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拖油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八爷党
尤三姐儿闻言莞尔。
是夜,尤三姐儿倒是一夜好眠。无梦到天明。
次日一早,尤三姐儿早早醒来。洗漱过,精神百倍的跑到上房给陈老太爷陈老太太请安。
待她到了上房约有一炷香的时间后,陈珪冯氏并桡哥儿徐氏婉姐儿才姗姗而来。
瞧见尤三姐儿红光满面谈笑风生,陈珪止不住笑道:“果然还是三姐儿心思沉稳,遇事沉得住气。且不像你舅母,昨夜辗转反侧几乎一夜不曾好睡。连累的你舅舅也没睡好。”
冯氏闻言,又急又气的瞪了陈珪一眼,不满陈珪说风凉话的取笑她。
陈珪见状,笑嘻嘻且毫无诚意的道了歉。看得冯氏越发气闷。陈桡徐氏并婉姐儿等人只好忍笑不语。
陈老太爷并陈老太太也帮着媳妇说陈珪的不是。众人说说笑笑的吃完了早饭。便有二门上小厮回说马车并跟车的人已经预备好了。
冯氏闻言,便向公婆告了辞,且带着尤三姐儿坐车出门。
一时到了东宫,早有宫俾引着冯氏并三姐儿到了内宫偏殿。献茶已毕,仍叫冯氏三姐儿稍后片时。
待冯氏与尤三姐儿吃过了一盏茶后,太子妃这才姗姗而来。冯氏并三姐儿登时请安跪拜,太子妃笑让赐坐。因又说道:“后宫尚有些琐事要处理,倒叫你们久等了。”
冯氏闻言,少不得谦辞赔笑。大家彼此又吃了一回茶,闲话几句。尤三姐儿打量太子妃容色苍白,身形略略清减,便笑着说了好些美容保养之事。且又送上几盒尤三姐儿特地根据太子妃的肤质而制的胭脂香粉。
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太子妃纵然身份尊贵,却也是女儿身,他人、妻,既想保住如花娇颜,也想笼住相公的心。不拘为着那一件,都不会抗拒这些能让自己变美的香粉胭脂。
更何况尤三姐儿调香调粉的手段在京中也是广为人知。她手下卖胭脂香料衣裳首饰的镜花缘更是被京中诰命贵女们趋之若鹜。太子妃也时常派人出宫采买。便是宫中的妃嫔娘娘们,也曾托人稍些香脂入宫。只因镜花缘的胭脂香粉竟然比宫中进上的还强。
然而东西再好,市卖的东西也比不过高级定制。更遑论是三姐儿亲手所制,还是根据太子妃的个人肤质专门制作的香粉。
俗话说拿人手短,太子妃再接过了尤三姐儿的香粉之后,态度更比先前热络了一些。
尤三姐儿上辈子同客户谈判的时候,便知道投其所好的重要性。如今见了太子妃,自然也不例外。
她知道太子妃的心结所在,便打着要替太子妃看手相的名号,巧舌如簧舌灿生花,说了不下一箩筐的吉祥话。还都是“言之有物”“引经据典”的卦象术语。
哄得太子妃眉开眼笑,登时去了刚见面时若有若无的隔阂芥蒂。
大家彼此既寒暄开了,太子妃便也不再端着架子。因笑道:“我听说宁国府贾家聘了一个寒门小户之女为长房孙媳。不知尤三姑娘可有耳闻?”
红楼之拖油瓶 第一百一十四章
当冯氏并尤三姐儿从东宫告辞的时候,天色已近掌灯时分。宫门都快落锁了。若不是害怕宫门落锁后冯氏并三姐儿不得家去,太子妃仍要苦留一顿晚膳的。
太子妃如此热忱备至,别说来之前的那点子小小芥蒂了,便是尤三姐儿恳请太子妃赏脸担任贤媛集会长一事,太子妃也是极为乐意的。
两人一路在宫俾的引领下出了宫,上了马车。冯氏方才大松了一口气,拉着尤三姐儿的手儿笑道:“真真儿是吓死我了。方才我见太子妃娘娘提及宁国府求娶秦氏女之事,还不晓得要如何答对。幸好你言语机灵,不但哄得太子妃高高兴兴,亦且将此事全都周全过去了。想必太子妃娘娘再不会对咱们陈家心怀芥蒂了罢?”
