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小〖日〗本啊,好高明的战术啊。”王茂如叹了口气,他们的几句话,让自己不再冷静了。他穿戴好之后走了出去,天已经黑了外面冷风阵阵的。一颗流星从天际滑落,王茂如自己对自己说道:“古人说看天象,流星滑落,必将有将相陨落,也不知谁又死了。这年月,死人的事情太多了,乱世人如狗,乱世人如狗啊。”他站了一会儿,有点冷了,回身问了问管家王鹏夫人如何,王鹏说夫人们已经带着小少爷和小姐睡了。
“报告。”魏东龄急匆匆地走了过来。
“嗯,什么事如此惊慌?”“刚刚得到的电报,是〖日〗本的蒋方震先生发来的,就在一个小时之前,蔡锷蔡将军因为肺结核感染扩大,与〖日〗本福冈医院病逝了。”魏东龄一脸沉痛地说。
“你说什么?蔡锷死啦?”王茂如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巴,难以置信地说。
蔡锷的死,引得全国悲痛,而且病逝的时候年仅三十四岁,真可谓英年早逝了。蔡锷对于国民、军人、党派、共和国的理解与华盛顿完全一致。蔡锷认为结社〖自〗由是文明国的通例,国家应当组织政党内阁,其他政党在旁边监督,实行政党轮替。但政党不得拥有暴力,不得控制军队,并倚仗暴力捕获国家权力。鉴于当时政党林立、党军不分、党同伐异,意见纷歧,水火不容,各政党随时有动用武力贯彻本党政治意图的隐患。为了完成共和目标,蔡愕首倡军人不入党,自己身体力行,谢绝参加一切政治组织。
与当时孙中山军权虚置,极力以党控军、培植党军势力相反,蔡锷当时党权、军权在握,却愿意从自己开菇。首先取消他领导的共和统一党,让别人另组健全的政党。可谓高风亮节。
蔡锷也反对军人结社,因为军人握有武力,军人结社干政,必会以武力为后盾,破坏共和,推倒内阁,以民众为鱼虾,走向专政、世袭制的不归路。蔡锷精神的核心就是为四万万国民争人格,而不是为一己图私利。蔡锷当兵,是人格高尚、目光远大、后人只能仰视的兵,是为国民争人格的兵,整个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只有他拿着枪说出了如此坚定而又富有人气的话…
“为国民争人格”:也只有他,才有至今令华夏子孙热血沸腾的护国而不当权的誓言:如果胜利则功成身退,不争个人的名誉地位:如果失败则献身祖国,准备牺牲,决不逃往外国租界,也不流亡外国,使国事更不堪问。这是以生命捍卫共和的誓言蔡榜之死让其他军阀们有恃无恐,他们打着民党的幌子,以党控军,大搞一党专政。比较突出的例子是蔡锷的部下唐继尧,在护国战争功成之后出兵四川,抢夺地盘,据说言谈之间“深以蔡死为幸”
蔡榜的死让国人悲痛欲绝,孙中山挽蔡愕联说“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粱启超《挽松坡联》“知所恶有甚于死者,非夫人之恸而谁为。
”《祭蔡松坡文》“血随泪尽,魂共岁徂,吾松坡乎!吾松坡乎!汝何忍自洁而不我俱”。
康有为挽蔡锷联:“微君之躬,今为洪宪之世矣:思子之故,怕闻挚鼓之声来!”王茂如也发了哀电,而后蔡锷魂归故里,北洋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蔡锷举行国葬,他也是整个民国第一个受到国葬大礼的人,王茂如提携的挽联是:“千秋忠烈南军神,百世流芳蔡国公。”稍后,黑省各界也展开了悼念蔡锷的行动,报纸上写着这位与北尚武齐名的南蔡锷的经历,功过评说了好一阵。
黎元洪上台之后,应广大〖革〗命之士的诉求,严惩国贼。但是名单却难以定下来,内阁紧急磋商到底谁是国贼,谁定性为国贼,一来二去,从袁世凯六月份死死一直到八月,两个月时间,终于弄出了国贼名单,申令惩办变更国体祸首杨度、孙毓筠、顾鳌、粱士诏、夏寿田、朱启铃、周自齐、薛大可。
