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在场之人,无不羡慕的看向杨廷和来。

    杨侍讲竟将太子调教到这个程度,皇太子能如此知书达理,从前竟还看不出,难怪陛下要对杨侍读行礼呢。

    这就有点尴尬了!

    杨廷和却是想死的心都有,他哪里有如此厚颜无耻,忙哭笑不得地道:陛下,臣臣万死之罪,臣并没有教授太子《孟子

    弘治皇帝听罢,倒是吓了一跳,于是皱着眉头看向朱厚照。

    朱厚照期期艾艾地道:父皇,这是方继藩教儿臣的。

    方才没有人多少人去关注那小小的羽林卫总旗官。

    可此言一出,无数双炙热的目光却是落在了这传闻中的京师恶少身上。

    方继藩进詹事府当差才几天哪,掐指一算,也不过半月功夫,这半月不到,竟能让一向不喜读书的皇太子殿下对《孟子倒背如流,还能说出如此一番大道理?

    爱支持作者的男孩子和女孩子,运气不会太差。




第四十四章:尚方宝剑
    弘治皇帝不可思议地看向方继藩。

    方继藩却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只好咳嗽一声,本想谦虚地说一句,臣惭愧,这全是因为皇太子聪明伶俐,哪里是臣教的好,见笑见笑之类的话。

    可这话刚要出口,心头却是微微一震,不对啊,若说了这些话,陛下心里会怎样想,会不会认为我平日都是扮猪吃老虎,装疯卖傻,城府深不可测?

    被皇帝认为城府极深,可不是什么好事,这会引起不必要的猜忌和怀疑,这一点,专攻历史的方继藩怎么会不清楚呢?

    他于是笑了,这一咧嘴,整齐洁白的牙齿便露了出来,这等带着鸡贼似的笑容,似乎已成了方继藩的招牌:没错,就是臣教的

    这小子,在等着皇帝夸奖呢。

    詹事府的众翰林们,霎时无言以对。

    他们对方继藩的印象,大抵是这家伙怎么看怎么不太靠谱,可关键时刻,这家伙竟还偷偷的藏了私。

    弘治皇帝的心底,已感到惊涛骇浪,他脸憋得有些红,像是要憋出内伤来。

    可方才严厉的目光,却转瞬之间柔和了起来:方卿家,很好!

    弘治皇帝欣赏地看着方继藩,却毕竟没有像对杨廷和一样,给方继藩行了礼,不过脸上却满是嘉许之色,自己这个儿子,眼看着都要向亡国之君的道路狂奔了,现在方继藩这个家伙

    弘治皇帝的心情爽朗无比,当初让这小子进了詹事府,看来,实是一步妙棋。

    弘治皇帝大笑道:好极了,好极了,方卿家,朕问你,你是如何教授太子明白这些事理的?

    大家都竖起了耳朵,一个个惊奇地看着方继藩,似乎想要等待答案。

    这却令方继藩有些为难了,难道说自己天天和太子打赌,太子输了棋,便老老实实的去读书,读完了书,自己再跟太子瞎几句?

    这好像不太符合一个优秀老师的形象啊,方继藩只得尴尬地道:这个臣臣

    弘治皇帝忍不住吹胡子瞪眼,见方继藩难以启齿的样子,猛地想到了什么:莫非,用的便是你教授那三个秀才的那一套,往死里揍?

    方继藩吓得脸都绿了!

    我擦,陛下你别冤枉我啊,我哪敢揍太子啊,冤枉啊,千古奇冤啊,我比窦娥还冤哪。

    不等方继藩解释

    朱厚照从方才的忐忑不安中,也忍不住身躯一震。

    其实朱厚照一听父皇问起,便心虚起来,若是父皇知道自己和方继藩每日不是下棋便是赌博,呃非要被揍死不可!

    倒是现在父皇这般猜测很好,树立了他被害人的形象,儿臣已经天天挨揍了,父皇总不好意思继续揍自己了吧!