尤三姐儿闻言,便笑道:“本来也不是咱们陈家的事儿,咱们何必去背那个锅。至于宁国府的珍大爷脑子灌了水,旁人又怎能劝的住呢?俗话说个家门另家户,即便是两家联络有亲,咱们也不好掺和人家的内宅私事。太子妃娘娘深明大义,自然明白咱们的苦衷。至于我方才说的那些话,也不过是太子妃自己的意思,由我替她说出来,咱们大家彼此都好有个交代罢了。”
如若不是太子妃心如明镜。今日之事,也不能这么妥善的周全过去。
冯氏听了尤三姐儿一席话,仍旧笑道:“你说的这些我就不懂了。我只知道今儿若不是你,换了旁人,即便是说了这些话,也未必能叫太子妃娘娘展颜的。可见什么话分什么人说。即便是同样的事情,有的人说出来便叫人安心,有的人说出来便叫人烦心。如今你既入了太子妃娘娘的眼。今后往来交际,也就有了几分底气了。”
尤三姐儿微微一笑,也是欣慰于自己马到功成,到底没有白跑一趟。
既说服了太子妃来担任会长之职。下剩的事情就更加好办了。也不过是约个时间,将收到贤媛笺的诰命女眷们都约到陈园,之后大家坐在一起吃吃喝喝,闲话一回。再做些后世习以为常的香薰沐浴,泡个热汤,好生舒散舒散。
这样的流程对于后世穿越而来的尤三姐儿来说,实在是习以为常。不过对于这些成日家被拘在后宅的诰命女眷们来说,却非常新鲜。
一天舒舒服服香喷喷的享受下来,整个人不但容光焕发,就连心情都好了许多。至晚间家去的时候,尤三姐儿又按照各人的贤媛笺的品级不同,分别送了镜花缘特地为陈园贵客准备的香粉胭脂等小礼物,也都是只对内不对外的。
有吃有喝还有得拿,又玩得很是开心。诸位诰命女眷们自然对陈园对尤三姐儿都抱有不错的好感。之后尤三姐儿又找机会聚了两回,闲谈说笑游乐散淡一番。大家彼此略微相熟,谈论的东西也从时兴的衣料首饰花样儿慢慢涉及到各家家务人情。
如此这般又过了两个多月的工夫,陡遇盛夏暴雨,洪涝糟蹋了几处生民。尤三姐儿有意无意的提起可以贤媛集的名义筹措银两物资支援朝廷赈灾,也是为天下苍生尽一己之力。
尤三姐儿此举早同太子妃通过气儿的。太子妃便也顺势而为,极力促成此事。众诰命女眷们或心怀慈悲,或不以为然,但谁都不会当面驳了太子妃的好意,于是大家彼此有商有量,果然促成了这第一笔慈善赈灾款项,皆由太子妃娘娘亲手交由太子,再由太子上交朝廷,以表心意。
而陈珪则趁机暗示言官御史上奏表彰各家诰命女眷心怀朝廷心怀百姓之德。永嘉帝龙颜大悦,亲自下旨赞扬了以贤媛集为首的诰命女眷们。
霎时间陈园并贤媛集名传天下。尤三姐儿又趁势提出将慈善赈灾一事妥善筹办,变成一个常例。同时邀请贤媛集内德高望重的诰命担任理事,与太子妃娘娘相互协商,共同协理贤媛集的一切慈善活动。其他女眷则监督每一笔款项的来路去处,务必要做到财务透明,支出清晰。
为此尤三姐儿还特地培养了五六个善于管账理事的女账房,此刻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处。
尤三姐儿为了促成陈园并贤媛集能名传天下,明里暗里做了不少事,且桩桩件件环环相扣。明显是早有预谋。
此事如今跃然于水面,别说各家诰命女眷皆非蠢人,便是其他不相干之人,也感觉到了尤三姐儿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过诸位诰命们在陈园享受的十分开心,况且如今名利双收,于人于己多有裨益。倒也用不着计较尤三姐儿究竟在想什么的。
