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归航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落魄三哥
不知道是有自言自语的习惯,还是因为已经发现背后有人,疯子一面注视着天空,一面嘟嘟囔囔地说:“计算赤经的子午线上有四颗星星:北极星、仙后星、仙女星和飞马座的壁宿星,可现在一颗也看不见。”
梅尔斯船长出的题很难,要求他在没有海图和星盘的情况下,全凭经验航行到西北方向三十多英里处的一个岛礁。
白天还好,这乌漆抹黑的,董南表示严重怀疑,禁不住地跟了过去,扶着右舷栏杆,低声问道:“恩里克先生,有什么问题吗不跳字。
“主任先生,星斗少,而风又太大。”
疯子回过头来,瞄了身边的伯爵一眼,继续说道:“还时常离开自己的轨道,扑到海岸上去,而且是垂直扑下去的。风向不定,所以必须在计算出的纬度和猜想出来的纬度之间抢风行驶,只要观测出来的纬度跟猜想出来的纬度差别,每三分钟不超过十海里,或者每四分钟不超过二十海里,那我们的航线就没问题。”
见伯爵一声不吭,梅尔斯船长更是像什么都没听见似的,靠在主桅杆下闭目养神,疯子接着说道:“如果把缆索多绕两圈的话,效力还要大一些。”
说话间,一个大浪打来,船身迅速向左侧倾斜,梅尔斯突然睁开双眼,吼道:“注意逆帆!”
疯子显然不太在意,回头说道:“参谋长先生,必要时我会松帆索的。”
“你测量过船速了吗不跳字。
“测量过。”
“什么时候?”
“刚才。”
“你注意三角板了没有?”
“注意了。”
梅尔斯像机关枪似地,接着问道:“沙漏走三十秒钟的时间是不是准确?”
“准确。”
“你能肯定两个玻璃器间的洞没有被沙磨坏么?”
“能够肯定。”
“你是不是用子弹的摆动测验过沙漏?拿一根……”
疯子应对自如,不卑不亢地回道:“拿一根用湿麻絮拉过的平直的绳子吊住子弹,是不是?当然这样做过。”
“绳子擦过蜡没有?”
“擦过,要不然绳子会有伸缩性。”
……
令董南倍感意外的是,伯爵突然转过身来,面无表情地说道:“恩里克先生,你可以下去了,顺便把下一位先生叫上来。”
“可是……”离目的地还有老远,疯子糊涂了。
“让你下去你就下去,这是命令!”
从西班牙人手里抢下“胜利”号的伯爵,是海盗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英雄。见他板起了面孔,疯子不得不一脸不情愿的走下了甲板。
董南同样百思不得其解,见疯子钻进了船舱,禁不住地问道:“他到底行不行?”
伯爵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似笑非笑地说道:“确切的说,西北方向五十海里内就没有岛礁。杰克,这个家伙虽然废话多了一点,但方向感还是很强的。”
让他俩做考官,还真是选对人了!董南被搞得哭笑不得,一屁股坐了下来,摇头苦笑道:“你们忙着,我先睡会儿,记得返航时叫我一声。”
………………………………………
是 由】.
怒海归航 第四十一章 装备革新
商人们比谁都注重安全,大西洋公约组织一成立,市长蒙尼、议长格里就缠着巴里主席和奥赛罗总督喋喋不休,把二人搞得不厌其烦,干脆打了个太极拳,让他们先征求下杰克-董的意见。
不懂航海术,在主力舰队的人员挑选上,董南实在帮不上什么忙。有苛求到极点的伯爵、梅尔斯和霍拉三人把关,他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刚在总督府跟卡洛斯等人敲定完随船医生培训计划,正准备前往船坞就被蒙尼二人堵了个正着。
“……防线必须向上游推进,不能把战火引到城里。主任先生,我们可以承担部分费用,在布雷格雷格河上游两岸构筑要塞,并在要塞附近恢复陆上贸易。”
海上贸易周期太长,而且还具有很大风险。恢复跟摩尔人的贸易,才是萨累能否发展起来的关键。向上游推进四十英里,既增加战略纵深,又能利用内河航道展开贸易,的确是个一举两得的好主意。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尽管董南很欣赏这个提议,但还是笑问道:“那主席先生和总督大人是什么意见?”
