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之救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纯洁的雪
苏醒这边儿没溜,却让苏智忽然认真了一句道“星星,也就是说还是需要有政策上的引导和开放?”
“不能放开人口准入制度,总能放开人才引进机制吧?不能降低人口进入成本的门槛,总能打开大门让资本及资本所有者放开吧?
苏醒借着话头开了老干部一句玩笑,随即也严谨起来“大爷,我刚才说的和我还没想到的那些与人文有关的行业,都是增强江川城市吸引力的手段。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才能把与与人文行业相关的人才吸引过来。有了人才,才能从中筛选出‘人文’二字的那一小撮代表。没有人口基数,就没有人脱颖而出。”
“人口多了,大不了让那些捧着大学毕业证的做人文产业的“三来”,同样是对经济做贡献。而有了这些人文‘明星’做引力,我们希望看到江川的巨大城市吸引力,才会以结果的方式出现。只需三五年,我们今天所说的一切问题,就都不再是问题。”
三五年!
且不说苏醒城市主题造就城市向心力的理论靠不靠谱,单是这个大跃进似的三五年,就让苏智又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中。异想天开谁都会,但任何事情做起来,都不是吧唧嘴皮子那么点儿时间就能实现的。
见老干部又踌躇,苏醒很想告诉他“时间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之一”,但话到嘴边儿,却又不得不忍住了。因为,他实在是不方便说自己已经“预见”到了不久之后老干部可以对今天晚上的这些选择题,当多选来做……
苏智的踌躇,源自于他所处的位置上让他必须摒弃掉所谓的胆色。同样的道理,有些人也因为自己所处的位置,必须拿出比常人更大的魄力。
譬如让苏醒有了预知能力的杨文庭总理。
苏智问道唐雅雯之后没多久,杨总理在燕京召开了一次更大规模的全国“企业家交流会”。这次看似平常的会议的具体内容,除了与会者之外,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但会上总理关于房地产行业的一番期许,却又如海啸般,对正在加速发展的国内经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力和影响力。
警官之救赎 第百四十七章 虽万千人,吾往矣
“在现有政策下,持续拉动内需,逐步取消福利分房制度,逐步放开房地产行业准入制度,逐步放开金融领域个人信用体系,逐步放宽人口流动限制。五年内,让房地产行业实现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应达到的支柱性作用……”
伴随着“五年四个逐步”,1994年的国庆节过后,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改革的新规定”,第一次以书面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强制实行的双休日制度……
像苏醒这样的过来人,并没觉得这个新规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对于以前羡慕小学生除了星期二下午放假之外还可以分大、小礼拜周末双休的当代人来说,无疑是极具满足感的。
而随着“综艺大观”、“曲苑杂坛”之类的文艺类节目相继向周五的黄金时段调整,各地政府也逐渐发现了仅仅多出的一天假期对周末的球市、超市乃至股市等许多以往与百姓生活关联并不强烈的行业的消费性拉动作用。
紧接着,就在各个地方政府同样像苏智似的踌躇时,人行忽然一点征兆都没有的突然发布了《关于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94-112号文件,同样以书面方式,正式为个人信贷消费提供了政策支撑。
就连蓝山那些一分钱收入没有的同学也都拿到了自己期盼已久的信用卡时,之前像苏智一样头痛于选择题的江川市市委书记郝禄祥,终于亲自出面召开了《关于江川市房地产市场如何快速健康发展即加速江川市城市化进程》的讨论会。
不知是因为最近“会”运比较旺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因为美家超市的囤地行为而被郝禄祥划入商业地产圈子的唐雅雯,再次有幸列席会议。而和她坐在一起的,竟然还是本身不靠谱、做的事情也和房地产行业根本不搭噶的小蓝胖子……
江川市委虽然自认为很聪明的只把这次会议的基调定成是关于房地产行业的讨论,但列席的都知道他们这是在响应“五年四个逐步”的指示精神。为了今后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吃下最大的那块儿蛋糕,江川房地产行业的各路老总从会议一开始,就憋足了劲儿要在今天各显神通!