至于尤三姐儿行此举动,也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经营生意。如今陈园与贤媛集名传天下,京中仕宦清贵诰命贵女们不拘是为名为利还是为了人脉交际,皆想入集,且又限于陈园的会员制规定而欲进无门。少不得打听了现是会员的各家女眷们,寻情找门路的想要得一得一封荐书,再捧上一年好几千两的会员费想要得一张贤媛笺。便是外省的大员女眷们,也都对陈园趋之若鹜。更是打点了厚礼贿赂贤媛集的诰命们。只求一份荐书。
众多诰命贵女眼见如此,也乐得享受世交亲友之奉承巴结,做足了姿态拿足了好处,才引着众人入了园来。
尤三姐儿更是因着此举赚的盆满钵满,叫人眼红不迭。每每言语闲聊,少不得打趣笑问尤三姐儿又赚了多少银子。
尤三姐儿见众人都很关心这事儿,便又抛出了另外一个大饵——便是请众人拿银子入股,也参与进陈园的日常经营。
贤媛集内的诸位女眷们原还眼红尤三姐儿能日进斗金,且又佩服尤三姐儿智谋机辩,总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法子来捞银子。却着实没有想到尤三姐儿竟然能大方到请她们入股共赚银子。一时间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更不知道尤三姐儿在打甚么主意。
尤三姐儿又能打什么主意呢?不过是学着后世企业经营上的融资上市罢了。如今这个世道,想要上市是没什么可能了。不过邀请大家融资进来,利益均沾的同时也是风险平摊的意思。
当然,尤三姐儿作为陈园的创始人以及决策人,要占据绝对的“控股权”也是必须的。
至于贤媛集内的其他诰命们,也须得在其砸钱入资之前把事情分说明白——想要凑份子赚钱可以,却也只能享受年底分红,至于经营权决策权,却是不要惦记了。
诸位诰命们原本就是眼红陈园日进斗金的阔绰,如今见得自己能分一杯羹去,哪怕是没有经营决策权,也都乐得无可不可。登时便打点了自己的嫁妆梯己过来参股。
尤三姐儿趁此机会又揽入一大笔巨资。好在她早已想好了后续的投资计划。便在各家诰命融资过后,将各项投资搬上议程。
第一件事,便是以镜花缘的名义成立了一份“女报”。说是“女报”,其实也不过是仿照此时的邸报而制的一份共深宅女眷们阅览的小报罢了。上头的信息也无非就是京中时兴的衣料款式,首饰花样,八卦秘闻,章回话本等等,内容堪比后世的时尚杂志。
因着贤媛集的会长乃是太子妃,理事并会员们也都是各位皇子妃以及三品以上的诰命夫人世家贵女。所以尤三姐儿在提出成立《镜花缘报》的时候,众人且没想到那么多,也没担心过舆论如何。反正这份报纸也并不对外男开放。
既然有了报纸,自然少不得要拉招商广告。
尤三姐儿索性先同贤媛集内的诰命夫人们交代一声,看各位诰命是否愿意让自家的陪嫁铺子在报纸上打个广告什么的。至于剩下来的空版,才去外头招商竞标。
这部分的收益因着《镜花缘报》才刚刚创刊,既未见得报纸发行量也未见得广告效益,所以来“投标”的商家也都是将信将疑。尤三姐儿便将头三期的广告刊位半卖半送,且算是酬宾了。
而后尤三姐儿又提议各家诰命女眷们将自己手上的嫁妆铺子的客户信息拿出来,大家彼此共同成立一个商业联盟。到时候既可互通有无,也能守望相助,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产业链……
总而言之,当尤三姐儿忙的昏天暗地,好不容易将手上的人脉与各项资源整理明白整合成型的时候,外头早已是夏去秋来,叶染金黄。
