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美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然宅
绝望之下,冯翠菊开始跪在严大人面前,给他砰砰的磕头,额头在石板上磕的梆梆作响,“海峰,我求你了!”冯翠菊哭的泣不成声,“我舍不得小旭啊,我也舍不得你啊!我回来就是为了你和小旭,你不能那么狠心绝情啊!”
严大人被冯翠菊的话气笑了,盯着地上磕头的冯翠菊说道:“冯翠菊,当年小旭才两岁,话都说不囫囵,饭也不会自己吃,你就能舍得小旭舍得我了,到如今,想来你更没什么不舍得的了。你走吧,我不想看见你。”
从头到尾,严大人一直拉着李氏的手,没放开过。
冬宝默默的看着,怀里小旭还在哭,冬宝不知道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如果她是严大人,遭遇了这么极品的前妻,肯定先把人痛骂一顿解气,说不定还要拳打脚踢一番,再绑上枷锁送县衙治她的罪。而严大人从头到尾也没说什么多难听的话,只让对方走人,不要再出现在他面前。
从本质上来说,严大人也是个脾气软糯的受气包啊,也许那个叫冯翠菊的,正是拿捏住了严大人这一点,才这么有恃无恐的回来闹的……冬宝想着,只不过严大人遭遇了妻子背叛的重创,比李氏早一步走出去,又机缘巧合之下做了所官,造就了现在看似严厉冷酷的严大人,其实本质还是没多大的改变,这也是为什么两人地位差距这么大,却能看对眼走到一起的原因吧,两人性子太相似了。
一想到这里,冬宝顿时觉得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有一个软糯的受气包娘已经够受了,再加上一个同样的软糯受气包后爹……
“还不赶快走!”梁子在一旁大声喝道,“你要是再不走,现在严大人就写张休书给你,再送你到县衙治罪!”
这年头,妇人与人“淫,奔”是重罪,不光是妇人要受罚,“奸,夫”也要被通缉。
冯翠菊哭哭啼啼的从地上爬了起来,严大人头扭到了一旁,小声安慰着李氏,小旭埋头在冬宝怀里不看她,所有人都鄙夷的看着她,绝望之下只得先走了。严大人掏出了帕子塞到了李氏手里,在宽大的袍袖遮掩下,握了握李氏的手,松开后,严大人大声的对宾客们说道:“诸位,实不相瞒,刚才来的那个妇人,是我严海峰的之前的夫人。五年前,我还只是个普通的衙役,一个月就领那点薪俸,连住的房子都是泥胚砌的土屋。她长的好看,爱打扮,我养不起她,供不起她那么好的生活。她受不了穷日子,抛下我和儿子走了,现在不知道咋又回来了。我一直瞒着,谁都没说过,别人问起来,也只说她死了,因为这是我严海峰的丑事,我一辈子都不想让人知道的丑事,也是我的耻辱!可现在瞒不住了,我也不想瞒了,她抛夫弃子,与人私奔,按我大良律例,是要流放三千里的。我顾念小旭的面子上,不追究了,但我们的夫妻情分早就完了!今天,是我和李娘子成亲的好日子!诸位要是来看我严海峰的笑话的,现在笑话看完了,可以走了,要是来贺喜的,那我严海峰欢迎,请大家坐下,喝杯喜酒,吃了喜宴再走!”v
[加微信cmread365,悦读有惊喜]一更。
良田美井 第229章 婚礼完成
第229章 婚礼完成
“要说严大人才是真男人,宰相肚里能撑船!”有人啧啧夸道,“要是我,早给脱了鞋,拿鞋底子扇那女人了!再绑了送官,非判她个流放三千里不可,哪能就这么轻易的放过她了!”
“严大人是人才啊!离了那女人才兴旺起来的,我看那女人就是克夫,再悔改也不能要她!”
“肯定是姘头不要她了,人老色衰回来了,想坑严大人一把,咱严大人是好人,可也不能受这窝囊气!”
