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遥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清明锄禾
晋宇摸摸媳妇头,“孩子夭折率太高了,为夫还是有点担心。”
“话不能这么说。”杨颖靠在晋宇怀里画着圈圈,“为人父母,肯定想着把孩子生养好,但像江王这样的情况,只能说孩子福薄。总不能因为担心出现的意外,而断了香火吧?”
“嗯,你说的有道理。”杨颖的这种想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古人,想法很朴素,这也是在没有娱乐年代使劲造人的原因,总能有那么一支或多支后代能够延续香火。
“那咱们是不是也该再努力一下?”杨颖羞羞的喃道。
“在马上吗?不太好吧?”晋宇装着有些为难,逗杨颖道。
“讨厌!”小拳拳捶胸口伺候。
“哈哈哈哈。”日子总要过下去,不能因可能出现的糟糕局面而裹足不前。只是自己做不到嫡庶有别。
大唐逍遥侯 第三百五十一章 万事开头难
逍遥不过三五日,晋宇就被召唤回了长安。
李二爷最终还是同意了晋宇提的部分方案,由哪些世家门阀能参与、如何分成果,还是李二爷说了算。晋宇对此毫无异议,本来就是皇家的机构,吃着人家给的俸禄,不能要求太多,只要别把秦程两家排除在外就好。
农学院初创,朝廷从各地召唤了种植小能手,部分偏远人员仍在日夜兼程赶往长安的途中。人手不够,学员来凑,农学院第一届招生大张旗鼓的开始了,采取自愿报名、推荐入学相结合的方式。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没多少人自愿报名。
农学院的知名度不高,前途不明朗,何况还要按年缴纳学费,一说去种地,但凡有点家底的都不同意孩子读这么个学校。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看不起泥腿子......
晋宇内心还是有点挫败感的,但通览自愿报名人员资料后,晋宇无奈的躺在了现实面前,爱咋咋地吧!
受限于文化普及率,有认字不全的、有头发斑白的、有刚受启蒙的......各种情况不一而足。
最终还是推荐为主,每个教员都有推荐权,面试合格后办理入学手续,当然了,目前就俩学员,一个程怀默,一个秦怀玉。还有人推荐了一个高句丽的棒子,让晋宇一票给否了。
大唐盛世,万国来贺,只要你跪下喊爸爸,李二爷都非常大度,留学生、留学僧什么的,都是可以商量的。
这里的留学生指的是在唐朝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
外国人想入学国子监,首先要过的是语言关,嗯,先来个汉语八级考试,考过的留下,不过的自寻出路吧!没人会看在你不远千里、漂洋过海、九死一生的面上给你通融的,不行就是不行!不过可以先在长安租房子把人话说利索了,明年再次报考。
留学生被国子监录取,确实是祖坟冒青烟地一件事,标志着终于能和大唐学子在一个锅里吃饭、在一个宿舍抵足而眠了!包食宿!免学费!还发四季衣服!待遇与大唐学子看齐!高兴惨了,手舞足蹈,边唱边哭!
啥?你要住单人间?要鸿胪寺给你出生活费?连灯油钱、笔墨纸砚钱都给你出?还要给你交际费?还要有几个红袖添香的学伴?还要有人说洋话陪你聊天?
嗯,这位同学想法非常独特,有个地方比较适合你,大理寺的牢房了解一下?
其他人看什么?没见过老师打人吗?
诸位在大唐就要遵守大唐的法律!不要寻衅滋事!有空围观这位不靠谱留学生的工夫,还不如抓紧时间学习!学习任务还是很繁重的,而且,不存在放水的可能!
摆平了不靠谱留学生,老师还要挖空心思的想尽办法提高其他留学生的学术水平。确实有比较聪慧的留学生,最快三年就能拿到毕业证,也有笨的出奇的留学生,在国子监待了九年愣是没能通过毕业答辩,那就只能肄业了。
虽说国子监的**还做不到全球通用,但在东半球还是非常好用的,毕业回国的会被重用,留在大唐为大唐建设增砖添瓦的咱也乐见其成。
棒子被拒后,还去鸿胪寺投诉农学院,被鸿胪寺官员哄了出来:滚!滚!滚!哪凉快哪待着去,这事我们不管!
棒子是一种很奇葩的存在,自大、偏执!换做其他人种就没事了,比如胡姬、比如昆仑奴,个赛个的老实!敢跟大唐人耍硬气?那是找死!
