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传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短头发
经过李二武装之后的这些灾民。 更是杂乱不堪,虽然许多人配备了铁质的军用刀枪。 却是根本就不大会摆弄这些个东西,这些武器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被这些灾民作为炫耀来用的:看看,俺也是个军爷了的!
耗费了好几日的时光,终于能够带领杆子队去闯荡闯荡,就算是还不能够和宋辽任何一方构成真正地威胁,起码是有了那么个模样,李二准备带领这些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的家伙去太原看看。
听罗芊芊的消息。 契丹人是准备队太原动手了的,这是个不错的消息,现在的杆子队不可能在战场上取得什么战绩,也不想依kao这些人的战斗力来取得什么,李二想的是浑水摸鱼渔人之利。 能捞到好处就捞一把,实在占不到便宜就算!
这一次李二是有了比较完善地准备和计划,不再带领了几十万的灾民浩浩荡荡前往,而是带领了杆子队先去探探路子。 若是真的能够取得什么好处再把灾民叫去不迟。
“刘公子心思活络,芊芊你是消息灵通,便是留守的吧,”李二小心在意的叮嘱:“只要不出什么大的乱子就是功成!”
“相公放心地吧,有功不敢说,无过应该还是不难的。 ”罗芊芊小声的对李二说道:“相公但去。 方才接到西夏的线报,老夫人春娘等人已是成功逃离汴梁,正在往这里赶来,只是沿途要规避宋人,走的实在是慢,若是半月能到已是极其快捷了的。 ”
听得母亲和家小终于顺利逃离,再也不受宋廷的辖制,李二登时就是心花怒放的:“大赞,如此甚好,也不必再顾忌许多的了。 ”
“还有个好消息哩。 大宋官家已是身死。 只怕过不了多少的时候,消息就会传到河东。 到时候宋军必然有所动作,奴看这是个不错地时机,相公好生把握了地。 ”
“神宗……那是大宋官家死了?”
虽说李二早先已经知道西夏的情报系统已经是渗透在了神宗皇帝近身,必然是会在西夏人认为最为合适地时候下手,以大宋皇位的更替来谋取最大利益。 但是乍一听闻这个皇帝身死,心里头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神宗皇帝厉行新法,更是以十分强硬的手段来支撑大宋的外交,虽说引起许多不必要的后果,终究是好心办了错事。 不说别的,就单纯以勤勉政事这个方面来说,这个神宗皇帝还是很值得称道的,大宋南北两朝如他这么勤奋的皇帝还真没有几个。 后来大宋官家真是一个不如一个,不是昏庸懒惰就是目光短浅。 即便是神宗皇帝做了许多的错事,依旧比他的子孙要强不少,起码是真心的护了国家栋梁,以种种龌龊理由在风波亭斩杀武穆岳爷爷的高宗和神宗比起来,实在是应该羞愧的。
其实李二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罗芊芊和昔日的刘大驸马并不比自己逊色,在很多地方甚至是要比李二更加的出色哩。
说了许多慷慨激昂的话语来激励士气,又有白莲圣母随行,杆子队自然是信心十足。
直到上路的时候,李二才知道自己所率领的杆子队竟然有了万余的规模,可以算是浩浩荡荡了,但是究竟能有多大的战斗力,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便是鬼神也不敢保证。
过了沁水的源头,便是麓台山的余脉和胡甲山的西麓,虽说是山麓,却已经是十分的平缓了。 有是适逢上夏季节,但见柳绿桃红,千般花样,青松碧柏万草争奇,山禽走兽不时出没,果然是十分的幽静百分的景致。
路上非是一日,闲话不表,单说这日近了太原的南大门永利。
这永利严格的来说只能算是一个大的镇子,但是却是县治的规模,不仅有县衙和县大老爷,更是有驻军的,而且其驻军更是加强县的规模,比寻常想小县足足多了一倍的军力。
其实就算是多一倍也没有多少军力,按照大宋时候的军事制度,标准的县是有刀手三十名上下,另配备弓手五十。 而永利有弓手足百,刀手更是有大几十名。
为甚永利就有如此大的武力?
