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康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庄自在
是夜,皇帝日记。
――1680.3.27.康熙十九年,三月初五。
晴朗无云,估计气温22度左右。(似乎觉得比昨天暖和一点)
今天,同时体验了两种心理角色:皇帝和平民。
当我的内心本质是平民之时,视角或许不同,对于社会、事业、成功有着许多层面的定义。或许我可以独善其身;或许能多赚些钱;或许我想做一些发明创造;或许自以为促进了人类进步;或许也全是个人“狭隘”私欲的思想所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当我仍是平民百姓的时候,也许只要关心衣食住行。
然而,“朕”却是皇帝。皇帝有着可以左右国事走向、百姓生杀的权利。如果在皇帝脑中有一个想法,当它还只是想法的时候,它仍然是安全可靠地,它仍可以是天马行空、无所不能、超乎想象地。但是某一天,当皇帝的想法被付诸实施后,它将会扩展至全国范围,那么它将不再稳定如一,或许不一定能受控自如,或许更将会影响整整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命运。
只因朕是一个皇帝。“审慎”二字,便有着重于泰山的意义。
朕刚刚才理解,这就是所谓“社稷”。
自从蒸汽时代开始、机器大革命之后,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加快了变革改造的速度。而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也只能被动地跟上这种名为“发展”的脚步。但却后知后觉、把原本拥有的最大财富,那种自然初始所赋予的“和谐”生态,全部破坏殆尽,且无可挽回。
这些花草树木,这些山川河流,这些走兽飞禽……,一切皆是自然赐予给这个美丽的世界。
终有一天,当冰川全部融化,当空气不再清新,当阳光炽热炎炎,未来的人们将生存在哪里?
此时此地――江山尚如此多娇,绿树沃野竞妖娆。
再世有生之年,身为中华社稷之主,“朕”应该给后世子孙,究竟留下些什么?
重生之我是康熙 021. 一年之计
――1680.3.28.康熙十九年,三月初六。
天气小雨,从早晨开始。18度左右,微冷。
朕不喜欢阴天。每逢下雨,多愁善感,心情常会不好。
然而阿顾向朕恭喜说:
“吾皇万岁,国运昌盛。三月春雨贵如油,今年定有好收成。”
朕能够明白天气的好坏,对于普天之下百姓的意义。
古代农民精耕细作、纯人工种植方式,“靠天吃饭”既是无奈,也是必然。
朕也记得杜甫君那首五言绝句歌咏的欣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不过朕的心情不很好,却是真的。
朕以为,朕喜欢的一直是那春风温柔,煦日微暖的艳阳天。
却未曾料想,偏偏遇上了细密朦胧的春雨,恰似云烟。
且那一抹不经意的轻愁,悄悄地,把朕的春天带走。
不知可有一日,能否看到她微露娇羞,只与朕轻歌一曲:
“对镜影堪怜,相思夜愁眠。”
信手涂鸦……无聊遣情……
朕,是在思春。肖。
]]
每日,从起床开始。
寅时,把皇帝叫醒的,是顾太监。
顾问行是皇帝的乾清宫大总管,兼敬事房总管。换言之,他就是康熙时期,故宫博物院的实权院长,连皇帝也归他管。
阿顾是个老实人,前几日皇帝祭天,他陪皇帝一起去的。皇帝只是觉得疲累,睡一觉就缓过劲儿了,阿顾反倒累病了。因为要避恙,阿顾好几天没来乾清宫上班,双喜是他亲自调教的小徒弟,特意调换到大内工作第一线,上来伺候皇帝的日常饮食起居。
在阿顾规矩标准地伺候下,皇帝乖乖地用早膳,没敢多说话。
后来趁空,皇帝悄声问了双喜:
“那个梁太监到哪里去了?”
双喜也悄悄地回话:
“回皇上,前日不该梁太监当值,是他擅自过来,已经被师傅调走了。”
皇帝点了点头,微笑着又问双喜:
“那你师傅的身体到底如何?好点了没有?怎么不多将养几日呢?”
双喜见皇帝笑眯眯地,遂大着胆子说了一句笑话:
“回皇上,您昨日把高大人派去了,师傅他自然不敢再继续偷懒儿歇着了。”
皇帝笑不可遏。
卯时,照例是上朝听政。
皇帝问:“顺天府尹之事,所议为何?”
