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卫国大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睡醒的兔子
“我说五弟啊!这次我可是有我老爹的通行证。”张学良说道。就像一个诱惑人犯罪的无良大叔。
“真的通行证也不去。谁知道你这真的通行证是哪里来的。”冯庸不上当。在记忆中的张学良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什么冒坏水的点子都想得出来。
“真的不去?”
“不去,六哥,你要去就去吧!我已经答应我爹了,明天就去二十八师磨砺磨砺。所以,我要趁着仅剩的空闲时光,好好逛逛这奉天城。”
“什么?五弟,你不是傻了吧?你不是最讨厌军伍的吗?这次怎么又答应去了?”张学良一脸不可置信。
要知道,两人一块长大,对于自己这个兄弟的情况,张学良可是极为清楚的。身体羸弱,但是还算聪明。虽然也曾经和自己多次进入军队中。但却根本就不喜欢军旅的生活。很难想象,他竟然会主动要求去军旅中磨砺。
“哎!六哥,这次昏迷让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我的身体确实需要锻炼。你我二人的命运还不是和军旅联系在了一起。不管我是多么的不喜欢,将来进入军伍是板上钉的事情。只是早点晚点的区别罢了。所以,我要试着去适应它。最好能够喜欢上它。”
张学良惊讶的看着冯庸。半响说道:“我的五弟长大了,竟然说出这样一番有道理的话。不过,五弟,来年我就要去北京武备学堂上学了。你去吗?”
“还不知道,一切等我从军伍回来再说。”冯庸说道。
“哈哈!五弟,我期待着咱们兄弟一块去北京叱咤风云。”张学良大笑道。
冯庸也陪着笑。
“好了,五弟,我就不打扰你和小美女逛街了。小的们,将药材送到冯府,我们走了。五弟,有机会,我会去二十八师看你的。到时候可要让哥哥好好耍耍!”
“没问题。”说完几人分手。
冯庸继续和凤儿逛着奉天城。虽然在冯庸的记忆中,这些地方以前都来过,但是后世的冯庸却没来过。所以,这里的一切,冯庸都感到有趣。有种亲眼见证历史的感觉。
奉天城作为东北第一大城,也是满清龙兴之地。无论是人口,还是城市规模都不小。日俄战争之后,整个东北虽然拥有无数的土匪,治安混乱,但是在二十七师和二十八师的驻地,奉天还是极为安定的。所以,整个奉天城算是比较繁华。
现在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为惨烈的时候,世界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场席卷欧亚非三大陆的大战。少了列强的窥伺,中国人民的日子也好过了很多。
更是在战争的刺激下,中国的民族工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尤其是沿海地区的轻工业发展的更是迅猛。
当然,这场战争,更是使得东边那个恶邻野心膨胀。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正是日本政府这段时间弄出来的东西。整个中国反日情绪变的极为高涨。
东北反而要好一点。因为有俄国人这个大敌,日本人在东北还是比较安分的,因为很多事情日本人还需要中国人的帮衬。但是在奉天城中还是随处可见日本浪人和商人。让原本心情不错的冯庸好像吃了苍蝇屎一样恶心。
想到日本人的‘二十一条’。想到接下来的‘九一八事变’,在到后来的八年抗战。中国人民付出了多少鲜血。日本鬼子在中国造下了多少血债。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不应该放任这些民族惨剧发生。
围着奉天逛了一圈,虽然没有看到日本人欺负中国人的事情,但是日本人和中国人接触的那种高高自上的姿态,还是刺伤了冯庸的民族自尊心。
冯庸阴沉着脸,不再继续闲逛,开始向回走。
凤儿跟在他后面,怎么也不明白刚才还心情挺好的少爷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小丫头不敢说话,只是在后面跟着。
回到冯府,冯庸第一次对于进入军伍不再有抵触。只是他心中的想法却是没有一个人猜得到。
