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时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卫风
赵吕应了一声,行礼退下。
回到院里,齐氏已经命人备好一应沐浴用具,赵吕痛痛快快泡了个澡,又换上干净衣裳全是上等丝绢绫衣——出去这么久,几乎都快忘了这等富贵滋味。
胡氏命人收拾了赵吕换下的衣裳鞋袜,点上百合香。
睡惯了冷铺硬板,现在重新享受起锦被绣床来,居然一时不习惯了。外头静悄悄的,不象叶安那里,总有呼啸的风声。他住的那间屋里,总是可以闻着汗气,马革的气味,木头的气味儿,还有兵器的味道,尘土的味道,不知什么地方飘来的烟,总是从窗缝门缝中钻进去……
赵吕躺在床上,虽然身体疲惫,可是翻来覆去却睡不着,许多人,许多事,如走马灯般在眼前变幻闪过。
这会儿小冬也没睡着,趴在那儿出神,一会儿发呆,一会儿又微笑。
哥哥终于回来了——象做梦一般。
样子也变了,象个大人的样子了,果然在外面历练,与在家中娇养出来的完全不一样。看起来很沉稳,有担当,有主见……
这样的哥哥,得娶个什么样的嫂子才配得上他呢?
————————————————
啊,哥哥回来了~~~嘿嘿嘿~~
代表亲事也近了。。
嫁时衣 第五十二章 路遇
第五十二章路遇
小冬认识的姑娘,严格来说还不少。《免费》只不过凡是过早流露出想当她嫂子的意图的,小冬慢慢就不与人家往来了。也说不上来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总之,看着眼前的人有说有笑十分和气,也许这样的交往算不上利用,可小冬就是觉得心里不舒服。
一大早小冬就走来了,跑到赵吕那院儿去。
赵吕不在家的时候,小冬也时常过来,照看一下院子,吩咐丫鬟们做针线,打扫收拾屋子。有什么吃的,用的,也想着不落下她们这一份儿,可是总在这儿待不长。没有主人的屋子,再怎么收拾都不光鲜,寥落寂静,连院子里的花儿都没有精神。
可是一有主人,那就全不一样了。屋子还是原来那屋子,可是多了许多动静,丫鬟们走来走去的做事,脚步的声音,说话的声音,倒水的声音……
原来呆板而寂静的屋子一下子活了过来。
小冬微笑着走进门,丫鬟笑吟吟的问她好,人人脸上都是一股喜气。这屋里的主人回来,人人都有了干劲儿和奔头了——咳,小冬难免又想歪,赶紧把这个念想刹住。
反正她现在看见妙龄女子就直觉地想把人家往“嫂子候选人”这位置上比一比量一量,都快成条件反射了。
“哥哥起了吧?”
“世子爷一早儿就起了,去后头练了一趟剑,刚回来,这正要换衣裳哪。[看小说上]”
屋里头赵吕已经听见了,说了句:“妹妹进来吧。”
赵吕已经收拾停当,穿着一件靛青长袍,腰束锦带,头发束得整整齐齐。旁边的丫鬟绿枝和小冬笑着说:“郡主不知道,世子爷这换衣裳梳头都没用我们动手,我就给递了回梳子。”
赵吕一笑:“在外头不能事事指望旁人,自己也得学着弄,长了就会了。”
果然出去一趟大为不同了。
小冬又觉得骄傲,又有些心疼——赵吕在家那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这一出去,手上的大小茧子一堆,也不知都是怎么落下的。
虽然男人不能象温室里的花一样养,可是安王一下子就把儿子扔到那么老远的不毛之地去经受风雨,也是够狠心的。
两人去给安王请了安,然后一并进宫,小冬直奔长春宫,安王爷俩儿和她不一路。
圣慈太后笑呵呵的说:“我听说你哥哥回来了?”
“太后娘娘消息真灵通,哥哥等下就来给您请安。”
“昨儿晚上皇上就跟我说了。”圣慈太后摸摸小冬的脸:“眼睛肿了点儿,昨天一定哭鼻子了吧?”
“嗯,也没怎么哭……”小冬摸摸眼皮:“真那么明显?”多半不光因为哭,还因为昨晚没睡好。{纯文字更新超快小说}
一旁采姑递茶,仔细看了一眼:“也不算太明显,是太后娘娘看得细。要不我拿粉来郡主盖一盖?”
