话不由得让杜远舟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报道,也是关于农村牲畜被盗窃的案件,情况和这儿很是相似了,幸好他当时当做故事会看了一篇,隐隐约约还有些印象。
“妈的,以前发生的案子,村外有可疑的农用车轮胎痕迹。这次还偏偏没有了,这些该死的家伙儿难道又换作案手段了,越来越高明了~~~”
“你们就从农用车入手?”杜远舟问道。
“怎么没有,周围几个村里的类似农用车都查过了,也没有发现可疑的。总不能把全镇所有的农用车全都集中起来排查吧?更别说那车可能是外面来的,做完案之后,一会儿就能跑得无影无踪。”
想了想也是,外地车可能性很大。“那你们排镇上的陌生流动人员时,也没有一点发现呀?”
案件发生后,派出所进行蹲点和大规模排查,主要是排查一些陌生流动人员,结果毫无收获。—这些人作案显然事先都踩过点的,不然也不会每次都神不知鬼不觉的作案成功。
大家自然怀疑有内奸,结果将周边地痞无赖都查了一遍,都是毫无头绪,而蹲点更是没用,只要一行动,这些家伙就停止作案,消息相当灵通。
有人开始怀疑所里有内奸,弄得大家内心惶惶不安,尤其那些临时工,更是生怕别人怀疑自己。
“大海,我以前听说过一起盗窃案,你看看和这儿情况是不是很相似……”杜远舟将自己看过的报道复述了一遍。
那一年河北某地,进入春季之后,用于春耕生产的耕牛成了不法之徒的“抢手货”,某派出所辖区内连续发生大牲畜被盗案件。
另失主和警方迷惑的是,丢失牲畜的夜间,失主没有听到牲畜发出任何声音,而警方也没有发现院门有被破坏的痕迹。这么大的牲畜,没出一声,而且没走院门就不见了,难道是“飞”走了不成?
在一天夜里,该派出所民警刚进入辖区内的一村子巡视,就听见村里隐约传来铁滑链的声音。民警循声而去,还未接近,便有几人从黑暗中四散奔逃。民警在发现了遗留在现场的一把杀猪刀和一副滑轮捣链。再向院子里一看,还有一头驴拴在那里。
这件困扰当地百姓的牲畜莫名丢失案件终于揭开了“谜底”。闻风逃走的几条“黑影”正是偷驴贼,他们先跳进院子杀驴,然后再用滑轮捣链将驴悄悄吊出院子,装车运走。
官腔 第七十一章 兄弟升职
“舟子,还是你小子聪明!这次谢谢了!”拿起杯子喝了口水,杜大海很服气地说道。
在上学时的候,两人在一起玩,大多都听杜远舟的,就是因为他够聪明,杜大海不佩服都不行。
半个月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这起连环盗窃案也终于尘埃落定。
可以说,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杜远舟功不可没。但除了杜大海之外,别人几乎都不知道,他告诉大海别在外面乱嚷嚷,毕竟自己不是公干系统的人。
在杜远舟的建议下,将所有案件都在大脑过了一番,果然发现流水沟村附近的几个村子都陆续丢过牲畜。但有一个村例外,从来没有人来报案,这就是沙湾村,它和流水沟村、大柳树村正好构成一个小三角。
看来这个村可能有问题,杜大海将目标锁定在了沙湾村。他将自己的想法汇报给了沈海涛,沈海涛也认为可能性很大。
经过几天排查,很快他们发现村头的尹老三形迹最为可疑。这尹老三本身也不是什么好鸟儿,好吃懒做,还好赌,据说还有盗窃前科。当然派出所并没有记录在案,不然早就怀疑了。
听村民说,尹老三有一次跑到在外地赌博,结果输了偷人家的狗,被人家抓住打了够呛,至今眼角有一道筷子头似的疤痕。
近两个月,原本吃上顿没下顿的尹老三家,生活突然好了起来,他抽烟也开始抽过滤嘴了。
村民听他媳妇说,尹老三在外地打工,赚了不少钱。这些话,大部分村民虽然半信半疑,但都乡里乡亲的,谁不会故意往坏了想。
听了杜大海的汇报,沈海涛很是高兴,立刻决定采用外松内紧战术。表面还和平常一样查案,但专门派两个盯梢,看住尹老三一家。
果然,在尹老三等几个盗贼在向他家搬运赃物时候,被派出所民警当场一举抓获,发现他家菜窖内还储存着其他没来得及运走牛驴肉。
