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太子入戏之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暗香
苏辛夷想起裴念薇,对她恶感还是多于好感,大概是立场不同吧。
站在裴念薇的立场,自然会认为父母让她与太子联姻是最正确的,但是站在苏辛夷的角度却不这样想,武安侯夫妻脚踏多只船,对东宫没多少付出却想让太子娶了裴念薇保武安侯府一世富贵,白日做梦都不如他想得美。
“到底是有点可惜的,其实裴念薇比武安侯府很多人都聪明,审时度势也能隐忍,现在出了个尤香薷,武安侯夫妻只怕心思都在这个外甥女身上,裴念薇的婚事以后且不好说呢。”
佘嬷嬷回想一下这位裴姑娘,笑了笑说道:“太子妃说的是,现在她大概唯一能指望的是襄王妃进了襄王府之后并不能得宠,或者说得不到襄王看重,武安侯夫妻想要的东西从她身上得不到,那么裴姑娘的日子就能好过了,不然的话……”
苏辛夷:……
仔细想佘嬷嬷说得很有道理,归根结底还是武安侯夫妻自己看重孩子带来的利益,进而捧高踩低,自己就把家里跟分化了,这样的苦果她上辈子吃过的。
武安侯府以后大概也就这样,或者是比现在还要糟糕,除非襄王能坐到他们想让他做到的位置上去,不然的话,咸鱼翻身的奇迹是不会出现的。
但是,这并不代表苏辛夷不能借此做点什么。
她想了想,看着佘嬷嬷道:“先打听下裴姑娘现在的状况,我想她现在一定很不甘心成为尤香薷的踏脚石。”
佘嬷嬷眼睛一亮,“太子妃说的是。若是可以的话,说不定还能成为与襄王妃角力的人,正好能借力。”
隔山打牛,借力打力,这样的招数在后宫最常见,那些娘娘嫔妃们,最忌讳的就是让陛下看到她们不良善的一幕,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遮遮掩掩。
换过来想,借力裴念薇对付尤香薷也不是不可以啊。
就尤姑娘的性子,当初敢在猎场想要算计陛下,这胆子不是一般的大。
这样的人,是不会安分的。
太子妃想要提前做准备,这也是应该的,防人之心不可无。
佘嬷嬷立刻就让人去打听这件事情,武安侯府的事情不难打听,很快就有消息传来回来。
“听说裴姑娘如今在府里挺尴尬,满府上下都对那位尤姑娘恭敬得很,再加上尤姑娘似乎跟裴姑娘性子不合,而且武安侯夫人也常让裴姑娘让着尤姑娘,那边府里也是热闹得很。”佘嬷嬷是知道武安侯夫妻挺功利,但是绝对没想到对自己亲生的这么刻薄。
便是尤姑娘要做王妃,那裴姑娘可是他们亲生的,而且是嫡长女,况且尤姑娘毕竟是尤家女,做了王妃最得益的自然是尤家夫妻啊。
“尤大人跟尤夫人刚到京城,尤姑娘这不是快要出嫁了吗?赶着来送嫁的,这二人以来,裴姑娘听说被尤夫人训斥了一顿,一怒之下去庄子上养病了。”
“是吗?”苏辛夷惊讶不已,裴念薇当初对上她都能再三挑衅,这会儿遇上尤夫人就一败涂地?
这一位擅长以弱胜强,跟尤香薷路数相仿,这次跟尤夫人过了一招就败走,可不是她的性子。
这怕是有后招啊。
苏辛夷看着佘嬷嬷笑,“这下怕是有好戏看了。”
“太子妃,那要不要推一把?”佘嬷嬷轻声问道。
苏辛夷摇摇头,“不用,太子殿下与武安侯府到底是有些亲缘关系,咱们隔山观虎斗已经足够了,再伸一手就有些过了。殿下一向是温善的人,若是知道怕是会有些难过。”
佘嬷嬷愣了一下,总觉得太子妃所言的太子殿下,与她知道的殿下不是一個人。
“太子妃就是心软,这要是换做别人只怕会立刻伸手推一把。不过,您说的是,东宫到底与别人不同,谨慎一些也应该。”佘嬷嬷笑,太子妃总说太子良善,在她看来,她们家姑娘才是最心软的那个。
那裴念薇几次与太子妃对上,言语之间没多少恭敬不说,行为也是令人膈应,换成谁若有机会踩上一脚,只怕都想出口气。
苏辛夷没注意到佘嬷嬷无奈的神色,她想了想,慢慢地说道:“嬷嬷,你说伏云跟尤香薷斗起来,谁会更厉害些?”