上百个人刻意的议论恭维下,严大人立刻变成了忍辱负重的成功人士的励志典型。
被冯翠菊打断的婚礼继续进行着,仿佛冯翠菊的到来只是个小插曲,并未对今天的婚礼产生任何影响。这回没了捣乱的人,在书院院长的主持下,严大人和李氏先是拜了天地和严大人父母后,夫妻对拜。
接下来却不是送入洞房,而是安排严大人和李氏坐在了主位上,冬宝和小旭被秋霞婶子从人群里喊了出来,一人手上塞了一个茶盅,去给后爹后娘磕头敬茶。
严大人和李氏面前也放上了垫子,冬宝和小旭两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大红绸缎面料做的衣裳,喜庆又好看,冬宝先跪在了严大人跟前,恭敬的递上了茶盅,喊了一声,“爹,请用茶。”严大人连忙接过了茶盅喝了一大口茶后,扶了冬宝起来,从身上摸出来一个红包塞给了冬宝,笑道:“好孩子,拿着。”
“哎。”冬宝笑嘻嘻的揣进了袖子里,摸红包里面大约有三四块银裸子,暗道后爹真大方。
而小旭也认真的给李氏跪下敬茶,等李氏接过了茶盅,小旭便给李氏磕了个头,脆生生的喊了一声:“娘!”
李氏眼泪顿时就掉出来了,赶紧把小旭抱了起来,抹了把脸说道:“好孩子,咱没这么多虚礼,不用跪的。”也塞给了小旭一个大红包。
“礼成!”随着书院院长一声喊,鞭炮声和锣鼓声又响了起来,这代表着严大人和李氏已经行了礼,成为了正式的夫妻。
严大人知道李氏脸皮薄,并没有拉着她一起向宾客敬酒,只让她回屋歇着,叮嘱冬宝好好陪着李氏。
院子里是热闹的喜宴,觥筹交错声、鼓乐声还有贺喜声响成一团,仿佛刚才冯翠菊的那场闹剧根本没有发生过。
冬宝陪着李氏坐在新婚的床上,床上铺着崭新的褥子,床角落里叠放着六床印着大红喜字的被子,床头上和铜镜上贴了红双喜,梳妆台上摆放的是红色的梳子,窗台上放着红纸包裹的大葱和筷子,屋子里一切都是红艳艳的,喜庆的耀眼。
“娘,你是咋想的?”冬宝趁这个时候问道。
李氏叹口气,拍了拍自己有些麻木的脸,轻声说道:“这事儿吧……错不在他。”
冬宝笑了起来,李氏的意思是不打算追究了,日子准备就这么过下去,便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她们认识严大人一年多了,严大人是什么样的人,她们还是相当了解的。再说俩人的亲事都办了,要是因为这件糟心的事而分开,那才真是成笑话了,该宽容的时候还是要宽容的。
“娘,以后你要是听到啥不好听的,就装作没听见。”冬宝拉着李氏的手说道,她预感不用到明天,什么样的传言都有了,既然决定了要和严大人走到底,就要有走到底的牺牲和觉悟。
李氏笑着点头,摸着冬宝的头说道:“这娘知道,自从……哎,啥样的难听话娘都听过,只要咱娘俩过的好,旁人说啥咱都不管。”
透过雕花的窗户,她能看到院子里严大人挨桌敬酒的高大背影,光是看着就让她心安,这是她在前一任丈夫那里无法得到的,自从决定和严大人成亲后,严大人所给她的重视和尊重,才让她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婚姻。
婚姻是两个人有商有量的过日子,互相尊重体贴,丈夫保护妻子孩子,妻子照料丈夫孩子,绝不是她在宋家时那样,先是被宋家人当成生男孩的工具,后来是被当成苦力和受气筒,别说在宋杨面前说句自己的话了,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生怕哪里让宋杨看不顺眼,又是一顿冷脸和斥责。
她才体会到幸福婚姻的前奏,还没有正式走入这个生活,怎么舍得放弃掉这么好的严大人,这么乖巧的小旭?她要是放手了,多的是女人在后面抢着接手,她才不傻!