国贼的名单一直在内阁讨论,心有害怕的早就跑了,其中粱士诏和杨度,孙毓筠、顾鳌、薛大可见大公子袁克定北上黑龙江求得一时庇护,并担任要职,心里有了活泛,便也跑了过来。王茂如自然不会做落井下石的小人,对他们亲善有加,各个家里也有钱,便在黑龙江做了个富家翁。王茂如不是不想用他们,只是此时民党对这些余孽非常痛恨,王茂如也不得不让他们隐忍一会儿。并对他们叮嘱说,此时民党呼声极大,万望诸位兄长此时低调,勿要让小弟尴尬,众人自然知道他们现在被人人喊打,低调行事。此时通缉令下来,但是谁也没当回事儿,一些人去了租界不理会,而像王茂如这种有兵有权有钱有势的军阀,更是对〖中〗央,尤其是跟袁党结算的〖中〗央的命令不屑一顾。真要结算袁党,试问天下督军又有谁能置身事外呢,黑龙江省此间倒成了袁党欲孽的乐土了。尽管南方民党报纸肆意诋毁,然而王茂如收容袁氏余党此举倒是没有招惹北洋老人的不快,毕竟大家都是一个系统的,尽管一些人失势了,谁都不会赶尽杀绝。
作为袁世凯晚年力推的青壮派,王茂如也顺利地接过了袁世凯潜藏下来的一些势力,如袁克定手下的不着调的情报部门,以及一些关系部门。王茂如庇护他们,倒也让自己有了正统北洋系的味道。就连粱士诏也先逃去了〖日〗本,后来跑到王茂如这里看有没有机会重新崛起。
民**阀中,要说王茂如的争议还真不小,民党即讨厌,又不得不拉拢,当然,王茂如能够引起这么多争议最大的原因还是他手下的军队够呛,本来就是来自呼伦贝尔蛮荒之地的军队,配以强大的财力和军备,哪能让人小觑。
在引起争议之后,王茂如下令全省就此之后,黑龙江省不参与外事只专注本省民生民务,让移民本省人民安定下来。
到了民国五年十一月的时候,全省剿匪工作基本结束,像是王茂如这种大规模大力度的剿匪,可真算是民国第一遭了,由此黑龙江省大定。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 千古奇功 第260章 禁烟局长浦纳
(ps:感谢黑椒炒三国,黑哥的指点)
由于在呼伦贝尔设户籍制、立身份证制度和居委会管理制度的成功经验,议长徐鼐霖建议引进并全省推广。王茂如支持完善户籍制度,而且首次采取照片式身份证,并为全省民众免费照全家福,从国外特地聘请人来黑龙江给百姓照相。
这个时代的民众要求还真不高,温饱足以,督军为民众免费照相,这还是第一次,在北京,照一张相得花上一块大洋,在黑龙江省居然免费照全家福。许多非黑龙江省民众,也跑来凑热闹,照一张相回去。王茂如督军大善之名也渐渐流传开来。
照全家福的目的,在外人看来是好意,可总参谋次长祝永泉却知道,由总务处负责这项有益于民的工作的真正目的是保留档案,为那些土匪胡子留个案底线索。全家档案留下来,如果再次入案,则全家受罚。只是这项工程比较浩大,如今黑龙江省省五百万人口,一百万户,也不知要工作多久才将全省人口档案立完。并且由于王茂如不断加大力度对黑龙江省移民,使得何如飞连连求饶。王茂如也知道这事儿不能总有军方负责,便将此项工作交给了宋教仁的黑省政府,但是档案要求备份交给军方。
王茂如与蒙古郡主乌兰图雅的婚期定在十二月十二号。但是之前一个月要订婚。这一切都由秘书长浦继负责操办,贵福王爷也很兴奋,草原王公之中也是一片叫好之声。王茂如对玉琢与玉蝉两个夫人早就说过了迎娶九公主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安抚蒙古王公,两个妇人能有什么反对,便说只要老爷不要辜负休了我们就好。王茂如说她进门之后担任的是四夫人,在你们之下,勿须担心,便带着手下回去了呼伦贝尔。
当兴致勃勃的王茂如抵达呼伦城的死后,有人给王茂如添不自在了。十一月四日,北京政府下令,毕桂芳担任副省长,张国淦担任民政总长。徐鼐霖由于年龄原因免去民政总长一职。
这下北京可是捅了漏子了,王茂如大怒,打电报问黎元洪此事如何安排?
