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大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睡醒的兔子
“总理,可是山东的军力并不集中,而且大部分都是些缺乏战斗经验的地方部队。凭借这样部队,想要抵挡住东北的十万大军恐怕有些不现实。”
“给江苏督军李纯,安徽督军张勋发报,让他们率领精锐部队南上阻拦东北军!”段祺瑞说道。
南京!
冯国璋入住原本的总统府。然后快速的接手整个南京的防务。冯国璋不知道,他这种作为有些惹恼了安徽督军张勋。
张勋这个人虽然也算是北洋的人,但他却是北洋中资历很老的人,算是正统的清朝培养出来的人才。最重要的是,张勋这个人心向着满清。始终想要恢复满清的法统。只是因为全国革命的浪潮。北洋掌握大权,他张勋武力反抗,只能随波逐流。但是他的心头却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是满清的臣子。
原本他以为自己这一辈子也没机会恢复满清的法统了。但是,冯国璋突然来到南京给了张旭机会。虽然北京这半年闹得很欢,但是现在冯国璋代理大总统的名义却也是实打实的。如果张勋控制了冯国璋,就有可能控制整个北洋政府,然后利用北洋的力量迎清帝归位。张勋相信,只要满清皇帝能够登高一呼,整个民国心向大清的臣子都会群起响应。到时候恢复满清统治,他们就是定国的功臣。
当然,虽然安徽距离南京很近,但是南京现在却是属于江苏。是北洋三督之首李纯的地盘。虽然在江苏境内也有很多他张勋的旧部。但是如果不仔细谋划,也未必能够有所动作。
临时总督府。
冯国璋脸色阴沉的看着手中的电报。
“大总统,总理的电报?”北洋三杰之首的王士珍问道。
“不错。启瑞兄的电报措辞很严厉啊!他质问咱们为什么背叛北洋!”冯国璋叹了口气说道。
“背叛北洋?总理这样说就严重了。热河和察哈尔已经完全落入东北军的手中,北京从战略上来说已经成为一座孤城,作为北洋的首都,北京已经不适合。我知道启瑞兄对北京城的感情,但是相比于一座城市的得失,北洋的未来更加重要!”王士珍沉声说道。
“聘卿兄!事情不能这么说。咱们出走北京城确实做得有些过分,启瑞兄有些怨言也是应该的!”冯国璋倒是能够理解段祺瑞的想法。自己作为北洋政府的名义领袖,在北京最危险的时候,选择了撤离,这对北京周边的抵抗北洋军是个沉重的打击。
“总统,相比于启瑞兄的死磕,为了北洋的生存,咱们必须做出退步。况且,这个中央政府看似风光,但是他戴着的枷锁实在是太多了。冯庸想要当曹操,咱们可以给他机会。但是不要忘了。咱们中国名义上是独立的国际,但是实际上却是列强们的殖民地。这样的中央政府只会受到列强的打压。咱们北洋掌控天下,为什么财政如此紧张,还不是因为民国的海关税收全都被外国人哪去。咱们北洋处处受制于西方列强。否则凭借咱们北洋在中国的影响。小小的东北和西南只是跳梁小丑。”王士珍倒是对这些不以为然。
王士珍能够压过段祺瑞和冯国璋坐上北洋三杰之首的地位,眼光确实不凡。而且他经历了满清和北洋两个在列强铁蹄下瑟瑟发抖的软弱政府。甚至西方列强对这个国家的压迫。
“虽然你的分析是对的。但是北洋政府是我等努力半生打下的天下,如此放弃,实在是于心不忍。聘卿兄,现在我需要你的帮助,咱们北洋不能灭亡,而且山东境内的启瑞兄咱们也不能不管。你看现在咱们应该怎么办?”冯国璋一时间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大总统,咱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通电全国,宣布迁都。虽然失去北京很可能让咱们失去了中央大义。