没过一会儿,小旭和全子两人合力端着一个托盘进来了,托盘上放着筷子,几个扣碗还有四个还在冒着热气的大白面馒头。因为小旭个子低,全子个子高,全子不得不半躬着身子就着小旭的高度,怕扣碗里的菜撒了,两个人艰难万分把托盘抬进屋里了,李氏和冬宝赶紧上前去把托盘接了下来,放到了梳妆台上。
“我说我自己端就行了,小旭非得要端一头,尽费事!”全子笑嘻嘻的,半真半假的抱怨道。
小旭红了脸,争辩道:“我要给我娘和我姐端饭吃!”
李氏笑的合不拢嘴,摸着小旭的头说道:“等你再长大点,就能自己端饭过来了。”
冬宝则是拧了下小旭肥嘟嘟的脸蛋,笑道:“马屁精!”说着揭下了菜碗上扣上去的碗,菜有炖鸡,鱼块,小酥肉,大肉炖豆腐,丸子汤,看样子像是从席上挑拣出来的好菜,闻到菜的香味,冬宝肚子饿的更厉害了。
“严大人让我娘去老师儿那盛的菜。”全子说道,摸了摸脑袋又咧嘴笑道:“本来我哥说帮我们端过来的,我娘不让,说我哥是大孩子了,不好进大娘的新房了,就让我和小旭送过来了。”
李氏想起长的高高壮壮的林实,感叹道:“你们都长大了,过两年,全子也是个壮小伙子了。你们俩赶快出去吃席,别饿着自己了。”
“饿不了!我娘早就给我们夹好了菜放我们碗里了,我们过去就能吃。”全子笑道,还是飞快的拉着小旭跑出去了。
李氏把筷子递给了冬宝,又掰了个馒头给冬宝,笑道:“快吃吧,刚才就听到你肚子叽里咕噜的叫。”
冬宝笑着接过了,她坐在椅子上,李氏坐在床沿上,两人围着梳妆台吃饭。
李氏尝了几口菜,满意的点头说道:“这菜做的不孬,听你爹说屈老师儿手艺好,真是不孬!”
吃了这么长时间冬宝做的菜,李氏的口味也提高了不少,知道做菜好吃得舍得放油,像宋家那样一大锅菜只放几滴黑漆漆的菜油的做法,再巧的厨子也做不出好吃的菜。但绝不是油放的越多越好吃,像乡下人冬天杀年猪的时候做的猪肉熬白菜,不少人不会吃,为了图省事,把厚厚的大肥膘肉放进去煮,菜上桌没一会儿就凉了,凝固出来的猪油都有两指厚,吃着腻味,不吃又可惜。
这屈老师儿的手艺确实不错,虽然赶不上冬宝会做的花样多,可就是这简单的家常炖菜,做的火候也到,肉炖的松软酥烂,肉里的菜却火候正好,比大多数厨子都强。
冬宝慢半拍的才反应到李氏说的“你爹”是谁,忍不住笑了起来,点头道:“是挺好的,我在外头的时候还听到有人夸屈老师儿,说他很难请的,年纪大了,这好些年都不出来给人做席面了。”
李氏笑着点头,这么难请的屈老师儿严大人都请过来了,不正说明了他重视这个婚姻么。
等到宴席吃到一半的时候,冬宝和李氏也吃完了饭,冬宝准备把碗筷端出去的时候,门口突然呼啦啦来了好几个人,为首的正是笑的喜气盈盈的秋霞婶子和李红琴,后面跟着桂枝荷花几个人,还有高氏。
“你们咋现在过来了?席才开始没多一会儿,吃饱了没有啊?”李氏赶紧起来问道。
秋霞婶子赶紧把李氏按着坐在了床上,笑道:“吃饱了,菜上的多,刚上几个盘子就吃饱了,还剩了好多盘子动都没动过,现在也就男人那边还在吃,他们喝酒,比咱费事多了。”
李氏笑着点头,对秋霞几个人小声说道:“等会儿席散了,你们几个晚点走,那些没动过的菜,你们几个分了带回家吃,还有泔水,秋霞,等会儿你去铺子里把大灰和板车弄过来,把泔水拉回家喂猪。”
“好,这我可不跟你客气。”秋霞婶子笑道,又对冬宝和蔼的笑道:“明儿我家割麦子,冬宝你要不要带小旭回去玩?”