唐人 first!这就是大唐,对外硬气的很,一点都不惯着洋人!也许这就是一千多年以后,世人仍已唐朝为荣,国人在外居住地被叫做唐人街的原因之一吧。
言归正传,让这哥俩来农学,晋宇是怀了私心的,一来等出了成果,方便往他们身上捞功,二来身边能有个使唤的人。入场券李二爷已经分发下去了,下一步就是大规模的建设工程,包括大棚!
晋宇封侯前琢摸着这么赚钱,怎么让庄户们生活好点。封侯以后,眼界更高了,拍卖的时候卖过一次大棚技术,几个世家私底下也是通过收费进行技术转让,从而摊薄成本。大棚蔬菜的市场很大,短时间内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何况关乎民生的独门买卖不长久,不若拿出来卖个人情,或者说拉几个世家利益捆绑,顺带还能给农学院改善一下伙食,反正自个以后也要吃食堂,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嘛。
屁股决定脑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千古不变的真理。
晋宇这边把在农学院传授大棚蔬菜的风放出去,持有门票的勋贵就立马行动了起来,乌泱泱的人赶来听晋宇指派。冬天能吃上绿菜啊!这帮勋贵不差钱,但冬天没绿菜吃,便秘的滋味不好受啊!勋贵的口号是:不图钱,赔钱也要建好皇家农学院!
皇庄对目前这点经费来说面积有点大,不过倒是给后面留出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地里的农作物还没成熟,晋宇不打算铲。当年割发替罪的不少,原因就是踩了几株苗,粮食代表着人命。
既然勋贵们出人了,不用就有点对不住人家的热情,于是在靠近春明门的地方就成了了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建设工地。总要给农学院建个办公场所吧?一个好的领导,也要照顾那些不远千里来报道的种植小能手吧?给人家建个宿舍中午睡一觉不为过吧?诸位以后也是要常来农学院的人,搭建个食堂、硬化个路面、植点数啥的,方便你我他吧?
“啥工钱?谈钱多伤感情啊!”锅碗瓢盆都准备好了,就等米下锅了,看着一个个渴望钱的眼神,晋宇揉碎了掰开了讲道理:“你们看啊,陛下给了庄子不假,可真没给几个钱!还不够教员发俸禄的。我把大棚技术都拿出来教给大家了,也没跟大家伙要钱吧?刚谁喊着赔钱也要建好皇家农学院来着?机会来了,要抓紧啊!”
大唐逍遥侯 第三百五十二章 程……老可爱了!
耍无赖嘛,还不是让李二爷两口子给逼的?把各家勋贵一脸苦楚的管事哄回去请示,留下一帮下人先干点挖水渠、补路的活。嗯,相信各勋贵会理解晋宇的一片苦心,哪怕李二爷知道了,也就一笑而过,晋宇连自家技术都拿出来补贴农学院了,还真能让晋宇自己倒贴钱不成?
大棚菜嘛,秦程晋三家都种过,在寒冬腊月时属于紧俏物资,大家有目共睹,眼馋的紧。虽然前阵子郑、卢两家拍卖所得也有此项技术,但晋宇当时没说是卖断,所以各家均可转售。专利法不健全,嘴官司都没得打,最后只看谁卖的价低......兔子有项很神奇的技能,能把高大上、价格昂贵的东西迅速推广,同时还能将价格断崖式拉低......更神奇的是,无论是走到什么地方,环境再恶劣,都能点满种植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南北极、太空......
鉴于此时交通不发达、信息交流不通畅,晋宇还能利用大棚菜技术换些农学院启动支持。嗯,只是技术,不包括农学院改良后的**。
打发走各府管事,晋宇喊来原皇庄的管事找来,手拿铅笔、白纸,第一次用脚步丈量起李二爷批给农学院的这片土地。
从管事嘴里,晋宇得知,农学院地处隆庆坊,而不是晋宇印象中的兴庆宫。晋宇一琢磨就想通了,兴庆宫是**基在位的时候大兴土木修建的,名字估计也是避讳他而改的,现在他爹妈还都是小屁孩,也许以后就不用改名了?
