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东一方
坐在书房中,刘焉目光凛冽,丝毫不像是一个老人。
相反,反而是像一个护犊子的家长,他望着房门,喃喃自语:瑁儿,父亲一定为你处理好内患,免除你的后顾之忧。
他的目光坚定,露出坚毅的眼神。
没用多长时间,赵韪已经来到书房,请刘焉出行。
州牧府外,两辆马车停靠在外面。
周围,又有无数的士兵把手。两辆马车中,最前面一辆马车非常宽敞,而且通风透亮,车中摆放着一张案桌,案桌上还有一些水果供刘焉使用。刘焉见赵韪要乘坐后面的一辆马车,吩咐道:“赵韪,随孤一道而行,你和孤坐在马车中,尚且能够说话解闷。”
“诺!”
赵韪受宠若惊,赶忙朝刘焉的马车走去。
但是,赵韪也能感受到刘焉老了,真的是老了。
否则,以刘焉的性格,断然不会做出这种拉拢他的事情出来。
等刘焉和赵韪上了马车后,驾车的马夫扬起马鞭,大喝一声,便催促着战马快奔跑,朝东南方向五里处的道观奔跑而去。马车周围,又有上百士兵一道随行,保护刘焉的安全。在刘焉和赵韪离开州牧府的时候,遍布在州牧府探查消息的探子也赶忙离开了。
……
贾府,书房中。
&nbs
第382章 刘焉钓鱼
车轮轱辘轱辘转动,不停地前进。
马车中,赵韪和刘焉正交谈着,谈论的话题都是关于刘瑁的。
赵韪是谋主,长于察言观色,对于刘焉的心思揣摩得极为透彻。他知道刘焉喜爱刘瑁,因此说话的时候都把事情往刘瑁的事情上扯,都是尽挑些好的夸赞刘瑁,说得刘焉欢喜无比,褶皱的老脸上更是笑得像是绽放的菊花,非常灿烂。
成都凉爽,又多雨。
秋季的时候,更是淅沥沥的小雨绵绵不断,以至于河水猛涨,水势泛滥,许多的河沟上都搭建了浮桥,方便路过。
“吁!”
突然,驾车的车夫吆喝一声,赶路的马车顿时停了下来。
赵韪眉头微蹙,卷起马车门帘,伸出脑袋,问道:“生了什么事情,马车怎么停下来了”话音落下,一名小校从前方快跑过来,拱手道:“回禀大人,水势猛涨,前方的浮桥被大水冲断,无法通过。”
赵韪暗骂一声晦气,旋即问道:“周围可有通道过路”
小校回禀道:“卑职已经派人去周围探查消息,片刻后就能得知情况。”
赵韪颔点头,摆手打小校。
他脑袋一缩,回到马车中,歉声说道:“主公,如今秋水猛涨,水势过大,以至于搭建在河道两侧的浮桥都被冲断,大军无法继续通行,只能暂时停下。现在只能等士兵探明其他道路,才能继续赶路。”
刘焉摆手笑道:“无妨,稍等片刻就是。”
赵韪闻言,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然而,他紧绷的心刚刚放松,就听见马车后面传来一阵阵喊杀声。这一下,赵韪的心瞬间又被吊起来,布满笑容的面颊也是神色凝重。他赶忙掀开马车门帘,问道:“生什么事情,怎么后面有喊杀声传来”
负责保护刘焉安全的校尉策马来回奔驰,指挥士兵将马车团团围住,然后他才跑到马车旁边,拱手道:“大人,后方有贼匪来袭,局势危急,请大人呆在马车中,切勿出来。”
“啊”
赵韪惊呼一声,脸色变得惨白,眼中也浮现出惊慌的眼神。
刘焉刚刚离开州牧府,就遇到贼匪来袭,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更为重要的是刘焉去道观为刘瑁祈福,是他自己提出的建议,若是刘焉认为他勾结外人,岂不是……赵韪想到这里,立刻回到马车中,身体一弯,俯伏在地上,就准备向刘焉请罪。
见此,刘焉伸手扶起赵韪,和声说道:“赵韪,孤知你忠义,必不会作出勾结外人的事情。此事与你没有关系,无须自责。再者,这样的事情本就在孤的意料当中,不用担心。些许贼匪,也敢为祸益州,当真是欺负孤宝剑不利啊!”
说到这里,刘焉浑浊的眼眸中闪过一道精芒。
不多时,喊杀声已经接近马车。
“杀刘焉,杀老贼!”
