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柴荣的真情流露,让范质等重臣既感动,同时心中又有些不是滋味,好在王朴已逝,再也不会同大家争权夺利,重臣们也就把心气放平。
悲伤归悲伤,北伐的准备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好在北伐的前期准备工作一直是由侯大勇在亲自负责,王朴突然死亡并没有严重影响北伐大业的筹备。
三月上旬,当天气渐暖、春光初露之时,粮食、辎重、战船、地图等等已基本到位,还有无数玄蛟船神奇地出现在五丈河之上,两万水军日夜操练,明眼一看就知道水军定然有大的行动。
西蜀派到大梁城的细作已经发现这一异常情况,大周和西蜀半年前就开始对峙于凤州一线,凤州全是山地,水师毫无用武之地,细作对于大周朝水师的频繁操练很是惊疑:莫非大周要派水师沿长江而上,从夔州进入蜀地?可是想想又不对,大周水师聚于大梁城外,远离长江,绝非沿长江攻蜀的态势。
西蜀细作深感事态重大,连忙把这异常情报送往西蜀,大梁距离西蜀路途遥远,而且沿途关卡重重,细作要把情报送到成都,至少也有到五月。
契丹人也有细作布于大梁城,北马南船——已经成为传统的思维模式,因引契丹细作的目光紧紧盯着马步军的动向,对于水军动向就不太关注,只是水军操练得过于频繁,契丹细作还是想办法把这个情报带回了幽州。
幽州以北,有无数雄关重镇。从南向北,有乾宁军、益津关、瓦桥关三个易守难攻的雄关,又有易州、莫州和瀛州三个重镇,大周军要攻破三关三州,才能逼近幽州城。
由于三关三镇的保护,南京留守萧思温根本没有感到渐渐逼近的战火,得知了大梁城外战船云集地消息,却丝毫没有再意。他斥退了细作,依然趁着公主老婆北去之机,带着一帮手下天天行猎、喝酒,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好不快活。
王朴死后,大周朝政也慢慢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侯大勇意外地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范质、王薄、魏仁浦、侯大勇四位宰相之中。范质和王薄均是文官,魏仁浦是小吏出身。
只有侯大勇曾是威名赫赫的黑雕军统帅,此时,侯大勇一手创建的黑雕军远在西北,没有了嫡系部队。侯大勇就是没有了瓜牙的老虎,因此,柴荣对侯大勇很是放心,委以重任。侯大勇就以宰相之位兼任了枢密使,成为了柴荣身边不可缺的重臣。
三月下旬,北伐提上了议事日程;
三月二十五日,任命宣徽南院使吴延祚为权东京留守,判开封府事,以宣徽北院使昝居润和虎捷都指挥使向训为副使,以三司使张美为大内都部署,吴延祚、昝居润、张美、向训成为留守大梁的四位重臣。
虎捷军成为留守大梁地唯一的禁军主力部队。
三月二十六日。西南面行营全面收缩兵力,屯兵于险关要塞之中,西南本行营都招讨使李重进在凤州储备了大量粮食,作好了抗击西蜀进攻的准备。
与时同时,昭义节度使张永德坐镇泽州,集中了潞州、泽州、沁州总计四万边军,死死堵住北汉南下的道路。
三月二十七日,北伐大军编组完成:
侯大勇为前锋大军统帅。前锋大军下辖铁骑军和汴河水师。总兵力达到四万人,铁骑军为陆路先锋。铁骑军都指挥使赵匡胤为为陆路都部署;汴河水师为水路先锋,汴河水师都指挥使李继勋为水路都部署;
柴荣坐镇后军,后军由羽林军、控鹤军和龙捷军组成,总计六万人。
三月二十八日,北伐大军从大梁城出发,水陆大军准备到沧州以后,稍作休整,再从沧州进入契丹境内。
前军水师旗舰是水师统领李继勋乘坐的大梁号。侯大勇既是宰相,又是枢密使,还是北伐军的前锋统帅,所乘坐的玄蛟船虽然不是旗舰,却也是制作精良甲等船,除了船头船尾的小型投石机外,还有船舷处各安装了两架床弩。
侯大勇乘坐地艘玄蛟舰取名为“幽州号”,本来侯大勇想为坐舰取名为“幽灵号”,这名字就有些加勒比海盗的味道,可是大周朝向来是自诩为正义之师,用上“幽灵号”的名字似乎有损天朝威仪,因此,侯大勇几番思想斗争,还是正儿八经地为玄蛟舰取名为“幽州号”,表达了北伐军志在光复幽州的决心。
玄蛟战船是隋代五牙战船的升级版本,隋代大型地五牙战船可容纳军士近千人,分为五层楼高,适合在长江和近海作战,玄蛟船专为内河交战所制,可为上下两层,就如一座小型的水上战斗堡垒。