无他,因为永利乃是大宋的一个监,监是大宋时期比较重要的存在。 简单的说明一下:大宋王朝南北两代的制度都是以府、州、军、监并称。 凡政治、经济、军事三者兼重的地方设府,有驻重兵的军事地区设军;而在当时如煮盐、冶铁、制茶等重要工业地区设监(前文已有过交代,神宗时候曾经按照王安石的意思取消了茶叶的官家专营制度,所以那个时候的工业基本就是盐、铁两项)。 不要小看了这盐巴和生铁,可以算是国家的经济和命脉,仅仅次于农业而已,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缘故,当时也只有大宋能够生产出足够的铁质器具,就算是辽国也是严重缺乏生铁的。
而且监这个行政单位,虽然事实上上与县差不多,但却是直属朝廷甚至是直属天家管辖,不州府等地方所辖,因而不要看地方小,其实其重要性远在州县之上也同列于州, 虽然一监的领者官职并不是很高,但是和同等级的州县官员比起来,腰杆子要硬实的多了。
李二也是刚刚知道永利的重要,既然是监那肯定算是大宋的工业基地了吧。 河东本就是后来的山西,不用说也是生产石炭(煤)的。
其实李二算的不错,却不全面,煤在那个时候不算是什么重要的战略物资,永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此地有个lou天的铁矿。
有煤有铁,不论是古代还是现如今,那都是最重要的资源。
“好地方!”李二大赞一声,准备先在这里落脚的,奈何天不遂人愿,契丹人已经早先一步攻占了此地,并且发兵太原,意图一举拿下这眼中之钉肉中之刺。
太原确实是耶律玉容心头的一病,如今整个河东路除了西北角那一小块儿,已经是尽在掌控之中,唯独这太原城居于其中,死守不降。 而且那太原城中更是集中了河东各地的溃败之卒,其驻军的都总管(都指挥使,相当于现在的军长)副总管等人更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根本就不受引诱,始终是抱定了坚守的心思,而这种战法深得延安郡王的心思,不断的提这些将士顶住朝廷方面一而再再而三的催战命令,真的叫耶律玉容没有了法子。
永利监的那百名弓手和近百的刀手当然不可能抵挡的住耶律玉容,根本就没有做任何的抵抗就往太原城而走。
耶律玉容那样的人物不可能不知永利监的重要性,李二虽然是有占领永利的心思,却没有和契丹人争夺的实力。
李二知道那太原完全有坚守的资本,就算是耶律玉容用兵如神也难以啃得动太原这块硬骨头,所以双方必然是有一场恶战。
最好是双方大打出手,消耗的筋疲力尽才好,只有那样才有好处可捞,就算不大可能得到太原这块肥肉,太原旁边的交口还是能够想一想的。
驸马传 第359章 攻城战
如今的局面,就算是想进去太原城中也是不能,城中的军民知道了自己没有去攻打威胜,必然是给自己准备好了通敌的大帽子。 而打是肯定打不过契丹人的,李二想着想避开双方的锋芒,寻个机会在周边打打秋风什么的,能够占领个小城小地的也是不错。
可惜,很是可惜!
耶律玉容已经主动的找上了门来:“驸马爷爷,前面有契丹兵丁,说是要请见爷爷的哩!”
这样大规模的战事,早就是侦骑四出斥候遍地的了,李二的行动定然早就为耶律玉容知晓:“我去看看,能闪过的咱就闪过。 ”
并非是李二软弱无能,这个时候还是最好不要卷进双方战争为最好的。
李二越过浩浩荡荡的杆子大队,来在“军”前,但见得前方旌旗招展号带飘扬,虽不过千余人上下,却是生生荡起半天高的杀气,隐隐腾腾似有万马千军的气势,光是这么千余的人马就如同一做兵山一般的压迫而来。
再看这些士卒,俱是端坐马上,斜跨了腰刀背搭了长弓,马鞍桥上是整壶的羽箭。 一个个契丹儿郎之披了生牛皮的半身铠甲,内里却是打了赤膊,展lou出虬结壮实的身躯;头上带光秃秃的皮盔,蓬蓬的乱发搭在肩头,说不出的雄壮之气,道不尽的杀伐之意。
人簇拥马咆哮,边塞蛮兵果然是十分的气势。 很明显这就是耶律玉容手上地契丹铁骑;反看李二身后的那些杂七杂八的杆子队,简直就是孩童过家家的儿戏了。
正观望之间,这些精锐骑兵猛然分开,闪出一条道路,现出一员将官。
这将官和那写契丹骑兵的狰狞杀气大不一般,但见她带咯很是显眼的黄铜头盔,盔上更有一簇红缨火一般的赤艳。 身上罩地全套的连环铜锁甲,面若银盆唇似涂朱。 端得是一副绝好面容……
“怎么?兄弟不认地为姊的了么?”闻得马上将官银铃一般的娇笑,李二这才看出竟然是一身戎装的耶律玉容。
说句真心的话儿,这耶律玉容身着戎装果然是英姿勃发飒飒威风。
李二拿不准这耶律玉容因何阻拦,故作轻松的打个哈哈儿:“四公主好威风好煞气,哈哈!”