    于是朱厚照忙委屈巴巴地道:实不相瞒,儿臣儿臣苦啊

    这家伙是个天生的戏精,眼泪说来就来,专坑方继藩没得商量。

    诸人一听,这方继藩真好大胆子,果然不愧是京师出名的荒唐恶少,还真是一物降一物,在他们看来,皇太子已经够恶了,碰到方继藩这种更狠的,他还真敢对太子动粗?

    弘治皇帝也呆住了,良久,竟是说不出话来。

    方继藩红着脸,要解释:请陛下听臣说,臣臣不是那样的人臣冤

    这冤字刚出口,突然被大笑声打断。

    弘治皇帝居然非但没有大怒,反而哈哈大笑起来,抚掌笑道:打得好,打得好,严师出高徒,朕一直想要严加管教,可为人父者,难免有舔犊之情,总是于心不忍。而今皇太子学业不精,正需有方爱卿这等人代朕管教,打的好啊,好,不打不成材,不打不成器,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诚如斯哉!

    朱厚照心里先是窃喜,觉得自己躲过了一劫,可转念一想,突然心里沉甸甸的,这是亲爹吗?

    方继藩涨红了脸,也不知这算不算是皇帝夸奖自己,应该算吧?呃有没有被秋后算账的可能?

    弘治皇帝大笑过后,面色却又突然冷冽起来:方继藩,你殴打太子,可知罪吗?

    这真是伴君如伴虎,方才还大笑着说打得好,转过头,还真就开始秋后算账了。

    明伦堂里的气息,猛然开始骤冷起来,令方继藩感觉后襟凉飕飕的。

    朱厚照也是给吓坏了,虽然突然觉得自己的父皇,开始有点像亲爹的模样了,可见父皇龙颜大怒的样子,别方继藩真被自己坑了,于是忙想要解释:父皇

    住口!弘治皇帝目中掠过冷然,厉声打断朱厚照,正色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长幼有序,这是纲常,汝乃太子,方继藩为羽林卫总旗,一个是储君,一个是臣子,臣可以欺君吗?欺君是何罪,你知道吗?

    方继藩下意识道:陛下,您这是过河拆桥啊。

    其实这是方继藩下意识的话,他毕竟两世为人,没有受这个时代太多君君臣臣的熏陶。

    可他此言一出,却是真将所有人都吓坏了。

    这真就是找死的节奏。

    朱厚照更是吓得魂不附体,这时候不敢闹了,连忙拜倒,想要为方继藩争辩几句。

    便是其他的翰林,也觉得陛下对待方继藩有些过分了,这家伙虽然不靠谱,可毕竟还是有功的,何况太子方才说出来的道理这不是挺好吗?

    杨廷和张了张嘴,他此前恼恨方继藩带坏了太子,可细细想来,似乎觉得方继藩罪不至死,此事皆因自己而起,若是让方继藩惹了一个欺君大罪,也实在令自己有些说不过去,他嚅嗫着,不禁道:陛下,老臣窃以为

    弘治皇帝的脸色却愈是铁青,厉声喝道:过河拆桥?方继藩,你好大胆,竟敢腹诽朕?难道朕还说错了?冤枉了你?太子是未来的储君,你殴打太子,这不是欺君吗?君君臣臣的道理,你都忘了个九霄云外?

    哼!这自鼻孔里喷出的冷哼声,带着寒意。

    弘治皇帝厉声道:你们方家世代忠良,到了你身上,为何你父祖们好的地方,一丁点都没学来,欺君乃是天大的罪,你还想抵赖?来人取剑来。

    剑

    这一下子,何止是凉飕飕的,简直就是恐怖了。

    谁也想不到,弘治皇帝竟会震怒至此,可有心人却明白,弘治皇帝崇尚经义,对于孔孟的道理,最是推崇,这君君臣臣四字,在他心里看得极重,他毕竟是天子,怎么能容许人犯上呢?

