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娘娘每天都在洗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冰婶
以往院子里站满了宫女太监,没一个敢吭声。
可今日不一样,一进院子就听到了喧哗声,却愣是没见到一个奴才。
那些喧哗声很热闹,似乎是从堂间传来,又好似从三皇子的内室传来。
偌大的院子,只有一个宫女在长廊上清扫,小莲上前问那个宫女,“人都哪去了?”
“皇上来看望淑贵妃和三皇子,赏赐了淑云殿上下呢,那些人都领赏去了!”宫女回。
闻言,倾颜与小莲便明白了。
两人走过长廊,并没有第一时间就进堂间。
而是在经过三皇子内室时,停下了步伐。
倾颜曾吩咐过宫女太监,要打开窗户给三皇子透气。
所以此刻,倾颜站在窗外往屋里看。
只见屋里站了许多的人,有宫女,有太监。
还有曹御医和程御医,以及这几日守夜的几个御医。
淑贵妃这几日休息的好,今日穿着一袭蓝绿调丝锦襦裙,搭配黑色窄边,整个人清雅高贵。
只是,淑贵妃比之前要瘦了些,却反而显得更加清冷了。
配上那张高级厌世脸,整个人慵懒冷艳,她就是后宫中的一股清流,天生拥有着勾起男人征服欲的本事。
这一刻,淑贵妃抱着三皇子,眉眼弯弯的。
站在淑贵妃旁边的,正是着明黄色龙袍的皇帝。





娘娘每天都在洗白 第134章 尴尬到令人窒息
那个男人,挨着淑贵妃站着,正低头看着淑贵妃怀里的三皇子。
素来冷漠疏离的眸子,难得有一丝温和。
就连凉薄的唇角,也牵出一丝浅笑。
做父母的,面对重病到昏迷不醒的孩子醒来,都是喜悦的。
而淑贵妃与皇帝身边的宫女太监,可劲了捡好听话来说。
皇帝一高兴,便又赏赐了许多。
这一幕,是那样的美好。
美好到倾颜转身离开了淑云殿,不愿意去打搅。
小莲见倾颜转身,便跟上倾颜,“贵人,您不是来看三皇子的吗?怎的不进去了?”
“我晚些时候再来吧。”倾颜声音平静。
反正她什么时候来都可以。
可房里氛围那么好,她还是有点眼力见的。
如果她这个时候带着小莲进去,撇开她自己会不自在,多少还会打搅屋里的美好氛围。
然而倾颜转身离去的一幕,被屋里的程御医看见了。
他以为江贵人会进来,没成想,她只是在窗外停留片刻就离开了。
如今看着江贵人的背影,让他莫名想起“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句诗。
倾颜回去后,一直到下午才去的淑云殿,给三皇子检查患处。
接下来的日子,因着三皇子病情稳定,且恢复良好。
是以,倾颜去淑云殿去的没那么频繁了。
因为她好几次去淑云殿时,都碰上了皇帝。
那气氛,简直尴尬得令人窒息!
