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家扬
没过多久,走了一段路后,队伍又停下了。原来太平军沿途丢弃了不少值钱的东西,一些瓷器玉器甚至银器都抛弃了,那些士兵们哪里受得了这样的诱惑,立刻四处寻找开了。有的人甚至为了这些东西的归属,动气手来,情况相当混乱。
“这分明就是发匪的缓兵之计,这些猪头为了一点小利就上当了!”乌兰泰气得火冒三丈,他明知这是发匪的圈套,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也制止不了队伍抢夺这些器物。直至他亲自组织护卫自己的亲兵组成督查队,一旦发现这个情况,先毁掉这些器物,再把争抢的士兵抓起来鞭打三十下,才总算压制住了这样的情况。
乌兰泰的队伍状况不断,才留给了太平军刚刚好足够多的时间。当乌兰泰到达玉龙关的前一个时辰,太平军的大队人马刚刚通过玉龙关,负责断尾的秦日纲带领两千多人驻扎在上面,拦住了乌兰泰的大军。
“真该死!”乌兰泰极其失望的望着玉龙关,一脸的懊悔之色。他甚至还能看到太平军的老弱们在玉龙关后的路上爬山的身影。如果自己不纵容士兵抢劫永安,如果没遇到地雷,如果士兵不去抢发匪丢下的财物,只要有一个达成,自己都能追到太平军,可惜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如果了。
“把我们的重炮推过来,给我轰!”乌兰泰大叫道。好在自己预料到了这个时刻,用几辆大车装了几门重炮过来,这个时候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这要自己能迅速轰开这玉龙关,还是能追上太平军的尾巴的。”乌兰泰自我安慰道。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121章 阻击
此时守卫玉龙关负责断后的秦日纲将天兵们列阵于关下,想试图在关下和前来攻击的清军来一次对攻。通常这样防守并没有问题,因为关上的弓箭能居高临下帮助关下的队伍防守,如果双方实力差距不太大的话,攻方是很吃亏的。
但此次清军是带着重炮来的,乌兰泰着急攻克玉龙关,并没有理睬关上秦日纲的叫骂,而是直接命令炮兵猛轰玉龙关。
秦日纲傻眼了,交手了这么多次清军人数占优势的时候通常是要应战的,想不到此次他的骂阵不灵了。眼看着炮弹落在关下的队伍里,还白白损失了不少兄弟,秦日纲急匆匆让弟兄们躲到关后。
几千斤的重炮威力果然非同凡响,炮弹在玉龙关上砸开了很多巨大的坑。这古关的关墙哪里经得住这样重炮的轰击,不少关墙已经开裂。秦日纲见此情形更加后悔,自己其实一天前就到达了玉龙关,真应该先让天兵们加固关墙,这个常识性的工作他都没有做,导致现在非常被动。
关外的清军越聚越多,乌兰泰手下三名总兵也率部抵达,玉龙关外清军人数已经达到了一万两千多人,六倍于秦日纲的队伍。想要突击清军的炮队已经变得不可能。
秦日纲就如同杨小山所说,打仗一根筋,冲锋陷阵可以,防守是真的不行。此时他最好的方法是让人去身后的龙寮岭的拗口加固第二条防线,以备不时之需,可他还是没有安排,而是站在关上白白浪费这一点点的时间。
不出所料,在近一个时辰的炮击下,终于有一发炮弹砸穿了一面关墙,上面露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玉龙关内外两军同时叫了起来,关外的清军是欢呼声,而关内的太平军却是近乎声,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动权已经不在太平军手里,而落在了清军的这边。
于是围绕着这个十米宽的大窟窿,两军展开了血腥的厮杀。
这次是清军的失策,乌兰泰应该再耐心点,等待第二个第三个窟窿出现再举兵进攻的,可是他太心急了,为了赶时间,他强令部下突击,要迅速突破这个关口。
不得不说秦日纲作战非常勇敢,带着两千天兵,死守不退。清军轮换了多次队伍,都没有突破下来。
“我们身后就是大家的父母妻子,兄弟姐妹,决不能让清妖冲进来。”秦日纲已经杀红了眼,他的大砍刀的刀刃上已经崩了三四个口子。他自己身先士卒,肩膀上还中了一箭,他只是用布包裹了一下,就又重新投入战斗。
