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蜀山异闻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迷奇梦蝶
“此命生来最坦率,心灵手巧心眼快,为人大方又会来,远亲近邻处的好,家里家外你理财。财来运转大红运,出门直接遇贵人,要想求财财也有,要想求利你也行。
天上星斗数你亮,地上花朵数你灿,冰冻三尺你不冷,雪下三尺你不寒,大富大贵你没有,小康水平不费难。五尺高杆挂红旗,此命财官都不离,都说有财有官好,你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说得那顾客心里乐开了花,欣然掏钱付与算命先生。
街道两旁香烟、水果摊点,星落棋布,流商、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靠近码头的街心处有一座酒店,生意也很兴隆,由于不经营早点,所以才迟迟的撑起招揽顾客的旗幡,只是客人们正在忙生意,还不到吃饭喝酒的时间。
一家包点店的主人,与一位挑担买卖人正在谈事情,专家们路过时,大伙儿正好听到他们在对话,明天还要点什么油盐酱醋之类东西和什么时候结帐之类话语。
一路过去,都是店家商铺、字号,又有一条大道伸向远方,并有行人骡马行走。
再往里去就是城郊结合部了,如果说环状码头是三环的话,那么这里就是二环了,这里有一些水晶玻璃建造的,边长约为100米,高约200米的高大建筑。
海底人告诉专家们说,这些建筑里是采集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工厂,和用于净化和淡化海水的设备厂,甚至还指着远处庞大的厂房群对专家们说,那儿是他们海底人的发电厂,那儿有发电用的专门的电磁网络……
“如此看来,海底有一个高于地上人类的文明世界啊。” 预测地震的专家孟初寒听后无限感慨道。
海底人趁机解释说,“人类进化时,他们最初也是陆上人,只因几千万年前的一场意外变故,将陆地变为海洋,他们只得转入地下,加入海洋生活。为了适应海里的生存环境,他们的四肢及呼吸系统等许多功能,都发生了改变,变成现在的模样。
而最初爬上岸来的另一支,经过几千万年的进化演变,逐渐称为地上人类,沉在水中的就永远地变成为海底人了。”
专家和潜水员听后,将信将疑,这些地鼠人说的,到底是真还是假的?难道地上人真的入水就能变成他们那样适应水中生存环境?那我们为啥还有人溺水身亡的事情发生,为啥我们地上人类至今还无法在海底水中生存?
可是,我们如果不相信的话,那地鼠人等地下王国的人又怎样在地下生存下来的?又怎能在水中来去自由而不靠潜水器具呢?想必地下人它们具有某些特质,能够在水中像鱼儿那样呼氧吸气!
走着走着,海底人给专家们解说道:“在每处环状的陆地上,都建有冷泉和温泉。除此之外,三个岛屿的陆上都建有赛马场、演兵场、兵卒舍、书馆和游乐园等等。
每个岛中央都建有王城,宫室前殿后寝,最前端乃祭祀之大庙神殿,这个神殿内部以金神像、或银面具、青铜剑戟武器等装饰物排列其中。”
海底人还说,他们王国十分繁荣、富强,除了岛屿本身物产丰富外,来自夜郎、且兰、荆楚、秦巴等周围地区的商船也源源不断,还有通过海底邃道,直接与世界各地的海底人通航,贸易往来。





蜀山异闻录 第四十二章 桃花源里可耕田
在城郊结合部的广袤地区,专家们看到田里的禾苗正在茁壮成长,农夫正在为禾苗浇水施肥。
田野有大片花草,野花散发出淡淡的芳香,气味是如此温柔,蓝色和白色的花种在一起,在视觉上很迷人,而且令人心灵震憾。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好一派田园风光!” 专家柳青芜大概是想起了**《七律?登庐山》的诗句, 有感而发。
海底人专家们很感兴趣,便主动告诉这些随行人:“这些田野作业的,是由受过高级训练和知识丰富的人照看的,种果树的人、种蔬菜的人、豆类种植者也都由植物学家、营养学家和其它食物专家担任,他们负责海底整个文明产业链的组织生产与保障供应。”
“呵呵,连地下王国的生产经营,都已集约型产业化啦?好不简单啦!”
