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大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睡醒的兔子
和西部战区重机枪火炮等武力缺乏不同。北方战区可谓是整个治安总队中火力最猛的。上次剿灭两万龙卫军缴获的山炮团和重机枪团全部装备给了警卫旅,再加上刘黑在吉东南弄来的家当。整个北方战区拥有重机枪三百多挺,山炮三十六门,迫击炮近六十门,火力空前的强大。
在发动攻击之前,警卫旅的山炮团全部调归战区指挥。刘黑将三十六门山炮,六十门迫击炮组成炮兵阵地,趁着天色还未亮的时候,发动了猛烈的炮击。
这个时候的龙卫军已经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东北虎的覆亡在即,过江龙的高层乱成一团。虽然龙卫军的指挥官,四大金刚之首的金龙许之龙多次要求龙卫军撤回黑龙江省,可是金龙的汇报如泥牛入海,丝毫没有回应,三万龙卫军就这样尴尬的停留在吉林的土地上。还好过江龙的后勤并没有停止对龙卫军的供应,否则,他们早就撤回去了。
金龙能够在过江龙的势力中做到四大金刚之首的位置,除了他那出众的能力之外,还和他的身份有关系。过江龙姓许,而许之龙则是过江龙的亲侄子。而且是从小被过江龙收养,关系极为的亲近。就是因为这层地位,许之龙才能位居四大金刚之首。毕竟作为过江龙最信任的心腹,手中的权利是非常大的。
和健壮的东北虎座山雕不同,七十多岁的过江龙虽然在三大土匪中年龄算是最小的,但是早在五年前就已经下身瘫痪不能走路了。过江龙内部的倾轧也极为的严重,过江龙的嫡系血脉都想要继承过江龙的一切,可惜,到目前为止,过江龙的几个儿子之间并没有表现特别出众的,过江龙虽然下身瘫痪,但是也和其他几大匪首一样,丝毫没有放权的意思。
至于金龙会领军南下,除了是过江龙老爷子的意思之外,还有一种是不想过分的卷入过江龙子嗣之间的斗争。毕竟虽然自己是过江龙一手养大的,但毕竟不是过江龙的儿子,他根本没有资格继承东北虎的家业。所以,金龙就出来躲清闲了。
三旅的攻击在金龙看来并不突然,而金龙早就料到敌人的实力不止这些。毕竟上次南下的龙卫军两万多人可是被四千敌军生生阻挡了三天两夜,没理由敌人人数多了,反而始终在后退。所以,这段时间龙卫军的防御极为的严格。要不是黑龙江的情报迟迟没有传达过来,恐怕他早就带人回去了。
不过他虽然想到了敌人会进攻,但是却没想到敌人的进攻如此猛烈,一开始就是一刻钟的炮击。远程的山炮,近程的迫击炮。当场就将龙卫军打蒙了。三旅的前后反差太大,龙卫军士兵都有些愣神。
冯庸部本来没有炮兵,也就没有储存过山炮炮弹等物资。这些炮弹可是上次缴获的龙卫军的,这次正好用来打他们。虽然不多,但是打个几刻钟还是没问题的。
敌人的炮声一停,金龙立马重新布置阵型,并且分散士兵,因为没想到敌人会进行大规模的炮击,毫无防备的龙卫军损失不小。
刘黑打仗和他的人一样,就一个字,那就是猛!刘黑不屑于使用那些乱七八糟的计策,在他想来,再高明的计策在绝对实力面前都会失效。所以在炮声停止的时候,三旅就吹响了冲锋号,全旅两万多人发动了冲锋。好在士兵虽然冲锋但却是散兵阵型,即使敌人现在炮击,也不可能对三旅造成不可弥补的伤亡。
“杀……”
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敌人。金龙脸色狂变。
“疯子,敌人的指挥官是个疯子!上万人的部队怎么能这样打仗!”他认为敌人会上来发动几起试探性攻击,探查龙卫军火力的分布。但是刘黑的做法,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当然,在中国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这种上来就发动集团冲锋的,但那都是兵力占优势的一方行动的。而目前,龙卫军的人数要比刘黑的三旅多一半,即使三旅有山炮团恐怕也很难一口吃下龙卫军吧!
