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八哥不是一只鸟(八阿哥胤禩重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vivianco
旁边的内侍小心捧着盒案,这是康熙御赐的苦丁茶,送过来半天了,太子爷要喝了,自己才能去回话。可是太子爷根本不听自己说话怎么办啊?
太子妃难得不顾礼仪,直接推开了门,对着太子盈盈行礼,不等太子开口,太子妃便说话了:
“妾身耻居内宫,与外事一无所知,太子殿下乃国之重器,难道也什么都不知道吗?”
太子皱着眉头:“你这又是何苦?皇阿玛必定不会错待了谁,你快点起来,这般惺惺作态,莫非是想威胁孤?”
太子妃冷冷一笑:“妾身自然知道在太子心里,还比不上某些人的指甲盖重要,只是妾身嫁与太子数年,纵然没有生下皇孙,但也是同陛下举案齐眉,如今妾身娘家无端获罪,太子就算不念夫妻之气,也要想想构陷之人究竟剑指何方?”
太子却是心虚了,反而立起两道眉毛,声音也尖细起来:“这还没大难临头呢,你就想同孤划出个楚河汉界来吗?只怕为时已晚了!”
太子妃忍着气站起来,眼睛里亮得骇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妾身享了这位分,便陪着您刀山火海也是该当!若是妾身只求自保,皇阿玛现在还没发话呢,现请客现杀猪,妾身剃了头发给太后娘娘祈福去,只怕还有用些。”
也顾不得太子爱不爱听,听不听得进去,今日家里传来消息,伯父的行踪未明,消息堵塞,其中定然另有隐情,朝廷上攻歼的势力已然抱成团,明日御史的折子只怕更不好看。
若是沾染上一点有异心的罪名,整个石家都会完蛋,太子妃的手心还残留着母亲手心的汗渍,冰凉凉的,却发着烫,烧灼着她。
:“妾身家里少一个太子妃算什么?可是殿下,您见过杀鸡没有?很简单的,绑住鸡的翅膀,捆住它的爪子,抓住脖子才好下手。若是他们今日对殿下妻族下手成功了,殿下,您还有多少羽翼给他们惦记?”
太子盯着太子妃,此刻他反倒放松下来了,好歹太子妃还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不知怎么的,顿时就觉得有了些底气。
石家不会坏事!
哪怕太子失心疯也不会相信石家出叛臣,这是皇阿玛千挑万选的妻族,苦心栽培了这么些年,牢牢在阴影里支撑自己后背,不行,石家一定要保住。若是此刻为了避嫌,为了自保,把石家抛了出去,纵然保全了自己的位置,皇阿玛还认自己这个儿子,只怕其他兄弟也要在日后,乘机扑上来撕咬自己的血肉,那是,哪里还会有还手之力?
再想深一点,保住石家可不能依靠皇阿玛,要自己出面保住他们,日后才是自己的忠臣,一个无子太子妃的娘家,如何肯为太子卖力气?
况且那些背后的小人们,也该看看孤到底有多少本事,坐以待毙可不是孤想要的结果!磨了磨后槽牙,困兽么,挺好!
走上前扶起太子妃,太子的声音已经冷静下来:“孤早已想好了,今儿没干什么,就在这儿琢磨保本了,不信你自己过来瞧瞧。”
太子妃由得太子牵着自己的手走到书案前,她那一股子发狠的劲儿已经卸掉了好些,这会子身子有些发软。
书案上果然有个未完成的奏折,才写了几行,太子妃知道自己看这个于礼不合,匆匆扫到伯父的名字就把眼睛挪开。
:“孤知道那些人不会轻易放手,你放心,皇阿玛如何待额娘,孤必如何待你!”太子握着太子妃的手,从来没有这般清楚过,这女人不再是面目模糊的女人之一,而是自己的坚定的同盟!
