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归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南风寄梦
现在就能看出来沈定的技艺了,木制的蒸锅除了和铁锅连接的部位有几丝热气透出,上面的蒸锅一丝热气都没冒出来。
过了一盏热茶的功夫,随着开水的加热,蒸锅的木板也开始变得热起来。这样的蒸锅,好处就在于不用顾虑火力大小,不像周南上次那样,要时刻看着锅里酒的状态,来随时添减柴火。
蒸锅内的酒液也已经开始变热,渐渐有酒香从竹管等处冒出,终于,第一滴蒸制出的蒸酒从竹管内滴了出来,落在下面的一个大的白瓷碗内,发出一声轻微的“啪”的响声。白瓷碗内一滴晶莹剔透的蒸酒和纯净洁白的碗底几乎融合在一起,看不出来,只是酒室内弥漫开来的酒香在提醒着酒室内的人:酒蒸出来了。
老郑头守在竹管出酒口,几乎都是在数着有多少酒滴出来。眼睛看看竹管口,又看看白瓷碗,乐的嘴都合不住了。闪舞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竹管内的蒸酒向外滴酒的速度快了起来,几乎要连成溜儿了。这个蒸锅是周南根据后世的成品反向设计的,又经过沈定这个高手精心制作,效果当然要比周南那套简陋的陶锅、石臼蒸酒器强多了。当初周南用那套石头蒸酒器蒸制一坛酒,用了几乎一个时辰,反复蒸制,才将一坛酒蒸出一个坛子底的蒸酒。不过那是纯度更高的蒸酒,那是用来救人的。而现在只是蒸制出来喝的,倒不用很纯,而且又有这效率极高的蒸锅,改善后的蒸锅密封性比那石臼、陶盆的密闭性强太多了,减少了酒精蒸气的逃逸,提高了蒸馏效率,一坛酒,只不到半个时辰,就蒸完了。最开始提升仪式感的那只白瓷碗早就滴满了,现在已经换上了一个小的坛子放在下面。
连沈定也不烧火了,走过来看。老郑头端着那只白瓷碗,碗里是满满一碗剔透甘冽的醇香白酒,只是看起来就很诱人了。现在这时代的酒,都是酿造酒,虽然上好的酿造酒,喝之前还会经过筛酒,可毕竟不如眼前这碗里的酒纯净,毫无杂质,闻着更是酒香浓烈,让人垂涎欲滴,至少老郑头还有沈定是馋的很。
老郑头激动万分,这可是喝的蒸酒啊,不是备着治伤的。
第60章 造酒大师2
高远一听有酒喝,急的马上就要周南带他去看,高芸左右无事,也挂心周南蒸酒的事进展如何,也要去看。周南拗不过,只得带着高远和高芸去老郑头那里。
一路高低不平,三个人向着山寨西北角的老郑头住处走去。走到门外,就看见酒室内的石灶里柴火通明,酒室内依旧是老郑头和沈定二人。院子里那堆木柴已经移到酒室门外,原本堆放柴草的地方,地上还有几个坑,里面已经搬出了几坛酒,还剩下七八坛酒。看样子,是老郑头已经下决心,把自己藏的这十几坛酒一鼓作气都蒸了。
高远一眼过去,看见地上那些坑洞,登时向酒室内的老郑头喊道:“上次你在屋后面藏了两坛酒,想必是故意让我知道的吧怪不得那两坛酒不好喝。”
老郑头在酒室内早就看到周南、高远几个人过来了,这时候听高远在外面翻旧账,走到酒室门口,向高远翻了翻白眼,怪道:“若不故意透给你那两坛,我这十几坛能保得住”
高远说虽这样说,可是心思在酒室内的蒸酒上。他和老郑头搭着话,人却挤进了酒室,两眼冒光的盯着蒸锅和石灶,又看看正在向外滴酒的竹管,也顾不上和老郑头说话了。他虽然不明白这蒸锅如何蒸酒,可蒸酒的大概他听高芸说起过,知道蒸酒最后就是这竹管里流出来的。
老郑头也不理高远,只对周南说道:“大郎走后,我和沈待诏索性将木柴全搬到门外,又将存的酒搬出几坛,刚才已经倒入蒸锅内了,这一锅看样子也快要出酒了。闪舞”
高芸在一旁问道:“郑大夫,你这一锅倒入了几坛酒”
老郑头不知高芸为何这样问,还是回道:“适才倒入了有六坛酒。”高芸又问:“那能蒸出来多少呢”
老郑头不假思索的说道:“大郎早已有过算计,这六坛酒,略可出蒸酒两坛。怎地,芸丫头也对这酒有兴趣”
高芸“噗嗤”笑着道:“郑大夫不用防我,只是该当想想着酒蒸出来,却要藏哪里,才不被人偷吃。”
一句话说中老郑头最担心的事,被高芸说出来,不禁愀然不乐,连连哀叹。周南也不禁被老郑头逗乐了。
