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黄沙百战穿金甲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马射的难度自然比长垛难度要大。不仅要求射中箭靶,而且要求能很好地控制战马,若速度过慢,考官有权取消考生的考试资格,若速度过快,则增加射箭的难度。
这些考生的骑射水平确实不敢恭唯,和胡人纵横驰骋的英姿相比,差得太远。柳江清一边看一边摇头,心道:难怪契丹军和中原军队打仗总是占上风,这些契丹人稍加训练就是精兵,而中原人只有艰苦的训练,才能勉强达到契丹人的水平,这是天生地劣势,也是不得不承认的差距。柳江清突然想到了威震西北的黑雕军,回想起黑雕军大破契丹军的神勇。他暗叹:只有黑雕军这种变态军队。才能在与胡人骑兵对决时占到上风。
正在叹息之时,柳江清再次听到柳汉阳的名字。
一名身着黑色软甲地骑手。慢慢加快了马速,到达第一个箭靶之时,马速已经达到了规定的速度,马上骑手运箭如飞,眨眼间连发五箭,箭箭都射在箭靶的中心红点之上,围观的禁军大部分都是老军士,见到如此箭法,都发出震天地喝采之声。
柳江清此时已顾不得喝水,他大张着嘴站了起来:马上骑手赫然是妹妹柳江婕。
柳江婕这次随着哥哥到大梁,纯粹是来见识中原的花花世界,柳江清没有料到柳江婕竟然冒用了柳汉阳的名字参加武举考试,柳江清此时才恍然大悟:难怪前几天柳江婕神神秘秘,原来是准备参加武举考试。
看到众武举的水平,柳江清知道妹妹极有可能考上武举,虽然里奇部女子并不惧怕上战场,但是让女人走向战场毕竟是没有办法时的办法,柳江清用手猛拍大腿,道:“真是瞎胡闹。”他恨不得跳入场中,把得意洋洋的柳江婕拖下马来。
柳江婕并未见到场外怒火冲天的哥哥,她男扮女装,身穿黑色软甲,头扎英雄巾,胸膊用布条紧紧缠住,在禁军的欢呼声中回归本队。
柳江婕在石山之时,常常骑马在草原上射兔子。
兔子是草原地公害,繁殖能力又强,若任其在草原上发展,不仅要和牛马争食,而且兔子会挖洞,常在草原上留下一个一个的大洞,快速奔跑的马匹若踩在洞中,重者死亡,轻者折断马腿。
在石山内,射兔子一般是女子的事情,柳江婕就是从小就喜欢骑马射兔子,长期射练兔子,使柳江婕就了一手马上射箭的好本领,论箭法之准,柳江婕犹在柳江清之上。
柳江婕脸露笑意回到队伍中,同队武举们看她的眼神有夸奖也有嫉妒,柳江婕也不管他们的眼神,她知道这一轮自己定然能够通过,就提马来到枪架处,取过一枝马枪,拿到手中比划了一会。
第二关马射之后,仅仅剩下了六十多人。被淘汰的武举不乏武艺高强者,只是因为他们缺少骑马射箭地机会,这才导致了马上射术不精,最后胜出地选手,大多数都是家境较为宽裕、有条件骑马射箭的武举。
在操场西边,搭建了一个木台子。上面坐着一些权高位重地大臣,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侯大勇,侯大勇是节度使出身,对兵戈之事都有着极大地兴趣,武举考试之前,他早早地来到了操练场。