“不用了。”小冬忙摆手:“我就不喜欢香粉。”
采姑一笑:“要不说呢,郡主这脾气和太后真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太后娘娘也不喜欢那些异香异气的脂粉头油,就爱那素淡没有香气的才使。”
说到脂粉,小冬还听有人把宫里流出去的那条碧水河叫做胭脂河呢,据说因为宫里女子梳妆洗脸的水都泼进河里,河水都被胭脂染得变了色,还听说有人用河水沉淀下的红泥再制胭脂,这个却不知真假。
小冬和圣慈太后描述了下赵吕:“没怎么大变,个子高了,人也结实了。今天早上我去找他,丫鬟说哥哥穿衣梳头都自己来的。”
圣慈太后点一下头,轻声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啊。不过他将来是要支撑门楣的,出去历练一下,对他也是好处。”
小冬当然也明白。可明白归明白,还是难免牵挂和担忧。
好在现在赵吕回来了。
圣慈太后叫人呈点心来,小冬挑了一块绵糕,托给圣慈太后,自己拣了块芝麻酥。芝麻酥好吃是好吃,就是总掉渣,小冬象小孩子一样,用手托着吃。{纯文字更新超快小说}采姑在一旁看着,忍不住想笑。圣慈太后说了句:“你瞧瞧她,都多大人了,还和小时候一样。”
“郡主不管多大,在您面前,那不永远都是您的小孙女儿嘛。”
小冬笑着说:“采姑姐姐这话我爱听。”
过了多半个时辰赵吕来了,宫人摆下垫子,他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圣慈太后说:“走近些我看看。”
赵吕起了身,依言走到跟前。
圣慈太后从头到脚细细看过,点头说:“是结实了,一看就是顶用的大人了。”
赵吕落落大方,说了几句路上的见闻和叶安的风物,让人捧过一个盒子来,说是一点儿土产,孝敬太后的。
圣慈太后打开看了,里头是一架小屏风,小巧玲珑,框是木头刻的,屏风上头的图案却是草编的。四扇屏风上的图案还各不相同,手工极其精巧。
“这种草就长在叶安河边上,很细很韧,到落霜的时候就黄了,当地的人都用来编各种东西,斗笠,筐子,草鞋,又轻巧又结实。”
圣慈太后倒是很喜欢:“果然新鲜有趣,摆在架子上吧。”
他们从长春宫出来,快出宫门时遇上了五公主。她带着人匆匆走过来,两边正好走个面对面。
这是她病后,小冬头一次看见她的脸。免费小说
三个人相互见了礼。一抬头小冬便看见了她的脸。虽然脂匀粉净,可是仍然能看见隐约的红痕遍布脸上。一眼看过小冬没敢再多看。
问了声:“五姐姐这是去哪儿?”
五公主脸上笑意勉强:“我到母妃那儿去,小冬妹妹和世子这是从长春宫来?到我那儿坐坐吧?”
小冬忙说:“不了,我们这就回府,哥哥刚回京,还有许多事儿要办。”
从那一回五公主和小冬说过那些话之后,两人再没怎么搭过话,不过是遇上了应酬两句。五公主的遭遇小冬也同情,从有名的美女变成现在这般——可是同情归同情,小冬并不想和她接近。五公主这种人精比六公主那种莽撞的脾气更难应付。
小冬上了车,赵吕在外面敲敲车窗:“妹妹是想直接回府,还是在城里逛逛?”
小冬想了想:“咱们去秦烈开的店铺看看,都说这个四海聚宝好,我还没进过呢。”
赵吕笑着说:“好。正好我也有事找他。”
马车穿过永兴坊便折向南行,在街口却停了下来,前面闹哄哄的不知因为什么围了不少人,路都给堵住了。
小冬探头朝外头望,人围得多,只看见人丛中青色的车顶布蓬。等了一会儿,赵吕下马过来说:“前面有车撞了人,正吵嚷着。”
小冬问:“谁撞了人?撞了什么人?”
