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美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然宅
冬宝摆手笑道:“只和几个人签了十年的长约。”
“啧!还当你多会做生意呢!”王五鄙夷的看着冬宝,“你做豆腐的手艺是秘密吧,要是谁都知道了,都做起了豆腐,你上哪赚钱去?你去看看八角楼的厨子,哪个签的不是卖身的死契,不光祖宗八代要调查清楚,家里人在哪都有人注意着,就怕厨子学了手艺跑了。”
“我不靠那个。”冬宝笑道,本质上来说她是个现代人,即便是有人偷学了技术跑去别处开豆腐作坊,她也没想过要把那人怎么样,做豆腐不是什么多困难的事,有心人迟早会摸索出来,而且集市上已经有人开始卖豆芽了。
与其在这里严防死守,不如大方点,放出一部分,自己留着一部分,胜得过天天提心吊胆,跟防贼似的防着别人,生怕被人学了去。
冬宝的态度让王五很生气,他堂堂王家五少爷,好心好意,屈尊特意提醒她这个乡巴佬,她居然不当回事,“随便你!到时候可别后悔!”王五少爷哼了一声,十分不爽的走了。
土豪朋友真不是人人都能消受起的……冬宝暗自感叹着,跟在小厮后面出了八角楼。
冬宝家去年买的四十余亩地已经可以收租了,梁子陪着李氏去挨家挨户收的租子,其中还有一家人见来收租的是官夫人,以为李氏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贵太太,拿了去年的陈麦子清洗了后翻晒了一遍,企图混过去交租,被李氏一眼就发现了。
任凭那家人怎么求饶,李氏都没松口,把租子收齐后,直接把那户人家的地收了回来,另租了出去。李氏是个良善老实的人,种了半辈子地,这样的人更不能容忍有人在粮食的事上做手脚,用李氏的话来说就是,“品性有问题,庄户人家家里困难的多了,也没跟他家一样干这事的,连东家都敢坑,还有啥是他不敢做的?”冬宝知道后大感欣慰,记忆中那个被黄氏骂了连声都不敢坑的受气包李氏的形象早就模糊的记不清楚了。
[加微信cmread365,悦读有惊喜]一更。
良田美井 第234章 作坊开工
第234章 作坊开工
开工前几天,冬宝坐在桌前在纸上涂涂抹抹,写着她中意的几个管事的名字,她和李氏不可能天天在作坊里盯着,还是得要信得过的人管。林福是头一个冬宝能信任的,当然是总管事的地位,可作坊要做的买卖种类多,除了豆腐,还有腐竹,豆皮,豆干,豆芽……林福也不是超人,不可能事无巨细样样都管到。
剩下的管理各个小部门的人就要好好的挑了。
冬宝有些头疼,大荣很憨厚,可不够机灵,管人的话有些问题,大伟倒是够机灵,可他和荷花都属于太聪明的那类人,冬宝很难保证大伟夫妻会像桂枝大荣夫妇那样一心依附她们,可别的人她就更不放心了,大伟和荷花虽然精明,但相处这么长时间,冬宝至少能保证他们没有什么坏心思。
其实还是签死契方便一些……冬宝想着王五的话,就忍不住感叹。
“这又在愁啥呢?”李氏掀开帘子进来,递上了切好用井水冰镇过的甜瓜。
冬宝笑着接过了,端起一瓤咬了一口,冰凉的甜甜的滋味顿时把心头的烦躁都压了下去,对李氏说道:“想着让谁当作坊的管事呢?之前在安州的时候,有个认识的人说不如把这些管事都签了死契,做起事来放心多了,没那么多麻烦。”
“哎哟,那咋行啊!”李氏拍着手摇头,“咱都是乡里乡亲的,咋好意思跟人开口签死契?这么长时间来,人家也没少帮咱的忙,咱又不是城里的啥大户人家……这死契还是算了。”
冬宝就知道李氏是绝不会同意给那些帮工管事签死契的事的,本质上来说李氏还是个庄户妇女,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可以算的上地主阶级了,只觉得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她开个作坊帮乡亲们挣工钱,自己再赚点,开个作坊就要买断人家一家,实在是……买人什么的,那是大户人家干的,她干不来这事,也不敢干这个事。
