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月未时
之前就知道了。
“去青楼不算什么,就是他用你的名号去了青楼,被人发现,闹到太子府来了。”
李高淡淡出声。
这回顾锦年起身了。
好家伙。
用自己的名头去逛窑子?
这不得抽一顿?
“兄长,这不得抽一顿狠的?”
顾锦年起身道,有些怒色了。
“已经抽了。”
“放心,太子妃下手比你狠。”
李高起身安抚住了顾锦年。
“这小子,好的不学,净学些这种东西,他怎么被发现的啊?”
顾锦年有些没好气道。
“蠢呗。”
“去青楼给人家姑娘银子,现在整个京都谁不知道,你逛青楼从来不花银子的。”
“他给人银子,被人怀疑,然后被举报了。”
李高出声回答。
“花银子被举报?”
“等等?谁说我逛青楼不给银子的啊?”
“还有,我没逛青楼啊。”
顾锦年有些麻了。
除了一开始跟吴安那帮人去过青楼,就再也没有去过一次了。
这又是谁在造谣?
“哈?”
“你喜欢逛青楼的事情,整个京都无人不知啊,而且每次去都不花银子。”
“这事你不知道?”
这回轮到太子好奇了。
“有人冒充我?”
顾锦年再度起身,脸色很难看。
这不是毁人清白吗?
“估计真是。”
“这事我让人查一查,很有可能是你身边人。”
“你想想看,你身边有没有什么人,跟你关系很好,有易容手段。”
“而且还没什么银子。”
太子出声,继续安抚顾锦年的情绪。
关系好。
有易容手段。
还没什么银子?
一瞬间,一个熟悉的人影出现在脑海当中。
“玛德,苏怀玉!”
顾锦年顿时猜到是谁了。
“太子哥,愚弟还有其他事情,先走一步了。”
“等封侯结束后,让基儿跟在我身旁吧。”
顾锦年起身,倒不是去找苏怀玉,而是前往工部,找王启新处理事情。
这事蛮重要的。
“行。”
“锦年老弟,有什么事,直接入府找我就好。”
太子爷笑着开口。
很快。
半个时辰后。
顾锦年到了工部。
大夏文圣 第一百五十九章:工部震撼,聚灵古阵的威力,国之神器,陛下有大喜事!
工部。
相对于其他几个部门,工部算是最热闹的部门,来来往往的工部官员,基本上都是在传送文件。
工部的事情很忙。
全国的土木工程外加上水利工程,都必须要由工部来解决。
整个工部可以划分三个不同区域。
土木水利,机器制造,矿冶铸钱,这是三个最大的板块。
至于什么陵寝啊仪仗啊,这些都是小事,至少平时事不多。
主要还是全国的土木工程,要由工部建造图纸,审批下发,紧接着便是机器制造,主打的就是军用器物,其次便是民生用物。
而此时。
随着顾锦年的到来,立刻便有人入工部禀报王启新,王尚书。
还不等顾锦年进入工部内,王启新的身影便出现了。
“侯爷。”
“您怎么来了啊?”
王启新快步走了出来,满脸疑惑的看向顾锦年。
“尚书大人,奉陛下旨意,前来处理大夏龙舟宝船之事。”
顾锦年压着声音,告知王尚书。
“龙舟宝船?”
“明白了。”
“侯爷,那咱们是先去看看龙舟,还是进去休息会?”
王启新出声问道。
王启新可不敢怠慢顾锦年,倒不是说顾锦年封为大夏第一侯这么简单。
主要是,顾锦年现在是他们工部的金主,是工部的摇钱树,这要是不客气一点,回头怎么赚银子啊。
“直接去看龙舟了,就不休息了,我待会还要去一趟书院,明日要去宫中,准备册封大典。”
顾锦年出声。
“行,侯爷随我来。”
王启新也不啰嗦,直接带着顾锦年离开工部。
工部的铸器场在京都郊外,有重兵把守,在京都内是不可能设立铸器场,毕竟寸土寸金,而且京都内人多眼杂。
涉及到王朝军工,岂能乱来?