民警在车上还发现了他们的作案工具,杀猪刀、砍刀和铁滑链等。原来这尹老三喜欢到处赌博,周边村子都几乎走遍了,自然清楚谁家有啥大型牲畜。
其他四人都是邻县的,和尹老三是在赌博时认识的,属于几个赌友!由于长年赌博,手头自然不宽裕,但想起干偷窃买卖。正好这里面还有个捣腾过牛羊肉的家伙儿,大家一拍即合。
他们开始运送杀死的牲畜,都用雇来的一台农用三轮车,连夜直接将牛肉、驴肉等运到邻县去买。后来发现派出所民警查得紧,决定暂时不用机动车了,改为手推车,因为农用车晚上声响比较大。
这几个盗贼相当狡猾,在派出所排查陌生流动人员的时候,他们怕引起怀疑,既没有住旅店也没有住在尹老三家,而是一直躲在后山的山洞里,平时吃喝拉撒都在山上,只有晚上作案时候才出来。
但大家心中始终有一个疑点,到底谁通风报信的。
这么一查案,终于查出第六个人。当然不是派出所的内奸,原来是尹老三的连襟。
这家伙儿和尹老三臭味相投,也不是啥好东西。他胆子有点小,可是鬼心眼倒是挺多的,并没直接参与作案,只负责盯梢的。
之所以负责盯梢,是因为他家就住在派出所对面。派出所的人他也大多认识,当每天晚上一行动,他很快就能够发现,然后立刻通知给尹老三他们,让他们暂避风头。
“我算服了,舟子,你可让兄弟我立了一大功。”杜大海说起来,一脸的兴奋之情。
这一次成功破案,杜大海在破案人员里功劳最大。沈海涛的代所长的“代”估计很快就去掉了,所有人员不但没受处分还都记了功,为了感谢杜大海,沈海涛极力推荐他当副所长。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这一次破案过程中,除了沈海涛,恐怕就属杜大海的收获最大了。
两人分开后不久,杜远舟接到张天啸的电话,说在县城开超市的想法,已经得到了他爸的支持,兴奋之情,溢于言语之间。
上次听了杜远舟的话之后,兴奋的张天啸回去之后,立刻决定辞职。经过他的死缠乱打,他爸没有办法只好找他大舅商量。
对于自己这个外甥的脾气秉性,他大舅看得还挺透彻的,知道他确实不适合走仕途,在官场顶多混混日子。最后,在他爸和大舅的要求下,张天啸顺利办了停薪留职,暂时脱离官场了。
当一听他开超市,他爸立刻提出了反对,毕竟投出那么一大笔钱,而且以前从来没有人干过。再说县城本来就有大型商场,所以他根本不看好儿子开大型超市的事情。
所以,这些天他一直想方设法说服老爸。此外,按照杜远舟的想法和建议,积极跑货源,还有寻找开超市的地方。
由于这时代大多数是国营商店,临街店面很少,找到适合开超市的场地,而且足够大,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于兴奋的张天啸,杜远舟特意叮嘱了几句,并告诉他自己有空会去县城一趟,和他商讨关于开超市事宜。
“舟子,你什么时候把合伙人介绍给我呀?”临挂断电话的时候,张天啸顺口问了一句。
“放心吧!到时我自然会介绍给你!”杜远舟说道。他无奈地苦笑一声,然后应付了张天啸几句。
本来打算安排华晓梅做张天啸的超市合伙人。结果和她一商量,华晓梅还是有些犹豫,尽管这段婚姻名存实亡,毕竟她早已习惯了这种山村的生活。
另外一点,由于这时代消息封闭,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面对外界的生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相比其他普通的农村人,华晓梅视野自然宽广许多,但抗拒感依然存在。
对于她的选择,杜远舟当然要尊重。走出农村,意味着放弃许多,几乎是没有回头路的。
想到这儿,杜远舟无奈地摇了摇头,虽然希望华晓梅有更好的生活,但还需要给她一些时间,看来只有以后选择合适的时机,重提这件事了。
放下电话,杜远舟走出了屋。想了想,才想起上午的时候,碰见罗西冬来了镇上,约他晚上一起去吃饭。
看看天色差不多了,他便带好房门,也没有骑自行车,一路向约好的镇西头大胡子驴肉饭馆,慢慢悠悠地走去。
官腔 第七十二章 新仇旧恨
“三姑,这怎么了?”
