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大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睡醒的兔子
“不行!北泽家的老家主对我有恩,他已经明确表示了不会和咱们冯家退亲,你还是熄了这个想法,然后派人好好的保护它好你的未婚妻。”冯德麟干脆的拒绝道。
“北泽家的老家主对您有恩?我以前怎么没听您说过?”冯庸讶异的说道。
“我不是跟你说过嘛,当年我反俄失利,被俄国人抓起来,幸蒙贵人相助,调开守军,我才能趁机逃出来。直到一年前北泽家大小姐逃婚之后,北泽家老家主才拿出一封当年我写的书信,证明了北泽老爷子就是当年帮助我的贵人。”冯德麟感慨的说道。
冯庸点点头,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道:“怪不得北泽家退亲这件事你没有丝毫的过问。倒是对拓跋家表现的非常强势。只是当时我忙于战事,也没有多想。不过,父亲,你拿自己儿子的名声来还恩!要是被日本特高科注意到韩香菱的事情,恐怕他们一定会对韩香菱出手,并用她来威胁咱们。到时候咱们可就被动了。”这种事情特高科绝对做的出来。
“不管怎么样,我已经答应了北泽老爷子。他孙女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如果不想被戴绿帽子,就干款将她弄回来。相信父亲的眼光,那丫头肯定能给你生儿子的!”冯德麟神棍的说道。现在父子两人之间的关系可是非常和谐,可以像老朋友一样轻松的交谈,甚至还可以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
冯庸无语!
“荆通,抽调几名绿林好手,以出国留学的名义送到日本东京,去保护韩香菱。无论如何,要保护她的安全,如果发现她被特高科顶上,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她带回来。”冯庸严肃的说道。毕竟是自己名义上的女人,绝对不能让万恶的小日本占了便宜。
“我会找几名功夫不错的女子,这样也方便一些。”荆通知道冯庸的心思,连忙补充道。
“很好!通知‘天兵’小组,放弃对韩香菱的保护。一切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为重!”冯庸派往日本东京的暗刺小组代号叫做“天兵”,希望他们可以像传说中的天兵天将一样神通广大,可以成功的完成任务。
“还有,告诉派出的人,如果事情真的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杀了她!”冯庸闭着眼睛说道。仿佛对于这种残忍的命令不太适应。荆通点点头,作为冯庸的心腹,他基本上能够摸清冯庸心思。要不他也不会安稳的坐上暗刺首领的宝座。
“希望日本人没有盯上她吧!无论如何,我都不希望和以强制性的方式见面。”毕竟和自己大学的校花样貌几乎一模一样,在这个世界也可以为自己提供一丝丝慰藉。所以,从心底,冯庸不希望他出事。
北京。
民国外交部长双手颤抖的在和谈书上签字。他可以预见到,自己这一签字,恐怕明天就会在全国引发滔天地震,搞不好自己的仕途也会因为这次和谈而完结掉。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东北的汽车和飞机
长春市西郊,一片军事禁区之内。彩旗飘扬,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冯德麟,冯庸,李俊,蒋百里等一干东北总督府的高层尽数到场。冯庸的三位夫人也是尽数赶到,他们现在也勉强算是高层干部了。可以说在这片军事禁区之内,汇聚了东北最有权势的一伙人。在众人面前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广场上搭建了一个小台子。在这小台子后面是一片巨大的厂房,其他厂房中都有机器轰鸣声,只有中间的一族安安静静,大门也紧闭着。
“王琦!时间差不多了,开始吧!”冯庸站在广场上,对忙碌的工业部长王琦说道。
“是!少帅!”王琦一挥手,雄壮的音乐声响起。小台子后面关闭的厂房大门缓缓的升起来。在众人激动的神色中,两辆怪某怪样的汽车出现在众人面前。虽然这辆汽车和茂森商会从西方购买的汽车相比还略显粗糙,但是众人心中却是丝毫没有因为它那怪异的样子而看轻它,因为这是东北自己生产的第一批汽车。只要今天试车成功,那就表示东北也有了生产汽车的能力,这对缺乏工业能力的东北来说是个巨大的技术胜利。
冯庸等人走到厂房前,仔细的看着这两辆汽车,虽然从外形看,这两汽车非常简陋的,但是大体构造已经和这个时候的汽车完全一样。接着在王琦的指挥下,两名驾驶员熟练的跨入驾驶室,轻松启动这两辆汽车。这让冯庸一行人大为兴奋。要知道,冯庸对于工业部和茂森商会联合生产的第一批汽车可是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那就是汽车从发动机到车上的零件,去不不允许进口,必须全部用东北能够找到的材料自行生产。但是可以使用外国的技术,在仿制完成后,必须将技术彻底的吃透,并且以这些技术为基础,发展东北自己的汽车工业。