“那是当然!”海底人接过话题说,“这里的草药师,从种子萌芽时就开始照料它们,然后采摘并提取生命精华。在这里工作的环境中,很少有职位低下的人,不管一个人的工作怎么世俗,他都被视作是这儿社会中的重要一员,尊敬和赞赏他人的能力,是整个社会中自然的一部份。”
“也是哈,工作本身没有贵贱之分,只是工作性质有别而已,这是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理!”专家章含烟含首表示赞许。
一行人急冲冲行进在城郊结合部的大道上,放眼望去,田野道路上老柳成行,重叠交叉,显出树干的老苍深重,枝条茂叶的密集排线又显出勃勃多姿,或俯仰、或蹲立,蹁跹排宕,似英雄起舞,似老髯练功……
云雀在树林上空高声鸣叫着,燕子飞掠着,鸽子咕咕低吟,一步一啄地徜徉在人家的屋脊上,农家小院错落有序地分布在树丛中,几棵高树枝上有四个鸦雀窝,看起来与现在鸦雀筑窝方式与高度别无二致。
匆匆路过的一些院落中,打麦场上有几个石碾子,是用于秋收时脱粒用的,此时还闲置在那里。
空气里散发着泥土和青草的气味,院墙篱笆边的地上遍散着悦目的野花,蜂儿嗡嘤,蝶儿翩翩,院里牛圈马棚中的牛马,有的打着响鼻,有的嚼着青草,农人正用笊篱挑着干草,送入马厩与牛槽中,一只公鸡拍着翅膀忽然叫了起来……
院里还有几头毛驴,屋旁有一妇人抱着一小孩、旁边不远还躺着几头硕大的肥猪,羊圈里有几只羊,大概是受到公鸡叫唤的感染,咩、咩、咩…地也叫唤个不停,羊圈旁边还有一群鸭子和小鹅在追逐打闹,鹅、鹅、鹅……呷、呷、呷……成群翻飞,扑腾过不停,喧闹异常,仿佛是专家们的到来、路过,侵犯了它们的领地似的。
“嚯嚯,大家快看,那院落里有个怪物,头像猪,脚像人的脚!”有个潜水员惊呼道。
大家这才顺着潜水员手指着的方向看去,只见院落偏僻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大人正在清理归整院中杂物,大概是他的小孩,就站在大人旁边逗一旁边奇怪的宠物玩耍:那宠物长着小象一般长长鼻子的小猪,四肢却像狒狒或人类,体型非常怪异。
“这是什么奇怪的东西?”潜水员问专家柳青芜。
“这完意儿,一时半会儿,我也叫不出名儿来!”
柳青芜便问地鼠人:“那是什么动物呀!”
“狒狒猪!”地鼠人答道。
“什么?狒狒猪?好怪异的名字,好怪异的动物呵!”
“嗨,模样是怪异了点,但它温驯善良,这个狒狒猪是母猪在交配时基因变异引起生物遗传突变所致而变成这样子的!”地鼠人进一步解释道。
“哦,这与我们地上社会环境污染恶化,导致生物基因突变而产出怪胎的道理是一样的!”潜水员一听,似乎也都明白了。
柳林间冲出一行郊 游者,他们意犹未尽,手上摇拽着折断的杨柳杂花,年青女子持团扇嘻嘻哈哈地追逐前面男子奔跑,洋溢着欢愉与激情。
他们见到专家一行人,顿感诧异,立刻驻足观看,脸上惊愕之情溢于言表,在他们眼里,地上的这些人类仿佛就像怪物突然降临,惊得不知所以,纷纷发出“嘘——嘘——”的怪叫声。
大伙儿并没理会他们的怪叫声,而是神态自若地从神色凝重的那些人身边自信走过,沿柳林之中的大路直奔闹市区而去,后面传来“哟——哟” 的轰闹声。
越往前,农家院落也越来越稠密了,眼前还一一闪现过树林中掩蔽的茶肆,一个幼儿正在老人的呵护下盘跚试步,恬静中充满着天伦乐趣。
村边一家两口出行,雇佣了两头牲口及驮夫,还有一个脚夫,挑着他俩出行所需物品,徐徐向东南方向走去。
大伙儿又在疏林徐徐腾起的薄雾中,迎面碰上了一队接亲娶妻的队伍,他们喜气洋洋地从一边拐过来,后面的新郎官骑着一匹枣红马,马后面是一位挑着新娘嫁妆的脚夫,马前一人抱着新娘的梳妆物品盒,前面一乘轿子是新娘坐的。
因为轿子的外面都用各种草木花卉装饰着,轿子后面一挑夫挑着一担鱼肉、表示女方娘家祝福夫婿富贵有鱼(余)。
