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宋春归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南风寄梦

    余里衍和银屏只是从韩存义的信里知道个大概,哪里能有此刻周南亲口讲出来精彩二人听得一会儿提心吊胆,一会儿又忍俊不禁,这才知道周南这趟去汴京,凶险之处不亚于身在平州军中。

    “那个老道真是可恶,害得驸马后面受人迫害。”银屏对这个身为出家人的林灵素大为不满。

    “不可乱说。那道长能为南朝皇帝当作国师一般,必




第714章 ?国号5
    余里衍先是欢喜地看了看两副水晶头饰,大宋皇帝御用的工匠做出来的首饰,当然精美绝伦,加上紫色和粉色的水晶本身晶莹透亮的淡淡色彩和金黄色的牡丹花,更显得雍容华贵。

    “多谢周郎。”余里衍说道,“周郎是用何宝物换来的呢”

    “喏,就是这个。”周南已经将一副望远镜拿在手里,走到余里衍身边,在余里衍肩头俯下身,双臂将余里衍环抱在怀里,余里衍一下子耳根通红,羞涩地要将周南推开,却见周南手里举着那个宝物,情知有因,只得微微缩着双肩。

    周南却将望远镜的目镜一端先贴在自己眼前,将物镜一端对准大殿远处的一棵古树,望远镜的镜筒里出现一片模糊的影子。周南慢慢调试,直到那棵古树变得清晰,连树上干枯的树纹都看得一清二楚,这才将目镜缓缓移到余里衍眼前。

    “咦”余里衍轻轻惊叹一声,周南又让余里衍将两手分别握住望远镜的前后两端,自己则用手握着余里衍的手,轻轻转动,让余里衍明白这样做的用意。

    果然,余里衍通过自己双手不断转动,突然惊叫道:“果然是宝物!竟能看得如此真切!”

    周南惋惜地说道:“那个被南朝皇帝截留下望远镜更大,看得更远。”

    余里衍放下望远镜,羞赧地挣脱周南的环抱,说道:“这宝物从何而来”

    周南答道:“是我用南朝皇帝库中的水晶打磨做成的。只做了这么几件,献给南朝皇帝一件,又给他截留一件,这里还有两件。”

    “既然周郎会做,攒足了物料再做个大的就是。不知做这宝物,除水晶外,还需什么宝贝”余里衍只觉得这望远镜玄妙之极,里面除了水晶,定要别的宝贝相合。

    “也没什么,就是水晶一物。只是这水晶须得透明水晶,越大越好。”周南坦诚说道。

    “大辽极盛之时,西至流沙,西面的一些小国,也臣服于大辽,那里便出透明水晶。”余里衍怀想着说道。

    “那就好办了。出些钱,便能买到。”虽然周南早有出兵雁门关的想法,可是一则高昌国不知离这里多远,二则为几块水晶就发动大军远征,实在是划不来。还不如多出赏金,从商人那里买来水晶。

    “公主,是什么宝贝啊我也要看。”银屏见余里衍惊赞,吵着也要看看。余里衍便将使用的方法告诉了银屏,由着银屏自己跑出去看去了。

    “这些我都收下了,只是今晚你还不能在城中过夜,还要到城东面的延芳淀去住,那里有旧日行宫,足可安身高卧。”余里衍见银屏出去了,带着歉意说道。

    “为何不能在城中住下”周南奇怪地问道。

    “虞留守和你那位李翰林鼓动着要立国号,今日群臣商议,明日要在城外以皇帝法驾迎接你,还要行皇帝、皇后册封礼。若是明天大臣们发现你这皇帝自己跑进城睡觉了,还不是又要重新操演”

    “皇帝我怎么不知道啊”周南一直以来还真没有做过皇帝梦,即使是现在,也只是想着能统帅万胜军,保燕京一地安宁就行了,至于朝政之事,有余里衍和大臣们就够了,“这皇帝,还是你来做吧,以前不就有一个也叫燕燕的承天皇太后吗我就在



第715章 ?国号6
    一大早,天还没有亮,便有络绎不绝的官员和侍从开始来到延芳淀行宫内,进献吃食,呈上应礼的朝服,教给周南该如何行事说话,忙的不亦乐乎。就连周南的三百亲军侍卫,也都统一在铠甲外系上了红色的披风,手中的铁矛上也扎上了红色丝带。