“伏云背后有益王支持,怕是尤姑娘不是她的对手。而且,伏云跟襄王有救命恩情在,情分上也比尤姑娘更深厚,这一点尤姑娘想要超过可不容易。”佘嬷嬷思量着说道。
“我也这么认为。”苏辛夷就笑了,“伏云藏在襄王府,我们想要动她不容易,但是现在有机会了。”
“太子妃的意思是借尤姑娘的手?”
苏辛夷轻轻颔首,借裴念薇这把刀,她是怕污了太子殿下的声誉,但是尤香薷没关系,虽然也是太子的表妹,但是以前这两位相距千里没有什么往来与情分,而且尤香薷的名声可不太好,她要是借一把力就没问题了。
“尤香薷怕是不知道伏云的底细,与她过招怕是只会用后宅那些伎俩,这多没意思。”苏辛夷嗤笑一声,“怎么样,也得让二人战力相当。”
说到这里,苏辛夷顿了顿,仔细思虑过后,看着佘嬷嬷道:“这样,让人透消息给尤香薷,让她知道当初伏云救襄王是个圈套,然后再给她一些线索,让她去查当初定安卫的事情,无论如何借尤香薷的手,把明慧师太的底细掀翻。”
佘嬷嬷听了太子妃的话觉得可行,“您这一招好,明慧师太的底细牵涉到益王,怎么把她给摆出来是个难题,若是借着襄王府后宅大战闹出来,这就顺理成章了啊。伏姨娘是定安卫的人,那明慧师太也是定安卫的人,益王的生母同样是。这样,就连起来了。”
苏辛夷说完也觉得心情大好,“对,就该这样做,益王的阴谋若是贸然提出来,没有人会信。这件事情应该从益王生母当初生下他后就开始谋划,几十年的恩怨,没有足够的证据与证人,想要做点什么很难。”
“是啊,但是现在有了伏云,这就能串起来了。”
苏辛夷与佘嬷嬷对视一眼,两人都笑了。
佘嬷嬷轻声说道:“此事事关重大,老奴觉得还是要跟国公府那边知会一声,这件事情不能由您出手,或者是东宫出手,将来若是追查下来,难免牵涉到太子殿下,最好是与您,与太子殿下,与齐国公府都没关联的人去做。”
苏辛夷点头,“那就把消息送回国公府,让大伯他们安排。”
“老奴亲自去,一定把事情说清楚。”佘嬷嬷笑道。
“行,嬷嬷做事我是最放心的。”
佘嬷嬷走后,苏辛夷长舒一口气,怎么之前就没想到这一步呢,若不是忽然想起裴念薇,若不是跟佘嬷嬷闲话,这一招隔山打牛妙。
苏辛夷心情大好,就算计着日子,若是快马加鞭的话,送信的应该没几日就要回来了。
不知道太子殿下那边如何了。
所有的事情都上了轨道,苏辛夷总算是能舒一口气,就等着后续的反应了。
难得她心情放松小憩了一会儿,等她睡醒佘嬷嬷早就回来了,便进来回话,“国公爷让您放心,他会安排这件事情。”
苏辛夷乐,“大伯说的?”
佘嬷嬷点头,“是。”
一向善于忍让的大伯,现在终于也变了。
“国公爷还有件事情让老奴转达太子妃,本来是想明日给您送消息的,老奴正好回去就让捎回话来。”
“什么事情?”苏辛夷问道。
“是有关尹少夫人那边的事情。”
“五姐姐?”
“正是。”佘嬷嬷点头,“上次不是查出五姑娘那边递话的丫头是翁姨娘陪嫁的女儿吗?”
苏辛夷点头。
“这件事情事关翁姨娘,那边就把事情交给三爷去处理,让三爷自己跟翁姨娘说明白,而且国公爷与二爷还怀疑翁姨娘身边的那个陪房有问题,只是不好直接插手三房的事儿,只能让三爷去处理。”
“这是应该的,三伯虽然偏向翁姨娘,但是涉及国公府大事,不会糊涂的。”
“是,三爷是个爽快的人,就直接问了翁姨娘。”
苏辛夷愣了一下,“直接问?”
“那可不是,当时大夫人也在场,就跟老奴说,翁姨娘当时听了三爷的质问根本不信,她的那个陪房是自幼就服侍她的丫头,说是主仆,其实情分很深。”
佘嬷嬷说到这里叹口气,“翁姨娘跟三爷差点打起来,当初因为五姑娘跟五少爷的婚事翁姨娘也只是跟三爷闹了闹。”
苏辛夷:……
翁姨娘这脑回路,一般人也真是不能理解。
瞧着太子妃沉默的样子,佘嬷嬷也跟着沉默了。
“后来呢?”苏辛夷定定神之后问道。
“您大概想不到,翁姨娘把三爷差点挠了个满脸花,然后当着三爷的面就把春草的爹娘给叫了来,当场审的。”
苏辛夷一愣,“翁姨娘亲自问的?”
