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见到了方继藩,朱厚照显得很高兴,朝方继藩挥挥手,又见邓健也怯怯地跟了来,乖乖在殿外头候着。

    老方,我们何时出发去西山?

    方继藩笑了笑道:一切殿下拿主意便是了。不过,既然要在西山屯田,总要有所计划才好。

    方继藩灵机一动,命刘瑾取了笔墨来,随即笑容可掬地道:除了西瓜,殿下对什么还有兴致?

    朱厚照想了老半天,念出了一个字:葱。

    很好。方继藩欣赏地看了朱厚照一眼,随即提笔,记下。

    这等事,需集思广益才好,方继藩还是很讲民主程序滴,因而也一视同仁,便又看向刘瑾:刘瑾呢,你来说说看?

    刘瑾挠挠头,朝方继藩谄笑道:方百户,奴婢喜欢吃胡瓜。

    所谓胡瓜,其实就是黄瓜,是西汉时张骞自西域带回来的。

    黄瓜是好东西啊,能美容养颜,就不知道能不能补肾,方继藩颔首点头道:不错,不错,刘瑾很有眼光。又记住下。

    其他朱厚照身边的几个伴伴,也都七嘴八舌起来:萝卜。奴婢只爱吃米,可以种稻米吗?

    稻米?

    方继藩摇头,稻米太费水了,不适合北方啊,有些东西,还是得切合实际的,便道:换一个。

    于是片刻功夫,这纸上便琳琅满目的记下了许多的蔬果。

    这个时候,方继藩倒是想起了一个人来,目光朝外一瞥,吼道:邓健,邓健

    邓健在殿外候着少爷呢,一听少爷叫自己,连忙匆匆入殿道:少爷有何吩咐。

    方继藩笑吟吟地看着他,难得和颜悦色地道:你喜欢吃什么?

    呀邓健挠着头,想了老半天才道:小的爱吃鸡。

    方继藩的脸瞬间拉下来了,突然有一种想打人的冲动。

    深呼吸,要文明




第一百二十五章:奇珍异宝
    第一百二十五章:

    过了两日,便是浩荡人马至西山。

    在这西山的山脚下,靠着那矿工的聚落不远,一座座简陋的建筑已是拔地而起,建筑前,是一个威武的石坊,上头是烫金的‘羽林卫西山屯田百户所’几个大字的匾额。

    除了那石坊还有牌匾极有气势之外,其他的地方就寒酸多了。

    没法子,毕竟只是初创,圣旨里说,建屯田百户所,偏偏没拨发钱粮,现在得赶紧开始屯田,哪有功夫等工部那儿营造百户所。

    所以,只能将就着了。

    百户所里,副百户张信早带着一干总旗小旗官校尉力士们候着了,只是大家脸色都不太好。

    可以想象,原本光鲜的禁卫亲军,都在宫中当差,谁料竟是被赶出了城,跑来这儿屯田,这简直是造孽啊。

    方继藩一到,所有人都勉强打起了精神,张信是个细皮嫩肉的家伙,比方继藩年长几岁的样子,不过目光显得有些呆滞,想必是因为被他爹揍多了缘故。

    众人纷纷行礼道:见过百户大人。

    很好。方继藩颔首点头:差事,你们清楚了吗?

    张信耸拉着脑袋道:还请百户大人指教,卑下人等只知屯田,却不知

    种地都不会?方继藩龇牙道:扛着锄头,先去将地翻一翻,接下来的事,以后再说。&039;

    说罢,行云流水一般,便是朝张信pi股上踹了一脚。

    张信打了个趔趄,憋红着脸,期期艾艾地道:你你怎么打人?