骑乘着战马,王启新带上一批工部官员,直奔铸器场。
大约小半个时辰后,顾锦年来到了铸器场。
大夏工部铸器场,占地六千亩,有三十六个熔坑,七十二个铁锅,一百零八间火炉房,工人两万,大抵都是在这里锻造一些顶级战甲战刀。
并且还有一个巨大的空地,用于试验铠甲战刀。
还有四分之一的地方,就是用来研发一些民生器物,还有铸币场。
“侯爷。”
“陛下前些日子有所交代,让工部打造龙舟,宝船,战车各三件,并且按照大中小款式分别打造,您看看,这是工部打造出来的大型龙舟。”
将顾锦年带入铸器场后,王启新指着一处空地,如此说道。
空地之上,的确有三艘龙舟,大小不一。
大夏王朝目前的龙舟,长度差不多二十二丈,宽度十五丈,高度九丈。
而工部打造出来的大型龙舟,长度三十丈,宽度二十丈,高度十二丈,分上下四层。
这是大型的。
中型龙舟,长度二十丈,宽度十五,高度九丈,如正常龙舟一般。
小型龙舟,长度十二丈,宽度八丈,高度五丈。
望着这龙舟,王启新的声音响起了。
“世子殿下,这大型龙舟,可一口气容纳三千甲士,如果运输粮食的话,可运输三千石粮食。”
“中型龙舟可容纳两千甲士,运输粮食的话,大约两千石粮。”
“小型龙舟可容纳一千甲士,运输粮食大约一千石粮。”
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三千石就是三十六万斤,等于是一百八十吨的承重能力。
大型龙舟运输承重是一百八十吨,中型一百二十吨,小型就是六十吨了。
其实很不错了。
飞行物能运输一百八十吨相当不错,毕竟运输的东西不一定是粮食啊,除了救灾之外,运粮食没有任何意义,运输货物才关键。
广江一脉,有一种东西叫做白玉果,也就是荔枝,这玩意在广江一地,价格有高有低,便宜的二三两银子一斤,贵的也就是七八两一斤,反正不会超过十两。
但这玩意卖到大夏京都,起步价都是五十两一挂,没错就是一挂,差不多半斤左右。
而且有市无价。
沿路用冰石走海路运输,每个城市都要运输冰块过来保持新鲜,广江一地运输过来的白玉果,最快也需要十五天的时间才能送到。
除非请一些修士过来运输,朝廷每年会让一些修士特意送来极品白玉果,这是贡品,皇帝吃一挂,太后吃三颗,皇后两颗,其他宠妃一人一颗。
外加上太子有两颗,太子妃一颗,李基一颗,
这玩意按颗算,这就证明白玉果的价值。
如果利用龙舟来送的话,冰冻效果之下,只要三天之内能抵达大夏京都,这玩意就是百两一斤,二三十倍的利润。
别担心卖不出去,大夏京都有钱人多的很。
一龙舟运个十万斤来,这中间利润得有多少?接近一千万两白银啊。
当然如果把价格打下来,低价销售,京都百姓人人都能买得起,再细分一下品级,有钱人买品相好的,没钱人买正常的,反正吃起来都一样。
光是这一项,就是源源不断的银子啊。
“大夏龙舟最快速度是多少?倘若不计灵晶成本的话。”
顾锦年扫了一眼龙舟,紧接着询问王启新这个问题。
“回侯爷。”
“若不计成本的话,一日四万里是极限,不过需要耗费至少十斤灵晶。”
王启新给予回答。
“一斤灵晶市场价十万两白银。”
末了,王启新还提醒了灵晶价值。
十万两白银,一斤灵晶。
日行四万里。
四十万两白银的成本消耗,这还真是离谱。
四万里等于两万公里,一天十二个时辰,等于就是一个时辰一千六百六十六公里。
半个时辰就是八百三十三公里。
说实话这速度不算特别快,前世的战斗机,最快速度是一个小时四千一百公里。
这才八百三十三公里。
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油箱耗空就没了,一个只要有灵晶就可以一直加速,并且战斗机毕竟是个体化,体型小无法载重,这玩意可以载重。
但成本消耗很夸张,四十万两白银等于四一千万枚铜板。
根本就划不来。
“打造成本多少银子?”
顾锦年出声,继续询问关于龙舟制造成本。
“回侯爷,大型龙舟打造一艘需要十万两白银,中型龙舟的话七万两白银,小型龙舟四万两白银。”
王启新回答道。
成本还好,主要是铁矿贵,打造龙舟的铁,可不是寻常的铁石,而是一种极其坚固的铁石,尤其是底盘这一块,可保证龙舟落地后,不会有任何损坏,当然有磨损是很正常的。
所以一般都是落在水面上,很少会降在地面上,都会有一定的悬空。
“能用几年?”
顾锦年询问。
“这不好说,一般不常用的话,细心保养,能用个十年,如果常用的话,估计三年差不多了。”
后者给出一个答复。
“是什么原因?材质问题吗?”