他将凤儿赶出去,自己取出白纸,眯着眼睛仔细思量前世的一些关于这段时间发生的历史。然后用钢笔记下来。这支钢笔还是冯庸的那个美国老师送给他的。只是原来的冯庸并不是很待见它。
最后冯庸密密麻麻的写下了很多东西,当然,为了安全,冯庸很多都是简写的,用得也是后世的简体字。虽然不能说完全保密。但是普通人恐怕也不容易看懂。
冯庸将这些写字的白纸裁成小块,然后用针线缝成小册子,然后贴身收藏。
这个小册子中记载着冯庸记忆中民国发生的大事情,目前的世界现状,军队的训练方法,特种训练的方法………。
等等,只要是他想到的就记下来,第一次,冯庸开始后悔自己竟然在前世浪费了大量的有用时间。要是自己在大学里好好学习,恐怕就能够带来更多更先进的知识。
稍稍后悔了一下,冯庸就放下心头的想法。同时暗暗感叹,自己幸亏穿越成了冯庸,凭借这个身份,只要运作的好,自己该少走多少路,也能让中华民族多保留一分元气。
收拾好东西,天也黑下来了,冯庸出去到冯夫人哪里,吃了她精心准备的晚餐。
这场晚宴冯德麟不在,其他的小老婆们也没有资格参加,能够参加的只有冯庸的一弟一妹。都是冯夫人所出。他们现在一个九岁,一个六岁。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冯夫人不断的给冯庸夹菜,同时絮絮叨叨的说些应该注意的话。要是前世的冯永,肯定已经不耐烦了,但是经历了生死,他成熟了很多。耐心的听着母亲的话,同时向母亲保证会好好的照顾自己。这让冯夫人既心疼又欣慰。
冯德麟回来的很晚,进来的时候,冯庸他们已经吃完了。冯夫人就去张罗冯德麟的晚饭,而冯庸则被冯德麟叫到了书房中。
“庸儿,对于进入军伍,你有什么想法?”冯德麟目光灼灼的看着眼前瘦弱的儿子。经过了一场大病,自己的儿子明显成熟了很多。
“我想去吉林!”冯庸说道。
“吉林?那里虽然也有我二十八师的队伍,但是只是几个保安团,很多地方并不在二十八师统治之下。再说那里盗匪如毛,极为的危险。为什么选择去那里?”冯德麟周围眉头。整个东北是以奉天为主。而奉天在二十七师和二十八师两大军伍的管辖之下,算是东三省难得的乐土。
“因为吉林是您崛起的地方!”冯庸认真的说道。
“父亲,您是绿林豪侠,作为您的儿子,我也应该是狼,在残酷的坏境中开辟一片生存之地。儿子希望日后人们提起冯庸,会说冯庸是个英雄,是个男人,而不只是说冯庸是冯德麟的儿子。”冯庸睁着眼睛看着冯德麟,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没有这么酣畅淋漓的说过话。
“好!不愧是我冯德麟的儿子。”冯德麟满意的说道。他在自己儿子的眼中看到了野心。这让冯德麟极为的欣慰。男人不怕实力弱,就怕心弱。实力弱可以积攒,心弱就是神仙都帮不了。
“庸儿,明天二十八师会有一批新兵。你去挑选一些人吧!数量就定在两百吧!既然你选择去吉林,那就以二十八师独立营的身份去长春吧!好好干,父亲等着你给我长脸的那一天。”
冯德麟无论官阶还是实力上都和张作霖相当,但是经过权利的腐蚀,那个小自己八岁的男人已经不像开始那么和自己亲近了。最重要的是,原本不喜欢军旅的冯庸和张作霖的儿子,现在已经展露出军事才能的张学良,差距太大。按照这样的发展,将来张家超过冯家是板上钉的事情。这让冯德麟有些不甘心。但是儿子原来的表现确实不是很好。但是现在儿子突然成熟了,这让他看到了希望。冯德麟虽然已经身居高位多年,但是身上的冒险精神却依旧存在。要不也不会在几年后不过一切的参与张勋复辟这样凶险的事情。
冯德麟满意的看着自己的儿子,没想到,儿子昏迷了一次,竟然好像突然开窍了一样,虽然身体依然瘦弱,但是眼中却是散发着一股狼性。这可是成为一个军事强人所必须的。
“您放心吧!我一定不会给您丢脸的。”冯庸大声的说道。心里暗暗加上一句,也不会给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丢脸的。





卫国大军阀 第四章 选兵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有亮,冯庸已经准备出发了。送行的人只有服侍冯庸起居的小丫头凤儿。而冯德麟也派遣了自己的一个警卫班十个人跟着冯庸保护他的安全。当然,这也只是为了以防万一吧了!在东北,冯德麟三个字就是金字招牌。
“少爷,要不凤儿陪你一块儿去,还继续照顾你。”凤儿歪着脑袋说道。虽然眼睛睁得大大的,但是这么早起来,让小丫头有些睡眼朦胧。