    方继藩这时候已经可以确定,这位副百户,可能姓王了。

    方继藩自是不跟他客气,冷笑道:这是下马威,谁敢偷懒,本官不但打人,还要将人吊在树脖子上打,张信,你领头,今日先将这周遭的百亩地先翻一翻。

    张信欲哭无泪,却耸拉着脑袋,一脸悲催的样子,好在自小被揍大的人有一点好,那便是十分顺从和听话,于是忙是招呼那一片哀嚎的校尉开始劳作。

    方继藩则就愉快得多了,命人去准备了躺椅,舒服地躺在那躺椅上,今日出了太阳,有些刺眼,所以邓健弓着身,打了一把油伞,方继藩躺在摇椅上,心里不禁感慨,屯田真是寂寞啊。

    那王金元得知方继藩来了,匆匆地赶来,他现在又恢复了神采,显得精神奕奕,如今他愈发的感觉到,跟着方继藩鞍前马后的价值了,打躬作揖之后:公子

    叫百户。方继藩有些困了,眯着眼,身子懒洋洋的。

    是,百户大人,这矿上现在是井井有条,不过近来京师对无烟煤的需求愈来愈多,只怕还需再招募一些人手开矿才是,还有,公子要不要查一查账目,账簿小人已预备好了。

    方继藩慢吞吞地摇了摇手,口里道:招募人手的事,你好好安排便是,账簿就不看了,到时让我府上的杨管事来看看。

    王金元笑了:好的,好的,还有一事有个胡人,他有一艘船,被天津卫的海路巡检查了,船和货物俱都扣在天津卫咳咳此人不知从哪里听来了风声,得知百户大人的父亲在五军都督府职事,时常去天津卫咳咳小人的意思是

    听到这个,本是慵懒的方继藩,突的一轱辘的翻身起来,倒是有些生气了。

    胡人?胡人还有海船?这摆明着就是走私啊,大明现在的海禁虽不似从前这般森严了,再加上这丝绸和瓷器,堪称驰名天下,声名远播,也正因如此,方继藩在天津的地方府志里,多少知道有一些西域的商贾与某些内陆的世家大族合谋,走私一些货物扬帆出海。

    显然是这胡人的船只不幸遭到了天津卫海路巡检的查扣,所以心急火燎,上岸来想尽办法打通关节了。

    这些日子,方景隆隔三差五都往天津卫跑,就是奉旨去整饬天津卫的军务,那胡人有什么资格去找南和伯,多半是辗转着打听到了南和伯有一个坑爹儿子,恰恰,王金元又在方继藩的下头办事,这才想尽办法笼络了王金元,再通过他这条线打通方继藩的关节。

    走私其实倒也罢了,问题在于,我方继藩是那种徇私枉法,为你一个胡人而坑自己爹的人吗?此事若是让御史知道,如何得了?

    清楚这里头利害关系的方继藩,顿时大义凛然地怒斥道:王金元,你将本少爷当什么人了?本少爷现在乃是羽林卫百户,身负皇恩,忠良之后,这等可耻的事,你也说得出口?

    原本还带着笑意的王金元,给方继藩突然的怒气吓得顿时脸色惨然,忙毕恭毕敬地道:小的只是代为问问,只是代为问问而已,少爷别介意,这胡人,确实讨厌,总是纠缠着小人,小人不也是没办法,不过不过此人说此人说听闻公子有病在身,他们此番来我大明,恰好带来了包治百病的西域万年老参,极想献给公子除此之外,还有还有一些宝贝,也想让百户大人掌掌眼。

    万年老参?

    方继藩下巴差点掉下来,西域还生人参吗?

    没听说过啊。

    十之,就是个骗子,鬼知道拿着什么东西跑来糊弄他的,真当他是个没有任何见识的败家子了!

    方继藩心下冷笑,面上却不露声色:这敢情好啊,万年人参,本少爷没什么文化,倒是很想见识见识,叫他来吧。

    哼!若是来了,非要打断他的狗腿不可,作奸犯科倒也罢了,居然还侮辱我方继藩的智商!

