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家扬
“是工部左侍郎曾国藩曾大人,他推荐的是他同乡旧友江忠源。我也了解了一下这个江忠源的情况,他是道光十七年的举人。前两年他在家乡办团练,擒杀流窜于湘桂边界的青莲教首领雷再浩,因此军功擢升湖南秀水县知县。这职务跨省,要把他调来还得用您钦差的身份。”姚莹能开这口,一是因为这个曾国藩官声很好,在京颇有清望。二是举荐的江忠源不是毫无资历,毕竟身有军功,虽然没见过,想来也不是全无能力之人。
“原来是他!”赛尚阿想起来了,这个曾国藩可不一般,道光十八年中进士,其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从七品翰林院检讨到正二品工部侍郎。这样的升职速度,这在官场是非常罕见的,他又是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更何况姚莹对自己帮助极大,他开口自己也不好回绝。
“行,我立刻修书一封给湖南巡抚,让江忠源前来广西助剿。”赛尚阿没怎么犹豫立刻答应下来。虽然他心里也没报什么期望,毕竟是乡勇,再厉害估计也比不上正规军。
====================================
太平军向永安转移时走得比较匆忙,那个时候通讯也不发达。刚走到半路,就有人发现还有些人仍在金田附近,没有通知到,不在转移的队伍里。军帅周锡能当时就和杨秀清请示回去金田,把自己的部下再找回来。
此时周军帅就领着八百多掉队的太平军赶赴永安。不过现在的永安已经被清军团团包围,周锡能多次让人查探各个路口,都报告有清军重兵把守。他们形单影孤,没敢硬闯,围着永安边境绕了一大圈,终于发现一条通往永安的小道,似乎清军没有太重视,只派了少量的乡勇防守。周锡能决定从这里突进去,与永安的大部队汇合。
“你都打探清楚了,只有五百人?”周锡能又问了探子一遍。
“绝对没错,是五百人。不是绿营也不是八旗,他们打着的是楚勇的旗号,应该是湖南那边的团练。”探子继续回答道。
“大哥,就这里最薄弱了,咱们就从这里冲进去把。”周锡能的手下陈五着急道,每天都小心翼翼地藏着,生怕清军发现自己,大家都希望早点能归队。
“你有没发现什么异常?”周锡能还是有点不放心,继续问探子道。
“异常倒是没有,除了。。。。。。。”探子突然想起一件怪事。
“除了什么?”周锡能连忙追问道。
“我看见他们的首领捧着书给这些乡勇读书,我偷听了一会,好像是忠孝礼仪之类的。”探子回想起这怪事,到现在他也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周锡能愣了一下,随即又毫不在意的说道:“估计是个读书人组的团练,这些人就会一些虚头八脑的酸词,一点用都没有。战场上凭得是一股子力气,读书有个屁用。”随后他又招呼手下陈五、朱八道:“让弟兄们都过来,大家一起上,过了这关口,再加把劲两个时辰后就能进永安,大家加油!”
周锡能发现的乡勇就是曾国藩推荐的江忠源的队伍。
此刻的江忠源无比郁闷,他兴冲冲地带着五百家乡的团练过来助剿。结果赛首辅似乎并不看好自己,把他们安排到了这么一个无关紧要的地方把守。这是一条只有人能过的小路,车和马都过不了,原先是猎人进山打猎的通道,这里能遇到太平军才是见了鬼了。
郁闷归郁闷,江忠源还是照例每逢月初都给手下的士兵宣读儒家经典。他这套独创的练兵方法特别重视思想教育,灌输忠孝礼仪,宣扬精忠报国,在当时团练中独树一帜。(后来湘军的雏形)
“大人,有长毛从西面过来了!”一个卫兵急忙过来报告。
“西面?这可不是永安的方向,难道是金田的残兵?他们有多少人?”江忠源不惊反喜。
“比我们多,大概有八百多,咱们要不要回避?”卫兵有些担心道。
“回避?这是我们建功的好机会,传我令下去,让大家火速集合迎战!”江忠源按耐不住心中的狂喜,兴奋道。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九十一章 内应
围困永安已经快一个月了,前方战事实在是不理想,完全没有战果。惨淡得赛尚阿都不知道该怎么编故事哄皇帝了。前几天,抓了几个往永安运粮食的商贩,赛首辅小题大做,抓了几个兔子说成是大老虎。骗皇帝说剿灭了二十余发匪,里面死的一个首领可能是个元帅。
皇帝可不是好欺骗的,立刻给他下谕旨了。上面咸丰又痛斥他一顿,大体的意思是朝廷给你几百两银子养了你几万军队。你搞了半天就拿这些小贼糊弄我?一个元帅只带二十多个兵,你少蒙我了。
赛首辅心里委屈,这不是皇帝你逼得太紧,我只能撒谎了。他又不敢把姚莹的计策提前告知,怕吊高了皇帝的胃口。万一失败就跟先前围攻金田一样,到时候心里落差太大,自己恐怕更吃不了兜着走。他正在扎耳挠腮想着法子怎么应付咸丰,结果好消息自己送上门了。
“报告首辅大人,江知县以五百人力敌发匪八百余人,结果大获全胜。杀敌三百多人,俘虏两百多人,敌溃逃三百多人。”一个亲兵过来禀告。
“什么?这是真的吗?”赛尚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正苦于如何汇报战绩,就有人送来了这么一个大战果,“哪个江知县?难道是刚来的江忠源?”