“呵呵,傻丫头。我是去军队中受苦,可不是享福。再说,我一个大男人老让你一个小女孩照顾,总有种伤天害理的感觉。”冯庸笑着说道。小丫头给她的感觉很好。眼神天真,娇憨纯真。这份不做作的纯真,让经历过后世污浊环境的冯庸倍加珍惜。一点也不想破坏。
“少爷,你不要凤儿了?”少女紧张的抓着冯庸的手臂。小脸上出现那种被遗弃的凄苦。
这让冯庸大为怜惜。轻轻拍着她的脑袋说道:“傻丫头,说什么傻话呢!少爷怎么会不要你呢!但是少爷不在的这段时间,你就跟着几位先生好好学习。少爷希望自己的凤儿能够成为一个有文化的好女孩。将来可以帮助少爷做更多的事情。”
少女破涕为笑,道:“放心吧少爷,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两位先生对我很好的。只是那个叫平田什么的东洋人凤儿不喜欢,他看凤儿的眼神好讨厌。”少女皱着琼鼻说道。
“是吗?凤儿,少爷不在的这段时间一定要小心平田一郎。我已经跟母亲说了,让你跟着家里的那些小家伙们一块学习。你可要努力,少爷回来可是要检查的。”冯庸不希望眼前的少女这样懵懵懂懂的成长下去。所以,自作主张,给她安排了新的人生。
天一亮,冯庸就随着冯德麟的警卫班向着北镇行去,那里是二十八师的驻地。各地征集的新兵都去了那里。
今天,二十八师驻地前面格外的热闹。其在整个东三省召集的新兵已经全部汇聚到这里。在这个乱世,人命如草芥。虽然现在进入民国已经三年了,但是整个社会还是封建气息浓郁,人民的生活还是处于贫困线之下。为了生存,运气好的人,加入正规的部队或者地方保安团混口饭吃。运气不好的,就只能落草为寇。
可以说现在的东三省处于一种很诡异平衡的混乱状态。土匪甚至控制了大量的地盘,并且向着下辖的乡村征收钱粮,简直就像是一个个的独立王国。然后这些土匪再像更大的土匪缴税,就像一级一级的土匪王国。这种情况在吉林省更是严重。甚至二十七师和二十八师都没能在吉林省获得绝对的统治权,很多事情都要和那里的大土匪打交道。毕竟张作霖和冯德麟也是土匪出身。
日俄战争几乎将吉林省打废了。当地人大量逃离,剩下的就是在战争期间形成的各路土匪绺子。
二十八师有多少人,冯庸没有问冯德麟,他们这些土匪改编的部队,很难按照后世的编制计算人数。但是看这营盘的规模,只是北镇的二十八师驻地就要有一万多人。只是具体的战斗力如何,以前的冯庸不关心,当然也就不知道了。
当然偌大的东北,冯德麟要想维持着东北王的宝座,只是依靠这一万人可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各地隶属于冯张两家的保安团数量可是不少。。
这次送到二十八师的新兵都是从奉天各县的保安团选送来的。人数有数千人。大部分都是在家里混不下去的的农家子弟,为了生存无奈进入军旅。
冯庸到的时候,整个二十八师的征兵处简直是人山人海。数千人说起来不多,但是真正站在一起,黑压压的一大片。只是现在二十八师的征兵工作还没有开始。这一大群人乱糟糟的站在一起。
冯庸一伙的到来,自然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主要是冯庸身边的那一队护卫。各个气势内敛,一看就军中精锐。
冯庸在空地上弄了几张桌子,然后弄了一个巨大的条幅“二十八师独立营征兵处”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虽然这些兵大部分不认识这个条幅上写的什么,但是这不影响他们关注。毕竟国人自古就喜欢看热闹。
满意的看着眼前的成果。冯庸直接站到桌子上,好让所有人都看得到他。
“诸位,鄙人是二十八师独立营营长。现在独立营开始征兵。所有有文化的士兵请站出来。”冯庸大吼道。没办法,这里可没有麦克峰等扩音设备。通信基本靠吼。否则根本就没人鸟你。
数千新兵面面相觑。好半响,有百十名士兵走了出来。
这让冯庸极为的失望。细查了一下,这些人一共126人。在这数千人里面大部分属于不显眼的人。
“我宣布,你们都是我独立营的兵了。每个月的军饷一块大洋。干得好还有奖金。”随着冯庸的话,整个数千人的新兵一片哗然,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东北,像二十七师二十八师这样正规部队的正规士兵的军饷也达不到一块大洋。