冬宝连忙点头,“要去的,我们快晌午的时候过去,顺便给你们送饭。”“可别送饭了,今儿剩的菜多,用井水冰着够吃几天!”秋霞婶子笑道,她是想让小旭和冬宝出来,多给严大人和李氏点单独相处时间,可不是挂念着未来儿媳妇送饭的。
[加微信cmread365,悦读有惊喜]一更。
良田美井 第230章 一家人
第230章 一家人
冬宝和小旭两个人戴着宽大的草帽坐在板车上,冬宝熟练的赶着驴车,小旭一只手扶着板车的沿,一只手按着瓦罐的盖子,怕瓦罐里的豆浆受不住颠簸洒出来。
“还要多久啊?”小旭问道,虽然有草帽遮阳,可天气炎热,小旭白胖的脸蛋热的红扑扑的。
冬宝回头笑道:“就快到了,你到了全子家,下不下地干活啊?”
“下的下的。”小旭连忙点头,“我昨天跟全子哥说好了,让我也割会儿麦子。”小旭自小长在镇上,只见过别人割麦子,却从来没自己动手割过,心里很是痒痒。
冬宝点头说道:“成啊,当心别割到脚就行。”
冬宝昨天是睡在她的新家里头的,她原以为自己换了新环境会睡不着,可没想到躺下去没多久,数着帐子外的星光,很快就睡着了。据说李氏半夜还起来看过她一次,见她睡的跟个小猪一样,便放心的回去了。
早上她是被鸟叫声吵醒的,睁开眼就是一片灿烂的阳光,仔细听前院里有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还有严大人,李氏和小旭的说话声。当时冬宝心里暗道糟糕,自己没李氏和严大人起的早也就罢了,居然让小旭都赶到自己前面去了。
冬宝赶紧起床穿衣服,就着房间脸盆里的水洗了把脸,简单梳了头就出去了。
外头严大人正从灶房里往外端盛着稀粥的盆子,穿着一身家常的灰布短褂,黑粗布裤子,看到冬宝后笑道:“起来了?赶紧坐下来吃饭吧。”
“姐,姐!坐我这里!”小旭朝冬宝笑嘻嘻的招手。
这会儿上李氏也端了一个小竹筐出来了,李氏也换上了家常的衣裳,头上只戴了根金簪,手上的竹筐盖着笼布,冒着香气,从香味上判断,显然里面是刚烙出来的小葱油饼。
乍看到闺女,李氏还有些不好意思,赶紧把竹筐放到了冬宝和小旭面前,转身就要进灶房拿碗筷。
前世今生加起来,冬宝已经很多年没有体会到这种全家人坐在一起吃早餐的感觉了,父母自从把豆腐生意搬到城里做大做强后,就变的忙起来,而今生的宋冬凝,恐怕宋秀才一辈子都没有进过灶房帮李氏做过饭,人家信奉的是“君子远庖厨”,只会坐在饭桌前摆着一家之主的架子等吃饭,顺便挑剔下饭菜的味道。
冬宝强抿住了要翘起来的嘴角,跟李氏抱怨道:“你咋不早点叫我起床啊?你们是不是想背着我把早饭吃了?”她更抱怨李氏的是,这不是新婚第一天么,又没公婆要拜,起这么早不科学啊!
李氏气笑了,伸手拧了把冬宝的耳朵,“你看这丫头!你自己睡觉都没个点儿还怨别人?人家小旭起的都比你早,我说要喊你,你爹说让你再多睡会儿,等饭做好了再让小旭去喊你,结果没等小旭过去,你就自己起来了。”
“没你这么惯姑娘的!”李氏笑着看了严大人一眼,“将来养出个懒姑娘来,看咋办?”