因此,虽然唐雅雯这边儿跟小蓝胖子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dior、大大众电影、苏飒等这些压根儿就跟房地产扯不上关系的话题,但却丝毫不影响整个会议的整体氛围。
直到喜欢评点是非的郝禄祥一一和地产行业的老总们过了招儿,始终掌控着会议节奏的江川市副市长、江川市城市化建设促进委员会的主任赵小川,才忽然想起似的点了唐雅雯的名字。
不过,刚从米兰神游回来的唐雅雯只把自己曾经对苏智的话陈述了不到五分之一,郝禄祥就皱着眉头打断了她的发言“唐总,江川市五个行政区加起来现在有300万城镇人口人,这么庞大的一个消费群体,怎么可能像你说的那样不具备南方一些沿海城市的消费水平?人家也改革开放,咱们也改革开放,不要太悲观嘛!”
被他打断之后,唐雅雯才蓦然清醒过来。虽然是两口子,但苏智在问道唐雅雯这件事上,显然没有跟郝禄祥通气。
想通这一节,唐雅雯这才认真的开始胡说八道“郝书记,我不是说江川市的经济水平不行,我只是想表达南北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消费模式不同。南方一些新兴城市,因为本身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福利房制度,所以它们的住房分配货币化比例高于住房实物分配比率。而我们呢?虽然您这几年始终在强调深化房改,但住房实物分配制度沿袭了几十年,怎么可能一朝一夕就让江川人改变自己的消费观……”
居民人居储蓄率过高这个事实,从九十年代初的金融改革开始,就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尤其是在江川这样的一线发达城市,因为一地和一地的消费观念不同,所以还住着筒子楼的江川老百姓宁愿把钱都存起来等分房,也不愿意去花钱买商品房。
再者,由于江川是从八国联军进燕京那时就开放的沽口,类似于十里洋场的古迹数不胜数,所以这些年它的地产开发一直处于小规模的点式供应,和南方一线城市那种直接大片大片的开发土地方式不同,根本就无法从规模上拉动居民的“被消费”。
买涨不买跌!还没体会到房价一旦上涨是多么恐怖的老百姓,当然不会把钱全部拿出来去保值升值。
唐雅雯把自己的随手抓到的论点讲出来后,可能是因为她嘴里的“这几年”这个词汇,郝禄祥的眉头稍稍展开了些道“唐总,如果想让房改加速,你有什么办法?”
“逐步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唐雅雯把自己昨天晚上从报纸上剪下的那段话,一字不落的背了出来。
“唐总,你说的这个问题我明白。就像你刚才说的,我些事情我们也正在做,但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好的事情!我的意思,是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尽快能让房地产市场繁荣起来!或者说,你认为咱们江川老百姓每年把自己创造出的财富都花到什么地方去了?!”
“都在他们那儿!”唐雅雯尽量微笑着听完最近自己都听絮了问题,指了指列席会议的四大国有银行的代表们。
“我不同意唐总的观点!”唐雅雯剑指银行,做地产的江川建工集团党委书记程国强却首先沉不住气的冒了出来。
看了看郝禄祥没有阻止自己发言的意思,程国强侃侃而谈道“我认为唐总的发言有点儿以偏概全!商业地产可以有高层,住宅地产同样可以有。就算老百姓能不花钱就住福利房,但当高层出现的时候,把钱都存起来的他们肯定会有人尝试这种新的居住环境!这样一来,房改的问题不也就变相解决了吗?”
“程书记,高层真的就适合江川吗?江川目前的房地产企业规模如何,要多久才能把相当于四分之一琼州省面积的容积率炒起来?没有高容积率,江川要那么多高层干什么?做灯塔吗?”
“唐总,你……,话不能这么说!我们这不是讨论吗?”程国强被唐雅雯生硬的语气气的也来了脾气,看在苏智的面子上,他指着唐雅雯“你”了半天,才堪堪压住了火气。
唐雅雯那句“灯塔”本来也就是个善意的玩笑,但看到程国强冲自己指指点点,不想多费口舌的她登时也忍不住火大道“程书记,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如何构筑江川房地产行业良性发展的基础,不是讨论谁应该做什么项目,拿多少地。更不是讨论拿了这些地之后,能批出多少贷款的条子。”
“扯远了!”原本一直没说话的苏智,忽然放下茶杯轻轻咳嗽了一声。
蓦地,会场竟然第一次出现了安静和谐的场面。
过了几秒钟,从进入会场开始就一直一言不发的华历地产老总孙历,忽然开腔道“郝书记、苏市场、杨书记、赵市长,我觉得我们是否可以折中下,既然几位老总说的都有理,那不如就借鉴借鉴新加坡的经验?”