    方继藩这边倒是舒服,而另一头热火朝天干活的人的感觉就怎么不美好了,张信是个老实人,扛着锄头,带着一干校尉,便开始翻地,只片刻功夫,一群人便已是气喘吁吁。

    羽林卫因为是禁卫亲军,所以穿的都是类似于飞鱼服一般的衣衫,用的都是妆花绢的上乘料子,可现在,却满身泥腥,一个个方才还显得英武的人,而今却是蓬头垢面。

    张信的手掌都磨破了,觉得自己腰都要直不起来了,再抬头,看方继藩已从躺椅上坐直,惬意地喝着茶,身边许多校尉都在低声抱怨,张信却是不敢有所抱怨,只是想哭。

    到了正午,因为屯田百户所现在还没有专门的食堂,所以只能和隔壁的矿工们凑合着一起吃。

    满是土腥的人,遇到了满是煤渣的人,大眼瞪小眼,却在沉默中大快朵颐。

    张信这些家伙,不是勋贵子弟,便是良家子,家底都很殷实,平时养尊处优,在亲军中当差,也吃不了什么苦头,这一日下来,真是又累又饿,许多人甚至累得手软脚热,矿工们的饭菜极是油腻,毕竟体力消耗大,因而王金元倒不敢怠慢着什么,这没拔毛的猪肉,一锅煮了,矿工们吃的香,张信呢,看着那肉上沾着的毛,足足打量了老半天,最终决定乖乖吃白饭。

    那胡人却是到了,一听王金元那儿打通了关节,他顿时喜上眉梢。

    满满的一个货船被扣,身家老本可都在那呢,原本他是和山东的某个大家族合作的,山东那边负责囤货,他呢,则负责带船贩运,这大明的丝绸和瓷器只要装了船,便是一本万利。

    可这买卖虽是暴利,风险却是极大,船被海路巡检截住,他心急如焚,山东那边却是立即与他切断了联络,毕竟牵涉到了海禁的国策,乃是杀头的大罪,为了不牵累自己,自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胡商乃是大食人,来此人生地不熟,最后是买通了真腊国的使节队伍,得到了一个使节随员的身份才上了岸,为的就是想尽办法疏通关系。

    他会一些汉话,不过正经的门路找不到,最终,似乎和商贾友善的方继藩,却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方继藩看着这个大胡子的大食人,高耸的鼻梁,也是黑色的眼睛,头上缠着布包,像是被人打肿了一样。

    这胡人来到了方继藩的跟前,便连忙行礼道:费萨尔·伊本·阿卜杜勒见过

    他的汉话很生涩,还不等他说完,方继藩就不耐烦地压压手道:叫你小费吧,你那么长的名儿听着本少爷难受。

    小费有点懵逼,不过显然,他是有备而来,这一次是来求人的,于是很勉强的笑着道:多谢方百户赐予小人汉名。此次,小人远渡重洋,为的是为了与大汉的友谊,小人久闻方百户的大名,有一些礼物还请方百户收纳。

    说着,他如献宝一般,先取出了一个硕大的珠子,随从也取出了几方毛毯之类。

    方继藩只一看,顿时没了兴趣,这些东西,拿到大明确实是稀罕,比如那珠子吧,摆明着是玻璃珠,欧洲人早就率先制造了,不值几个钱,也就糊弄一下现在还未掌握制造玻璃技术的大明罢了,这就如大明的丝绸和瓷器一样,在大明不算特别值钱,放到了海外,则顿时增值无数倍。



第一百二十六章:神器
    这小费拿这个来糊弄他,这是欺负他方继藩没见过世面啊。

    方继藩不为所动,只是笑。

    可这笑,却就有些渗人了,小费顿时感受到了压力,他心里了然了,这些‘宝贝’并没有让这位方百户感兴趣,此人年纪轻轻,却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啊,于是小费不敢怠慢了,他又笑道:据说方百户身子不好,小人还带来了吾国国中所产的万年人参