轰轰轰!
战场上到处都是手榴弹的爆炸声。龙卫军的防线在风雨飘摇,已经有龙卫军冲出敌人的战壕,龙卫军的机枪,迫击炮更是三旅士兵炸的重点。刘黑这段时间的练兵也是卓有成效的,三旅更是根据吉林北部的地形特点,创造了很多使用手榴弹的方法。事实证明,这些土方法确实对龙卫军造成很大的杀伤。
三旅士兵进攻虽然也有喊杀声,但是却也很容易辨认,满脸通红,兴奋冲锋的基本上都是扩编后加入三旅的新兵。那些脸上淡漠,动作娴熟的就是老三团的老兵。这些老兵可以说是刘黑手把手教出来的杀人技巧。在经过战场的实际磨练,杀人堪称恐怖。他们动作简练,对手只要中招,就只有死亡一途。
三旅士兵学习也和别人旅团不同,别的旅团基本上都是磨练基本战技,然后让老兵传授战场的经验,但是三旅的士兵却要牢记人体八大要害,而且平常的攻击就是围绕这些身体要害进行的。所以三旅从来都是用稻草人训练的。而且从来没有对练。所以,三旅的新兵只要经历过了第一场战阵并且活下来的,都会成为恐怖的士兵。
那些跟着刘黑最久的老兵,甚至性格都有些阴沉,而且悍不畏死,就算死也会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正是这种凶悍,使的三旅人数虽然处以劣势,但士气却是越来越高昂,而龙卫军的脸上恐惧之色也越来越浓郁。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原来还在嘲笑的胆小鬼竟然化身恶魔,无比凶悍的拧掉自己的脑袋。三旅士兵所过之处简直是一片人间炼狱,受伤倒下的基本上都是三旅的士兵,而地上更多的则是已经死亡的龙卫军。三旅越战越勇,龙卫军节节败退,虽然后面有着督战队,但是督战队毕竟不能监管整个战场,在督战队照顾不到的地方已经出现了逃兵。
金龙脸上出现恐惧神色,他终于知道为什么血龙会全军覆没了。这伙士兵简直不是人,而是魔鬼,一圈淡漠生命的魔鬼。而且这支队伍身上有一种嗜血的凶悍。
“将本帅的警卫部队全都投进去,一定要抵挡住敌人的进攻。”金龙神色难看的说道。在刚才的恐惧过后,金龙感到深深的耻辱。两万人打三万人,三万人竟然被压着打,甚至有不稳崩溃的迹象。这是骄傲的金龙不能容忍的事情。
一队主帅的警卫队基本上都是整个队伍中最精锐的部队。毕竟如果主将出什么问题,士兵再强大也没用。所以警卫部队的投入,使的龙卫军又重新稳定下来。双方陷入胶着状态。
“司令,怎么办,咱们的人数毕竟处于弱势!”刘杉说道。刘黑瞟了他一眼,什么都没说,丝毫没有要收兵的意思。毕竟现在双方绞杀在一起,谁撤退谁就会受到巨大的损伤。
“命令山炮团,炮火延伸,对龙卫军的后方开火,记住,炮弹不要打到人群里。”刘黑想了想说道。
山炮团再次开火,吓了龙卫军一大跳,本来正在上升的士气戛然而止。看着在头顶飞过的炮弹,听着近在咫尺尖锐的轰鸣声,看着退路上被炮弹炸起来的灰尘,龙卫军不但没有因为后路被阻而激起求生的念头,反而士气大弱,而三旅的士兵则士气大振,三旅的士兵开始大占上风,局部地方甚至取得了压制。
轰轰轰!