:“原来是妾身小人之心了,还望太子海涵!”太子妃自然知道今日自己逾越了本分,此刻见好就收,立刻换了副面孔赔小心。
:“元就是孤轻忽了,你们妇道人家,想事情哪里那么清楚?只是此事可一不可二,才将的话,到这里就止住了,不可外传。”
:“太子的折本里说了些什么?”
:“这里有誊抄本,主子请看。”
秋夜微凉,蟋蟀在竹林里用华丽的强调唱着凄凉的挽歌,惋惜夏日灿烂的绽放,惋惜秋冬的残酷降临。
总督府里次序井然,巡夜的士兵按部就班在甬道上安静地巡逻,大人不在府上,巡夜显得更加轻松。
夫人在灯下临帖,月光把庭院里的花枝映在窗户上,婆娑动人,摇曳多姿,吱呀一声,门被风吹开了些,夫人紧了紧身上的披肩,笑着对侍女说:“快去看看,是不是玉奴回来了,
它呀,就是贪玩,记得洗洗它的爪子,不许踩脏了垫子,才给它换的呢!”
侍女一笑:“它就是仗着夫人就是心疼它,没日没夜的不着家,好好的一身白毛,成日里灰扑扑的。”
夫人也笑了:“它懂得什么,做人已经这样烦恼了,好容易脱身成畜生,还不恣意些?也忒没意思了。”
侍女出去拿着小鱼干去引那只猫,口里唤着:“咪咪,咪咪,快点啊,有鱼干吃啊!”
后窗里却静悄悄翻进来一个人,蹑手蹑脚走到夫人背后,一把勒住脖子,不一会儿,夫人就晕了过去。
侍女折腾了满身汗,才把雪白的波斯猫抓住,按在胸口,那食指点着它红彤彤的鼻子:“不过是个毛团子,怎么这样能支使人?这辈子我伺候了你,下辈子你可要记得我!”
走回院子里,却发现屋子里的灯熄了,侍女奇怪地推开门,轻声问道:“夫人,睡了吗?怎么不等着玉奴?”
守卫们听见后院里传来一声尖叫,忙冲了进去,只见二门上的管家娘子把着门口,看见他们过来,扑了过来:“快,快,去外头请爷们进来,夫人上吊了!”
总督府固然总督不在,可是还是留了族里的子侄看门,年轻的石三爷从热被窝里爬起来,然后听说伯母上吊了,顿时就从头皮开始发麻,伯父在外平乱,多日没有消息回来,送上京的折子也没有批复,如今伯娘居然丧命,莫非?
定了定心神,石三爷带着人把着大门二门不让人进出,消息不能外泄,如今情况未明,还是小心为要。
又亲自审了审贴身的侍女,一点预兆都没有,房里地下也干干净净,除了一个倒掉的春凳,什么都没有。
石三爷拿冷水洗了脸,让人把侍女带过来:“你仔细想想,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许隐瞒一个字。”
侍女已经六神无主:“三爷,没有发生什么啊?夫人在临帖,玉奴在外头闹腾,奴婢去抓玉奴,回来灯就熄了。”
:“灯熄了?”
:“熄了!”
:“你出去的时候灯还亮着吗?”
:“亮着的,刚换上的牛油蜡烛,今儿从管事那里关来的月例,才点了一点儿,夫人嫌太亮了,还让奴婢剪了剪灯芯。”
石三爷心里猛地慌了,已经十五天了,驿报还在送,皇榜也陆续有新的过来,可是伯父的奏折呢?请求援兵,请求增援的奏折呢?为什么皇上没有回复?
而且,京城的本家,一定会为了伯父出面的,他们可是太子妃正儿八经的娘家,那么,是谁在中间搞鬼?