还是陈氏提醒了尤三姐儿一回,尤三姐儿才猛然想起,原来快到了宁国府操办喜事的日子。
宁府贾珍替儿子求娶了一位寒门小户之女。此事早在两家交换庚帖之后便已在京中闹得沸沸扬扬。
许多世家勋贵不明就里,都曾暗暗打探过此事缘由。因此秦氏女同东宫的那点子瓜葛,早已成了长安城内不宣而知的秘闻。
太子殿下还曾因此被圣人训诫过一回。好在陈珪早有计议,君臣二人暗中筹谋了一回,倒也让此事不了了之。不过太子殿下仍旧因为此事对宁国府多有不满,认为贾珍行事冒撞,不堪大用。
太子殿下的口风一漏,满长安城内的人都在嘲笑宁府贾家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过两家早已交换庚帖八字定了姻亲,木已成舟,容不得贾家反悔。这一门亲事还得如约举行。
红楼之拖油瓶 第一百一十五章
因着秦氏女不可言说的身世之密,宁府迎亲当日宾客云集,其络绎不绝竟比昔日贾母生辰还要热闹些个。
不过大家捧的都是谁的颜面,在座宾客堂课相视一笑心照不宣,自觉心中的小盘算不足为外人道。
尤三姐儿因着陈园并贤媛集一事,倒在京中诰命贵女之间颇有人缘儿。因而这日虽是宁府迎亲办喜,然尤三姐儿这位娇客却也少不得同各家女眷寒暄热络,忙的不可开交。
凤姐儿年后小产,将养了大半年的工夫,早已恢复如初。因着今日是宁府筹办喜事儿的大好日子,宁府又人丁稀少,尤氏生恐迎亲当日招待不过来,恐失了礼数叫人笑话,便向贾母说明,请凤姐儿过来帮衬些个。至于李纨,一则世人皆避讳守寡之人不祥,不好冲撞了喜事,二则李纨身怀六甲,着实也不方便出来走动。
贾母因着陈家素来与太子亲厚,且尤氏又是个温柔贤惠,言语爽利的性子,颇喜尤氏的为人。此刻闻听尤氏所求,自然不会不应。
至于凤姐儿此人,因素日最喜揽事办,且好卖弄才干,况且因着年后小产一事,失了贾母的欢心。又因着给自己的陪嫁丫头开了脸儿送与贾琏做姨娘,自觉在家中失了颜面,此刻更是巴不得遇见这事儿——也好叫荣宁两府之人瞧一瞧自己的手段能为,免得众人都将她当做软柿子拿捏,将来不好钤束。
因此迎亲这一日的寒暄贵客款待来人,凤姐儿倒是态度热忱谈笑风生,且比尤氏这个正经婆婆还要紧张一些。
一时迎亲队伍家来,且在宁府正堂拜了天地入了洞房。王熙凤少不得带着自家妯娌跟着入了洞房陪着新娘。
那秦氏女小名儿可卿,生的果然是一副冰肌玉骨,花容月貌。且言语温柔,举止风流,别说是贾蓉那个毛头小子,便是贾府一众妯娌姑嫂都忍不住看的呆了。
尤三姐儿冷眼瞧着秦可卿含羞带怯却落落大方的应对着众妯娌的寒暄,心下想着秦可卿在书中的结局,少不得唏嘘长叹。
至晚间家去时,陈氏因说起白天席上有各家女眷打探起二姐儿、三姐儿的年纪并终身大事,尤三姐儿方回了神,向陈氏说道:“妈只管二姐姐一个人便罢。我如今还小,且没想过那么远的事情。便是有朝一日我真的要谈婚论嫁时,我也须得挑选一个合我心意的郎君。否则便是貌比潘安,富过石崇,我也不肯嫁的。”
陈氏素来便知道三姐儿是个有主意的人。不过婚姻大事总得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想要尤老太太并尤子玉这些时日在自己耳旁的旁敲侧击,陈氏少不得笑道:“哎呦呦,你如今事情做得大,心也愈发大了。从来只听说这婚姻之事须得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能让你自作主张,私定终身?倘若传将出去,岂不是惹人笑话?”