这也大大的延长了东北汽车问世的时间,从开始仿制道完全组装出厂,在招募了大量的外国工程师条件下,也生生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勉强生产出两辆样车。具体的效果怎么样还需要试过车之后才能确定。
轰隆隆!听着和外国汽车完全相同的内燃机轰鸣声,冯庸心中大喜。在外人看来,冯庸这种完全材料国有的要求实在是有些严苛,虽然汽车在西方是奢侈品,技术方面保密性也很高,但是以零件的事实购买,花费并不多。按照冯庸要求的条件的生产的这两辆简陋汽车,花费甚至比够白十辆西方最先进的汽车都高的多。而且都是仿制的德国汽车技术,这就给汽车工程师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为这个时期德国在汽车领域的技术要领先于其他国家。
东北这次汽车生产基本上就是以拷贝德国的汽车技术为主。这其中除了德国的技术更先进之外,还因为按照原本时空的发展,中国在不久将会对德国宣战,现在拷贝德国的技术不用担心将来的专利问题。冯庸可是知道,欧美列强对于专利极为看重,而东北要想融入世界之中,将来也必须重视专利问题,趁着这个战乱的年代,完成基础技术的储备,对于东北将来的发展将极为有利。
呼……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摸样怪异的汽车缓缓的驶出库房,然后灵活的跑向临时铺就的操场。两辆汽车一前一后,速度越来越快。这个时代的汽车,肯定无法和后世的汽车相比,但是内燃机的基本原理已经定型,虽然限于技术,汽车动力不是很大,但是让汽车平稳的将速度升到三十多迈还是没什么问题的。看着灵活的穿过起伏路,小桥,泥路的汽车,众人忍不住欢呼起来。
“大帅,少帅,这两辆车是东北第一批制造的车辆,请两位为其命名。”王琦朗声说道。这个提议受到众人的赞同。
冯德麟和冯庸商量了一下,冯德麟满脸笑意的走上小台上说道:“各位,这是我们东北统一以来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也是整个中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这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值得记住的日子。所以,我决定,将东北生产的汽车命名为‘中华’,希望我们中华民国能够像汽车一样一越跑越快,越发展越好!”冯德麟简短的讲话,迎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冯德麟退回人群,试车的两辆汽车也先后回到了众人面前。冯庸走向前,朗声说道:“各位,虽然这两辆车的样子有些古怪,看起来也很简陋,但是他们却证明了我们东北有能力生产汽车这样的科技物品。通过这两辆汽车,我们完成了汽车的技术储备,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东北的重工业才刚刚起步。我们的重型卡车还在研究中,距离生产出样车已经不远了。内燃型火车也已经完成了技术攻关,可以说咱们工业基础正在一步一步的确立。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各位的努力。但是我们不能骄傲,要坚持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同时更要发展出我们东北自己的特色。学习他人永远得不到最先进的技术,只要在即创造出先进的技术,那才是咱们自己的。大家要始终牢记这一点。”
冯庸发言结束,众人也就围着这两辆老爷车参观。更是有懂得开车的人上去试了试。冯庸也忍不住试了试。虽然这两辆被命名为‘中华1号’和‘中华2号’的汽车结构比较简陋,开起来也没有冯庸那款进口车舒服,但是毕竟基本的框架已经构筑完成,而且也算结实耐用。
众人参观完,也就渐渐的离去了,现场只剩下冯德麟,冯庸,李俊,蒋百里,王琦和拓跋慧姬六个人。