大学士明珠出列奏报,经吏部议商,提出正选为熊一潇,陪选为徐旭龄。
皇帝又问:“各位爱卿有何意见?”
汉大学士出列说,熊一潇为人厚重,徐旭龄敏捷堪用,两人各有长足。
皇帝思考一会儿,此时既不了解下情,其实选哪一个都没甚分别。敏捷者灵活多思,厚重者踏实稳妥。这年头,脑子活络的人想法也多,容易钻营,不好操控;而老实的人则意味着循规蹈矩、没有创新,然而事事按照上官吩咐做,也相对遵守规则。圣意遂裁定,由熊一潇担任顺天府尹。这件事情终拍板落幕。
最后,皇帝忽然颁下两道口谕:
“酌户部、内务府,即刻将以往五年一应有司薄册,封存装箱,明日午时前运至保和殿。”
“酌六部并内务府,正七品以下,一应在京官员,自备笔墨,明日午时至国子监报道。”
“钦此。”
“退朝。”
皇帝施施然摆驾走了。
众卿望着皇帝远去的背影,位高权重的堂官们,皆面面相觑。
朝堂之上,登时炸开了锅。
皇帝笃悠悠去了南书房,今日很空,无人敢来找事儿。那些能主动登门的几位,连同张英、高士奇在内,估计六部九卿的高官们,全被皇帝突如其来的圣谕给整晕乎了。
皇帝才不在乎那些事儿呢,他就是游手好闲的大老爷,想一出儿是一出儿。这几天手痒痒了,没翻到帐本,没管到银钱,心里总是没着儿没落儿地。
皇帝闲坐一会儿,拿着毛笔杆子在纸上涂涂画画好半天,内容如下。
小学生开学必备物品:
1、双肩书包。(宫女的任务。)
2、铅笔、橡皮。(朕的任务。朕现在弄不出来,先改成羽毛笔和墨水,交给阿顾去办。)
3、课本、练习本。(课本归老张管。练习本,就交给阿顾去办。)
4、统一校服。至少三种式样。夏季的、冬季的、运动的。运动鞋怎么办?(宫女的任务。)
5、笔袋、袖套、抹布。(宫女的任务。)
6、绿领巾。有点形式主义了。改成绿纱巾吧。(宫女的任务。)
7、班干部的标志。有点市侩了。改成各科优秀徽章吧。(宫女的任务。)
8、课程表。(朕的任务。等课本搞好再说吧。)
9、水杯、饭盒。(安排内务府统一订购。)
※等陶木匠把牙具做好以后,看看他的手艺如何,能挑大梁的话把订单给他也行。
小学堂必备事项:
1、校旗、国旗。(宫女的任务。)
2、先生的备课教案。(让老张去管。)
3、举办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的大礼堂。(画好了。)发言稿?等朕实在无聊的时候再写。
4、公共食堂。(和大礼堂放一起了。饮食卫生交给御膳房大总管吧。)
5、课间餐。(1杯牛奶,1个鸡蛋。交给御膳房去办。
※这一点相当重要,每天喝纯天然牛奶加散养鸡蛋,能强壮几十代人呢。
6、公共饮水处。(工部会打几口井吧?记得回头再问问。)
7、公共洗手间。(啊呀!朕把这茬儿给忘了。这个非常重要。没有发明抽水马桶,没有预留下水道排污系统,也没有自来水龙头洗脸洗手。完蛋了……完蛋了……)
皇帝写到这里,捂着面孔懊恼了半天,忽然间又不着急了。工部那些人又不是废才,难道会不记得要留几个马桶间吗?难道他们能让大阿哥和小太子都没地儿出恭吗?
皇帝终于写累了,自上而下志得意满地、浏览了一遍学校相关事务安排,发觉好像忘记了和一类重要人物进行沟通,那就是“宫女”。后面括号里填写的,凡是有关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活计,全都是划归宫女管的,那么究竟得交给谁来办啊?
