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尹三问
“是为娘的不是,竟不曾在意你的身体!”高滔滔确实心有歉疚,可总觉得儿子今日的举动有些怪异!
“有件事想要和娘娘商量一下!”
“何事?”
赵顼低声到:“朝堂上百官争相进谏,让早立储君,所以想要咨询下娘娘的意见。”
“官家你是怎么想的?”
“有人提出立秦王为皇太叔。哼!”赵顼并不直接回答。而是一句抱怨。
“立他?哼。说不定那些上疏的官员就是受到他怂恿指派的!”
“是啊,暂时搪塞过去了,但拖延不了许久,迟早是个麻烦事!”赵顼说完之后就意味深长地看着母亲,议立储君的事情到底是谁始作俑者,怕是还不好说。
“几个皇子年纪还小……”高滔滔没有说下去,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是一个试探。看看长子会是什么态度。
赵顼低声道:“二哥倒是个合适的人选。”
高滔滔心中一震,静静地看着长子许久,悠悠道:“仲针啊,你我母子,是一家人,我们之间说话也就不要拐弯抹角了。
为娘知道,你想要立煦儿为太子,他是我的新孙子,作为祖母,自然疼爱他。你若健健康康。怎么样都可以……可是为娘当真害怕,煦儿太小。难以服众,主少国疑,更给力外人可乘之机。”
也是到了危急关头,高滔滔甚至连儿子重病可能早亡这种话都毫无顾忌,直接讲出来了。
赵顼并不生气,只是淡淡问道:“所以二哥承继大统最好不过是吗?”。
高滔滔迟疑了片刻,低声道:“如此也是权宜之计,不过可与仲明定下协议,将来由煦儿继承皇位。”
赵顼不由冷笑,果真能如此吗?皇帝的宝座谁不想做?谁不想让自己的儿孙坐?也许弟弟赵颢今日会答应,但来日一定会兑现承诺吗?也许母亲在的时候,他不敢有异动,母亲驾鹤西去之后呢?还有谁能制约他?
太宗皇帝遵照杜太后金匮之盟的遗诏继位,按理说皇位是要传给太祖之子的。可是德昭与德芳两位皇子是什么下场?早早的全都死的不明不白;太祖子孙到今日又是个什么凄惶境遇?赵顼不愿意儿子丢了皇位继承权,更不希望儿孙因此遭遇杀僧祸
“仲针啊,为娘知道你担心什么,可若此事处理不好,皇位落入秦王手中。你们兄弟几个,乃至你们的儿孙还有立锥之地吗?”。高滔滔很无无奈,她只得如此劝说,希望儿子以大局为重。
在这件事上,她不想遮遮掩掩。到了如今的地步,内部之间不应该再有这许多的隔阂与防备。
“大局为重!”赵顼淡淡道:“是啊,他也是娘娘的儿子,将来也会有孙子。我的儿子又算什么呢?为了他和他的儿子能活下去,能享受荣华富贵,就要牺牲我儿子的前程,这公平吗?大局为重,大局为重……哼哼,娘娘终究还是更疼他一些!”
赵顼说完之后,毫不在意高滔滔的反应,头也不回,失魂落魄地离开了宝慈宫。高滔滔愕然站在原地,老泪纵横。许久之后才吩咐道:“传韩琦入宫!”
却说赵顼回到垂拱殿之后,也是许久的失神,坐在御座上身体忍不住的晃动,有些摇摇欲坠的感觉,好像随时都会坠落一样。
许久之后开轻声喊道:“去,传濮王进宫见驾!”
“是!”小海应了一声,立即派人前往濮王赵宗晟府上传旨去了。
~~~~~~~~~~~~~~~~~~~~~~~~~~~
秦王赵昭不在长安,而是去前线巡查了。
立储风波必须要避开,只要有人推举自己,那必然是要表态的。
按照大宋的传统,必须要推辞的,若是真这么做,赵顼若是顺水推舟答应了该怎么办?这种厚颜无耻的事情,他完全做得出来。
若是不推辞,岂非说自己觊觎皇位?事情明明就是这样的,可古人讲究含蓄,哪怕全天下人都知道,可就是不能宣之于口,毛遂自荐更是不能。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表态,以不知道为理由躲开。随便找个由头离开长安,谁又能说什么?