“我知道。”冬宝笑道,反正签了十年,至少这十年里,管事们应该是竭尽全力的为她工作的,十年后的事情,还是交给林实吧,到那时候,林实应该早成长为能为她遮风挡雨的男子汉了。
林福这些日子走路都带着风,眼角眉梢都是擦不去的喜悦和骄傲,马上就是作坊的大管事了,他和秋霞商量过无数遍,一定要好好干,用心干,不能让未来的儿媳妇失望。
早在麦收之前,李氏要开作坊的消息传出去后,沅水不少商铺的老板就过来问,想从李氏这里批发豆腐,豆皮什么的卖,沅水不是个小镇子,多开几家豆腐店,也能卖的过来,况且豆腐又不是啥金贵东西,平常人家都吃的起。
听说作坊还要做腐竹,豆腐衣这些能放很久的干货,老板们就更激动了,傻子才看不到里面的商机。
不光是沅水的老板,县里,安州和青州的铺子都有不少人过来打听消息,青州的老板好说,李氏一律让他们跟林福谈,冬宝写合约,每天供应多少豆制品,何时交定金之类的。而安州的老板,林福则是歉意的好言劝了回去,因为已经和王聪家的铺子商谈好了,宝记的产品只供应王家的铺子,没办法再提供给他们了。
安州来的生意人自然十分扫兴,也十分遗憾,可没人敢抱怨什么,谁让自己下手没有王家人快呢?再说了,在安州这块地界上,谁敢跟王家人叫板?人家不光家族势力大,铺子也多,整个安州开的到处都是,实在竞争不过。不就是豆腐生意吗,王家人独占就独占吧,自家没了豆腐生意还有别的,也不至于活不下去。
作坊选在五月二十这天开了张,是李氏找先生算的好日子。一大清早,严大人就驾着大灰拉的平板车,载着一家人赶去了塔沟集。
李氏他们离塔沟集村口还有老远的时候,就有守在那里的小孩飞奔到村口报信,“来了,李娘子和严大人来了!”
林福等人早就等在村口了,等李氏他们的板车到了的时候,都激动的呼啦啦一窝蜂迎了过去,七嘴八舌的打着招呼。
“哎……”李氏头一次受到这么隆重的待遇,就是县官出行怕也没她这么受欢迎,一时间激动的脸红了话也说不囫囵了,只顾着摆手,“来恁多人干啥,咱都是乡里乡亲的……不搞那些虚的。”
在众人拥簇下,冬宝等人也从板车上下来了,让贵子牵了驴车跟在后面,等到了作坊门口时,林福掏出脖子上挂的钥匙打开了作坊大门上挂着的大铁锁,干净宽敞的院落里放置着各样工具,展现在众人面前,不少人头一次见识作坊里面的场景,都踮着脚伸着脖子好奇的看着。
冬宝怀疑整个塔沟集的老人小孩都过来了,妇人们笑嘻嘻的聚在一处,背上兜着娃娃,手里还拿着鞋底子,一边看热闹一边纳鞋底子,老汉们也聚在了一处谈论着作坊,自豪的说自家哪个儿子或者媳妇去上工了,烟雾缭绕中,每个人都是红光满面的,充满了希望和期盼。
还有不少她不认得的生面孔,一脸羡慕的看着面前气派的作坊,估计是外村的人。
不过这些人当中,没有宋家的大人,大毛二毛倒是在,和一堆拖着鼻涕的小孩子在人群中打打闹闹,大毛都快十一了,还是完全一副没心没肺的模样。
这也是冬宝意料之中的事,宋家人是肯定不会来瞧这个热闹的,人家骄傲自尊着哩,当然前提如果他们不时不时来找各种借口要钱,还要摆出一副你给我钱是理所应当的架势,这骄傲和自尊就能显得真实一点。
大荣早就扛了一根手臂粗的长竹竿过来了,一万响的大红鞭炮已经在竹竿上缠绕好了,孩子们看到鞭炮时都欢呼了起来,拍着手跟在大荣后面,这么长的鞭炮意味着燃放完后,他们有更多的鞭炮可捡了。
林福满面红光的站在作坊的门口,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喧闹的人群顿时就安静了下来。林福大声说道:“今儿是咱们李娘子的作坊开业的好日子,咱们请李娘子来给大家讲几句话!”