侯大勇最重视部队的远程攻击能力,看到马上骑手的箭法,不禁眼前一亮。
主持武举考试的最高长官是兵部尚书张昭。他对于侯大勇到来心中暗自不满。
自从枢密院成立以来,兵部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兵部对武官的选举、奖惩之权,已被枢密院夺去,兵部主要管地图车马甲械之政。每年的武举考试一直就是兵部地一亩三分地,这也是张昭经过力争之后,从枢密院夺过来的,向来都是由张昭一手操办。现在侯大勇突然出现在操练场,虽然侯大勇客气地说一切依据老规矩办事,可是,官场之事诡变百生,这些客气话是当不了真的。因此,张昭下令之前,总要来到侯大勇面前请示一番。
第三次请示的时候,侯大勇挥了挥手。对老资格的兵部尚书道:“张尚书,一切按规矩办,不用再请示我。”
张昭这才下令第三场马枪考试开始。所谓马枪考试,是在奔跑的马上用枪刺杀四个木偶,全部击穿头部为合格。
这一场比赛之后,全场只剩下二十四人,陈鱼梁、柳赤松、李月照以及假冒的柳汉阳全部通过了第三场考核。
第四场为负重考核,考生负米五斛。行二十步,为合格,这一场考核只有一人不合格,就是化名柳汉阳的柳江婕。
柳江婕最初参加武举考试地时候,完全是因为无聊,轻松过了三关以后,希望值也就提高了,此刻在最后一关被淘汰下来。面对着无数人或嘲讽或惋惜的眼光。柳江婕心中也有一些失落,她默默地收拾起随身武器。就退出操练场。柳江清看以妹妹在最后一关被淘汰,心情轻松下来,他站起身,也朝操场口走去。
“你好大胆子,若被父亲知道此事,你肯定要吃鞭子。”柳江清故意黑着脸,低声训斥着柳江婕。柳江婕嘟着小嘴,道:“哥,你不说,父亲怎么会知道此事。”
柳江清虽然是石山书院的教师,书院的教师均为族人中的精英,因此,柳江清在族人中素有威信,柳江清有书院教师这个身份,成天也只好不苟谈笑,把书院教师地架子端起来,也只有在这个调皮妹妹身旁,他才能自由自在。
“哎,我怎么说你,若小妹真的由兵部授官,则要领军作战,到时看你怎么办?”柳江清放缓了绷紧的脸面,没有继续责怪柳江婕。
柳江婕露出浅浅的笑容,道:“谁说女子不能领军,我们里奇部就曾有女军,若当年不是这些女军成为一支骑兵,里奇部早就不存在地。”
柳江婕所说的是事实,当年回鹘汗国强盛之时,曾和盘距石山的里奇部多次交手,数次恶战下来,里奇部男子伤亡过半,迫于无奈,里奇部组织了一支女军,迂回穿插到敌后,突袭了回鹘军大营,回鹘军虽然围困了里奇军,却也是强弩之未,里奇女军坚决果敢的冲锋,成为压垮回鹘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役之后,回鹘军十几年不敢和里奇军决战,又过了数年,回鹘发生内乱,回鹘各部被迫远走河西走廊,从此离开了阴山山脉。
柳江清对这一段历史记忆犹新,他笑道:“女军出现在特定环境之下,而且女军从军士到将军全部都是女子,而你若授了军职,则必然率领一大群军士,届时,恐怕小妹睡的地方都没有,你总不能不睡觉吧,还是洗澡怎么办、入厕怎么办?”