到了五月底,三皇子恢复得七七八八。
六月底,三皇子身体好全。
只是大便次数比寻常孩子要多,因为根本控制不住。
不过小孩子都是无法自理的,倒也没什么,就是将来长大了会有些麻烦。
除此之外,目前并无别的并发症。
由于洗三和满月时,三皇子还在生病,便没大办。
如今三皇子身体恢复,皇帝决定昭告天下,喜得登基后的第一子,并取名嬴柏安。
柏,是四季常青的一种植物,且不畏严寒酷暑,在北临国有健康长寿的美好寓意。
安,取平安、安宁的寓意。
代表着皇帝与淑贵妃希望三皇子健康长寿,平平安安的期望。
六月二十八这一日,是礼部挑选的黄道吉日。
也昭告天下皇帝喜得皇嗣的日子。
这样好的日子,自然得有仪式感。
为了三皇子的诞生,举国同庆。
其实,一般的皇子诞生,是没有这么隆重的。
现如今,后宫无后,也无嫡子。
那么,登基后的第一子,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一日,王公贵族、文武百官、邻国使者、后宫妃嫔通通都会在龙轩殿前,对皇帝进行朝贺。
由于事先就通知各处,众人早就做了准备。
倾颜一大早的,就换上了一袭枣色的朝服。
宫妃朝服都一个颜色,只上面的绣纹,以及朝珠、还有头上的发饰不一样。
倾颜身为贵人,服装和头饰自然是比较简单的。
梳妆打扮好后,她就带着秦姑姑和小莲前往龙轩殿了。
倾颜到了那儿,才一走近,就听见了悠扬巍峨的号角声。
且殿外已有不少王公大臣到场。
倾颜在宫女的带领下,在妃嫔区域站下。
她看见丽嫔、施贵人、惠妃三人已经到场了。
片刻后,温贵妃、柔妃、静嫔、也陆陆续续到场。
元嫔在淑贵妃生下三皇子后,也已经解了禁足,抵达朝贺现场。
最后,皇帝、太后、淑贵妃三人是一同抵达的。
三人下辇后,才出月子不久的淑贵妃在妃嫔区前方停下。
温贵妃见了淑贵妃,立马邀请淑贵妃,“妹妹站本宫前面吧。”
“姐姐先来的,我便还是站你后面好些。”淑贵妃倒也不恃宠而骄,站在了温贵妃身后。
另一边,皇帝着明黄色龙袍,踩在御道上。
他的长袍上绣着九条五爪金龙显得尊贵而威仪。
下摆绣着沧海龙腾的图案,袍角与袖口的金色波涛下,被风带着高高飘起,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惊涛骇浪。
他的头上戴着冕旒,顶端是长方形的“延”。
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
延的前后檐,分别垂有若干串珠玉,以彩线穿组,前后各置十二根,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
据说头上戴这个是为了“蔽明”。
古人讲究中庸之道,用珠帘遮住眼睛,寓意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人难得糊涂。
皇帝因为身份特殊,所以身边难免会有奸佞小人,处决事物时难免会有纰漏。
遇到有人犯了小错误,增加珠帘的目的就是告诫皇帝,不要过于追求完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只有包容别人的小错误,别人才会尽心尽力的辅佐自己,也有网开一面之意。
除此之外,冕旒还具有对戴旒者行为规范的作用。
只要戴上这东西,步伐太急,旒串就会前后摆动打你脸上。
步伐不稳定,左摇右摆的,珠帘也会左右乱晃。
要是坐在那坐姿不正确,不抬头挺胸,重心不稳,冕旒也会滑落。
时间长了,佩戴它的人自然就养成挺胸抬头,沉着冷静,器宇轩昂的风度。
其次,它还能遮挡帝王容貌,让帝王的表情心思不容易被看到,有助于塑造威严而高深莫测的形象。
就像此刻的嬴湛,双臂有力,步履稳健,每一步都坚定沉着。
数千人的视线与注目,仿佛对他没有丝毫影响。
当然,就算他有什么表情,众人也看不到。
这个男人,他将男人的成熟、浑厚沉稳、沧桑内敛做到了真正的收放自如行云流水,也将撼人魂魄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倾颜看着皇帝伟岸的身影,她想,这个男人除了对前朝秉持着中庸之道,想必对后宫亦是如此。
否则原主作死那么多次,也不能还留着性命。
否则他明知元嫔是陷害淑贵妃与三皇子的人。
却将此事放心的交给太后去处理。
为的,就是在权衡元嫔身后的西兹国,顾全大局。
不一会儿,嬴湛走到上首,在奴才们早就准备好的龙椅上坐下。
太后也扶着丁嬷嬷的手,坐在皇帝旁边。




娘娘每天都在洗白 第135章 对她的最高评价!
