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她只轻描淡写的一席话,却透露出了无数的欣赏。

    沐氏终于一下子明白了。

    原来方继藩这厮,为了讨好太皇太后,竟是苦心学道?

    这是投其所好啊

    这个无耻的小奸贼,谁说他是脑残来着?这人还真是精明的令人发指啊。

    如此一来,一切都可以解释通了,太皇太后崇信道学,见方继藩小小年纪竟对道学有所了解,自然而然,心里偏帮着他。

    可怜她竟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接在这里栽了跟头。




第一百六十一章:讨教
    沐氏毕竟是大家族未来的当家主妇,弄明白事情因果后,倒很快就淡定了下来。

    这事情还有转机

    徐家,不是请了弘法真人前来祝寿吗?

    呵这小贼班门弄斧,以为粗通一些道学,便可蛊惑太皇太后。

    只需

    心里有了主意后,沐氏瞬间恢复了冷静和自信,惨白的脸也恢复了一点血色。

    她勉强一笑,看了方继藩一眼,又看了太皇太后一眼,朝太皇太后行了个礼:娘娘,说起这道学,臣妾倒也请了一位真人来为娘娘祝寿,这位真人,乃是名满江南的高士,弘法真人,此番为了请动他,倒是花费了一些功夫。娘娘,弘法真人身子不好,此番千里迢迢而来,实是不易。

    弘法真人刘天正

    在座之人,但凡崇信道学的,听到弘法真人刘天正,脸色都微微一变。

    说来也是,魏国公府既然为了大手笔的为太皇太后祝寿,怎么可能随便找个什么阿猫阿狗来给太皇太后讲经呢?

    这位弘法真人,可谓江南最著名的真人之一,说是学贯古今也不为过,其经学得龙虎山诸真人真传,曾著写了几部经书,炙手可热。

    何况龙虎山八十一观,这正一观,乃是八十一观之首,天下正一道道观,自是正一观傲视群雄。

    据闻,弘法真人四十岁时,便被天师府委以正一观掌观,可见此人是何等的优秀。

    现在他已年近七十了,只在山中清修,一般的法事,便是当代天师都不易请动他,甚至还听说,去年时,他得了重症,差点便驾鹤西去。

    这样孱弱的身体,且如此让人敬仰的人物,不料居然被魏国公府请到了京师来。

    当初因为受成化皇帝的影响,京中不少勋贵人家,崇信道学的为数不少,因而对于这位弘法真人都有耳闻,想不到这位弘法真人现在就在这京师里,令不少命妇不禁为之意动。

    这魏国公府,果然是摸准了太皇太后的胃口。

    这杀手锏一出,太皇太后方才的不喜,霎时烟消云散,不由道:可是刘天正,刘真人?哀家早听说他在龙虎山正一观设道场,讲授经学,他的经书,哀家也曾读过,虽是资质愚钝,不解其意,却也能感受他的道学精深,想不到他竟来京了?

    正是。沐氏此时急着翻身,一见太皇太后意动,心里一喜。

    她眼角的余光不免看了方继藩一眼,心里在想,你这点斤两,等那弘法真人一来,自然有你看的,太皇太后是老太太,自然信了你的邪,可这真人一到,立即就能戳穿了你那半桶水的学问。

    臣妾已请他至午门,只候娘娘召见。她笑了笑,又看向方继藩道:臣妾听说方世侄也对道学有所涉猎,这敢情好哪,真人一到,不妨可以请弘法真人与方世侄切磋一番。

    太皇太后听到弘法真人来,心里已是大悦:从前只闻刘真人之名,一直不曾相见,今日倒是很想听听他的教诲,快,将刘真人请进来。

    方继藩听这沐氏想引什么鬼真人跑来和自己切磋,一点也不心慌,反而晒然一笑,女人真是麻烦啊,你还没完没了

    好在他也不畏什么讨教和切磋,反正自己年轻,输了就输了,输给一个德高望重的真人,很丢人吗?