“可不是,大夫人说没想到翁姨娘到底是硬气了一回,春草的事情板上钉钉,春草爹娘能不知情?况且这一家子的卖身契都不在翁姨娘手上,后来审出来是翁家让他们这么做的,翁姨娘当场就给气晕了。”
“翁姨娘这一辈子一直以翁家为耀,在国公府敢跟三夫人叫板,也是因为翁家,现在被最信任的娘家捅了一刀,翁姨娘怕是没想到的。”
“可不是,翁姨娘醒了之后,就让人去把春草爹的腿给打断了,然后对春草娘说,若是她不如实交代,就去把春草的腿打断,若是再不说,就让人把春草爹打死,如果还不说,就送她们一家三口地下团聚。”
苏辛夷:……
是个干大事的人!
当初敢以翁家嫡女的身份,顶着世人的压力非要给三爷做妾,这胆气的确是一般人不能比的。
“春草娘想岔了一点,他们一家子的身契是不在翁姨娘的手里,这只能代表着翁姨娘不能随意发卖他们的,但是翁姨娘哪里还用卖了他们,直接打死翁家那边还能给他们主持公道?”
苏辛夷听着佘嬷嬷的话,便道:“翁姨娘这脑子转的很快啊,一把抓要害,算是辖制住了春草娘的命脉了。”
不只是春草娘了解翁姨娘,翁姨娘也了解春草娘啊,知道在她心里女儿才是最重要的。
“大夫人说,当时三爷一句话都没说,由着翁姨娘打断了春草爹的腿,看着她对着春草娘放狠话。”
苏辛夷想着,三伯这一辈子被翁姨娘的温柔迷惑,这会儿怕是被翁姨娘的真面目给惊住了。
“翁姨娘这一招很管用,春草娘果然就招了,是翁姨娘的哥嫂让她这么做的,至于翁姨娘的哥嫂为何这样做,春草娘就不知道了。翁姨娘让人把春草爹娘押下去,自己回屋锁门哭了半天,后来出来后,就跟三爷说,春草一家子就交给三爷,三爷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听话只管打死把尸体扔回翁家去。”
佘嬷嬷没察觉太子妃异样的神色,接着说道:“老奴也没想到翁姨娘临了还能做出这样的大事,她一直拿着翁家为耀,这次算是跟翁家彻底翻脸了。”
苏辛夷却想着上辈子因为苏希仙嫁去了翁家,翁姨娘跟翁家的利益往来没有断,娘家对她而言还是一座靠山,所以她压根不以为苏希仙嫁回翁家有什么可委屈的,所以也不会为她做主,甚至觉得女儿不懂事。
但是,这辈子不一样了啊,翁姨娘的两个孩子跟翁家都没有联姻,这就等于跟翁家的利益关系断了。
翁家现在要算计她们娘几个,翁姨娘立刻就做出了处于本性的利益抉择。
翁姨娘……
前世今生都是最狠的那一个啊。





太子入戏之后 402:皇后真会打脸
上辈子依附于娘家,就做对娘家有利的事情,甚至于自己的儿女都能退后一步。
这辈子翁家谋算与她,伤害到三爷对她的感情与信任,她立刻就能与娘家决裂,坚定地站在三爷这边。
翁姨娘因为春草一家差点挠了三爷满脸花,等后来却把这一家人交给三爷去处理,前后反差越大,大概三爷对翁姨娘的感情也会有起伏。
翁姨娘别的不说,对于三爷,对于她当年飞蛾扑火的爱情,这么多年一直是精心维护的。
三夫人在这一点上斗不过她,确实是技不如人啊。
苏辛夷心中很是感慨,翁姨娘这样的人,不管是入了谁家的后院,都不是个简单的人。
有了爱情尚且还有几分顾虑,这要是无情无爱的,只怕是要所向无敌了。
“是啊,翁姨娘一旦跟翁家做了割裂,她的立场与身份就会发生改变,她想要在齐国公府体面地活着,就得跟三伯母做妥协了。”苏辛夷轻声说道。
佘嬷嬷闻言一想,笑了笑说道:“这也未必是坏事,翁姨娘一直自恃身份,对三夫人没几分恭敬,其实连带着五姑娘跟五少爷在府里都很为难。若是翁姨娘认清形势借着这次立功的机会顺势低头,以后跟三夫人和睦相处,这对她才是好事一桩。”
苏辛夷笑了笑,“这可不好说,且走着看吧。”
佘嬷嬷点头,“太子妃说的是,翁姨娘过于算计,三夫人又是个性子烈的,还真不好说。”
苏辛夷不再提此事,只道:“事情查到翁家那边,府里是什么意思?”