关墙窟窿两边尸体已经堆积如山了,这是拿人命堵这个窟窿啊。
两边消耗都特别大,清军虽然损失更大,但架不住他们人多。而秦日纲这里已经损失过半了,已经是强弩之末,处在了崩溃的边缘。
“顶天侯,你们快撤吧,再打下去人都死光了。这里就交给我们这些跑不了的人吧。”一名旅帅哭叫着,拉着秦日纲的语衣角。他的腿已经断了一截,软绵绵的搭在地上,此时的他趴在地上已经站不起来了。
纵使如硬汉般的秦日纲也不由眼角含泪,两千多名天兵半天时间几乎人人带伤,没有人身上不带彩的,身上的衣服全都是红一块黄一块的,那红色的地方都可以拧出血出来。
秦日纲知道这里是守不下去,再被清军冲一阵,恐怕所有人都要折在这里。他牙一咬,脚一剁,大叫了一声“撤,去龙寮岭拗口。”
清军稍作休整,把关外的清兵尸体搬离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而玉龙关上只剩下那个断腿的旅帅和五十几个自愿留下来已经走不了路的伤兵。
“愿意为天国尽忠的都过来,咱们不能让清妖小瞧了,带把的爷们要站着死。”旅帅硬抓着关墙的碎石头把身子立了起来,他一条腿站着,背靠着墙壁,扯着嗓子喊道。
好一些的伤兵互相搀扶着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气息微弱的重伤兵也被大家抬着凑了过来。大家背靠着,肩靠着肩,用身体挡住这已经洞开的窟窿。
“兄弟们,咱们就要去大天堂了,你们怕不怕?”旅帅用深沉雄厚的声音吼道。
“兄弟们同去,怕什么?怕个鸟,三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有人回道。
“不怕,来世再做兄弟,咱们还要成为天国人。”
。。。。。。
清军已经冲上来了,二百步,一百步,五十步。。。。。。已经可以看到他们脸上战战兢兢的表情了。
“轰。”他们踩在了事先埋好的地雷上,带头的一个守备清将被炸上了天,掉下来的全是带着血的尸块。
“哈哈哈。。。。。。。”望着被计算了的清军,太平军大笑着,旅帅高举单刀,嘶吼道:“弟兄们,杀清妖啊!”
最后五十几名太平军迎着全副武装的清军,用牙咬,用地上的石头,用自己的脑袋和冲上来的清军展开了肉搏。到处是清军的喊爹叫娘和太平军的粗言叫骂。一百多名清兵竟然被这些伤兵们打退了回来。
乌兰泰气得脸色煞白,“都是一帮废物!”他用鞭子劈头盖脸抽了退下来的副守备一顿,还嫌不解气,大怒道:“推一门大炮上去,把这些该死的发匪轰得粉碎。”乌兰泰脸都气歪了,他要亲眼看着这帮发匪灰飞烟灭,死无葬身之地,成为一堆炮灰。
当炮兵们哼哧哼哧把大炮推上前去的时候,剩下的天兵早就做了最后的准备。
冲天的大火猛地拔地而起,黄昏下的玉龙关被这场大火映照得闪闪发亮,烈火熊熊让天际线都不那么明显,不知道哪里是晚霞,哪里是火焰。到处都一片红色,不知道是天上的红色还是地上的红色,不知道是火光的颜色,还是天兵们身上鲜血的颜色。
离开了战场的杀喊声,一切都显得那安静,只有那巨大的火柱中传来依稀的叫声:“太平天国!”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122章 屠杀
虽然玉龙关上的大火为转移的太平军军民争得了一点点宝贵的时间。但乌兰泰随后还是占领了玉龙关,并立刻向龙寮岭进发。
乌兰泰此时信心已经膨胀到了极点,他知道太平军的尾巴就在前面,他们还没走多远。在他眼中,那些太平军就如同盘里的肉,已经快到嘴边了,就等着自己一口吞下去。
“兄弟们不要停,继续追击。”乌兰泰下令道,现在已经到了晚上。太阳已经落山,夜幕笼罩在这群山之间。
向荣麾下的两员总兵长瑞和长寿两兄弟也赶到了玉龙关,他们都是皇帝新派来支援的队伍,赛尚阿让他们在向荣账下效力。
“都统大人,向提督让我们俩过来传句话,他让您千万小心发匪的伏击,不要太心急,一定要稳住。等他赶过来再一起商议行事。”长瑞报告道。
乌兰泰听完突然哈哈大笑,心里暗笑向荣,“这老东西是怕我抢他功劳吧,我这个时候快一点,就能多拿几个发匪的脑袋,他自己在后面看着我立功,干着急,所以想着让我慢点,好等他一起,妄想!”