但是对现在人心惶惶的北洋来说,有一个零头的政府总是有些归宿。而且你可是北洋政府的代理大总统,在南京另立中央还是说得过去。”王士珍说道“不错。我已经命令曹锟部兵分两路。吴佩孚率率领精兵北上河北,抵挡东北张作霖的部队。曹锟率领剩下的精锐部队南下南京。协助咱们另立中央!”冯国璋沉声说道。他这次出逃的理由,除了北洋凭借那些力量压根不可能完全抵挡住北京之外。还有就是他冯国璋不想当一个没什么实权的傀儡。他和段祺瑞虽然是北洋的袍泽,理应相互亲近,但是段祺瑞这个人权力欲极强,喜欢把所有权利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虽然冯国璋是民国大总统,但是直系力量略弱于皖系,他冯国璋在北洋也只能服从段祺瑞的暗盘,成为一个傀儡。段祺瑞军政一把抓,这是冯国璋不能容忍的。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三百一十三章 倒霉的陈炯明
冯国璋刚刚占据南京,准备大干一场,再现北洋的光辉。毕竟原本的北洋政府是段祺瑞在当家,他冯国璋虽然是名义上的总统,但那只是个傀儡。现在的南京政府可是他冯国璋说了算,更何况他的背后还有北洋三杰之首的王士珍辅助。而且南京所在的江苏又是他的根基之地。冯国璋现在是前所未有的有信心。
“报告大总统,山东历程的段总理发布明码命令,要求江苏李纯部和安徽张勋率兵北上抵抗东北军的进攻。”冯国璋手下的情报部官员说道。冯国璋从北京出走,带出了不少的直系官员。所以,他能够在极短的的时间内,成立一个政府的架子。
“山东?看来启瑞兄是要在山东和东北好好的打一场啊!传我的命令,以总统府的名义,发电要求李纯和张勋服从段总长的命令,北上山东抵抗东北军。同时命令河南督军赵倜率领豫军主力北上河北,协助吴佩孚抵抗东北的进攻。”虽然他提前逃出了北京城,更是远远的逃到了南京,但是这不代表他不认可段祺瑞的防御政策。对于东北军的攻击,冯国璋深知,如果北洋军不能将东北压制在河北和山东两省之内,恐怕整个形势对北洋就不利了。毕竟失去了山东和河北的屏障,整个北洋剩下的省份已经不多了。虽然都是中原腹地的省份,但是内部关系却也错综复杂。
对于冯国璋的命令,李纯倒是选择了支持,率领苏军的主力启程北上山东。现在东北军已经打入山东腹地,如果北洋大军不能够阻拦住东北军,那么河南和安徽就会首当其中成为东北军打击的重点。到时候战场烧到江苏,他李纯未必能够讨到好。毕竟屡屡受创的孙军,兵力也是捉襟见肘。
张勋接到冯国璋和段祺瑞两方的电报。一时间陷入了两难。他有心率军进入兵力极度空虚的南京,控制北洋政府的军政大权。但是他又担心自己这样做会激怒北洋的大佬。毕竟北洋现在绝大部分力量还在段总长的控制之下,冯国璋总统只是流于表面。经过思想斗争,张勋也看清了形势,发表附和声明,带领他的武卫军北上山东,加入段祺瑞北方抵抗军的战斗序列。
在两方发布出兵声明之后,南京总统府随之发表全国通电,宣布:北洋政府首都从北京迁到南京。并由北洋三杰之首王士珍正式在冯国璋总统的命令下组建内阁,担任临时内阁总理。原北京政府内阁总理段祺瑞复任陆军总长,指挥全国的武装力量。
冯国璋这个时候拿下段祺瑞内阁总理的称号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如果段祺瑞还兼任着内阁总理的话,整个政府的工作就无法展开。现在让他继续担任陆军总长,负责指挥全国的军队,让他的权利和之前没有什么区别。相信以段祺瑞的心性,就算心中再不甘,现在也只能认了。毕竟现在南京新政府是他冯国璋说了算。
就在南京北洋新政府踌躇满志想要大干一场的时候,福建却传来消息,原本粤军将领陈炯明发动漳州事变,率军攻破了漳州城,宣布在漳州建立粤军!