一声声大喝,不断地响起。
幸好赵韪安排的卫兵多,足有一百余士兵,有了一百士兵保护在马车周围,将马车围在正中央,水泄不通,已经能够暂时保住刘焉。后面涌上来的贼匪想要杀死刘焉,就必须要杀掉挡在马车外面的一百卫兵才行。
“咻!咻!……”
弓箭脱弦而出,刺破空气,出刺耳的尖啸。
弓箭落下后,射在士兵的铠甲上,出叮叮脆响。旋即,又响起噗噗的声音,一支支弓箭戳入士兵的血肉中,带起一蓬蓬鲜血。刹那间,就有无数士兵的嘶吼声和大吼声响起,这一阵箭雨激射,立刻杀了二三十个士兵。
眨眼间,百余人只剩下七十余士兵。
虽然大多数士兵挡住了箭雨,依旧有一两支弓箭射在马车车辕上,出砰砰的声音。
赵韪脸色惨白,心中俱颤。
虽然刘焉并没有怪罪他,可是面对如此凶悍的贼匪,赵韪颇为担忧自己的安危。他伸手朝刘焉拱拱手,劝说道:“主公,贼匪有弓箭射击,杀伤力太大。我们仅有一百余士兵,无法抵挡贼匪攻击。主公,立刻返回吧!”
刘焉听了后,微微摇头。
见此,赵韪又急忙劝道:“主公,您的安危关系着益州的安危,再加上瑁公子还没有正是接管益州,您若是受伤,岂不是让益州大乱。请主公为益州、为瑁公子、为主公自己,传令返回吧。一旦士兵抵挡不住,主公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证。”
刘焉依旧摇头,淡淡的说道:“孤正是为瑁儿、为孤、为益州,才必须要留在这里。你也是身经百战,见过大世面的人,不要着急,不会有危险。”
刘焉微眯着眼睛,脸上露出一副智珠在握的神情。
赵韪眼珠子不停地转动,突然恍然一笑。
老而不死是为贼!
本以为刘焉垂垂老矣,看来还是老而弥辣呀。赵韪心中蓦地升起一股凉意,感觉背脊凉,觉得他太过自以为是,太过轻视刘焉。或许,以前做的事情刘焉都是知道的,只是刘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追究责任。
赵韪额头上冷汗涔涔,而刘焉却微眯着眼睛,闭幕眼神。
狭长的眼眸中透出一丝缝隙,打量着赵韪。
见到赵韪的神情,微不可查的笑了笑。
此时,马车外的喊杀声越来越大,战况也更加的惨烈。时间不长,却已经死伤了许多士兵。
一百余士兵,拼斗到现在只剩下三十余人。若是援兵在一刻钟内无法抵达,刘焉就非常危险,很可能被杀死。然而,刘焉依旧坐在马车中,微眯着眼睛,并没有任何动静,对于马车外死伤的士兵也没有露出一丝哀伤。
马车外,身穿黑衣,以黑巾蒙面的贼匪悍勇无比,已经杀了无数的士兵。
局面,越加的紧张起来。
&nbs
第383章 刘焉自己送上门
一百余黑衣人,并没有对刘焉造成威胁。
唯一的伤害是赵韪左肩被洞穿,鲜血如注,不停地流淌下来,染红了半边衣襟。
马车中,赵韪右侧后背抵着马车,左侧被战刀刺到的肩膀露在外面,唧唧哼哼的呻吟个不停。此刻,原本红润的脸色也变得苍白,非常吓人。他双手死死抓住坐榻,手背上青筋暴起,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冒出来,滴落在脸上,这次额头冒汗不是心虚被吓的,而是由于肩膀上疼痛给折磨的。
刘焉见此,立刻吩咐道:“回府!”
赵韪听了后,却睁开了眯起的眼睛,咬紧牙关,缓缓说道:“主公,韪身体不适,无法陪主公继续去道观给瑁公子祈福。因此,主公可派遣两个甲士去道观,将道观的观主请到府上,为瑁公子做一场法事,替瑁公子驱邪。“
说完后,赵韪又倚靠在马车上,唧唧歪歪的哼着。
不提赵韪心中的心思,刘焉却被赵韪感动得无以复加。
刘焉心中暗道:汝不负我,我必不负汝!
刚才的情况可谓是惊险万分,若是赵韪扑出的度稍慢片刻,稍微有一丝犹豫,戳入马车里面的钢刀就不是刺入赵韪的肩膀,而是刺死刘焉。
单单是赵韪奋不顾身的救下刘焉,就足以让刘焉感动,现在赵韪又劝说刘焉派人去请道观的观主为刘瑁祈福驱邪,可谓是忠肝义胆,令刘焉心下感动。他眼眶微红,握着赵韪右手,激动地说道:“赵韪啊,你身体受伤,不要说话,不要乱动,等返回府上后,孤立刻派人救治你。”
赵韪点头说道:“多谢主公!”
刘焉掀开马车窗口上的门帘,喊道:“来人!”
他刚说话,就有一名骑马的校尉飞跑过来,跑到刘焉跟前,拱手道:“大人,有何吩咐”
刘焉命令道:“你立刻甄选两个识路的士兵去道观,将道观的主事请到府上,其余的士兵立刻返回成都,回府。”
“诺!”
校尉抱拳应和一声,转身去挑选两个机灵的士兵,将事情吩咐下去。旋即,校尉便带着士兵保护着刘焉返回成都。这一场去祈福的事情,最终是虎头蛇尾,以刘焉诛杀一百余黑衣人落幕,但事情却没有完结,因为刘焉的目标不止于此。
……
成都东南五里,道观。
内院,书房!