    等着预演完毕,吃过早饭,才刚刚卯时。换做平时,这时候还没有吃早饭。

    周南穿着一身礼服,身边跟着两个官员,不时的对周南耳提面命,生怕周南过一会儿把刚才教的统统都忘记。

    周南正要坐下歇一会儿,作为册封使的张英墨已经带着两名副使赶来了。张英墨的主要使命就是敦请周南即位,赴京临朝,行册封礼。

    在张英墨洋洋洒洒的念了一大段,什么“旧国已去,国号新辽,于兹是年,夫天意之爱民,不惟有蜀国公主之镇,幸赐驸马周南……事等解悬,功同援溺”,周南在上面听得有些迷糊,身旁的礼官忙小声提醒道:“驸马,辞,不受。”

    周南忙大声说道:“本驸马德薄才浅,力不胜任,这皇帝之位实在不敢接受。”两个礼官忙大声说道:“驸马请辞,不受!”

    张英墨见周南推辞,也不多说,便带着两个副使出去了。没过多久,张英墨又带两个副使回到了行宫,来见周南。

    周南还以为张英墨回了燕京城,没想到会这么快就赶回来。实际上,延芳淀行宫距离燕京城十几里路,要真是来回让张英墨跑三趟,时间也等不及。

    张英墨又请周南即皇帝位,周南又辞;到第三次,周南还是张口就推辞。

    这一下,张英墨和几个官员都有些愣:说好的第三次就要答应下来,然后百官入行宫行礼拜见,迎皇帝回京。到皇宫的元和殿,再对皇帝和皇后行上尊号和册封礼。怎么第三次了还要推辞啊

    张英墨看了看周南身边的两个礼官,那两个礼官忙小声提醒道:“驸马,该答应了!”

    周南苦笑这说道:“张院使,现在虽然号称新辽,可是地只燕京、平州,百姓不过五十万,更有旧辽四京尚遗落在外,皇帝之位,我实在问心有愧,不敢自欺欺人。”

    张英墨无法,只得又出了行宫,虞仲文、李石、康宫弼等大臣都在行宫外面等着,只等张英墨出来后,便一起进攻拜见新皇帝。谁知张英墨出来后却是一脸愁容。

    虞仲文听完后,差一点儿老泪纵横:“驸马这才是有为之君啊!有这样的皇帝,是我燕京之福,百姓之福啊!”

    康宫弼急道:“先不要说什么福不福了。咱们这位皇帝不肯上套啊!”

    “管不了这许多了!”旁边紧皱眉头的李石说道:“不做皇帝,那就封王吧!驸马即便是做个城主、知州,都随他,只要在我等心里他是皇帝就行了。驸马为新辽王,公主为新辽王后。诸位看如何”

    “王和皇帝比起来,到底是差了些;再者说,公主与驸马虽有夫妻名分,可是未曾大婚,若是一为王,一为后,也说不过去啊。”康宫弼提醒道。

    “说得通。上古之时,本无皇帝一说,只是秦统六国后,嬴政号为始皇帝;皇、帝、君、王均为帝王之称,皇者,大也;帝者,谛也,王天下之号也;君,尊也;王,天下所归往也。战国之前,国君称王或称后,王乃之尊之意,代表上天治民,又称天王;后,也并非专指王后,用在公主身上,再贴切不过了。”李石不愧是状元出身,学识渊博,立即引经据典解释一通。

    “李翰林所言有理,这就派人飞骑入京,



第716章 ?国号7
    浩浩荡荡的队伍缓缓向前行进。

    最前面的,竟然是八匹马各用绳索牵引着的飘浮在空中的飞车。这个飞车是周南从山海关回来时带回来的。自从汴京遇险后,李飞兴无论跟随周南去哪里,都是带着一部飞车,以防万一。这一次迎驾,还是李石提出来,要将周南的飞车当作周南进京的法驾中的一种仪仗,还说这是唯独新辽国才有的圣物。

    对于这种说法,所有大臣不光不反对,还特别一致的赞成。因此才临时和周南商议,让给万胜军的人驾着飞车走在迎接队伍的最前面,以壮声势,也让燕京百姓看看万胜军的威风。周南自然答应,所以才会让自己的贴身侍卫小九驾着飞车在上面,地面上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不被风吹走,则是有八名骑军各自牵着与飞车相连的绳索。

    接下来的是导驾仪仗。导驾仪仗首先是清道队,由黑铁军的骑军担任,都是手持弓弩和矛,负责清场巡视;清道队后面便是一杆大纛旗,上面绣着日月,两侧绣着火焰,中间绣着“新辽”两个大字,由留守府留守虞仲文、燕京府知府、毕里院院使张英墨三人居前引导。然后是绣着各式的龙旗队、载着各样器物的车队等。龙旗队中,有风伯、雨师旗,有雷公、电母旗,有木、火、土、金、水星旗,还有北斗旗。旗后专用车队有指南车、记里鼓车,还有的车上面载着的物事,周南也叫不出名字。每辆车都是由四匹马牵引,光是驾车的人就有十多人。