柳江婕心中只想到当军官的威风,根本没有想到还有这么多具体的问题,自我解嘲道:“幸好最后一关没有通过,要不然麻烦事还真多。”
兄妹俩一边聊一边走出了军营大门,未走多远,突然身后传来了马蹄声,一个粗豪地声音喊道:“柳汉阳,慢走。”很快,一个身穿软甲的禁军军士跃马来到柳江婕身边,道:“柳汉阳,最后一关你算通过了,赶快跟我回去见兵部张大人。”
这一来,兄妹两人反倒是哭笑不得,柳江婕反问道:“我不是没有走到二二步吗,为何又算通过了。”
禁军军士是来报喜的,见柳江婕并没有大喜过望,就有些无趣,就道:“侯大人和张大人爱惜箭法好,是个人才,这才破例放你过关,你怎么如此婆婆妈妈,快跟我过去见过张大人。”





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二百一十三章决战幽云(四)
第二百一十三章决战幽云(四)
柳江婕甚为机智,她笑道:“在下武艺未精,自当回去苦练,等到明年大考再来应试。”
禁军传令官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拒绝如此好事的楞头青,他骑在马上,用手指着柳江婕,斥责道:“真是不识抬举。”
柳江婕不慌不忙拱手道:“张大人厚爱,在下实在感谢不尽,若破格招录,恐怕其他考生不服,也有损张大人清誉,在下告辞。”说完此语,柳江婕掉头就走,不再理会禁军传令官。
兵部尚书张昭刚刚送走宰相侯大勇,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端起热茶,美美地喝了一口:这个侯大勇,终于走了。
这时,禁军传令军回到了操练场,在木台前翻身下马,蹬、蹬、蹬几步就上了木台。
张昭任兵部尚书已有数年,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怪事,他微闭着眼想了一会,道:“你去告诉柳汉阳,若他敢不来,这一科所有灵州考生全部落弟。”
侯大勇走之前,专门提及这个小子,似是很是看重他,若是柳汉阳真的拂袖而去,实在是有损兵部尚书的面子,张昭看到二十四个考生中有四个灵州籍,就让传令兵去恐吓柳江婕。
柳江清对于妹妹的表现比较满意,柳江婕在操练场忙了半天,肚子饿得历害,正缠着哥哥进饭馆吃饭,背后又响起了马蹄声。禁军传令兵趾高气扬的黑脸又出现在柳江婕面前,他道:“柳汉阳,张大人有令,你若不回去,灵州考生全部落弟。”黑脸汉子嘴里哼了一声,掉转马头,扬长而去。还了柳江婕一个背影。
柳江清和柳江婕两人真是傻在当地,柳江清猛地顿足,道:“小妹,看此事如何收场?”柳江婕心里也是一阵糊涂,道:“天下还有硬架着给功名的事?”柳江清道:“事已至此,小妹暂且回去见过兵部张大人,侯相今天也有操练场,我到侯府去等着。求他出手相助。”
柳江清根本没有想到,正是侯大勇看中了“柳汉阳”箭法了得,临走时交待了几句话,张昭张大人才会如此卖力地强留柳江婕。
柳江婕被迫返回了操练场,二十三名可以进入复试的武举正在聆听着张昭张大人的训话,张昭见到“柳汉阳”,鼻子微微哼了一声,继续进行着他的长篇大论。柳江婕一路进来,见到无数落魄的武举灰溜溜地走出来,想到兵部尚书两度派人追赶自己,这种受人重视地感觉直是不错,柳江婕对这位重才的兵部尚书颇有好感。此时见到他这种态度,也不以为意,行礼之后进入队列。
陈鱼梁、柳赤松、李月照三人都用眼睛的余光看着柳江婕,他们三人在考试前。并不知道柳江婕借用了柳汉阳的名字,在考场上相见之后,三人嘴里吃惊得可以放进鸭蛋,他们虽然知道柳江婕箭法高超,可是柳江婕居然连过三关,还是让三人既吃惊又骄傲。
柳江婕并没有认真听张大人的训话,余光就朝张尚书身后看,却没有寻到侯大勇的身影。
此时侯大勇已经忽匆匆赶到了王朴府弟。不一会,范质、王薄、魏仁浦等宰相也赶了过来。
柴荣脸若寒霜地坐在床边,眼角隐有泪水,王朴紧闭着双眼,嘴角还残留着一些血迹。