这则消息如果是发生在以前或许只是小事情,毕竟那时候北洋是个庞然大物,福建只是个边陲小省,而且陈炯明成立粤军明显有对抗两广桂系的意思。但是现在北洋新政府刚刚在南京宣布成立,北洋的地盘本就缩水了不少,使得剩下的任何一个省份都对北洋恢复实力有大帮助,所以重视程度自然截然不同。发生这样的事情,简直就是打脸,赤裸裸的无视北洋新政府,无视他冯国璋。
“给李存厚发电报。质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堂堂福建督军,掌握一省的军政大权,怎么能让一个失去根基的人攻占了福建南部重镇。我给他十天的时间,无论如何要给我破灭这股叛逆。擒拿反贼陈炯明。”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新政府成立也要有新气象。而陈炯明这次的动作很不幸的撞在了枪口上。
按照陈炯明原本的想法,他成立粤军,对阵两广,肯定会受到北洋的赏识,虽然获得福建督军这样高位的可能性不大,毕竟福建督军李存厚也是北洋的干将。在福建的根基也算比较深厚,如果不是因为北洋经历大战,从福建抽调了太多的士兵,蒋介石想要凭借三千人的新兵就偷袭漳州这样的重镇只能是笑话。
福建,福州。
“该死的陈炯明,他哪里弄来的军队,竟然在如此段的时间内拿下漳州城。他不在上海安心的当他的寓公,这个时候跑出来干什么!这不是添乱嘛!”福建督军李存厚在看到陈炯明的通电之后,也是愣了好久,一开始他还在为陈炯明手段感到佩服。毕竟陈炯明那样做有很大的可能会得到北洋政府的扶持,用他来对付两广。但是在接到南京北洋政府的消息的时候,李存厚知道,陈炯明这次恐怕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漳州县。
陈炯明傻眼了。他看着手中的着两份电报感到浑身都是冷汗。
“娘的,北洋这是将从东北受的气撒到了老子的头上。”陈炯明郁闷的说道。
“将军,咱们应该怎么办?北洋和两广同时发表声明要惩戒咱们,而且北洋的军队已经在福州城出发了!咱们现在可以没有力量抵抗敌军啊!”虽然陈炯明在漳州发布了征兵令,可是这才几天的时间,抓到的壮丁实在有限,而且武器只有几十只老旧的步枪。还是蒋介石的党军看不上的落后东西,否则,在蒋介石搬空政策下,整个漳州恐怕连根毛都不会留下。
“两广方面有什么反应?”陈炯明在福建成立粤军,这是将矛头直接对准了两广,两广当然不会毫无反应。
“听说桂系少帅发布了高调的声明,并且他本人已经启程要到广东和福建的交界处。声称如果咱们不解散名不副实的粤军,陆裕光会将咱们当做挑衅的敌人进行武装攻击。”
“陆裕光!”陈炯明咬牙切齿的说道。在他和陆荣廷争抢广东的时候,陆裕光还是毛都没长齐的毛孩子,现在出名了,竟然不将他这样一位名将放在眼中,现在的陈炯明有种虎落平原被犬欺的感觉。
“联系国民党党军!”陈炯明有些难堪的说道。
“报告将军,蒋介石所在的党军已经实行了无线电静默。咱们无法联系上他们。”情报员脸色惶恐的说道。
“我知道了。现在立刻联系孙中山先生。询问国民党是什么意思?难道想要过河拆桥?”陈炯明厚着脸皮说道。
陈炯明一连发了四封电报,一封比一封口气软。可惜,国民党压根就没有反应,仿佛没有接到消息似的。但是陈炯明知道,国民党高层现在肯定还在船上,甚至有可能已经踏上了福建的土地。
福建督军李存厚的动作很快,闽军几乎在几个小时的时间就集中了三千人的军力启程南下。目标直扑漳州。并且后方还有军队作为支援。北洋动了震怒,李存厚也不敢有丝毫的保存实力了。
“将军,北洋这是动真格的了!咱们怎么办?”陈炯明的副官惊恐的说道。
“慌什么!咱们的军队怎么样了?”
“这几天召集了五百人。但是这些人都是些没经过训练的农民,再加上严重缺乏武器弹药。压根不堪使用!”副官为难的说道。
现在距离他们进入漳州还有不到五天的时间,能够征集五百人左右的壮丁就不错了。
“五百人?哎!如果在给我一段时间,我就可以训练出一支真正的部队!该死的蒋介石,竟然将俘虏的保安团中的青壮都带走了!否则,本将军也不会如此被动!”陈炯明郁闷的说道。
“将军,你不会是想要和敌人硬磕吧!咱们可是只有五百人,现在连兵都称不上,敌人却是北洋三千正规军队,而且南方的桂系也是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抵抗只有死路一条,希望将军三思啊!”副官满脸惊恐的说道。
“知道了!你现在去解散队伍吧!将咱们的心腹力量召集起来,咱们离开这里!”陈炯明郁闷的说道。本以为可以借助国民党制造的机会,博取北洋的好感,然后借助北洋的力量重新上位,可惜。这个时候北洋被东北打的跟狗似的,自己动手的时候压根就不合适。所以,这也注定了他这次要暗淡收场了!