“不知道,我去前头看看。”
小冬忙说:“哥哥当心……实在过不去咱们绕路走。”
“知道。”
好在事情没一会儿便解决了,车子继续朝前走。
“刚才我过去瞧,原来并不是撞人,是一位老丈走到旁人车前忽然间晕厥了,那车上人停下来看是怎么回事儿,瞧热闹的人没看清,就说是撞了人。那车主人把老丈送到后面医馆去了。”
小冬点头:“那车主人倒是好心,可是差一点让人赖成撞人的,要真辩不清白了,那倒也冤枉。”
赵吕说:“何尝不是,旁人只管看热闹,谁是谁非的与他们有什么相干?”他一指前头:“快到了,妹妹看,那个楼尖高出来的就是,比别家都显眼。”
车到了地方,赵吕扶小冬下了车,抬起头来,招牌上四海聚宝几个字写得龙飞凤舞,虬劲有力。
秦烈已经得了消息,从里头迎了出来。
赵吕笑嘻嘻地一抱拳:“秦兄。”
“赵贤弟。”
两人相视而笑,在小冬不知道的时候,仿佛他们之间的情谊突飞猛进了,颇有点哥俩好的意味。
按说论血源,沈静才是赵吕的亲表哥,秦烈这个远亲差不多已经远的没边儿了,但是人和人之间讲究个气味相投。很明显,秦烈和赵吕就算是气味相近的那一类。
“来来来,进去说话。”秦烈朝小冬笑,脸笑得一朵花似的:“小冬妹妹还是头次来吧?若瞧上什么不用客气,都记在我账上。”
“好,这是你说的。”
秦烈有意做出为难的表情来:“咳,只是请妹妹手下留情,莫瞧上那太贵重的,让我蚀了本钱,这个月吃不上饭,只好上王府去蹭饭吃了。”
小冬瞅他一眼:“你哪个月不在我们家蹭好些顿饭?难道月月都亏了本钱不成?”
说话间已经进了大门,小冬还是头一次看,果然看着处处都新鲜。四海聚宝名字起得大气,里头果然也气派非凡。小冬知道他有这么一家铺子,可知道和看到是两回事。他一个人赤脚空拳打出这么一片局面,算得上是年轻有为,很有为。
秦烈领他们转了转一楼大堂:“上去吧,上头清静,人也少。我让人去旁边源隆坊买些点心来,听说新出了一样莲子糕,天天有人抢着买。”
小冬忙添一句:“还要绿豆饼。”
“知道了。”
秦烈吩咐一声,领着他们上楼。小冬从窗子朝外看,一顶青布篷的马车在门外头停了下来。
这车看起来仿佛有些眼熟——
啊,不就是刚才堵在路口的那一辆么?
——————————
大家元宵节快乐……咳,俺吃元宵消化不良了~~~
嫁时衣 第五十三章 相识
第五十三章相识
车上下来个梳着双垂髻的小丫鬟,扶着一位姑娘下了车。[看小说上]那位姑娘的帷帽有着长长的垂纱,别说脸看不清了,就是整个人也硬是遮了一半,端地是名门淑女的作派。小冬捻捻自己帷帽上的短纱,一低头跟着赵吕后头上了楼。
秦烈让人端茶上来,笑着说:“你们二位既不缺吃,也不少穿,自家用的东西比我这楼里卖的可都好多了,您二位说,让我怎么招待你们?”
赵吕指着他笑:“你这个无赖,怕我们打秋风,先把话都说死了。我们今天还就是打秋风来的,你算算你在我们家里吃了多少白食?我们今天就要吃你喝你蹭你的,完事儿还得一人挑一样好东西走。”
秦烈这边就撤着身说:“那我下去吩咐一声,让他们把凡值点钱的先收进库里去。”
赵吕端着茶杯斜睨他:“你去啊,快点去,都收好收妥,回来我们直接去你库里翻。”
小冬趴在一边笑,顺手将帷帽摘下来放在一旁。
秦烈指给她看墙上的木格窗子:“从这儿能瞧见楼下,十分清楚。”
小冬凑上去看了一眼,果然每格窗子对着的地方都不一样,有一格正对着门口。小冬琢磨着,这难道算是一间古代式的监控室?不用出这间屋,就可以把底下的情形大概都收进眼底了。
嗯,多半是。{纯文字更新超快小说}
不知道这是秦烈的独创,还是这时候的商人们都有这种需要?
“这个,旁人家也有么?”
“多半都有,不过多半只盯着一两处,比如账房收银钱的地方。我这个是特意请人画的图纸做出来的,比旁人的自然不同。”
赵吕也趴过来往下看,四海聚宝一进大堂的地方是一些别致的工艺品,有木雕石刻织绵等物,贵重的要往里面的雅阁才能见着。刚才进来的那个戴帷帽的姑娘便站在一个架子前,有个伙计客气而不失分寸照应着。
赵吕忽然轻声说:“刚才前头被围的那车,就是这位姑娘的。我听见她在车上吩咐仆从,照应那病人,很是通情达理的一个人,心地也好。”
“是么?”