“国公爷的意思是想要问问您,翁家那边您有什么打算?”
“翁家敢这样做,必然是有图谋,不然无缘无故的,他们不可能这样做。”苏辛夷思量着开口说道,“既然这样的话,倒不如让翁姨娘出面跟翁家闹,如果国公府出面的话,就容易打草惊蛇,但是翁姨娘的话就不一定。”
佘嬷嬷就明白太子妃的意思了,“翁姨娘毕竟是翁家女,现在翁家的大爷跟大夫人如此算计她,她质问一声娘家也属应该。”
苏辛夷点头,“就先这样做,若是这次翁姨娘能真的借此立功,以后五姐姐回国公府就不用总觉得抬不起头了。”
佘嬷嬷笑了笑,“您就是心善,让翁姨娘打头阵,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五姑娘。”
苏辛夷转头看着佘嬷嬷,“嬷嬷,五姐姐对我也不错的。”
“是,老奴知道,那老奴就回去禀一声。”
“行,就麻烦嬷嬷了。”
“这都是老奴应该做的,太子妃千万不要这样说,这要是被外头人听了去,还是为老奴在您跟前多托大呢。”
说着,两人都笑了起来。
佘嬷嬷是有点诚惶诚恐,觉得太子妃对她太过信任与亲近,所以她越发的做事说话不能逾矩。
但是,对于苏辛夷来讲,佘嬷嬷是上辈子教导她,开导她,拿着命护着她的人,是她上辈子除了嫡母外,最信任的人。
再加上连翘跟翠雀,有她们在,这辈子才能舒心惬意呢。
日子一天一天过,襄王大婚之前,苏辛夷终于见到了送信回来的人,还带回了太子的回信。
信中提到穆邢的下落还未找到,让她不要着急,因为解经略也还没露面,穆邢既然前去找解经略,要么就是两人一起遇到了事儿,要么就是他们现在不能露面。
苏辛夷怎么能不急,但是山高水远的着急也没办法。
又看到殿下信中说,益王的事情他已经知晓,让她注意安全,无事尽量不要出东宫,如果要回娘家,也要带足人手,不要轻易轻来轻往,容易被人抓住机会,万一有人对她不利,她现在有孕在身,还是安全为重。
苏辛夷想他们夫妻想到一块去了,她从不仗着自己本事高就轻视别人,所以除了上次偷偷回国公府议事,但凡有事都是让展桥或者佘嬷嬷跑腿。
想到这里,笑了笑,即便是隔了千里,俩人的想法还是想到一处去了。
后又写到让庞澜带人护送老益王嫡子晏昂一家上京,苏辛夷的眼睛一凝,看来殿下也察觉到益王不好对付,想要揭他的老底,得有足够的认证物证。
晏昂的腿如果不是意外,那么谋夺王爵的罪名,益王就跑不掉了。
庞澜带人进京,苏辛夷自然是放心的,心里轻轻地松口气,知道殿下在外一切安好,她就能安心几分。
只是没想到粮仓一案这么多周折,取证太难了,便是殿下亲往,又有商君衍辅助,只怕也得花费不少时日。
现在容王前往丰平卫,只要解经略跟穆邢还活着,以容王的性子,肯定能把人折腾出来,她也算是能定下心等消息了。
襄王大婚的前一日,元徽宫那边请她过去。
苏辛夷见了皇后娘娘,瞧着她气色不是很好的样子,不由有些惊讶,便关切地问了一句。
皇后对着苏辛夷摆摆手,“别提了,都是襄王的婚事给闹的。”
皇后不想说,赵嬷嬷就在一旁尽职地解释几句。
“大事上李贵妃不能越了规制,但是小事上总是找麻烦,要么是王府那边这里不合适,那里要重修,要么就是婚后觐见,李贵妃的意思是让襄王夫妻见过皇后娘娘后,便去照玉宫见李贵妃,李贵妃便不来元徽宫了。”
苏辛夷看着赵嬷嬷,“李贵妃如此行事,就不怕陛下知晓吗?”