“宝康,慧姬,你们要加快拖拉机的设计工作。东北有广遨肥沃的黑土地,但是却严重缺乏劳动力。而且移民工作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有大效果的。所以咱们就必须借助这些机械设备来提高东北的劳动力。这些方面你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冯庸的严肃的说道。两人点点头,这个时候美国已经将拖拉机批量生产,用于大规模农业生产。使的美国的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但是来自后世的冯庸有些看不上这个时代那些笨重的履带式拖拉机。所以他要的是后世那种机动性强,牵引力大的轮式拖拉机。当然,履带式的拖拉机他也不会放弃生产,毕竟这种履带式的拖拉机虽然有笨重,机动性差等很多缺点,但这东西却是后世坦克的生产样车,可以为坦克的生产提供技术储备,冯庸当然不会傻傻的放弃。经历了后世的物资丰盈,再看看物资贫乏的这个时代,冯庸对于粮食生产前所未有的重视。俗话说的好,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而且在这个战乱的年代里,粮食才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再加上东北虽然苦寒,但是辽阔的东北平原,厚实肥沃的黑土地,为东北成为巨大的粮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早在冯庸刚刚主政长春的时候,省政府就已经成立了农业部,这个农业部可不是单单用来分配土地的,还有改善农业器具,培育优良种子的任务。虽然因为时间短的原因,农业部还没有在育种方面取得什么成果,但是在农业器具方面他们确实花费了不小的精力,省政府农业部通过西部军从蒙古大草原上购买了大量的牛马,送入东北平原上,大大提高了老百姓使用畜力的水平。粮食生长的比往年那一年都好,再加上东北的低税收,可以说东北老百姓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是!已经按照少帅构思的橡胶轮胎的图形,向卧牛山化工研究局申报了项目。高才堂局长已经承诺会将其作为近期最重要的研究工作。”王琦自信的说道。要知道卧牛山化工局可是东北目前最先进的化工研究所。以其为技术基础已经衍生出了好几个颇具规模的化工厂,东北兵工厂的炸药生产技术全部来自于这个化工研究局。高才堂主导的化工研究局和付文超主导的机械研究局可是目前东北最早的,也是技术最先进的科研机构。治安总队将要换装的制式步枪中华十六式,就是付文超主导的卧牛山机械研究局的作品。
冯庸点点头,在一定时期内,农业工作将是东北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毕竟没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冯庸想要维持几十万的军队那是痴人说梦。部队必须要稳定的后勤供应基地,才能保证士兵的战斗力。
“看完了基础工业的汽车,也该去看看咱们的秘密武器了!”冯庸笑着说道,然后谁先坐上那辆‘中华2号’汽车,自然有驾驶员开车将他们送到军事禁区深处。东北最不缺乏的就是土地,就算是在长春市周边占据这样大的一片土地也是轻松无比,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东北的地广人稀。
军事禁区深处,一片更加广阔的广场,中间更是有水泥铺就的跑道。在跑道的起始点,一些身穿工作服的专家正在对一个摸样怪异的东西进行调试。
“飞机?”蒋百里惊呼出声,要知道,当年他去西方留学的时候,见过飞行爱好者建造的飞机,当时自己也只是感叹人类的想象力之丰富。但是现在欧洲战场上,飞机已经作为一种新式武器参战,而且取得了不菲的战绩。这就让蒋百里心中萌生了一种想法,他认为飞机很有可能会发展为一种不弱于海军和陆军的独立军种。他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将这件事情和冯庸商量商量,就算东北暂时生产不出飞机,但是也可以收集一些技术资料。毕竟现在各国的飞机也是新型的东西,技术水平有限,凭借东北的能力,也未必搞不出来。没想到他还没说,冯庸已经将样机做出来了。
“大哥眼力就是好!不错,这正是咱们东北的第一架飞机。为了这东西,咱们确实花费不少。光是这些所谓专家的报酬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冯庸笑眯眯的说道,看起来心情不错。
“少帅,你生产飞机不只是为了好玩吧?这飞机可是有着很大的战略价值,发展好了,甚至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蒋百里两眼放光的说道。
冯庸和李俊对视一眼,李俊笑着说道:“英雄所见略同,大哥的战略眼光就是厉害,一下子切中要害,我们生产飞机当然不是为了玩!而是要成立一支空军部队。咱们东北的工业基础薄弱,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赶上欧美列强的。咱们的军工企业虽然发展的很快,但是受到工业水平的限制,始终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但是飞机毕竟是一种新兴的领域,各国虽然已经开始重视,但是深入程度并不深,咱们现在动手完全来的及。如果咱们东北拥有世界级的先进飞机,然后成立一支强大的新式军中,绝对是个保卫领土的王牌。”