“正是江忠源,战果千真万确。江知县亲自压着俘虏前来大营,还带了几百个发匪的人头,现在正在帐外等候大人的接见。”亲兵连忙回复道。
“快快有请!”赛尚阿这可高兴坏了,有俘虏有人头,这战绩可以多翻几倍往上报。自己终于可以消停一段时间,不用再编故事骗皇帝了。
“见过首辅大人,下官有礼了。”江忠源气宇轩昂地走了进来,先前不被看重,这次终于扬眉吐气了。
赛尚阿又仔细打量着这位三十多岁的知县,第一次见只觉得此人颇为文弱,不似一般的将领那般虎背熊腰,所以对他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也就没打算重用此人。但今日一见,却感觉到此人的侠士之风,与先前大不一样,这可能就是人的心里作用把。也许是江忠源解决了他的大麻烦,总之现在赛首辅怎么看怎么喜欢,是愈发的欣赏。
“恭喜首辅,贺喜首辅。”姚莹听闻江忠源胜利的喜讯也赶了过来。
“这里也有姚老你的一份,多亏你举荐有功啊。”赛尚阿心情极好,笑得皱纹都舒展开了。
“下官只是碰巧而已,惭愧惭愧。”江忠源显得非常谦虚,居功不自傲。
“如此以少胜多,绝对不是巧合。老夫倒是很好奇,江大人是如何练出如此强悍的乡勇,可否说出来给我们听一听。”姚莹捋了捋胡须,成功的经验大家都想听一听。
“其实下官并无什么良策,我只遵循两条:一是挑选士兵只录取同乡之老实农民,二是多教他们一些文化,让他们知忠义识荣辱。”江忠源老实说道。
“每逢遇到最先逃跑的往往是油奸耍滑之人,士兵有同乡之谊往往能同仇敌忾,知忠义荣辱往往意志坚定。江大人,你这每一条都是强兵的道理,只可惜无法在绿营和八旗里推广啊。”姚莹不亏足智多谋,一下就能明白其中道理,但现如今绿营八旗都病入膏肓,里面很多都是兵痞子。这些人是杀敌不行,扰民有术。
“哎,可惜只有五百,如果能有五千五万,发匪又何以能坚持到现在?”赛尚阿也明白其中关节,绿营八旗早就烂透了,发匪却越打越多,越战越强。现在已成气候,想再剿灭真是太难了。
“首辅大人,能把那二百多俘虏交给我审讯吗?我想借此机会多了解长毛内部的情况。”整个清军对太平天国所知不多,仅仅知道洪杨等几位大头领,其他所知甚少。姚莹目的就是想通过俘虏,能找出太平军的关键点或者弱点。
“姚老只管放手去做,我这里没有不同意的。”赛尚阿对姚莹是绝对的信任,他看着姚莹和江忠源,这一文一武前来助阵,又如此得力。看来剿灭发匪,大事可成也。
“我这里也有个好消息告诉大人,派人去永安策反的事,有些眉目了。咱们夺取渡口的计划可以进行了。”姚莹藏了半天,终于面露得意之色,原来他也是带着功劳来的,“铜盘村李泰州回报,他的弟弟就在长毛的桂江渡口当差,这可是真是天助我大清!”。
==============================
铜盘村李家是当地唯一的大户,他们一家的田地就占了整个铜盘村的一半。族长李泰州相当聪明,他自己带着老婆孩子跑了。却留下弟弟李泰佑和一些族人,让他加入太平军,以期能保护自己在铜盘村的家产。战乱时代,很多大户人家都是这样,官匪两边分别下注,为的是留些余地,不至于被一锅全端了。
这天夜里,地主李泰州一个人悄悄溜回了老家,潜进了自己家族的大宅子。
“大哥,你怎么回来了?”李泰佑惊奇地发现大哥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小点声,别让人发现了。”李泰州连忙提醒道,接着他又问:“长毛来了后,没把你们怎么样把?”