    朱厚照吓得魂不附体,不多时,便见宦官便战战兢兢的将代天子携带的御剑取来。

    皇帝出行,势必要有派头,这被称之为銮驾,因而就有专门护卫的禁卫,有专门抬辇的辇夫,有专门打扇,有专门奉着印玺,还有专门携带御剑的,总而言之,这一套东西,一个都不能拉下,此谓之礼。

    弘治皇帝显然对兵器没什么兴趣,这柄御剑,本就是用来装饰的,现在,弘治皇帝将此剑落在手里,他摩挲着手中的御剑,目光寒芒阵阵,淡淡道:你方继藩到底有多大的胆子,也敢欺君说着,直接提剑至方继藩的跟前。

    方继藩已是吓呆了,不害怕才不正常呢!

    这看起来是要命的节奏啊!

    只是,还未等他有什么反应,竟见弘治皇帝突的将剑一横,此剑便横在了方继藩的面前。

    弘治皇帝正色道:无名无分,敢揍皇太子便是欺君,是犯上;你真是糊涂,若是下次再敢没名没分的揍太子,朕诛你九族。不过有了名份就不同了,朕赐你此剑,有了此剑带在身上,见了太子,便如朕亲临。如此,便不算是犯忌讳了,放心大胆的教训皇太子,也不算是违反了纲纪,皇太子顽劣,朕赐你此剑,便是借你这份胆色,代朕好好的揍他,万万不可客气,只要人不打死,有了此尚方宝剑在身,朕都可敕你无罪,方卿家,这揍皇太子的事,朕可就托付给你了。



第四十五章:皇恩浩荡
    朱厚照看着那柄横在方继藩面前的尚方宝剑,突然有一种不详的预感,现在他已彻底地排除了父皇是自己亲爹的可能了,他忍不住捂着自己的心口,下意识的,觉得自己心口疼得特别厉害!

    杨廷和等人也是目瞪口呆,一时之间,竟是有些猝不及防。

    细细想来,有人眼前一亮,不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平白揍太子,这是欺君大罪,可现在看来,揍太子的效果显著啊,你看,太子现在不就正常多了吗?想要皇太子成为明君,这方继藩的办法既然有效,那么就赐他宝剑,令他名正言顺的揍太子,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陛下实在是谋虑深远,神鬼莫测啊,佩服,佩服!

    方继藩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御剑,瞠目结舌,不禁道:这个这个真的可以吗?陛下不会见怪吧。

    快将剑收了。弘治皇帝将剑朝方继藩胸口推了推:不要有所顾虑,一定要尽力而为。

    尽力而为这话怎么听着,有点怪怪的

    这事情变化的还真是犹如过山车,方继藩倒也不客气了,心里唏嘘一番,幸好朱厚照是个人憎鬼嫌的熊孩子啊,揍了他似乎都成了普天同庆的事,于是乎,方继藩放松了,双手接了过了剑。

    这沉甸甸的宝剑在手中,像是一下子给方继藩无以伦比的信心:臣谢皇上,臣一定再接再厉埋头苦揍尽力而为!

    呼

    感觉良好。

    却在这时,外头有宦官扯着嗓子道:皇后娘娘驾到长公主殿下驾到

    原来却是这边皇帝龙颜震怒,另一边刘瑾就一溜烟的往坤宁宫给张皇后报讯去了。

    张皇后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本在坤宁宫里教授长公主女红,一听之下,这还了得,皇儿有天大的错,可别让皇上气糊涂,失手打出个什么好歹来。

    说到张皇后,这弘治皇帝的后宫,除张皇后之外,再没有其他后妃。夫妻二人感情甚笃,而张皇后也甚是贤惠,皇帝要提倡节俭,她便在后宫之中以身作则,亲自织布,裁撤宫中的用度,堪称是母仪天下的典范,唯独只有一样,便是护短。

    现在皇帝摆明着要揍太子,她可是不依的,也顾不得后宫之礼了,带着数十个宫娥和官宦,还有同在做女红的长公主,便匆匆而来。

    不等明伦堂中的大臣们起身告辞规避,张皇后已是疾步进来,凤眸先是寻觅朱厚照,见朱厚照无恙,方才松了口气,她面色姣好,却绝不是那种绝色的美女,只是给人一种端庄,透露着一股近人的气质。

    朱厚照一见到靠山来了,眼眸顿时明亮起来,连忙上前去:儿臣见过母后。

    张皇后心疼地将朱厚照搀扶起来,上下打量他:皇儿,你又惹你父皇生气了吗?有没有赔罪?

