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家扬
“终于回家了。”杨小山到了自己的王府,甩蹬下马,下人们把马牵走。
苏巧妹在大门口激动得都快哭出来了,丈夫在外征战,又不能时时通消息。她是整天提心吊胆,生怕有意外,在家求佛保佑小山能平平安安。这次看到小山到家,心里的石头才落地。
“巧妹,我回来了。”杨小山一进门就拉过巧妹的手。
“王爷,这里这么多人,别让人笑话。”苏巧妹还有点不好意思。
“这是西王娘的孩子吗?都这么大了,有名字吗?”杨小山接过巧妹怀里的孩子,上次西征刚回来就被打入死牢,巧妹又不敢带孩子们去那种地方,所以杨小山还是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孩子。
“还没呢,只有小名虎子,要不王爷给他起个名字吧,我一个妇道人家起不好名字。”苏巧妹连忙道。
杨小山想了一路,来到王府大厅,终于说到:“就叫继业吧,萧继业,继承西王的事业。”
“继业?是个好名字,不过不叫萧继业,叫杨继业。”苏巧妹看到孩子似乎不习惯在小山怀里,连忙又把孩子抱过来,看上去特别喜欢这个孩子。
“什么?”杨小山有些心虚。
“我还没和你说呢,我想求东王把孩子过继给我们杨家。”苏巧妹低声道。
“为什么?”杨小山有些不解道。
“小山,我一直没敢告诉你,其实我早就看过大夫了,好几个大夫都说我长身体的时候太过瘦弱,肚子没有长好,怕是今后不能生了。这个孩子与我有缘,宣娇亲自交给我,让我把他当儿子,所以我就动了这个心思。”苏巧妹用非常小的声音喃喃道,生怕门外的下人们听见。
杨小山这下明白了,这可能就是子宫发育不良吧,苏巧妹的瘦弱他是知道的,刚见面的时候巧妹的外号还是瘦猴呢,“你别灰心,我们都还年轻,以后我们会有孩子的。杨小山安慰道。”
苏巧妹点点头,她知道这是小山安慰自己。她站起身子,往门外叫道:“英子,快进来啊,王爷回来了,让王爷看看你。”
“是,王娘。”一个娟秀的声音回应道,一个气质沉稳,眉目疏朗的女孩走了进来,她近来后给杨小山施了一个万安礼,轻启朱唇:“常淑英见过王爷,王爷万安。”
“这是英子?”杨小山不敢置信道,两三年没见,当年的小萝莉英子都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了,活像前世甄嬛传里的沈眉庄,一举一动都不像一个侍女,别人不说都以为是个大家闺秀。
“英子,去给王爷倒杯茶。”苏巧妹支开她,又用一种征询的目光对杨小山道:“你看英子怎么样?我可从没把她当下人待,虽然对外是侍女,但我把她当妹妹对待。我既然不能生育,不如把她许配你,好承继咱们杨家的香火。”
“什么?”杨小山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我还没有这个心理准备,我一直把英子当妹妹看,这事不着急。”
“行,我不急,这只是我一个提议。英子她待人礼貌,举止大方真的是个好姑娘,王爷如需要一位娘娘不妨考虑一下。”苏巧妹笑道。
“我只需要你。”杨小山不怀好意,一脸坏笑道。
“你疯拉,这还是白天,让下人们听到了像什么话啊?你可是王爷,天国的大英雄。”苏巧妹满脸羞红,但内心还是挺开心的,夫君还是一路既往的爱着自己。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27章 调查罗大纲
京城皇宫。
这么多年咸丰不敢懈怠国事,一直尽心尽力地维持着这个已经千疮百孔的大清国,但他的努力没有收到成效,接二连三失败的折子一如既往滚滚而来。咸丰有些心灰意冷了,好多天没有批阅大臣的奏章,躲在小花园看戏班子演戏。
上午看“花唱”,下午看“清唱”,军机处的几位大臣都急死了,递上来的折子迟迟不批阅,下面人没法做事啊。
下午的“清唱”结束了,天色也晚了。
“皇上,现在咱们去哪?”安德海请示道。
“去储秀宫,懿妃那边。”咸丰翻了懿妃的牌子。
“禀皇上,肃大人在乾清宫等了好几天了。”安德海也不想说,但几位军机处的大人逼他必须告诉皇帝。
“他还有脸等折子,他推荐的曾国藩都被发匪打成什么样子了?让他等!”咸丰立刻变了脸色。
“是是是。”安德海不敢多言,“移驾储秀宫!”