    不过这妇人自以为请了真人来,洋洋得意的样子,真够令人讨厌。你大爷,若不是因为今天太皇太后大寿,我方继藩的脑疾病就发给你看看。

    早有宦官火速去了午门请真人入宫了。

    殿中诸命妇,鸦雀无声,一个个屏息等候,也都盼望着一睹这江南弘法真人的风采。

    此时,沐氏便借机道:娘娘,这弘法真人而今可被称之为天下第一真人,道学深厚,非寻常那些招摇撞骗的人可比

    太皇太后听了这话,心里则更觉得这个沐氏讨厌,她自然清楚沐氏是想做什么了。

    于是她眼角看了看方继藩,方继藩则是一副笑吟吟的样子,好像没有听出沐氏话中的‘夹枪带棒’一般。

    这不就是个二傻子嘛。

    年轻人啊,不晓得世间险恶,人家在讥讽你,在骂你呢,你倒是好,还笑嘻嘻的。

    这倒令太皇太后心里不免对方继藩滋生出一丁点同情。

    这孩子得过脑疾,自小还没了娘,可怜啊

    对沐氏,她倒没有发作,脸上依旧带着微微的浅笑,只是那历经了不知多少世事的眼眸子深处,却带着洞若观火一般的锐利。

    片刻之后,弘法真人刘天正入殿。

    只见弘法真人头戴道巾,脚踏布履,只一身洗的浆白的道衣,自入殿之后,目不斜视,见了太皇太后,亦是荣辱不惊状,朝太皇太后行了道礼,道:贫道见过娘娘,娘娘千秋。

    太皇太后目光炯炯地看着弘法真人,欣喜道:真人大名,如雷贯耳。

    不敢。弘法真人刘天正只微微一笑,欠身道:这俱是虚名罢了,贫道行将就木之人,哪里承得起娘娘谬赞。

    众人上下端详这刘天正,俱都觉得这道人仙风道骨状,宠辱不惊,倒真有几分世外高人的风采。

    便连弘治皇帝,自他一身朴素道衣,以及那淡泊的奏对之中,倒也觉得此人颇有几分‘不同’。

    太皇太后显得很高兴,笑道:来来来,给真人赐座吧。

    贫道不敢坐,站着即可。刘天正拒绝:此番受魏国公相邀,入宫觐见,本已是惶恐,区区方外之人,得见圣颜,已是洪福,站着能为太皇太后解一些疑惑,贫道便已知足了。

    他谦虚得过分。

    或许是因为成化年间,一群道人过于嚣张跋扈的缘故,刘天正入宫,显得极为谨慎。

    事实上,他本心里是不愿来的,若非是魏国公的面子,他这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还不如在龙虎山中享清福的好。

    太皇太后颔首,愈发觉得这真人值得敬重,因而大悦,看向沐氏道:哀家今儿倒是沾了你们徐家的光。

    沐氏连忙惶恐地道:万万不敢,娘娘言重了,臣妾与家翁,本是臣子,臣子为娘娘效劳,本是理所应当,哪里敢居功。刘真人乃是高士,自也仰慕太皇太后,这也是他的造化。

    这番话,倒是应对的极为得体。

    毕竟是顶级豪门出身,品性是一回事,可这漂亮话,却是再厉害不过了。

    可她也有自傲的一面,方才被方继藩坑了个半死,心里总觉得不解恨,又怎么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便又道:方贤侄精通道学,不妨和真人讨教。

    这摆明着是挑拨,是暗示太皇太后,这方继藩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太皇太后可千万别被他给糊弄了。

    方继藩噢了一声,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道:不讨教,不讨教,道学有什么好讨教的。

    懒得理她。

    太皇太后的心里倒也是觉得沐氏多事了,这妇人,实是小鸡肚肠啊。

    还是方继藩懂事一些。

    不过

    那刘天正听了沐氏的话,脸色却是变了。

    方才还风淡云轻的脸,瞬间变得肃穆起来。

    这里,居然也有修道之人

    可他环顾四周,哪里找得到半个道家人。

    答案只有一个这也是刘天正最为忌惮的一件事。

    成化年间开始,因为成化皇帝崇道,因而不少蝇营狗苟之徒,为了荣华富贵,假装道人,祸乱宫中。

    此后,道家因此而一蹶不振,就是因为这些小人打着道学的名义招摇撞骗啊。

    万万想不到,当今天子登基,刚刚铲除了这些奸人,现在竟又有人混入了宫中,蛊惑太皇太后了。

    他平生最厌恶的,便是假道人,败坏道家的声誉,一听到沐氏之言,他便警惕起来,脸色冷漠道:噢,不知这位道友在哪里?