在龙卫军后方阵地上终于响起了炮声。龙卫军也有山炮,规模同样是一个团,只是这个团的山炮比三旅的要陈旧一些,型号也要老一些。毕竟北方战区控制的炮兵团中的装备是过江龙组建的第一支炮兵,装备当然是最好的。后来组建的炮团质量就差多了。
敌方火炮的开火,却是提升了龙卫军的士气,但是毕竟双方的士兵绞杀在一起,龙卫军炮兵也不敢将炮弹打到人群里。但是打治安总队的炮团又有些够不到。这就让敌人的炮团极为的憋屈,这也是敌方的炮团始终没有开火的原因。
北方战区总部,刘黑眼睛一亮。敌方的炮兵出现了,那么说敌人的底牌基本上也就没有了。
“命令炮兵前移,攻击敌方炮兵阵地。”前段时间的纠缠,让刘黑对于龙卫军的炮团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知道龙卫军的火炮不如自己的山炮射程远,所以一开始三旅的炮兵阵地就设立在敌人炮兵够不到的地方。这也是龙卫军的炮兵迟迟不肯开火的原因。
在冰天雪地里移动山炮是很费劲了。但是三旅这边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三旅早就想到可能要将炮团前出,所以在炮团阵地前面提前设立好了炮坑,只要将山炮推进去就行了。
双方火炮停止了,只剩下战场上还在绞杀的士兵。双方主帅无比紧张。刘黑面沉如水,用望远镜看着远方绞杀的战场默然无语。相比于刘黑,金龙更是心中戚戚,这一战必须赢,然后龙卫军乘胜尽快撤离吉林省。毕竟损失惨重他已经预料到了。而且这一战不能败,如果败了,他也有可能像血龙一样面临全军覆没的下场。
卫国大军阀 第九十八章 大铁路计划
第二更送上,求推荐收藏!!!
…………………………
西部战区战火基本停息,北方战区鏖战正酣。貌似平静的吉林省政府驻地长春市却是暗流涌动。原因就是省政府抛出来的大铁路计划。
“省政府拟定在未来几年内修建以长春为核心的铁路网,目前先修建两条主干线,两条主干线第一条是从四平起始,北上经长春市直通哈尔滨,另一条是从吉林和朝鲜交界处的盐边县西进,经吉林,长春,松原,白城,兴安盟。”
两条铁路线加起来有一千五百多公里,对于能够建筑铁路的势力,绝对是个大大的蛋糕。
省政府一将这个计划抛出来,顿时引的各方势力纷纷行动。其中最活跃的就是日本人和俄国人。其次就是英国人和美国人。东北不是英美的传统势力,所以他们插进来只是想要获得利润罢了!而日本和俄国则不同。两条铁路可是贯通吉林全省,甚至对周边的奉天,黑龙将,蒙古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纵向的那条铁路,对于日本人更加重要,一旦这条铁路修通,日本人可以沿着这条铁路进入蒙古腹地。对于他们的大陆政策有着巨大的作用。可是日本政府也面临着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他们有心无力,两条铁路的修筑费用高达千万银元。还需要大量的重型设备,和劳工,这对于国内财政极为紧张的日本就像是吞不下去,又放弃不了的诱饵。
俄国政府同样面临这种情形,但是从来对东三省保持着巨大兴趣的他们,是不会容忍日本人的势力进入东三省的,但是现在俄国在欧洲大战,而且战事频频失利,使的俄国的财政已经极为拮据。而且国内一波一波的革命浪潮使的俄国政府疲于应付,对于东三省的铁路计划同样感到有心无力。
不过即使两国国内紧张,但是他们却丝毫不会表露出来。两国特使以最快的速度跑到长春市。接着美国佬和英国佬也不甘落后。法国和德国也想分一杯羹。这让偏僻的长春市一下子热闹起来。
在省政府的招待所里,几国特使天天为了这两条铁路吵架。其中日本特使山洋口介更是上蹿下跳,忙的不亦乐乎。而吉林省政府却没有丝毫要见他们的意思。