孙历没说新加坡是什么样子,但他的确聪明的活了一次稀泥。
与会的这些人虽然除了私企老总之外还有好多带级别的国企大干部和事业单位领到,但“出国”这种目前对老百姓来说有些遥不可及的事,对于这些经常要“考察”的高官们来说,却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
而且,因为考察也是有重点的,所以当文化水平导致语言障碍出现时,诸如新加坡之类的国家就成了他们“考察”的首选。
城市花园!
因为唐雅雯不积极表态而引发的争执,这场原本围绕房地产行业诸多话题展开的会议,最终竟真的演变成了一场关于城市主题的讨论。
而原本之前只是来打酱油的小蓝胖子、杨一公等江川文化产业从业者,竟后来居上的越过诸多地产业老总,忽然成了会议的主角。
“两年内举行五个区域范围内具有专属行业影响力的城市主题博览会,五年内举行一个具有国内范围影响力的城市形象论坛。八年内举行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化峰会……”
当《关于江川市房地产市场如何快速健康发展即加速江川市城市化进程》的讨论会结束,郝禄祥用这句话做结语时,虽然江川加速城市化进程以及江川市的房地产行业发展方向,到底是以民用住宅为主还是以商业地产为主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但五年六百亿城建建设投资,却足以让会场内每一个都自认为胃口足够大的与会者们牢牢咬紧了嘴巴。
警官之救赎 第百四十八章 锦山园林投资
蓦地一下成为万人迷的蓝山把这次会议当成笑话讲给苏醒听的时候,江川已经纷纷扬扬的飘上了雪花。
挤在城隍庙街一间连名字都懒得起的羊肉馆里,因为窗外路灯下妖娆的雪花而越发惬意的两人,不知不觉就将两瓶江川本地产的小烧分了个干净。
酒酣耳热,蓝山意犹未尽的冲苏醒晃了晃手里的土陶瓶子道“老干部确实有自己的一套,两口子没拌嘴,事儿还在邻居的帮衬下说清楚了。高人啊!”
“你大老远从三亚飞回来,就是为了灌我两口酒,好让我安静的听你讲故事?”
“你怎么不说我大老远的从三亚跑回来就是为了看看你呢?”蓝山恍然大悟似的瞅了苏醒一眼,紧跟着坏笑道“行了啊,我是那种一个人把便宜都占了的人吗?早给你预备下了!别从电视上看了两眼秦芩就熬不住了,忍两天,等年根儿了去三亚,我保证给你个跟现在还不一样的秦芩。”
“我对她没兴趣!”苏醒虽然嘴上说没兴趣,但脑子里,还是不自觉的想起了最近快挤爆电视屏幕的那一对儿木瓜。
看出苏醒走神儿,蓝山笑的愈发淫荡道“知道你嘴叼!嘴边儿的不想吃,我那儿还有别的口味,到时候包你有结束处男生涯的冲动。”
“服务员,算账!”苏醒说不过蓝山,干脆威胁性的冲服务员招了招手。
“你慌什么!我话还没说完呢!”蓝山拽住苏醒的袖口后又跟服务员要了两瓶酒,亲自帮他满上“三子,说正经的。明年的园林博览会可是咱新格致传媒帮着老干部操持的,趁着机会,咱也玩玩儿房地产怎么样?”
“新格致还有闲钱?”苏醒诧异的反问了一句,不是因为新格致的账目,而是因为蓝山的态度。
果然,蓝山随即将声音放低道“三子,别以为我不知道猪头每天做的什么帐,我睁一只眼闭一只而已。”
“那怎么忽然挑明了?”
“新格致现在被咱大爷牵着走,战线拉的太长,真缺钱啊!”
“缺钱你还有心思玩儿房地产?”因为心里的隔阂终于去掉,苏醒不自觉的咧着嘴笑了出来。
蓝山还以为苏醒是在嘲笑自己,当即也笑出声道“丫别乐!要不是你不让和尚的钱都流进新格致,我能缺钱?还他妈股东呢,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你每个月到底收多少钱!”
“倒还是我的罪过了?”悻悻的点了点头,苏醒恶作剧似的压低声音道“山子,坐稳当了啊!一个月,一亿三千万!”
尽管苏醒提醒蓝山要坐稳当,但当蓝山反应过来一亿三千万是什么概念之后,还是不自觉的嚎叫了一嗓子道“多少?”
喊完,蓝山忽然又想起了自己是在连个包间都没有羊肉馆里。顾不上跟周围瞟过来的一双双眼睛道歉,他连忙胆战心惊的又趴到了桌子上道“我操!你吓死我了!你哪儿弄那么多钱?”