“不谈了,咱们家的地被分了一半给那些穷鬼,这还是因为我加入太平军特别照顾的。隔壁村钱员外家是一亩地都没了,田契都被烧了,地全被分了。”李泰佑低声道。
“这些长毛真够狠的啊。你在长毛那边混得怎么样?”李泰州又打探道。
“只是一个两司马的小官,在桂江渡口那边管理二十五个人,都是咱们原先家里的族人。那些长毛还算客气,没和咱们为难,只跟我们借了两千多斤粮食,你看着借条还在我兜里放着呢。”李泰佑从怀里掏出借条交给他大哥。
“打下天下还?蒙谁呢,我给你说,这次我可是带着首辅大人的命令来的,这次朝廷组织了四万多人的大军,长毛日子长不了。咱们这次要做朝廷的内应,配合他们的剿匪行动,事成之后朝廷论功行赏,最少也得是七品知县。”李泰州眼里放出贪婪的目光,仿佛很快自己就能带上红顶戴,穿上黑色官服了。
“大哥,我看这些长毛纪律非常严明,战法又非常得当,官军能赢吗?这些天听说官军都是打败仗。”李泰州不放心道。
“你懂什么?这次首辅派我们回来,就是因为有个大计划,具体我也不清楚,反正发匪这次死定了。你刚才说你是在桂江渡口当差是吧,这个要赶快报上去,首辅参谋姚大人关照过,如果有在长毛营寨当差的情况要速度回报给他,功劳要比其他人更大。”李泰州感觉知府的帽子在向自己招手了。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九十二章 阴谋
一个巨大的阴谋已经笼罩在永安上空,而太平天国诸将士却毫无察觉。最近一连串防守胜利让他们感觉飘飘然,没有把清军放在心上。再加上清军最近越来越少前来进攻了,太平军将领倒也乐得清闲,开始放松了警惕。
但杨小山却感觉到有点异样,他带着三百精兵游走于各个据点营寨,了解敌我情况,排查危险。他感觉最近异样的事情似乎多了起来,蔡村粮库莫名其妙着火,虽然火被迅速扑灭但损失依旧不小;仙台岭火药房进水,两担火药完全被弄湿已经无法使用。。。。。。还有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损失。
这些在当地驻守将领眼里只是偶发事件。但杨小山因为走的地方多,据他了解到好几处地方几乎同时都有这些偶然情况,不能不让他怀疑里面有问题,他觉得这些应该不是偶然,但苦于没有证据,如果大肆声张,别人会觉得自己在动摇军心。
这天杨小山走在通往龙眼塘附近高堆村的路上,突然前面一名卫兵急冲冲地跑了过来,“世子,大事不好,我在路边发现了这个。”卫兵神色凝重,看上去非常担心,他手里握着几根草,递了过来。杨秀清在永安刚称了东王,杨小山作为他的义子,下面的人现在都习惯称他为世子。
“这是什么?”杨小山接过这些草,抓在手上仔细观瞧。椭圆形的叶子有些小锯齿,细长的草茎上长着金黄色的五瓣花。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和通常的草也差不了多少。
“世子,小的祖上是出身在瑶山,这草在瑶山我们都叫它烂肠草。”卫兵回答道。
“什么?”杨小山吓了一跳,手上一哆嗦,这是烂肠草?看起来和普通的小草也没什么两样啊。
“世子不用担心,这烂肠草要熬成汤喝下去才会致命,现在这种状况是无毒的。”卫兵理解小山的心理,提示道。
杨小山定了定心,脸色突然紧张了起来,疑惑道:“这瑶山的烂肠草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难不成是有人要下毒?”