冯庸现在也很苦恼,他虽然想到省政府抛出大铁路计划肯定会遭到列强们的围观,但是却没有想到动静这么大,连北洋政府都被惊动了。想到这里,冯庸心底暗骂小日本无耻。自己没本事从省政府这里竞拍下来,竟然将注意打到民国政府的身上。而且从冯德麟那里得到的消息让冯庸脸色变得极为阴沉。小日本竟然以支持袁世凯的洪宪帝国为借口,要求铁路的修筑权。
现在袁世凯称帝了,全国各地都在反对,使的袁世凯的处境极为的不妙。这个时候,日本特使找到了袁世凯,以支持他称帝为由希望可以获得吉林省的铁路修筑权。而在冯庸看来,袁世凯极有可能答应。也是在这个时候,袁世凯才发现,东北竟然发生了变化,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竟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建立了偌大的势力。这在他看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后来了解到冯庸是冯德麟的儿子,袁世凯才在心中松了口气。毕竟太过妖孽了也不会被人喜欢。不过袁世凯对于北方这个不安分的小家伙倒是来了兴趣。至于什么东北虎过江龙之类的土匪势力,袁世凯压根就没看在眼中。在他看来,那根本就是乌合之众。他感兴趣的是冯庸的领兵能力,领兵半年以来,未尝一败,更是以不到弱冠之年就实际掌控了一省的地盘。
袁世凯称帝,比较安分的也就是东北和西北了,东北苦寒,西北贫瘠,都不如中原腹地富饶。但是两地的民风彪悍,却是个征兵的好地方。自从袁大总统不安于现状,坐上这个位置之后,全国的反对他料到过,但是北洋军内部的反对却是让他始料不及。他的心腹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竟然联名反对他称帝,使的袁世凯的根基北洋内部变得风雨飘摇起来。
作为军事强人,袁世凯当然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内部动乱,他就将眼光看向了外面。本来列强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惜现在国人的觉醒,民族自尊心复苏,对列强对于华夏的一举一动越加关注,尤其是孙中山一行人不甘心权利丢失,始终在找民国政府的麻烦,这次称帝更是让孙中山等人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鼓动全国来反对自己。但是和辛亥革命不同的是,那次袁世凯有着北洋军的全力支持,凭借着强大的武力登上了民国首任大总统的宝座。但是这次强大的北洋军竟然和他离心离德。再加上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的渗透。北洋军已经不是铁板一块。而且随着内部权利的倾轧,北洋军内部也分为两大派系。直系,皖系。皖系以北洋军巨头段祺瑞为首,直系以另一位北洋巨头冯国璋为首。两方都以北洋军嫡系宣称。同时都想压对方一头。冯段两人之所以反抗袁世凯称帝,还不是想要在袁世凯死后继承北洋军领袖的位置,成为中华民国的下一任总统。如果袁世凯称帝,那就没他们什么事了。冯段两人当然不会同意。但是摄于袁世凯巨大的威望,现在还只是动口,段祺瑞致电袁世凯:“恢复国会,退位自全”。冯国璋也是电报不断。
冯段两人的心思又怎么可能瞒得过袁世凯。其实袁世凯自己心中也暗暗后悔。这次称帝袁世凯是受了以杨度为首的君主立宪派人士的蛊惑,在加上长子袁克定迷恋太子之位,极力欺骗袁世凯。再加上至高无上皇位的诱惑,让精通忍道的袁世凯也忍不住头脑发热了一把。