“兄弟过奖了呐,兄弟此次率大军而来,为姊的怎能不迎一迎哩?”
还是首次有人把这些杆子队地家伙成为什么“大军”。 李二颇有些不好意思:“公主取笑了的,我们不过是走逃无路的灾民罢了,衣甲不备兵刃不全,如何称得上什么大军……”
“兄弟之言确是差了,既是为军,讲究的就是个战力卓然攻无不克,旁人不知这些灾民的底细我还能不知的么?天下间能够胜我契丹铁骑者唯有兄弟的这些灾民了,若是兄弟如此谦逊。 时间又有哪个敢大言不惭的说什么刀枪战阵地哩?”耶律玉容很是利落的翻身下马,呵呵笑着和李二并肩:“就如同姊姊我这身装扮一般,看似威风煞气,其实我是提不得刀上不得阵,光是好看又有甚的作用哩?兄弟你说是也不是?”
军队不是仪仗队,衣着光鲜装备齐全并不代表什么。 当年某些光着脚板的队伍还不是把配备了飞机大炮三八大盖儿的倭奴打出中华大地的了么?
耶律玉容是真地被杆子队那一日,面对飞驰而来的骑兵不动如山的气势所震慑,真的把杆子队当成了钢铁死士,所以才会存了七八分的忌惮,不敢轻易打李二的主意。 李二当然不会拆穿这一切,呵呵笑道:“四公主谬赞了的?”
“兄弟此次亲提大军前来,可是为了太原?”
“原是有这个想法的……”
“兄弟可是说过不于姊姊我为敌的哦,”耶律玉容展颜一笑,提醒李二。
在耶律玉容看来,李二胸中丘壑实在是高深莫测。 如自己这般以精锐骑兵纵横驰骋。 最多只能算是战术上的运用得当。 只有李二才是真正地战神,先不说当年兵不血刃不损一人地大胜西夏铁鹞子的辉煌战绩。 就是前次李二能以手无寸铁地灾民正面硬撼契丹铁骑,而且是完胜的局面,仅仅凭借这一点就足以叫人望而生畏。
不断的军事冒险使得耶律玉容信心空前膨胀,更是目无余子,早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中,唯独把李二看成是自己最最强劲的敌手,甚至克星。 若是叫李二掌握了兵权,哪怕是不必如签单铁骑这般勇悍,只要是兵甲粮秣充足,那李二早已是横扫宇内了的。
“呵呵,四公主士马雄壮,我可是不敢的哩!”李二哈哈笑着应答。
耶律玉容自然不会相信李二会怕自己,只不过李二这么说已经是很满意了的,起码说明李二不是为宋军来助战的。
这也是耶律玉容特意过来的原因。
“这么说兄弟你是来取太原的?”
“力有不逮,看看热闹而已。 ”
“呵呵,兄弟兴师动众的带这么多人来不会是真的要看热闹的吧?”耶律玉容笑道:“太原府我本是志在必得的,既然兄弟来了,不如这样,哪个打下来就是哪个的,如何?”
太原城高池深,是河东最坚固的金汤要塞,有是准备充足,若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基本很难夺取,何况李二根本就不具备攻坚的能力。
“嘿嘿,既然四公主是志在必得,那便是尽管放手施为的吧,我只是在一旁看了就是,若有便宜就捡个漏下的枣子。 哈哈。 ”
耶律玉容从来就是多心多疑地,绝对不会相信李二是如此这般的想法:“据说兄弟你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中之物的英雄,哈哈,不会是要用非常之手段的吧?”
“哈哈,据说?据说的怎能相信,我若真的是有那本事,何至于困在这小小河东?”
“兄弟直是谦逊。 好呐,也不说这些烦心的事情。 便是请兄弟与为姊地同饮一杯无,顺便看看为姊的手段,也好叫兄弟指点指点地呐!”