“两位总兵辛苦,这兵贵在神速,万万等不得,万一让发匪逃走了,咱们可担当不起。发匪们就在前面,我们只要再追一夜必能追上,两位总兵不信可以跟着,看我如何大破发匪!”乌兰泰意气风发,这难得的立功机会就在眼前,他是万万不会放弃的。
清兵们已经行军了一天一夜,现在又被乌兰泰逼得冒着夜色行军。天刚放亮,天边还在发白,乌兰泰终于追上了秦日纲拉在后面的队伍。
可怜这一小队太平军因为伤势较重,走得比较慢,他们还差一小段路就能到龙寮岭的拗口了。却在这个时候被撵上了,清军如同追逐猎物的猎狗露出了凶狠的獠牙,这支太平军虽然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全队覆灭。
秦日纲刚刚在拗口布置完防御工事,后面的清军就到了。“这帮清妖跟狗一样,跟得还真紧。”他暗自心惊道,此时的秦日纲已经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刚刚经过一次大战,又跑了一夜的路,现在是人困马乏,体力不支的时候。
而清军因为是车轮战,他们虽然也比较疲累,但比起秦日纲的状况要好的多。更要命的是,拗口上秦日纲又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他把士兵们都集中在拗口的营寨上,两边的高岭却没有人防守。
乌拉泰虽然狂傲,但军事素养还是挺高的。他马上抓住了秦日纲的这点疏漏,先让清兵爬上两边的高岭,然后居功临下把炮架设在高岭上,对着拗口就是一顿猛轰。
这拗口的营寨是木头做的,根本经不起几轮炮击,很快拗口上就出现了数道缺口。密密麻麻的清兵从这些缺口中杀了进来。大家虽然奋勇拼杀,但人是有极限的,胳膊都累得抬不动,又如何能抵抗源源不断冲进来的清兵?
秦日纲心中一片死灰,看来这龙寮岭就是自己的葬身之地了。东王让自己做断后的时候,他还觉得是自己的光荣。现在看来自己真的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
望着数不清的涌过来的清兵,秦日纲已经没有了战意,手下这最后剩下的几百人都快消耗殆尽了,自己已经没有脸面再见天国的父老乡亲了。
“我已经尽力了,一切都结束了。”秦日纲望着手中的佩刀,他举起佩刀就准备自己抹脖子了断。
“顶天侯,万万不可。”秦日纲的身边突然出现了几名北王韦昌辉的亲兵,他们连忙拉住了秦日纲的胳膊。
“我们是奉北王之命带您走的,快跟我们速速离开此地。”几名北王亲兵硬拖着秦日纲离开了此地,身后的拗口已经是一片废墟。秦日纲所带领的断尾队伍全军覆没,悉数战死,全都是响当当的汉子。
乌兰泰已经没有在拗口停留,还是一个劲地催促着大军追击。
追了没多久,走在队伍后面的太平军老弱全部暴露在清军的面前,断尾的队伍覆灭了,没有人保护他们了。清军终于从后面撵了上来。
“杀,全部杀掉!”乌兰泰叫嚣着,面对辛苦得到的胜利果实,他毫不犹豫地举起了屠刀,下达了屠杀的命令、他根本不管眼前的人都是手无寸铁的老弱,一看就不是太平军战士。在他眼里,这些脑袋都是他的战功,自己在追击的路上损失了太多的人,他需要给上面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
刘老头和刘大妈是和儿子儿媳一起参加太平天国的。他们年纪大了,腿脚慢拉在了后面,结果惨死在清军的屠刀下,刘大妈的怀里还抱着三岁大的孙子。可怜这小孩子还没长大,也被清军冷酷的杀死。
张大龙是太平军的一名战士,因为一次战斗,腿瘸了。残疾的他也拉在了队伍后面,已经失去战斗力的他结果也惨死在清军的屠刀下。
。。。。。。
此时的清军疯了一般,一路追一路杀,龙寮岭上到处都是太平天国百姓的尸体,鲜血染红了整个山岭,两千多太平军老弱全部倒在了清兵的屠刀下,无一幸免。
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似乎还没能满足乌兰泰嗜血的杀心。在他眼里,前面还有两万多的脑袋等着自己砍呢,“我要用这一战成就我不世的功勋,都统的帽子太小已经装不下我了。”乌兰泰杀红了眼,开始妄想起来。
“都统大人,赛首辅传令来了,让我们在龙寮岭休整。前面平冲谷地形复杂,谷中山路狭窄,不能轻易冒进。让我们务必等到向提督,探索完谷里的情况后再一起进军。”传令兵带来了赛首辅的手令。
“赛老头知道什么?骗谁呢?当我不知道啊,这定是向荣怂恿他下的命令!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别管他,继续追!”乌兰泰已经狂到没边了,首辅大人的命令他都敢视而不见,开始作死起来。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123章 平冲谷