小冬瞅了自己哥哥一年——赵吕可是很难这么赞赏一个人的,咳,请注意,尤其是称赞一位姑娘!
难道真是军营待三年,母猪赛貂蝉?出去这么久实在太苦闷了,一回来就瞄上了姑娘?
噗,小冬拿帕子掩着嘴偷笑。赵吕虽然不知道她想着母猪和貂婵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可也知道妹妹这是为什么笑的,脸上微微一红,可还是坚持自己刚才说的:“看她的车马,下人,也是有身份的小姐,还能这么体谅穷苦人的难处,确实难得。”
小冬也点头:“是啊。《免费》”
这么说赵吕不是瞅中人家外在美,是瞅见了人家的内在美。这倒也是,人家姑娘这么厚这么长的帷纱挡着,他也瞅不见啥外在美。
秦烈下楼去转了一圈儿再上来,说:“那姑娘姓殷,家住光禄坊。”
小冬诧异:“你怎么知道?”
“她订了东西了,让人送家去,当然得自报家门。”
能住光禄坊……嗯,她家长辈起码得四品往上。
虽然在京城四品官儿也不算什么,可是能住光禄坊,本身就是一种地位象征,散官无职的可是万万住不进去。
小冬扯扯赵吕的袖子:“坐在上头也怪没意思的,咱们下去转转?”
赵吕点头说:“也好。”
小冬在大堂里瞄了几眼,秦烈知道她在瞄什么,清清嗓子,手指朝旁边的雅阁指了指。小冬快步走过去,赵吕在后头喊妹妹,小冬只当没听见。
果然那位姑娘站在一间雅阁的镂空木门头后头,正在看一方砚台,那伙计正在说:“……这个倘若送与长辈是再合适不过的。”
那位姑娘看起来也是看中了这个,伸手摩挲了下杖头没有说话,旁边小丫鬟说了句:“你这砚台卖的比别处可忒贵了些。”
啊,原来是价格让她有些不承受不了?
这个么……在四海聚宝里买块砚台,和在路边的纸笔铺子里买一块自然不是一个价。[看小说上]就象现代,你在夜市小摊儿买一件短袖衫才二十块,可是到了金碧辉煌的购物中心里,后面总是要加一个零两个零的。
不过小冬相信秦烈不是那种赚黑心钱的人,这砚台看起来的确不赖,小冬笑着问:“这个能不能给我看看?”
伙计有礼地朝她一躬身:“这方砚台这位姑娘先看了,您不妨再瞧瞧别的,您看上头这两块也都不错,不知您是给谁用的?”
挺讲规矩啊。
那戴帷帽的姑娘说:“这位妹妹既然也喜欢,就给她看一看。”
伙计应了一声是,将砚台托了过来。
小冬这是醉翁之意不在砚啊,打着看砚的幌子,其实是来看人的。
站得近了,能闻见这位姑娘身上淡淡的香气,并非一般的头油脂粉香,显得淡而清远,象是从袖底透出来的……象是一种花香。
小冬把帽纱撩起些,为着把人看得更清楚。结果她倒没看清楚人家,倒让人把她看清楚了。
“赵姑娘?”
“咦?”小冬十分讶异:“你认得我?”
那位姑娘轻声笑,也将帽纱拨开,露出一张清秀端丽的脸庞:“咱们见过面,我姓殷,赵姑娘还记得长青书院的赛花会么?”
“啊,你是殷姑娘!”小冬一下想了起来。《免费》
当时她和赵芷去长青书院看人家的赏花会,还遇着下雨,这位殷姑娘和赵芷的表姐宋嫣关系不错,还让了椅子给她们坐。那次的赛花会,她的诗还得了第三呢。
“想不到在这儿遇到你。”小冬真是意外之极,那天之后她还想起过这位殷姑娘来,只不过后来事情一多,就岔忘了。
“是啊,我伯父做寿,我来是想选一件寿礼。”
小冬问她:“可是看上这块砚了?”
殷姑娘笑意盈盈,她看起来比那时候又出落得更清秀了,举止言谈斯文端庄:“看是看上了,只是价格高了些。”
小冬问:“这块砚多少钱?”