耶律玉容的思维方式和李二不同,既是不愿李二在太原战场上横cha一杠子,更是在宋辽激战的时候李二用那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手段。 所以才带了人马前来,以温言劝阻李二,用这种半软半硬的法子使得李二在太原大战结束之前不得施展。
李二低头不语……
耶律玉容更是相信李二还有什么厉害的后手:“兄弟还是信我不过的么?呵呵。 也好,我便是留在这里,兄弟总是不疑了吧。 ”
“也好,”如果耶律玉容留下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更要紧地是李二已经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想法,完全能够避开和契丹大宋双方的争斗,另辟蹊径到达自己的目的。
攻城略地并一定就要尸积如闪血流遍地,有时候极小的代价就能够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这样的道理十分地浅显。 但是真要到了两军阵前,大多数人还沉迷于两军的实力和针锋相对的较量。 于其在战场上用尽心思,不如在战场之外打打主意……
心中有了一定之规,李二反而的从然了许多。
契丹精兵行进的速度极快,时时的落下李二地杆子队,耶律玉容甚至刻意的命令士卒稍微等候。 好在路途极近。 不大的功夫就已经在来在太原城下。
但见得人山人海满山遍野,契丹精骑的前方竟然是有大批的步军簇拥。 契丹人素来不以数量上的优势取胜,这种大规模集结兵力的情况十分的少见。 尤其是耶律玉容这种极端信奉骑兵战术之人,以人海战术还真的不是她的做派。
这些步军起码也有三几万地样子,微风抚过轻尘土微扬,更显得黄沙漫漫黑雾沉沉,刀林枪山之中生生是腾起了漫天地肃杀之气,宛如万顷禾田一般的密密麻麻。 由于这些步军还是穿了宋军地号衣,很明显是威胜隆德新归契丹的大宋官军。
这些宋军很有几分整齐的模样,盾牌手、长矛手、折冲手。 弓箭手一层一层排列整齐。 军容煞是齐整,怎么也看不出象是不战而降的军队。
那个时候的官军完全不能和现代军队相提并论。 并非是指战斗力不行,而是说思想素质。 在那个时代,当兵就是为了一件事情——吃粮。
由于当时并不进行什么思想教育,官军的国家意识几乎可以算是完全没有,甚至在大宋这个队武将严格限制的朝代,兵为将用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 很多的军兵完全就是将官的私兵,谈不上什么国家观念。 哪个给口饭吃就给哪个卖命,今天是张家军明天就可能是李家军。 而且民族主意在那个各族大战的时代也不明显,至于强要说为什么哪个民族而战,则是后人强加上去的罢了。 大宋时候除了中央直接统属的禁军,还有地方上的厢军,更有许多是有各族人组成的善军。 就是在契丹辽国的军事力量当中,契丹族人也并不是多数,辽国的军兵大多还是汉族人。
李二原是一直很奇怪耶律玉容会以骑兵攻坚,甚至以为耶律玉容有什么其谋妙计,到了这里才知道耶律玉容的心思。
原来耶律玉容是准备用这些投降过来的宋军为主要力量老功成,怪不得她敢于大张旗鼓的大打攻坚战,这样的战斗无论胜负对于她都没有什么损失。
若是能够一举拿下太原,那是最好不过,若是失败也没有什么,这些投降的宋军行进太慢还要时常的提防他们再次倒戈,早已经被耶律玉容视为累赘,若是能在消耗太原军力的同时把这些累赘也消耗了,也正中耶律玉容地下怀。
耶律玉容命人整理一小小的案几。 上好茶水,邀李二对面而坐于角旗影中。 好整以暇的斟满了细瓷盏子先给李二递来,这才给自己满盏,细细的品尝了,眯了眼睛好似在回味那新茶的味道一般,慢悠悠的睁开眼睛:“开始吧!”