高远还兀自在酒室内等着竹管内出酒,对三人的心事毫不在意。沈定见火候差不多了,便停止了烧火,让水温自行给蒸锅内的酒液加热。沈定恭敬的走到高远身边,向高远说道:“二寨主可略等一等,这一锅酒马上要出了。”
高远奇怪的问道:“你怎知马上要出来酒”
沈定指着蒸锅周圈的木板,对高远说道:“小的刚才在蒸第一锅时便试过了,待这蒸锅木板有七分烫手,就该出酒了。”
周南在一旁暗暗惊讶,要说这时代的人,真是不简单,竟然能如此细心,而且能把握住关键,由此推彼。
果然,不一会儿,竹管内开始像刚才那样滴下酒滴,滴入下面的坛子内。随着时间的推移,竹管内滴下酒液的速度开始变快,逐渐连成了溜儿,流入酒坛内。
一股浓郁的酒香逐渐在酒室内弥散开来,连高芸都不自觉的多闻了几下。
高远见流出酒来,忙拿过一只碗,先接了一点儿,高远曾偷喝过,知道这蒸酒不比平时喝的酒,是以也不多接,把碗捧到嘴边,先喝了一口,嘴里咂摸一下,又喝了一口,喝道:“真是痛快!”
沈定在一边儿又取过三只碗,各接了少许,分别递给周南、老郑头和高芸,高芸迟疑了一下,接过来,先是闻了一下,眉头皱了皱,也不喝,只看着周南。
周南见高芸表情,问道:“芸儿妹妹不曾喝过酒吗”高芸点点头,说道:“未曾喝过,只是见哥哥如牛饮一般,喝过后连屋子里都是难闻。故而我从不喝酒。”
周南笑道:“少喝一些不妨事,只是这酒烈,你且尝一尝。”说着,周南先将自己碗里的酒呡了一口,示意高芸小口喝。高芸见状,也如周南一样,呡了一口,才入口中,顿时觉得辛辣无比,待咽了下去,才勉强好些,再细细品味,又有一种花果的清香,随着辛辣的感觉逐渐淡去,剩下的口齿间只有一种绵软芳香
第61章 冬雷震震夏雨雪
毕竟周南不是专业的酿酒人员,只是这代差很大的知识积累,让他略微知道些后世白酒的制作过程,具体要他说影响蒸馏酒的口感的因素和具体如何影响,他就不清楚了。他只知道他所在的那个时代,被称作经典好酒的那些酒,无一例外都是真正的纯粮酿造,古窖酿造,酒曲的丰富多样,还有就是蒸馏出来后的酒要陈放一段时间,这样出来的酒才算得上好酒。而且,具体道细节上,什么原料、酒曲、水质、窖池等等,任何一种因素的不同,最后都会让酒的口感千差万别。所以具体蒸酒的事情,还是让老郑头他们自己摸索着来吧。
拿着对比品尝的借口,高远足足喝了有一碗酒,回去的时候,都有了酒意。周南要扶着他,高远也不让。只是和周南高声说着话,高芸在周南身边恨恨的看着高远,也颇是无奈。
回到家里,高芸点上油灯,又煮好茶,端过来,给高远和周南二人喝。
周南喝着高芸煮的茶,看高远晕晕乎乎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对高远说道:“大哥,你也知这蒸酒最是辛烈,却不知这酒喝多了也最伤身体,日后还是少喝为好。就是喝,也要有个分寸。烟酒最伤身啊……”
高远虽说喝多了,可反应还是一样灵敏,听周南说话,插嘴问道:“烟是何物啊莫不是烧柴那个冒的烟”
周南含糊解释道:“这烟乃是我在异邦时见到的一样物事,是点着了用来吸着闻那个味道的。吸多了会让人每日里咳嗽难忍。不吸就不舒服。”
高远在床上躺着,啧啧怪道:“明知伤身还要吸,真是自作自受。”
周南见高远这样说,忙道:“你既明白,这蒸酒便同这烟一样伤身,日后还是少喝酒。一来伤身,二来醉酒误事。不说这一寨子,上千口人,须待你来照看;就是家里,芸儿也还要你这哥哥来照顾。”
高远操练了一天,又喝了一碗酒,虽说不是醉了,也是迷迷糊糊的,听周南劝他,也含糊着说道:“寨子里……有你,家里也……也有你呢。”
周南知道高远有些酒意,也不为意,说道:“我在,自然会帮你一同照看寨子,一同……”周南顿了顿,又说道:“一同照顾芸儿妹妹。可我若有一天突然走了,这些事都要你自己做啊。”
高远躺着,歪着头,含糊说道:“如何要走啊你……若在这里成……成了……了家,却还……要去……哪里”
周南低头想着心事,哪里知道高远快睡着了,只是回着高远的话说道:“我也喜欢这山寨,也想住在这里,我只怕,只怕如来时那样离去。”