只有卖地给冬宝的村长和林福几个重要的管事才知道,作坊的实际主人是冬宝,但因为冬宝毕竟只有十一岁,从保护冬宝的立场出发,对外一律宣称李氏才是主人。
李氏没想到林福还要自己上前当着众人的面讲话,连连摇头,红着脸摆手道:“我哪会说啥话?不会说!你们说就行了!”
大伟几个管事连忙笑道:“李娘子,大家都等着你哩,上去给我们说两句,咱乡里乡亲的,谁也不会说啥二话!”
“是啊,李娘子,上去说两句呗!”
李氏回头看看严大人和冬宝,俩人都冲她鼓励的笑着。
“上去说两句吧。”严大人小声笑道,“心里想说啥就说啥,别顾忌,有我呢。”
小旭也乐滋滋的推着李氏,“娘,上去吧,大家都让你说哩!”
李氏被丈夫和孩子这么一鼓励,信心也高昂了起来,搓着手不好意思的笑道:“那我就上去说了?”
“去吧,娘!”冬宝说道,又眨了眨眼睛,附在李氏耳边笑道:“你说啥他们都得听着,都得叫好!别担心啥。”
如今李氏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想在作坊里干活挣钱,还不得可着劲的巴结老板?
李氏笑着点了下冬宝的额头,“这丫头!”说着,李氏微红了脸,走到了大门处。
面对上百双眼睛的注视,李氏显然很不习惯,红着脸不知道咋开口,刚在心里想好的话突然一下子就给忘的光光的了。
围观的人注视着李氏,上身是月白色的绸布小褂,下面穿着湖蓝色的碎花细棉布百褶裙子,头发乌黑光洁的在脑后绾了个髻,戴着一支银钗,耳朵上挂着两个黄豆大的珍珠耳坠。打扮上不算富贵,可看起来就是那种日子过的宽裕顺心的夫人,也不像是三十出头的妇人,倘若旁人不认得李氏的话,顶多以为李氏二十六七。
“人家李娘子这是苦尽甘来啊!”底下看热闹的妇人之间窃窃私语,“当初在老宋家受那苦,遭那罪,看着就叫人可怜……现在看人家日子过的,就这一两年的功夫吧,啧啧!谁都比不上!”
“就是!那老宋家的人缺德!有恁好的儿媳妇还见天的骂,听说饭都不给吃饱,跟使唤牲口一样的干活!人家李娘子累病了不舍得花钱,硬是把人带孩子扔出去了!”
“活该!现在后悔都没地让他们后悔去!”
有外村来的不清楚这里头的事,连忙问了起来,一时间,作坊门口又热闹了起来,窃窃私语声一片。“大家都静一静,咱听听李娘子咋说。”林福大声笑道。
[加微信cmread365,悦读有惊喜]一更。
良田美井 第235章 黄豆腐
第235章 黄豆腐
“大家伙都认识我十几年了……我庄户人家出身,不会说啥好听的场面话。”李氏说道,“今儿是作坊开业的好日子,我知道大家伙都盼着今天,不管生意是好是赖,我话先承诺在这儿,乡亲们只要来上一天工,就有一天的工钱拿!”