迎亲队伍渐进街市,在前面开路引道的艺人立刻表演起歌舞来,歌舞表演队的两侧,技艺精湛的杂技艺人在表演杂耍、盘鼓,还表演抖空竹,表演交叉甩瓶子,有那个脸上画小丑妆的人在前后翻跟斗,逗人取乐。
只见那莲花落艺人唱到:“太阳出来照山岗,花轿缤纷多吉祥,一路欢歌喜洋洋,要问大家为啥乐?新郎今天娶新娘!…
今天这里真热闹,男女老少开口笑。真热闹,开口笑,欢天喜地放鞭炮…
天生帅小伙,地养好姑娘,天地造化好姻缘,恩恩爱爱幸福长…
水有源,树有根,儿孙不忘养育恩,今朝结婚成家业,尊老敬贤孝至亲…才子有幸娶佳人,美女如愿嫁俊男,地久天长爱相随,天天花好月又圆!……”
那莲花落艺人继续唱到:“相亲苦,相亲累,相了半天不般配,又搭烟,又搭糖,搭来搭去还是黄,父母跟,家人随,七嘴八舌直皱眉,有说坏,有说好,说到头大才拉倒,问家庭,问年龄,在家种地是不行。
心在烦,脸在笑,见到对方吓一跳,挑高矮,捡肥瘦,好比菜场买猪肉,看五官,看长相,反应慢了没商量,头一点,嘴一笑,言行举止很重要,嘴要甜,眼要快,只许说好不说坏,见男的,就让烟,看见女的就抓糖。
说说话,聊聊天,出去玩玩花两千,买衣服,买礼物,买这买那直迷糊,要订金,下聘礼,真是高的没法比,定完亲,还没完,还要再了解半年,谈到明,说到黑,一句说错就要吹…
挑日子,选时间,定好结婚哪一天,结了婚,程序完,真比打仗还要难……”
这十几位艺人的精彩表演,吸引了不少人们的注目观看,更有小孩子前呼后涌,追逐嘻闹,还诙谐地唱着儿歌来搅和:
“鲢邦郎,喝米汤,打烂碗,接婆娘,婆娘哭,回娘屋,娘屋远,买把伞,伞又高,买把刀,刀又快,好切菜,菜又咸,好放盐,盐又久,买根狗,狗又歪,咬你妈的猪奶奶,说你瓜,硬是瓜,半夜起来扫院坝,人家的婆娘你喊妈……”
那打莲花闹的艺人急了,追着撵着那帮捣乱的小孩就轰他们离开,还用莲花闹那竹板扬了扬,做出要打人那架式,企图吓唬那群小赶快离开。
那场面,非常地热闹、壮观,再配合市井热闹的人流,嘈杂声简直掀翻了天。
路旁有一头可能是刚卸了货的叫驴,大概是受到了这热闹场面的感染,也兴奋地叫了起来,欧——啊——欧啊—……而且四蹄还不停地在原地展转踏步。
而对面一茶馆前正好也拴着一头驴子,听见那边的叫声,以为是异性相求的求偶信号,便立刻响应:欧——啊——欧啊——欧啊——叫个不停,并且还扭转驴身,前蹄起跳腾空响应,试图挣脱栓住它的缰绳,无奈,拴得太牢,挣脱不得。
大家都扭过头去看那头驴了,它长得虽小巧玲珑,但确很壮实,浑身肌肉鼓鼓的,身躯矮墩墩的,双耳如批竹,双眸似皎月,驴头犹如精雕细刻般轻捷而秀丽,特能吸引众多人的眼球。
那头叫驴也试图向茶馆方向的驴子奔过来,这时,正好一个小孩追逐迎亲表演队伍的边缘,离驴子前奔的方向不远,一桩险情就在眼前,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车旁的车夫欲向前跑出抱开小孩,但那人哪能跑得那么快呢?
这时,专家身旁的地鼠人猛地飞身冲上前去,一把抓住驴缰,飞快地缠着树身绕了几圈,这才将叫驴栓住,一桩严重的交通事故避免了,人们这时惊嘘不已,专家们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好身手!” 专家对跑回来还在气喘吁吁的那个地鼠人称赞道.
其他的人也不无佩服地夸道, 是呀, 一个高不足一米的形似侏儒的地鼠人都有这么灵活的身手, 可见地下王国的人类素质不低呀.
可令专家们更加啧贯称奇的还有茶馆边的一家农舍同样饲养着两头牛,刚才那惊险的一幕就发生在它们不远处,既没惊到它, 它也沒有“哞——哞” 地叫唤,仿佛无动于衷,跟没有事儿发生似的,依然悠闲地吃着地上的草,悠哉游哉的反刍着。
待专家一行人路过该牛,走近了一看才大跌眼镜:原来这不是两头牛,而是一头长着“双面”的奶牛!