大总统黎元洪也立即解释说这是全体内阁成员决定。王茂如更加生气,一怒之下,下令情报处的高建瓯带队去北京,接纳了原来袁克定手下的原北洋情报机关的人,三天两头给回到北京的毕桂芳和张国淦两家制造麻烦,扔炸弹,扔死狗,绑架保姆伙夫。两人原本对回黑龙江就心存恐惧。却没想到还没赴任后院失火,两人也大怒,斥责王茂如手段低略人品卑鄙。
王茂如冷笑不做评论,并要求御用文人李子文令人在报纸上对北京政府的种种行径大加斥责,对徐鼐霖等一众江省官员大加赞赏,尤其是揪出毕桂芳曾经在担任黑龙江省督军的时候移走江省军费一案不放,说他利欲熏心,军费都贪污,何况民众之财。
黎元洪对于这个北尚武之称的黑龙江省督军很是无奈,又有毕桂芳与张国淦两家家人不胜其扰。只能请辞,黎元洪正好有台阶下,准许两人继续留任中央。又有王茂如请示,徐鼐霖继续留任副省长兼省民政总长,宋教仁担任省长兼省安抚局局长。也被黎元洪批准。
黎元洪号称弥勒佛,黎菩萨。主要是他对待手下温和,但是有人看黎元洪不顺眼啊,那就是段祺瑞。
段祺瑞为什么看黎元洪不顺眼呢?其原因有三,第一就是资历问题,段祺瑞在北洋的时候一直官职比黎元洪大,还不是一级,段祺瑞做营长的时候黎元洪做排长,段祺瑞做团长黎元洪做连长,段祺瑞做师长的时候黎元洪做团长,段祺瑞做大清陆军长的时候黎元洪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旅长,段祺瑞的资历一直压着黎元洪,可是阴差阳错,黎元洪租了总统,这期能不让段祺瑞闹心恼火?段祺瑞看黎元洪第二个不顺眼的就是关于徐树铮的问题,这徐树铮个性高傲之际,在整个北洋之中,除了段祺瑞和已经死去的袁世凯之外,没有一个看得上眼的,经常不鸟黎元洪,黎元洪把他给免了,算是彻底得罪了段祺瑞。第三个不顺眼的原因是段祺瑞要参加欧战,但是黎元洪不愿意参加,段祺瑞参加欧战就要练兵,可是这练出来的兵肯定是姓段,本来黎元洪就一个兵也没有,忌惮段祺瑞,这段祺瑞还再练出一只精兵来,好嘛。那还不是不管是煎烤烹炸,想怎么黎元洪就怎么黎元洪。黎元洪又不傻,发动国会反对段祺瑞参战。段祺瑞只好私自招揽各省督军,发动他们出兵,王茂如就是靠着段祺瑞这次招揽才有了名义上的参战师。
黎元洪这次整王茂如而不得,倒是让他连忙收了心,而段祺瑞听到此事之后哈哈大笑,对手下心腹曲同丰说:“这黎元洪糊涂啊,王秀盛这小狼崽子是得谁咬谁的主,想要折腾死王秀盛,还得给他戴帽子,怎能给他泼冷水。我找人算了一卦,这王秀盛的命格是属金的,只有给他家伙,才能化的了他啊。”
王茂如与九公主乌兰图雅的订婚仪式采取的是汉族的礼节,大婚准备的是蒙古族的礼节,这也是双方面妥协照顾的结果,毕竟王茂如代表了广大塞北的汉族,而九公主代表了当地少数民族。王茂如对于礼节规矩到没有那么看重,这汉族蒙族礼仪又有什么关系?可是浦继的父亲,隆贝勒爷却不这么看,他说:“礼制问题关系国家民族民生安定,礼乐崩坏,国民不安,礼乐之重重于泰山……”