“笑话?我不笑话别人就不错了,哪里还怕人笑话我?”尤三姐儿接了一句,便笑道:“何况她们就是笑话我也不怕。个家门另家户,谁若是有那个闲心,先管好自己的日子。否则便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我有一百句话等着她。”
陈氏闻言莞尔,开口说道:“这事儿你别跟我说,我也管不了你。待我明儿回家一趟,少不得同你舅舅说道说道。都是他招的,把你养成这么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将来嫁不出去,便让你舅舅养你一辈子才好。”
尤三姐儿闻言,嘻嘻地笑道:“我哪里用得着舅舅养活,我自己便能养活我自己的。不光是我自己,便是妈和姐姐弟弟也能养活的起。”
陈氏越发的笑道:“是啊,你如今可是长安城内声名赫赫的巨商豪富。世人都赞你是脂粉队里的英雄,便是一万个男儿也不及你这一身的本事。我如今在外交际寒暄,谁家诰命不羡慕我的命好。既有了那么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如今又有了你这么个好闺女。下半辈子且不用愁了。”
尤三姐儿笑眯眯的猴儿进了陈氏的怀中,搂着陈氏的脖颈笑道:“这话算是说对了。妈且不要着急,咱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陈氏闻言,越发欣慰的拍了拍尤三姐儿的胳膊。因说道:“天色不早了。你今日闹了一日也该累了。快回房洗漱安歇罢。”
尤三姐儿笑着答应了。一时告辞而去。回房洗漱安歇,一夜无话。
目今且说秦可卿入门没过几天,荣国府又打发人来报喜,只说贾珠之妻李纨生了一个六斤二两的大胖小子,贾珠一房总算有了香火继承。
尤三姐儿对此毫不意外,且命人以上等封封赏了荣府前来报喜之人。陈氏也着人送了一份贺礼打发人送到荣府。
洗三之日各家诰命女眷皆来道喜。
一时看着李纨之子洗了澡,大家彼此称赞了一回吉祥话,便到了厅上说话儿。尤氏且拉着李纨的手儿笑道:“你如今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李纨闻言苦笑,心底有千百句的苦汁子,嘴里却说不出来。只得抱着襁褓里的哥儿笑道:“幸好我如今还有这么个哥儿陪着,否则我竟不知这剩下的日子该如何是好。”
尤氏闻言长叹。想了想,话锋一转的道:“听说你将身边的那些个姨娘通房都打发了?”
李纨闻言长叹,因说道:“我一个人苦命也还罢了。何况要拽着她们陪我呆在这里。趁着年纪还轻,手内又都攒了些银钱,便放她们出去,将来再寻个老实人过日子,过好过歹也算是我的一份心了。”
尤氏听了这话,默然半日方才拉着李纨的手笑道:“这话也是。你如今既有了哥儿,只要安心将哥儿抚养成人。将来出息了给你挣回一个诰命来。也不枉你吃了这些苦熬了这些年。”
李纨要笑不笑的扯了扯嘴角,口内说道:“我如今也是这么想的。过好过歹,不过是命罢了。”
两人不过说了几句话,便抱着孩子出去款待女客。凤姐儿看着襁褓里的哥儿,少不得想起自己那没缘分的哥儿来,登时一阵心酸眼馋。便笑着迎上来要抱。
李纨对着凤姐儿这个妯娌,私底下也是有些百感交集的。只是面儿上倒还有说有笑的。眼见凤姐儿要抱孩子,李纨少不得依了凤姐儿,且把哥儿小心翼翼地放入凤姐儿怀中,又教她该如何抱孩子。