猛听的“咚咚”鼓响,那些投降过来地宋军整齐的缓缓而动。
李二暗暗苦笑。 想来这一字排开地几十面战鼓也是缴获来的吧!以宋军攻打宋军实在是个很妙也很阴损的法子,可这就是战阵。 不是李二所能够左右的。
前方的步军不仅不疾不徐的缓缓前压,踩了闷雷一般的鼓点前进,最前地刀牌手将皮盾护住身上要害,弓箭手隐在刀牌手之后。 再后面就是宋军携带的功成器具,攻城车,云梯车(云梯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梯子,而是一种上面带钩子由大车为支撑的车辆。 电影里的云梯和寻常的梯子没什么分别,纯粹是胡扯,)再后面就是登城楼和对冲车了,只要再前进少许,抛石机就要座定,随时准备把巨大的石块高高抛上天空,然后重重的砸落在城头……还真地有几分大军如山的沉稳厚实。
契丹骑兵一味的追求高速机动,甚至把这种优势发挥到了极限。 而不具备很强的攻坚能力。 就好像是依kao某方面而发达的暴发户一般,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全面地设施,若不是耶律玉容成功的得到威胜隆德宋军全套器具,她根本就不敢队太原这样的堡垒型城池下手。
而契丹的骑兵便是在后跟随,一个个微微的弓着身子缓缓而行,刻意的和前面的步军拉开一定距离。 用来随时准备给战马加速。
这样的阵仗和耶律玉容以往的高速机动的野战方略完全不同,处处透着严谨和沉稳。
耶律玉容能够从容若定地指挥几万大军而丝毫不乱,果然是用了心思地。
马上要进入守军的床弩射程,前方步军已是摘下长弓,抽出壶中箭矢严阵以待,脚步放地更是缓慢,也是为了快速的穿过守军的守城器具的射程在积攒体力。
在这个时候,火药之属的武器还远远没有大规模的运用到实战当中,最为犀利的远程武器就是床弩和投石机。 这些物件儿虽是杀伤力巨大,但是杀伤范围极其的有限。 而且装填速度很慢。 基本不大可能队整个战场起到大的作用,主要还是依kao弓箭和士卒的肉搏。
大战一触即发。 因为守军是居高临下,可以算是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必然是大大延伸了活力覆盖范围,所以在功成的初期,进攻一方肯定是要最先吃些苦头的。
耶律玉容自然是早就料想到了这一点的,但见她不慌不忙深处水葱也似的的玉手:“可亦,加盾吧!”
早有传令兵飞跑而去,李二正在奇怪耶律玉容还有什么防护的措施,猛然见到前面正准备进攻的步军倏然就是一分,现出正中许多衣衫杂乱的人群。
这些人约莫有一两千的模样,衣衫不整不说,还是在胡乱的奔走,大声的哭喊,怎么看也不象是即将参战的士卒。
可以很清楚的见到那些步军抽刀砍翻几个胡乱奔跑者,以血腥弹压了人群,并且把这群人驱赶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李二心头猛然就是一紧,忽然明白过来:这哪里是军人,分明就是耶律玉容俘虏的百姓,她是要以这些百姓的血肉之躯来抵挡守军犀利的火力,然后趁机掩杀。
这些百姓很明白自己的命运,畏畏缩缩的哭泣着喊着,又是被步军残酷杀戮不少,还未接战已见血腥。
其实以百姓为先导来抵挡敌方的事情十分寻常,在那个时候比这更野蛮更没有人性的事情多了去了,比如砍杀自己的百姓人头冒充军功(那时候的军功大体是按照斩下首级的数量来计算的),往往是敌人没有打退,自己却把百姓杀个七七八八。
在耶律玉容看来,这本就寻常之事,一来可以动摇防守一方的军心,二来在百姓中混杂着士兵,一旦接近就狠命的攻打。
但是李二可真是见不得这个,当即就是恼了脸面,“噌”的站起身来,厉声喝道:“耶律玉容,你……你这是要做甚?”
“怎?兄弟你这是怎的了?”耶律玉容知道李二最是妇人之仁,但是没有想到他会对这和寻常的事情有如此激烈的反应:“这不是要开战的了么?如何?”
“那……那是百姓,不是军兵,你这是要他们去送死……”李二说话的声调都是变了的。
那些个契丹的精兵看李二陡然翻脸,下意识的看看耶律玉容。
耶律玉容不动声色的挥手示意无碍:“兄弟,我知道这是百姓,可他们是宋廷的百姓,不是我大辽的百姓,不叫他们去送死,难道叫我契丹健儿去送死不成?打仗么,哪里还有不死几个人的!”
“你敢!”李二一脚踢翻了案几,滚烫的茶水溅的耶律玉容极是狼狈,李二依旧是大声嘶吼:“蕊蝶,咱们打……”
蕊蝶面上依旧是往日的那种平静,其实她根本就不在意死的是百姓还是军兵,只是条件反射一般的听从李二的号令,微微挥手。
那些个白莲妖人得到“法旨”,当即兴奋,便是要作势展开阵仗的
“李二……兄弟,你要做甚?”耶律玉容也是变了颜色,语气也是不见方才的轻柔:“你这是要于我开战了的?”
驸马传 第360章 战场之外
“两军交战,斗的是士卒血勇,争的是将官谋略,若如你这般以百姓血肉之躯来填,算是……”李二道:“嘿嘿,若真如此,甚也说不得了。 ”
耶律玉容从来就认为李二是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只是想不到李二为了这个“妇人之仁”竟然不再“优柔寡断”,而是铁了心思的要行雷霆之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