天蒙蒙亮得时候,紧锁的大门被砸开,石三爷还没回过神来,就看见一队旗兵杀了进来,带头的官员他认识,内务府的人,兼着步兵都统的职,虽然是旁支,却是正儿八经觉罗氏,镶红旗里的贝子,简亲王的庶出第四子,才得了散轶侍卫的海格尔。
石三爷早看见他手里明黄的圣旨,急忙过去跪下,海格尔一脸严肃:“皇上已经收到石夫人的出首信,石总督罔顾圣恩,妄图拥立佞王,你等速速从实招来。”
总督府里的人都愣住了,还来不及哭喊,虎狼一般的士兵便冲上来,捆的捆,绑的绑,石三爷忍不住大喊:“我家伯母昨夜被奸人所害,尸首尚在,谁人说她出首?”
海格尔冷眼看着他:“你家夫人忍辱负重,托付心腹送了血书上京出首,信中言明,无论皇上是否相信,自己难逃奸人迫害,十日不到,必定自杀以明志,我们星夜从京城赶来,还是迟了,救不得你家夫人。”
这时走过来一个侍卫,拿着一个信匣,石三爷认得那是伯母的陪嫁,紫檀木,镶的是象牙,海格尔拿出了里面的书信,却并不仔细看,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仔细对比着,又有人拿着本花笺过来,海格尔看了看:“字迹对上了,去让仵作好生瞧瞧,石夫人究竟是自杀,还是被奸人所害!”
石三爷只觉得雪雾冲到了脑门上,明明不是这样的,明明不是这样的,昨儿晚上伯母还让人送了好菜给自己,打发侍女问自己可有伯父的消息,这都是假的,假的!
京城里,皇帝终下定了决心,他招来了大学士、内阁大臣,拟旨要彻查奉先殿失火,又塞了几个佟佳氏进去督工,西南那边,预备让裕亲王世子过去看看。
然后,太子的奏折就到了,康熙好久没有看到太子这么诚恳的言辞了,真的,他自己都觉得自己亏欠这个儿子许多。
下了明旨安抚太子妃一家,送了许多赏赐,又加封太子的乳母一家,康熙几乎是把这个儿子放在手心里疼了。
敦贝勒闷着头做事,敏贝勒安心养伤,十三贝勒坐不住了,四贝勒以为自己知道什么,开始忧伤了,三贝勒看见十三贝勒坐不住,自己也坐不住了。
就在几个儿子不做声,几个儿子添油加醋,几个儿子动作频繁的时候,八贝勒就显得很沉稳可信了。
就在表面上花团锦簇,私底下暗流涌动的时候,石夫人的血书到了京城,托了当年的手帕交,同在汉军旗的安家夫人送进后宫,直接递到太后娘娘面前。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太子再次失去了自由,失去了信任,一个个惊雷持续不断地砸过来,已经让他晕头转向了,原来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黑幕已经把自己罩住,所有的努力都不过是泥牛入海!
再传来就是石总督企图起兵,被忠君爱国的副将斩于旗下,这样戏剧的发展当然无法让康熙完全信服。
可是西南失了守卫,剽悍的苗民一路占了广西的大半,康熙屁股下面着了火,无心顾上这边,索性把太子锁起来,既是惩罚也是保护,一切,都等平乱之后再说吧!
八贝勒端坐在府里,他知道,封王的旨意已经在路上了,回头瞧瞧身边的内侍:“不骄不躁,方显得自身的度量!跟着爷这么久,眼看你们也有了样子,再大的荣耀也不许在外头一惊一乍,丢人!”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第八子,跨过了贝勒,直接封了亲王,定亲王!谢绝了康熙重新另赐府邸的旨意,定亲王头戴东珠,手握宝剑,送了自己的心腹去西南。





八哥不是一只鸟(八阿哥胤禩重生) 第348章 谁家玉笛暗飞声(下)
当年西北的八旗兵丁隔了这么多年,吃空饷的多了,喝兵血的更多,早已是不能战了,反倒是汉军旗更加剽悍,康熙把兵权看得重,几个儿子都分到各旗去管着,也无非是不想兵权旁落,求一个心安。
铁杆庄稼吃久了,太平日子过多了,底下的腌臜事情就多起来,定亲王自己当年被委任过内务府大臣,手下一群亲戚,头上一堆祖宗,吃雍正的挤兑多了,人吃亏最长脑子,那些弯弯绕他比谁都清楚。
这一世,他依旧不去抢兵权,四哥家小妾的哥哥都是进士出身,那又如何?难道还指望靠女人的裙带去夺位?刘秀当年可不就是靠了郭家,硬生生让原配成了填房,说起来很好听吗?不过是男人自己立不起来罢了,吃亏的事让女人上了,好处自己落着了,还能指望有个好名声吗?