懿妃就是后来的慈禧,她在储秀宫生了今后的同治,所以一直把储秀宫当成自己的福地。后来做了贵妃还一直住在这里。
“爱妃,还在练字?”咸丰一进门就看到桌子上的笔墨纸砚。
“皇上,您看看,臣妾的字写得怎么样?”懿妃取出刚刚写好的一幅字交给咸丰看。
“不错不错,这字体端腴,工整秀气,朕甚是喜欢。”清朝皇帝的书法都非常不错,咸丰也不例外,懿妃能得咸丰的欢心,除了容貌出众,还会书法绘画,这让她在众多妃嫔里脱颖而出。入宫两年她从贵人升为嫔,又两年从嫔升为妃,这样火箭般的升级速度可见她是多么得宠。
“皇上,您好像又咳嗽了,来喝一碗臣妾给你准备的莲子汤。”懿妃非常注意咸丰的细节,咸丰一有不舒服她立刻就能注意到,而且还能缓解他的痛苦。
“还是懿妃仔细。”咸丰接过莲子汤,他也非常爱吃这个。
趁着咸丰正在用膳的档口,懿妃悄悄把安德海拉到一边,小声道:“今天皇上还是没有批阅奏章?”
安德海委屈道:“小人也提醒过了,万岁爷就是不去乾清宫处理朝政。几位军机大臣都急死了,小人也没有办法。”
“你去把折子拿过来,我来劝劝皇上。”懿妃想了想,这折子可是要天天批阅的,军国大事可不能有一天耽误。皇上天天来储秀宫,不明白的人还以为自己狐媚诱主,让皇上疏于朝政,那自己的名声可就臭了。
“扎。”安德海连忙答应道。
等到安德海拿来奏折,懿妃看咸丰心情不错,故意撒娇道:“皇上日理万机,臣妾还没有看过皇上批阅奏折的样子,皇上能批几本给臣妾看看吗?”
咸丰的确很宠懿妃,拉过她的小手道:“爱妃既然爱看,朕就拿几本给你瞧瞧。”
安德海把折子拿上来,咸丰随手抽了一本,翻了两翻道:“这是云南提督的折子,上面说云南土司野性未除,难以沟通之事。”
“那万岁怎么批呢?”懿妃好奇道。
咸丰想了想,批示道:“各省民俗民情不一,如何一样行得来?总在尔等实心任事,相机而行。”
“皇上好棒,这就成了?”懿妃做出一脸崇拜道,她拿过折子看了又看。
“就是这样。”咸丰又喝了两口莲子汤,笑眯眯道。
“臣妾还想再看一本。”懿妃摇了摇咸丰的膀子,请求道。
“行,那就再看一本。”咸丰又抽了一道折子,翻了一翻道:“这是甘肃巡抚要赈灾的粮食。”
“那怎么批?”懿妃眼睛闪了闪。
“这家伙是个要饭花子,年年都跟朕要救灾粮,他的奏折夸大其词,把朕当成他的钱袋子,不要理他!”咸丰拍了一下折子,“朕说你来写。”
咸丰说道:“地方上一点小事,何用如此夸张。你的奏报往往是虚浮不实,朕甚不取,一处不实,则事事难以为信也。”
懿妃边听边把咸丰所说写在折子上,写完后交给咸丰看。
咸丰接过折子,赞赏道:“爱妃果然聪颖,这折子批得不错。”
这一下,在懿妃的挑动下,咸丰竟然不知不觉批阅了很多奏折,等到后面其实咸丰也看出了懿妃的用意,他心里并没有不舒服,倒是又高看了懿妃两眼。
“和爱妃一起批阅奏折,朕倒没有了心浮气躁的感觉,也不觉得累了。以后懿妃你就来乾清宫和朕一起批阅奏折吧。”咸丰心里也知道该是要处理朝政了,他只是和大臣们赌气,不想看这些让人不愉快的折子。
“谢皇上,以后臣妾就把莲子汤给皇上送去,陪着皇上说话给您解闷。”能常常在皇帝身边,懿妃当然求之不得。
就这样,懿妃逐渐开始经常和咸丰一起处理朝政,一开始只是帮他扇风,捶背做做样子,还不敢直接插手奏章的事,等到后来咸丰对他越来越信任,慢慢变成咸丰说她来写,最后咸丰甚至直接把一些奏折让她代批了。
================
天京的大狱关押着不少俘虏来的清廷军官,杨秀清特别派出一部分人日夜拷问,看看他们嘴里有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程学启正好负责这部分工作,通过日夜不断的盘问,终于一个向荣的副将吐出一段在金田的往事。
焦二的哥哥焦大曾自称是天王的弟弟,天国的天德王,而且被俘后曾表示愿意替清廷做事。
这段俘虏的供词引起了程学启的注意,焦二是罗大纲的直接下属,罗大纲会不知道他的事?那他为什么不上报?是什么居心?