幽州号可搭载一百人,除了水手之外,船上还有传令兵和伙头兵,战斗人员总计七十人,清一色侯府亲卫,此次作战,亲卫们没有带上“五虎上将弩”,只是按照黑雕军的传统习惯,每名军士配备一张长弓和一张黄桦手弩,加上一柄腰刀,一枝马枪。另外,船上还配有一些步兵用的方形大盾,也算是武装到了牙齿。
汴河水师共出动三百艘,其中玄蛟战舰共有一百五十艘,另外还有一百五十艘各式运输船,运送粮食、辎重和马匹,整个水师战斗人员和后勤人员合计三万余人,李继勋旗舰在前,侯大勇坐舰在中,水师副统领时英殿后,北伐水师连绵数十里,蔚然壮观。
水军地路线是从汴河经黄河进入永济渠,水师可以通到独流口。进入海河流域,经过百万老百姓数月的高强度劳动,这条水道已经完全疏通,成为一条十分便捷的北上通道,更为重要的是,此通道可以集中运输大量粮草,保障大军的后勤供应。
侯大勇以宰相之职专事北伐的准备工作,显德五年。他两次行船至沧州,对于沿岸河道情况了如指掌,从大梁出发,大军全部到达沧州至少要一个月地时间,而这一个月的时间全部在大周境内行船,对于久经战阵地侯大勇,无异于有一个月的时间休整。
从大梁城外上船之后,侯大勇就在船上潜心研究幽云十六州的地图。累了,就出屋在甲板上放风。
第二天中午,战船仍在五丈河上行驶。
侯大勇在玄蛟船顶上安了一张趟椅,这张趟椅是侯大勇利用权势所得,王珏原本是军器监小吏。认识侯大勇之后就升了官,成为了军器监录事,王珏深感侯大勇知遇之恩,专门让军器监的匠人。为侯大勇制造了一个十分舒服的趟椅,侯大勇想到在船上生活近一个月,就把趟椅安在了幽州号的顶层之上。
侯大勇逍遥自在地坐在趟椅上,两岸风光如画。
从大梁往北,一直到德州,都是农业发达地地区,或许是河水常常泛滥,庄稼的收成并不稳定地原因。大周地村民并没有把河道两旁的绿树砍尽斩绝,沿河两岸仍然绿树成荫,流动地船掠过一排排绿树,就如缓缓播放的幻灯片。
在明媚的阳光之下,没有工业污染地河水清澈透明,水中不时有一群群在小鱼,长长的船队从河面划过,河面就如打碎了千百块镜片。波光嶙嶙。绚烂多姿。
岸边的老人、孩子和正在劳作的青壮年,站在河边。望着庞大的船队,小孩子们无比快乐地跟着船队追逐。
“没有战争,这是一个多少美好地世界。”侯大勇身披软甲,腰悬飞龙剑,发出了衷心的感慨。
侯大勇也知道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个世界是一个“物竞天泽、适者生存”的社会,弱者,永远没有追求和平地权利,即弱且富者,更是永无宁日,就算人类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的二十世纪,主要民族还是一样用战争来获取的生存权利,由于科技得到极大的提高,战争的规模和危害也极大地提高了,两次世界大战几乎波及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
战争,和生产力高低似乎关系不大,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贪婪和恐惧。
侯大勇站在幽州号的船舷上,望着见不到首尾地船队,暗忖:当日在国防大学,大周和北宋初年的著名战役,仅仅详细分析了两个,一是决定大周命运的高平之战,另一个就是决定宋与辽战略态势的高梁河之战,至于大周攻打幽州之战,只知道柴荣出师未捷身先死,但是整个战役的过程,国防大学并没有作为一个战例来解剖。如今自己成了大周前锋统帅,赵匡胤仅仅是其中陆路大将,这一仗应如何打?
河水被战船划出了一道一道痕迹,大大小小的波纹在水中相遇,又各行其道。
此次排兵布阵,柴荣和侯大勇还多次发生争论。
柴荣最喜欢御驾亲征,而且还喜欢出现在大军前队,在高平之战时,柴荣的前队在与北汉军和辽军相遇于巴公原,由于兵力不足,差一点被北汉勇将张元徽冲破了战阵,巴公原大战结束之后,节度使刘词才带着后军赶了过来。此次北伐,柴荣又有亲自率领前军的打算,范质、侯大勇等重重苦苦相谏,柴荣才答应率领让侯大勇率领前军。
侯大勇看着青山绿水和两岸看热闹地众百姓,禁不住想道:柴荣领后军,自然不会十分疲劳,说不定就不会患上那场急病,如果柴荣不死,整个形势又会发生如何变化?如果此事真地发生,我是否要实践当日与石虎一道许下誓言,带着黑雕军离开中原,去打出另一番新天地吗?