凤姐儿感觉着怀中襁褓的重量,只觉着又轻又软,又沉甸甸的。抱了一会子,就将哥儿还给李纨。却是笑着找到了尤三姐儿。两人寒暄几句,竟是提起了陈园。
原来王熙凤也是有意要入贤媛集的。只是她前些日子身子不爽,又忙着哄贾母高兴,哄贾琏心回意转,这才作罢。
如今后宅之事皆以安插妥当,便是当日被逼无奈送到贾琏房中的几个陪嫁丫头也都死的死,撵的撵,只剩下平儿一个臂膀倒是忠心耿耿,且能帮她操持家务的。凤姐儿这才安下心来,便又把主意打到了陈园的上头。
尤三姐儿知道以凤姐儿的心性,必然是想凑这个热闹的。甚至还想着参与贤媛集的日常管理以彰显自己的本事。
尤三姐儿对此不置可否。她相信以凤姐儿的才智手段,必然能够胜任某些职位。不过前提却是凤姐儿须得明白朝廷律法,知道什么叫遵规守纪,否则便是害人害己。尤三姐儿只是个生意人,她可不想做出引火烧身或者引狼入室的蠢事。
凤姐儿当然不可能知道尤三姐儿的一番顾虑。闻听三姐儿愿意将自己引入陈园的时候,凤姐儿已然很高兴。再听到三姐儿甚至愿意在恰当的时候将自己引荐给贤媛集的理事会,凤姐儿更是喜出望外。握着三姐儿的手连连道谢。没想到尤三姐儿话锋一转,却是提起了另外一件事——
“好叫琏二奶奶知道。因着贤媛集的理事会需得操持贤媛集内的各项事务。更需要在朝廷危难之际集钱粮赈济百姓辅佐朝廷。所以贤媛集内的理事不但要读书识字,更要熟读朝廷律法典章,如此才能更好的管理事务。我熟知琏二奶奶心性为人,知道以你的聪明才智,在这些俗务上应该难不倒你。只怕您在书写律法上略有不如,倒是被人驳了回来,反倒面子上不好看的。我想着不如琏二奶奶平日里多学些读书识字,多看一看朝廷律法,有备无患。”
说罢,尤三姐儿又冲着王熙凤歉然一笑,开口解释道:“我虽然是贤媛集的创始人。可如今贤媛集内说的上话的却是各位皇子妃乃至太子妃的。我人微言轻,实在不好多言。还请琏二奶奶见谅。”
王熙凤听了尤三姐儿一番话,心下便凉了半截儿。她出身王家,家中原本也是信奉女子无才便有德。所以她们王家的女儿都不曾读书识字,最多也就识得账本子罢了。
如今陡然听闻三姐儿如此说,王熙凤心下便有些不自在。不过她向来都是个不服输的要强之人。心下沮丧,面儿上却丝毫不露,仍旧满面春风的笑道:“三妹妹放心罢。你这一番话是为了我好,我岂有不知。今后在家,我一定好生读书。绝不会让你在举荐我时被其他人笑话的。”
话音儿未落,又向尤三姐儿亲亲热热的笑道:“三妹妹还是称呼我嫂子罢。你我之间这么投契,何必口口声声的琏二奶奶,反倒生分了。”
红楼之拖油瓶 第一百一十六章
尤三姐儿闻听凤姐儿所言,倒是顺其自然的改口叫了句“琏二嫂子”。凤姐儿欣然笑应,还要开口说什么,只见尤氏笑眯眯的迎了上来,笑着说道:“外头已经快开席了,你们不去席上坐着吃酒听戏,跑到这角落里咕叽什么?”
尤三姐儿闻言一笑,起身说道:“不过随意闲话几句,这便过去了。”
尤氏又笑道:“我知道你不爱吃席,总怕吃不饱。待会子席散了,你跟着母亲和二姐姐随我到东府去,我特地预备了你最爱吃的几道菜。还有一坛子好惠泉酒,咱们母女姊妹也趁此机会好生聚一聚。”
凤姐儿闻言,接口笑道:“哎呦呦,知道你们母女姊妹的感情最好。这错眼不见,便找过来了。不但有好酒好菜,还能一起亲香说话儿。见的我们都是孤零零一个,竟成了没人疼的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