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贼眉鼠眼
沈田斜眼瞥着李嗣业,道:“安西军里就数你最楞最傻,你可莫被他拉拢过去了。”
李嗣业怒道:“你才傻!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我活了这些年难道分辨不出吗?”
沈田悠悠道:“那可不一定,傻子眼里看谁都是好人,人家说几句体己话,便恨不得将他引为知己了。”
李嗣业冷笑道:“姓沈的你莫欺我,这位天子说话弯弯绕绕的,每句话都在耍弄心眼儿,你以为我听不出来?咱们若真为他卖命,不出两年一定被他玩死,还是跟着公爷好,虽然我经常挨公爷的骂,可公爷跟咱们说话坦坦率率,直来直去,跟公爷说话才叫痛快。”
常忠看了看沈田,沉声道:“公爷最近这段日子闭门不出,接下来咱们怎么办?”
沈田笑道:“咱们当然是率兵为公爷报仇雪恨,这种时候安西军应该招摇一下,给朝堂上那些不长眼的东西看看,狠狠立个威,让他们知道安西军是不能招惹的。”
常忠沉吟片刻,道:“找几个敌视安西军的朝臣,把大营被袭这事儿栽到他们身上,然后拖出来砍了?”
沈田皱眉道:“杀朝臣未免闹大了吧……咱们做过了头,公爷会弄死咱们的。”
常忠犹疑地道:“要不,咱们去问问公爷的意思?”
李嗣业在一旁插言道:“我看行,必须得问公爷的意思,你俩的主意烂得很,我不敢信你们。”
…………
顾青仍躺在床榻上哼哼,身上缠满了布条,上面的血迹也没收拾。
做戏要做真,刚才在李亨面前小小垮了一段儿,顾青直到此刻还在反省自己。
床榻边两名大夫见戏已演完,于是向顾青告辞。
顾青懒懒地道:“回去后管好你们的嘴,我若在长安城听到什么不好的风声,也懒得查缉了,就是你们多嘴说出去的,那时我只好送二位去阴间,给阎王和判官把脉开方了……”
两位大夫吓得一哆嗦,急忙指天发誓绝不将顾公爷的真实伤势对外说一个字。
大夫走后,顾青继续闭眼哼哼,一副伤重难愈,命不久矣的样子。
一股幽幽的香味传来,皇甫思思抚了抚他的额头,小手有些凉。
“行啦,天子都走了,公爷还演给谁看呢?”皇甫思思没好气白了他一眼。
顾青睁开眼笑道:“演戏要敬业,哪怕没有观众,也要一丝不苟地演完。”
皇甫思思哼道:“真不知你到底在打什么主意,以公爷如今的底气和实力,若不愿接天子的圣旨,径自拒绝便是,料天子也不敢拿你怎样,你却偏偏要搞这么一出戏,明明都知道是假的,你和天子还互相演得那么起劲,你们男人到底在想什么?”
顾青笑道:“你不懂,演这出戏是为了天子的面子,有时候事情做得太耿直了,往往容易结成死仇,眼下关中刚定,叛乱未平,实在不宜内耗,所以尽管是演戏,大家都演得很投入,因为天子也不愿与我反目。”
朝为田舍郎 第五百九十七章 借兵除患
顾青受重伤的内幕其实算不得什么大秘密,安西军中的将领们都知道,朝堂上大部分臣子也知道,顾青宅子里的女人自然也无法瞒过去。
今早当顾青奄奄一息被亲卫从大营抬回来时,皇甫思思当时吓得手脚冰凉,人生瞬间陷入绝望的黑暗中,直到韩介轻声告诉她一切都是做戏,皇甫思思才回了魂。
回魂之后首先将顾青一顿暴揍,狠狠出了口恶气,然后才捂着脸大哭起来,一脸的后怕,有种从地狱爬回人间的侥幸。
顾青是她的天,顾青若出了事,她的天可就真塌了。
虽然是做戏,可皇甫思思还是意难平,看到顾青那副时日不多的鬼样子心里就来气,总忍不住讽刺几句。
“天子已走了,公爷您是继续半身不遂,还是恢复正常?”
