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归航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落魄三哥
毫无疑问,这是贵族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费迪南多公爵也重重的点了下头,深以为然地说道:“否定了君权神授,那你们拿什么来证明总督和三位省督的合法性?”
正如他们所担忧的那样,一旦推行开来,必然会有人提出权力的源泉是什么?要知道教皇敕封的那些爵位,在萨累只是一个头衔,并不具备欧洲贵族那样的特权。
作为改革的总设计师,董南哪能留下这么大一漏洞,立马接过话茬,呵呵笑道:“确切地说,这只是权宜之计。主席阁下、总督大人和我在内的所有人,所组成的政府只是‘临时政府’或‘看守政府’。权力来源于最后一届仅限于萨累成员的大西洋公约组织高级代表会议,只要即将组建的议会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那我们将在不久的将来,把任命总督在内的所有权力全部移交过去。”
现在的大西洋公约组织具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托斯卡纳、曼托瓦、乌尔比诺和巴拿马加入进来后的大西洋公约组织,则是一个国际性的军事和经济同盟。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进行内部改革无疑是刻不容缓。
而根据“费尔南多和约”及“大西洋公约”延伸出来的大西洋公约组织代表会议,也的确具有着董南所说的合法性,至少说在萨累不会遭到任何人质疑。
科西莫这才意识到他们并不是没有一点准备,甚至想以此表现出在结盟问题上的诚意,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既然人家为了结盟而作出这么大努力,自己多少也得有点表示,科西莫沉思了片刻后,突然抬头问道:“先生们,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加入后,也得遵循组织的一些普遍原则?”
“不,”巴里摆了摆手,紧盯着他的双眼,诚恳真挚地说:“陛下,跟萨累不能照搬硬套托斯卡纳的政治架构一样,我们也不能要求您作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用杰克的话说,我们能做的就是求同存异,甚至连乌尔比诺都尽可能地让它保持现状,毕竟完成东方计划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主席阁下,跟您合作或许是我即位以来唯一正确的决策。”
“对我们而言也是,”巴里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探出头半截身体,指着后面的那辆四轮马车,意味深长地笑道:“这一切都得感谢克劳迪娅,如果不是她,我想我们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坐在一起。”
“应该感谢的杰克。”费迪南多插了进来,不无调侃地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下个月您就能当叔叔了。主席阁下,礼物准备好了没有?到时候可别怪我没提醒您哦。”
“公爵大人,这可是萨累今年最大的喜事,就算您忘了我也不会忘的。”
众人顿时爆笑了起来,连少言寡语的奥赛罗,都一反常态的流露出会心的笑容。说说笑笑间,由六辆四轮马车和一百多骑兵组成的队伍,缓缓驶进近今晚下榻的村庄。
与其说是村庄,还不如说是一个小镇,高高的城墙将一排排新建的房舍圈在里面,老远就能看见教堂尖顶的十字架。田野里劳作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的工具,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看守城门的两个民兵,连忙大呼小叫着维护起了秩序。
“欢迎来到新格拉斯哥,上帝保佑您,尊敬的公爵大人!”
先来迎接的是位本堂神甫,大约三十岁左右,穿着一身黑色的粗布神袍,下摆处甚至还打了几个补丁。他面目清秀、五官端正、眉毛细长,一双灰眼睛炯炯有神。见科西莫和费迪南多在巴里等人的陪同下走出马车,连忙低垂脸睑,将炯炯目光掩藏起来,露出一副谦卑的教士模样。
治安官没出来,他倒先出现了,董南感觉有些奇怪,不等巴里开口,便指着他身后跟着的一帮白人和黑人小孩儿,饶有兴趣地问道:“神甫,今天不用上课吗?”
“大人,我们正在布道。”
神甫回头看了镇内一眼,不无沮丧地说:“如果我再不传递上帝的福音,那位不拘小节的新教牧师,就要把我赶出新格拉斯哥了。”
布拉德莱神甫是董南在佛罗伦萨挑选的耶稣会士之一,除了对新教教义根深蒂固的成见之外,他应该算得上一个值得尊敬的神职人员和饱学之士。不过他的处境似乎不太令人乐观,至少说在跟新教牧师的较量中肯定落于下风。
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要知道这里叫新格拉斯哥。这意味着镇里最具影响力的治安官肯定来自苏格兰,否则也不会用苏格兰的地名来命名了。
巴里可不管那么多,一边接过民兵递上来的水囊,一边四处张望着问道:“罗伯特呢?他在忙什么?”