住了这么久,周南现在的心里真的有些矛盾了,他每当感觉自己已经融入了这个时代的时候,却总有一个念头在提醒他,他是另外一个时空的人。他虽然一直在等那个能让他再穿越回以前的机会,可他更清楚的知道,那样的机会真的是太小了,太渺茫了。
这让周南心里无比的矛盾。却又无法开解。
高远又迷糊着说道:“大郎不要……不……要负了芸儿……”说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小。
周南心思矛盾,可是听高远说不要负了芸儿,周南说道:“除非是我像来时那般走了,我会照顾好芸儿妹妹。”
高芸本来在厨下烧好了热水,端过来要给高远、周南洗漱的,走到卧房门口,正巧听到周南在劝高远说“芸儿还要你这哥哥来照顾”那句
第62章 红炉漫烧药,不为玉颜驻1
高远手持长矛正和来敌拼杀,高芸躲在高远身后,可是朝高远围过来的敌人越来越多,周南看的血脉贲张,手中的刀刚要拔出,一个异族骑兵从马上一跃而下,死死摁住了他拔刀的右手,周南情急之下,使出浑身力气,用力一挣,手腕上猛然一松,周南才发现自己坐在床上,墙上油灯如豆,原来是一场梦。
周南看看左右,高远还在床上睡得正酣,外面就像漆黑的夜一样,寂静无声。周南这才放松下来,重新躺下,望着屋顶,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现在已经是四月中了,再有一个多月,这里恐怕就不是什么世外净土了;接下来的日子里,先是宋辽两军两次大战,到了十月里,金军从关外攻入燕京城,一直住到明年的四月里,因为金军很不适应炎热的夏天,和宋朝讨价还价,让宋朝拿出银二十万两、绢四十万匹、铜钱一百万贯后才撤走的,撤走的时候还将燕京城里的工匠、僧人、官宦、百姓、牲口、钱物、珍玩,甚至连辽国皇帝的仪仗,都统统拉走了。宋朝花大价钱从金军手里买回来这燕京城和附近的蓟州、檀州、顺州四个州之后,在接管区内根本就无所事事,派了一个宦官过来管理燕京城,因为正经科举考中的人根本就不来这蛮荒之地,即使皇帝下了圣旨,也是找理由留在京城里。弄得幽州和左近一些州县民不聊生,甚至比辽国时还不如。因为宋朝从皇帝道臣僚根本都觉得让幽州这些地方的百姓归入了大宋,他们还不是感恩戴德吗于是各种花样昏招都拿了出来,说是减免赋税,可是实际比辽国时的赋税还要重。郭药师,历史上被最大差评的一个“以一身事三朝”这样一个叛臣,都已经向金军献燕京城投降了,宋朝皇帝还在琢磨着封郭药师为永镇燕京的异姓王,简直成了金军中的笑话。
还是这个郭药师,靠着宋朝对他的依赖,明里明着向宋廷要粮要饷,暗里还纵容手下四出劫掠商队。连宋朝的王牌部队西军都要被挤兑到一边了。可以想见当时的燕京周边是有多混乱了。
结果呢,在混乱无序的状态下过了两年后,到1125年10月,金军将占领的辽国大片国土消化完之后,终于按耐不住,找了个借口,发动了一场古代版本的“卢沟桥事变”,兵分两路开始进攻宋朝了。
现在是四月了,这无序混乱的状态马上就要开始了,现在留给周南的也仅仅是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了。就像睡梦中出现的那样,如潮水般涌来的大军,根本就是这个山寨无法抵抗的。周南所能带给无忧寨的,就是在金军攻入燕京城直到第二年撤走这段时间里,让山寨里积储足够的粮食,安排好吃穿用这些物事的准备,减少山寨与外界的来往,甚至必要时就封了山路,把这无忧寨做成一个封闭的桃源之地。
现在山寨里有人有地,春天时也有耕种的庄稼,到了夏天就能收了,还有山上的野物可以打猎,山上有常年不断的山溪,喝水不会是问题。公库里有积存的布帛和皮毛,现在护家社也在稳步操练中,这些事,周南已经不担心了。蒸酒的事也已经交给老郑头和沈定了,而且也已经可以正常蒸酒了,剩下的就是让高远安排人运到燕京城里去卖了,反正在十月金军攻入燕京城前,燕京城里基本还是稳定的,而且城里的契丹贵族、高官也多,还有卖酒市场。
所以周南唯一关心的另一件事,也是唯一不能依靠别人的事,就是他让郭兴祖制作火药武器的事了。