既然现在已经登基,以袁世凯的心性,当然不会轻易的放弃。日本人的提议袁世凯也看不上。他比谁都清楚小日本的狼子野心。纵观袁世凯的一生,虽然多被人诟病,但是却不难看出他是个民族主义者。从担任朝鲜总督,到前段时间手段高明的解决蒙古问题,袁世凯都表现出了对于祖国领土的狂热。日本的特使让他看到了东北的情况。日本虽然霸道,但是却也不敢小看民国的力量。民国几十万北洋精锐陆军绝对不是吃素的。民国虽然贫困,但是人口众多,战争潜力比日本还要打。现在的日本远没有和中国打国战的能力。所以,在心底里,袁世凯是不畏惧日本的。
相比于日本人的条件,袁世凯对冯庸这个东三省少帅倒是更感兴趣。因为贸然称帝,袁世凯的身边缺乏一支强有力的部队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冯国璋和段祺瑞这原本的左右手也因为称帝事件对自己离心离德。袁世凯虽然心痛,但也无可奈何。毕竟冯段两人的行为也是人之常性。而东北的张作霖和冯德麟只能算是北洋军的边缘人物,平常大佬看不上的小势力。冯张两人关系紧张,自然不会联合成为奉系军阀。
最终,日本政府没有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袁世凯却正式发表任命,任命冯庸为吉林省督军,署理吉林省军务。这则消息让整个东三省的各方势力都震惊不已。要知道,冯庸的老子冯德麟和岳父张作霖还只是奉天的一方统领,连奉天督军的位置都没有拿下来,而小一辈的冯庸已经当上吉林督军了。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反观吉林省政府则是一片欢腾。吉林督军,民国政府的正式任命,说明冯庸在吉林省的作为已经获得了民国政府的认可。可就连冯庸自己都搞不明白袁世凯这是玩的哪一手?
随着冯庸被任命为吉林督军,省政府也正式开始对吉林省大工业区计划的竞标。当然,因为早有计划,所以这场竞标被日本人拿下来了。英美虽然不甘心,但是却也没办法,西方的大战,让霸道的英国了也有些力有不逮的感觉。俄国人自然恼怒异常,但是谁让他不如日本人对自己狠呢!日本人自然欣喜若狂、但是欣喜过后,对于吉林省政府提出的条件又感到困难。
“日本政府提供修筑铁路的所有费用,以铁路修成后二十年的收益作为返还资金。日本政府和吉林省政府同时拥有铁路的所有权,二十年后,铁路所有权收归省政府所有。吉林省政府成立监察队,监督日本政府对于铁路的修筑,保证铁路的质量,同时提供修建铁路的劳动力。劳动力的报酬由日本人支付。省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友好通商,允许日本商人在吉林省境内通商,但是不允许日本人在吉林省开采矿物和购买土地。日本商人在吉林境内不得从事违反省政府规定的行业,否则将受到武力驱逐。”
日本本来还要求日本商人在吉林省境内经商获得特权,被省政府强硬的否决了。有着正式的督军身份,省政府就像有了民国政府在背后撑腰,自然变得强硬无比。日本人用出各种手段,省政府依然不为所动。冯庸知道日本人肯花大代价修筑这条路的原因就是建成后二十年的所有权,这样日本人就可以彻底了解冯庸部的实力,便于应对东三省的情况。甚至日本陆军可以以最快的速进入蒙古地区。威胁俄国东西交通大动脉——西伯利亚大铁路。这样日本在和俄国人对峙上就取得了上风。
卫国大军阀 第九十九章 黑龙江动乱(上)
感谢书友魅力虫虫和一滴汗水的打赏。兔子今天会努力码字。力求让书友大大们看的很爽!!!推荐收藏!!!