“治安官先生正在打井,主席阁下,如果需要的话,我现在就去请他过来。”高个子民兵显然参加过萨累保卫战,居然一眼就认出了巴里。
这时候,屁股都坐麻了的克劳迪娅,在穿着一身企鹅装的嬷嬷搀扶下钻出了马车,董南连忙迎了上去,挽起她的胳膊,和声细语地问:“亲爱的,你怎么下来了?”
“我听说前面有人布道,杰克,我已经很久没有祈祷了,为了我们的孩子,让神甫继续他的工作吧。”
在船上呆了那么久,一直都是董南亲自照顾,随同她过来的嬷嬷简直成了一个摆设,正如她所说的那样,的确很长时间没祈祷了。事实上她并不是一个特别虔诚的人,要不也不会疯狂地爱上一个海盗。只是这个时代婴儿的死亡率太高了,随着肚子越来越大,她也越来越迷信了起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董南显然无法她这个要求,想都没想便回头说道:“神甫,麻烦您继续。巴里、奥赛罗,要不你们先陪大公陛下和公爵大人先进去?”
科西莫一样不会让妹妹失望,不等巴里开口,便摇头笑道:“没关系,其实我也想听听上帝的福音。”
这个时代不但婴儿的死亡率高,连孕妇都像过鬼门关一样,随时都可能死于分娩。看着克劳迪娅那楚楚可怜的样子,巴里蓦地反应了过来,连忙转身说道:“神甫,麻烦您了,请继续。”
“这里?”
布拉德莱神甫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禁不住地回头看了一眼教堂。
克劳迪娅迫不及待地说,“就这里!”
“那好吧,”神甫微微的点了下头,随即在骑兵们的帮助下爬上马车,抚摸着胸前的十字架,慷慨激扬地大声说:“天主教徒们,我认为用无限智慧引导万事万物的神圣天命,通过牧羊人之口宣布这个消息,意在让我们领悟天主尤其要确立牧民者的喻意。牧民者应听到上帝的儿子耶稣,已来到我们这个为面纱所蒙蔽的人间,为我们揭去过去的面纱。他无垢而孕,出自一位童贞女的子宫,为的是让我们走出贫困。”
他作了一个奇特的告白,然后提高语调,使它达到一个不可名状的崇高境界。
“上帝慈悲为怀,已帮助我们战胜残暴的摩尔人。如今,我们再也不能看到同室操戈,任由荒谬的言词蔓延,唯有无依无靠的我们虚怀若谷,遵守权威人士颁布的法律、法令和神圣的教义,和平才能在这里永久维持;唯有共同生活在一起,拥有着共同信仰的人,才能清心寡欲,不争不吵,不发生嫌隙,和平才能在千家万户永驻长存!”
就蛊惑而言,眼前这位还真比不上那些处处结合实际的新教牧师,滔滔不绝的说了那么多,却没有哪怕一点新意,甚至还含沙射影的指责他的对手。可看着妻子那虔诚的样子,董南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听下去,反正又不急着赶路,让即将分娩的她高兴比什么都重要。
尽管声称皈依了天主教,并获得了教皇陛下的敕封,巴里却对他的传道同样不感兴趣。但当着两位新盟友的面,他又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
况且在宗教这个问题上,他早就作出过一碗水端平的承诺,决不能作出厚此薄彼的事情来,更不能当众对任何一派表示出不满。正因为如此,他站在科西莫身边一声不吭,甚至还学着他们的样子,抱起拳头装着祈祷。
一位大公和一位女大公,三位公爵大人和一位总督听自己布道,对于布拉德莱神甫而言这无疑是个扩大影响的大好机会,为了体现出天主教的优越性,为了获得几位萨累大佬的好感,他突然脸色一正,信誓旦旦地说:“就我个人而言,我声明,我将竭尽全力,克尽不才,以保持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唯独如此,我才算尽职。我也恳求诸位也这样做,恳求诸位能支持我这圣洁的意愿。如果我们虔诚地恳求万能的主,那么,全能的上帝就会保佑我们如愿以偿……”
哪儿跟哪儿啊?
让你为即将出生的孩子和孩子的母亲祈祷,你居然光顾着宣扬自己的宗教主张,董南头都大了,连忙干咳了两声,低头说道:“亲爱的,天色不早了,明天还得赶路,我们还是进去休息吧。”
“可是……”
“不是还有嬷嬷吗?”