20世纪头30年,以银圆为本币(银本位)的币值是比较坚挺的,没有此后40年代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和“金圆券”那样的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扬。所以一块大洋的实际购买力有相对稳定的描写。1911-20年间,上海的米价恒定为每旧石(178斤)6银圆,也就是每斤米3.4分钱;1银圆可以买30斤大米;猪肉每斤1角2分-1角3分钱;1银圆可以买8斤猪肉;这时“一块钱”大约折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民币45-50元;折合今(2007年)人民币60—70元。
虽然一块银元在冯庸看来并不多,但是对于这些当兵的来说,一块银元已经非常多了。最起码可以保证他们每天有一斤米的伙食。
不要忘了,现在的军队可是管饭的。所以,每个月还有一块银元的军饷已经是相当高的待遇了。
明白了眼前独立营的好处,上千新兵涌过来,带队的保安团军官都拦不住。冯庸在那126名士兵中挑选了十几个有书卷气的新兵参与选兵。
冯庸的要求很简单。要身体强壮,身家清白的农家子弟。抽大烟的一概不要。老兵油子不要。
即使这么苛刻的条件,整个选兵结束的时候,冯庸的身后也站了了五百多人。已经使他的独立营满编了。
“少帅,大帅让你选两百人,但是,您现在……”冯庸身边冯德麟的警卫班长为难的说道。他们被冯德麟派来跟着少帅,本来认为这个文弱大少爷只会来军旅中赚些资历。没想到他竟然想要独领一军,还要去环境最为残酷的吉林省。这一切都让这些老兵油子对眼前的瘦弱少年有了不同的看法。但是现在冯庸还毕竟只是少帅,而不是大帅。冯德麟的命令他们可不敢违背。
冯庸笑着说道:“没事,这些人虽然现在加入独立营,但是大部分还是会被淘汰的。所以,不用担心以后发不出饷银来。”
看冯庸自信满满的样子,警卫班长也不再说什么了。反正只要冯庸自己不出什么事,其他事情任他自己折腾吧!
在冯庸选兵结束没多久,二十八师的大门也打开了,本来二十八师里面的军需官对于冯庸他们是极有意见的,甚至还气势汹汹的过来问罪。当得知眼前的少年是大帅的大公子的时候,军需官脸色就变了,几乎献媚的讨好冯庸。
看着眼前的情况,冯庸当然不会客气,打着冯德麟的旗号,敲诈了两百支步枪。更让冯庸欣喜的是,二十八师竟然有一批新到的德国产毛瑟1898式。这可是德国的制式步枪。
德国在1898年采用新改进的1898式毛瑟步枪作为制式步枪,新步枪被德国军方命名为gewehr1898,通常缩写为g98。主要特征是固定式双排弹仓和旋转后拉式枪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德国军队步兵的制式步枪,毛瑟式枪机以安全、简单、坚固和可靠著名,绝大多数手动式步枪都是根据其设计的旋转后拉式枪机应用或改进而来。毛瑟步枪及其变型枪几乎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标准装备。
看到这两百只还没有擦掉抢油的新家伙,冯庸当然不会客气。然后又从二十八师的军需库里面挑选了一百只还算比较新的汉阳造。
汉式(汉阳造)步枪
汉阳造
作业原理:旋转枪栓,双前栓榫锁定,手动,弹匣容量:外露单排弹仓,5发,曼里夏式弹匣。瞄准具: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最大有效射程1300米,无狙击镜。口径:7.92issionrifle。
汉阳造虽然是仿照德国1888式步枪生产的。但却是目前国内能够生产的最先进的步枪。但是和同时期的毛瑟98相比在实用上差一些。在德国1888式步枪属于老式步枪。但是在中国因为便宜的造价,生产的数量极为惊人。
虽然汉阳造不如毛瑟98,但是现在这种情况,能够偷偷从二十八师的仓库里面提走200支毛瑟98步枪已经要偷笑了。所以,占尽便宜的冯庸,带上最够的弹药,冯领着五百新兵组成的独立营启程北上。




卫国大军阀 第五章 北上
将征集起来的五百多名士兵分成四个中队,由冯德麟派来的几名警卫班士兵做为临时主官。虽然冯庸前世只是个二流大学的毕业生,学习的还是暂时没什么用处的经济学。但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嘛!那些先进的解放军训练大纲和特种部队训练的计划对于眼前这些刚放下锄头的农村汉子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冯庸却是可以训练他们的纪律意识。军队是纪律打造的钢铁部队这句话冯庸可是记在心里。