赵嬷嬷苦笑,“这也算不得大事,便是陛下知道也不会放在心上。”
苏辛夷那也就没办法了,看着赵嬷嬷无奈一笑,“好在明日就要成亲了,母后以后就能清闲了。”
赵嬷嬷也笑着应是。
皇后喝口茶,缓口气,看着苏辛夷叮嘱,“明日襄王大婚,李贵妃居然还想让你露個面,也不想想配不配,容王与景王成亲你都没去,襄王就这么给脸?明日,你不用去襄王府,就在东宫安心待着,若是有照玉宫的人前去请你,你也直接回绝便是。”
苏辛夷惊愕地问道:“还能去东宫请人?”
“大概是觉得你这个新媳妇脸皮薄,照玉宫的人都亲自出面了,你不好拒绝。”
苏辛夷坦然道:“那他们可想错了。”
皇后一乐,想起苏辛夷的性子觉得也对,这一位那是一口闲气都不能吃的主儿,当初自己还被她给气了几回。
“总之,你自己心里有数便成。襄王大婚之后,眼瞅着就要过年了,今年咱们皇家宴会可就热闹了,你到时肚子也大了些,不知道太子与容王他们能不能回京,年宴之前,就不要出东宫了。”
苏辛夷听着皇后虽然是漫不经心说的话,但是字字句句有深意,她抬头看了皇后一眼,却见皇后低头喝茶。
“母后说的是,您能这么关心我,儿媳感激不尽,那我就听您的,在东宫安胎便是。”
听了苏辛夷的话皇后心里叹气,看看人家,再想想自己的外甥女,就想叹气。
“广平郡王府与江家联姻的事情怕是要起波折。”皇后这种事情不能跟陛下诉苦,儿子也不在跟前,后妃更是不能言,岂不是被她们看轻了去。
皇后转了一圈,还是只能跟苏辛夷吐槽。
苏辛夷眼神一凝,微微低头收敛一下,这才抬起头道:“母后,您的意思呢?”
“强扭的瓜不甜,江家要推延婚期,江二公子这腿断得也太巧了,本宫虽然在深宫,可也不是蠢的。”皇后嗤笑一声道。
苏辛夷心头一动,看着皇后思量着怎么开口为江夫人说话。
而且,之前江夫人说会将此事告知江大人,但是现在江大人还没有动静,她估摸着江大人是不想在襄王大婚前闹事,毕竟陛下面子上也过不去。
很有可能,等襄王大婚后,江大人那边就会有动作了。
但是,这些事情不能跟皇后细说,思来想去,苏辛夷便看着皇后宽慰道:“母后,您应该做的都做的,当初这婚事您也劝过广平郡王妃与润仪郡主,奈何事事不如人意,江二公子断腿的事情我也略有耳闻,一开始我也同母后所想一样,这太巧了,但是又一想这婚事当初便定得匆忙,略有波折也情有可原。”
皇后:……
苏辛夷这话分明是知道些内情,但是却不好跟她直言的样子,转着玩地劝她放弃这门亲事?
她也想啊。
但是架不住琼思母女不愿意,先一个商君衍,再一个江仲年,也不知道是倒了什么霉。
苏辛夷做事她是知道的,肯定是这其中的事情比她想的还要严重,也许退亲是能保住广平郡王府颜面的举动。
皇后眉头紧皱,半晌才说道:“我也是白操心,一个个的都有主意得很。你说得对,本宫该尽的心已经尽了,其他的听天命吧。”
皇后说这话也是气急了,她自己的儿子都没这么操心呢,一个外甥女,虽然她疼爱了些,但是如此不知进退,皇后这份耐心也算是耗尽了。
苏辛夷见状琢磨着,以皇后对那对母女的袒护,能说到这话,肯定是被伤到了。
她言尽于此,既然皇后听进去了,只要不把容王牵连进去,其他的她也不会多管。
闲事儿管多了,就如同人走夜路,走多了总会遇上鬼。
皇后提不起精神,对着苏辛夷道:“你也回去歇着吧。”
苏辛夷就起身告退,临走以前,瞧着皇后紧皱眉头的样子,她慢慢踱步走了出去。
转眼就进了腊月,襄王成亲之后,二哥也要娶媳妇了。
襄王的婚事她都不露面,二哥那边自然也不能回去,添一份厚礼吧。
襄王大婚热闹的很,既是李贵妃之子,又有李太师这个外祖父,听说场面比容王娶亲时还要热闹。
皇后娘家都成庶民了,怎么能跟李太师相比,苏辛夷听了后也只笑笑不说话。
第二天,还要去元徽宫坐一坐,这个面还是要露的,免得被抓小辫子。
苏辛夷早起吃了早膳,又换了一身稍微喜庆些的宫装,这才带着连翘走了。
1...201202203204205...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