“怕什么?”冬宝笑嘻嘻的说道,拈了一块葱油饼吃,优哉悠哉的说道:“我有大实哥,不愁嫁的!你要是嫌我烦,等到岁数了我自己打包行李去大实哥家里就行了。”完全一副赖上人家林实的无耻模样。
李氏真是被女儿的厚脸皮给打败了,旁人家的姑娘说起未婚夫来,都是含羞带怯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闺女倒好……
“你现在就去人家家里吧!”李氏气笑了。
冬宝两眼发亮,“现在就能嫁了?太好了!”
李氏一巴掌拍到了冬宝的脑门上,气的无语,“真是白养你这么大了,一心往人家家里跑!”
严大人也被逗笑了,揉了揉冬宝脑门上被李氏拍到的地方,笑道:“那哪行啊?我好不容易有个姑娘,小旭好不容易有个姐姐,哪能这么快就嫁出去?咋也得在家里多留几年。”
“还有我!”小旭在一旁叫道,“将来我长大了可以养着我姐的!”
冬宝笑嘻嘻的夸了一声,“好孩子!”顺便狠狠的在小旭脑门上亲了一口,真不亏她对小旭这么好。
一顿饭四个人吃的都很开心,小旭一会儿看看李氏,一会儿看看冬宝,开心的喝粥的嘴都是咧着的,两只脚悬空在椅子上,不停的来回晃荡,这不是他和父亲两个人孤零零的早餐,也不是在铺子里和别人一起跟客人一样吃的早餐,是他和母亲和姐姐一起吃的早餐,饭桌上的拌嘴和玩笑是他多少年来难以体会的家的温暖和味道。
吃过饭后,冬宝便带着小旭去了铺子,喂了鸡后把大灰套上了板车,今年天热的早,麦子熟的也比往年早上几天,如今正是农忙时节,李红琴带着秀玉和小谦回了张家村,帮工的秋霞婶子她们也在地里忙着割麦子。
原本热闹的集市一下子冷清了起来,李氏关了铺子,只打算在下午的时候回塔沟集林家里做豆腐,把豆腐和豆芽分给宝记小队的人挑去卖。
冬宝和小旭一出沅水镇,眼里看到的到处都是农忙的场景,金色的田野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风一吹翻起了滚滚的麦浪,地里是带着草帽弯着腰割麦子的农民,有手脚麻利的人家都已经割了大半的麦子了。
冬宝和小旭到了塔沟集后,村里静悄悄的,大多数人此时都在自家地头忙碌,两人先去作坊看了看,作坊已经盖好了,人手也招齐全了,只等农忙过后开工生产。门口拴着两头大毛驴正在吃草料,看到来了生人和生驴,一个个警惕的叫了起来,小旭笑嘻嘻的跑过去把两头驴都摸了一遍。冬宝几乎可以想象的到,如今安静冷清的作坊在十天后该是多么的热闹兴旺。
看完作坊,两人才赶着大灰去了地头,往林家的地里走,一路上碰到不少认识的乡亲,都纷纷跟冬宝打招呼,末了看着小旭,略带恭敬的笑道:“这是严大人家的小少爷吧?”
“啥少爷不少爷的!叫他小旭就行。”冬宝笑道,招呼小旭让他跟乡亲们打招呼。
小旭早就过了怕生的年纪,笑嘻嘻的随着冬宝“大叔,大伯,婶子”的一路喊过去,嘴甜的很,人长的又漂亮可爱,惹得不少人稀罕不已,直夸官老爷的儿子就是不一样,招人喜欢的很。
林实刚割完了一垄麦子,站直了腰擦汗歇气的时候,瞧见了从远处过来的冬宝和小旭,对秋霞婶子笑道:“娘,冬宝来了。”
秋霞婶子赶紧站直了往林实指的方向看了眼,从地里出来了,笑的合不拢嘴的迎了上去,先把小旭从板车上抱了下来,又扶着冬宝下了驴车。
“路上热不热啊?”秋霞婶子笑着问道。
小旭摇摇头,“不热,带着草帽哩!林大娘,我和姐给你们带了甜豆浆,你们赶紧喝吧。”
“好!”秋霞婶子笑着应了,从地头拿了一个碗,先倒了一碗豆浆,招呼正在和冬宝说话的林实,“大实,赶快喝一碗。”又朝地里几个弯腰割麦子的人影喊道:“爹,他爹,全子,赶快过来喝点凉的歇歇!”