故而赵昭秘密躲到了兰州,汴京的消息会在第一时间送来。皇帝垂询的使臣到了长安,也是空等数日,无功而返。
当然了,赵昭出门也不是为了单纯了避嫌,兰州的景思立这边确实到来一个好消息。
如今已经是熙宁七年四月了,黄河已经解冻,不担心西夏踏冰卷土而来了。但同样的,想要渡河进攻河西之地,也不太容易。
不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兰州的景思立就发现了端倪。西北之地,踏冰渡河是习惯。除此之外,同样可以与江南一样,伐木造船,直接渡水。只是西北之地,比较荒僻,木材稀少,很难制作足够的船只。
何况,船运送来就不是西北的主流!
不过景思立打算反其道而行,兰州没有木材,但是河湟有。黄河支流洮河刚好在宋朝控制的右岸,中上游有许多的森林,木材丰富。
于是乎,景思立早早就令人看法树木,顺着洮河水流将木材运到黄河岸边。上次的灵夏之战,西军几乎全部调动,唯独他景思立的兰州驻军岿然不动,自然是有缘故的。
如今船只已经造好一些,可以勉强抢滩登陆。可时间紧急,船只数量毕竟有限,一次可运送的兵力并不特别多,若是遇到西夏军强烈抵抗,想要在黄河西岸抢滩登陆,站稳跟脚并不容易。
正是因此,景思立一直按兵不动,苦苦等候机会。直到几日之前,兰州对岸的西夏卓罗军司有将领渡河来投,讲诉了对岸的情形。
景思立意识到,一个绝佳的机会,终于来了!故而立即奏报秦王,请赵昭前来主持大局!(未完待续……)
宋王 第六六九章 大宋崛起
虽然已是四月间,但西北的清晨依旧有丝丝寒意,让人下意识裹紧衣衫。
雾气笼罩在河面上,一片朦胧。
对岸完全消失在视野中,甚至连河中心的水流都看不见,隐约之间,只能听到轻微的水流声和摇橹声。
数十艘船只从兰州,借着雾气遮掩,向黄河西岸而去。
渡河作战开始,宋军对西夏发起了又一轮进攻。
景思立已经准备一年了,赵昭始终不曾动过这张王牌,只因为欠缺一个机会。
而今,机会终于来了。
在兰州对岸的西夏卓罗军司一名将领密克迪悄然前来投诚。
密克迪出身党项贵族,灵夏的失败,以及国主李秉常突然死亡,导致西夏国内发生了严重的内部斗争,各部落派系之间相互倾轧。
密克迪所在的部落实力算不上强横,成为内斗的牺牲品,几乎全军覆没。密克迪因为在卓罗军司而暂时躲过一劫。接到消息之后,他知道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之所以还活着,肯定是兴庆府那边的对手疏忽了,终究不会放过自己。
左右是个死,密克迪把心一横,伪装自杀之后,归降宋朝。如今的西北之地,唯有借助宋朝人羽翼庇护,才能够保全性命。
作为熟悉卓罗军司以及西夏沿河防御的将领,密克迪受到了景思立的热情欢迎。
在得到西夏军布防情况之后,景思立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立即禀报给了秦王。
恰好赵昭有离开长安避嫌的需要。就起程来了兰州。
到了之后才发现。情况比想象的要好,果真是个很不错的机会。
于是乎万事俱备,只欠浓雾!
毕竟船只有限,强行渡河抢滩登陆,若是被西夏人发现,并且及时阻击防御,宋军会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
若是能像诸葛孔明草船借箭那样,有浓雾掩护。那就最好不过了。
运气不错,几日之后便春雾浓重,加上大河水汽充沛,雾气笼罩两岸,能见度不过十丈。
如此情况下,宋军的船只从隐蔽的港湾里开出来,载着数千士兵先行渡河。他们的目的地是黄河西岸的达沟,就在徐山脚下,黄河刚好在此处有一个小拐弯。
率先占领此地,可以阻截从东面而来的西夏援军。可以长时间坚守,为后续渡河的宋军争取时间。最为重要的是。根据密克迪的情报,此处西夏防守薄弱,有抢滩登陆的条件。
当然了,赵昭也不会盲目地相信一个西夏人的说辞,这几日早有精干的斥候兵浮水过河侦查,情况属实。
好机会,加上充足的准备,效果只会超乎想象。
浓雾之中,宋军的船只靠岸时间,为数不多的西夏守军才发现,虽然及时发起阻截。但是他们的兵力不多,防守太过薄弱,如何是宋军的对手?