而且因为西征杨小山没有回来的事,没有能制止小山的罗大纲已经为东王所不喜,都没让他跟着杨小山去出征江南江北大营,对付一个失宠的人还不简单。
“现在能不能通过这个,在罗大纲身上做做文章呢,罗大纲可是杨小山的心腹干将,搞不好还能把杨小山拉下水。”程学启是绞尽心思想挑拨东王和杨小山的关系。
程学启花了好一番心思写了一份添油加醋的报告交给了东王。
杨秀清本来就对这些天地会投靠来的人不放心,当即就批准了要对罗大纲进行调查的行动。
“东王,如果世子与此事有关怎么办?”程学启故意问道。
“不管什么人,只要与此事有关都要一查到底。”杨秀清厉声道。
“是。”程学启立刻回答道,转身就要离开。
“等下,对杨小山必须要有真凭实据,不可胡来,你知道吗?”杨秀清突然关照道。
“是,属下明白了。”程学启大概知道了东王的底线,看来对杨小山不能硬来,不过不要紧,只要在罗大纲身上打开缺口,杨小山就绝脱不了干系。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28章 逼供
天京一处秘密审讯室,紧邻东王府。曾经押到这里来的都是清军的俘虏,但今天受审的却是镇江守将焦二。这个被清军围困数月,宁死不屈的汉子没有被清军打败,反而栽在了自己人的手里。而且他还是在镇江借口换防被秘密逮捕的,其他人并不知道他的事。
“还没有招供吗?”程学启每天都来探视,已经连续逼供七天了。
“报告大人,这家伙嘴硬得很,不承认自己的事与罗大纲有关。”审讯人员立刻走过来,报告道。
“让我来问问他。”程学启已经等得不耐烦了,磨蹭了这么久都没有进展,他必须尽快得到抓捕罗大纲的证据,以防夜长梦多。
被打得浑身是伤的焦二被拉到了程学启的跟前,他脑袋耷拉着,身体发软,站都站不住,被旁边两人架着带了过来。
“焦二,你可知罪?”程学启拿过一个审讯用的铁棒,把焦二的头抬了起来。
焦二的眼睛已经肿的老高,身上被鞭子抽出了无数血痕。他硬是挣扎着吼道:“老子为太平天国出生入死,你们就这样对待我?我不服!”
“你和你哥假借天国的名义,冒充天王之弟对外招兵,这总没冤枉你吧。”程学启冷笑道。(第62章焦大)
“那是我哥一时糊涂,我为天国流了那么多血,孤守镇江数月,这样的功劳还不能抵消那时的错事吗?”焦二情绪激动起来,大吼道。
“不错,你是功臣,但谁叫当时犯了错,留下了把柄。我程某人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只要你承认你的事罗大纲知道,在这里画了押。我现在就可以放了你,你还去镇江做你的将军,这样大家都方便。”程学启拿出一份供词,在焦二面前晃了晃。
“你们想陷害罗检点,呸!我焦二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你们杀了我吧,罗检点不知情,不准你们陷害他。”焦二一口水吐在那张供词上。
程学启恼羞成怒了,“给你脸,不要脸,来啊,上大刑!用烙铁!”