想起这一段时间忙,很久没有看见三姑她们了,杜远舟和罗西冬吃完饭,便没有直接回家,径直来了春燕饭店。
正好看见唐丽丽在那里哭着,香肩不停地耸着。
在旁边不断低声劝慰的杜春燕,眼睛也有些发红,原本白嫩的左脸颊上,还印着一个清晰的巴掌印。
看到这一景象,杜远舟顿时火冒三丈。对于自己这个三姑,他从心中是特别尊敬的,想起他对自己的好,知道她的生活并不容易,想想感觉都心疼。
“舟子哥~~”
听见杜远舟的声音,唐丽丽不由得抬起头,一脸的梨花带雨,冲着他,低低地叫了一声,一副委屈的样子。
这一刻,杜远舟突然莫名的心疼,此情此景,和前世何其相似。这一世,自己以无耻的方式进入官场,不就是为了自己亲人朋友活得更好嘛!
结果呢?想到这儿,杜远舟心头涌起一股怒火,直向上窜,眼睛布满赤红。
“砰!!”
店门一下子儿被推开了,杜大海满脸怒火地冲了进来。
看见杜远舟正站在旁边,不由得大声喊道:“妈的,舟子你小子不在家待着,跑到哪里去了?”
“你知不知道,三姑她们被欺负了……”平时见到杜春燕,杜大海也跟着杜远舟一直称呼三姑的。
原本和罗西冬他们喝了一通酒,尤其听说今年山货和木耳养殖收获不错,杜远舟心情非常好。此时,他的好心情早已一扫而光。
今天晚上,马友财带几个人过来吃饭。
对于这位马关镇的土皇帝,杜春燕何尝想搭理,心中虽恨,但又惹不起,只好笑脸相迎。最后,几乎将所有的好食材都用上了,各种酒菜丰盛无比,整整摆了一大桌子。
从晚上五点一直到七点多钟,他们还没有吃喝完毕,每个人都喝得醉醺醺的。尤其马友财,大概心情有些不好,一边喝着酒,一边骂骂咧咧的。
见没有酒了,他们大喊要酒。唐丽丽便进屋了。结果对她的美色早已垂涎三尺的马友财,趁机一把抓住她的手。不但非要强迫唐丽丽陪他喝酒,嘴里还不干不净的,开始动手动脚。
唐丽丽的性格外柔内刚,虽然平时爱美爱打扮,看起来有些没肝没肺,但绝对不会任人随便欺负,立刻拼命地抵抗起来。
一听见屋里吵闹的声音,杜春燕顿感不好,立刻冲了进去。
看见两人扭打在一起,马友财用力地将唐丽丽按在桌子上。杜春燕自己够命苦了,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唐丽丽被这群人渣糟蹋,立刻冲上前去拉扯马友财。
“cao你妈的,臭婊子~~”一见杜春燕拉扯自己,马友财顿时邪火往上升,一回身上去一大巴掌,狠狠地煽在她的脸上。
这时候,趁马友财一分神,和他还扭打在一起的唐丽丽,一使劲,一下子儿挣脱开来。
但想顺利逃离这个包厢,显然不可能。在马友财的吆喝下,其他几个同样喝得醉醺醺的跟班,也开始冲上来,准备给这两个小娘们儿一点颜色看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