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人性的弱点全集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作者(美国)戴尔卡耐基译者袁玲
耶稣基督仅用几个小时就让10个人重获行走的功能,但他得到了几个人的感谢呢?只有一个。耶稣基督环顾门徒问“其他9个人在哪里”的时候,他们全跑了,谢也不谢就跑得无影无踪!我想问一问各位:为什么像你我这样平凡的人,或者是那位德克萨斯州商人,给了别人一点点小恩小惠,就希望得到比耶稣更多的感恩呢?
至于钱财上的帮助,那就更别想啦!查尔斯·舒瓦伯告诉我,曾经有一位银行出纳善自挪用银行基金炒股而血本无归,当时是他帮助这个人把资金补足才免于吃官司的,那么这个人有没有感谢他呢?有,但只是一阵而已,后来这个人竟因为一件小事而与他反目。
如果你白白送给你的亲戚100万美元,你一定想像他会对你感激不尽吧?安德鲁·卡耐基就资助过他的亲戚,不过如果安德鲁·卡耐基重新活过来,一定会很吃惊地发现这位亲戚正在咒骂他。为什么呢?因为卡耐基只给了他100万美元,而将其他3亿美元的遗产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
世间就是有许多不平之事,你根本不值得期待风回路转。我们应该像那位最有智慧的罗马帝王库斯·阿列留斯一样学会接受。他在日记中写道:
“即使碰到多言的人、自私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忘恩负义的人,我也不会惊慌或困扰,因为我还想象不出一个没有这些人存在的世界。”
这话不是很有道理吗?我们天天埋怨别人忘恩负义,到底是谁的错?假如施恩之前就没指望别人感激,那么,如果我们偶尔得到别人的感激,就会有一个惊喜。如果没有得到,也不应该难过、烦恼。
或许,容易忘记别人的恩赐和不容易对他人怀感恩之心皆是人性使然,那么如果我们一直期望别人感恩,多半是自寻烦恼。
我认识一位住在纽约的妇人,她最大的困惑就是没有一个亲戚愿意来看望她,致使她整日与孤独为伴。然而,这实在没有什么奇怪的,根本不能怪他们。你去看望她,她会花几个钟头喋喋不休地告诉你,她侄儿小的时候,她是怎么照顾他们的。他们得了麻疹、腮腺炎、百日咳,她甚至几天几夜没合眼,在一旁精心守护着,他们跟她住了许多年,还资助一位侄子读完商业学校,直到结婚。
这些侄子开始时是经常回来的,但渐渐地就少了,也怕了,怕坐在那里一连几个小时听那些老调、无休无止的埋怨与自怜。当这位妇人发现威逼利诱也没法叫她的侄子们回来看她后,她就开始用最后一招——心脏病发作。
她是不是真的心脏病发作了呢?当然不是。不过医生也说她的心脏相当神经质,常常心悸。可是医生也束手无策,因为她的问题出在思想上。
其实,这位妇人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要得到侄子们的感恩。不过,她大概永远也得不到,因为她认为这是应得的,她向别人要这些。
像她这样的人,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因为别人都忘恩负义,因为孤独,因为被人疏忽而生病,他们渴望得到爱,但是在这世上真正能得到爱的唯一方式,不是索求,更不是乞求,而是无私的付出,无怨无悔的付出。
听起来,这好像不太切合实际,很难做到,但这的确就是追求幸福的最好方法,我可以作证,因为我亲眼见到我家庭中发生的状况。
我的父母乐于助人,我们很穷,所以老是窘于欠债,可即使穷成那样,我父母仍然每年都要从肚皮里挤出一点钱寄给孤独院。那家孤儿院座落在爱荷华州,他们一次也没去过,可能除了收到回信外,也从来没有人感谢过他们。不过他们已有所回报,因为他们享受了帮助那些无助小孩的喜悦,并不希望任何其他报偿。
每年我因工作而不能回家过圣诞节时都会寄给父母一张支票,让他们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是他们很少这样做。当我回家过圣诞时,父亲会告诉我,他们买了煤、日用品送给镇上那些有很多小孩的贫苦妇人。他们送出这些礼物时,也得到了真正的快乐——施予而不求回报的快乐。
亚里士多德说:“理想人会享受助人的快乐。”我深信我父亲就是这样的理想人。
真正的快乐只在于无私的付出,在付出的同时不能存有任何索求感恩的念头,否则就会痛心、乐不起来。
几千年来,大部分为人父母者都怨恨子女不知感恩。
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喊得最是震憾人心:“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痛噬人心。”
这难道是子女的过错?当然不是。如果为人父母者不教育他们,为人子女者又怎么会知道感恩呢?忘恩像是随地生长的杂草;感恩则有如玫瑰,需要精心地照料与滋养。
子女们不知道感恩能怪谁呢?恐怕只能怪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从来不教导他们向别人表示感谢,又何以期望他们来谢我们?