宋军用微弱的代价便成功登陆,抢占了达沟一带,背靠徐山展开防御。数十艘船只来往于黄河两岸,越来越多的宋军登上黄河西岸。
卓罗军司的西夏大军赶来时,为迟已晚。他们尝试着发起进攻,想要将宋军赶回对岸,或者赶入黄河水中。
奈何宋军的战斗力强悍,整整憋屈了一年,终于有机会可以作战了,宋军士兵更是士气高涨。如此情况下,防御那就是铜墙铁壁,西夏人根本动摇不得。随着越来越多的宋军士兵上岸的,西夏人的沿河防线被彻底撕开,宋军站稳了脚跟。
景思立当机立断,对卓罗军司发起了进攻。没料到宋军突然渡河,西夏的兵力许多还分散在黄河岸边的各处关口防守,兵力分散,作为核心的卓罗军司的竟然防守空虚。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景思立自然不会错过,立即发起进攻。当日便攻克了西夏卓罗军司的营寨,西夏守军仓皇撤退。
营寨丢了,从各地撤回去增援的西夏守军也慌了神,没了主心骨,还怎么继续防守?坚持已经没有意义,唯恐被宋军衔尾而追。是以也匆匆忙忙撤退,直到应理(城池名)才站稳脚跟。
宋军在兰州对岸打开一个缺口,并且占领了卓罗军司,等若实在黄河西岸有一个偌大的据点,彻底站稳了脚跟。
消息传到兴庆府,顿时又是一片哗然。宋军这是要渡河发起总攻的节奏啊,他们的目标肯定是宁夏平原,想要彻底灭亡西夏。
自从上次灵夏大败后,未能及时反攻重振雄风,西夏已经不复当年之勇,无论是实力还是士气,都受到了沉重打击。如今可以说如同惊弓之鸟,闻听宋军即将进攻,顿时人心惶惶。
一个个纷纷跳出来,要求两位梁太后加强防御。尤其是应理,以及可能渡河的鸣沙一代,重兵把守,阻止西夏人进入宁夏平原。最要提防的是灵州,毕竟那里离兴庆府是最近的,如果必要,最好是早点向辽国求援。
一时之间,西夏国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景象简直惨不忍睹。
可是梁乙埋总觉得,赵昭暂时的目标或许不是兴庆府。
不得不说,长时间作为对手,梁乙埋也开始摸到知己知彼的门槛,多少能够猜到一点赵昭的心思。
一点不错,赵昭的目的确实并非兴庆府。
此刻,站在兰州城里,看着眼前巨大的沙盘,赵昭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顺着黄河向西而去。
河西走廊!
赵昭在意的是这一块地方!
此刻宁夏平原必定防守严密,为了保全最后的基业,以及身家性命,西夏人一定会玩命的。赵昭目前还在休养生息,没有足够的兵力和万全的准备能够攻下兴庆府,更不愿意白白牺牲将士的性命,付出并不划算的惨痛代价。
兰州所在,可以说是西夏国的中间位置,东边是宁夏平原,西边是河西走廊。
那里有甘州、肃州、沙州、瓜州,以及西夏的西平军司和黑水镇燕军司,是整个河西走廊。
在祁连山雪水的灌溉下,这一带是西北最富饶的地方。但自从唐末之后,河西之地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切断,一度被吐蕃人占领。好在后来在张义朝率领归义军重新夺回河西,奈何中原四分五裂,对河西鞭长莫及。
最终河西走廊被地方武装势力、回鹘人、吐蕃人和党项人占领。西夏建立之后,几代君王不断向西扩张,最终将河西走廊纳入西夏的统治之中。
河西已经远离中原很久了,如今赵昭想要夺回来!
兰州和卓罗军司在宋军掌控中,西夏等若是被阻截为东西两段,他们大部分的优势兵力都在宁夏平原,相对来说河西的防御空虚。趁此机会,夺回河西相对轻松一些。
失去的土地越多,西夏人的生存空间就越小,最终会被死死包围在宁夏平原那一隅之地。再者,河西走廊是一个通道,也如同张开的手臂,伸向了西方。经过这里,才能到达西域,才有机会重新控制天山南北。
王安石经常念叨恢复汉唐旧境,没有西域怎么能行呢?将来大宋也要在天山南北设置西域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首先便是夺取河西走廊,控制道路。再者,河西之地有回鹘人,以及许多的地方势力,当西夏对他们鞭长莫及,出现权力真空时,他们又会蠢蠢欲动。
赵昭不希望河西再次四分五裂,乱七八糟。故而打算趁此机会,早些出兵,重新确立中原王朝对河西走廊的绝对控制。
大宋崛起,由此开始!