皇帝把顾总管唤进来,吩咐道:
“顾太监,针线上有没有得用的?朕有几样东西要做,你去寻十个绣工最好的宫女,即刻带过来。”
顾问行虽然纳闷,然而皇帝的话乃是一言九鼎,万万不能多嘴的。顾问行立刻领命退了出去,亲自到尚工局针线房上找人了。
重生之我是康熙 022. 惊为天人
皇帝一直埋头在纸上,不停地画着,他有了许多关于制服的灵感。
譬如纯棉的白衬衫,藏青色的学生制服,夏天的短袖t恤,运动短裤,宽沿的遮阳帽,窄袖束腰的练功服、宽袍长襟衣袂翩翩的仿汉式样表演服……。即使皇帝的画艺有限,但是大致的雏形,依然轮廓清晰。一边想像一边画,皇帝甚至计划安排出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击剑社,戏剧团,合唱班……。
因是雨天,窗扇始终关着,空气不大畅通。皇帝忙碌了半天,终于觉得南书房有些烦闷,遂命双喜把窗门推开。一阵夹杂着些微雨丝的凉风,骤然涌进来。
皇帝长舒了一口气,轻轻转动头颈,望向窗外。
那花树掩映间,远远走着一群女子,三三两两撑着油布伞。
皇帝晓得这些女子定是宫中的绣娘。皇帝悠闲地凝望着她们,欣赏她们分花拂柳的仪态,欣赏她们轻轻走路的样子。皇帝正自悠然,等她们渐行渐近,看得愈加清晰,一位又一位,不急不缓。
蓦然,皇帝心中一紧。
走在那列队伍最后的女子,微微仰起了头。
一握柔荑悄悄伸出伞外,接住了散落飘零的细雨。
那淡雅眉目间的轻颦,那如烟似雾般的哀愁,恰是这人世间形容不出的清绝面首。
此时此刻,皇帝已然呆了。他的心中,无一字飘过。
直到顾太监平和的声音传来:
“启禀皇上,十名司织宫女已经带到。”
皇帝方才醒悟过来,深吸一口气,叮嘱自己:千万不能失态。
皇帝沉声说道:
“全都进来吧。”
十个女子鱼贯而入,两溜儿水葱似的,齐齐跪在皇帝面前。
皇帝眼角一扫,那绝丽女子正跪在第二排左首边。
青丝如堆云般墨染,布衣整洁泛出淡蓝,周身别无一样饰物,却极清、极雅、极美。
皇帝兀自镇定,终于说了一声“起来吧”。
此时,顾问行也在暗暗打量皇帝的神情。刚刚他去绣房寻人,初初见到这卫氏之时,心中也是大吃一惊。如此清丽脱俗的绝色女子,尚未承欢陛前,却经年隐在不见外人的绣房埋首劳碌。这其中的因由,必然曲折非常。倘若今日皇帝没有起意召见,倘若她又没有一手倾世绝伦的绣艺,岂非等到老死深宫也终不为人所知?即使生平见多识广的顾问行,也暗自叹了一口气。
皇帝吩咐小太监搬十张方凳过来,绕着御书案两侧一字儿摆开,正正好好围了一圈。皇帝命那些司织宫女都上前来坐下,然而根本无人敢动。皇帝此刻就坐在御书案正中央,哪有人敢擅自逾矩,坐下去和皇帝“面对面”?
皇帝终于不耐烦了:
“朕命你们坐下,难道还要三请五请不成?”
一帮宫女终于被皇帝森冷的语气给吓着了,乖乖地坐下,团团围成一圈。
老天有眼啊,她们仍是按照顺序,依次坐下的。
那本来排在最末尾、美丽嫣然的女子,正正好坐到了皇帝的左手边。
皇帝面无表情继续严肃着,然心中却喜不自胜。
他悄悄吸了吸鼻子,闻到身侧飘来一缕芬芳,清雅馨香。
皇帝问道:
“你们之中,可有识字的?”
有三个女子出声应了,其中便有这惜雨轻愁的女子。
皇帝又问:
“那其他人呢,可会画花样儿?”