    后面就是引驾仪仗了。引驾仪仗与导驾仪仗不同,主要是奏乐和形象。引驾仪仗最前面的是号称“引驾十二重”的卫队,由十二排黑铁军的骑军担任,都是手执横刀,身背弓箭。十二重后面就是乐队了,到底是马上民族,连乐手都是骑马而行,乐队的乐器有鼓、胡笳、笛子、箫、唢呐、钲,光是乐手就有上百人。

    乐队之后就是一队队整齐的幡旗手了。有长方形的旗子,有羽毛修饰的旗子,五颜六色,随风招展,很是壮观。大部分随行的官员都是骑着马,跟随在乐队的后面。虽然这些官员只是随行,可是也随着前面的队列,走得很是齐整。

    官员的队伍之后,又是两列黑铁军的骑军,最前面打着两面旗,分别是青龙旗和白虎旗,黑铁军骑军则是手执铁矛,矛尖向天,一派肃杀之气。紧接着的,才轮到周南乘坐的白驼车。

    周南的白驼车是这次迎驾队伍的核心,因此车驾周围,警卫森严。白驼车本该由太仆寺卿驾驭的,可是燕京城现在很多空闲的职位并没有安排官员,因此就暂由留守府的副留守亲自驾驭,白驼车的两侧则是由韩贵和马大丘两个亲军侍卫都头亲自护驾,紧随白驼车的是余里衍派来的宫中的侍女和一部分万胜军。最后面则是由孔雀扇、小团扇、方扇、黄麾、等组成的仪仗队和由分别持大戟、刀盾、弓弩等兵器的骑军。

    在这些迎接的队伍的外面,另外还有从居庸关、涿州等地调来的骑军,也是兵甲鲜亮,随着队伍前行,以随时应付各种情况。

    其实是李石、虞仲文等人想多了。在这状似铁桶的燕京道,百姓们也都深知是因为驸马将军率军征战,才有了他们如今的太平日子,前些天官府还给他们分了田,还发了种子和农具,好让他们不耽误耕种。这样恤民爱民的驸马将军,拥戴还来不及,谁敢上前闹事!

    燕京城的东门,迎春门外,耶律余里衍在一处搭起的彩台上不时向东面眺望。彩台下面,则是萧老六率领的黑铁军骑军护卫在四周,连城墙上值守的士兵都



第717章 契丹弋猎汉耕作
    作为进行各种大典的正殿,元和殿早已粉饰一新。最上面正中摆放的座榻也装饰的金光闪闪,作为周南和余里衍并坐的宝座。在座榻前面是一张宽大的书案。书案的前面,就是三尺台阶,台阶下,就是大臣们参拜、奏事的范围了。此时大殿的两侧也都摆好了一张张的座椅,只等拜见完毕后,好给大臣们坐下歇息。这也是周南的意思,大臣们上朝,不用站着,坐下就行。

    接下来的事,完全就如同余里衍说的,只需要做一个木偶就可以了。所有的仪式都是在虞仲文和李石的主持下进行的,国号为新辽,周南也没意见。一来可以说是区别于旧辽的,二来就是还可以吸引旧辽的人才和百姓,还有就是为日后收复失地留个依据——旧辽的故土,当然由新辽来收回。

    对周南和余里衍分别行册封礼,周南为新辽王,余里衍为新辽王后。虞仲文等人又在朝堂上提出,待国势昌盛安宁后,便由新辽王、新辽王后转为新辽国皇帝、皇后。对此,周南只得含糊说要等日后再议——总不能只这么大一块儿地方就自称皇帝吧

    周南不想现在做皇帝,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号的事。“新辽”这一国号,现在很适合。可是日后不一定合适了。不过国号可以改,大辽以前改国号就跟吃饭一样随便。经过李石的介绍,周南这才知道,原来大辽以前也曾经叫“中央国”,不过全称是“大中央辽国”或者是“大中央契丹国”。若是日后从金人手里夺回四京,拥有广袤万里的疆域,自然可以用这个“大中央国”的国号。