即使隔着二十多里路,平冲谷都能依稀听到龙寮岭上的惨叫声。杨小山心在滴血,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东王杨秀清的计算,他算准了秦日纲会败,而且败得看不出任何破绽。秦日纲虽勇但缺谋略,一定会败得无比惨烈,任何对手战胜他都不会以为他是诈败。而那两千多民老弱就是丢给清军的饵,既能勾得清军踏入平冲谷这他早已设置好的陷阱内,又甩掉了以后行军的包袱。
杨秀清的计算不可谓不毒,这就是他所说的“代价”。没有这些人的牺牲,吃了太多次亏的清军是不会那么容易中套的,而杨秀清必须在这里把清军的利爪斩断,以后行军才能走得安心,不怕日夜被清军追赶。
在平冲谷内,杨秀清指挥全军男女,伐木斩竹,搬运山石,择险要处设置滚木擂石;并制造药桶,准备火攻。清晨,众将士在饱食了一顿之后,在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杨小山的带领下,登上了南北两面的山梁,把三十多里的山谷小路分为五段,每人承包一段。平冲谷内巧妙的布下了一条曲折的袋形阵地,就等着清军前来自投罗网,以便聚而歼之了。
河北镇总兵董光甲、勋阳镇总兵邵鹤龄是第三批来劝乌兰泰停下休整的人,第一批长寿、长瑞两总兵没有劝成功,第二批赛尚阿的手令没有用,第三批向荣是给这两位总兵下了死命令的,必须把乌兰泰拉回来,不准再前进了。
向荣在曹村吃过亏,他预感到这里面必定有太平军的阴谋,所以才三番四次过来劝。现在他们是一条船上的人,围攻永安大家都有责任,万一乌兰泰完了,咸丰一巴掌拍下来,所有人都躲不过。
董、邵两位总兵刚想开口,乌兰泰指着龙寮岭上遍地的尸体,“你们到底信谁?如果这是发匪的圈套,这个饵下得太大了吧。”
事实面前,董邵两位总兵也闭上了嘴,两千多太平军的精锐,两千多太平军的百姓,没有人会这么下饵的,这个代价也太大点,整个太平天国现在三万人都不到。他们没想到杨秀清就是这么狠,为了套住狼,下足了血本。
于是乌兰泰带着七名总兵,两万多清兵进入了平冲谷。包围永安的清军号称十万,其实真正能上战场的只有五万,其他都是干活打杂的劳役。这一下,一半的清军战兵都进入了太平军所设的伏击圈内。
乌兰泰手下李瑞和重纶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刚进谷两人还有些小心翼翼,这谷道弯弯曲曲呈“s”形,两边的山梁又高,太容易设伏了。可一路走来,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眼看就要出谷了,两人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开始谈笑风生起来。
“李兄,你那边拿了多少首级?”
“区区五百多个而已。重兄你那边呢?”
“差不多,也大概四五百个。”
“听人说,打完这仗重兄要调防去广东那边了!”
“李兄果然消息灵通,一年前就疏通好关系了,可惜手上一直没有战功,这次大胜应该就成了。不要说我,听说李兄伯父去京城做官了,是不是也要调防了?”
“也许吧,只是打了个招呼,还不一定呢。”
两位同来自贵州的总兵互相吹捧了一番,贵州相比外省油水实在少得可怜。这次大胜后的向上报功的人头就可以让他们的位置“活动活动”了。
他们正在憧憬着用这滚滚的人头换取以后的好日子,刹那间李瑞李总兵突然发现左侧的山梁上似乎有金属的反光。他大吃一惊,刚想命令士兵注意。前方山梁就滚下无数巨石,伴随着轰隆巨响,一下子就把狭窄的谷口给封死了。
“发匪!”两位总兵同时惊呼起来。
两侧的山梁上传出十几声牛角号的雄浑声响,首先是密集的箭雨从上面飞了下来,清军瞬间就倒下一片。接着山上的大石头和燃烧的木桶也跟着滚了下来,狭窄的山路让清军根本没有躲藏的地方,惨叫声此起彼伏,乱成一团。
“不要慌,不要乱,列阵列阵。”重总兵强装镇定,大叫道。而李总兵却在第一轮的箭雨中被射中了后心,一头栽下马去,死了。
任凭重总兵怎么叫,清兵们都管不了了,他们都在找地方藏身。再说这么窄的山路根本就没法列阵。
弓箭、石头、滚木等丢得差不多了,山梁上涌出了大量清军熟悉的身影,让人胆寒的“黄头巾”又出现了。他们向洪水一般冲了下来,怒吼着、奔跑着、挥动着手中的刀枪向清军杀来。他们带着为家人、袍泽复仇的愤怒,带着被围攻这么长时间的憋屈,带着天国的信念冲下山来,势如暴风骤雨。
冲在最前面的是翼王石达开,他奉命埋伏在这里打掉清军的前锋。此时山谷中的清兵早已军心涣散,被太平军冲得七零八落。翼王的队伍已经把他们切割成众多的小段,分割包围,很快战斗就到了最后阶段。
“啪!”一支暗箭擦着石达开的面颊飞了过去。
“谁!”石达开厉声道,他的目光顺着来箭的方向,紧紧盯住了右侧的一块大石头。
石头后面正是重总兵躲在后面射暗箭,想暗算石达开。
没等他再拉开弓弦射第二箭,石达开一个箭步冲了过去,口中怒骂:“该死的清妖,纳命来!看你往哪跑!”