所有女子皆纷纷答是,皇帝便命小太监,去准备一应纸笔来。
皇帝把自己刚才画的几张衣服图样,摆在御书案上,叫她们互相交换着看。皇帝静静坐着,等着她们每个人轮流传阅图样。其实皇帝早已心不在焉,分明是垂着眼帘,却偏偏往左侧了那么一点。
小太监把纸笔全部送过来,并且在桌面上逐一铺好,动作迅捷却无一点声息,然后又蹑手蹑脚退了出去。
皇帝终于回神,发话了:
“你们可有不明白的地方?直接问吧。”
南书房内鸦雀无声。
皇帝眉头一挑,心道:难不成你们全都是天才?一看就懂。
这些宫女胆子太小,皇帝实在没辙,决定还是由自己讲解吧。否则做出来的东西四不象,既浪费人力、浪费时间、也浪费布料。本着一步到位的想法,皇帝索性主动出击。
皇帝说:
“你们都拿起笔记下吧。会写字的写字,不会写字的把图样自己画一遍。”
皇帝把自己刚才画得图样拿回来搁在眼面前。
皇帝指着一张衬衫的图样,缓缓讲解:
“这一件是衬衫,布料最好用棉布,白色、淡蓝、淡青色皆可。一共分三片裁剪,一大两小。袖子也是另外缝上去的。钮扣可以用布、用竹子、用木头做都行。另一边相对应的扣缝要对齐剪开,并且要用针线把边角锁紧。衣领处,春夏季采用圆形敞口即可,秋冬季改为立领。胸口这处是口袋,用一块小方布单独缝上去……。”
宫女听得既新奇又惊讶,万万没有料到,皇帝对做衣服也懂得这么多内情。
皇帝继续讲解
“这一条是运动短裤,最好用精细棉布,分两片式剪裁,中间这处,为了穿着舒适,可以再加一层布,把线头隐藏在夹层里,……”皇帝讲解到此处之时,一干宫女们,都听得满脸通红。
皇帝察觉到她们的表情异样,心里其实嗤之以鼻:
哼,做运动短裤有什么好害臊的?又不是三角内裤。朕已经说得挺含蓄了。如果你们够聪明,就应该能自行把女士内裤也做出来。至于那些女性用品、内在美什么的,朕实在是说不出口。
皇帝自顾自地滔滔不绝:
“此种长裙一般为表演所用,轻纱玉带、宽袖长裾,奏琴时、舞蹈时皆可穿着,样式宽松、仪态翩然。不过用途有限,并不着急,只需先做一件即可。就用白色的绢纱剪裁吧。”
……
皇帝进行总结陈词:
“你们回去后自行商议一下分工合作,先把这些样品赶紧做出来。尺寸不需要很大……”
皇帝随手拿起桌上一个巴掌大的镇纸说:
“同这个镇纸的长度差不多就可以,前提是要能够看清楚。”
皇帝顺口提了一句:
“如果能用棉花缝一个小人儿,给他换上各种衣服,就更容易明白了。”
皇帝最后问司织宫女:
“你们都听懂了吗?”
宫女们纷纷点头应是。
皇帝也不管她们究竟搞懂了没有,只是交代说:
“你们且回去先做起来吧。倘若有不明白之处,可以互相商量。我看她记的条款挺详细……”
皇帝正侧着头望向左边美女手里记得听写笔记,娟秀清丽的小楷字、整齐划一。
皇帝吩咐:
“你们也可以先问问她,倘若还有存疑之处,集中录在一张纸上,就由她负责送过来,朕定会解答的。”
皇帝目光烁烁,望着身旁惜雨轻颦的丽人,见她轻轻点头答应了,便扭头不再去看她。
皇帝淡淡说道:
“既如此,散了吧。”
顷刻间,众人无声无息,鱼贯退散。
]]
重生之我是康熙 023. 情字恼人
皇帝靠在龙椅背上,陷入冥思。直到巳时问安前,皇帝的思路,依然呈现混乱。
皇帝其实什么都没想,只是脑海中不停地自动浮现,那一张绮丽绝美的脸。
皇帝乘上御辇去太皇太后处问安时,顾总管默默随行在皇帝的右手边。
皇帝的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御辇扶手,忽然启口,轻声说出两个字:
“名字。”
顾总管立刻回答,声音压得很低,却极其清晰:
“满洲老姓是觉禅氏,名良懿,汉姓俗称卫氏。”
皇帝脑中轰然一响:卫良懿?原来,她就是良妃。
良妃,是清穿康熙朝的小说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皇八子胤?的生母。
历史记载中康熙曾说胤?:“系辛者库贱妇所生。”
卫氏应该就是辛者库罪籍,入侍宫中,她在历史上也是母家身份最低的妃子。
而《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曾经记载,对良妃的评价是:“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