董南回头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嬷嬷立马反应了过来,连忙搀扶起克劳迪娅的胳膊,小心翼翼地往镇内走去。主角走了,这个道是布不下去了,见奥赛罗狠瞪了他一眼,布拉德莱神甫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真搞砸了!
晚餐安排在治安官罗伯特家,久别重逢,这位一条腿的前“黑珍珠”号水手极其兴奋,也不顾那么多外人在,居然津津有味地聊起董南的糗事来。欢声笑语,好不热闹,饭菜虽然一般,但这顿饭却吃得别有风味。
“杰克,你真给杰尔拔过牙?”
晚餐过后,天已经很黑了,街上的行人渐渐稀少。微风习习,把夜露滋润的花园里的芳香,沿着小街一阵阵送过来。克劳迪娅依偎在董南的胳膊上漫步,听着远处偏僻的小酒店里,传来醉鬼的阵阵歌声,饶有兴致地向当事人证实起那个瘸子所说的每一件事。
“嗯,好像有这么回事,难道他们还记得。”
尽管已成为他的合法妻子,但对他的过去克劳迪娅依然一无所知。好不容易才逮着个机会,当然不会就此罢休,想了想之后,接着问道:“杰克,既然你那时只是一个大夫,那他们为什么这么怕你?”
“怕?亲爱的,我想你肯定理解错了。”
董南摇了摇头,不无感慨地叹道:“海上生活十分危险,一旦遇上敌人,并与之交战,那死在手术台上的要比死在敌人手里的还要多!昏暗的医务舱简直像地狱,而我呢……就像是一个毫无怜悯之心的屠夫,可以想象那有多可怕,但作为一个医生你又不能什么都不做。”
………………………………………
怒海归航 第一百一十七章 造舰计划
跟盖尼特拉一样,萨累也是一个干得热火朝天的大工地。好在总督府并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否则真不知道该怎么安置科西莫和费迪南多这两位尊贵的客人。
新一轮的政治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忙着做上上下下工作的巴里、奥赛罗和里巴特市长格里,显然没时间继续陪同他们。作为乌尔比诺女大公克劳迪娅的丈夫,董南的身份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不能像之前那样事无巨细的都得过问。于是,陪同客人的任务,也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了他身上。
早餐过后,科西莫和费迪南多来到花园,一边审视着拱形大门中心那古老的青铜门环,一边似笑非笑地问道:“真难以置信,千里迢迢的跑这儿来,居然还住在自己的银行里。杰克……难道我们真穷到连一座银行都建不起了吗?”
总督府不但是银行,同时还是医院。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为大西洋公约组织联合舰队培养人才的海洋大学也会设立在这里。
总之,总督府的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实际意义。反而山下的陆战队和步兵团军营,对岸要塞的海岸警备队司令部,以及舰队情报局在镇外的那个庄园,都比这一排雄伟高大的建筑群重要得多。
董南看了看山下的小镇,若无其事地说道:“没看见正在重建吗?这只是暂时的,等山下都完工了,到时候连教堂带医院一起搬下去。”
海盗就是海盗,根本不能用常理来看待他们。作为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头号人物,巴里居然和舰队司令官梅尔斯一样,一直住在停泊在港湾里的“公约”号上。而奥赛罗那个手握重兵的总督大人,也极少回总督府休息。不是呆在骑兵团营地,就是去他那在镇外的庄园。
想到这些,科西莫禁不住地笑问道:“杰克,如果不用跑来跑去的话,那你会住在哪里?这个问题很重要,毕竟我得为克劳迪娅负责。”
不得不承认,董南这位堂堂的大西洋公约组织高级代表,在自己地盘上还真是一个居无定所的人。以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现在有老婆、马上还要有孩子,显然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没个家了。
“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我是得置办个像样的家了。科西莫,你看那儿怎么样?”
科西莫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扑哧一笑,“哦,杰克,我认为你应该去征求下克劳迪娅的意见,而不是我。”
董南点了点头,一边招呼二人往城堡外走去,一边会心地笑道:“你说得对,这事应该听女主人的,等克劳迪娅一回来我就问问她的意见。”
说话间,一辆四轮马车在宪兵的操纵下驶了过来。还没等车停稳,情报局副局长布拉便条下马车,恭恭敬敬地朝众人鞠了一躬,并低声说道:“参谋长阁下,梅尔斯先生他们都准备好了,我们可以出发了吗?”