蒙尼有些沮丧,一脸倍感无奈的说道:“主席先生认为这太敏感,怕引起交战双方的注意;总督大人倒不这么认为,他考虑得更多的是人手。毕竟海岸警备队和陆战队已经征召了那么多人,如果再扩军的话,将会影响到土地上的收益。”
萨累现在的总人口才八千四百多人,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能上岸,想控制这么大地盘的确有些捉襟见肘。
董南沉思了片刻,一边招呼二人上马车,一边若无其事地说道:“先生们,就现在的局势而言,我还是倾向于支持总督大人的意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计划不可行,事实上恰恰相反,无论为了萨累的发展,还是为了萨累的安全,我们都必须走出这一步,只是时机还不够成熟罢了。”
“人口不是问题!”
格里显然早有准备,刚钻进马车,就急切地说道:“主任先生,移民工作我们一直在努力,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法国人、意大利人……要多少有多少,关键的问题在于土地。”
南岸土地相对贫瘠,除了布雷格雷格河沿岸可以耕种之外,再往南就是沙漠。相比之下,北岸则肥沃的多。可按照先到先占的原则,以及之前所达成的协议,北岸都是黑人的地盘,在没有获得奥赛罗首肯前,谁也不能强占北岸的土地。
“他们才4000多人……”这个问题很敏感,蒙尼显得有些小心翼翼。
先不说黑人根本用不了那么多土地,就他们那极其落后的农业生产水平,也无法给萨累提供足够的粮食补给。更何况民族需要融合,总这么黑白分明下去,迟早会出问题。
董南权衡了一番,突然笑道:“先生们,总督大人其实很大度,只要我们能拿出足够的诚意,我想他会妥善处理这些问题的。”
“诚意?”
“是的,就是诚意。”
董南点了点头,循循善诱地说道:“我们需要他们帮助的同时,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帮助。比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等,但这一切并不是施舍,而是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我想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好好谈谈,只要有诚意,没什么谈不拢的。”
“嗯,我这就去找他。”
对奥赛罗能否作出让步,董南深信不疑,见蒙尼扭头就要下车,连忙一把抓住他胳膊,指着山下的船坞,呵呵笑道:“别急嘛,二位来得正好,我们一起去船坞看看。”
“胜利”号已经下水,现在正争分夺秒的安装上层建筑。巨大的十字架和一连串滑轮组,在人们的号子声中把一门门火炮往船上吊;“黑珍珠”号和“艾迪”号也焕然一新,之前那高大的艏楼已不见了踪影,连艉楼高度都被大大降低。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梅尔斯船长从突尼斯高薪聘请来的高尔先生,正跟舰队炮术官比利解释他发明的新式炮架。用他的话说:可以让大口径短炮的射速加倍,而用不着担心翻倒,并且保证完全精确,从而在实质上终止一切战争。”
没有经过实战检验的革新,谁也不敢轻易推广。比利显得有些保守,只同意在“艾迪”号上安装两部新式炮架,而且还需要进行海试。事关所有人的安危,董南也不会随便开口,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转了一圈后,便在不得志的高尔先生陪同下,来到了仓库后面的锻造房,了解起燧发枪的改装情况。
“……尼德兰那一批的质量不错,只要对枪机进行一下改装,就可以作为您所要求的那种制式火枪。”
火绳枪全部淘汰掉了,但从突尼斯采购回来的燧发枪却没有大规模装备。因为口径不一,击发机构不同,董南甚至把已装备给陆战队的尼德兰火枪也通通收了回来,请高尔先生和他的助手们对其进行改装,使之成为陆战队的制式武器。
固定和加速燧石的击铁、为击铁提供动力的主弹簧、燧石撞击钢铁条的扣簧,以及一个放置少量火药、等待接收火花的火药池,“燧石加钢铁”的燧发枪机就这么简单。随着三艘战舰的改装进入尾声,三十多个铁匠也相继加入了进来,正加班加点的制作这一关键部件。
董南扣了两下扳机,随即将枪交给了蒙尼,严肃地说道:“蒙尼先生,合装弹药的生产,就按照这把枪的要求进行。尤其是火药配比,绝不能出一点问题。否则不但杀伤不了敌人,甚至会因为炸膛而伤了自己。”