听到隆贝勒一席长篇就要开讲,王茂如赶紧闪人,隆贝勒自从做了呼伦贝尔文化署署长之后,对于古文化的修复的确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且隆贝勒开始主建呼伦贝尔地方史志,这也是呼伦贝尔此地第一次有人正规的修订地方史记。订婚的礼仪,经隆贝勒这个老学究一番指点,差点弄成个前清的郡王娶亲一般,订婚花了三天时间,弄得王茂如筋疲力尽,却连新娘子面都没见到。
订婚之后,乌兰图雅就算是王茂如的人了,就差一个半月之后的大婚,蒙古诸部也渐渐消停下来,就连外蒙古的王爷也纷纷派人前来表示恭喜,并且就归顺一事表达意愿。
话说为什么外蒙王爷想要表达,这外蒙本来也分成诸多部族,并非铁板一块,四六大部族土谢图汗部,三音诺颜部,札萨克图汗部,车臣汗部,科布多部,唐努乌梁海部,每部下面也由各个旗主扎萨克王爷组成,只是因为宗教原因被大喇嘛拉拢独立。
不过这外蒙自古以来就是当汉族强大的时候归拢,汉族一旦弱小立即反叛,历史上就有造反的基因和传统。
王茂如主政下的黑龙江省,绝对达到东三省最强大陆军的程度,感受最深的就是如今对呼伦贝尔和整个黑龙江的移民,汉人来的更加理直气壮了。
让外蒙王爷下定决心向王茂如示好的原因之一则是俄国今年全年歉收,加紧了对外蒙古的搜刮,从而导致了外蒙古各部扎萨克对俄国人的不满。俄国人今年将所有国力投入到欧战之中,生产力急剧下降,农庄里的农民也被迫做起了劳役为战争服务,再加上干旱少雨,导致了俄国这个秋天非常难过。主子困难了,外蒙古扎萨克们自然感受最深,又觉得回到祖国怀抱好了。如今借着王茂如迎娶九公主的良机趁机示好,也算是打了一个基础,甚至连远在唐努乌梁海的扎萨克也送来了礼品,就等着大婚之日了。
订婚大礼举办的也声势不小,呼伦贝尔有头有脸的都来了,有人要送贺礼,王茂如坚决不收,说:“订婚礼就不要了,哪有人家订婚收礼的,就是结婚大家也不要送礼金,我不想让一个婚礼成了搜刮手下财务的机会。你们若是真有心,便来乐呵乐呵就行。”
既然订婚不收礼,结婚不要礼金,大家也不能不表示,于是纷纷说定然会送一份礼品聊表心意。
喝完酒,浦纳向王茂如使眼色,王茂如点头,带着浦继魏东龄与他进了内屋,魏东龄连忙给王茂如倒了一杯茶水,王茂如喝了两口,这酒喝的有点多,不过还好,便坐定下来。浦纳老老实实地站定等待,经过了前年被追杀,去年的蛰伏,到今年受重用,浦纳也老实下来了,见王茂如坐稳目光看向他,这才高兴地说:“大帅,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怎么了?”