“出发吧!”
晚上还得去镇外探望老约翰,董南当然不会浪费时间,立马让开身体,请科西莫和费迪南多先上车。
与对岸的里巴特不同,由于驻扎着六亲不认的宪兵队,萨累的治安好得出奇。尽管如此,为了确保两位客人的安全,奥赛罗临走前还是调来一个骑兵连,专门负责他们出行时的安全。
也许是战争过后很少见到这样的场面,在一百多骑兵和十几个宪兵护卫下的马车,顿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连正在监视战俘们施工的海岸警备队员都紧张了起来,生怕那帮怪石嶙峋的柏柏尔人战俘趁机闹事。
奴役的场面不堪入目,董南干脆拉下帘子,低声地问道:“欧洲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
像仆人多过于像副局长的布拉,连忙坐直身体,扶着车窗汇报道:“维也纳战局陷入了焦着,截止一个星期前,攻守双方都没有大的进展。上尉那边风平浪静,现在正忙着收集过冬的燃料和粮食。值得一提的是,战俘和战利品都已安全转运到了佛罗伦萨,蒙尼先生正忙着和主教大人一起组织船只。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一批战俘和物资下下个月初就能抵达盖尼特拉。”
“这倒是个好消息,”董南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问道:“尤里奥洛夫局长呢?他现在到了哪里?”
“最后一封信是六天前收到的,我想现在他应该安全抵达了伦敦。”
往新大陆移民是件大事,尽管这项任务对早已返回英国的约瑟夫船长而言没什么,但他的身份不能轻易暴露,必须去个得力的人主持。
正因为如此,早就想完善低地国家情报网的尤里奥洛夫局长,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在董南一行返回萨累的半个月前,就以乌尔比诺商人的身份,搭乘霍拉派出的一艘武装商船出发了。
当面说这些,显然没把自己当外人,科西莫大公非常满意,想了想之后突然说道:“杰克,或许我们可以换个地方。要知道新大陆很大,有的是木材,完全没必要跟那帮约翰牛掺和到一起。”
费迪南多微微的点了下头,一脸不屑地说:“是啊,我也不想去那块‘老处女之地”况且她是不是处女还不一定呢。”
十几年前,三艘帆船从伦敦港启航,向西驶往新大陆。船上共载有大约150 个成年和少年英国男子,为首的是克里斯托弗-纽波特船长。他们受伦敦弗吉尼亚公司的派遣,揣有英王詹姆斯一世的特许状。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不但想像西班牙人一样能在新大陆找到黄金,同时还打算将西班牙人拒于北美大陆之外,并试图探寻通往富裕东方的新航线。
经过144 天的艰难航行,在付出将近40 人葬身海上的代价之后,于十二年前的5 月驶进北美洲中部东岸的切萨皮克湾,在位于后来弗吉尼亚州东南部的一个沼泽地半岛登陆。对英国人来说,那是他们在北美第一个成功的据点(此前的18 个定居点均无法立足)。
根据英王的名字,那些殖民者将当地注入大西洋的河流命名为詹姆斯河,定居点就叫詹姆斯敦。而整个新殖民地则被命名为“弗吉尼亚”,意“处女之地”,以纪念1603年去世的“处女国王”伊丽莎白一世。
费迪南多对那位亨利八世的女儿和“血腥玛丽”的异母妹妹,号称英国历史上最贤明君主的“处女国王”显然不太感冒,并试图更改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地计划。
董南当然知道跟英国佬掺和到一块没好事儿,可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呀!
见二人紧盯着自己,董南不得不苦笑着解释道:“二位,北美不同于南美,那里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如果选择一个只有印第安人的蛮荒之地,别说能否顺利地站稳脚跟,甚至连能不能生存下去都是一个问题。”
“二位陛下,这是经过东印度公司和情报局多次研究后的计划。”
布拉接过话茬,异常严肃地说道:“因为据我们所了解的,第一批105 个英国殖民者虽然只用19天时间,就建起一座用于防范土著的简易城堡,但酷热和劳累很快就夺去半数人的性命,好在第二年6 月又有新的人手和补给运抵。
在1609 年的寒冬中,由于定居者得罪了向他们提供粮食的印第安土著,饥饿使很多人像苍蝇般死去,甚至还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500 个定居者一度锐减到仅剩60 人,直到7 年前引进烟草种植业后才真正站稳了脚跟。”
跟托斯卡纳和曼托瓦结盟也好,借跟克劳迪娅联姻控制乌尔比诺也罢,甚至连萨累佣兵参加欧洲的宗教战争,都是围绕着一本万利的东方计划。
能不能在十年里为澳门总督奥普多尔建造一支强大的舰队,是能否从源头上垄断东方贸易的关键。而舰队所需的木材,则是整个造舰计划的关键!