我的一个朋友,住在芝加哥。他在一家纸盒厂工作,很辛苦,周薪不过40美元。他娶了一位寡妇,她说服他向别人借了钱送她前夫的两个儿子上大学。他的周薪用来支付所有生活开支和应缴付的欠款。他拼命苦干了4年,从没埋怨过一句。
有没有人对他表示感谢呢?没有,他太太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那两个儿子当然也是一样。他们对这位继父从未有过一点点的亏欠之意。
这到底该怪谁呢?这两个年轻人?难道这位母亲没有错吗?她认为这两个年轻的生命不应该有这种义务的负担,她不要她的儿子由“负债”开始他们的人生。因此她从没想到要说:“你们的继父真是个大好人,他帮你们读完了大学。”相反的,她的态度却是:“噢!那是他的义务。”
她认为儿子们成长得很健康。实际上,她让他们的心灵有了缺陷,让他们产生了一种危险的想法,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义务让他们活下去。这种想法果然危险,她的两个儿子中的一个想向老板“借”点钱,结果被关进了监狱。
我们一定得记住,子女的一言一行完全是由父母造成的。
举例来说,我姨妈薇奥拉·亚历山大从来不抱怨儿女不知感恩。我小的时候,姨妈把她母亲接去照料,同时也照料她的婆婆。我现在仍记得两位老人家坐在壁炉前的情景。她们有没有给我姨妈出过难题,找过她的麻烦呢?我想一定有,而且不会少,可从我姨妈的态度上却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她真的爱她们,想让她们安度晚年,享受家人的温馨与甜美。
除了照料两位老人以外,薇奥拉姨妈自己还有6个子女,但她从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在她的思想意识里,这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是对的事,也是她乐于做的事。
薇奥拉姨妈已经孀居了二十几年,她的5位成年子女都愿意接她到他们家去一起住。她的孩子们非常敬佩她,都不想离开她。
这是出于“感恩”吗?当然不是!这是真爱的表现!这几位子女从孩童时代就生活在慈善的气氛中。现在需要照顾的是他们的妈妈,他们回报同样的爱,这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我们不要忘了,要想子女懂得感恩,必须要先成为施恩不图回报的父母。我们的所言所行非常重要。在孩子面前,千万不要诋毁别人的善意,也千万别说:“看看表妹送的圣诞礼物,都是她自己做的,真小气!”这种话我们也许是顺口说的,但是孩子们却会听进去记在心里。因此,我们最好这么说:“为了准备这些圣诞礼物,表妹一定花费了很多时间,她真是个有心人,我们应该写信感谢她。”如此,我们的子女在无意中也就学会养成感恩的习惯了。
我们每一天、每个小时,都能得到“快乐医生”的免费服务,只要我们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所拥有的那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上,那些财富远超过阿里巴巴的珍宝。
想想你所得到的恩惠
我认识哈洛德很多年了,他曾经是我巡回演讲的经理,住在密苏里州。有一天,他和我在堪萨斯城相遇,他送我到我的农庄。路上,我问他是怎么得到快乐的,他给我讲了一个我永远都忘不了且很有意思的故事。
我以前常为很多事情而忧虑,可是,1934年春天的某一天,我正走在韦伯镇西道提街,有一幕景象使我以后永远不再感到忧虑。事情发生的前后只有10秒钟,可是在那10秒钟里,使我学到的关于如何生活的事情,比我过去10年里所学到的还要多。
我在韦伯城经营一家杂货店有两年之久,我不单赔光了所有的积蓄,还借了债,需要7年的时间才能还清。我的杂货店刚在前一个礼拜关门,当时我正准备到银行去借点钱,以便到堪萨斯城去找一份差事。我像一只斗败的公鸡在路上走着,完全丧失了斗志和信心。
突然之间,我看见迎面来了一个失去了双腿的残疾人,他坐在一个小小的木头平台上,下面装着从溜冰鞋上拆下来的轮子。他两手各抓着一片木头,撑着地让自己滑过街来。
我看到他的时候,他刚把那小小的木头车子翘起来,我们两人眼光遇了个正着,他对我咧嘴笑了笑。“你早先生!早上的天气真好,是不是?”他很开心地说。
当我站在那里看着他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是那么富有。我有两条腿,我能走路。我对我的自怜感到羞耻。我对自己说,如果一个缺了两条腿的人能做到的事,当然我也能做到。我觉得自己的胸膛已经挺了起来。本来我只是想去银行借100美元,可是现在我有勇气去向他们借200美元。我本来想说我打算到堪萨斯城去试试看能否找份差事,可是现在我能够自信地告诉他们说,我要到堪萨斯去找一份差事。我借到了那笔钱,也找到了一份工作。
