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强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下官
只是想着杨凌快快的回返,不管怎么样,小杨将主的主意总是最多的,当初上上下下兵马加起来不过几百人,白手起家的时候,也不见又多么的乐观,现如今的情况,难道比当时还能差了,小杨将主总归会是想些莫名的招数出来的,这是他对杨凌莫名的信心,也可以说是盲从心理。
虽然之前大家的心中都有些灰心丧气,可是见到薛永如此精神的上前去迎接杨凌,都是簇拥着上前,远远的便看见杨凌的旗号渐渐行近,
他们心头想的所来的不过就是杨凌麾下的百余亲兵,可是后来密密麻麻的范阳笠红缨不断的涌现出来,怎么也不止百余号人,人喊马嘶声音传了过来。
在场之人都是沙场征战的老手了,这个时候却是估摸了一个大概,这少说也得有个六百余人吧,果然小杨将主一出手,绝对不会空手而归,看看,这才叫牛叉,这支兵马有步有骑,远远的看其队形,便是知道,这些厮杀汉都是难得的强悍。
众人这些天以来的抑郁心情,便是一扫而光,这些兵马却是老种相公又赠给杨凌的吴玠所部兵马,现如今,抛开杨可世临时借给杨凌统调的两千白梃军重骑不论,单单是神策军自己所部,便是有了足额五千余人。
这等战力,在此时,已经算得上是极为难得的了吧。
铁血强宋 第一百六十一章 马蹄急(八)
虽然说神策军依旧只是殿后任务,可是在兵械之上都是供应的双份儿,大宋立国百余年所积蓄下来的甲帐早就已经是堆积如山了,箭矢一捆一捆运转而来,只要你有一把子气力,活动得开,穿多少层甲胄都是无妨。
这一刻,紧紧跟随在后面的便是数十辆大车,大家互相望望,这般配置,让得以前常胜军改编的士卒都是瞪直了眼睛,平日里当成儿子一样的破烂装备,在人家的手上,更好的就像路边的大白菜一样。
这些兵器,都是用稻草加油纸包裹着,平日时节都是保养得极好,有宋以来,一直未曾忘记祖宗教训,誓要收复幽云十六州,将这北伐事业进行到底,而历来的大宋君王,生活上都是极其的简朴。
这都是因为开国君主赵匡胤开了一个好头,赵匡胤不仅是一代开国明君,还是一个倡导节俭并以身作则的皇帝,不仅仅是对自己简朴,他对子女教育也极其严格,每逢节日或妻女生日,赵匡胤只是送给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几吊钱作为节日礼物,别的什么也没有。
其实,宋太祖有的是钱,当时开封的三十二个国库里装满了财物,但赵匡胤一点也不挥霍,生活一直很朴素,他睡的宫殿里只挂着青布和苇帘,用的丝织品都没有绣图案。
赵匡胤的三女儿永宁公主17岁生日的时候,穿了一件漂亮的彩衣,女孩子爱美之心,基本上人人都能够理解,可是赵匡胤就对她训斥了一番:“你生长在富贵之家,现在的地位和生活已经够优越了,你应当珍惜这种幸福生活,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怎么能带头铺张浪费呢?今日你开了这个头,便是有多少人争相效仿!”