    册封礼后,全国大庆十日,对那些罪刑较轻的犯人进行赦免;十日内,免收所有关税、商税。各州县的知州、知县也都赶来燕京,于三月初一日大朝日参拜周南和余里衍。

    趁此机会,周南和余里衍对军队和官制也进行了调整。

    新辽国中,军队按照作用,分为常备军、边塞军和驻屯军。常备军就是经常作战的,没有驻守地点,闲时也不须要参加耕种,可以长途奔袭的,这也是新辽国最精锐的兵马了。

    边塞军就是像贾老六驻守归义城、石岳驻守山海关一样,驻扎在边关要塞处的兵马,这些兵马也是新辽国的精锐了,只是除了平日值守、操练外,需要在自己的驻地附近耕种土地,从而在粮草上自给自足。反正边塞之处,多的是荒丘野岭,士兵们种地,既能操练体能,又解决了粮草问题,不必从别处调拨,一举两得。

    驻屯军就是驻守各州县的兵马,类似于以前的乡兵,算是常备军和边塞军的后备,平日里由守将带领,勤加操练,优等的军士,才可以算是万胜军和黑铁军日后的兵额来源,可以对战损的士兵进行补充。普通百姓想要参军的,只能先进入驻屯军,才有机会被选入万胜军或者黑铁军。由于作战压力小,平日里就是维护治内治安,所以更多的是操练和耕种。

    经过调整,萧老六仍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只统领自己的三千骑军,作为应急。萧老六作为新辽的马步军都指挥使,主要负责所有军队的调动、粮草器械的调拨配发。

    马步军指挥使司的两名副都指挥使则仍是高远和杨可世,二人主要是负责率军出征,或者率领军队增援各处边塞军,或



第718章 契丹弋猎汉耕作2
    三月初一大朝日,各州县的知州和县令,还有临时召来的各军的主将,包括高远、杨可世、陶谷等人,都赶到了燕京城,参加周南封王后的第一次大朝。周南便在朝堂上宣布了这些调整,这些主将都一一上前拜取自己的印信和兵符、旗号。

    这些主将虽然都是将军,可是在级别上也做出了区分,萧老六统领全国马步军兵马,级别为元帅,高远和杨可世为副都指挥使,级别为上将军,其余的常备军和边塞军主将就是将军,那些驻屯军的主将便是守备。

    官制上最大的调整就是设置了监察司,改夷离毕院为刑律司。监察司首任司使由新城县令郭知文担任,负有监察各级官员、听取地方民意、提点重大刑案的职责。监察司中的各级监察使、副使等都有权直接向周南和余里衍报奏,朝堂、州县有权随时向皇帝报奏。郭知文的耿直、负责,周南一直记在心里,这次调整官制,便将郭知文升为了监察司使。

    而将夷离毕院改为刑律司,只是名称上的改变,就是逐步去除契丹官制的影响,刑律司使仍旧是张英墨。

    从上次与余里衍共同执政燕京,仓促成立留守府、三司使、夷离毕院、马步军都指挥使司,就是想借用后世财、政、军分立的制度,而且更细化,将刑律一事也从政务中分离出来,从而让这四个部门能各专其事,在他和余里衍的统调下进行有序开展。四部门都直接向他和余里衍负责,这既能避免了日后有大臣野心勃勃想要独揽朝政,又能避免人浮于事,像大宋那样冗官冗员。

    最主要的是,这四个部门,所要求的的做事的人的素质、技能不同,这样按照各部门的工作来区分,从而更好的挑选出合适的官员来任职。这也是完全符合了后世分工协作的思想。

    虽然在这时候,分工协作的要求和意识还不高,可早在唐朝,韩愈不就写出了“术业有专攻”的名句吗而且这也是提高效率的必然选择。周南也早就有过打算了,不仅要在官制上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来进行改动,更要在将作监的工匠中进行细化,从而快速让新辽国的手工业制造水平赶上或者超过大宋。

    选派到各州县的知州、知县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多数是上一次科举后未曾入职的进士,余里衍按照周南的意思,向各地发布诏令,开科取士,录用了四十五人,其中近三十人是上一次科举的那些进士,可见这些人确是才能出众。

    这些新任官员都是正当青壮之年,多是热血之辈,更感念周南的万胜军打下的这片天地,所以在各自治上勤勉任事。这一次能受诏来朝,参拜新辽王和新辽王后,都是喜出望外,所以在拜会时,都免不了会当庭上书,陈述自己上任以来治理百姓、推行《土地法令》等事情。只是唯有像燕京、涿州、易州、固安、归义、蓟州等州县开垦荒地,其余各州县除了将仅有的田地分给各户,却再没有新开垦出来的田地。
1...135136137138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