屋子中,坐着两个中年人。
左侧之人身穿黑色道袍,手持拂尘,颌下长髯及胸,髻乌黑浓密,系在一起的髻上插着一根木簪。他盘腿而坐,如同一尊雕像一动不动,但是眼眸中偶尔闪过的一丝精光却显示出此人的不凡。
右侧之人身穿黑色衣袍,腰间悬挂着一柄黑铁长剑,颌下满是络腮胡,长得是浓眉大眼。此人跪坐在地上,身体打得笔直,粗大的双手放在膝盖上,虎口处露出厚厚的茧子。此人正是城东大宅中谋划着想要刺杀刘焉的人。
此人和道人坐在一起,让人觉得很奇怪。
但是,事实却是如此。
“道兄,刘焉已经往道观行来,道兄作何打算”跪坐在右侧的黑袍人轻声说了一句,语气中,却含着一股凌厉的意味。
身穿道袍的中年人轻轻的一甩拂尘,说道:“刘焉来此,无非是祈福问道,驱邪避凶,亦或是预测将来的走势。只要刘焉来此,我会单独设一间屋子,邀请刘焉详谈。一旦刘焉入了屋子后,就身不由己了。即使屋子外有刘焉的士兵把守,只要稍微施加手段,就能摆平刘焉,兄不必忧虑。”
“如此甚好!”
佩剑的中年人嗯了一声,然后说道:“我会带人在道观内等候道兄佳音,若是道兄无法解决刘焉,我会带人出手,若是道兄加上我依旧无法完成任务,道兄应该知道楼主怒,可不容易熄灭的。”
道人说道:“我在此地已有大半年时间,熟悉情况,足以解决刘焉,放心便是。”
两人说话的时候,屋子外响起叩门声。
“进来!”
道人喊了一声,旋即一名身穿道袍的青年走了进来。这名青年神情略显憨厚,但一双灵动的眸子却显示出此人不是憨傻之人。他进屋后,朝左右两侧的人各自揖了一礼,然后说道:“刚刚得到消息,刘焉中途遇到刺杀,双方交战激烈,尚且不知晓是何人意图刺杀刘焉。”
“哦,竟有人刺杀刘焉”
右侧的黑袍中年人露出惊愕的神色,说道:“刘焉杀人无数,也是得罪了无数的人啊!”
道人捋了捋颌下及胸长髯,叹道:“诶,刘焉来此可是大好机会,竟然有人从中刺杀,可惜,可惜啊!若没有人横插一脚,刘焉很可能到道观中来,我们就有机会下手。如今刘焉遇刺,想必会半道而返,不会来此,看来杀死刘焉的计划要变动才行。”
黑袍人说道:“这也简单,刘焉既然有前来道观的心思,那就证明他寄希望于道观解决问题。他不来,我们可以自己去。只要道兄去刘焉府上化缘,便可以设法让刘焉留住道兄,只要道兄能在刘焉府上做法祈福,我们就能混进去,到时候趁着夜晚,就有机会行动了。”
道人摆摆手,斥退了青年。
他脸上露出沉思之色,说道:“嗯,此计可行!”
然而,青年刚离开不久后,又有一名身穿黑色道袍的青年叩响房门,进入书房中。青年神色急切,说道:“观主,道观外来了两个士兵,两人自称是刘焉州牧府的士兵,他们急匆匆的进来,要见观主。”
道人闻言,立刻站起身,朝黑衣人说道:“兄稍等,我去去就来。”
来到大厅外,只见两名士兵身着甲胄,腰悬战刀,透出一股凌厉的气势。
&n
第384章 严颜归顺
王灿目光看向严颜,笑问道:“严将军,可愿降”
一句话,让严颜和严直欲哭无泪,恨不得打个洞钻到地里面去。
返回南郑的路上,两人就已经明确表示投降王灿,愿意受王灿驱策。当然,这都是两人设计的诈降之策,可毕竟都已经说清楚,而且王灿也答应下来。如今,王灿开口的第一句话,不仅直接叫破两人的心思,也让两人尴尬无比。
严颜和严直相视一望,都明白王灿定然是看破了诈降之计,才会这样问。不过,严颜仍旧抱有一线希望,朗声道:“太守大人,我和阿直都已经投降大人,愿为大人效力。王太守如此询问,岂不是多此一举,徒费口舌。”
王灿微眯着眼睛,冷声问道:“两位是真心归附”
这时候,严颜当然不能说他是诈降,他面色诚恳,说道:“自然是真降!”
“哈哈哈……好,好,好一个真降!”
王灿说道:“有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真假难辨啊!不过,我非常相信两位愿意归顺我。明日中午,本太守将会在城南校场登台拜将,拜严将军为昭武将军,到时候严将军依旧率领两千益州兵,不知严将军意下如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