于是,我在浴室的镜子上贴上下面这几句话,好让我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时候能够读到:“我正在为自己没有鞋而难过,忽然遇到一个没有双腿的人,我的难过顿时消失了。”
在英国的许多教堂里都写有“感恩”这个词。它也应该铭刻在我们的心上。想想所有我们应该感谢的事,并真正去表示感谢。
英国文学史上最悲观的一位作家是《格列佛游记》的作者史威福特,他为自己的出生感到很难过,所以他在生日那天一定要穿黑衣服,并绝食一天。可是,这位英国文学史上有名的悲观主义者,在他绝望之中,却赞颂开心与快乐能带给人健康的力量。他说:“世界最好的三位医生是节食、安静和快乐。”
我们每一天、每个小时,都能得到“快乐医生”的免费服务,只要我们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所拥有的那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上,那些财富远超过阿里巴巴的珍宝。
你愿意把你的两只眼睛卖1亿美元吗?你愿意把你的两条腿卖多少钱呢?还有你的两只手?你的耳朵?你的家庭?把你所有的资产加在一起,你就会发现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绝不会就此卖掉,即使把洛克菲勒、福特和摩根三家族所有的黄金都加在一起你也不会卖。
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这一点。就像叔本华说的:“我们很少想我们已经拥有的,而总是想到我们所没有的。这种倾向实在是世界上最令人不幸的事情之一,它所造成的痛苦可能比历史上所有的战争和疾病要多得多。”
这一点几乎使住在新泽西州的帕玛先生“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一个坏脾气的老家伙”,也差点毁了他的家。帕玛先生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我从军中退伍不久,就开始做生意。我夜以继日地忙碌着,一切进行得很好,但后来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买不到零件和原料。我为可能会被迫放弃我的生意而担心得不得了,我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一个脾气很坏的家伙。我变得非常尖酸刻薄——当时我自己并不知道,可是现在我才明白。我几乎失去了我快乐的家。
然而有一天,一位年轻的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对我说:“约翰,你不应该这样,你这副样子好像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有麻烦似的,就算你把店关掉一阵子,等到事情恢复正常之后,再重新开始也没有什么。你有很多值得感激的事,可你却老是在抱怨。我的天啊,我真希望我是你。你看看我,我只有一只手臂,半边脸都伤了,可是我并不抱怨什么。要是你再继续这样啰啰嗦嗦地埋怨下去的话,你不仅会失去你的生意,也会失去你的健康、你的家庭和你的朋友。”
这些话使我猛然醒了过来,我发现我走上了岔路。我当场就决定必须要改变,重新成为我自己。后来我做到了。
我的朋友露丝,也是经过一番痛苦的波折才认识到这一点的。我们是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写作班上相识的。她给我讲述了她的那个难过的经历:
那时我是个大忙人,既要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学习风琴,在城里主持一个演说训练班,还要到另一座城市里讲音乐欣赏,我忙着出席宴会、舞会,没日没夜地奔波于世。直到有一天早上,我完全崩溃了。医生说:“你必须卧床休息一年。”
听到这个消息,我整个人都僵住了:那与废物有什么区别,还不如去死!我惊恐极了,为什么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做了什么不可饶恕之事要上天如此惩罚我?我哭了好久,怎么也无法接受。不过,我还是遵照医生的话躺在了床上。