最后竟然让永宁公主将彩衣放进国库,永庆公主虽然委屈,可是听了也是惭愧万分,忙跪拜称谢,保证从此再不奢侈了,果然,此后永宁公主的衣着打扮就朴素起来。
就是这样的一个君王,他整日所思虑的也是将国库尽量充实起来,为北伐幽云筹备军资,中原王朝打仗都是极其的消耗国力的,他们和少数民族不一样,他们南下消耗物资极少,打到哪儿,抢到哪儿,他们本来就穷,你能指望中原朝堂在他们那里抢到东西,无异于是异想天开。
虽然宋太祖英年早逝,可是他的作风,无异于是为后人竖了一根标杆,一直到宋徽宗这里才破了例子,赵匡胤时代,整个皇宫,太监宫女加起来不到三百,而当今官家赵佶,仅仅是嫔妃加起来就是一百余位。
更不用说他大兴花石纲,其中有一块异石,从江南运送到汴京,就足足花费了三十万贯,而所有奇花异石里面,在他心目之中一般点石头,运到汴京也是需要花费八千贯的钱财,八千贯相当于什么样的水准呢?在那个时候就是两百个家庭一年的生活所需,而这样的奇石,最后据统计,运送到汴梁的大约有十万块,更还不用说那些三十万贯的妖孽级别存在。
仅仅就是花石纲一项,便是将祖宗的积蓄耗费得太多太多,甚至还逼迫得以方腊为首的农民起义,而其结果,不过就是为了满足他个人艺术上的喜好。
即便是如此,可是百余年积蓄下来的底蕴也是不小,两次北伐战事,总能全须全尾的支应得完备,当然,在这其中,还有宰相王黼出了一份力气,甲帐器械都是前代留下来现成的,可是北伐的粮饷军资却是不好筹集了,王黼便是出了一个馊主意,那就是增加一项北伐赋税,好在这个时候整个大宋百姓都算是小康水平了,国民生产力占世界的百分之八十,国民生产总值是明朝的十倍。
最后王黼向官家赵佶报上去的数额是六千多万贯,这其中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是进了他私人的腰包。
神策军的心思就这么简单,大家吃得不过就是刀口舔血的这碗饭,到了战场之上,总归要多杀几个敌虏,将来若是有幸,还能回转,安安分分的做个农家翁,稍微混出点名堂来的,说不定还能去那东京汴梁走上一遭,那地方,可听说直娘贼的是人间天堂啊。
可是现如今,没了这份头顶的功劳,专捡这殿后的差遣了,大家虽说起初倒了一肚子的苦水,可是这个时候,再也没有了半分怨言,跟着童贯那鸟阉人也没甚打头,大宋上头的诸位相公实在是考虑得太多,难免打将起来就是畏首畏尾,扯手扯脚,可是之间这北伐战事要想完完全全的打下来,还是要将主有胆色,有决断,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
不得不说,杨凌在涿易二州的表现是确确实实将这群厮杀汉的人心给收拢了过来,在大宋军伍如今暮气渐深的行事风格之中,杨凌无疑就是一把出鞘的利剑,厮杀汉只有跟在他的身后,才能打一场痛痛快快的战事,起码不管在什么时候,回望一眼,总能见到这位小杨将主的身影,也只是随着一同向前,向前,厮杀汉佩服的便是这样敢打敢拼的性子。
杨凌带领着麾下将士,已经远远的看见了涿州城,前番走的时候,这里还是弥漫着一股子腐烂的气息,而经过这些日子的修整,已经和当日的残破模样大不相同,在源源不断的物资转运而来之后,总算是能够喘上一口气儿了,有些破损的城墙已经修补一新,城上守具层层叠叠,城外四下哨卡堆拨刁斗森严,城头守卒衣甲鲜明,早已经不是当初那破败的气象。
更不用说,这里较之雄州能更好的供应前线的兵马,自从誓师之后,早已经是在雄州城堆积如山的物资便是源源不断的运转到这里,那些城内的房屋居所都是用来囤积军资,城中甲士也只能是睡帐篷,只因这里便是成为了北伐大军粮草的命门所在。
铁血强宋 第一百六十二章 马蹄急(九)
在杨凌的身后,吴玠带着数百兵马紧随其后,老种相公一直以来对于杨凌都是极其的优渥,前前后后拨来的兵马已经不在少数,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些兵马士卒都是相当敢战,而且在西军当中是处于最底层的厮杀汉,在他们的心目当中,没有过多的利益纠葛。但凡统帅腰杆能够直一些便是誓死效命。
一行而来,吴玠所部都是不停的往杨凌看去,整得杨凌有种动物园大猩猩的赶脚,好在紧赶慢赶,总算是走到了涿州城下,薛永这厮大步流星的出了城门,身后岳飞等人也是紧随其后赶到了,“小杨将主,却是出手从不落空,这些弟兄是哪里请来的?”
杨凌将马鞭丢给了薛永,“某却是对不住了,神策军最初立军,各处都是差人手,此番只讨要到了殿后的差遣,未曾想到,老种相公依旧是将精壮之士拨付了过来,倒是一份大大的情谊,都给老子听好了,这些将士,能帮衬一把就帮衬一把,谁要是存了欺生的念头,老子气力虽然小了一些,岳指挥使的军棍可是重得很。”
这番半训诫半开玩笑的话语顿时就是惹得众军汉哈哈大笑起来,饶是有些严肃的岳飞,这个时候也是忍不住将脸扭曲到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程度,吴玠所部军将心中也是感激,又是听到杨凌称其为精壮之士,全都情不自禁的将腰杆挺了挺。
薛永只是赔笑道,“小杨将主说的这是甚话,入了俺们神策军,都是同生共死的弟兄,将来战场之上,还不是过命的交情,怎敢有丝毫的慢待!”
就在几人嬉笑怒骂的时候,一旁围观的白梃兵却是和吴玠所部的一些将士熟识,当下便是远远的打起了照面,“嘿,莫不是葛老五,怎地不陪着老种相公打那一线战事,随俺们到了这里来?”