赵昭没有亲自前往,而是派遣景思立与种师中率领五万大军出发,进军河西走廊。河湟一带的曲扎所部协同作战。
意外的是,在励精城的吐蕃董毡赞普,竟然主动出兵配合,帮助宋军清扫西北的党项人和吐蕃人。
宋军越来越强大,使得董毡彻底明白过来,自家再无力量与宋朝抗衡。要不了多久,宋朝人就会成为整个西北的主人。
与宋朝一直对抗下去并不是什么好事,西夏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未来的河西走廊,乃至整个西域都会落入宋人手中。
到时候,他们励精城吐蕃耐以生存丝绸贸易之路,也会掌握在宋人手中。为了生存,为了部族的发展,该怎么选择不言而喻。趁早与宋朝搞好关系,是自保,也是谋取利益。
吐蕃人的参与,使得进军河西走廊的计划多了许多支持和帮助,相信会顺利很多。
赵昭在兰州为景思立和种中壮行,然后调来沈括驻守兰州,静候佳音!
卓罗军司大捷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汴京。
宝慈宫里,韩琦愕然了,如此一来,刚刚制定的计策岂非全都成废话了?
垂拱殿里,赵顼连连冷笑,一张脸涨红了。随即一张明黄色的手帕捂在嘴巴,取下来的时候,隐约有血红色!
半晌之后,赵顼才开口道:“大捷也好,既然如此,濮王就代表朕前去西北劳军吧!”
濮王赵宗晟愕然站在原地,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一时间想死的心都有。
在赵顼阴鸷冷酷的目光笼罩下,沉吟许久,赵宗晟只得开口领旨!(未完待续。。)
宋王 第六七〇章 往昔 今昔 来昔
宝慈宫,韩琦道:“太皇太后的身体不太好,林太妃的生辰也快到了,太后可以大肆操办,然后邀请秦王回来。”
“对啊,嫡母卧病,生母寿辰,身为人子,若不会来那可就是不孝了!”
“秦王远在长安,鞭长莫及,但汴京,是官家和太后的天下!”
高滔滔欣然笑道:“只要他回来,一切都好说!”
“太后最好是大造声势,让天下人都知道,若他不回来,就得背上不孝的罪名,也好逼迫他。然后再想办法,不能让他再溜走,龙困浅滩,就是泥鳅了!”
“嗯,此事即刻就办!”高滔滔话音落地,尚未有懿旨传出宝慈宫,便有消息传来。
西军在兰州渡河抢滩,卓罗军司大捷!
这不是重点,而是秦王已经挥师西进,出兵河西!
韩琦愕然了,高滔滔的脸色顿时阴暗冰冷,如此一来,适才的计策变得毫无意义。
若是没什么大事,秦王不回来探望母亲,那是不孝。
可出兵河西,与西夏激战,乃是正事,这是绝好的借口,谁也不会说秦王的不是。反而还会赞扬秦王英武,为国征战,连为探望母亲都没时间。
尤其是河西,这是一片远离中原快两百年的土地,也是让士大夫和有识之士魂牵梦萦的要地。
牧马河西,便可伸手到西域,恢复汉唐旧境指日可待。宋朝虽然也被称之为泱泱大国,可士大夫们心里清楚。大宋比之汉唐盛世差远了。
秦王此举,无意是大宋崛起的标志。
进军西域或许还言之过早,但若是占据河西,西夏的领土会被逐渐蚕食。最终会走向灭亡。自从李继迁时代开始,西夏就是大宋心腹之患,实际上的危害远远超过了辽国。多少年来,大宋一直指望着灭亡西夏,收复失地,可惜始终未能成真。
而今。秦王殿下让这个梦想便的逐渐真切,完全实现已经指日可待!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如果西夏灭亡,大宋再无后顾之忧,辽国又有什么可惧的?
大宋上下,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韩琦苦笑道:“太后,臣很遗憾,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算了!”高滔滔叹息一声,说道:“再想办法吧!”
“是!”
“对了,官家那边什么反应?”高滔滔问了一句。她知道赵顼那边肯定先一步知晓。
前来报讯的内侍道:“官家派了濮王前去西北劳军!”