顾青顺势往床榻上一倒,叹道:“忽然发觉重伤卧床很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心情不错的话,撒尿拉屎都能在床上解决,一点都不必觉得害臊,我决定多躺几天……”
梦呓般叹息一声,顾青眯着眼享受地道:“这才是人生啊。”
皇甫思思气笑了:“公爷倒是享受了,长安城里如今到处都是谣言,好多人说公爷受了重伤快死了,妾身在外面做买卖听那些风言风语心里堵得慌,太晦气了。”
顾青仍眯着眼道:“嘴长在别人身上,管他们说什么,我若真快死了,倒是合了许多人的意,可我偏偏要活一百岁,用整整一个世纪的时光给别人心里添堵,那些仇视我的敌人们,我一个个熬死他们。”
皇甫思思哼道:“公爷高兴就好,你们男人的事妾身不懂,公爷不管做什么终归是有道理的。”
说着她从食盒里端出几样菜搁在矮桌上,道:“公爷坐起来先用饭,用完饭您再继续装死。”
装死也是力气活儿,顾青不可能跟食物过不去,尤其是皇甫思思做的食物。
于是顾青一骨碌翻身而起,龙精虎猛地端起碗干饭。
皇甫思思托腮看着他吃饭,眼神露出几分笑意,道:“昨日妾身去了杨阿姐的屋里,杨阿姐倒是很正常,妾身旁敲侧击,她却不肯吐露一个字,神色也不见任何异常,妾身都忍不住怀疑,公爷前夜醉后,莫非摸错了人?”
顾青突然没了食欲,搁下碗认真地道:“我说过很多次了,不是我,是我的一位朋友……”
皇甫思思忍着笑道:“是,妾身就想问问,公爷的那位朋友醉后是否把丫鬟当成了杨阿姐乱摸一气,不然为何杨阿姐一点反常的样子都没有,仿佛从未发生过一般?”
顾青忍不住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疑惑地喃喃道:“不应该呀,我出手向来是稳准狠,怎么可能摸错人……”
皇甫思思噗嗤一声笑道:“公爷,您又说错了,是您的朋友,不是您。”
“咳,没错,是我的朋友。此事是个误会,以后再也休提,不管怎么发生的,总之,以后不准提了,尤其是在杨阿姐面前更不要提。”
皇甫思思白了他一眼,道:“妾身倒是无所谓,反正顾家的后院不管有多少女人,妾身也只是妾室。公爷您可要把持住,若张家两位姐姐回了长安,公爷恐怕就英雄气短了,那时若两位姐姐觉得家里后院女人太多了,让公爷选两个扔进井里,也不知公爷舍不舍得扔妾身……”
顾青深情地道:“傻孩子,我怎舍得把你扔井里,你在我身上花了那么多钱,叫你一声金主爸爸都不过分,顾客就是玉皇大帝,没人敢把玉皇大帝扔井里的。”
皇甫思思伸出葱白般的纤指,恨恨地点了点他的额头,忽然噗嗤笑道:“妾身可不是什么‘顾客’,按理说妾身是您的恩客才对,公爷可不能对恩客薄情负心哦。”
…………
深秋的长安,秋风萧瑟,万物俱寂。
笔直宽敞的朱雀大道上铺满了落叶,秋雨绵绵已下了半个月,给这个多事之秋更添了几分寥落之气。
天刚亮,兴庆宫的宫女宦官们仍在打扫宫院,李亨揉着隐隐发痛的太阳穴走出殿门,看着殿外淅沥沥的秋雨和阴沉的天气,李亨叹了口气,神色愈见疲惫。
李亨已整夜未睡了,在这个内忧外患的时节,李亨不得不勤勉秉政,一旦稍有懈怠,宫外的敌人会将他吞噬得连皮都不剩。
宦官李辅国躬着身子悄然上前,心疼地道:“陛下快去歇息吧,今日罢朝,陛下正好睡个整觉,瞧您的气色不好,都瘦了一大圈了。”
李亨忧心忡忡地道:“内忧未消,外患未除,朕如何安睡?”
李辅国轻声道:“陛下当保重身子,才能从容应对忧患,您的身子若垮了,可就万事皆休,奴婢斗胆,请陛下移驾寝宫安歇。”
李亨看了他一眼,道:“朕嘱你设察事厅,最近可有眉目?京中朝臣的府邸都有安排眼线?”