由于艳阳高照,两人头顶均有华罗盖伞。
下首,众人却顶着烈日,没有丝毫怨言。
人都到齐了,周边的号角声停下。
一位站在皇帝身后的礼部大臣摊开一卷明黄色的诏书,高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元瑞二年五月,东丹国嫡公主淑贵妃,诞下帝登基后的第一子嬴柏安............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中”指京中宫廷。
“外”指外省地方。
念完后,宫女太监会给众人赏赐一个红色的小荷包,犒赏诸位。
里面是银锞子、金花生、玉石、宝石等赏赐,会根据众人身份赏的。
主要是图个喜庆,分享喜添登基后第一子的喜悦。
倾颜位份低,得的是一袋银锞子。
除了诏书公告天下,礼部大臣还念了皇帝赏赐淑贵妃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丹国嫡公主淑贵妃,淑慎性成,勤勉柔顺,雍和粹纯,性行温良,克娴内则,淑德含章。故赏赐天鹅绒朝东珠冠一顶、双如意赤金钿全分、翡翠各式佩四件、一色宫妆千叶攒金梅花首饰......”
“人参、冬虫夏草、灵芝、何首乌、阿胶、鹿茸、熊脂、虎骨、雪蛤......各一匣。”
光是念这些,礼部大臣便念了一盏茶的时间。
倾颜虽然站在后面,但她与温贵妃和淑贵妃不是同一排。
她发现礼部在念诏书,还有念淑贵妃赏赐时,温贵妃都紧紧攒着手绢。
似乎非常紧张,生怕听到什么天大的消息似得。
直到礼部大臣念完后,温贵妃才松了一口气。
一开始,倾颜不明白温贵妃紧张什么。
但她很快就想明白了,莫不是温贵妃害怕听到淑贵妃晋升皇贵妃的圣旨?
就在倾颜这么想时,就听见那礼部大臣又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西兹国嫡公主江倾颜江贵人......”
突然被当众点名,而且还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倾颜整个人莫名有些讶异,以及带点小兴奋!
接着她就听见那位大臣继续念道:“此次三皇子孱弱病重,太医院一众御医无法医治,幸得江贵人不计后果,连夜医治,后又悉心照料,实为后宫妃嫔之表率!”
“故赏赐海棠花寻常钿全分、三镶宝石带钩成件、碧玡瑶各式佩四件、赤金点翠镯成对、宝石耳坠成对......”
皇帝是真大气,赏赐了倾颜许多珍贵的首饰。
不过,由于位份的关系,自然是比淑贵妃少几成的。
一开始,倾颜是不知道圣旨里的内容是什么。
如今听了后,才知念的是她治好三皇子的光荣事迹。
关键还是当众念的,这不就是当众夸赞她,表扬她么?
难怪她治好三皇子后,皇帝没什么表示。
合着是等着这一天呢!
倾颜心中有些小窃喜,但面上还是端着,上前三跪九叩,“嫔妾谢皇上恩典!”
行礼起身时,她在想,貌似...她洗白了???
不过,在她转身回妃嫔队伍时,就看到王公贵族、文武百官都用那种不可置信、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她。
他们的眼神仿佛在说“天呐,我没有听错吧,后宫最最恶毒的女人,如今居然成了最最善良的女人?”
面对他们质疑的目光,倾颜觉得她离彻底洗白还是有一段路程要走的。
不过,她离彻底洗白更近一步了!
而且被当众表扬的滋味和感觉,挺爽的!
她自从来到北临国后,因为原主的原因,天天受人嘲讽,人人认为她是毒妇。
这还是她来到北临国后,第一次当众受表扬呢。
这感觉,不亚于她在二十八世纪练完广播体操时,被当众评为“三好学生”。
亦或者被评为“五好青年”,以及“年度最佳青年医生”。
倾颜想,看来这次给三皇子治病是个正确的决定。
这样一来,既不违背自己从医的原则,对她将来的宫妃职业生涯也是非常有利的!
就在倾颜这么想时,上首一直沉默的太后发言了。
“江贵人此番医治三皇子,确实无私、热忱尽责,不愧是西兹国出来的儿女,又符合西兹国擅医的国风。”
说着说着,太后话锋一转,“只是这贵人的身份,未免低了些。”
众人哪里不明白,太后这是为自家侄女谋福利,暗戳戳让升位份呢。
可江贵人治好三皇子的病,救了登基后的第一子,确实是莫大的功劳!