行刑人员把焦二捆在十字木架子上,举起一根火红的烙铁就往焦二胸口上一按。肉身哪抵得过这样的酷刑。
“我操你祖宗十八代。。。。。。”焦二话音未落,疼得昏了过去。
“大人怎么办?人昏过去了。”行刑者问道。
程学启摇了摇头,这样下去,恐怕人死了事都办不成。
“拿他的手指画押!”程学启命令道。
“大人。。。。。。”几个行刑人员有些不敢,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谁都没动。
“怎么你们也不想活了?这事谁都不准说。”程学启冷下脸,厉声道。
旁边的人拿着焦二的大拇指在供词上画了押,程学启满意地拿过来,看了看,暗道:“有了这个就可以拿下罗大纲了。”
全不知情的罗大纲接到东殿的传唤,刚走入东王府就被扣下了,他被蒙着头带到了审讯室。
“为什么抓我?我犯什么罪了?”塞在罗大纲嘴里的布被拿开,头套也被掀开,罗大纲发现绑自己的都是东殿的人,义愤填膺道。
“罗检点别来无恙啊。”程学启对罗大纲有特别的仇恨,就是因为他请自己的哥哥赴宴,导致他的哥哥被东王所杀。(第150章血宴)
“陈启!你到底想干什么?”罗大纲厉声道。(陈启是程学启在天国的化名)
“来人,把焦二的供词念给他听听。”程学启得意洋洋道。
听完焦二的供词,罗大纲摇摇头:“焦二绝对不会这么说的,你们是在构陷我。他以前的事并没有和我说过,焦二为天国立了那么多战功,就算以前有过错,也该功过相抵了。”
“罗检点,你别关心焦二,你还是当心自己吧。现在你犯的是知情不报罪,不过本官了解到,虽然你是焦二的直属上司,但焦二在蓑衣渡重新加入太平军,当时招募人是杨小山,他可知道此事?”程学启眨了眨眼睛,这才是他关心的问题。
“你什么意思,你要弄世子?就凭你?”罗大纲怒瞪双眼,几乎要冒出火来。
“这可不是本官的意思,这可是东王的命令。”程学启拉起大旗道。
“不可能!世子对东王忠心耿耿,为天国立下汗马功劳,天国的疆域几乎都是他打下的,不可能绝不可能。”罗大纲根本不相信。
“功高震主,罗检点可曾听过这个词?莫说杨小山只是义子,就是亲儿子,那也是有前车之鉴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你也听说过吧。”程学启微微一笑道。
“我要见东王,我不相信!”罗大纲激动道。
“东王可不是你想见就见的,你必须交代杨小山的问题。他到底知不知道焦二的事情?”程学启面露凶光道。
“世子从不知情。”罗大纲坚决否认道。
“那他在桂林被俘的事,你也是见证人,你来说说是怎么回事?”程学启狡黠道,他开始挖杨小山的历史问题了。
“当年世子在城墙上当着他们多人的面都拒绝投降,这是大家都看到的,这没有问题。”罗大纲怒道。
“哦?是吗?我怎么听说他曾经答应投降清妖?”程学启接着问道。
“那是为了把我们这些人放出来,与清妖虚与委蛇罢了。”罗大纲说得都是实情。
“是吗?你又不是他,难保那时候杨小山就想降妖?”程学启在不断的诱供。
“你放屁!”罗大纲被激怒了。
“还有,杨小山西征后为什么不立即回京?而去找洪宣娇,他们是不是约好想出去自立门户?因为最后战败,不得不又回天京?”程学启在不断地寻找杨小山的弱点。
“这个我和东王交代过,世子是发现西王娘的军令是假的,要把她追回来,仅此而已!世子他想自立门户,也不可能一个人去追,你这是污蔑!”罗大纲申辩道。
“杨小山两次被俘,他的问题很严重,你必须把他的事情完完整整交代清楚。你一天不交代清楚就别想离开这里!”程学启是铁了心要在罗大纲身上找到杨小山的罪证。
“陈启,你休想陷害世子,你做梦!世子没有问题,我没什么可说的!”罗大纲怒吼道。
“先把他带下去,关起来。”程学启招呼手下道。
一名亲信过来问道:“大人,干脆直接画押算了,这罗大纲的骨头看上去也很硬。”
“不行,东王要的是铁证,你们不要用大刑,别让他睡觉,逼他招供。”程学启阴狠道,“还有,你们秘密监视杨小山,调查他身边的人有无异常,有动静立刻通知我。”
“是大人!”亲信答应道。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29章 软禁
杨小山这几天觉得有些异常,走到哪里都似乎感觉有人跟着,但等到他回头去看,又找不到人。
这一天晚上他正在家中办理公务,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闪了进来。
“谁?”杨小山吓了一跳。