“小的真是担心如此,这烂肠草熬成汤汁混入人畜腹内,即粘肠上,半日则黑烂,最后痛不欲生而死。如此凶险之物在这里出现,怕是有人要对我们太平军不利。”卫兵想法和小山一致,跟着补充道。
杨小山神色一正,他知道这情况的严重性,现在军营这么多人同吃同住,如果有人下毒,可不止一人遇害,那一倒就是一大片啊,一脸严肃道:“大家加把劲,不能吝惜体力,多带点速度,把前面的高堆村给围了。你们要逐家逐户仔细搜查,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有疑问的点,一定要把混在里面的奸细给揪出来。”
高堆村并不大,是个只有二百多户人的小村,但这里紧挨着龙眼塘,而太平军在永安北部的营寨就在这附近。
没过多久,几名天兵就在当地财主王大富家里搜出一大包烂肠草。这王大富穿着黑马褂带着员外帽,神色慌张,他被两名天兵押着,两手被绳子捆在后面,带到了杨小山面前。
旁边一大群村民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道:“这不是王大富吗?”
“他不是全家都跑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昨晚好像看到一个人神秘的人影进了他家,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原来真是王大富自己啊。”
。。。。。。
杨小山紧盯着王大富的眼睛,厉声道:“王大富,你家怎么会有这么多烂肠草,你为什么突然回来,到底有什么企图?”
村民们听到“烂肠草”这三个字,情绪都炸开了锅。
“这王大富太坏了,不就是分了他家几亩地嘛,至于要把我们都毒死嘛!”
“这家伙良心坏透了,都是乡里乡亲他也下得去手!”
“还好太平军发现得早,不然咱们真要遭了他的黑手。”
。。。。。。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烂肠草啊,冤枉啊!我回来是想家了,想回来看看。”虽然证据就在旁边,但王大富满头是汗,嘴里还在狡辩道。
“你不知道?那就把这些烂肠草煮成汤,给他灌下去!”杨小山知道此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角色,不给他点厉害看看是不会招的。
“别别别。”王大富吓得慌了神,“我说,我说。这些草是姚大人让我带来的,让我熬成汤倒在龙眼塘的取水处。说是事成之后给我个官身作为奖励。我一时鬼迷心窍就答应了,我是真不知道这是这么歹毒的东西。”
“你还有什么同党?”杨小山接着问道,由此看来这些天莫名其妙发生的意外,看来都是有人蓄意为之。如果能再他身上打开缺口,顺藤摸瓜,把混进来的内奸一网打尽,那就太好了。
“这个我真不知道,来的时候是首辅单独找的我,并没有其他人一起去见。”王大富看上去不像在说谎。
“真的吗?如果你交代了,我答应绕你不死。”杨小山冷哼了一声。
“真的真的,小的罪该万死,但我真的不知啊。”王大富有点着急,他也想活命,现在后悔回来,真是自寻死路。
杨小山心里一凌,“看来清军之中来了一位高手,已经开始在永安布置内奸搞破坏,难怪最近敌人的攻势少了,原来心思放在了这里。”
“你们把他押进永安,交给东王发落,看看还能问出点什么。”杨小山招呼几名手下。
“你们把这个消息传给各个营寨据点的守将,让他们注意是否有敌人的内奸,重点排查队伍里或者附近的村子有没有刚回来的人。”杨小山想了想继续命令道。
抓住王大富,确凿了他受人指使前来投毒的事实。杨小山感觉背后有点发凉,他隐隐约约感觉清军的目的绝对不会如此简单,烧点粮食投点毒之类,应该还有更大的阴谋他还没发现。
“清军还藏了什么杀招?”杨小山的第六感觉得清军正在谋划一个大方案,而且应该就快要实施了。太平军正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而大家对此还一无所知。这是最可怕的,高超的猎手都是在猎物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出手,一击毙命,猎物在没有还手的余地的情况下被杀死。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八十六章 抉择
永安城破,一直躲在桂林写捷报的赛首辅傻了眼。乌兰泰在新圩节节胜利是事实,向荣连破数道天险,直插太平军背后也是事实。可一转眼,这太平军毫发无伤地去了永安,比之在金田时队伍更壮大了。这一切让之前的捷报变成了玩笑,就好比射箭,先前如何夸耀射手怎么优秀,弓怎么好,箭怎么好,试射几次是多么准,但到了最后比赛的时候,一箭射歪,靶子都没碰到,让人有被戏耍的感觉。
果然咸丰谕旨很快就达到了赛首辅的手中。谕旨开头就说:“赛尚阿自抵广西以来,凡遇奏报胜仗,著有劳绩,朕无不优加赏赐。即乌兰泰、向荣、巴清德等亦均有恩施。现在贼匪仍肆猖獗,攻破城池,尔等当如何知感知愧,力图报效,以赎前罪耶?”