我的邻居来看望我,他叫鲁道夫,是位艺术家。他对我说:“不要以为你躺在床上整整一年是件很糟糕的事,其实你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真正了解自己,一年,你在心灵上的成长可以抵得上你过去的几十年。”
听了他的话,我平静了许多,开始努力建立另一套价值观。我阅读一些启发人心的书。有一天我听到收音机里的播音员说道:“你所表现出来的永远只是你内心世界的反映。”我以前不只一次听过这句话,但唯有这次才真正听到心里去了。
于是,我开始去想些增强自信的事情。每天早晨一醒过来,我就强迫自己想一遍我所拥有的应该对这一世界充满感激的事:我的身体没有疼痛,我有个可爱的小女儿,我能看到美丽的景致,能听收音机里悦耳的音乐,能吃美味的食物,有无数的好朋友关心我,在我住院期间,医生不得不限制一次只能容许一位来访——而且还有时间限制。
从降生到现在,我都在过着丰富、活跃的生活,现在我深深地感谢躺在床上的那一年,那是我在亚利桑那州最有价值、最快乐的一年。就在那一年,我养成了每天早上先清点一下自己所拥有的幸福这个习惯,并沿用至今。这已成为我最宝贵的财产。我得承认在生命出现危机之前,我并没有真正活过。
露丝,我要告诉你,你所受到的教训与200年前英国著名作家约翰逊所发现的惊人的相似。他说:“能看到每件事情最好的一面,并养成一种习惯,这真是千金不换的珍宝。”
有必要说明的是,说这句话的人可不是职业性的乐观主义者,事实上,他曾经深受焦虑、饥饿、穷困之苦,正是凭借这句警言终于成为当时最著名的作家与评论家。
罗根·皮尔萨尔·史密斯用很简单的几句话,说了一番大道理。他说:“生活中应该有两个目标:首先,要得到你所想要得到的;然后,在得到之后要能够享受它。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做到第二步。”
有一位名叫波姬·达尔的女人,她写了一本书,叫《我希望能看见》,这是一本谈论以难以置信的勇气生活的很富启发性的书。作者的生存状态艰难到把在厨房水槽洗一次碗,都当作是一次难得的经验。你若有兴趣,可以到图书馆去借,或者到当地书店去买,或者向纽约市第5街60号的麦克米伦出版社直接函购。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几乎瞎了50年之久的女人,“我只有一只眼睛,”她写道,“而眼睛上还满是斑点,只能透过眼睛左边的一小部分看东西。看书的时候必须把书本拿得贴近我的脸,而且不得不把我那一只眼睛尽量往左边斜过去。”
可是她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怜悯,不愿意别人认为她“异于常人”。小时候,她想和其他的小孩子一起玩游戏,可是她看不见地上所画的任何记号,所以在其他的孩子都回家以后,她就趴在地上,把眼睛贴在地上瞄过去瞄过来。她把她的朋友们所玩的那地方的每一点都牢记在心,所以不久就成为玩游戏的好手了。她在家里看书,把印着大字的书靠近她的脸,近到眼睫毛都碰到书页上。后来她得到两个学位:先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得到学士学位,再在哥伦比亚大学得到硕士学位。
她得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小村子里教书,然后成了南达科他州奥格塔那学院的新闻学和文学教授。她在那里教了13年书,也在很多妇女俱乐部发表演说,还在电台主持谈书籍和作者的节目。她说:“在我的脑海深处,常常怀着一种怕会完全失明的恐惧,为了要克服这种恐惧,我对生活采取了一种很快活而近乎戏谑的态度。”
然而在1943年,也就是她52岁的时候,一个奇迹发生了。她在著名的梅育诊所施行了一次手术,使她的视力比以前扩大了40倍。
一个崭新的、五彩缤纷的、可爱的世界展现在了她的眼前。她发现,即使是在厨房水槽前洗碟子,也让她觉得非常开心。“我开始玩着洗碗盆里的肥皂泡沫,”她写着,“我把手伸进去,抓起一大把小小的肥皂泡沫,我把它们迎着光举起来。在每一个肥皂泡沫里,我都能看到一道小小彩虹闪出来的明亮色彩。”
在水槽的上方有一扇小窗户,从窗口望出去,她看到了白白的积雪,看到了一只“振动着灰黑色的翅膀飞过积雪的麻雀”。
仅仅看到肥皂泡与麻雀,她就很满意,很欣喜了,于是便有了她那本书的结尾:“亲爱的主,我不禁低语,我们的上帝,真心地感谢你,我感谢你。”
读了这些话,我们应该感到惭愧。这么多年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里,可是我们却什么也看不见,虽然能够填饱肚皮,却不懂得享受。