毕竟登基后的第一子代表着皇帝陛下和北临国吉祥、福气。
要是没了,本国与别国都会认为皇上不是仁君之选。
届时,那些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更会趁着这个时机作乱的。
于是,那些王公大臣便纷纷附和太后。
多是夸倾颜仁善、悬壶济世、医德高尚云云......
太后听了,比被夸者倾颜还要受用。
她老人家面上带着慈祥的笑,将目光落在淑贵妃身上,“淑贵妃,江贵人此番医治三皇子,你都知道的吧?”
这是让淑贵妃替倾颜说好话拉好感了。
淑贵妃本来就是个好的。
再说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只要不傻,都不会当众说人坏话。
否则的话,人家救了你儿子一命,你还说人坏话,不就败好感了。
淑贵妃面上虽清冷,但有回答太后的话。
“太后说的极是,一开始本宫并不信任江贵人,可我无可奈何时,请她医治三皇子,她也并未怀恨在心,反而答应了医治三皇子,整个治疗过程,也是贴心备至。”
“她除了会为三皇子设身处地着想,还会替我着想,闲暇时,她替我诊脉,劝我多休息。”
“从前,本宫一直对‘医者’二字感到很模糊,很片面,如今别人要是问我,何为‘医者’,我想,大约就是像江贵人那样吧!”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包括倾颜,纷纷震惊了!!!
众人以为淑贵妃只会意思意思地附和太后两句。
毕竟,这位素来是个冷美人,又少言寡语。
不曾想,这位居然替江贵人说了这么多好话。
众所周知,淑贵妃性子清冷高贵,平时不如何说话的。
加之那江贵人曾经还是皇后时,曾害过淑贵妃。
如今淑贵妃这般言辞深切地夸江贵人,那就一定是真的!
说真的,倾颜说什么都想不到,淑贵妃会不留余地的去夸她,而且比太后夸得还中听。
这位有一说一,并不会因为别的因素,就刻意捏造事实,或贬低她。
尤其是最后一句,简直是对她,对医者的最高评价!
这让倾颜觉得给三皇子治病是值得的,而她也没看错人。
这位不愧为她追过的书中女主。
容貌、身材、家室背景、性格、人品都比较符合女主的人设。
同时,看来倾颜猜得没错。
太后力荐她给三皇子治病,就是为了让她洗白。
不过就目前看来,似乎还有想她借着这个机会晋升的意思。
此刻,上首的太后听了淑贵妃的话,就像是听到别人夸自家孩子的慈祥长辈,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线。
她还转头看向身旁的皇帝,“皇帝,你觉得呢?”




娘娘每天都在洗白 第136章 一笔勾销
对于太后抛过来的问题,嬴湛的视线在倾颜身上扫了一眼。
而后薄唇轻启,声音浑厚且威严,“此事朕知道了,不过今日是昭告三皇子诞生的日子,别的事情,还是改天再议罢!”
若是寻常男人,面对这种情形,估计就当场提了倾颜的位份,好附和众人,得民心。
可嬴湛不是寻常男人。
身为帝王,他有种与生俱来的逆反心理。
从来只有他掌控一切,没有别人掌控他的道理。
“也是。”太后笑眯眯地点头。
她是早就想让皇帝给倾颜升位份了。
只是人言可畏,怕旁人说是靠她走关系才晋升的。
如今逮着这么好的机会,自然要替颜丫头说上几句话。
结果皇帝倒好,一句话就将她与众人给打发了。
还成功的遏制住话茬,也将众人拉回三皇子的主场上。
不过,她早就料到皇帝不会乖乖听她和众人的话。
否则他就不会是皇帝了!
太后之所以提起此事,主要还是因为自家侄女变好了,她心里那个高兴啊。
可外人却不信,还停留在她家侄女是个坏女人的印象当中。
所以,光她一人觉得好不行,得让大家都知道。
她知道淑贵妃出了名的性子冷,但人家说话实诚,这才诱导淑贵妃夸了倾颜一遍。
这样一来,旁人想不信都难。
她就是要让皇帝和众人都知道,她家倾颜有多优秀。
同时,太后深知今日三皇子与淑贵妃才是主场。
皇帝能在今日当众赏颜丫头,已经不错了。
若是大肆晋升颜丫头,反而有点喧宾夺主。
反正皇帝虽然没同意让颜丫头晋升,但也没否定不是?