“主任先生,您尽管放心,我们一定会把好质量关,绝不让不合格的弹药投入战斗。”
“嗯,这就好。”
董南点了点头,一边跟高尔先生往改装枪管的火炉走去,一边继续说道:“舰队参谋部也会组建一个相应的委员会,专门验收各种后勤补给的质量。先生们,这关系到舰队战斗力,关系到几千人的生死存亡,容不得有一丝马虎,真要是出了问题,到时候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
海盗的钱不是那么好赚的,蒙尼二人这才意识到董南拉他们过来的良苦用心。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高尔先生可不管他们间的内部事务,董南刚刚说完,就指着一根正在锻造的枪管,倍感无奈地说道:“主任先生,按照现在的改装进度,我只能在一个半月内给陆战队提供三百杆火枪。毕竟枪管不像枪机,想让它们统一口径,必须要重头再来。”
从突尼斯采购回来的三百多杆燧发枪,不但击发装置五花八门,连枪管口径都不尽相同。想让它们都能发射标准的合装弹药,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令董南为之惊叹的是,枪管制造本身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铁匠们用一块块铁板,将它们围在一根直径适当的长铁棒周围,小心翼翼的锻造成圆柱形。再通过对铁板加热进行高温锻造,把枪管上的接缝熔合,从而形成坚固的铁管。
然后还要连续刨除枪管内的较大铁块,再用铰刀将枪膛打磨光滑。这一过程至少需要三天,而成品率也绝不会超过50%!欲速则不达,董南对此是无能为力,好在现在也没什么外部威胁。
看着他那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蒙尼还以为是对改装效率不满,连忙说道:“主任先生,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再想办法从地中海招募些铁匠。”
“陆战队需要换装,海岸警备队也需要换装,另外还要一定的库存。在条件允许和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当然是越快越好。”说到这里,董南突然被角落里的一把枪管很长的燧发枪吸引住了,禁不住地回头问道:“高尔先生,那是把什么枪?”
“也是燧发枪,一种带膛线的燧发枪。”
高尔先生抓起火枪,朝着窗外击发了一下,确认枪里没装火药和子弹后,便将枪管凑到他面前,指着里面的膛线,如数家珍地介绍道:“如果仅从射程和精度的角度上来衡量,这绝对是一把好枪,至少能射两百码。但装弹太麻烦,必须用锤子把火药和子弹敲进去,同时也很容易炸膛。”
怎么装弹倒不成问题,完全可以在子弹上做文章。想到那圆锥形的米涅弹,董南一阵狂喜,连忙问道:“膛线是怎么拉出来的?高尔先生,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可以拉出这样的膛线吗不跳字。
“当然没问题,用木制拉床就行。只是效率有点慢,另外对枪管的要求也非常高。”
没有工业基础,想大规模列装不太现实,但搞几把当狙击火枪还是可以的。董南蓦地抬起头来,紧盯着他的双眼,一脸诚恳真挚地说道:“高尔先生,如果可以的话,我想邀请您共进晚餐,顺便探讨一下舰队武器装备方面的革新问题。”
高尔四十多岁,曾在威尼斯船厂干过几年,各种各样的发明搞过不少,但一直都没被保守的威尼斯海军所采用。被人们当成不务正业,以至于连工作都丢了,不得不漂泊到突尼斯谋生。
董南的邀请他自然不会拒绝,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道:“您的邀请是我的荣幸,主任先生,我一定会准时赴约的。”
……………………………………………
是 由】.
怒海归航 第四十二章 剑指佛得角
人员挑选、船只海试、后勤补给……出航前的所有准备,把人们搞得焦头烂额。
刚与商人蒙尼和高尔先生谈了一些武器装备革新方面的设想,董南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乡下,跟奥赛罗留守庄园的手下布拉,交待起信鸽驯养和往盖尼特拉山区渗透的相关事宜。再次回到镇里时,商人格里给他送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肥皂已经研究成功并批量生产了!