在北镇外围的一片打谷场上,冯庸将自己大学时期接受军训的项目交给了他们,完成了对这些新兵蛋子的第一次训练。
整编的方式是按照前世自己大学参加的军训的形式完成的。然后冯庸教导大家基本的队列操练和军容军纪。
让冯庸有些失望的是,这些人虽然各个身体都不错,但是精气神和前世的军训大学生差远了。怎么说呢!这些人没有后世年轻人的朝气,更别说那些彰显个性的非主流了。这些士兵们的眼神虽然睁得很大,但是却能从心底感到到一股奴气。冯庸知道这种奴气是现在底层中国人民的通病,但是他看了却是一阵难受。
虽然这些新兵大都大字不识,但是基本的操练项目比较简单,容易接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训练,终于有模有样了。
当然,进步最大的当然是由126名识文断字的新兵组成的教导队了。别说,这有文化的人脑子就是好事,比较容易理解并且贯彻冯庸的命令。
冯庸对于这126名教导队员极为重视。这些识文断字的人,就是今后自己训练强军的基础。后世来的冯庸可是明白拥有坚定信仰的有文化的军队战斗力是多么的强悍。所以,冯庸亲自成为这支教导队的主管,准备影响他们的思想,让他们真的为他所用。而方法更是使用了一种后世人谈之色变的方法——传销。搞经济的冯庸对于传销可是有很深入的了解。当然,前世的冯庸可没有参加过传销,只是闲着无聊的时候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没想到现在就派上了用场。冯庸不是神,传销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控制教导队的思想的,而且这种思想还是冯庸建军的指导思想——保家卫国。在开始的时候只要在这些有文化的教导队新兵中洒下一些火种。
利用一上午的时间完成了队列训练,冯庸开始启程北上。今晚的宿营地在抚顺。在队伍还都是新兵,又没有车马运送的情况下,一下午走二十公里,对于现在的二十八师独立营是个挑战。
而且他们每个人身上还携带着枪支弹药。当然,现在弹药还在被统一管理,根本就没有下发给独立营的士兵。因为冯庸可不能保证这些新兵拿着拿着有弹药的枪会不会走火伤人。而且,现在是行军途中,根本就没有机会练习枪法。
当天色黑下来的时候,众人终于进入了抚顺。现在的抚顺当然没有后世那么大的规模。现在的抚顺还只是一个大一点的城镇。在这里有一个二十八师的保安团。冯庸独立营的伙食就在那里解决。
因为从奉天进入吉林这一路上都有二十八师的驻地可以补充给养,这也让冯庸的独立营不用担心后勤辎重问题。
抚顺的保安团长一听说少帅到了,丝毫不敢怠慢。虽然时间紧急,但是还是给每个独立营的士兵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虽然这里的食物比不上冯府的精细,但是劳累了一天,冯庸觉得眼前粗劣的食物格外的香甜。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冯庸的独立营就出发了。毕竟,今天的路程有点远。再加上,冯庸已经将这次北上当做独立营的一场特殊训练。作为自己人生中第一支队伍,冯庸极为重视。整个训练计划都是他一个人制定的,甚至还全程参与到训练中去。
负重行军,这对于一个原来从没有吃过苦的公子哥来说是个挑战。当昨天晚上来到抚顺,看着脚上几个血泡的时候,冯庸差点选择了放弃。但是想到北方蠢蠢欲动的俄国老毛子,东方虎视眈眈的小矮子,再想到中国和日俄两国的差距,想到中华民族将要经历的苦难,冯庸心里就充满了力量。感到自己现在受到的这点苦根本就不算什么。
下一站目标是铁岭。现在的铁岭,规模还不如抚顺。但是这里却是有个二十八师保安团,也就是这里有独立营的辎重。其实这也是冯德麟的意思。一是可以让冯庸的独立营快速的上路,减轻负担,另外也方便自己随时掌握自己宝贝儿子的行程。
第二天的行军比第一天还要艰难。不光是行程变远了,还有一点就是昨天一晚上,严重缺乏训练的队伍根本就没有休息过来。甚至很多士兵浑身酸疼,使不上力气来。但是即使是这样,冯庸也没有丝毫停留下来的意思,反而不断的催促着大家前进。
12345...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