冯德麟有些迷惑了。在他的思想中还是认为炮兵才是最强大的兵种。眼前这怪模怪样的东西真能像冯庸说的那样在天上自由飞翔?拥有巨大的潜力?还能成为一种堪比陆军和海军的独立兵种?本来冯德麟对其保持疑惑。但是看到蒋百里也对这东西极为重视,冯德麟心中开始重视起这个名叫飞机的东西。
要知道,蒋百里是谁啊!那可是著名的中国士官三杰,保定军校的校长,一手军事理论就是袁大总统都不敢小看的人物。能够引起这样人物的重视,说明这飞机真的很有发展潜力。
“咱们不要再说了!马上咱们东北的第一架飞机就要试飞了!要知道,这架飞机可是加载了两挺轻机枪,如果实验可以成功,咱们东北就能拥有一款世界级的先进飞机。”
“飞机上加载了武器?”蒋百里倒吸了一冷气。要知道,西方国家能够在飞机上加装武器是费了多大的劲啊!东北第一架飞机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东北的技术水平有这么强?蒋百里狐疑的看着冯庸。
“先看试飞,等试飞结束后,我在告诉你原因。”冯庸神秘的说道。蒋百里只好压下心头的疑惑,看来这里面还真的有猫腻。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北京条约》
在冯德麟等人的关注下,东北第一架飞机,也是中华民国第一架加载了武器的飞机试飞,飞机在跑道上滑翔,在众人激动的神色中破空而起。
冯庸倒是没有他人那么激动。毕竟和后世的飞机相比,这飞机实在是太过落后了。不但样子简陋,飞行速度慢的要死,而且摇摇晃晃的让人心惊胆战。冯庸真佩服那些飞行爱好者,为了爱好,连性命都不顾了。
飞机升空,众人脸上出现喜色。只有冯庸一脸的凝重。
“少帅,怎么了?”蒋百里说道。
“建造能够飞天的飞机并不是什么难事,早在民国初年就有天才在中国生产出了飞机。可惜这样的天才却因为飞机失事而夭折了,否则,本少帅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都会将其请到东北来,为中国设计制造更为先进的飞机。”冯庸感叹道。
“你说的可是冯如?”蒋百里了然的说道。
“不错,就是他!”冯庸掩饰不住可惜的说道:“可惜英年早逝,否则,咱们中国真可能出现一个飞机设计的宗师。”
冯如,原名冯九如。汉族,广东恩平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他从小喜欢制作风筝和车船等玩具。对神话故事尤其是飞天故事,更是满心向往。12岁随父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他目睹美国先进工艺,认为国家富强必须依靠工艺的发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非学习机械、发展工艺不可。他在研制出一些机械的基础上投入了飞机制造。在第一次制造的飞机试飞不成功后,第二次制造并试飞获得成功。冯如,善于钻研,他白天当勤杂工,晚上读机械学,苦心钻研数年,精通36种机械原理,发明了抽水机、打桩机,制成了性能优良的无线电收发报机。1909年9月21日,冯如第一架飞机试飞,可惜最终却失败了。1910年7月,冯如制作了第二架飞机,并获得成功。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的一场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冯如在弥留之际,嘱咐同志:“吾死后,尔等勿因是失其进取之心。”在冯庸原本时空中,冯如更是被被尊为“中国的航空之父”。
本来冯庸对冯如这个本家人的消息并不十分了解,但是在后世看穿越小说看多了,只要是民国类的穿越小说,他经常回事帮助主角发展飞机工业的鼻祖,冯庸在发展飞机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谁知冯庸通过暗刺得到的消息,却是冯如已经去世四年多了!他当年制造的飞机也已经湮灭在历史中了。这让冯庸极为的惋惜。
冯如死后,中国的飞机制造业一落千丈,从此在整个民国时期,中国都没有出过什么像样的飞机制造家。甚至现在已经没有了能够独立生产飞机的厂家。随着飞机技术的日益先进,飞机也渐渐的成为进口的奢侈品。不过冯庸当年建造飞机的技术资料如今还在广东政府手中,暗刺花费一些代缴,贿赂了几个政府官员,就将这份民国最先进的飞机制造资料搞到手了。这也是为什么东北能够这么短建成飞机的重要原因。毕竟冯如可是自己设计生产了飞机。技术依然成熟,虽然他的飞机不如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但是飞行原理以及技术资料却是极为的宝贵,毕竟这是一套完整的飞机制造数据。
哒哒哒!