浦纳呲着牙笑道:“今年的鸦片赚大了,赚大了,刚刚张弘扬从上海发来电报,这鸦片买了好价钱,咱们买了一百万大洋。”
王茂如高兴起来,一百万大洋,可以抵他军队两个月开销了,的确是好事儿,拍着浦继的肩膀说道:“这样,浦纳,从现在开始,我认命你为黑龙江省禁烟局局长,管理黑龙江省境内的所有鸦片生产,销售,种植,工人培育,种子筛选以及烟民,烟馆,烟税。”
浦纳咽了一口口水,咕咚一声,这权利太大了,都有点受不住了,一旁的浦继见状踹了他一脚,这一脚把他踹醒了,连忙跪在地上,道:“秀帅栽培之恩,浦纳永世不忘,若有对不起秀帅之举,愿受万箭穿心之痛、永生永世堕入十八层地狱不得超生。”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卷三 千古奇功 第261章 瞄准俄国人
卷三 千古奇功 第261章 瞄准俄国人浦纳说完便要磕头,王茂如哈哈一笑扶起来他,道:“发什么誓啊,只要你跟着我,绝不会让你吃苦。只是你要记住,我能给你的,自然也能拿回去。”当然,他本身也不相信发誓,誓言这东西,或许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一诺千金,但是自从汉朝开始,发誓已经跟放屁一般了,儒家文化教人忠孝,却轻视了信义,尤其是宋代儒家文化被曲解之后,更是把忠孝置于所有思想之上。
“是。”浦纳连忙说道。
“嗯,百万之中,你拿去十万,给张弘扬十万吧。”王茂如说道。
“啊?”浦纳吓了一跳,十万?“小的不敢受啊,不敢受啊。”
“给你就拿着。”王茂如呵呵一笑,又问道:“烟农待遇如何?”
“烟农待遇比种地强多了,一年赚的至少是种地的三倍,这一百万大洋是刨除人工费和其他杂费的纯利润。”浦纳老老实实地说道。
“嗯。”王茂如点点头,道:“这样吧,从明年春天开始,你要把烟田从一万亩扩大到十万亩,就在额尔克纳右旗和额尔克纳左旗,田地有吧?”
“有,大不了占草场。”浦纳听到扩大到十万亩,〖兴〗奋地握着拳头说。
“别让当地人吃亏,把他们拉拢到咱们这里。对了,你在额尔克纳左右旗组建一支禁烟武装队,人数三百人吧,负责保护烟民的安全和你的安全,这利润这么大,我怕有时候有人心里就坏了不轨的心思。”
“还是大帅想得周到。”浦纳拍马屁道。
王茂如想了想禁烟队长的人选。还是从自己身边的近卫出身的可靠一些,想到了一向忠心耿耿且稳重的曹春雨。便对魏东龄吩咐说道:“这支禁烟队队长,就是曹春雨了,魏副官,你将曹春雨调过去。”
“是。”
又对浦纳说道:“你和曹春雨好好配合,他负责武装,你负责总管。”
浦纳心中难免有点失落,要是这禁烟队队长是自己就更好了,可是自己权利足够大了,要是再拥有一支武装力量,恐怕有人说自己什么。王茂如对自己也会防备起来。想到这儿,便忙说:“好,好,欢迎曹队长与我配合。”
王茂如轻轻一笑,这浦纳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其实他是怕这浦纳没个时间管理这禁烟队,而且他一个混混出身,虽然做过北洋的兵几天却也是不着四六,别带的兵跟他一个模样就完蛋了。让曹春雨去做队长也好管理,同时也是培养一下河北的小伙儿曹春雨。
订了婚,办置完酒席,王茂如随着赵增福去了一趟满洲里视察第三步兵旅,这第三步兵旅底子是第十七混成旅独立团,可谓是王茂如手下最能打的部队。屡立战功,王茂如让他们在这里也是看中了赵增福能打敢干的特点。
俗话说什么样的将带什么样的兵,赵增福能打,他手下的兵自然不弱。而且每次扩充军队,王茂如都会将最好的兵优先分到赵增福这里,面对对面俄国老毛子的挑衅。赵增福也几次三番做出了有力的回应,一个个可以说都是骄兵悍将。