…………………………
黑龙江省,作为民国最东北的土地,作为俄国人时刻想要侵占的土地,一直备受关注。日俄战争的时候,真个黑龙江省治安崩坏,社会体系变坏。大量的老百姓不堪受辱而离开,使的黑龙江的人口在东三省是最少的。全省人口也就三四百万人。而且基本上都西南部平原地带。日俄战争后,俄国人人战败,无奈退回黑龙江以北,但是他们却在黑龙江手留下了大批扶持的土匪,这些土匪中以过江龙实力最强,经过几年的吞并,过江龙已经成为黑龙江绿林界的老大。要不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成立五万人的龙卫军。
龙卫军是在黑龙江省的西北部的平原地带成立的。再往北就是二十七师和二十八师的边防部队。过江龙虽然在黑龙江绿林界霸道,但是面对受民国政府支持的正规军,他却丝毫不敢得罪。毕竟两支正规军背后可是有民国政府和日本人两座大山。这两座大山对付不了俄国人,对付自己还不是小菜一碟。所以,过江龙也只敢在黑龙江南部活动。再加上北部也没什么人口,更加引不起过江龙的兴趣。上次冯庸突然调动二十八师南下五十里,就将过江龙吓的不轻。这也让他认识到黑龙江太危险,远不如吉林省安全。这也是为什么过江龙始终不愿意放弃吉林省地盘的原因。
在冯庸的治安总队和东北虎鏖战的时候,过江龙的内部就出现问题了,过江龙突然人事不省。让整个过江龙系统乱作一团。
从年前开始,过江龙的身体就一直不好,虽然在一直处理龙卫军的事情,但是他已经不能离开暖和的屋子了。在派遣金龙率领三万龙卫军南下之后,过江龙的身体也就越发不行了!
过江龙知道或许自己的大限快到了,所以已经开始着手处理继承人的事情了。过江龙有四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已经五十多岁了。能力虽然还可以,但是无论眼光还是魄力都不怎么样!二儿子和三儿子也只在一方面能力还行,在大局方面也不好。反而现年只有二十多岁的小儿子各方面能力都不错,有心计也有能力,只是再绿林界没有什么资历。而且前三个儿子因为年龄在黑龙江经营多年,就算老爷子想要让位给小儿子恐怕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不过经过种种考虑,过江龙还是决定将自己的位置传给小儿子,毕竟只有传给能力出众的小儿子,自己多年创立的基业才能流传下去,至于小儿子的资历为题,只要自己还活着,就不是问题。可惜就在过江龙立好遗嘱,却突然陷入昏迷。能不能醒来都是个未知数。过江龙的心腹这时候取出过江龙的遗嘱,要求立小公子许之亮为主。可惜遭到过江龙长子许之熊的断然拒绝。因为年龄的原因,可以说东北虎偌大的家业也有他大半的功劳。父亲竟然将家业传给小弟,这是许之熊无法容忍的事情。
过江龙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也坚决反对。毕竟如果许之亮成为新一代的过江龙,那就没他们什么事了!现在龙卫军南下,整个黑龙江南部过江龙实力空虚,过江龙的三个儿子蠢蠢欲动。
最终,许之熊忍不住抢先动手,率领手下的绿林势力偷袭拿下了齐齐哈尔市,将过江龙控制在手中。然后强势追杀小弟许之亮。
正在照顾过江龙的许之亮没想到自己大哥会突然发难,措手不及之下手下仅有的一点势力也被许之熊消灭了。要不是过江龙的心腹暗中出手帮助,恐怕他已经落到了许之熊的手里。
“少主,咱们唯一的出路就只有南下,寻找表少爷,然后引龙卫军回来将老爷救出来。”许之亮的身边的忠心仆人劝解道。
许之亮摇摇头道:“忠叔,大哥不会想不到咱们会南下寻求龙卫军的。肯定在南下的道路上布置了人手,南下正中其下怀。所以,咱们不能这样做,现在咱们北上,暂时避过大哥的追杀,然后召集父亲的旧部,发展实力。”
许之亮现年二十五岁,他身姿挺拔,气质不凡。而且从小接受了全面的教育,更是在欧美留过学,虽然学的不是军事,但是见识却不是普通人能够比的。他虽然对父亲传位给他感到惊奇,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大哥竟然这样狠,直接武力夺权,更对自己赶尽杀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