“我靠!这地下王国可真个奇怪的王国,不但人长得怪,连畜牲都长得这么奇葩!”
专家们走上前去抚摸它,发现它有两只鼻子、两条舌头,而且都可以独立活动,它看起来是“三只眼”,但它却有四只眼睛,因为它“双面”结合处的一只眼眶中长了两只眼睛。
“我的妈呀,真可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怪牛真让人大开眼界!”专家一行人无不感叹。
前面浩浩荡荡迎亲的队伍,很快就要行进到二环通往一环的跨河大桥了,这宽一百六、七十米、高四、五十米的高拱大桥,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气势不菲。高大得使河流中最大的船舶都能顺利穿越,宽阔坚固得能并排行驶几辆装满货物的畜力车。
从桥的结构来看也是一个很大的创造,整座大桥全部由钛合金轻质材料修建而成,这条河河水流湍急,河床中没有修建任何桥墩,单孔直跨两岸,这儿的工程技术人员简直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
他们把整根整根的钛合金材料并列铆接榫合,以支撑大桥的跨度,桥面又用成排的钛合金条链固杵紧,使之形成一个硕大坚固的整体,并分散了负重使跨河钛合金条受力均匀,工程如此浩大,有点儿气壮山河之慨。
而且,桥边还有牢固的青铜器铸花护拦,以保障车马行人的安全,使工程的使用性能与质量达到了无可挑剔的境界。
桥下面河两侧的小码头处则粮船云集,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
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的,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
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




蜀山异闻录 第四十三章 物阜民丰好繁华
桥面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由于过往行人多人气旺盛,商贩不失时机的占道经营,有的摆地摊买木梳的,有的卖食品,还有一家卖刀剪,牛尾锁等小五金的摊子……
旁边一妇女在喊:“买豌豆儿………的米米,买莲藕………的根根,买有虫的白菜老哈……”
喊完后又在自言自语地说:弄快的哦,人弄个多,丢颗炸弹炸一哈呢,负责晕一大片。
有个卖日用百货的摊主,见地鼠人领着一帮从未见过的“怪人” 路过,以为生意上门了,急切地招呼地鼠人过去:“哎,鼠兄,好久不见啦?”
“是呀,是呀,好久不见啦,出海十多天,这不,刚回来!”
“你身后这些奇怪的客人,打哪儿来呀?我怎么一个个都没见过?”
“他们从遥远的地上人类国度中来,在海上遇事,被我们救上来了!”
“哦,地上人类国度?是个什么样的呢?鼠兄,今儿不买点什么吗?”
“回头来买,我得先把这些客人带家里后再回来!”
“哦,那好吧,慢慢走!”
见地鼠人领专家们匆匆离开了,那摊主就一个劲儿地吆喝的:“来来来,要发财,这里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走过南的闯过北的,游过山的玩过水的,大街上面亲过嘴的,想买东西的往前站,不买东西的别刁难。
新产品,刚刚到,全国各地都知道,要看质量行不行,当场试验作证明。真金不怕火炼,好产品不怕当面检验。说得美,夸得大,不如让事实来说话。
面对面,现对现,当着朋友们作试验。我们的口号,顾客就是玉皇大帝!