这时候的人,像郭兴祖等人,只是称作火弹、蒺藜火球、引火球,其实光听名字就知道,这些都只
第63章 红炉漫烧药,不为玉颜驻2
只见纸上赫然写着:晋州硫黄十四两,窝黄七两,焰硝二斤半,麻茹一两,干漆一两,砒黄一两,定粉一两,竹茹一两,黄丹一两,黄蜡半两,淸油一分,桐油半两,松脂十四两,浓油一分。这里面将近二十种配料名称,其中周南觉能理解的,可以用来配制火药的有:晋州硫磺(周南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晋州的,不要钱)、窝磺、焰硝、砒磺、粗炭末,其余的就是周南难以理解的,或者干脆不知道是什么的,像什么麻茹、干漆、定粉、竹茹、黄丹、黄蜡、清油、桐油、松脂、浓油等,药量也不大,估计都是些助燃的东西。这些原料,若是从从外面州县生药铺中,尽可买到,大部分的东西,周南连听都没听说过。
周南很是奇怪,上小学的时候,连数学老师讲分数,顺口都能说出“一硝二黄三木炭”的火药比例配方啊,准确比例应该就是硝、硫磺和木炭这三种原料的质量比是15:2:3,换算成百分比就是75:1:15。
看来这时代的火药水平也只能达到纵火燃烧的水平了,那天闹出轰天雷变成妖精出山的笑话,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这配方上了。
而要找出这时期的火药配方与后世的火药配方的差别,只能先问清这些原料是做什么用的。这一才能和自己的火药配方做对比。
周南拿着这张配方单子,逐一的问起郭兴祖来。首先就是晋州硫磺,问郭兴祖晋州硫磺是何物,郭兴祖垂手恭立于周南一旁,答道:“大寨主,这晋州硫磺乃是河西路晋州出的硫磺,专用晋州硫磺,乃是晋州有硫石矿,比那扶南、林邑等国出的昆仑黄虽稍不如,可价钱便宜,又是官府自己出产的,所以火药作一律用晋州硫磺。”
周南点点头,在他穿越前的那个时代,山西最多的就是铁矿、煤矿,这山西晋州大概有硫铁矿,所以能方便提取硫磺。
“那焰硝又是何物”周南指指纸上的第二个名称,硝他知道,可焰硝,前面既然有“焰”,那肯定和纯硝不同吧郭兴祖仍是恭敬答道:“焰硝就是硝石。”郭兴祖看看周南,知道他要逐一考问这纸上所列各物,遂在一旁指着纸上的字一一为周南解释道:“窝黄乃是京西南路房州竹山县所出的黄石,砸碎了研细入料用。这砒黄,乃是雄黄,又名鸡冠石;麻茹,就是芝麻杆外皮刮去外面一层后,内中那一层剥下晒干,剪碎;竹茹也即竹子刮去外层后的那层剥下;干漆、巴豆俱都是生药;清油即是芝麻油;黄蜡即是峰蜡;松脂是松柏之属所采集的油脂;浓油乃是陕州出的地下黑油;沥青乃是出于蜀地。”
接下来,郭兴祖就没再多说,估计是觉得像小油、定粉、桐油等都是平日常见之物,不须为周南解说了。
周南听的头大,也不想再听了,他也不用再听郭兴祖解说了。
周南又仔细看着这张配方单子,大致算了一下,如果将这些物事按硝石、硫磺、含碳物进行分类归并,那硝石重40两,硫磺与窝磺共重21两,其余就是助燃、含碳物约重18两,三者共重约79两。它们的组配比率(即组成火药的原料硝石、硫磺、含碳物质,在火药中所占的比重大约就是51∶26∶23。这样看来,郭兴祖的单子里,硝石的比例不是低,而是太低了,而硫磺的比例太高。黑火药里面最重要的是硝,这个单子里硝的含量低,硝的纯度大概也不太高,这都是要解决的问题。
这时期的人还没有
第64章 红炉漫烧药,不为玉颜驻3
周南见郭兴祖有此信心,也就不多说了,只是嘱咐道:“配制时千万小心,此火药不比你以前所配,勿使火星溅入,切记!”郭兴祖又答应一番,这才施礼告退。
周南仰头看看天,长叹一口气,他也没办法,只能帮着这时代的工匠改进一下技术了。以山寨里的条件,想要造出那种小型火炮,一是铸造火炮的原料缺乏,再就是应用场景不广,又不用攻占城池,只是守个山寨,效果还不如做些小的爆炸物。等做出来有爆炸威力的火药,就做成拳头大小的炸药包,绑在箭杆上,利用箭射向目标,炸毁目标,炸的敌人魂散魄惊,这就足够镇住这时代的一切敌人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