毫无疑问,实力远远不如尼德兰或英国的大西洋公约组织,显然不能像英国那样按部就班的殖民。毕竟谁也不知道欧洲的战争会打多久,必须在短时间内获得几个造船厂亟需的木材。
想到这些,科西莫暗叹了一气,倍感无奈地苦笑道:“还是离那里太远了,如果再近一点,想像西班牙人那样获得一块领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董南哪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立马拍了拍他胳膊,意味深长地说道:“亲爱的哥哥,你又把家族和国家的概念搞混肴了。还记得我说过的那个故事吗?有得必有失,在我看来让家族传承下去比什么都重要,至于其他的事嘛,一切随缘吧。”
巴里集团拳头硬到这个份上,都不敢轻易宣布建国,更何况万里之外的新大陆呢?要知道英国和尼德兰离那里近得多,一旦等他们缓过气来,必然会收拾胆敢在自己眼皮底下抢地盘的天主教徒。
相比之下,趁他们陷入进欧洲的战争,尽可能多占些土地,在他们的庇护下闷声大发财要靠谱得多。毕竟家族有的是私生子,让他们以新教徒的身份在那里开枝散叶,也是家族传承的一种方式。
说话间,马车在一百多骑兵的护卫下,缓缓驶进戒备森严的船坞。本土舰队司令官梅尔斯、负责舰只和武器制造的高尔先生,以及里巴特市长格里早就等候此,马车一停就迎上来打起了招呼。
昨晚都参加过总督府的接风宴,介绍就不用了,简单的寒暄了一番,董南便指着船坞里的那艘“概念船”,饶有兴趣地问道:“先生们,第六次海试的结果怎么样?能不能在年底前定型?”
真是一艘漂亮的船!
长长而尖削的曲线剪刀型首柱,延伸了船体的长度,沿首柱外伸一斜杠,就可在首部多悬一些支索三角帆,有利于扩大撑帆的容量;空心船首使船在浪中便于抬首,提高了它在浪中的航向稳定性。
后体逐渐变廋的有倾度的水线,十分协调地过渡到狭窄的圆尾,与优美的船首型式和谐地混成一体。风帆的面积非常大,使用3桅全装备帆装,主桅高度达到船身的四分之三,顶桅帆桁上还挂有月亮帆和支索帆,甚至连两侧还有外伸帆桁,可挂翼帆增加横向外伸面积……
尽管早就看过图纸,甚至还同齐门托学院的教授们一起讨论过,但眼前的一切还是让科西莫惊呆了,也忍不住地问道:“指挥官先生,有没有达到设计航速?适航性能怎么样?能不能抵御住大西洋的风浪?”
毫无疑问,这是董南亲自参与设计的快速帆船。看着他们那一副副急不可耐地样子,梅尔斯乐了,一边带着众人往船边走去,一边不无兴奋地介绍道:“满载航速13海里,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航速。至于适航性能嘛……我们刚往返过一次加勒比海,甚至还经历过一次不算太大的风暴,并没有出现太大问题。”
“用了多长时间?”
“去的时候风向比较有利,横越大西洋只用了二十一天。”
梅尔斯刚刚说完,高尔先生便插了进来,眉飞色舞地补充道:“先生们,司令官先生并没有让它跑出最快航速,或许说并没有保持最高航速。毕竟是头一次横越大西洋,安全方面必须要考虑到。”
科西莫惊叹道:“我的上帝,它居然能跑这么快!”
“陛下,这完全得益于杰克的思路、佛罗伦萨科学家和比萨工程师的设计,以及工匠们的努力。”高尔先生顿了顿,随即转过身去,笑看着梅尔斯说:“此外还需要一个航海经验丰富的船长,如果没有司令官先生的帮助,‘风神’号同样跑不出每小时13海里的航速。”
董南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这是我们共同的成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