三年有些短,说实话造价成本十万两白银,外加上保养费,还有一些人工费,三年下来至少得算个二十万两白银在里面。
只用三年有些亏。
“恩,材质问题最主要。”
“可以改良,只不过成本就更大了。”
王启新点了点头。
听到这话,顾锦年没多想了,成本更大那的确暂时没必要去改良什么。
“行。”
“我上去看看,你们在下面等。”
顾锦年也不啰嗦,直接腾飞起来,来到龙舟上面,至于王启新等人,则在龙舟下面看着。
龙舟外部其实就跟甲板没什么区别,古人的想象力其实也就是这点,明明是飞行器,非要搞成龙舟,不过这也没什么关系了。
顾锦年现在唯一期待的事情就是一个。
‘聚灵古阵’的作用到底有多强。
如果不能让龙舟飞起来,或者是说没有足够的速度,那意义就不大了。
如果能让大型龙舟飞起来。
顾锦年脑海当中不由浮现一个个大胆的想法。
大夏战斗机。
大夏航母群。
这些东西要是被整出来了,那就是重新定义格局啊。
当然,顾锦年这个想法也只是超前想法,想要搞出战斗机这玩意,还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搞出作用相同的东西,譬如说超小型龙舟,装火药不过分吧?
飞到上空直接一轮轰炸,从实际效果来说,这就是战斗机。
只不过是阉割版战斗机。
航母群就更好说了,航母的主要核心作用就是运输战斗机,再安上几百口大夏龙炮,直接摇身一变,海上霸主。
掌握了制空权和海域权。
那接下来就简单多了,围绕制空权作战,先一轮炮弹轰炸过去,然后让大夏将士操控龙舟,又是一轮地毯式轰炸,再让地面上的将士直接冲进去收割。
这仗还怎么打?
如果当真有效果,那么下一次大夏王朝发动的战争,可以让全世界傻眼。
三个时辰击溃匈奴全线将士。
六个时辰拿下匈奴王庭。
改变战争意义,从骑兵战争直接转换为半现代化战争。
当然,以上所有的都是顾锦年自己脑补,想要实现,过程很难,也很漫长。
一切都取决‘聚灵古阵’到底有没有作用。
有作用,并且作用大的话,那就真有希望进入伪工业化。
没作用,或者是说作用不大,那就只能提高农业和交通运输生产。
龙舟内部。
顾锦年来到灵晶炉旁,与其说是灵晶炉,倒不如说是一个凹下去的阵法图,上面刻印了阵法,只要把灵晶放在内部,就可以给予龙舟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过,顾锦年在另外一旁,刻下聚灵古阵。
待阵图刻印完毕。
顾锦年打入一道阵印。
随后长长吐出一口气,眼神当中满是期待。
不过,龙舟之下。
工部一些官员的声音不由响起。
“大人,陛下怎么好端端又要打造龙舟啊?”
“是啊,龙舟这东西,没太大价值意义,飞行成本太大,而且造价也不便宜,造这东西还不如多搞几艘宝船。”
“恩,我大夏水路居多,龙舟这东西中看不中用,三千里来回就要两三斤灵晶,根本没啥作用,这三千里来回,请个人龙境武者,十来个时辰就能跑完。”
工部官员略显好奇,询问着王启新。
听着这些声音,王启新也有些纳闷,他也不知道永盛大帝为什么突然让工部打造新的龙舟,但也不好多问。
“不清楚,陛下的意思,我等还是不要乱猜吧。”
王启新出声,不想多说。
“哎,陛下可千万不要起了复兴龙舟的念头,这龙舟各国都在研究,据说中洲王朝也在研究龙舟,投入了大量白银,结果什么都没研究出来。”
“耗空了十几万万两白银。”
有官员出声,如此说道。
“这艘大型龙舟,想要运行起来,一千里路至少需要五斤灵晶,若是站满人,估计七八斤得要,得不偿失啊。”
“赈灾都亏。”
也有官员出声,指着这艘大型龙舟道。
几人都是工部的官员,算的也没错。
只是就在这时,一阵阵诡异的声音响起。
轰!轰!
吱嘎!吱嘎!