众人听到这里,纷纷笑逐颜开,不少人在人群里兴奋的喊着,“李娘子仗义啊!”
“女中豪杰,说话当当的,吐口吐沫能钉钉子!”
李氏微红了脸摆了摆手,慈爱感激的看向了人群中的女儿冬宝,她可没啥本事,全都是沾闺女的光,要不是托福生了这么个聪明的闺女,娘俩早不知道怎么样了。
“现在来上工的人还不多,以后咱们的豆腐买卖做大了,会有更多的人来上工的,到时候争取咱全村的人都能上工挣钱!要是干的好,也有机会当管事,不光天天有工钱,年底还能拿分红!”李氏接着大声说道。
这下人群鸦雀无声了,然而人们虽然没有说话,可脸上的神情却是欣喜的,期盼的,跃跃欲试的。下苦力勤快干活,这谁不会啊?干的好还能当管事,挣的工钱多不说,还能拿作坊的分红!这么好的事往哪里找?
李氏说完,就赶紧摆手回到了严大人和孩子们的身旁。
林福见时候差不多了,便朝大荣使了个眼色,大荣便吹亮了手里的香,点燃了鞭炮,随着鞭炮一点点的炸开,他转动着手里的竹竿,让鞭炮燃放的那一段是垂在空中的。
冬宝捂住了小旭的耳朵,眯着眼看那鞭炮炸开的时候闪闪的电光,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了好久,地上洒满了红艳艳的炮纸,没等硝烟散开,孩子们就一哄而上在地上寻找着未点燃的小炮,抢的不亦乐乎。
林福笑呵呵的大声说道:“开工!我点名,叫到名字的人到秋霞这里来,检查过关了进去上工。”
“大伟!”林福先喊道。
大伟立刻麻利的从腰里抽出了一条帕子,把头包了个严严实实,跑到了秋霞婶子跟前。秋霞笑呵呵的先看他身上的衣裳和围裙干不干净,又检查他的手洗干净了没有,才放他进去。
这是招工时冬宝通过林福定下的规矩,优先招村里勤快干净的媳妇或者汉子,并且上工之前要包好头发,衣着整洁,手要洗干净,尤其是指甲缝里头,不能有泥垢。
“看这作坊,要求可不少啊!”不少外村的人不知道这规定,交头接耳的说道。
便有塔沟集的人听到了,笑着解释道:“咱做的入口的东西,要是不干净,砸了自家的牌子,谁还来买啊?”没生意做,就没有工钱挣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任谁一想就明白,再说了,半天就能挣十个钱,这点合理的要求都不能达到,那哪成!
大荣也趁这个功夫,跑回家洗了手换了衣裳,又跑了回来,在林福点到他的名字的时候,进了作坊。
不到两刻钟的功夫,全部的工人都通过了检查进到了作坊里面,等冬宝一家子进去后,作坊的大门便从里面锁上了,直到下工的时候,作坊门才会打开,放人出去。
院子的地上用青石板铺成,还用各色石头嵌在地上将院子分成了几个区域,做豆腐的、发豆芽的、做腐竹的、做豆皮豆干的……
而煮豆浆点豆腐的灶房则是只有几个签了长约的管事和管事媳妇才能进去的,秋霞婶子和李红琴已经在麦收前将豆腐等豆制品的做法教给了他们。
等到下午的时候,一千斤的豆腐和八百斤豆皮已经做好了散发着热气,在院子里等着压制成型,上工的人一人分了一个簸箕,开始挑拣第二天的豆子,每个人挑拣后的豆子都要经桂枝检查,倘若发现有明显的霉烂豆子没有被拣出,则是要有惩罚的,第二天要比其他人晚走一个时辰干活。
而安州和青州来的马车也到了作坊门口,排成了长队。
刚做出来的豆腐和豆皮一下子就被来的客商要光了,每块豆腐和豆皮上都用模具压上了“宝记”的字样,前几天就开始发的豆芽也卖出去了几百斤。
只是腐竹和豆干那些需要时间,作坊开张头一天并没有成品卖出去,院子里的绳子上和木板上已经搭上了新鲜的往下滴水的腐竹和豆干,夏日里的太阳正好,冬宝估计着最多两天功夫,这些腐竹和豆干就能拿去卖钱了,比卖豆腐和豆芽有更高的利润。
帮工们帮着称豆腐,而贵子在门口支了张桌子,忙着给各个客商算账,手上的算盘珠子越拨越利索,算好账交接了钱就在账本上工工整整的记下来,并请客商在账目后面签上自己的名字或是按个手印,表示钱货两清。
等到下工时,冬宝跟林福商量了下,便决定为了图个喜庆,今天就开始发工钱,以后过十天发一次。
“拿到了钱高兴吧?”林福呵呵大笑着问道,“记住啊,今晚回家早点睡,明早二更就得来上工,睡过头了可是要扣钱的!”