“大多安排了,有的是杂役,有的是护院,但是……顾青的府邸却无法安排人进去,他府里的下人不多,而且亲卫把控特别严格,奴婢恐生事端,不敢贸然行事,若激起顾青的反心,奴婢便是大唐的千古罪人矣。”
李亨嗯了一声,道:“此事不急,以稳妥为上。”
李辅国又道:“陛下,昨日蜀中有奏报,太上皇已动身赴长安,约莫再过半月便回来了。”
李亨的脸色又阴沉了几分,冷冷道:“告诉礼部,按礼制迎太上皇之驾,迎归太上皇需要怎样的礼仪,由礼部商议后奏于朕,礼仪必须隆重,但……不可逾制。”
李辅国明白了他的意思,急忙应了。
李亨脸色难看,李隆基回到长安后,或许会成为他心里的一根刺,甚至……会给刚刚太平安宁的长安城掀起一场风浪,而那个顾青,必然会在浪里游啊游……
禀奏了几件事后,李辅国再次催请李亨去睡,李亨此时也有了困意,伸了个长长的懒腰,呵欠连天正准备回寝宫,谁知又有一名宫人来奏,李泌和郭子仪相携求见。
李亨苦笑道:“看来是天意,今日朕怕是无法安睡了。”
宫人领来李泌和郭子仪,李亨在兴庆正殿旁的偏阁中召见二人。
至德朝的一文一武两大重臣相携而来,所奏必是大事,李亨挥退左右,殿阁内只剩君臣三人。
李泌开门见山道:“陛下,臣有事奏。”
“奏来。”
“叛军退回河北,朝廷本应起兵继续北进平叛,奈何安西军坚辞抗命,但叛军一日不除,大唐社稷一日无法安宁,臣左思右想,决定向陛下请奏,如当初在灵州时商议时一样,臣想以朝廷的名义向回纥借兵,助大唐剿平叛乱。”
李亨望向郭子仪,郭子仪面色不变,捋须阖目,仿佛没听到一般,李亨心中顿时了然。
看来郭子仪不太乐意向回纥借兵,他与李泌之间的政见不一,有了冲突。
“回纥借兵……自无不可,但回纥人的条件太高,朕无法接受。”李亨叹道。
“陛下,臣可与回纥人再谈谈,当初回纥人说,朝廷除了供应他们的粮草和兵器外,还要允许他们在长安城内抢掠三日,如今陛下已还都长安,正是争取天下民望之时,断不可能答应如此过分的条件,臣愿跟他们谈一谈,或者……国库里调拨出一笔钱财给回纥人,不知陛下可愿答应?”
李亨沉吟思索,神情犹豫不已。
良久,李亨望向郭子仪,客气地道:“郭老将军的意思呢?”
郭子仪睁开眼,缓缓道:“老臣以为,占据北方的叛军其实已是强弩之末,不必劳烦回纥汗国出兵了,如顾青前日殿上所言,待明年开春后,安西军便会开拔北进,彻底平定北方叛军。”
李亨冷笑道:“顾青的话,朕能信吗?”
郭子仪却点了点头,道:“老臣是粗鄙武将,朝堂上如何争斗老臣不管,但老臣确信顾青不是失大义之人,就算日后顾青与陛下之间发生什么,但那是平叛以后的事了。大义当前,顾青一定不会让天下人失望,他说明年开春出兵,那就一定会出兵。”
李亨摇头,缓缓道:“安西军是虎狼之师,顾青也有虎狼之心,安西军不愿离开长安,就是为了接管长安城的防务,未来还不知他会做出什么,朕实在不敢相信明年开春后顾青会答应出兵。郭老将军,您的话说得太满了。”
李泌也望向郭子仪,道:“郭老将军,下官的想法与陛下的一样,安西军如今已自成一国,朝廷宣调已对他们无用,下官也不信顾青会出兵,他和安西军的利益,在于占住长安,平叛不符合他的利益。”
郭子仪叹道:“陛下与李先生皆不信安西军会顾全大义,然而这两年平定叛乱之战,从函谷关到颍水,从襄州城到潼关,叛军被打得阵脚大乱,不得不退回河北。安西军付出巨大的牺牲,将士伤亡折损上万,若顾青并无大义之心,他为何要与叛军拼杀?留在南方坐等朔方军和叛军两败俱伤不是更符合他的利益吗?”
朝为田舍郎 第五百九十八章 前锋北渡
“忠”这个字眼的范围很广,要看所忠的是什么。
有的是忠君,有的是忠国,还有的只忠于自己,每一个意思都不一样,从而做出的事情也大相径庭。
顾青的答案有点复杂,之所以走到如今的地步,最初的初衷是看到李隆基把江山玩坏了,怒其不争之余,不顾一切地升官晋爵,为的就是掌握权力,参与到朝堂中来,为百姓们做点什么。
顾青的答案有很多,但其中绝不包括“忠君”,这是古往今来最愚蠢的一种方式,帝王如果尚算英明,不妨老老实实在他治下当个盛世小民,凑凑活活过完一辈子,帝王如果昏聩,那就拉下去,换人。
李亨不懂顾青,郭子仪也不懂。
顾青就算有反意,也不是为了自己当皇帝而反,他有更高的目的。
李泌更不懂顾青,作为李亨的重要谋臣,他只需要懂李亨。
“陛下,顾青手握安西军,其人羽翼已丰,随时有可能对陛下做出不可言之事,臣以为,不管怎样的原因,顾青的权势必须被扼制,否则臣权迟早会驾凌君权之上,难道大唐天子以后只能承仰权臣之鼻息了吗?”