随着这诡异的声音响起。
很快,众人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是龙舟动了。
只见,最左边的大型龙舟直接腾飞而起,一点一点悬空,足足悬空几百米之高,最终没入云层当中。
而后龙舟启程,初始速度不算很快,但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速度越来越快。
龙舟内部,聚灵古阵吸收着大量灵气,使得龙舟速度加快。
顾锦年不断加持着聚灵古阵,足足飞行半个时辰,顾锦年望着下方,是一座古城。
心中计算一番,差不多足足五百里。
好家伙,这速度够快啊。
五百里等于是二百五十公里,对比前世的飞机来说肯定不行,但对于古代来说,这速度完全够。
一个时辰五百公里。
十二个时辰就是六千公里,大夏王朝东西横跨是一万八千四百公里。
也就是说,横跨一个大夏王朝,只需要三天三夜的时间。
这还真不错。
最主要的是,自己脚下的龙舟,是大型龙舟。
如果是小型龙舟呢?速度提高了两三倍应该问题不大,甚至如果改造成最小型的龙舟,用来战争军事方面,一个时辰一千五百公里绝对没有太大问题。
一天横跨一个大夏王朝。
速度上,完全够了。
至少在冷兵器时代,这个速度完全够,至于往后的提升,以后再说啊。
这就好像大家都在用冷兵器的时候,你突然搞出机枪一般,即便是最差最普通的机枪,也绝对不是冷兵器可以媲美的。
你骑兵再强,百步之内,机枪面前,统统都是加菜。
对于战争来说,这速度绝对够,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完完全全没啥问题。
想要达到顾锦年的预想可能还差了不少。
但国内运输完完全全没问题,自己的大夏不夜城基本上十拿九稳了。
最恐怖的点就是,不需要灵晶消耗,自动吸收天地灵气,光是这点就够了。
完美。
极其完美啊。
顾锦年操控龙舟转身。
尝试性的再加加速看看,最终发现速度就定格在每个时辰五百公里左右,快也快不到哪里去了。
很好,非常的好。
一个时辰后。
大夏铸器场。
龙舟缓缓降落,最终随着一道沉闷声响起,这艘大型龙舟也彻底稳下来了。
紧接着,顾锦年直奔最小的龙舟。
而工部尚书王启新也快速走来,来到顾锦年面前道。
“侯爷。”
“不用测试了,这小型龙舟,若是飞行一个时辰的话,至少需要价值三四万两白银左右的灵晶。”
王启新出现,告知顾锦年小型龙舟的灵晶耗损。
他下意识以为,顾锦年在测试灵晶耗损,所以上前提醒,有些心疼。
毕竟刚才顾锦年启动大型龙舟来回两个时辰,他们刚才也算过,至少大半斤灵晶没了,这就是七八万白银啊。
随便一测试,接近十来万两白银打水漂,他们如何不心疼?
工部本来就穷,银子这玩意舍不得用,哪怕是顾锦年自费,他们也舍不得。
纯白给啊。
“半斤左右?”
“那刚才这大型龙舟,一个时辰一千里,要用多少灵晶?”
顾锦年有些好奇问道。
“一千里啊,那速度不快,半斤左右吧。”
“不过侯爷,您自己用的您不知道吗?”
王启新有些肉疼道。
“半斤?”
“那还不错。”
得到这个答案,顾锦年挺满意的,一个时辰就节省了半斤灵晶,等于是省了五万两白银,如果是十二个时辰,那就是六十万两白银。
拿去运输货物,光是漕运费,每天都是百万白银进账啊。
血他娘的赚。
这要是不开个顺丰,真对不起聚灵古阵。
赚钱的门路又多了一项。
“这还不错?”
“侯爷,大夏储存的灵晶不多,咱就别浪费了。”
王启新一脸苦相道。
“谁说本侯浪费了。”
“走,带你见见世面。”
顾锦年拉住王启新,一个纵跃,直接来到龙舟上。
而后不管王启新的啰嗦,过去就是刻印聚灵古阵。
打入阵印后。
顾锦年激活阵法。
当下,小型龙舟启程,逐渐腾起,足足上升到千米高空,越过了底云层,随后开始飞行。
小型龙舟的速度,明显要比大型龙舟快了不少。
而灵晶炉旁。
王启新有些惊讶了。
“侯爷。”
“您怎么又刻了一座灵晶阵啊?”
他有些好奇,望着聚灵古阵,有些疑惑的看向顾锦年。
“这不是灵晶阵。”
“是聚灵阵。”
顾锦年淡淡出声,也没有瞒着王启新。
实话实说,王启新贵为工部尚书,瞒着他意义不大,一来工部的事情,他都知道。
现在试验成功,陛下必然要大量建造龙舟,如果给不出一个合适的理由,王启新必然不会同意。
虽然皇帝的话没人敢违背,可你乱来也不行啊。
批量生产龙舟需要银子,得户部审批,工部这边不答应,坚决抵制,肯定要闹起来的,户部也一定会闹起来的。
到时候陛下还是要说明情况。
再者,国之大事,瞒着工部去搞,不是脑子有问题?
那还不如不要工部得了,皇权直接专制。
索性不如直接让王启新知道这是啥东西,也好定一定他的心。
“聚灵阵?”
“侯爷,我王某读书少,你不要骗我啊。”
“聚灵阵怎可能使得龙舟运行?而且速度竟如此之快?”
这回王启新懵了。
他死活不相信这是聚灵阵。
“本侯偶然之间得到的上古聚灵阵,是寻常聚灵阵的百倍效果,而且无须加持灵晶,王尚书,你不会以为陛下吃饱没事干,让你打造几艘龙舟玩吧?”
顾锦年语气平静。
同时也在感受小型龙舟的速度。
最快速度,的确是大型龙舟的两倍,也就是一个时辰一千公里。
比预想的一千五百公里少了一些,体积还是太大了,应当再调小。
但也还行,没有让人失望。
只是一旁的王启新,整个人已经麻木在原地了。
他呼吸逐渐变得急促。
眼睛直勾勾地看向顾锦年。
“侯爷。”
“你.......你......你没骗老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