那葛老五那是讪然一笑,“俺们这些厮杀汉,还不是听命而已,既然让俺们跟着小杨将主行事,我等还能说些什么?”
就在杨凌准备进城之时,人群当中,一个不起眼的招呼声却是传到了他的耳中,“嘿,泼韩五,欠俺的两贯钱却是准备啥时候清算!”
那被称之为泼韩五的人顿时就炸了窝,“直娘贼的白老三,某却是甚时候薄待过你了,想当初找窑姐儿的时候,还不是俺做东,现如今却是跟俺计较起来,这是甚道理!”
那白老三见到多年前的丑事便是要被翻了出来,急忙道,“算逑,算逑,俺就当没赢过那两贯钱。”
韩世忠,慓悍绝人,不用鞭辔,能骑生马驹,家贫无生业,嗜酒豪纵,不拘绳检,呼为泼韩五,杨凌转过头急忙道,“兀那汉子,且近前来!”
这泼韩五,正是历史上中兴四将之一,以军功封为蕲王的韩世忠,韩世忠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问了问旁边的袍泽军汉:“小杨将主可是唤的俺?”
那军汉哂笑了一声,“可不叫的就是你。”
韩世忠暗呼倒霉,他生性有些好赌,打党项人的时候,手中就是不知道割了多少敌酋的首级,可是最后却总是被拿去还了赌债,这些日子以来听到宋师北伐的消息,总算是有些眼热,恨不得多杀几个辽人,行去再赌上两场,也能翻本赚些利市,未曾想到吴玠却随了杨凌,也只得了殿后差遣,心中一番美梦便是落了空。
这些日子以来,也是好不郁闷,这才到涿州,便是被那白梃军的白老三认了出来,那厮嗓门也是极大,咋咋呼呼的就让小杨将主给听了去,他也算是老兵了,自然是知晓一些强军之中,军律甚严,是不得开赌的,这回倒好,一来就被抓了个着,这一回怕是又给上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如今恐怕少不得又是一番教训。
韩世忠一咬牙,得,反正又没抓到俺老韩的现形,俺一概不认就是了,泼皮的性子顿时就是上了身。
紧紧跟在杨凌身侧的吴玠道,“小杨将主,此人唤作韩世忠,字良臣,厮杀功夫极其了得,可就是爱耍泼,人称泼韩五,以他的功劳却是早就是可以升指挥使差遣,却是自家不争气,好赌,欠了一屁股的债,战功悉数都换了赌债。”
韩世忠下了马,走上前便是行了一个军礼,“小杨将主,俺就是韩世忠!唤俺有甚事?”
杨凌莫名的看了一眼韩世忠,也不好表现得太过异常,心中却是泛起了滔天巨浪,岳飞,韩世忠,吴玠,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将齐聚麾下,这贼老天究竟是在和老子开什么玩笑,这般阵容,却是要铁了心让老子将这天地翻转过来?
杨凌按捺下心中的激动,只是上前拍了拍他的肩头,“倒是生得一身好筋骨,虽然现在看起来我们虽然没有什么搞头,可是战场之上,情势瞬息万变,说不定就有效命的时候,今后且少赌一些,某麾下从来不差以军功拔擢的儿郎。”
这番话说得韩世忠顿时有些脸红,未曾念想,杨凌竟然一句话都没说重,倒是让他为先前准备的一番说辞有些汗颜,“敢叫小杨将主知道,俺老韩手中胡虏性命,少说也有数百来条,进了神策军,还不是效死而已,日后战场,且看标下取下敌将首级奉于小杨将主面前。”
韩世忠曾经于万军之中杀了一个西夏监军驸马,要知道那时候他身边也不过就是几十个不要命的弟兄,靠得是什么?还不是极高的厮杀本事,和对于战机的把握,现今已经算得上老兵油条子的韩世忠说出这番大话来,自然有其底气。
杨凌便是大笑道,“好,某今日记住你了!”
韩世忠只是摸了摸后脑勺,嘿嘿的傻笑,以前跟着的上官,都是有些压不住这厮,这厮性子犯浑,气不过便是赏他两鞭子,可这厮皮糙肉厚,在军中又是甚有声名,拿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现如今韩世忠却是心中直呼,这小杨将主,倒是一个爽利之人。
ps:感谢大家提的建议,其他朋友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书评区提出来,也可是加群直接找我,只要不是喷子,都欢迎……
铁血强宋 第一百六十三章 马蹄急(十)
大殿之外,陆陆续续的兵马金铁之声传来,殿上之臣都是大惊失色,陛下大行不久,这宫闱之间便是要生乱了么,尤其是李处温,这些时日以来,大石林牙和萧干回师,便是令得他收敛了不少。只不过他心中有鬼,此时面色顿时苍白如纸,这个时候就见大石林牙和萧干快步走入。
这两人同时而来,便是更加令得人心中一凛,萧干现实一脸悲怆的道:“皇姐,臣弟惊闻……陛下……殡天了?”