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应该为这一点而庆幸,应该尽量利用大自然所赋予你的一切进行创新。从古至今,所有的艺术都带着创作者自己的特色;你只能唱你自己的歌,你只能画你自己的画,你只能做一个由你的经验、你的环境和你的家庭所造就的你。
保持自我的本色
在我着手写这本书时,我收到了一封北卡罗来纳州艾尔山的伊笛丝·阿尔雷德太太寄来的信。她在信中讲述了她自己的故事:
我从小就特别敏感而腼腆,我的身体一直很胖,而我的脸更显胖。我有一个很保守的母亲,她认为只有愚蠢的女孩才通过漂亮的衣服展示自己。她总是对我说:“宽衣好穿,窄衣易破。”我的衣服总是宽宽大大、长可及膝。上学后,我从来不和其他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动,甚至不愿上体育课。我非常地害羞,觉得我跟其他人都“不一样”,完全不讨人喜欢。
长大之后,我嫁给了一个比我大好几岁的男人,可是我并没有改变。我丈夫一家人都很好,也充满了自信。他们希望能改变我的性格,但我却办不到。他们为使我开朗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只能令我更退缩到我的壳里去。我变得紧张不安,躲开了所有的朋友,甚至害怕听到门铃声。我知道我是一个失败者,又怕我的丈夫会发现这一点。所以每次我们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时候,我都假装很开心,结果常常做得太虚假而让人远远避开。事后我会为此而难过好几天。久而久之,不开心的事情越来越多,使我觉得再活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了,我开始想自杀。
那么,是什么改变了这个几乎自杀的女人呢?阿尔雷德太太说:
后来,我婆婆随口说出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整个生活。有一天,我婆婆正在谈她怎么教养她的几个孩子,她说:“不管事情怎么样,我总会要求他们保持自我本色。”“保持自我本色”这句话在我的耳畔不断轰鸣。在这一刹那间,我突然发现了我苦恼的根源,那就是我一直试图让自己适合于一个并不适合我的模式。
一夜之间我开窍了。我开始保持自我本色。我试着研究我自己的个性,试着发掘我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我研究我的优点,研究色彩和服饰的关系,尽量按照我的身材和个性去选购衣服。我开始主动去交朋友,还参加了一个社团组织,开始时很害怕,但每一次发言都会使我增加一点儿勇气。一段时间过后,我终于找到了快乐的感觉,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在教养我自己的孩子时,我也以自己以前的痛苦生活为镜子,鼓励他们遵循自然,“保持自我本色”。
詹姆斯·高登·季尔基博士说:“保持自我本色的问题像人类历史一样古老,而且是全人类的问题。”很多精神、神经质心理方面的问题,其隐藏的病因往往是他们不能保持自我本色、矫揉造作。
安吉罗·帕屈在幼儿教育方面,曾写过13本书和数以千计的文章,他说:“没有人比那些想做其他人——除他自己以外其他的人,更痛苦的了。”
这种异想天开的想法,在好莱坞尤其流行。山姆·伍德是好莱坞最知名的导演之一。他说他在启发一些年轻的演员时,所碰到的最头痛的问题,就是要让他们保持自己的本色。他们都想做二流的拉娜·特勒斯,或者是三流的克拉克·盖搏。“观众已经很熟悉那种味道了,”山姆·伍德不停地告诫他们,“他们现在需要点儿新鲜的。”
山姆·伍德在导演《别了,希普斯先生》和《战地钟声》等名片前,一直都在做房地产业,因此他培养了一种销售员的个性。他认为,商界中的一些规则在电影界也完全适用。完全模仿别人只能一事无成。“经验告诉我,”山姆·伍德说,“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尽可能不用那些喜欢跟风、模仿他人的演员。”
我曾请教一家石油公司的人事主任罗·伯恩顿,问他前来求职的人常犯的最大错误是什么?他曾经和六万多名求职者面谈过,还写过一本名为《谋职的六种方法》的书。他回答说:“来求职的人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保持自己的本色。他们不以真面目示人,不能以诚待人,还给你一些莫明其妙的回答。”这种做法令用人单位很反感,因为没有人要伪君子,就像没有人愿意收假钞票一样。
1...1415161718...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