今日一早,柴荣就来到了王朴府弟,因为来探病的朝官太多,为了免受打扰。柴荣就派了大太监在王朴大门守候。一律谢绝百官探病。上午巳时,王朴突然吐出一口鲜血。随即满面红潮,眼睛也清亮起来,看到王朴这个状态,柴荣心一下提到嗓子眼,“回光返照”四个大字迸进了柴荣脑袋。
王朴已经没有力气坐起来,他用痛楚的眼神看着陛下,“臣于不能亲眼看见收幽云十六州,是臣最大地遗憾。”王朴突觉口里一阵甜味,一口鲜血从嘴里喷了出来,重新倒在床上的王朴就再也没有力气睁开眼睛。
王朴性格刚强,紧闭双眼时还咬紧了牙关,侯大勇不禁浮现起在郑州喝酒谈国事的场景,心中有些内疚:三公主中毒之后,自已明知是唐门下毒,却因为有不少顾虑,并没有向陛下禀报此事,变相地放过了下毒之幕后黑手,从这个角度来说,王朴中毒,自己应该付一定的责任。
只不过,唐门之人处于暗处,用毒技术又十分高超,要想提防着实不易,侯大勇看着脸色苍白的王朴,暗自下定决心:血债血还,唐门一定要今日之事付出代价。
王朴似乎预感到这是最后的诀别,他微微睁开眼睛,看了看柴荣,又转过目光看了看侯大勇、范质、王薄和魏仁浦,当看到侯大勇的棱角分明、微微有些黑色的脸颊,眼神中涌出一丝谁也没有察觉地光彩,他突然双眼圆睁,大喊了一句:“陛下。”
话音未落,王朴已魂归天国。
柴荣低头楞了半天,面目表情地站了起来,走到窗棂旁,双肩轻颤,渐渐有了哭声,这是发自喉咙深处的哭声,低沉而时断时续。
魏仁浦曾任枢密使,王朴曾是他的副手,此刻柴荣一哭,他立刻也是泪如泉涌,捶兄顿足哭道:“天妒英才啊,为什么死的不是老臣。”
范质是资深宰相,他没有跟着哭泣,而是走到柴荣身旁,道:“陛下节哀,万万不可伤了身体。”范质见柴荣依然哭泣不止,知道劝阻没有什么效果,就道:“文伯(王朴字文伯)已去,其丧事就由老臣去办吧。”
柴荣闻此言,渐渐停止了痛哭,在一旁侍立的老太监赶快送上热毛巾,柴荣把擦掉泪水,回想着王朴旧事,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对众臣说道:“文伯才学不凡。殿试及第后,任校书郎;在澶州任掌书记;又任开封府推官;再任比部郎中;显德三年,迁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显德四年,拜左散骑常侍,充端明殿学士;显德五年,任户部侍郎兼枢密副使,未几。迁枢密使、检校太保。”
王朴是柴荣心腹,几个之内就成为重臣,对其经历,自是如数家珍,他又道:“文伯有四件大功,一是献上《平边策》,对于大周战略形成立下了大功;二是朕数次南征,均以文伯为东京副留守。南征之际,文伯镇守大梁,稳定帝都,功不可没;三是文伯修订了历法,去芜存精。修成了《钦天历》,这是惠及子孙后代地大事;四是文伯制定律准,恢复了十二均八十四调的旋宫古法,重制了春秋礼仪。此四功。每一件都名垂青史,朕失文伯,犹失一臂也。”
柴荣对文伯痛惜之情,溢于言表,范质、侯大勇、王薄和魏仁浦围站在王朴床前,静静地听着。
柴荣对范质道:“文伯为枢密使、检校太保,现加赠侍中。”说到这,柴荣似乎平静下来。道:“让文伯的家人进屋来吧。”
王朴的娘子及儿女们在屋外,听到屋内传出地哭声,已知大事不好,但是陛下在屋内,未经召见,家人们也不敢进屋。等到家人们奉诏进屋之后,满屋皆是哭声。
等到哭声稍歇,柴荣看着跪成一片地诸孤。对范质道:“范相。赶紧办两件事情,一是任命文伯长子王侁为东头供奉官;二是修建一座功臣阁。请大梁城最好的画师,画下文伯、郑仁晦等忠臣的画像,悬挂在功臣阁内,以后每年朕都要率百官祭拜这些为大周建立卓越功勋的大臣。”柴荣给王朴的安葬定下调子之后,再次痛哭一场,这才离开了王朴府弟。
侯大勇离开王朴府弟之后,阴沉着脸,带着罗青松、林中虎等亲卫,直奔西城。
众人来到一个幽静的小院,罗青松扣响门环,过了一会,只听到“沙、沙”脚步声,大门开了一条小缝,一个小厮露出脑袋,吃惊地看到十几名高头大马的军士站在军外,道:“你们是谁?”