    其实他已看到了方继藩,方才是方继藩口称说不讨教。

    这只是一个少年,一个少年能懂什么道学,简直就是荒唐,这分明就是个招摇撞骗的骗子。

    刘天正踏前一步,他打定主意,今儿非要维护这道家声誉不可,再不可重蹈成化年间的覆辙了。

    他笑吟吟地看着方继藩,眼里露出鄙夷,随即义正言辞道:居士也参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方继藩的身上。

    弘治皇帝似笑非笑地看着方继藩,心里说,好嘛,看你如何收场。

    太皇太后倒是不愿双方起什么争执,方继藩的道学,是经由普济真人认定的,这一点她深信不疑。而刘真人,她亦是敬仰。

    不过看刘天正如此凛然之色,显然,刘天正这个方外之人,似乎无端的生出了真怒。

    方继藩便站了起来,今日本是打算要做一个老实人的,可天不遂人愿啊。

    于是,他瞪了沐氏一眼,沐氏脸上带着盈盈笑意,一副坐等看热闹的样子。

    方继藩才慢悠悠地回答刘天正道:偶尔会读一些道书。

    很偶尔呃,那是上辈子的事。



第一百六十二章:送礼
    听了方继藩的话,刘天正则是冷哼一声。

    御前失仪,本是大罪,可刘天正乃是得道之人,到了如今这个年纪,倒也无所畏惧,可他最痛恨的,就是招摇撞骗之徒,毁坏道家清誉啊!

    他神色冷然地道:敢问居士名讳。

    方继藩叹了口气,他只想好好的参加这个寿宴呀,可真有人来讨教了。

    本少爷只是半吊子道士啊,虽然属于领了证的那种。

    方继藩只好道:方继藩。

    方继藩

    三个字一出,原以为接下来,该是刘天正冷笑讥讽几句。

    可刘天正身躯一震,像是一下子怔住了,竟再无修道之人的风采。

    他不可置信地看着方继藩,身子竟是瑟瑟发抖起来。

    一旁的沐氏见了奇怪,心里嘀咕,这刘真人是怎么了,莫不是这方继藩臭名昭著,连他都有耳闻?

    所有人都定定地注视着刘天正,也有人偶尔转了眼珠子,看了看方继藩。

    二人相互对视,方继藩也一脸懵逼的对方,这气氛,有点怪。

    唯有刘天正,竟是突然眼角湿润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接着,噗通一声

    方继藩更加懵了,一头雾水。

    刘天正,居然直挺挺的拜倒在了他的脚下。

    这鸦雀无声的仁寿宫大殿,原本落针可闻,可一下子,却是哗然了。

    太皇太后动容。

    命妇们一个个窃窃私语的同时,错愕地看向刘天正。

    沐氏则是花容失色了,这这又怎么了?

    刘天正跪倒之后,规规矩矩地地行了大礼,才道:小道拜见师叔公

    师师叔公

    沐氏几乎要昏厥过去了,这还有没有天理啊。

    你刘真人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你也好意思?

    若不是亲自将这位刘真人接来京师的,沐氏甚至怀疑,这刘真人是早被方继藩所收买了。

    一个年过七旬的人,竟叫一个少年人师叔公?她觉得自己心疼得厉害,这造的是哪门子孽。

    太皇太后已经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正一道内部的辈分,她也不懂,不过在这时代,无论是道门还是儒门,亦或者是寻常的宗族,这辈分大小,确实是没有人敢开玩笑的。

    只是方继藩他

    方氏原本在角落里,暗暗着急,她深知沐氏的手段,侄儿得罪了她,定会睚眦必报,可谁曾想

    方继藩则是深吸一口气,看着地上对自己顶礼膜拜的刘天正这一刻,他一切都明白了。

    自己强行和危大有扯上了关系,哪里晓得,危大有的辈分,居然高到了如此恐怖的地步。

    而偏偏辈分这东西,是不看能力,也不看水平的,比你高就是比你高,这就好像我方继藩是你爹一样,我管你是哪根葱,你就算是成了天王老子,你到了人前,还得乖乖叫一声爹。

    刘天正一脸惭愧,老脸通红。

    前两日他前往龙泉观,才得知普济真人有个师弟,叫方继藩,只是他万万想不到,这个人真的年轻至此。

    普济真人虽也说他年轻,不过在年过七旬的人眼里,凡是五十岁以下的人,看着都年轻。

    在读过了那部道德真经集义之后,刘天正更是惊为天人,这两日,他已将这部经读了不下十遍,而现在这部经书的作者,就在眼前。

    这一跪,跪得真的心悦诚服。

    小道大言不惭,妄与师叔公争论道学长短,惭愧,自拜读师叔公道德真经集义之后,小道废寝忘食,方知山外有人,人外有人,师叔公的灵智,非小道此等愚人可及,还望师叔公恕罪。
1...8687888990...12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