“将军,咱们还回上海吗?”副官松了一口气问道。
“不!咱们去香港!去避避风头!”上海虽然不错,但是毕竟那里还是北洋的地盘,现在他的动作打了北洋的脸,陈炯明也害怕北洋的高层想要感到他,毕竟在这个乱世,当权者杀死自己这样一个过气的军阀实在是太容易了。即使自己躲在租界中。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三百一十四章 国民党吞并福建(上)
闽军李存厚的军队刚刚过了泉州,陈炯明就在漳州通电下野,本人也以极快的速度离开漳州,赶往港口码头,准备乘船去往香港。
陈炯明的通电,让北洋政府上下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毕竟自从和西南蔡锷开战以来,北洋连续的吃败仗,使得整个北洋这个体系都弥漫着一股腐朽的味道。但是现在陈炯明的逃离,让北洋得到了一丝胜利的慰藉,使得南京北洋新政府出现了一丝生机。毕竟没人愿意跟着一个没有前途的政府。
福建督军李存厚看到这份通电,整个人都轻松下来。陈炯明通电下野,然后出走国外,原本被他占据的漳州也就自然的回到了北洋的手里,所以李存厚这次进军变的没有丝毫的意义。要不是冯国璋要求他继续南下,驻防福建和两广的交界处,恐怕他李存厚的军队早就打道回府,返回福州了。毕竟福建的地形实在是太不利于行军了。长途行军更是一种灾难。
因为陈炯明通电下野,李存厚认为整个福建都没有可以抵抗他们的力量了。所以,大军整个松懈下来,甚至连斥候都收了回去。
“团长,敌人已经进入咱们的包围圈了!”国民党党军第一团埋伏在这面峡谷两侧已经一个晚上了。早晨的露水让整个伏击阵地湿漉漉的。弄在身上非常难受。党军成立时间不长,没有经历过什么大战,所以如果北洋军派遣斥候的话,是很容易发现他们的伏击阵地的。可惜,北洋太自大了,他们注定要为自己的自大付出血的代价。
“再等一等!”何应钦眼睛死死的盯着下方毫无防备的军队。这只军队虽然看起来比较精锐,但是太自大了。没有丝毫的防备。这样的好机会何应钦当然不会放过。他要利用这次机会,将这只部队全歼。
看到三千多人的北洋军全部进入包围圈,何应钦举起手中的步枪,非常果断的扣动了扳机。
啪!
一名军官应声而倒,证明了何应钦不俗的枪法。
“打!”
啪啪啪……山谷两侧响起密集的枪声,毫无防备的北洋军瞬间就被放倒了不少。剩下的士兵在毫无遮拦的官道上只能以同伴的尸体作为掩体,向着两方高地上还击。
因为党军的弹药并不充足,所以,在交火没多长时间,何应钦就开始变招了。
“冲锋!”何应钦大吼道。并当先从战壕中冲出来。
“杀……”党军第一团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早已经被打懵了的北洋军很快出现溃败,然后最终在为首旅长的带领下,举枪投降。
“胜利了……”战场上响起一片欢呼。何应钦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要知道,严格说起来,这次伏击才是党军真正参加的大战。能够取得全歼敌人的成果,已经让何应钦非常兴奋了。
“打扫战场,将俘虏集中起来。”何应钦兴奋的招呼道。
“报告团长,军长来了!”只见在远处,蒋介石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来到战场。
“报告军长,党军第一团,顺利完成作战任务,全歼北洋闽军半个旅,俘虏北洋旅长在内的军官八十六人。”何应钦兴奋的说道。
“很好!非常好!应钦,你的功绩我会上报给总理的!希望你们一团不要骄傲,继续努力,为革命的胜利贡献力量!”蒋介石满意的说道。
“是!保证完成任务!”何应钦大声说道。
“对了,应钦,这是王柏龄,我新任命的二团团长,二团是新成立的部队,是以我的警卫队为基础,然后补充漳州保安团的俘虏兵成立的。部队有些不稳定,战斗力有限,希望你多帮着柏龄点。”蒋介石指着身后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军官说道。
“是!军长,应钦一定好好协助王团长带好部队!”何应钦表现的很恭敬。蒋介石满意的点点头。
“何团长,以后咱们就是同僚了。希望以后多多指教!”王柏龄笑着说道。