定亲王早拿稳了主意,母亲也好,妻子也好,子女也好,他们愿意帮着自己,是他们对自己有情,可若是自己只指望了靠别人,那这个帝位便是争过来了也是受制于人的笑话!他不愿意!
小心地在吏部把自己的耳目安□□去,手里攥着的能干人越来越多,要放出去,要给别人前途,要给别人放光的机会,不要指着别人回报自己,成就大事者,要有大胸襟。
府里外放出去的门人,做得好的要提起来,做的不好的要教,实在立不起来的就换掉,不能为私情误了公务,这点子他还是立得起来的。
西南大乱,今科的秋闱是开是不开?大学士们递了牌子求见,皇帝犹豫都没犹豫:“不过是宵小做耗,哪里值得耽误朕为天下选材?照旧!”
点了主考,火漆封了题目,各地的举子纷纷往京城赶过来,京城的客栈顿时人满为患,物价照旧涨了三分。
定亲王封了亲王后,门前再次车水马龙起来,姻亲要吃酒,门人要贺喜,福晋倒是劝着要他韬光隐晦些,定亲王摆摆手不当回事:“原就不在意这些,他们过来,自然是有些想头,封了王刻意低调,只怕还惹得别人疑心,沽名钓誉何必呢?我们自己行得正,便是御史也说不出什么来。”
送了几个心腹去西南,那边的战局却胶着起来,定亲王也不着急,左右那几个都不是主将,更何况,这战,打得短就失了意义了。皇阿玛若不是有西南牵制着,只怕已经开始洗白太子了。
储君无德,社稷不安,这样的舆论绝对不是康熙想要听到的,质疑储君,等于直接质疑皇帝的权
威性,嫡长子的地位被动摇,帝位的传承也将失去合法性,那种失控极其危险,翻翻史书,太多前车之鉴了。
为了巩固政权,加封年长皇子的时候,郡王一路封到敦郡王,然后就戛然而止了,十三贝勒十四贝勒连个封号都没有,恩惠若是太多,就不显得高贵难得了。
最得利的自然不是定亲王,诚贝勒死死扣在贝勒位置上,一动不动,然后雍贝勒封了亲王,在没有寸功可言的时候,为了给后面的弟弟看一个榜样,老实听话守规矩的才有好处,硬生生给了个亲王。
五贝勒升为了郡王,七贝勒的位置也没动,却加了几个庄子给它,然后便是八贝勒的亲王了,康熙特特下了旨意,既然已经分封,兄弟之间按王爵行礼。
一时间,定亲王的声望在朝廷里刷到最高值,定亲王依旧笑得清淡,在朝廷上反而开口的少了,交到手上的差事却完成地更漂亮了。
康熙顾忌着太子,专门把定亲王拉到宫里谈了谈,在皇帝看来,庶出的儿子天然就应该倒向嫡出才是天理人情。
:“太子如今在宫里反省,朕封了你们做王,就是看着如今外头情势有些小乱,他既是你长兄,你务必要匡扶与他,便是忠君,便是报答了朕一片苦心。”康熙说得挺动情的,他下一个谈话目标就是敦郡王。
:“你是朕的儿子,眼里心里除了朕,别人都不可以有,你母妃去得早,朕精心教导你,便是望成就你做一贤王,你那些叔伯兄弟,论起来都不如你尊贵,万不可被他们蒙骗了!你可知道?”