正在天马行空地乱想,柳江婕端着一盘西北进贡的雪梨来到顶层,这些雪梨被削成一些薄片,在阳光之下显得格外晶莹剔透。
“侯相,尝尝雪梨。”身着禁军军服地柳江婕。轻声地对看着河水发呆的侯大勇道。雪梨在战船中是绝对的奢侈品,柳江婕这个鬼丫头真是古灵精怪,总会鼓捣也一些令侯大勇意想不到的东西。
侯大勇吃着入嘴即化的雪梨片,扭头看了看坐在甲板上呆呆看风景地林中虎,不由感叹:这个柳江婕倒是一个有趣的女子,不仅箭射得好,还挺会照顾人,比林中虎这个楞头青强得太多。
显德六年春季的二十四名武举。全部被授予了禁军低级军职。
禁军军制六个层级,军-左右厢军-营-都-伍-火,军的将领为军都指挥使、左右副都指挥使、都虞侯;营的将领为指挥使、副指挥使、虞侯;都的将领,马军为军使和副兵马使,步军为都头和副都头,其下还有军头、十将、将虞侯之类。
当日柳江婕受到兵部尚书张昭张大人的威胁,被迫回到了操练场,尚书张昭很快就把名单送进了中书门下。北伐在即,各衙门办事效率也变得极为高效,等到第三天柳江清找到侯大勇之时,柴荣已下令让这二十四人全部到禁军中任职,木已成舟。只有将错就错。
就这样,阴差阳错之下,柳江婕以柳汉阳之名,成为龙捷军的一名马军军使。此次北伐。龙捷军编为后军,柳江清再次拜访侯大勇,侯大勇出面将柳江婕调到了汴河水师,柳江婕到了汴河水师之后,又被侯大勇调到了幽州号。
柳江婕此时穿上了软甲,英姿飒爽不让须眉。
柳江婕从灵州南下大梁之时,均是以女子地面目出现在亲卫面前,所以。满船的亲卫都认识这位漂亮的军使,亲卫们看着这位女子成为大周龙捷军军使,佩服之余,又觉得此事荒唐得如唐人传奇一样。
侯大勇给亲卫们下了严令,不准任何人暴露柳江婕的身份,也绝对不能让船上的水手知道柳江婕真实的性别,侯大勇在亲卫队威信高如太阳,自然是令行禁止。亲卫们不敢拿柳江婕说事。不过,只要柳江婕身影出现。亲卫们的余光就粘在柳江婕身上。
上了船,柳江婕就搬进了幽州号二楼的一间小屋之中,普通玄蛟战船,只在二楼设计了一间小屋,作为战船主将地住房兼指挥室,其余房间均为可住十人的大房间。侯大勇上船前,考虑到柳江婕的性别,就命令工匠在幽州号二楼隔出一间小屋,专供柳江婕居住。
侯大勇特意照顾柳江婕,并非贪图其美色,柳江婕虽然美丽,但是论五官精致还不如符英的贴身使女小梅和小柳。柳江婕父亲是里奇部的大长老,而里奇部是侯大勇刻意笼络地力量,这才是侯大勇对里奇诸子青睐有加的重要原因。
柳江婕上了幽州号,见到单独的房间,这才把悬在空中的心思放了下来。船行不过一天,柳江婕就从心底深处感谢侯大勇地细心安排。
船上生活不比地面,所有个人问题都要在船上解决,北伐战船三百多条战船,有三万多名各式人员,每天消耗掉大量粮食,自然也制造了大量的黄白之物,每天清晨,就有无数睡眼矇眬的军士,站在船尾无比舒服地方便。无数小瀑布从船头船尾飞落,成为五丈河上难得一见、蔚然壮观的风景线。
柳江婕住在大船二楼之上,最大限度避免了这种尴尬场面,她为自己准备了一个小盆,然后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把黄白物倒在河中。除了此事之外,生于石山的柳江婕对于船上生活还是相当满意的,她是第一次坐船,万事好奇,无事之时就在船中转悠。
按水师军职来说,柳江婕应该指挥幽州号,侯大勇知道柳江婕生在草原之中,对于行船之事是外行,就让汴河水师副都指挥使时英调了一名精于水战的都头刘棱到幽州号,代行战船船长职务,刘棱上船,柳江婕就由船长彻底变成了女扮男妆地花瓶。
柳江婕心态很好,她知道自己指挥不了这样一艘大船,每天就跟在刘棱后边,啰里啰嗦地不断询问些低级幼稚的问题,时常把刘棱问得一楞一楞的。刘棱知道柳江婕这种武举出身的下级军官,升迁极为迅速,而且柳江婕似乎和侯相关系良好,所以刘棱并不敢怠慢于柳江婕,不厌其烦地为她讲解战船的结构以及行船知识。
战船行走间,侯大勇绝大部分时间把自己关在小屋内,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兵部绘制的地图,这一幅地图其实已经不算是兵部绘制的地图了。侯大勇正式主持北伐准备事宜之后,他就派出七名精于绘图的亲卫,跟着商队数十次深入到幽云十六州,全面勘测了幽云十六州地地形,并且带回了十数名幽州附近地村民,根据实地情况对兵部绘制的地图加以修正,经过数次大修,侯大勇心中地幽云十六州地图已相当准确了,其中有几条秘道连契丹军方也完全不知晓。
读地图,是每一名优秀将军的职业习惯,经过数月的琢磨,侯大勇脑中已经有一幅完整的幽云地形图,河道的宽窄、流向、水量,每一座关口的兵力布置,大山之间的秘道,都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侯大勇的脑海之中,闲上眼,这些地形就如幻灯片一样,在侯大勇脑海之中闪现。