“是你吓死我了吧?”苏醒依旧一脸微笑的丢给蓝山支烟,而后自顾自的点燃道“本来没那么多,龙山矿难让电煤涨的厉害,路上收了不少钱之后把夜总会外围的盘口撑开了,所以最近连着窜上来不少。”
“我说怎么连他妈郭为都坐上奔驰了!还是路上这块儿来钱快!”渐渐恢复正常的蓝山嘀咕了一句,但马上又胡乱关心道“三子,你可看紧郭为这小子。你手指头缝儿漏一点儿,他那儿可就是几十万的进项。”
“结账吧,边走边说!”苏醒起身往桌子上扔了几张老人头,再次冲服务员招了招手。
跟着走出饭馆儿,蓝山坐进车里一边儿暖车一边儿奇怪道“怎么,郭为这小子已经开始不听话了?”
“钱不能让咱们都赚了,该漏的时候,得漏点儿!”苏醒把手臂搭在车窗上支楞住脑袋,的确有点儿意兴阑珊。
随着车子缓缓启动,蓝山反过来感慨道“三子,我怎么觉得在用人这方面,你怎么就什么都没从唐阿姨那儿学来点儿什么呢?”
“你为什么忽然想做房地产?就是为了赚钱?”苏醒像没听懂蓝山在说什么似的,生硬的将问题拐回到了之前的房地产上。
见苏醒不想继续刚才的话题,蓝山放任车子在漫天雪花中钻行了一会儿后说道“三子,我之前只是猜你手里还有不好意思拿来新格致下账的钱,但没想到是这么多。所以,我就想不如趁这两年大会展的机会,把它们全提出来涮进新格致,而后再由新格致把它们投到大会展过后正好热起来的房地产行业。”
蓝山说完,苏醒也想说点儿什么,但嘴巴张开,却因为忽然发热的眼圈儿只打了个哈欠。
假装没看到苏醒的表情,蓝山递了支烟给他道“你跟蓝山的好,蓝山记着呢。这辈子,我欠你的。”
猛的嘬了口烟,苏醒这才缓和过来情绪笑骂道“屁话,当初没我那500万你照样能把新格致的盘子转起来,而且还不一定起这么土的名字呢!”
“人的命,天注定!我自己脑袋里装的什么货我自己清楚!算了,不说这个!”蓝山一通感慨后,同样吐了个浓浓的烟圈儿“你觉得我刚才说的怎么样?没问题就让我手底下人跟猪头他们开始操持吧?”
“你有专门做房地产的人才吗?”提到人,苏醒再次无奈的将脑袋支楞在了窗棂上。
对此,蓝山倒是很乐观道“我不是说了先把新格致的盘子做大吗?两年之后咱们再真往房地产这行里挤也来得及。你别忘了,两年之后你也上大学了,还不有的是大把时间浪费在公司里?”
“我现在也有的是时间!”苏醒没想到蓝山连两年后的自己都算计上了,哭笑不得的扭过头道“山子,我也就是个嘴把式!别说我不如你,就是猪头他们,一个个真干起活儿来也比我强许多。否则,我也不能跟一中这儿二进宫。”
“那怎么办?我自己搞,你接茬儿跟后头当资本家?没两天买卖就得黄了啊”
“我给你指条明路!我妈最近刚买下来一家叫锦山园林的房地产公司,一级土地开发资质,二级房地产开发资质,你把钱投那儿去,不一样也当资本家了?”
“唐阿姨不是不看好最近几年的江川房市?”蓦地听到唐雅雯悄悄进军房地产行业的消息,蓝山忽然有种上当的感觉。
“雅信是江川民营企业的老大,市府提出来的事情,再不情愿也得响应。再者,我妈也只是说目前房地产发展没有基础,没说不从现在开始打基础。”
“有项目了?”蓝山习活动了下把这方向盘的双手,表情严肃。
“准备做一个双子塔式的摩天广场,具体地块儿还没选,但估计投资不会小。正好消化你手里的钱。”
“还是高层?”蓝山的表情由严肃又变回扭曲,这次,干脆连怀疑都省去了。
不理会一惊一乍的蓝山,苏醒继续自说自话道“我妈现在做事情的思路,既然无论做什么利润率都不高,索性就把盘子做大。一座空置的灯塔,总要比一片空置的住宅楼让人看着舒服。”
“政治收益?!”蓝山轻轻的扬了扬下巴,扭头向苏醒确认了一句。
可是,蓝山还没来得及好奇具体细节,一直斜靠在椅背上的苏醒,忽然直起身体抢先道“靠边儿,停车?”