上工的人都高兴的咧嘴笑了起来,再累也不觉得辛苦了,喜庆洋洋的站成了一列,等着林福叫名字,到贵子那里领钱,再在账目上按个手印,攥着手里的十个钱,人人心情都像喝了蜜一样甜,又觉得自己比那些没能来上工的人幸运,到哪能找这么好的工?就在家门口,走几步路就到,每天只用上半天工,就能挣十个钱,一起上工的还都是熟悉的乡亲。别说是二更起,就是通宵干活,也不觉得有啥不好的。
上工的人攥着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作坊重新冷清了下来。
冬宝和秋霞婶子还在灶房里说着话,“婶子,学会了没?”
秋霞婶子点点头,笑着看着盆子里黄黄的嫩豆腐,感慨的摇头道:“要是不说,谁知道这黄豆腐是拿鸡蛋做出来的啊!”
“比普通豆腐可好吃多了。”冬宝笑道,“婶子,这豆腐我打算定十文钱一斤,就由你来做这个豆腐,明天下午先做五十斤卖卖看。”
秋霞婶子说的黄豆腐在现在有个时髦的名字,“日本豆腐”,只不过在这里没人知道“日本”是什么,冬宝也由着秋霞婶子给它起了个好记的名字,“黄豆腐”。
“卖恁贵啊?”秋霞婶子吃了一惊,看向了盆子里嫩滑细腻的像一摊水似的黄豆腐,“虽说是鸡蛋做的,也没用的了多少鸡蛋……”却比普通豆腐贵了五倍的价钱。
“肯定有人买的,咱先做出来点供豆腐坊的生意,等大家都吃中意了,多少都不愁卖的,这个手艺我只跟婶子说了,以后婶子就在家里做,别到作坊里弄,省的被人看到。至于分红……”冬宝想了想,“成本一斤也就四文钱不到,一斤能赚六文钱,咱们五五分成。”
秋霞婶子完全没想到冬宝是这么打算的,一时间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这哪行……要不是冬宝你,婶子哪会做这个,你就按跟他们一样,给婶子算工钱就行。”
冬宝笑眯眯的拉住了秋霞婶子的手,“婶子,你和林叔供应大实哥和全子不容易,这五五分成是你应得的,搁旁人我还信不过他,不会把这手艺跟他说的。”
“哎,哎!”秋霞笑着应了,背地里跟林福抹泪,说自家真不知道上辈子积了什么德,才摊上这么好的媳妇,啥虎女命凶的都是放屁,分明就是个福星。
晚上的时候,李氏和严大人一家也没有立刻回镇上去,邀请了几个管事和管事媳妇,在林家摆了两桌酒席,男客一桌,女客一桌,男客那桌还放了一坛酒。
“咱都少喝一点。”林福挨个往碗里倒酒,笑道,“明儿还得早起,咱当管事的,不能起的比那些帮工还晚。”
大荣先笑道:“是这个理儿,咱要是起的晚,人家还咋信咱,服咱们的管啊!”