    说罢,郑重其事地自怀里掏出了一个绸布包裹,他小心翼翼的样子,仿佛是对待珍宝一般,将这包裹轻轻地打开,一面道:这人参,功效极强,成长万年,非同小可,是小人用了三百两黄金求购而得,还请百户大人过目。

    这位小费不知道,每一次他说自己从西域带来了万年人参,方继藩都觉得自己的智商被他提起来丢在地上,然后不断的踩上一千一万脚。

    不过方继藩倒也好奇,这所谓的万年人参,到底是什么。

    等这层层的绸布揭开,一个灰不溜秋的东西却是显露了出来,方继藩忍不住好奇地盯着,看着这一大块不起眼的东西,却是呆住了。

    小费眯着笑,小心观察着方继藩的脸色。

    方继藩眯着眼,看着这带着暗红的‘人参’,这哪里是人参,这是诈骗啊!

    方继藩算是明白这小费的套路了,无非是拿大明所没有的东西,用玻璃来冒充珍珠夜明珠,而所谓的人参竟是番薯。

    可方继藩,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握草怎么可能是番薯!

    这家伙竟拿番薯来当做人参,想来诈骗自己!

    可问题在于,番薯此时不该是在美洲吗?这等作物,理应在弘治年间并没有流传出来。

    那么,怎么会出现在一个番商的手里,莫非欧洲人现在已经发现了美洲,将某些农作物带了回去,随即辗转着被这大食商人购得?

    这倒也并非没有可能。

    方继藩闭着眼,努力地在脑海里回忆,现在是弘治十二年,也就是说,在七八年前,哥伦布已经前往美洲了,第一次抵达了位于中美洲的圣萨尔瓦多,此后返航回到了欧洲,那么这番薯,会不会就是七八年前,自圣萨尔瓦多带回来的?

    他们将番薯带回了欧洲,显然并没有意识到此物的价值,更多的时候,只是将其当做从新大陆来的证明而已,或许他们会对番薯进行种植,可显然,现在的欧洲一定还没有将其当做是主粮,甚至方继藩觉得,可能这只是彰显大航海荣耀的陪衬物而已,其作用也只是用于观赏。

    这小费,显然是奥斯曼人,这横跨三大洲的帝国,阻挡了丝绸之路,却也会时常与欧洲人进行接触,尤其是威尼斯人,那么小费将它带来大明,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的目的,无非是认为大明没有此物,而恰恰,这番薯虽是暗红色,形状上却和汉人所推崇的人参差不多,这厮就是个大忽悠,认为这样的稀罕物,只要扣上一个万年老参的帽子,便可以将人忽悠住了。

    小费眯着眼,死死地盯着方继藩,他见方继藩的脸色明显的带着异样,心里只当方继藩当真以为这是产自西域的万年老参,于是眉飞色舞地道:此物产自奥斯曼的圣山之上,百年难得一见,取自峭壁,滋长了万年之久,我们那儿的人,称它为参王

    呀方继藩一面目不转睛地盯着这红薯,一面道:原来贵国也有人参,佩服,佩服。

    小费笑了,反正大明人显然也不懂这东西的,说实在话,其实他对此物也不太懂,是从一个威尼斯商贾那儿收来的,当时觉得稀罕,前所未见,又和大明的人参有那么点点的像,这不正好借此机会,来找个人接盘吗?

    反正没有人认识这东西,当然是任由自己忽悠了!

    小费道:这是自然,高丽有高丽参,西域之地,为何就没有参?百户大人,在我们那儿,只有皇族才可享用此物,它的功效非寻常人参可以匹敌,比之仙药还要灵。

    方继藩觉得自己的心,已是要跳到了嗓子眼里了。

    他不想理会这个大忽悠,他现在唯一的念头却是,这东西,还真是比长生不老的仙药还厉害,仙药确实可以使一人延年益寿,可有了这番薯,却可以使数百数千万人得以活命啊。
1...6364656667...12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