“是我。”原来是罗美莺。
“你怎么这样来了?也不让下人通报一声。”杨小山看到罗美莺焦急的样子,感觉可能有事发生。
“你的王府周围有可疑的人,像是暗探。他们好像在监视你,我的手下引开他们,我才进来的。”罗美莺解释道。
“有人监视我?”杨小山虽然口中有疑问,但他信了,因为这和自己的感觉一样。
“我来是有要紧的事找你,我哥大纲不见了,我们都找不到他。”罗美莺焦急道。
“不可能把。”杨小山不敢相信道,虽然他是有一天派人找罗大纲商讨有关军务的事,但手下回来说大纲不在,他也没往心里去。
“真的,我们到处找,都找不到他,只知道他接了东殿的命令去东王府,后来就一直没回来。我们感觉他可能被东王关起来了。”罗美莺都快急哭了。
“你别急,我明天就去东王府问问,看是怎么回事?”杨小山安慰道。
“小山哥,你要小心啊,我担心有人要对付你。我怕他们是想通过大纲来找你的麻烦。”罗美莺的预感还是相当准确的。
“你是说东王要对付我?他要对付我,前面几次就该下手,应该不会的。”杨小山还不太相信。
“这次不一样,我感觉他们正在搜集你的证据,你千万要小心啊。”罗美莺一双美目露出关切的神情。
“我明白,明天我就找东王。如果罗大纲真的被扣了,我一定救他出来。”杨小山安慰罗美莺道。
第二天一大早,杨小山迫不及待地去了东王府,这次很顺利,没到半个时辰东王就约见了自己。
走进东王府的大厅,杨小山就有些奇怪,这个时候本来应该有文书在这里和东王一起办公的,现在却一个人都没有,但他分明感觉屋子里面有人的样子。
“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里?”杨秀清看到小山急匆匆地过来找他,不紧不慢道。
“小山到处找不到罗大纲,是想过来看看是不是父王派他出去执行军务?”杨小山旁敲侧击道。
“罗大纲在我这里,他出事了。他的手下焦二曾冒充我天国对外招兵,罗大纲知情不报,我扣他在我这里了解情况。”杨秀清倒也没有欺骗小山,直接说出了罗大纲的问题。
“父王,罗大纲绝对没有问题,小山敢以性命担保。”杨小山有些着急,这人一旦被东王扣下,怕是要不妙。
“放肆!他若没有问题,我会平白无故调查他?你今天是想来捞人的吧?”杨秀清脸色一沉。
“小山只是来替罗大纲解释,他随我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这么多年。他的为人我是了解的。”杨小山还在替罗大纲说话。
“小山,你知道在天国里我最佩服谁吗?”杨秀清突然话锋一转。
杨小山一愣,没明白东王怎么会突然问这个问题。
“说说看。”东王追问道。
“应该是天王吧。天王乃上帝次子,建立拜上帝教,乃我天国的支柱。”杨小山硬着头皮回答道,其实他觉得杨秀清根本没有佩服的人,他最佩服的人应该是他自己。
“就他?整天在天王府吃喝玩乐,只会写几句歪诗,旁人看不透他,我还看不透他?”杨秀清根本看不起洪秀全。
“北王?”杨小山只能瞎扯道。
“他不过是我的一条狗,我让他向东他不敢向西!”杨秀清冷哼了一句。
“翼王?”杨小山继续扯道。
“石达开的确有些能力,是个优秀的将才。不过他狠不下心,拉不下脸,战略眼光也很一般,是办不成大事的,永远不能成为一员帅才,不是我佩服的人。”杨秀清摇摇头。
“那父王佩服的人是谁?”杨小山有些冒汗了,他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东王话里的深意。
“本王最佩服的人就是你,杨小山。”杨秀清用手一指小山,朗声道。
“小山何德何能,能让父王佩服?”杨小山吓了一跳,这感觉怎么这么像当年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
“你和石达开很像,你们都心慈手软,宽以待人,和所有人关系都很好。但你比他强太多,你好像什么都知道,一出手就能占得先机,遇到难题总是那么容易解决,什么险境你都能化险为夷,本王有时候真怀疑你是天选之人,天生的王者。本王的威信是每天废寝忘食的工作,再用种种手段杀人立威出来的,而你却轻轻松松,什么都没做就能赢得所有人的心,你说我是不是该佩服你?”杨秀清终于倒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1...7273747576...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