“王团长客气了!”何应钦点点头。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过多纠缠上,而是陪着蒋介石视察了战场了。并且看缴获的武器弹药。看着堆积如山的武器弹药,蒋介石大为兴奋。要知道,这些枪支弹药对党军来说可是预示着更多的部队。福建虽然多山,人口比中原腹的省份少,但是他地处东南,相比原东北等偏远之地,人口却也不少了。所以人口对于党军来说不算什么,只是武器弹药比较困难,毕竟没有根基的国民党财力实在有限,国际军火市场又因为一战的原因,军火弹药的价格贵的要死。凭借购买,国民党压根就养不起一支万人规模的大军。
但是缴获就不同了。打下了漳州县城,俘虏了两千人的保安团,那可是两千人枪,虽然枪支基本上都是老式步枪。但是毕竟是现代步枪,就算稍微落后点,只要用好了,还是很有战斗力的。现在伏击了北洋的三千正规军,缴获的武器弹药堆积的和小山一样,而起这次缴获的步枪在国内性能还算是相当不错的汉阳造。最让蒋介石兴奋的是,因为北洋军毫无防备,他们在前进的时候,枪支基本上都是关着保险的。再加上党军的伏击来的很突然,很多北洋士兵连枪都没开就被干掉了。后勤辎重的一些武器弹药也白白便宜了党军。
“发财了!真是发财了!”蒋介石看着眼前的武器弹药,小声呢喃道。不是蒋介石土包子,他虽然在日本学了军事,但是他本人还从来没有担任过军队高层。也就没有见过这么多的武器弹药。
“中正!咱们下一步怎么办?”廖仲恺脸色沉重的说道。他作为党军的党代表身份跟着蒋介石的。虽然他是国民党的党代表,说起来在党军中应该有很高的权利。但是廖仲恺知道自己不懂军事,所以,整个党军是蒋介石一个人说了算。而且这也是孙中安的安排。现在党军全歼了北洋闽军的先锋部队,那么党军和北洋的关系就不可调和。现在的党军就算加上新成立的二团,兵力也只有四千多人。如何是北洋这样的庞然大物的对手。
但是蒋介石丝毫不担心。似乎北洋并没有被他放在眼中。
“仲恺,我现在算是明白东北军为什么能够发展的这么快了!”蒋介石突然开口问道。
“东北军?”廖仲恺讶然,不知道蒋介石为什么突然提起东北军来。
“掠夺,缴获!这果然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东北军从成立初期,从打土匪开始,一路凯歌,那么缴获也会越来越多。而且士兵经过战争就会变的精锐,然后打更多的胜仗,用缴获的武器弹药补充新兵,扩编部队。这就是东北能够如同滚雪球般膨胀的原因!”蒋介石兴奋的说道。
“是啊!掠夺是最快的发展方式,但是东北军的掠夺是建立在他们不断胜利的基础上的,如果东北军失败了一次,恐怕这种发展就会被打断,甚至还有可能陷入完全的被动甚至崩溃的境地!从这一点来说,东北的冯少帅运气真的很好!”廖仲恺感叹道。东北军从成立,身经百战,竟然没有出现一次大的失误,这除了东北能人辈出之外,冯庸的运气也好的让人咂舌。否则冯庸也不可能用一年的多时间就统治中国大半的领土,建立几十万人的精锐军队。
“咱们消灭了北洋闽军的先锋部队,不但让咱们的火力得到极大的加强,而且还大大消弱了北洋在福建的力量,这正是咱们的机会!”蒋介石兴奋你的说道。
“中正,你的意思是?”廖仲恺神色一沉说道。开始的他就不同意这个时候伏击北洋,毕竟北洋这样的庞然大物不是现在的党军能够招惹的。
“咱么率军北上,直接攻击福建首府福州。擒拿福建督军李存厚。”蒋介石自信的说道。见识了北洋军的战斗力,蒋介石心头就有了这么一个疯狂的想法。
“你疯了!福州可是有上万的闽军精锐部队,咱们党军现在只有一团有些战斗力,二团是俘虏兵编成的,能有多少战斗力谁也说不准,就凭借这样的军力,你却想进攻福州。这怎么可能!这种行动是找死,我不答应,总理也不会答应的。”廖仲恺激烈的反对道。
“仲恺,事情没有你想想的这样严峻。福州的闽军经过北洋不断的抽调现在是不是还有万人已经说不准,更何况,现在还被咱们干掉三千。所以,我认为福州的北洋军就算比咱们党军数量多,也多不了多少。更何况,咱们也不是直接找北洋硬拼。我的意思是咱们先运动到福州附近,寻找战机。”蒋介石说道。
“只是寻找战机?”廖仲恺的脸色好看了很多。要知道,对他们这些国民党高层来说,党军就是整个国民党的希望,他绝对不希望党军出大事。所以,廖仲恺听到蒋介石不是去硬拼,心中松了一口气。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