旅长赵增福,副旅长杜宝三,旅参谋长王杰君,赵增福出身保定陆军士官学院是三十六军官之一,杜宝三是模范团军官出身,这王杰君则是陆大毕业分派军官。这也是王茂如军队的一个特点,一个军队的三个头领,绝不会是同一处出身,这也是为了发散结党营私的作用,唯一特殊的就是第十一步兵旅那支胡子旅,因为是接纳了土匪胡子,从而导致该旅上下基本上都是土匪出身。王茂如的军队中,自然如同所有民**队一样,也分派系,不过和袁世凯手下派系不同的是,王茂如手下派系是按照出身分的,团系(模范团),保定系,陆大系,绿林系,牙克石系(牙克石陆军士官学员,如今人数虽多,然而都是连长以下军官),旗系(浦继浦纳等投奔他的旗人),当然还有许多不成派系的人,就像是郭松龄,祝永泉,蒋方震等。不过在王茂如的旗下,所有的系等小团体,必须将第一利益放在王茂如身上,为了小团体而置大利益于不顾的,王茂如坚决清除。袁世凯就是坐拥手下的人将小团体利益做大,手下两个派系争斗,最终被架空的。
他要做的是,可以有派系,但是首先要忠诚,绝对的忠诚于他,然后才能使派系。
在这个月份视察,只有一个感觉,就是冷,去年赵增福在此一年,对此早有准备,特地让人准备好了烧酒给各位军官备用。王茂如起初也不在意,但没想到,比起呼伦城来说,满洲里的更更是透露着刺骨的寒意,如今满洲里驻扎着一个团,团长是赵增福最得意的虎将孙子仲。这孙子仲是河南人,家里遭了灾跑到北洋军当了兵,因为作战勇猛被提升到排长。但是脾气暴躁,因为上级贪墨了士兵军饷怒打上司,最后跑了出来。投奔到当时还是飞行队警备队的王茂如手下,因为害怕被通缉隐姓埋名,后来被赵增福发掘,便一直跟着赵增福,成了他手下大将。因性格暴烈,作战勇猛人送外号孙老虎。
王茂如见到这位鼎鼎大名的孙老虎,的确是虎头虎脑的,四方大脸圆脑袋,浓眉大眼仿似张飞一般,远看吓人近看渗人,便笑道:“这孙老虎官越大,身上的虎劲越大啊,不错,不错,天禄,你看得准,我手下当中,属你眼光最毒。”
赵增福哈哈大笑,那孙子仲用河南话问:“大帅,厦(啥)时候咱打到鹤难(河南)嘞?”
“咋了?”王茂如问。
“俺想回河南的时候好找俺老娘享福。”
“军官家属不都是接到呼伦城吗?”王茂如奇怪了。
孙子仲解释说:“小时候俺家穷的很,俺吃得多嘞,爹把俺送人嘞,俺娘又把俺给抱回来嘞。后来俺爹把俺娘打了,又把俺送得很远。俺娘就没找着俺,俺想现在出息了,回去找俺娘,把俺爹揍一顿嘞。”
王茂如苦笑,道:“你没有派人寻一寻?”
“俺派人寻嘞,可是麽找到嘞。”
“你记得小时候家里是哪吗?”
孙子仲道:“不知道嘞,俺小时候记性不好,就记得家里是山沟沟嘞,村东头有颗大槐树嘞,老人说。树上吊死过好几个造反的红灯照会党嘞。除了这些。俺啥都不记得嘞。”
王茂如拍拍他的肩膀,道:“会的,咱们会打回到河南的。”
满洲里是欧亚大陆桥的交通要道,他的西北方式俄国,向西则是外蒙。由于满洲里车站是俄国中东铁路护路队重要枢纽,因此在满洲车站地区驻扎着一千俄国兵,而在呼伦城则仅仅驻扎三百俄国兵,由此可见满洲里的重要性了。赵增福则在此处驻扎四千〖中〗国士兵,防区在满洲里城内,远离中东路,也因此与俄国人的冲突也少了许多。
“他们怎么样?”王茂如问赵增福,眼神却望向满洲里的俄军军营。
赵增福诡秘一笑,道:“不堪一击。”
“不堪一击?你怎么知道?”
“他们的马夫和杂役都是咱们的人。”
王茂如哈哈大笑。拍着赵增福的肩膀道:“不错,不错,干的到位,甚得我心。俄国人的情况给我说说。”他抽出雪茄,递给赵增福一根,赵增福欢喜地接了过来。见孙子仲满脸期待,便求道:“大帅,再给一根。”王茂如见他的模样,呵呵一笑,又递了过去一根,赵增福扔给了孙子仲,这孙子仲乐得不行,不过鼓动了半天不知道怎么抽,王茂如气道:“你这山炮,过来,我教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