那伙计说:“八十两,若是姑娘真喜欢,小的可以做主,给您减五两,另外奉送您砚盒一个。”
小冬记得那回赛花会,殷姑娘就很心仪头奖的奖品,那是一方青玉砚。这次要送寿礼,看中的又是砚台,大概她们家是书香门第,老老小小都是风雅文人。
若是在小冬看,八十两不算贵。但是若殷姑娘的爹是翰林之类的官,清水衙门熬日子,八十两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要不,殷姐姐你再看看旁的?”小冬笑着说:“我陪你一同挑挑。”
殷姑娘也并不对这方砚特别执着,点头说:“也好。”出了那间雅阁,殷姑娘问她:“宋姑娘可还好?你可有她的消息?”
小冬支唔了一声,她和宋嫣统共没见过两回,一回是在长青书院,一回就是在景郡王府——现在连赵芷的近况她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宋嫣了。殷姑娘见她不说,不知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也没有再问。
砚台没买成,不过四海聚宝里头的东西着实不少,伙计很是机灵,知道殷姑娘荷包不丰,又推荐了一款镇纸,这个镇纸做卧牛状,雕工精致,触手温润,要价不高,只有刚才那砚台的一半。殷姑娘果然便定了下来要这个。
这个殷姑娘性情温柔,处事大方,小冬对她印象是很好的,赵吕刚才提起她,印象也很好。而且,殷姑娘还梳着姑娘发式,并未出阁呢。
可是殷姑娘似乎比赵吕,要大一两岁吧?
“赵姑娘是要买什么?若不嫌弃,我也帮你参谋参谋。”
小冬一笑:“我和哥哥一起来的,就是随便逛逛。”她朝店堂那边一指:“喏,那是我哥哥。”
赵吕正朝这边张望呢,小冬对自家哥哥,那是相当引以为傲的,论长相论气质论才学,都绝对拿得出手。看看,这么长身玉立,一表人才,英气不凡,一看就是文武双全的世家公子,绝非纨绔。
殷姑娘客气一句:“令兄对你可真是关爱有加。”
“殷姐姐家住哪里?改天我去找你玩儿吧。”
殷姑娘说:“我家住在光禄坊状元巷,巷口第一家便是,极好认的。”
小冬复述了一遍记住,殷姑娘已经选好了东西,没再多停留便离开了。小冬笑吟吟地拉着赵吕的袖子:“想不到这位殷姑娘是我的旧识呢。”
“你怎么认得她?”
小冬认得的几位千金,赵吕都知道,并没有哪一位姓殷。
“还是那一年我们去长青书院看赛花会时认识的。”小冬把那时的情形说了:“殷姑娘人是很好,也有才学,那次作诗得了第三呢。”
她留意观察赵吕的神情,可是赵吕并没露出神往啊,意乱啊,情迷啊之类的眼神和表情来,只说:“那当真难得。”
小冬未免有些泄气,还以为哥哥终于对一位姑娘动了心呢,可是看来还是一派正经,与往日没有什么不同。
秦烈招呼他们俩:“走走走,到后头去,我已经让人备了酒菜。”
从中间一条小路穿过去,就从四海聚宝到了美味居了,一人一个小桌,小冬那一桌上的六个小菜,无一不精,全是她平素爱吃的。
小冬心里一动,抬头望了秦烈一眼。
秦烈站在赵吕身后,朝她一笑。
————————————————————
其实,我一点儿也不想给赵吕找媳妇……这可怎么办~~
嫁时衣 第五十四章 心事
第五十四章心事
菜的份量都不多,一人桌上有一个壶。免费小说赵吕他们桌上的都是烈酒。
赵吕以前可不喝这种酒。
“在叶安过冬,虽然军中禁酒,可是天太冷,没点烈酒暖肚,在外面巡一圈儿城人就冻僵了。”赵吕端起来闻了闻:“香。”
小冬只觉得冲,也不知道香在哪里。
男人和女子,天生就有不同。小冬对各种气味儿和味道都十分敏感,过年时陪安王喝了杯三花酒,辣得眼泪汪汪的,再吃好几口茶都没压下去。
她端着自己杯里玫瑰红,和那两人碰了下杯。
桌上的小菜都是她喜欢的,秦烈和赵吕两人谈谈说说,小冬就埋头吃菜。秦烈忽然问她:“上次在王府喝的那汤,味道很鲜,不知是怎么烧的?”
小冬想了想:“哦,那一回。那汤其实用料用限,就是拿鸡汤煮的,汤撇去油,加草菇,笋丁,仙菜,起锅时滴两滴麻油便是了。其实也没什么,多半是过年的菜你们吃得太油腻,喝那汤才觉得爽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