劳军?
高滔滔与韩琦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担忧!
垂拱殿里,赵顼坐在御座上,迟疑了许久才抬起手掌,明黄色的手帕上,一块血红十分明显。
赵顼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苍白到了极点,十分可怕!
好一会之后开始冷笑的,笑得苍凉,笑得阴冷,眼神之中流露出复杂的心情。
内侍们都默默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垂拱殿里的气氛肃杀到了极点。小海的双腿忍不住微微颤抖,汗珠从额上留下,最终在面部到汇聚成溪流,或流入脖颈。活滴落在脚背上。所有人都战战兢兢的,唯恐一个不小心惹怒了官家的敏感神经。
直到许久之后,向皇后步入垂拱殿,内侍们才如蒙大赦松了口气。
“官家!”
“嗯,你来了!”赵顼这才回过神来。他对别人喜怒无常,但在向皇后面前一直很客气。自从那年垂拱殿遭到雷击,向皇后衣不解带照料之后,夫妻感情深厚了许多,开始是相敬如宾,如今则有了几分相濡以沫的意味。
“嗯,天色已晚,官家却还未用晚膳!”
“好吧,我们一道用吧!”赵顼一动,手中的明黄手帕显露出来。
向皇后眼神之中闪过已经惊恐,担忧道:“官家,快请太医来看看吧!”
“没事的!”赵顼自己都觉得,自己这句话有气无力。尤其是站起身时,竟然打个趔趄,又坐倒在御座上。
向皇后满心忧虑,赵顼却反常地轻轻一笑,迟疑片刻道:“皇后,朕想给你留样东西!”
“官家何出此言?”听到“留”这个字眼时,向皇后心中泛起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赵顼摇头道:“有备无患总是好的,朕只是可惜,没有与你生个儿子!”
“我们女儿也很乖巧!”向皇后俏脸微红,说道:“宫中的孩子,臣妾都视如己出。”
“没错,你是皇子们的嫡母!”赵顼点点头,问道:“那你愿意好好保护他们吗?”
“臣妾会拼尽全力,保护官家的孩子!”向皇后回答的很坚定。
“好,有你这句话就足够了!”赵顼道:“朕现在就写一道诏书给你,以备将来……”
说罢,赵顼提起御笔,只见纸张上落下“制曰”两个字,这是皇帝亲笔诏书的开头格式!向皇后逐字看过去,神色逐渐凝重,许久之后,轻声道:“官家,太后不至于……”
“哼,我相信娘娘的前提是她能扶持煦儿!”赵顼写完之后,盖上玉玺,交到向皇后手中,叮嘱道:“好好保存,记住对朕的承诺!”
“是!”
“走,我们去用晚膳!”这一次,赵顼很顺利抵站起来,脚步沉稳。
帝后相处之时,内侍们都站到了门外,对话只能隐约之间传出来,尽管小海听力超群,却也只断断续续听到只言片语。不过他清楚地留意到,向皇后出门时,衣角下玉轴一闪而过,心中了然,那应该是一道圣旨。
~~~~~~~~~~~~~~~~~~~~~~~~~~~~~~
濮王赵宗晟从皇宫里出来,坐在马车上,心情沉重。
以皇帝亲伯父,濮安懿王嫡子的身份,他的地位相当尊贵。不过赵宗晟并没有太多的抱负,相反他只想要做个太平逍遥王。
这个追求很朴实,很简单,可是想要实现起来却不容易。
十三弟赵宗实在位的那几年,倒还不错。但是如今的侄子赵顼,实在是折腾人。
侄子在位的这七八年时间,他这个尊贵亲王的日子可不好过。
先是以余杭郡王赵宗咏开刀,对他们这些宗室秦王狠狠打压。这也就罢了,只要规矩点,也能相安无事。
可是现在,赵顼却经常没事找事,让他去处理一些肮脏棘手的事情。
先是刺杀赵昭,后是陪同前往永安皇陵,看管秦王。可惜两件事都办砸了,惹得侄子大怒,若非顾及外边的议论,又有皇太后帮忙说话,只怕他的亲王爵位早就不知所踪了。
这一年来,赵宗晟各种小心,唯恐再出点什么差错。平日里也是尽可能避开皇帝侄子,免得惹麻烦。
可有些时候,偏偏就避无可避!
这些日子,皇帝侄子又盯上了自己,今日也特意召入宫中,交代了一个差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