孙子兵法: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败。
经过几年冷兵器战场的拼杀,侯大勇每每想到这一句兵战警句,对孙武都佩服得五体投地,与此同时,侯大勇又常常奇怪,古人已将用兵之道总结到哲理的高度,为何还有这么多将领总是违背如此浅显的道理。
许多将领们对于孙子兵法都是烂熟于胸,可是,《孙子兵法》就如《诗经》一样,仅仅是他熟读的文章而已,“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的哲理只是书中抽象的经典,而非深入灵魂的行动纲领。当一位将领把《孙子兵法》的原则贯彻到行动中去的时候,一位名将就会腾空出世,而后人习惯性地从名将出生时的奇异去感叹名将的不凡,却极少从名将的工作习惯中去探究他取得胜利的关键。
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二百一十五章决战幽云(六)
第二百一十五章决战幽云(六)
沧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
沧州在上古时期属幽州和兖州,西周时属青州,春秋、战国时代为燕、齐、晋、赵等国地,秦朝时属巨鹿郡和洛北郡,汉代属冀州和幽州,三国时属魏国,南北朝时属北魏的瀛州和冀州,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公元517年)设立沧州,辖浮阳、乐陵和安德等三郡,隋初废浮阳郡,后分属河间郡、渤海郡和平原郡,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属河北道。
沧州位于海河流域的下游,许多条河流汇聚入海,沧州又有“九河下梢”之称,土地贫瘠洪涝灾害不断,由于契丹人占据了幽云十六州,跃马可下中原,沧州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沧州以北有大量的田土被抛荒,往日繁华之地,数十年下来,竟然成为人烟稀少、土地荒凉的蛮土。沧州也由此成为发配犯人的场所,这此犯人中颇多强悍之人,他们在沧州传授武艺,慢慢地,沧州形成了好武之传统,影响千年不衰。
由于田土相对都比较肥沃,现在人烟稀少,自然就成为各种植物的乐园,春天一到,繁花似锦,点缀于田野间,风景分外迷人,这也算是战争给沧州土地带来的意外收获吧。
无数禁军军士隐藏在沧州的主要道口附近,他们的任务是阻断沧州与幽州的任何联系。
自从王青水战死以后,苏文森就和烈酒交上了朋友,皮囊里长期都带着香桂坊美酒,他阴沉着脸,坐在一片树林里,打开皮囊,狠狠地喝了一大口酒。冷冷的酒水进入肠胃,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战。
苏文森原为黑雕军最早的五校尉之一,高平之战以后,黑雕军有一千人被留在了禁军之中,苏文森就成为了大周禁军军官,最初留在禁军之时,苏文森心中还有一阵欢喜,禁军毕竟是大周朝最精锐的军队。而且禁军升官极易,所以苏文森抱着一番建功立业的雄心来到了禁军。
不料来到禁军之后,他身经百战,立功无数,却始终只是一个小小的马军军使,掌管着一百多人,他就如掉在了一张无边无际的网中,浑身是无却无处发挥。眼见其他资历甚浅、战功平平地年轻人,如坐着雕翎箭一般直飞云天。
而留在黑雕军的将校,山宗元、匡操、郭炯、何五郎都成为坐镇一方,率领上万人马的将军,以前听到黑雕军众将不断升官的消息。因为距离遥远,他的感受并不深刻,新禁军组建之时,以前黑雕军的年轻人何五郎居然被任命为铁骑营左厢副都指挥使。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已算得上禁军的高级将领,若再立战功,几年之后开衙建节也并不是难事,而自已仍然是一个小小地军使,每每想到此,苏文森就如被蚁咬般难受。
何五郎来到禁军之后,数次宴请苏文森和胡绳。虽然他们出自黑雕军,可是毕竟分隔了六年,如今地位悬殊,数次酒宴虽然双方都表现得十分亲热,可是无形之中,总是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墙,特别是有一次侯大勇也来参加宴会,弄得苏文森和胡绳都很有些手足无措。
时过境迁。世异备变。无情的岁月,森严的等级。深深地改变着每一个人的内心。
喝了酒的苏文森,眼睛红红的,就如一匹饿狼。
几个军士押着一个男子走进树林,这名男子看上去就是沧州普通的村民,脸上有几个淤青痕迹,鼻血长流,弄得他地前胸上全是星星点点的血块。
苏文森上下打量了一会这名露出害怕神情的男子,他手抚腰刀,盯着男子的眼睛问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到边境上来?”