重总兵还想负隅顽抗,拔出刀来要和石达开单挑。石达开正有此意,让卫兵站到一边,他一抖长枪,就与重总兵战到了一处。两三个回合,石达开就摸清了这重总兵的路数。
那重纶双手把刀举过头顶,狠狠地盯着石达开,使劲全身的力气朝他劈来。石达开艺高人胆大,居然把长枪放在背后,只凭身体的移动躲开重纶的攻势,嘴里还叫道:“太慢了,太慢了,再快点,再快点。”戏耍着他。
重纶连砍了十多刀,石达开的一根毛他都没碰到。嘴里呼呼喘着粗气,石达开面不改色,把长枪放到胸前,喝道:“现在轮到我了。”他抖动长枪,打出无数枪花,枪尖不离重纶周身,把重纶扎得手忙脚乱,身上的甲衣擦上了好几道枪痕。
“开!”石达开枪尖猛刺重纶喉咙,等到他身形一乱,又立即翻转枪身,枪柄打在重纶的手腕上。重纶受不住痛,哎呀一声,佩刀落地。他转身还想逃。
“去吧。”石达开戏耍够了,举起长枪,轻搭在重纶的肩头。重纶吃了一惊,转过脸还想求饶,石达开可没想饶他,龙寮岭死去的百姓绝不会答应,枪尖对准重纶的咽喉,了结了他的性命。
战斗结束了,“走!去支援小山兄弟去!杀乌兰泰,替死去的兄弟姐妹们报仇!”石达开举起长枪,高喊道。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114章 报仇
太平军几路大军埋伏在平冲谷,率先动手的是首尾两处。翼王石达开负责谷口,西王萧朝贵负责谷尾。两头一旦封死,中间冯云山、韦昌辉、杨小山就可以跟着动手了。
乌兰泰在三名总兵,长氏兄弟和经文岱等一万多清兵的簇拥下,走在队伍的最中间。他根本没想到太平军会在这里设伏,期间他还不断催促队伍走快点,生怕追不上前面发匪的队伍。
经文岱喘着气,拍马走到乌兰泰跟前,讨好地说道:“都统大人,这都赶了两天路了,要注意贵体啊。”
“滚开!”乌兰泰不耐烦地把手一挥。走在这山谷里,他没来由的一阵烦躁不安,总觉得有眼睛盯着自己,仔细望向四周又找不到人,心里有种莫名的烈火无处发泄。
经文岱碰了一鼻子灰,自讨没趣,神色黯然地退了下去。
没过多久,大军的前面和后面传来的骚动声,引起了全军的慌张。
“镇定,镇定。”乌兰泰连忙派人查看,没等他话说出口。
最密集的箭,最重的大石头,最长的滚木,最多的燃烧桶从天而降,招呼过来。乌兰泰部享受了太平军最热情的“招待”。山顶上涌现出数不清的各色大旗,无数的刀枪高举着,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千千万万黄头巾连成一片,成了人的海洋,不可阻挡地向谷底奔流而下。
“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在这巨大的攻势下,一向骄横、残暴、刚愎自用的乌兰泰第一次在战场上感觉到了害怕,他的声音都在颤抖,额头上的冷汗都冒了出来。
“都统大人,我们中计了!有埋伏,真的有埋伏!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经文岱总兵都快哭出来了。
“你给我闭嘴,不得扰乱军心。”乌兰泰回头就给了经文岱一鞭子,他虽然害怕,但表面上还在死撑。
“向龙寮岭撤,赶快撤出去。”乌兰泰还想逃跑,他已经没有胆气在这里应战太平军,只想撤回去保住自己一条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