对着敦郡王,又是一番严厉加上温情,最后,康熙不忘把佟佳氏的人塞了几个进去,当然,对着自己母家,又是一番说辞了。
:“佟佳氏本是汉军旗,若不是靠着先太后,朕一路保全,你们焉得今时今日的地位?朕知道,如今你们心也大了,也想着要投靠着下一辈,指望将来这深恩能万世不变,告诉你们,这江山还有更替的时候,朝代也有兴衰,想了也是白想。但是眼前,你们若是负了朕,当下的富贵荣华就全没啦。你们可不要辜负了朕啊!”
对着母家,康熙把话说得很直白,至亲骨肉,恨不得比儿子还靠得住的人,他不指点清楚了?若是由得他们犯错,岂不是不孝啊?
敏贝勒也卡在贝勒上一动不动,宜妃娘娘倒是在皇帝面前给他打抱不平:“怎么老五能提,老九就不行呢?”
:“太子还关着呢?封老九岂不是给太子心里添堵?宜妃,你也傻了吧?”康熙再喜欢宜妃,也忍不住要责怪了,明知道太子心里不好受,你咋只惦记你的儿子呢?就算庶母不好关心嫡子,不给他添堵总可以吧?
宜妃娘娘谢了罪,亲自打点了冬季御寒的衣物送到毓庆宫,康熙这才重新跟她说话,又把过年的典礼交给她主办。
就在西南捷报屡屡有回的时候,秋闱传出了惊天的闹剧,一群不知哪里来的迂腐书生,落榜之后无颜归家,集聚在京城,每日嚎啕饮宴,咆哮于外,原本没人搭理他们也就散了的,偏偏有人去搭理。
为首的有一个是商户出身,姓钱,名承德,花了好多银钱才换了一个生员的身份,乡试府试一路过来,最后居然可以进京,家里人已经把他捧成了神仙,就差觉得皇帝不如他,换他来坐坐龙椅了呢!
这日钱承德照例在酒楼上花了银钱请客,听着一班落第举子一齐诉苦,顺便感叹怀才不遇,然后感谢钱同榜的照顾,然后许诺将来发达了如何如何报答他。
中间钱承德出去小解的时候,昏昏沉沉就转错了楼层,进错了楼层,看见一群衣着华丽的人,坐在雕花精美的包间里。
顿时钱承德就看到了机会,抖了抖衣袖,把脸抓了一把,开始自报家门,座上客居然没有生气,容得他介绍完,还许他说了几句话。
贵人们听说了他的悲惨遭遇,特别亲切地安慰了他几句,客客气气地夸奖了他几句,身为商户不容易,不过谁说商户就比谁低下呢?当年吕丞相不是一样流芳百世,万世为师?又鼓励钱承德多多关心时政,不要死读书,要用行动证明自己。
酒意上头的钱承德顿时觉得人生得遇知己,当浮一大白,豪气冲天地转身去进行人生的大改变,大转折。
没过几日,刻意钻营的钱承德就已经找准了自己最大的投机事业:为无辜被冤枉的太子伸冤!
礼部尚书身兼太子少保,居然坐视太子受辱,妄自读了圣贤书,竟然不知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的道理吗?
玉在匣中待价沽,家传八张嘴巴的钱承德腰中有钱,腹中有料,再次展现了他绝佳的能力,把落第举子的心思转移到如何让皇帝见证自身价值方面。
于是,联署了姓名的万言书便贴在了皇榜上面,好容易被皇帝雪藏着保护的太子再一次走到了前台。
京畿的精兵去抓捕手无缚鸡之力的举子自然是毫无压力,可是举子们一路慷慨激昂却着实给他们惹了麻烦。
那些大逆不道的话语,那些过分煽动的观念,那些自以为是的骄傲,统统让人头疼,而这恰恰是康熙拼了命在避免的。
礼部尚书再一次被康熙的咆哮震得耳朵发聋,康熙不好意思对上了年纪的老尚书上刑,却不妨碍他折腾尚书家的儿子。
王尚书的三个儿子,全部把官爵一撸到底,也就罢了,王尚书的长子还剥夺了功名,这可就要了汉族尚书的性命了,官爵可以再来,可是功名,去了就去了,自己是汉臣,是清流,怎么可以没有功名呢?