只不过他的嘴角微微勾起,昏暗的灯光下透出一股阴测测的味道。
大石林牙只是不说话,走到皇帝陛下帷帐之前,掀开看了片刻,就立在一旁了,萧普贤皇后见到自家兄弟赶到,总算是心中有底了,这个时候便向萧干泣声,行礼说道:“陛下……已然殡天了,姐姐不管如何终究是一女子而已,今后社稷,还要劳动你和林牙共力承担了。”
大石林牙这个时候也是上前拜倒,“江山社稷,臣等敢不戮力同心?”
萧干也是侧身避礼,长揖说道:“都是阿保机和后族子弟,自当共保富贵,皇姐无须过虑!”
萧普贤女见到如此,总算是心中舒了一口气,这大事来临,总算是找到了一个依靠,这个时候终于是回到榻前,哭泣悲鸣道:“陛下啊……!”
萧干和大石林牙都是镇定到了极处,萧干走到众臣之前,声音有些哽咽,更有些严肃的说道道:“诸位,陛下殡天,实乃我大辽之不幸,值此时节,某家与林牙镇于此间,国事艰难,宋人又再度北伐,不日之间便可直抵高粱河前,身为阿保机和后族子孙,安能不将一生心血,奉献与此,至今日起,举国上下请着素服,为陛下服丧……”
下首众臣恭声道:“臣等遵命。”
萧干走到伏地恸哭的萧普贤皇后面前,细声安慰道:“皇姐,还请节哀顺变,保重凤体才是,来人啊,扶皇后回宫歇息。”不得不说,萧干对于自家这个亲姐姐一直以来都是感情极好,更不用说此时心中还有一些愧疚在内。
萧干看着萧普贤皇后一步三回头渐渐远去的身影,面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沉声道:“己室八斤何在?”
就在此时,殿外一员虎头豹眼的将军前来,身后数员甲士紧随其后,“大王,何事?”
萧干这个时候便是道:“将李处温给某拿下!”
己室八斤顿时便是单手一挥,“给某拿下!”
李处温只在瞬间便是被五花大绑的捆了起来,李处温还没有缓过神来,只得是大声叫道,“微臣对大辽忠心耿耿,未有大过,大王如此对待臣下,燕京百姓如何心服,朝中同僚又如何信服,大王何以教我?”
“尔等勾结女真,宋人,其书信已然被某截下,如今还有何话好说?”萧干言至于此,怀中书信便是往地上一掷。
李处温心中咯噔一下,正在疑惑这书信怎会落到了萧干手中之时,便是听萧干道:“不必多说,拉出去砍了!”
萧干身为四军大王,统领此地兵马,这便是他的底气,不服?杀了就是,更何况此事已经是有了证据,“诸位,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李处温勾结外国,已然死罪,更况且,宋人北伐,值此时节,某又要呈兵高粱河,燕京之中,一切不稳迹象,某都要清扫干净。”
堂下众人如何敢多说,只是匍匐于地,慑慑发抖,大石林牙看了一眼,不发一言,这个时候为了大局,主事之人,只能有萧干一人,自己妄发一言,便是两强并起的情形,这大辽,再也禁不起波折了……
……
值此遥远之地的云中,也可以称之为云州,同为幽云十六州之一,只不过其地理位置,较之于其余十一州便是有些偏远了一些,若是杨凌在此,一定会晓得,这便是日后的山西大同。
云州乃是大辽西京,之所以如此郑重于此地,便是因为,此地乃是防守西夏的第一道屏障,只不过近些年来,大辽与西夏基本上没有战事,西夏国力也被大宋消耗得差不多了,这里的边事逐渐的荒废了下来,便逐渐为世人所弃,成为不起眼的边陲之地,这种情况,不仅仅只限于此地,在更南面的大宋太原,还不是一样。
可是半年之前,天祚帝耶律延禧不知所踪,远在燕京之人根本就没有想到天祚帝会逃亡来此,更何况这个时代消息闭塞,这才有了耶律淳成为天赐皇帝,废了天祚帝的帝号,降其为淮阴王。
可是这也只是燕京方面一厢情愿而已,耶律延禧来到此处,便是接管了军政,当初的十几万大军被女真人打得落花流水,逃亡到此的时候,仅仅只剩下了数千兵马,可是耶律延禧并不甘心,该打的时候打得不够果断,现如今已经是打不过女真人,却是又欲发兵,重振河山。
随同他一起出逃的还有不少大辽权贵,这些权贵们都认为耶律延禧知兵事,其实耶律延禧所谓的知兵事,不过就是看了一点儿兵书,围猎演练还可以,不过均属小打小闹而已,他是皇族贵胄,和他在一起的是贵族子弟,怎么可能对于军伍之事甚为通晓,自然是拍马也赶不上大石林牙和萧干这等妖孽人才。