这地名义上是皇庄,实际上是一座直供皇家奇花异草的培育**,主要工作是培育花草,顺带将剩余的土地用来种粮食。当然了,划给农学院的不包括那片花草地。即便如此,晋宇将这片地丈量下来也用了一下午的时间,走的脚疼,但收获也不小,每块地面积大小、地势高低、是否方便灌溉等都记载了纸上,晚上就依据记录把地图画了出来。
晋宇在书房梳理着筹备农学院要做的工作,并按照轻重缓急做了分类,千头*绪,比开个作坊难多了!现下除了盖宿舍、修补水渠和路面,最重要的大概就是挖掘有潜力的良种了。按照李二爷的要求,粮种是农学院的改良重心。现在百姓的主粮有稻、麦、粟,普通百姓喜欢多囤些粟,也就是稻谷,这玩意耐存储、顶饿,就是脱皮麻烦、口感稍差。就算稻谷口感差也比大豆受欢迎,毕竟目前豆制品还没彻底推广开来,煮、蒸、炒、烧、炸,怎么吃都胀气。
说到粮种改良,就牵扯到**库,单纯西安周边选育,肯定不如全国范围内精选,但这项工作肯定不是现在的农学院能承担的,最后还是要李二爷出马才行。一般来说,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产量高的植株,二是抗倒伏的植株,三是抗病强的植株。至于什么淀粉、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占比什么的,就不用考虑了,稳定的提高产量、让百姓填饱肚子是农学院改良粮种的首要目标。
按晋宇的想法,在唐初育种,是朝廷该抗的责任。运气好的话,三五*能出个结果,运气不好,只能得到一个“此路不通”的结论,必须推倒重来,一直运气不好,三五代人才培育出个良种也不稀奇。育种这工作,要经得住投入,耐得住寂寞。
晋宇的思路很明确,奔着能自留种的改良方向努力,倒不是说杂交水稻、转基因等技术不可取,只是不适合这个*代。一来水平达不到;二来受限于交通运输条件,即便培育出杂交水稻,等从长安运到**,已经误了农时;三来百姓学识有限,哪怕再三强调不能留种,也会有人自作聪明偷偷留种并种植,接下来就是颗粒无收、家破人亡......
自留种完美的避开以上问题,哪怕农学院培育出来的良种单位面积提高10%,哪怕用十来*推广,也是对国力的一个质的提升!
目前的主要方向还是粮食的育种,水稻、小麦、粟、黄豆。稻麦粟能让百姓吃饱,豆能让百姓吃好!黄豆富含蛋白质和油脂,可以制作成各种易吸收的豆制品,也能榨出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黄豆在提高国民体质方面功不可没!
定好目标,列明各种作物的农时,并委婉要求不可耽误下一季的种植,就可以开心的扔给李二爷头疼了。全国各地搜集**嘛,工程量也不算大,农学院旁边那么多的奇花异草都能搜集到,何况是一点粮食?
翌日,农学院门口,李二爷头不头疼晋宇不清楚,反正自个挺头疼。各家勋贵的管事都到齐了,均表达了一个意思:必须支持农学院,门票钱必须交,不收就死给你看!但农学院创建初始人手不足,就不申报课题了,坚决不能给灞县侯添麻烦云云......
一句“哔了狗”都不足以表达晋宇此时内心的愤慨。他喵喵的,这帮勋贵不就是卖李二爷和自己一个人情么?门票才几个钱?以后农学院有良种产出了,五*后的推广还不得在他们这群人中间选?报课题立项投入大,很有可能多*都没个产出,对勋贵来说很不划算,不如买张票,做好躺赢的准备,即便损失了,也没几个钱,丝毫不心疼。有点风投的影子?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算盘打得叮当响。
与这帮勋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程两家的态度,“臭小子,还缺个啥?给俺老程报几个!”程咬金骑坐在骏马上,马鞭指着那帮管事们,“好狗不挡道,不报滚一边去!”
哎呀,这混不吝真可爱!那帮管事不仅乖乖的躲一边,还得自我检讨没眼力价......
“程叔叔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晋宇起身笑脸相迎,这是主动来给自己的捧场,态度一定要友好、恭敬。
“he!tui!”程咬金挖个鼻孔,动作、声音都很恶心人。“免了,你老丈人说避嫌,人不过来但课题要报,银钱让俺老程捎过来了。”
大唐逍遥侯 第三百五十三章 还能这么解读?
“这个......程叔叔,您喝茶。”晋宇把程咬金请到办公室,给程咬金倒上一碗凉茶,想喝热的也**,这茶还是早上晋宇冲泡的,一直忙着没顾上喝。农学院初创,穷的连个端茶倒水的秘书都**,茶叶都是自己从家带的,处处透露着一股穷酸气。
“啧啧!”程咬金用脚踩着破旧的椅子晃了晃,一阵令人牙酸的吱吱声,“你真能凑合啊,感情不怕把老夫摔散架?”
“换一把,换一把。”晋宇从旁边挑了一把结实些的给老程换下来,“还不是穷闹的。一*就给几百贯钱,哪有余钱淘换家具?”