太子在深宫听说有举子为自己请命,大为高兴,午饭还多喝了几碗汤:“这才是有德有才之人说的话,他们居然落第了,可见如今朝政败坏到何等地步!”
太子妃却一字不接,打从她听说了自家伯父伯母的遭遇后,一夜之间,太子妃便老了十岁,关心则乱,她到底还是着了道啊!
敦郡王把几千两的银票散了出去,叮嘱着:“务必全部花出去,一分不留,不用给爷省着,都花了。”
敏贝勒躲在帷幕后面,等到人都散掉了才把弟弟拉进去:“这才几千两,够用吗?你也太孤寒了。”
敦郡王摇摇头:“哪用得着那么多,那些人,一点钱就会动心的,多给了,反而会有麻烦,不怕人笨,就怕人笨动作还特别多!”
敏贝勒点点头:“果然是长进了,那两个佟佳氏搞定了没有啊?”
敦郡王笑了:“都不用八哥出手,弟弟我就拿下了,连他们老子一起!”
敏贝勒笑得舒心畅意:“就是要这样,咱们先前受着的腌臜气,得,攒着,日后都要讨回来。”
敦郡王站起身来:“走,今晚去八哥家吃饭吧。”




八哥不是一只鸟(八阿哥胤禩重生) 第349章 楚腰纤细掌中轻〔上〕
定亲王府前门后门华盖车挤挤挨挨,后门进出的是管事们小厮们,今日王爷宴客,天下的奇珍异味流水般运进来,各地的奇葩名卉一盆盆抬进去,杂耍的,百技的,均从后门进去,等着晚上亮出来给王爷添彩。
前门只开了侧门,中门是留给宗亲长辈的,他们上周已经过来了,定亲王府摆了七天的宴席,皇帝,宗亲,长辈,部里下属,旗下都统门人,各有招待,今日是最后一天大宴,外放的旗下大员特特赶回来贺喜,定亲王强打着精神作陪。
酒过三巡,菜上七轮,定亲王已经不耐烦了,饶是铁人,连续七天饮宴也是难受,脸上的笑容不可以少一分,不然尊长会怪罪,下属会猜疑,腮帮子那里两块肉,抽抽的酸痛,只好把后槽牙咬紧。
坐在首席挨着定亲王的是去年提了一省都督的葛礼,他自重身份,隐然为在座之首,站起来祝酒,爽朗大笑言道:“王爷天纵英姿,龙章凤姿,奴才何等有幸忝居身后?满饮了这杯,惟愿王爷福寿绵长,他日还望王爷记得咱们。”
定亲王也饮尽了杯中酒,并不接话,只是微笑着招呼他们自便:“不过是皇恩浩荡,皇阿玛心疼儿子,各位言重了。”
席上还有新上任的内阁学士,甫任命的六部侍郎,在定亲王眼里,皆是会赶热灶的家伙,只是人家摆明车马来投名,自己若是拒之于门外,便不好了。
端上河鲜海鲜,便有轻纱裹着的舞娘袅娜着身子进来,做出极尽明艳的媚态,摆出各样美丽的舞姿。
定亲王略略放松了脊背,靠在椅背上,屋子里满是果香菜香脂粉香,闻起来不怎么舒服,座上的人也添了几分醉意,眼睛不住地往舞娘身上扫过来扫过去。
定亲王站起来,笑着说:“待会还有更好的,且别醉倒了。”
座下哈哈大笑,定亲王趁机扶着内侍的胳臂,就离了大厅,刚出了门,管事的就凑上来说:“张侍郎刚刚派人随了分礼过来。”
1...162163164165166...1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