皇帝反而长叹一声:其他暂且不去考究,这“美艳冠一宫”五字,确确是真的。
至于“宠幸无比”?朕理应为当事者之一,也委实不知,该如何是好啊。
※
到了宁寿宫,皇帝陪太皇太后闲话家常,今日老太太是格外高兴。
昨儿晚上,皇帝派人送来了许多点心,糯糯软软地,香香甜甜甜地,各种口味都有。点心既然是皇帝出宫视察民情时买来的,也难为皇帝于百忙之中,仍时常把老祖母惦记在心头上。
即使太皇太后清楚地知道,皇帝给所有老太妃、皇太后、妃嫔、皇子等,全体都送了点心。然而,太皇太后最喜爱的就是康熙皇帝,那皇帝究竟如何行事?也全都是有道理的。太皇太后会自动理解为,皇帝本想给哀家买一份点心,然却不过情面,便给众人都带了礼物。
皇帝闲坐一会儿,时而善意地看看四周珠环翠绕、盈盈脉脉的众妃嫔,然心中却意兴阑珊地想:
――要说相貌,都不及她。
这儿既有富贵牡丹,冷艳红梅;亦有娇嫩黄杏,清濯白莲……。
惟独她,却真真应了一句词:不是人间富贵花,九天瑶台落凡家。
皇帝闷闷地坐了一会儿,太皇太后也瞧出皇帝有些心不在焉。她可是在深宫里打滚浸淫几十年的老人精,觑到皇帝眼光时不时溜往一众妃嫔处,便会心一笑。
老人家心道:眼下可是春天,哀家的乖孙孙六天没幸过妃子,合该有些想头了,也不知今日是哪个命好,被翻到牌子。古语说得对,立春立春,多子多孙。明年这时候,哀家又该抱小重孙了。
皇帝哪里猜得出太皇太后的玲珑心思,能飞速转得没边没沿儿?他既觉得寥落无趣,便起身同皇祖母告辞。太皇太后也是善解人意,装作春困的模样发了懿旨:
“哀家也觉得闹了,你们且散了吧。顺便替哀家送送皇帝。”
太皇太后心道:
乖孙啊,皇祖母可尽心了。你喜欢哪个,直接牵着小手领回去,起码也方便些。
皇帝无奈地被众女环绕着走出宁寿宫。
再瞧外面天空仍是细雨霏霏,皇帝颇为体贴地嘱咐一句:
“天雨路滑,大家都小心点吧。”
说完大众情话,皇帝自个儿坐上御辇,先走了。
留下一干妃嫔们,含怨带嗔互望一眼,都觉得无趣,三三两两地散了。
皇帝又回到御书房里独坐,也不知是否下雨天的原因,今日心情很有些忐忑。
各位看官此时可能想不明白了,倘若是喜欢一个女人,放心大胆去追求她就行了呗,整这么腻腻歪歪、磨磨叽叽地窝囊样儿,哪里象个现代穿越男啊?太丢脸了吧?
然而您毕竟不是皇帝,也不能够理解皇帝此刻的心思。若凭皇帝九五至尊的身份亮出来,那想要多少女人?就能有多少!绝对不夸张。
清朝内宫妃嫔制度中,除正宫皇后之外,还设有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五级,再有答应、常在之类若干,名义上皇帝能发给结婚证书的大小老婆,实际人数是明文规定受限制的。但是条例定额虽然死板板,皇帝的下半身却是灵活自由的。那些偶然被皇帝临幸、名份未定的宫女;微服私访、一夜风流的民女,却不知有凡几。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极可能是琼瑶杜撰出来的。不过在别处许多相思湖畔,另有春天的桃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梅花,倒不一定虚幻。
所以说,皇帝仅仅想在属于自己的大内皇宫里,同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睡,会有难度吗?只消眼神暗示一下,龙足都不必抬起,根本不用追女人,今夜那美人儿定会被剥得光光溜溜、洗洗干净抬上龙床。
如此这般,形而“上”,却有意思么?
皇帝内在的本质,其实也是一个争强好胜的男人。
即便是从前文治武功的玄烨,也中意那些有真情真心,而不仅仅是曲意承欢的女人。否则野史上说康熙皇帝经常微服私访,四处去会民间佳人,又是为着哪般?还不是找一种追求的情趣么?
如今皇帝老爷外包装没换,里头换成一块奶油曲奇,还是个巧克力夹心的现代货。受过民主平等意识熏陶的肖涵,自然更是喜欢你情我愿的调调,实在很怕因着身份,无意间把别人“强”了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