咸丰不是一个大方的人,他感觉自己被骗了,心疼自己这么多银子赏下去,搞到最后一点成效没有,能不愤怒吗?
所以谕旨后面接着写到:“此时贼匪困守孤城,正可并力攻剿,聚而歼之。其各路均著严防痛剿,勿令逃窜。若首逆未能擒获,只杀余匪以塞责,朕唯知将赛尚阿重惩不贷。”
赛首辅看到这里是冷汗淋漓,从谕旨上他知道咸丰是对自己发火了。让他不要再用小贼搪塞,一定要抓到首逆才算,如果完不成就要重罚自己。自己为官这么多年,咸丰也是第一次对自己说这么重的话,赛首辅感觉到了身上巨大的压力。
谕旨的最后不出意料,这次失败的黑锅给向荣背了,其他人均无事,只有向荣被咸丰革了职。革职看似惩罚不轻,其实也是咸丰无奈之举,他也知道这次失利不能全怪向荣,但总要有人负责,向荣是最好捏的柿子,只能让他抗了。革职不查办,也就等于戴罪立功,咸丰手上实在也派不出什么能臣了,谕旨上也只能吓唬吓唬,指望他们能尽心尽力办差。现在广西的军费一个月七十万两,你们别在浪费我的银子了。
向荣在朝中也有人给他递话,他也得知自己被皇帝革职了,所以主动到桂林来领罚。果然今天赛首辅传自己去他府中议事。
“首辅大人,向某前来领罪。”向荣一声布衣打扮,双手托着顶戴官服走了进来。
“老将军,快请坐,来啊,上茶!”赛首辅招呼手下上茶,他又接着对向荣说:”看来老将军是得知皇上的旨意了,其实皇帝陛下只是让你戴罪立功,老将军不必气馁。”虽然向荣的官职被免了,但赛首辅对他还是非常客气,在朝为官多年,起起伏伏的事他见得多了,而且从惩罚上看,皇上对向荣并没有完全否定。
“向某现在已是个白丁,还请首辅大人放我回家伺候老母,尽一点为人子的孝道。”向荣连忙拒绝,他是铁了心地想离开了。
赛首辅自然是不肯,手上本来就没几个能带兵的,还是想劝他留下替自己带兵打仗。所以赛首辅依旧和言悦色道:“老将军不必如此,我让田副将独领一军,吩咐他听你指挥,你还是可以领兵打仗的。”
“向某实难从命,只要军中有乌兰泰一天,向某绝不会与之共事。”向荣是恨极了乌兰泰,自己平身最大的败仗很大程度上就是拜乌兰泰所赐。
“老将军何必执着,乌兰泰领兵在南,你可以领兵在北,你们两个也见不到面的。”赛首辅还是想协调两人的关系。
“首辅大人,那乌兰泰视我为贼寇,向某实在无法与之配合,这友军随时插我一刀的仗,向某不会打,也不敢打。”向荣坚定地摇了摇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再来一次,自己老命都可能被送掉,与这样的人搭档真不知几时就被卖了。
向荣如此坚定的态度,赛首辅不好再说什么了,毕竟两人的矛盾自己也有一份责任,自己越在里面协调,矛盾反而越来越大。既然已经留不住向荣了,他希望听一听向荣对攻击永安战术建议,“既然老将军如此执着,我也不好勉强。但永安发匪让皇上如鲠在喉,我等压力甚大。老将军,你对如何歼灭永安之发匪有何建议?”
“永安已被破好几天了。首辅大人此刻问我,想必已有其他人给过建议了,向某想先听听其他人的建议。”向荣喝了一口茶,没有直接回答。
“这是乌兰泰的折子,你看看。”赛首辅把台上乌兰泰的折子给了向荣。
向荣翻开那折子,上面写到:“兵围四面,聚而歼之。如果贼系全股悉来,则为大妙。盖贼之利在流窜,且须左右近地有接应之人。孤守一城,地狭粮少,四无应援,非贼之利也。今我大兵四面围攻,壤土而上,更悬重赏,定可破之。况城中百姓知官兵登城,必为内应。我兵严守四门,出则擒斩,可以一鼓成功。”
向荣看后,轻蔑地一笑,露出一种非常看不上的表情:“此建议天真幼稚,永安四面环山,发匪必会在山中设卡设伏。且不说能不能轻易围城,单说内应就无可能,以我的经验此刻发匪必已将城中我朝廷可用势力肃清完毕。此策完全是乌兰泰自己的一厢情愿,可笑可笑。”
1...2930313233...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