平日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如今仓惶奔逃,家当都是丢得干干净净,才感觉到所见所闻与他以前的感官有极大的差距。
身边的权贵对军旅的认识无非是操练和检阅,耶律延禧身为帝王,虽然荒唐糊涂,可是当然不会有如此肤浅的认识,在他的感知里,行军打仗有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充斥着大义与威武,可云州的实际情况却是充满了粗俗,狂野,杂乱和肮脏不堪。
饮食是粗劣的,衣甲是破败的,营帐是四面露风的,战马满身泥垢,连军旗都污秽不堪。
铁血强宋 第一百六十四章 马蹄急(十一)
耶律延禧在军营里走了一圈,营帐里听到的是喝骂之声,扑鼻而来的是极重的汗臭味,抬眼望去看到的不是英武的士兵,他们的举手投足之间都是透着拙笨和粗野,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而这些军兵却是近些天在云州招募而来的新军。
耶律延禧这个时候却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勇气与自信,竟然放出风声,要与女真人决一雌雄,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脑残之处,若是他养精蓄锐,大辽疆域还是挺广的,在更西部还有不知道多少部落,到时候不过就是从阿保机皇帝那样,从头开始,大事犹自可期。
到了云中之后,耶律延禧便是将当地的官员,守将换防一空,云州顿时便是乱了套,惹来了好大的一番民怨,哪里还有一丝稳定的迹象。
女真人实在痛恨天祚帝,因为这位皇帝,曾经竟然让他们的阿骨打皇帝献歌舞,这个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大辽对于女真实在是欺压得太过火,女真人实在恨不得生啖其肉,当即就挥军直压云州。
现如今两军已然是对垒开来,头一遭,耶律延禧是见识到了女真人冲阵厮杀的本事,实在是不敢在骑兵上与其摆开阵型厮杀,便是深沟高垒以拒其敌。
女真人也实在是不擅长攻防之战,之前护步达岗一战,便是凭借着骁勇将辽人十几万精锐摧垮,而后所到之处,辽人州县便是望风而降,这连日来,女真打得也是甚为艰苦,女真兵马统帅,乃是大太子完颜宗翰,也可以叫他粘罕。
完颜宗翰随阿骨打老皇帝征战,自然是知晓兵事,女真兵马短板在何处,他也是知晓,便是令得攻势稍稍缓了下来,女真人口稀薄,承受不起伤亡,这几日以来攻打辽国营寨的都是降了女真的渤海人,还有一部分草原部族。
真正的甲士,便是休养,只待最后给予耶律延禧沉重的一击,面对女真军的攻势,耶律延禧马上展开了应对,他认为不能只等着女真人上门挑战,应该也学习女真人那样适度的对女真军的壁垒发动进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辽军的锐气不衰。
辽军大多是用土夯筑而成的围墙,四面围护作为进攻和退守的阵地,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土墙,更里间还有搭建的营寨,相较于女真人草草立起来的土壁更加的完善。
耶律延禧便是挥军向女真人的阵营之中发起了进攻,辽军在耶律延禧的一名亲信军官指挥下蜂拥而上,弓箭手成排横列,一声号令万箭齐发,压制住壁垒上的女真军后,辽军士卒冲到壁垒之下,一方面用临时捆绑的木梯向壁垒上攀爬,一方面木车,撞木对女真军的壁垒加以破坏。
壁垒虽然并不太高,但是给辽军进攻造成了难以克服的障碍,这一处壁垒的女真军顽强的抵抗着,让辽军无法取得进展。
一些云州将士虽然站在远处的营中,但是仍然可以听到杀声震天,看得到不时闪现的血光,心中对耶律延禧拿辽军士卒的生命做没有价值的进攻感到非常悲哀。
他们久在边地,经过几日接触便是对女真军的战力有着清醒的认识,如果坚守不出也许还有机会,如果主动出击,只怕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