那么,代表她家倾颜还是有戏的!
说不定,就皇帝那闷葫芦,估计一早就想到此事,只是不想被她牵着鼻子走罢了。
到了午时,朝贺便结束。
王公大臣们是各回各家了。
但后宫众人免不了要搓一顿庆贺一下的。
午宴的地点就在淑贵妃的淑云殿举行。
是以,妃嫔们散了后,纷纷前往淑云殿。
在去淑云殿的路上,淑贵妃身边的宫女很小声地抱怨。
“娘娘,太后未免也太不公平了吧,哦,她家的人就是人,别人就不是人了,那元嫔害得您差点小产,又导致三皇子刚出生就病危,结果呢,就禁足几日,贬了一级而已。”
“如今倒好,江贵人不过是医好了三皇子,太后就当众找皇上提位份,要奴婢说,江贵人给三皇子治病,那都是应该的,是她们家的人欠您的!”
“说不好听点,江贵人和元嫔各害了您两次,要真算起来,她们还有一次人情债没还清呢!”
贵妃娘娘虽性子冷,但素来待她们这些奴才宽厚。
不像别的主子,动不动打骂奴才。
加之她是贵妃娘娘的贴身宫女,自幼与娘娘一块儿长大。
如今见娘娘这般受苦受罪,她这心里实在是打抱不平!
辇上的淑贵妃自然将贴身宫女的话听在耳里。
她知道宫女是为她好,为她着想。
但她也知道,背后说太后是不对的。
只是碍于周围人多,她不好发作。
但她还是沉着声音,不悦地道:“一直以来,本宫就同你说过,不要在背后妄议主子们的事,我看在你是贴身宫女的份上,多次宽容你。如今看来,是本宫管不住你了......”
淑贵妃微微顿了顿,才继续道:“今日是三皇子的好日子,本宫不想罚你太重,你自个退下,好好反省一个月之后再来见我!”
宫女抿了抿唇,终是跪下,敬重地道:“奴婢遵命!”
说完,她便退下了。
辇上,淑贵妃看着前方,忽而沉声道:“停下。”
于是,辇就停下了。
本来在淑贵妃身后的几位妃嫔,朝淑贵妃打了个招呼,就超过了淑贵妃。
虽说低位妃嫔不可比高位妃嫔先行一步。
但碰到这种停在路边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渐渐的,一些乘辇的妃嫔就都走在了前面。
只有倾颜与施贵人,还走在后面。
很快,施贵人也朝淑贵妃行礼后,就继续往前走了。
倾颜也朝淑贵妃行礼,就在她准备往前走时,却听见淑贵妃喊她“江贵人”。
倾颜顿在原地:“不知贵妃娘娘叫住嫔妾,所为何事?”
淑贵妃垂眸,看了倾颜一眼,“有些事,本宫觉得有必要同你说清楚,去年你在我有孕初期,陷害过我一回,但这一次,你救了三皇子也是事实。那么,往后你我之间一笔勾销!”
说到这,她话锋一转,“但是,将来你若是再犯,本宫绝不会再轻饶。另外,你我是一笔勾销,但元嫔那,本宫就不一定了!”
倾颜点了点头,轻声回:“那是自然。”
她给三皇子治病,有一部分原因,本来就是想化解原主与淑贵妃之间的恩怨。
如今淑贵妃是个是非分明的人,还把话都说清楚了,又在朝贺时替她当众洗白,她和淑贵妃确实是两清了。
至于元嫔,自作孽就无她无关了。
“......”淑贵妃没再说什么,就乘着辇离开了。
倾颜也走在后面,赶往午宴。
午宴上,太后与众妃嫔,还有皇帝都在。
皇帝与太后坐在上首,两人面前各摆着一条长条桌案。
众妃嫔们围在左右两旁,每人面前也摆着一条长条桌案。
1...4243444546...1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