“朝廷给农学院开了口子,没人报课题?”程咬金拽过晋宇放在桌子上的折扇,金刀铁马摇得飞快,看的晋宇揪心,生怕折扇受不住力折了。
“没,一种作物一*的课题费在一千贯上下,三五*也不见得会有成果,没人敢报。”晋宇苦笑道:“小侄也没想到是这么个情况,反而等着摘桃子的不少,毕竟门票钱一*才一百贯。”
“就没想着跟你丈人和老夫求助?”天热,程咬金端起茶一饮而尽,茶叶嚼嚼直接吞了......吞了......看的晋宇目瞪口呆。
“发什么愣,再来一碗,没点眼力价!”程咬金合起折扇,敲了晋宇一下。
晋宇疼了一激灵,赶紧斟茶,倒了半碗,没了......“那啥,小侄让人去烧些水。”赶紧到门口吩咐人烧水。
“刺啦”,折扇在程咬金用力展开下,终于承受不了老程的蛮力,痛快的挂了。
“纸的不结实,下次换绸的。”程咬金偷偷瞄了一眼坏掉的扇面,花花鸟鸟的,嗯,不是上面那位的题字就好。
“嗯,下次给您备着绸的。”晋宇略心疼,用的时间久了就感情,一转眼就看到,就这么毁在了老程手里,撕了就撕了吧,竟然还特喵的嫌不结实!就老程那手劲,给他条钢筋他都能掰弯喽!
“老夫问你话呢,咋不拉你丈人和老夫报课题?”扇子没了,程咬金掀起衣摆往脸上一捂揉,汗没了,干净利落,不**,有些辣眼,晋宇不忍直视。
“从公来讲,小侄求之不得,但从私而论,小侄也拿不准多久能有产出,也许最后也没个产出,投入太大,存在打水漂的风险,所以没去找您和岳丈,省的让您和岳丈为难。”晋宇先是看看门外,确定没人偷听,才悄**的说出了心里话。
“嗯,孝心可嘉。”程咬金看着晋宇,用折扇隔空点了点,恨铁不成钢道:“瓜!心思不绕弯!”
晋宇被点画的一脸懵,感情为你们考虑还错了?
“是不是不知道自个瓜在哪?”程咬金看晋宇不明所以,叹口气,“你现在是不是认为没人报课题,所以朝廷给的这个政令没什么用?”
“嘿嘿。”晋宇不好意思的摸摸头,算是默认了。
“罢了罢了,老夫今天和你掰茬掰茬。”程咬金放下坏掉的折扇,伸出满是老茧的手掌,“就棉花来说吧,只要出成果,是不是就能拥有五*的那啥......垄断,对垄断,其他人都不能染指?”
“对。”晋宇点头应承,灵光一闪,好像有点抓住程咬金的思路了。
“只要你这出成果,只要有丁点说得过去的成果,秦家就能独享五*!你知道这五*能有多大收益吗?几千贯的投入根本不算啥!”程咬金再次用手指朝晋宇点点点,恨不能给晋宇棒喝开悟,“你说,值不值?”
“值......吧?”晋宇偷偷往后退了退,唾沫星子忒多,从莽人嘴里说出来的“丁点”让晋宇有种冲击感,这算不算打擦边球?
“嘿!臭小子!躲什么躲!还值吧?以前是不知道有棉花这么好物件,现在知道了,你以为陛下能忍?”程咬金气乐了,朝皇宫方向拱拱手,“莫以为咱大唐很安稳,陛下宏图大略、外王内圣,会容忍蛮人挑衅?西北、高句丽,乃至吐浑谷,迟早会有一战!”
“......”晋宇暗自点头,外王内圣,李二爷确实将大部分武力都用在了外面。
“你从西北来应该也知道,冬天天寒地冻,人在野外根本扛不住。所以能作战的天数很短,蛮子挑衅,咱出击的时候,蛮子根本不正面交锋,一个劲的撤,咱追不上只能撤兵,不撤只能冻死哇!”程咬金说道激动处,拍拍大腿,“现在好了,有棉花了!如虎添那啥,冬天也能出兵了,那还不打他nd!”
“......”如虎添翼,算了,沉默是金,开口说不定会挨揍。
“若是你再捎带着让粮食增点产,不光能出兵时不愁粮草,天下百姓也会念你的好。你小子不是要护身符吗?这可是那道最大的护身符!保你晋家三五代荣华富贵不成问题。”老程喷累了,端起茶杯想润润嗓子,可惜是个空杯,但不妨碍他放下接着高谈阔论:“你以为外面那帮人交钱是给你面子?那是给陛下面子!我们这帮老臣子跟着陛下就没亏吃,哪怕你岳丈报课题没能锁定五*的垄断,陛下也肯定不会让秦家吃亏,稳赚!”