严大人微笑着先起身端起了酒杯,朝各个管事说道:“各位,冬宝和她娘也不能天天回来,以后宝记作坊就靠各位努力了!等宝记生意做到了全国,各位也就是威风八面的大老板了,比安州城里的大老板都强!”
一席话,说的几个年轻点的管事都心潮澎湃了起来,七嘴八舌的激动的问道:“真有那么一天吗?”能成为大老板,这是这些常年土坷垃里刨食的乡下汉子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即便是当了宝记作坊的管事,也只是觉得自己能挣钱了,手头宽裕了,能给老婆孩子买新衣裳买肉吃了。可只要自己认真的努力干下去,获得的远远不止这些,他们也能像城里的大老板一样过的风光体面,所有人的心都在激动的跳跃着,摩拳擦掌的期待着明天。
[加微信cmread365,悦读有惊喜]一更。
良田美井 第236章 驱逐
第236章 驱逐
众人纷纷点头笑了起来,谁都知道林福想供儿子念书,之前供了大实一年就没有供了,不是他不想而是家里实在没钱,也不是谁都能跟老宋家夫妻俩一样,为了供一个宋柏念书,能狠下心来不惜牺牲家里的女孩的,先是冬宝,后是宋老二媳妇的那个小闺女。
“别叨叨个没完了!”秋霞婶子坐在女客这边笑道,“赶紧吃饭,明儿还得早起。”
林福开怀大笑了几声,今儿他确实高兴,便多说了几句,赶紧说道:“对对,赶紧吃饭。”
除了些家常菜,炖的喷香的排骨汤里放了冬宝和秋霞婶子今天下午刚做出来的黄豆腐,细滑香软的黄豆腐一下子获得了所有人的好评,纷纷看好这讨人喜欢的黄豆腐,那些手里宽裕的人肯定不会吝啬这个钱的。
一顿饭宾主尽欢,林福几个觉得自己根本没喝多少酒,却都感觉有些醉了,心里高兴不说,走路都像是踩了棉花,飘飘然的。
“李娘子是个有福气的啊!有个那么聪明的闺女,我都羡慕的很!”大荣被桂枝搀扶着往作坊里走,今天轮到他们夫妻俩值夜守着作坊,怕有人来偷东西,嘴里还不停的跟桂枝絮叨,“以后咱大妮儿要是能有冬宝姑娘一半,我就知足了!”
桂枝笑道:“你看你,喝了两口猫尿就开始胡咧咧了!”过了一会儿,也小声说道:“我也盼着咱大妮儿能有冬宝姑娘的一半聪明,我也就不操她的心了。以后到婆家,也不怕让人欺负了。”
下午的时候帮工们都下工的时候,村里头也热闹了起来,就在这个时候,村口走进来一个男子,脏的打成结的长发上还沾着干草,蓬乱的遮住了脸,身上的衣裳已经分辨不出颜色了,不过是勉强能遮住肉,脚上的鞋子也烂的只剩下鞋底了,用几根草绳胡乱系着,腿好像有点毛病,手里拄着一根棍子,走路一瘸一拐的。
“哪来的要饭的啊?”村里人看见了,忍不住窃窃私语。
这年头往村里头挨家挨户要饭的并不多,一来并不是荒年,二来国泰民安,真正过不下去到讨饭地步的人是很少的,当然镇上和城里那些专业乞丐除外。
宋二叔今天心情十分的不爽,宝记作坊红红火火的开业了,村里人不少都挣到了钱,那喜气洋洋的神色简直就是在打他的脸,就算是到老成那里闲聊,也没几个人肯拿正眼看他的。
这会儿上看到这个叫花子旁若无人的低头就往村里头走,他立刻跳了出来,叉着腰虎着脸站在那里,喝道:“你谁啊?滚滚!到别处要饭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