罗青松在侯大勇身边二年多,已是黑雕军中级军官,只是在大梁无兵可带,因此重新给侯大勇当起了亲卫,他比林中虎要沉稳得多,在外出面打交道多半是他,罗青松有礼貌地问道:“凌先生在否?”
凌靖是许州大族,家中不乏朝中之人,但是在大梁城地这个小院,却极为隐密,基本没有官场中人出入,俗话说,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凌靖把家安在大梁城,也算得上一个中隐。
小厮眨巴了几下眼睛,干脆地答道:“不在。”说完就欲关上大门。
罗青松用手撑住大门,小厮使出吃奶地力气也没有关上大门,他脸红筋涨地道:“光天化日之下,你们强闯民宅,还有王法吗?”罗青松不想和一个小厮啰嗦,猛一用力,小厮不过十五六岁,正在使劲关门,只觉大门传来一股大力,“腾、腾、腾”连退几步,一屁股坐在了院中。
一个女子听到吵声,从偏房走了出来,她见到小厮坐在地上,就喝道:“是谁,胆敢在这里闹事。”凌靖这个小院是一个两进落的院子,凌靖住在内院,柳青叶和其他几位弟子就住在外院偏房内,外面的吵闹声柳青叶听得清清楚楚。
此女正是已成为道士的柳青叶,她正在柳眉倒立,看到进来的居然是侯大勇和手下亲卫,楞了楞,道:“原来是侯相。”柳青叶没有戴道冠,一头黑发散在胸前,似乎正在梳头,这个模样让侯大勇不由得多看了两眼,侯大勇很快就收回了眼光,一本正经地问道:“凌先生是否在家,在下有要事。”
柳青叶摇摇头,道:“今天一大早,师傅就出去了,我不知他到哪里去了,请侯大人改日再来吧。”
“在下就在这里等,他总要回来。”智能大师因为不愿意介入权贵之争,治好三公主之后,立刻收拾铺盖走人,侯大勇不愿意凌靖也和智能大师一样,得到消息立刻闪掉。
自从郑州一别。柳青叶行走江湖已有数年,言行举止也有了老江湖的味道,她知道眼前之人富贵逼人,自己得罪不起,就对小厮道:“快去烧壶好水。”把侯大勇带到外院的主屋,客气地道:“请侯相稍坐片刻。”
柳青叶说完,施施然转身走回她居住地偏房。柳青叶是习武之人,身材比大周女子都要强健匀称。和胡女倒有些相似,一身宽大地道袍,也遮不住美丽的曲线。不一会,柳青叶戴着道冠走出偏房,手里捧着一个精美地瓷瓶,她浅浅笑道:“这是青城毛峰,是顶好地茶叶,请侯相品尝。”
喝了几口清香的青城毛峰。侯大勇地心肺都觉得被山林滋润了一样,便打量着坐在对面的柳青叶。
当日郑州相遇,柳青叶的相貌曾让侯大勇目瞪口呆,可是事隔数年,柳青叶相貌依旧。侯大勇的心情却发生了巨大地变化,他心情甚为平静,觉得柳青叶就如一个旧日朋友一般。
柳青叶坐在一旁陪着侯大勇,面对着这位当朝宰相。柳青叶实在无话可说,就盯着大门看,盼望着师傅早日回来,正在难熬之时,凌靖走进了院子。
“侯相,我确实不识唐门之人,前日在河边遇到的唐刚,我也并不相识。只是小徒在青城山上看到过唐刚,故而窥破唐刚地行径。”凌靖见到侯大勇,就猜到没有好事,果然,侯大勇是来追问唐门之事。
王朴之死的真相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仍然属于大周朝廷的机密,侯大勇自然不会给凌靖讲明,就道:“唐刚既然来到了大梁。那么大梁城定然还有唐门其他人。这些人留在大梁城是个祸害,在下想要除掉他们。只是唐门中人向来行踪不定,我想请熟悉唐门的青城道长到大梁城内,秘密帮助在下搜捕唐门中人。”