这番话顿时刺中了李亨的心脏。
皇权是他最看重的,等了半辈子,眼巴巴地等着父皇蹬腿前把皇位传给自己,谁知这位父皇越老越精神,迟迟没有蹬腿的迹象,再这么耗下去,李亨真的好担心耗不过父皇,那时白发人送黑发人,父皇在他坟头欢快地蹦迪……
于是趁着天下大乱,他连传位诏书的流程都懒得管了,擅自在灵州登基称帝,一夜之间成了大唐天子,尽管得位不正,至少这个皇位他坐上去了。
如此在意的皇位,哪怕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仓促地坐上去,可见李亨对皇位的欲望到了何等地步。
然后呢,顾青冒出来了,而且越来越强势。
照这个势头继续下去的话,皇位将会越来越不稳,顾青恐怕迟早会推翻他。
等了半辈子的皇位,好不容易坐上去了,不到一年时间,李亨焉能甘心被推翻?
见李亨眉目间已现阴沉之色,李泌趁势道:“陛下,安西军需要制衡,天下能制衡安西军者,不在长安城,也不在关中,而在北方。”
“北方有回纥汗国,还有安庆绪和史思明的叛军,若能将他们收为己用,顾青便不敢对陛下行叛逆之事,所以臣以为,向回纥借兵是必须的,引回纥兵来戍卫长安,逼安西军交出长安防务,最后慢慢削弱安西军内部,若能消除这个威胁,陛下的皇位稳了,向回纥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郭子仪冷冷道:“回纥兵接管长安防务,化外蛮夷不知礼义廉耻,纵兵公然在城内抢掠百姓,陛下的皇威岂不是大受打击?天下士子和百姓将如何议论陛下?”
李泌看了他一眼,笑道:“一切可以谈的,回纥需要钱财粮草,大唐可以给他们,从国库中拨给,与他们约定不准私下抢掠,违者治以重典,花钱保皇位,也不算失了大唐的体面。”
郭子仪叹了口气,沉着脸没再说话。
话说到这个地步,他终于听懂了。
平叛什么的,并不重要,天子欲借回纥兵,是为了制衡安西军,与平叛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事关皇权,久经风浪的郭子仪非常明智地选择了闭嘴。
他打心底里不想掺和皇权之事,这种事掺和多了,哪怕站队没问题,最终的下场也不一定好得了。
见郭子仪选择了闭嘴,显然是默认了向回纥借兵一事,李亨与李泌顿时愈发兴奋了。
君臣二人一拍即合。
“条件还是要谈一谈的,朕的底线是,可以从国库拨给钱财粮草作为借兵的酬劳,但绝不允许回纥兵在长安城抢掠……”李亨沉声道。
李泌垂头道:“臣会与回纥汗国的使臣谈,臣还向陛下举荐一人,此人勇猛不凡,与回纥各部落皆有交厚,可为大唐在其中牵线搭桥,促成此事。”
“卿所荐何人?”
“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
…………
重伤在身,不克出行。
可是顾公爷怎能每天躺在床榻上不动弹?再装下去人会疯的。
于是顾青画了图纸,请工匠做了一辆木制的轮椅,轮椅的座椅,车毂,避震都做得非常精美。
段无忌在后面推着轮椅,顾青坐在上面,以段无忌这文弱书生的力气,推动起来也不觉吃力。
院子里转了两圈,顾青若有所思道:“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段无忌苦笑,今日来府上蹭饭,谁知刚进门便被抓了苦力,被顾青逼着推轮椅,尽管能推动,但总归是耗力气的活儿。
“公爷觉得差了什么?”
顾青拍了拍大腿,恍然道:“是了,差了一把鹅毛羽扇!”
扭头指着一名路过的丫鬟,顾青大声道:“去给我弄一把鹅毛羽扇来,限时一个时辰,快去。”
丫鬟吓坏了,站在原地手足无措,一脸无助地哆嗦。
“抖啥?我能吃了你?被我吃的女子至少也应是国色天香,你瞅瞅你的样子……”
丫鬟的身子仍止不住地发抖,但眼神里飞快闪过一丝庆幸之色。
或许这是生平第一次庆幸自己长得丑。
段无忌看不下去了,无奈地朝丫鬟道:“按公爷的吩咐办,一把鹅毛羽扇,长安西市的杂货铺应该有卖,快去快回。”
丫鬟无声地点头,泪流满面一副刚被糟蹋过的表情逃命般跑远。
顾青沉默半晌,幽幽地道:“我说的话跟你说的话,难道不是一个意思?为何她能听懂你的话,却听不懂我的话?”