“怎么了?”蓝山还以为苏醒要吐,连忙手忙脚乱的别住了档杆儿。
但是,车子真正停下来,苏醒不但没下车,反而还重新又缩回了座位里。
顺着苏醒忽然变凛冽的目光,蓝山这才发现不远处一小区门口的路灯底下,有几个人正推着自行车在雪花里窃窃。
接下来,甚至都不用再问苏醒为什么,蓝山的目光自然而然的就掠过众人,直接落在了他们当中那个一身素白,头顶带着厚厚的白色“马海毛”毛线帽子的女孩儿身上。虽然,面向这边儿的女孩儿自始至终都一直没把头真正抬起来过。
盯着女孩儿看了好一会儿,蓝山忽然一副可惜的口吻劝苏醒道“三子,算了!太干净了!”
“她叫薄荷,全一中都知道,她是我的……”指着窗外,苏醒忽然说出了一句连他自己都感到差异的话。
蓝山没他想的那么多,听了这话,当即就把一腔怒火全发泄到了车门上“你丫认识啊!那他妈还看什么呢!走啊!”
说完,蓝山也不等苏醒,打开车门三两步就跨进了人堆儿里。
路灯底下被蓝山忽略掉的还有一女三男共四个人,忽然发现圈子里挤进来个高高的胖子凑热闹,不但正在薄荷耳边儿絮叨的男孩儿愣住了,就连一直低着头的薄荷,也不明所以的抬了下头。
正巧苏醒这时候也走了过来。看到他,薄荷的眼泪不知怎的就再也控制不住。
“过来!”苏醒既无称谓也无表情的轻声吩咐了一句,众人都忙着表示疑惑,薄荷却已经乖乖的穿过人墙躲在了他身后。
看了看眼前的一女三男,苏醒捡着自己认识的问道“禹志航,王蒙,是吧?没听说你们俩改名叫大胆了?”
被苏醒点了名,还算和他有过一面之缘的王蒙这才想起解释道“不是,三哥。我们就是怕晚上路不好走,所以一起……”
警官之救赎 第百四十九章 逆鳞
禹志航和王蒙确实没改名叫大胆。相反,这俩货一直很傻,很天真。
禹志航自从上次被王蒙劝着主动跟苏醒换了位置之后,迫于苏醒的淫威,他的确曾下决心不再打薄荷的主意。只是到了后来,由于苏醒旷课的老毛病最近发作的太过频繁,他才又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因为按照禹志航的逻辑,频频旷课就是马上要辍学的信号,而且苏醒即便在学校,看上去也似乎从未如外界传言的那样真想把薄荷如何。所以理所当然,他自己给了自己一个苏醒辍学后更不会再来学校替薄荷操心的心理暗示。
当然,他同样想到过万一。
刚开始,他也只敢在苏醒从来不出现的晚自习时间偷偷给薄荷递两张纸条。只是后来薄荷果然像他想象中的那样并未对苏醒提及纸条的内容,他才逐渐大起了胆子真往薄荷身边儿凑。
薄荷什么脾气秉性禹志航不清楚,但王蒙看到他利用苏醒不上晚自习的习惯堂而皇之的坐到了薄荷身边的时候,却着实为自己的安全担心了好几天。
但是,不知道是因为薄荷过于同情禹志航有视力障碍这一可怜巴巴的理由,还是由于苏醒在高一三班一个朋友都没有的缘故。王蒙跟禹志航婆婆妈妈了好几次之后,禹志航不但没事,反倒还臊了王蒙一张大红脸。
王蒙不赞同禹志航“和薄荷偷偷发展,为自由向着同一所大学而奋斗”的想法,但这时候他对禹志航的规劝,已然也没有了当初的分量。
眼瞅着禹志航每天放学后屁颠儿的跟在薄荷身后的德行,王蒙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着想,也只能打着帮禹志航壮胆儿的旗号,实际上干上了给薄荷当保镖的活儿。
因此,此情此景下见到苏醒,王蒙虽然害怕,但哆哆嗦嗦的解释过后,身上也忽然轻松了许多。
苏醒伸手拍了拍正哆嗦着的王蒙,转而问向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禹志航道“王蒙把自己摘干净了,你就不想解释解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