唐门中人要下毒,必然背后有主使之人,而且这个主使之人的地位还应该极高,否则光凭唐门之人,根本接触不到三公主和王朴这等人物,捉拿唐门中人,或许可以查出谁是真正背后黑手。另一方面,唐门之人下毒手段太历害,今天能毒杀王朴,明日就能毒杀自己及家人,放纵唐门中人,说不定是养虎为患。
王朴之死,给侯大勇敲响了警钟。
凌靖刚刚游历回城,准备好好休息一段时间,闻言有些犹豫,道:“大梁到蜀地来回至少要数月,这数月时间,说不定唐门中人早就离开了大梁,而且小徒和青城山道长也有些冲突,只怕他们不愿意到大梁来。”
“青城山道长到大梁来,也是有好外的,大周即将发动攻蜀之战,等到西蜀灭亡之后,在下自会下令保护青城道观,并送一些钱财给道观。”侯大勇顿了顿,突然加重语气道:“若不答应此事,等到西蜀灭亡之际,青城道观必然化为灰烬。”
凌靖周游四方,深知侯大勇所言非虚,西蜀地灭亡是迟早之事,他沉吟了一会,问道:“唐门是江湖中人,和官府向来没有关系,为何侯相要千方百计寻找唐门中人,能否直言相告。”凌靖实在不愿卷入官场之争,因此想问个明白。
侯大勇干脆利落地否定道:“不行。”
凌靖素来受人尊敬,自然有些脾气,愠道:“若不直言相告,恕在下无能为力。”
侯大勇微微一笑道:“若凌道长肯办此事,事成之后,在下为凌先生修一座道观,如何?”
凌靖不断地摇头。
侯大勇脸色一变,道:“当日大梁城外,道长行凶杀人,在下可看得清清楚楚,道长是有家有业之人,到时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凌靖大怒,站起身来,“没有想到堂堂侯相,竟是如此小人,当日在郑州看错了你。”
侯大勇并未生气,只是淡淡地道:“查找大梁城内的唐门弟子,事关重大,凌道长还是不知道最好,今日在下话已出口,凌先生必须答应,否则后患无穷。”
凌靖武艺极高,向来没有受到别人威胁,他猛地站起身,冷笑道:“要找麻烦,可没有这么容易,哼,在下也有三尺青锋。”
侯大勇冷笑道:“凌家在许州有大量田产,有三人在朝中任职,还有六人在各地官府之中,如果因为凌先生一念之差,让凌氏家族遭灭顶之灾,让凌先生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何况在下请凌先生所做之事,不过是区区小事,为了这等小事,为家族惹来滔天大祸,实是不智,还请凌先生三思。”
俗话说:光脚地不怕穿鞋的。凌靖出身于世家大族,世家既是财富也是累赘,侯大勇死死拿住凌靖的弱点,逼其就范。
凌靖空有一身武艺,却受制于人,他呆了半响,长叹一声:“罢、罢、罢,明日我就出城,争取请李明道长到大梁来,他和唐门有仇,料来认识大部分唐门弟子。”
侯大勇也不管凌靖的脸色,“哈、哈”笑道:“事情紧急,在下只有当小人了,多有得罪了。”




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二百一十四章决战幽云(五)
第二百一十四章决战幽云(五)
王朴之死,让柴荣前后四次痛哭流涕,他还多次在范质、侯大勇、王薄、魏仁浦等重臣面前感叹:天丧吾臂膀也。
1...159160161162163...2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