这主要得益于人们都不吃牲畜内脏,让他变废为宝的获得了三十多桶油脂。在他的一番指点下,格里终于用油脂和烧碱成功熬制出了肥皂。
然而,海盗们对这样的奢侈品似乎并不感兴趣。好在董南也从未有过以此牟利的打算,而是让水手公会以福利的形式免费发放,试图通过这一举措提高个人卫生水平,进而控制各种疾病的传染。
当兵吃粮,打仗拿饷,同样适用于这个时代的海盗。两者之间的唯一区别,仅在于战利品分配上是否公平,谁也没奢望过“组织上”还有东西免费发放。
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优越性一下子体现了出来,海盗们对这一举措是好评如潮。但结果却让杰克-董始料未及,他们居然把肥皂当成了硬通货,进入到流通领域,成了最受欢迎的嫖资、酒资和赌资。
“再给我两块,就两块!求你了杰克,如果没有肥皂的话,伊丽莎白都不让我上床。”
都是那帮走私商干得好事,董南被搞得哭笑不得,看着伯爵那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禁不住地笑问道:“哪个伊丽莎白?这个名字听着好像有点耳熟。”
“另一个,是另一个,我昨天刚刚给她取的。”
主力舰队即将出航,可直到今天最终目标还没能确定下来。这关系到后勤补给的种类和数量,各忙一摊的众人不得不聚集到一起,共同研究接下来的作战目标和作战计划。
打屁聊天是主旋律,想进入正题没那么容易,董南早就见怪不怪了,还没等他开口说话,老约翰便眉飞色舞地笑道:“据说在米兰、罗马那些地方,贵妇们都喜欢用新颖的东西。杰克,如果你能造出带香味的肥皂,让那些身为大公或教皇情人的侯爵夫人、伯爵夫人们,在宫廷晚宴上散发出与众不同的幽香,一定能大受青睐的。”
“的确如此。”
舰队炮术官比利接过话茬,煞有介事地说道:“所以,有不少人钻这条门路,这也就是为什么上好的香料贵过黄金的原因。先生们,你们听说过‘圣女香’吗?据说也是一种肥皂,在那些地方至少能卖到两千每盎司,也就是说我们手上的二十盎司能值四万个银币,如果我们以一万五出售,会没有人买吗不跳字。
天知道“圣女香”是什么玩意呢?
董南可没兴趣跟他们扯这些,更没兴趣搞什么香料发明,连忙收住话题,“先生们,肥皂就那么多,一人两块谁也不能搞特殊,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吧。”
没有油脂和烧碱就没有肥皂,况且这只是一阵风,新鲜劲过了就什么都不是了。巴里反应过来,立马干咳了两声,一边环视着众人,一边严肃地说道:“先生们,目标不确定下来,补给就不好安排。大家都说说吧,我们先拿哪一头肥羊开刀?”
“白银舰队,这还用说吗不跳字。
“我们有三艘大船,完全可以跟他们斗一斗。”
这是一次内部会议,商人们和神甫都没参加。事关一千多人的生死存亡,巴里不敢掉以轻心,想了想之后,若有所思地问道:“梅尔斯,你说呢?”
“按照尼德兰人的说法,白银舰队马上就要返航。”
梅尔斯站起身来,指着桌面上的海图,继续说道:“这就意味着我们无论攻击哪一支船队,都必须在亚速尔群岛或里斯本海域设伏。凭我们的现有实力,先不说能不能截住目标,就算截住了我也不认为有赢的可能性。”
今年的最佳攻击时间早过了,贸然攻击一支有大型战舰护航的商船队,无异于鸡蛋碰石头。伯爵这才意识到牛皮吹得有点过,不无尴尬的摸了摸脑袋,说道:“那东印度公司船队呢?他们最多三艘战舰,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船只机动性,死死盯住他们。只要他们一落单,就一拥而上,干净利落的拿下其中一艘或两艘商船。”
在风急浪高的大海上,船队不可能永远都保持一个阵型。对于实力强悍的猎物,海盗们通常采用追而不攻的狼群战术,一盯就是几天甚至几十天,直到猎物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犯错。
然而,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
不等梅尔斯开口,董南便摇头说道:“从12年到现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共向东方派遣了16支船队。每次返航的时间和航线都不尽相同,甚至第四次航行时还因为遇上风暴而全军覆没。由此可见,就算我们去几内亚湾设伏,也不一定能在半年内碰上猎物。”
大海茫茫,相差一个罗经点就可能与猎物失之交臂。伯爵哪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不得不坐下身来,一脸苦笑着说道:“看来我们只能去直布罗陀海峡了,虽然没什么大鱼,至少说不会空手而归。”