顾客的心情就是我们的表情! 顾客的想法就是我们的做法!顾客的脾气就是我们的福气! 顾客的要求就是我们的追求!顾客的鼓励就是我们的动力!……”
那卖刀剪的也跟着吆喝:“自从盘古开天地,你没听过磨剪器。(介绍磨剪子的功能) 口对口,坡对坡,放在上面向后拖。
既简单,又方便,还不耽误你切挂面。(演示磨剪子的操作) 向后拉,往后拽,你看这样磨剪刀多自在。剪了棉花剪布料,顶呱呱,呱呱叫。能剪丝,能剪绵,气死王麻子、张小泉…… ”
那卖“谭木匠”木梳的更不甘示弱,也起劲儿地唱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谭木匠梳头不用愁,折不断,拧不断,你有什么好发愁? 山外青山楼外楼,谭木匠梳质量是一流;
谭木匠梳质量顶瓜瓜,你要懂货就把它带回家,回到家,你老婆一定把你夸,说你买了这么多次梳子,只有这回买的最佳。
我说好,不算好,大家眼光是领导,咱说妙,不算妙,大家一看就知道,你去商店买个梳子,不给打折不给验,我们可以当场试,质量好坏你当场看得见。
岷江水,浪打浪,你要啥样有啥样,共有二十多款式,你长头发、短头发,厚头发、薄头发、直头发、卷头发,只要你不是个光头,你都可以挑上一把!……”
一个摊贩摆的藤竹编织篮筐,这种物品轻巧坚固耐用,一个做灯笼的,更是生意兴隆,这种物品点上灯烛后即明亮又防风,是夜间照明的好伙伴。见有人来买,摊主不时时机地奉承道:
“这个头,带得好,不是衙役是领导,这位朋友,一见你就挣过大钱,花过大钱,在家一定不是妻管炎。我给你挑,我给你选,我给你挑的质量带保险,你买别人的我不管,你买我的上保险。
老不欺,少不骗,全凭质量来实践,当家人买个当家物,不当家你买串糖葫芦,吃到嘴里甜一会,撇到地上剩根棍。
你不用挑不用选,拿出哪个都保险,一样朋友一样待,一样的馒头一样菜。五十块铜板没花完,手里还剩四十几元。
这个大姐心肠好,心也灵手也巧,给五十我铜板没花了,剩下四十您收好。你出钱,我出货,免得咱俩出差错。……”
有人买了几个灯笼转身正要离去,小贩又在招呼另一个买主,见另一买主有些迟疑,摊主便巧舌如簧,嘴里不停地喊着顺口溜:
“犹豫加徘徊,你今天就白来。别前怕狼后怕虎,大事小事不做主,在这站了一上午,回家---啥事全耽误,几块铜板也不敢花,你啥时候才能当实业家?
球钱不 揣,走路非歪,分钱不摸,耍个热火,怕是心里怕,软是脚杆软,当不了家、作不了主,只配给人家当保姆……”
那个买主一听,脸上立刻泛红,但他还是有些愠怒,正待要发作,欲找摊主理论,不想,察言观色的摊主立刻满脸堆上笑容,笑嘻喜地唱诺道:
“几块铜板不算钱,买不了多少米,买不了多少盐,买不了织布机和木船;几块铜板不算事,闪不了腰岔不了气,不用卖房不用卖地,也不用现回家开个座谈会,几块铜板不算钱,不耽误你喝酒也不耽误你过年……会卖一回卖,会买十回买,货卖回头客,一种买,千种卖,买卖不成仁义在,这次不买下次来!”
那买主一听,哈哈一乐,绷在脸上的恼怒也烟消云散了,挑选了几件货品,付完钱高高兴兴地离开。
为了使商品更加醒目,商贩在桥上把货摊设计成斜面,这样的场面,一直延伸到桥头的形成了一个特色的商贸区,桥上行人如梭,桥的两边护拦还有不少人向河里观看,似乎有人在河里钓上了什么大鱼什么的。
这时,桥下一艘船逆流而上,似乎要去泊船,船头的船工可能是新手,正在试探河道深浅,因为在桥头的河床里放置有一块块大石头,目的是防止流水冲刷桥头坡岸,防止发生垮塌,同时也是警示行船到此位置,必须特别小心谨慎,以免搁浅损坏船只或者撞上别的行船。
一艘船从桥下探出船头,而另一只船正要破浪穿过拱桥,那个新手船工过于紧张,连连操作失误,险此撞上别的货船。
“我靠!大家快看,那两只货船要亲嘴呢!”
“哦哟,真的要撞上了!”
“还不赶快搖橹转舵!慢了就船毁人亡!”
“船家也是,要过这水急浪湍的桥洞子了,船老大怎么不亲自来掌舵,反而叫个楞头青、二杆子来操作呢?”人们纷纷吼叫着,议论着。
听有人在招呼,众人急冲冲转眼向桥下河中看去,只差几十厘米就要相撞了,还好两船擦身而过,场面有惊无险,但引得桥上、岸边的人群一窝蜂扑过来驻足争观,那场面相当拥挤混乱。
对着桥下那惊恐万状的情形,不时还有人指手画脚,指指点点,甚至,还有人惊讶得失声高呼。
随着船只渐渐远去,主航道中的几艘船陆续航行驶来,橹工的川江号子与纤工的川江号子两首和声合唱:
“穿恶浪哦,踏险滩呐,船工一身都是胆罗。闯漩涡哟,迎激流嗬,水飞千里船似箭罗。
乘风破浪嘛奔大海呀嘛,齐心协力把船扳哪。么哦咳咳!咳!咳!哟嗬嗬!嗬嗬嗬嗬嗬嗬嗬嗬,涛声不断歌不断,回声荡漾白云间罗,高峡风光看不尽哪,轻舟飞过万重山哟……”
1...2122232425...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