    朱厚照忙道:儿臣没有招惹父皇啊。

    方继藩听着张皇后的话,心里哑然失笑,这张皇后可是极精明的人,一开场,便问朱厚照是不是惹皇帝生气了,下一句,则是问有没有赔罪,估计只要朱厚照说了是,那么这件事,便可以揭过去,便是触犯了天条,张皇后大抵也会对皇帝说,陛下,这是太子的不是,可他既已知错,且已赔罪,陛下就不要动怒了云云。

    张皇后显然没有想到朱厚照死鸭子嘴硬,却也只是莞尔一笑:无事便好,哀家来此,是因为你的太祖母方才念起了你,叫你赶紧去见驾,皇儿,你可是太皇太后的心肝,平时少一些游手好闲,有闲了,就该在太皇太后的面前,陪着她解解闷。太皇太后,最心疼的便是你。

    真是厉害啊。

    弘治皇帝一点脾气都没有了。

    张皇后的意思是,她来这里,可不是来闹事的,也不是为了救这个宝贝儿子,而是因为太皇太后周氏想看看孙子。

    这个时候,弘治皇帝莫说现在气已消了,而且还龙颜大悦,即便当真是想揍死朱厚照,怕也得掂量太皇太后周氏的分量。

    弘治皇帝因为当初乃是宫女所生,而在后宫之中,弘治皇帝的父皇又独宠万贵妃,万贵妃自是将年幼的弘治皇帝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可以说,弘治皇帝的童年,是极为悲惨的,甚至到了朝夕不保的地步。

    可就在这个时候,当时弘治皇帝的祖母,也就是成化朝的周太后得知此事之后,当机立断将年幼的弘治皇帝抱去了仁寿宫里养着,有了这个祖母的庇护,那万贵妃便再也不敢对弘治皇帝如何了。在仁寿宫里,是这位弘治皇帝的祖母教他读书,教弘治皇帝做人的道理,在那时,成化皇帝昏聩不明,宫中昏天暗地,万贵妃独宠于宫中,年幼的弘治皇帝,也只有在这位祖母那儿,才得到一丝温暖。

    于是等到弘治皇帝登基之后,自是对太皇太后周氏孝顺有加,稍稍有一点什么事惹来周氏的不痛快,弘治皇帝都忧心如焚,乃至于周氏惹了一个小风寒,弘治皇帝也会朝夕侍奉在榻前,不敢闭眼歇息。

    现在张皇后只说周氏想孙子,那还有什么说的,天塌下来,弘治皇帝也不敢过问。

    而张皇后一介妇人,带着这么多人来了詹事府,在别人看来,这多少有些妇人护短的意味。

    可当她祭出了周氏,任谁也不敢多嘴多舌。

    这是孝啊,太孙孝敬祖母,本是应当的,张皇后乃是孙媳,现在祖母想皇太孙想的太厉害,咋的,为了她老人家不至思念成疾,张皇后怎么就不能来了?

    方继藩算是真正见识到了这位皇后娘娘的厉害之处,只三言两语,便让所有人一丁点脾气都没了。

    牵着朱厚照,张皇后似乎还是不放心,故意加重了语气:皇儿,当真无事吧,待会儿,可别真有什么事吓坏了你的太祖母。

    这个时候,朱厚照却是抿着嘴,故意不答。

    弘治皇帝无言,好不容易才从嘴里蹦出一句话来:咳咳无事,无事,厚照啊,去仁寿宫问安吧,快去。
1...2021222324...12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