那名男子颤颤地道:“小人的亲戚住在那边,今日是外舅地祭日,小人想过去拜祭。”
幽云十六州多是汉民,一条若有若无的边境线,把无数亲族分割开来,这名男子所说的情况,在边境线上比比皆是,不足为怪。
苏文森眼如狼,盯着颤抖的男人,这个男人普通得就如河面地一滴水珠,没有任何可疑之处,苏文森手也从腰刀上放开,露出一丝笑意,问道:“你住在哪里?”
那男子眼神中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随后又瑟瑟地道:“小人是丁家堡的人。”
苏文森不再说话,突然上前一步,扭住男子的手腕,用手摸了摸,冷笑道:“手指上的老茧真厚,分明是经常用箭之人,丁家堡并无猎户,哼。”苏文森说话的同时,手下并没有闲着,左脚猛踢那男人的腿弯,苏文森动手没有半点预兆,动作简捷有力,那名男子根本无法反抗,被踢倒在地,几个军士猛扑上来,把那男子按在地上,用绳子把男子的双手双腿绑了个结结实实。
“哗、哗”几声脆响,男子地衣服被剥得干干净净,露出满身健壮的肌肉,手臂、肩膀上有三条长长的伤疤。
苏文森揭开皮囊,痛快地喝了一大口,然后斜着眼睛看着那男子,道:“你是中国人(此时契丹称中原人为中国人,另一些更西方、更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没有机会和中原政权接触,普通认为契丹就是中原政权),为何做契丹的奸细,快说老实话。”
那男子闭着眼,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苏文森那里有耐心仔细拷问,他对身旁小个子军士道:“砍了。”
那男子心里冷哼一声,道:“用这招来吓唬三岁小孩。”他冷哼未结束,只觉脖子一痛,睁眼看时,已是满天旋转的世界。当男子头颅在地面翻滚的时候,嘴里仍在发出“嘶、嘶”地响声,“我被斩首了?”成为那名男子对这个世界留下地最后一个疑问。
苏文森率领着大周北伐先锋军派出的猎杀小队,他们悄悄隐藏在在沧州通往幽州地关口附近。捕杀从沧州前往幽州地奸细,不过边民的身份着实难以判断,苏文森完全凭感觉,凡是长得象奸细的一律杀无赦,长得老实的就暂时羁押起来,等到北伐大军出沧州以后,再放掉这些长相老实的百姓。
就在苏文森在边境线上大开杀戒的时候,北伐军水师已由黄河进入了永济渠。长长的船队连绵不断,倒成为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引得沿途村民都聚在河边观看大周军队地雄姿,大周水师的军士们在船上日久,每日都看着那几张面孔,此时见到两岸出现了这许多红男绿女,均兴奋地站在船舷上看热闹。
柳江婕对战船极有兴趣,每天跟在刘棱身后。她是小女子,心中也没有大男子的面子观念,有不懂的地方就直言相询,刘棱对柳江婕颇有好感,一来柳江婕显然跟侯相关系密切。否则也不会单独和侯相住在二屋船甲之上。
二来柳江婕性格开郎,为人热情直率,又着实喜欢战船。柳江婕的性格很合刘棱脾胃,两人天天地船上窜来窜去。船行至永济渠,柳江婕已经开始试着指挥这艘庞大的幽州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