“安德森他们已经去了,我们再去也不会有什么大收获,除非进地中海。”
“补给呢?别忘了我们的补给只能坚持三个月。况且我们都是大船,一个不慎就会被葡萄牙本土舰队给盯上。”
“丰沙尔怎么样?我们现在有陆战队,或许可以端了他们的老窝。”
伯爵这个提议让董南眼前一亮,想了想之后,突然站起身来,指着海图上的佛得角群岛,说道:“先生们,我们可不可以避实击虚,以优势兵力拿下佛得角,然后在那里守株待兔,伏击往返于东方和西印度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船队。”
佛得角群岛东距非洲大陆500多公里,南边就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是扼守美、非、欧、亚4大洲的海上交通要冲,也是从欧洲绕道非洲去东方海上航线的必经之地。其中的圣地亚哥岛,还是贩卖非洲黑权的转运站。
佛得角群岛孤悬海外,防守兵力也不多。之所以没遭受尼德兰海军和英国海军的攻击,一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在脸皮没彻底撕破之前不敢轻易动手;二来距本土太远,就算拿下了也守不住。
“嗯,这个主意不错。”
巴里反应了过来,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兴奋不已地说道:“那里只有一支分舰队把守,步兵人数更少,甚至都不会超过三百个。”
与其在海上碰运气,还不如拿下一个补给基地等猎物自投罗网!伯爵欣喜若狂,连连点头道:“是啊,只要我们能干净利落的拿下佛得角,并封锁住消息,那要多少船就会有多少船,要多少香料就有多少香料。运气好的话,还能就地扩编陆战队,等他们发现了,我们早就胜利返航了。”
“这么一来,我们就必须避开马德拉群岛。同时还要拿下航线上碰到的所有船只,否则将会功亏一篑。”
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和佛得角群岛,是葡萄牙帝国往南延伸进入大西洋的三大重要补给点,佛得角群岛更是通往巴西殖民地和东印度的桥头堡。这条航线上的船只络绎不绝,如果不能封锁住消息,必然会遭到葡萄牙海军的疯狂反扑。
风险与机遇并存,董南可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再次权衡了一番后,冷冷地说道:“富贵险中求,不冒险哪能有大收获?”
“就这么干!”巴里终于下定了决心,环视着众人,咬牙切齿地说道:“抢一艘是抢,抢十艘也是抢!既然我们有这个实力,那为什么不放手一搏呢?”
看着大家那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梅尔斯船长点了点头,面无表情地说道:“我没意见。”
“我也没意见。”
老约翰长叹了一口气,酸溜溜地说道:“你们都没意见,我这个岸上的人还能说什么?对了……记得帮我抢一艘像样点的大船,我可不想总在岸上呆着。”
“老伙计,船一定会有的,你就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
巴里刚刚说完,董南突然抬起头来,欲言又止地说道:“巴里,亲爱的巴里,除了你之外,没人能镇住那帮单干的兄弟。家里离不开你,我认为你还是……”
“不杰克,你不能这样!”巴里哪能听不出他的言外之意,连连摇头道:“我已经错过一次机会了,你们休想把我扔下!”
“我认为杰克说的很有道理,巴里,萨累真离不开你。”
“是啊,也只有你才能服众。”霍拉点了点头,一脸深以为然的表情。
巴里头都大了,蓦地站起身来,声色俱厉地咆哮道:“先生们,我是大西洋公约组织执行主席,这事我说了算。”
老窝比什么都重要,伯爵可不吃他这一套,跟董南对视了一眼,随即回过头来,针锋相对地说道:“主席先生也没有特权,巴里,是不是要我们来一次举手表决?”
“该死!你们居然早就串通好了。”
“不是串通,而是真离不开你。”董南拍了拍他胳膊,一脸谄笑着劝慰道:“就这一次,等一切都走上了正轨,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巴里,这是大家的意见,作为我们的领袖,你总不能让大家失望吧?”
……………………………………………
是 由】.
怒海归航 第四十三章 “不加区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