高空中,突然传来一阵轻机枪的怒吼声。冯庸神色一震,要知道,这次试飞主要检验的就是加载的武器系统,成败在此一举了。
嘭嘭嘭……地面设立的靶子没几个倒地的,毕竟飞行员没有经过飞行射击训练。而且这次试飞也不是为了展示他的技术,而是展示加载上飞机上的武器系统能否和飞机兼容。
看着地面因为轻机枪子弹而飞起的尘土,冯庸脸上出现一抹喜色。
“少帅,咱们竟然成功了?”蒋百里惊喜的说道。
冯庸点点头道:“我们搭载武器的控制器可是从列强国家弄来的。是经过列强实验的,技术成熟,当然容易成功。”
“从列强国家弄来的?这怎么可能,这可是西方交战各国最机密的资料了!咱们东北怎么可能弄得到?”蒋百里不可置信的说道。
“没什么不可置信的!这些资料都是咱们的人从俄国政府中弄出来的。俄国沙皇政府论腐朽,可是一点不比咱们的满清政府差。只要有钱,就算是沙皇的内裤我都能给你弄来。”冯庸笑嘻嘻的说道。
蒋百里无语了!冯庸弄到这份资料肯定花费了大代价,绝对不会如他说的这么轻描淡写。但是看冯庸的样子明显是不想细说,他也不好勉强。
飞机试飞成功的消息并没有透漏出去,只有见天这几个人知道。冯庸几个人当然不会说。毕竟先进的飞机可是将来东北的一张王牌。目前在技术不成熟的时候,不能批量生产,以及形成战斗力之前,还是不要轻易展现出来的好。
汽车和飞机的试制成功,让冯庸等人的心情大好。但是冯庸等人的好心情并没有保持多久。北京和谈结束,民国政府签订《新北京条约》的消息也传到了东北。
东北总督府一干巨头快速聚到一起。研究着北京以及民国的整体局势。
“《新北京条约》,黎元洪政府最终还是选择了和日本人妥协!只是现在他根基不稳,做出这样有损名声的是,肯定会对他大为不利,看来民国内部要再次出现动乱了!”李俊看着通过暗刺传回来的新北条约签订的消息。虽然黎元洪政府已经第一时间将条约的内容封锁了,但是在权利斗争激烈的北京,实力并不占优的黎大总统想要完全封锁一个消息几乎不可能。
“段总长那边有什么动作?”冯庸倒是对段祺瑞更加感兴趣。虽然目前黎元洪占据大义,但没有武装力量支持,段祺瑞根本就不降他放在眼中。黎元洪根本就是北洋系统里面的傀儡,虽然这个傀儡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傀儡。还一直想要通过政治手段掌握民国的大权。恐怕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凄惨的赶下台。作为袁世凯死后的真正大佬,段祺瑞态度很多时候决定着民国政府的态度。
“段总长对《新北京条约》并没有发表任何态度,仿佛默认了这个条约。不过咱们的人发现陆军部似乎和日本人有来往,不过他们行动太秘密了。咱们无法探听到有效的信息。”荆通神色凝重的说道。这还是他第一次从幕后走向前台,和东北的巨头们商讨问题。虽然原来大家也都知道,冯少帅手中握着一个叫暗刺的神秘力量,首领正是这个平常极为沉闷的荆通。但是冯庸不让他们暴漏出来,也没有人敢去探查暗刺的秘密。天知道自己一行动会不会引起暗刺的注意,要是被盯上那乐子可就大了,在他们心中,暗刺就相当于东厂锦衣卫这样的机构。这次冯庸让荆通参加他们的高层会议,这是有心让暗刺的首领走向前台,在众人面前暴漏部分隐藏的力量。
“和日本人接触?”冯庸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对蒋百里说道:“大哥,这件事你怎么看?”
“看不透!不过黎大总统向日本人妥协的事情恐怕是隐瞒不住的。最起码段总长是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的。咱们现在更需注意的是咱们东北对于这件事要保持什么样的态度,如果一个运作不好,咱们有可能成为背黑锅的。黎大总统能够登上总统宝座,并且在毫无根基的情况下和段总长抗衡,这就说明他的政治手段的厉害。虽然咱们东北实力强大,民国政府一般不敢轻易对付咱们,但是一旦黎大总统真的因为这次和谈大损声明,地位不保,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谁知道他会不会狗急跳墙,将咱们东北拖进去。这点咱们要早作准备。”蒋百里在北京呆了很长时间,对袁世凯政府的中高官禀性有所了解。更可况在袁世凯时期就是大人物的黎元洪和段祺瑞。一代枭雄袁世凯都不敢小看两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