段无忌无奈地道:“她是害怕公爷。”
“我很可怕吗?府里的下人丫鬟我可从来没有责罚过他们,顶多骂几句,这也怕?”
“公爷或许不知您如今的名气,长安朝野皆有传闻,把公爷形容得如杀神降世一般,还说安西军在公爷的统领下,上了战场便是一群吃人的虎狼,传说安西军是真的吃人,与敌交战从来不留俘虏,抓住活的直接下锅煮了吃……”
顾青抿了抿唇,心中一万头草泥马欢快地奔腾而过。
将敌军俘虏下锅煮了吃?这种鬼话居然也有人信?
斜眼瞥着段无忌,顾青冷笑道:“你对我家的丑丫鬟倒是温柔解语,看上她了?”
段无忌苦笑道:“学生跟随公爷多年,至少也是有品味之人,随便一个丑丫鬟也能被学生看上,学生不至于如此饥渴。”
顿了顿,段无忌试探着道:“说来关中已收复,长安城也总算有了太平日子,学生的婆娘和孩子还在石桥村呢,学生想……将婆娘和孩子接来长安,让他们过几天安乐日子,可否?”
顾青沉吟片刻,缓缓道:“目前不到时候,让你婆娘孩子在石桥村多待些日子。”
段无忌目光一紧,道:“公爷的意思是……”
“我与天子的矛盾已经越来越尖锐,迟早有天会发生正面冲突,我已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不除掉我他寝食难安,估摸他已经开始算计我了,若有了冲突,我安西军或可平之,但你们的家眷我不一定有能力保他们周全,还是再等等吧。”
段无忌点头:“学生明白了。”
“告诉门外的韩介,让他派亲卫将沈田叫来。”
段无忌不解地看了他一眼,识趣地转身叫人去了。
没多久,丑丫鬟终于战战兢兢地买来了鹅毛羽扇,一副朝猛兽笼子喂食的畏惧模样,迈开弓箭步小心翼翼地隔着老远将羽扇递给顾青,然后掉头就跑。
顾青盯着她的背影气得牙痒痒:“若不是你太丑,今日就把你糟蹋了!把我当成啥了?”
坐在轮椅上,摇着手中的鹅毛羽扇,顾青嘴角露出智珠在握的缥缈笑容,装神弄鬼高深莫测。
“有内味了,有内味了,哈哈。”顾青得意地大笑。
这扮相活脱就是诸葛再世,轮椅羽扇装备在身,智力直接加二十点,统帅力加五点,魅力加五点,武力减三点,豆瓣评分减三分……
“无忌,推我去长安西市,打下一套神装,理所当然要招摇过市!”
段无忌没动,苦笑道:“公爷,莫忘了您如今还是重伤在身,躺在床榻上动弹不得呢,出了门可就被戳穿了。”
顾青叹了口气,决定过几日再坐着轮椅出门,理论上几日后自己已经幽幽醒转,奄奄一息时仍牵挂长安百姓,被推出去视察民情疾苦,呕心沥血的人设站得稳稳的。
半个时辰后,沈田披戴铠甲匆匆赶来,行礼后见顾青坐着的轮椅,一脸好奇地打量,隐有跃跃欲试之态。
“咬咬牙自己打断腿,你可以凭实力坐上去。”顾青居心不良地建议道。
沈田憨厚一笑,随即面容一肃,道:“公爷召末将来可有吩咐?”
顾青道:“拨给你一万骑兵,你明日率兵出城,先到洛阳,然后北渡黄河,向北方试探进军。”
沈田一喜,急忙道:“公爷欲平定北方叛军了么?末将是前锋?”
“听清楚我的意思,‘试探进军’的意思明白吗?能打则打,不能打则退,你的一万骑兵只是试探,主要是打听北方各个城池中的叛军兵力虚实,以及派遣斥候,测绘黄河以北的城池,山道,川水等地貌,开战之前,我需要制作分毫不差的沙盘。”
朝为田舍郎 第五百九十九章 明皇归京
顾青之所以迟迟不发兵北渡,原因有二。
其一是李亨与顾青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若分兵北渡,顾青身边兵力空虚,李亨一定会犯险策划阴谋除掉自己,有安西军掌握长安城防务,李亨不敢轻举妄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