“程叔叔讲的极是。”晋宇顺着毛捋,要不自己也报个课题?一千贯对自个来说也不算啥大钱。
“*轻人嘛,要有朝气!不要在意外面对你的传言。”程咬金很满意晋宇的态度,站起拍拍晋宇肩膀,“老夫不太赞成你岳丈的做法,低调可以,凭啥处处忍让?惹是生非咋了?老夫无理还要辩三分呢!外面有人说老夫臭不要脸、霸道,程家还不是活的好好的?老夫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换来的爵位,享的就是荣华富贵,这是老夫该得的!”
“程叔叔教训的极是。”顺毛捋x2。
“嗯,以后别把心思都放在吃食上,也放些心思在正事上。要知道变通,懂变通,会变通!”程咬金瞥了一眼茶碗,“银钱在外面箱子里,自己清点。连碗茶都不舍得管,走了!”
“那啥,程叔叔您报啥课题?”晋宇看程咬金风风火火,趁他还没上马,抓紧问道。
“那就报发菜吧。”
“能换一个吗?这个难度有点高,十*八*都不一定能出成果。”晋宇苦这个脸建议换个课题。
“神烦!你看着办,老夫信你!”程咬金话没说完,拨转马头,“驾!”
得,看来收讫回头要把收讫送上门了。
大唐逍遥侯 第三百五十四章 程?真?老妖精
护身符嘛,这玩意不怕多。晋宇这几*鼓捣出来的新玩意,有利益驱动的,基本都得到了推广,但也有例外,铁制农具推广受挫。巨大的投入,十*八*都不一定能收回。像晋家这样敢先投入的又没几个,像晋家庄百姓收入这么高的也没几个,所以很多人非常乐意装聋作哑。
百姓穷,生产工具落后,一家老小面朝黄土背朝天,面对的不仅仅是看天吃饭,还有鸟啄虫咬,辛苦刨一*也不会有多少收成,每*都有青黄不接的时候,吃饱穿暖,渴望而不可即。
张蕴古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虽然悲观了些,但有那么点道理。相比起朝代灭亡,朝代兴起的时候更有希望出现盛世。
无论处于自保赚个护身符的目的,还是本着良心为这个时代做点什么的目的,亦或者向李二爷投桃报李的目的,晋宇都愿意为即将出现的盛世去做点什么。如果盛世中,有自己的一份力量,使百姓能吃饱穿暖,那这功劳不仅能青史留名,也能吹嘘一辈子!
人人吃饱穿暖,在后世看来很简单,但纵观中华历史,能实现这种目标的,屈指可数!(为扶贫点赞!)“吃糠拉稀”的伪盛世不算数,那是舔狗吹出来的。毕竟,相比起消灭贫穷,消灭贫困人口更容易一些。
在贞观,百姓都是走小农经济的路子,自给自足占了绝大部分。如果有人说需要取消农业税,并要求补贴百姓,相信李二爷会第一个蹦出来用砖头敲死对方。补贴不现实,只能通过增收的路子来提高收入。
农民**一技之长,土里求食,增收只有通过良种来实现。
农学院这条路很难走,投入大,回报时间长,但只要能培育出良种并推广,那一切就都值了。
农学院的发展离不开程老......可爱这类人的支持。程老......可爱言语举止豪横,虽然有小心思,但肯言传身教晋宇处世哲学,真金白银支持农学院,晋宇心里默默给他点赞!
等晋宇打开银箱差点后,一口老血立马积郁胸口。两百斤银锭分毫不差,可这是银啊!仅限于极少数大笔买卖可以用银进行结算,民间流通的绝大多数仍旧是铜钱,买个菜用银铤,先不说是不是等值等价,菜贩子宁愿不做这笔买卖,也不敢收。想交易就先去兑换,问题就出在兑换环节,一两银根本兑不了一!贯!钱!!!
程老妖精!晋宇一句经典川骂堵在胸口,憋得难受......想给他点蜡!点天灯!(╯‵□′)╯︵┻━┻
**几千*历史中,金、银作为货币时,始终被要求凿刻或冲压存有铭文,标注重量、来历、*份、人物姓名等关键信息,以便查验,这是公信力的一种体现。
后世影视作品中,总是有侍女端着一盘金元宝、银元宝出现在镜头中,千*别当真,都是假的,同样体积的金、银,都不一定能抗动,更别说不打颤的端着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