说是凉的,其实经过了这么长时间,已经不算凉了,不然几个人刚出了那么多汗,是不能直接喝凉豆浆的,非拉肚子不可。
全子今年十一了,从今年开始,他也要像他哥哥林实那样下地割麦子了。冬宝看着从远处跑过来的全子,脸上挂着汗,个头蹿的比她都高,身板也壮实了不少,全子去镇上读书后,比以前老成懂事多了,去年的这个时候,他还只知道天天跑出去玩,一点也不操心家里的事。
“懂事多了!”林福跟乡亲们夸自家小儿子,“不用催就知道帮家里干活了,跟他哥一样,一回家手就不闲着。”
小旭见全子过来了,拉着全子的手让他带自己去割麦子,全子被小旭缠的没办法,只得带着他下地了。
秋霞婶子不放心,在后面跟着看着,叮嘱道:“别割到哪儿了,你让他割两把就行了。”
“哎,我知道。”全子遥遥的应了一声,带着小旭钻进了地里。
林实在一旁笑着看着,对秋霞婶子说道:“娘,别担心了,全子都是大孩子了,他心里有数。”
秋霞婶子笑了笑,“这不是不放心么!”人家严承旭是严大人的独子,万一割到哪儿擦到哪儿了,多不好。又问冬宝道:“你娘呢?咋样了?”
冬宝点头道:“挺好的,我们临走的时候我娘说她下午过来婶子家做豆腐。”“你娘就是个闲不住的!”秋霞婶子笑道,“我还当她得歇个两三天哩!前儿村里有媳妇还问我,说你娘嫁了严大人了,还做不做生意了?我说做,咋不做啊,咱谁一天不干活身上都不舒坦。”
[加微信cmread365,悦读有惊喜]一更。
良田美井 第231章 麦仁
第231章 麦仁
而且在两人成亲前,严大人便决定好了,他挣的钱都交给李氏,作为一家人的家用和小旭的束脩,至于李氏和冬宝挣的钱是她们母女俩的,怎么花是她们的事,他和小旭不会要。作为一家之主,他有责任担负起一家老小的生活。
冬宝倒是没想过要和严大人划分的多么清楚,毕竟大家是一家人了,钱上面分的太清楚也不方便。现在严大人收入还不错,家里没有大的花销,暂时不用动用她们母女的钱,她的盘算是等小旭长大些,读书科考的时候她和李氏会尽全力支持小旭的。
不一会儿,全子就拉着小旭从麦地里出来了,小旭脸蛋上淌着汗,满是兴奋的神色,朝冬宝比划着,“我割了这么大一捆麦子,就在那儿!”
“真能干!”秋霞婶子笑着夸了一句,便和林实,全子又下地了,让冬宝和小旭坐在地头的树荫凉里等着,说再割一会儿天就热的厉害了,就回家做饭,到下午凉快的时候再出来割麦子。
冬宝拉着小旭坐在地头上,看到旁边的沟里有几株青绿色的麦穗,赶忙过去把那几株青绿色的麦穗摘了过来。
“这还没长熟呢!”小旭叫道,“姐,你摘了它们干什么?”
冬宝把一支麦穗放在手里来回搓着,说道:“长不熟了,再长也只能这样了。”这种麦苗一般是播种或者收获的时候洒落在路旁地头的,没有和地里的麦子一样生长发育,一直到这会儿上麦子都成熟了,它们才变成青色,等麦收季节过去,它们也不会继续成熟,长成青黄色,而是会在夏天的雨水中枯萎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