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崇祯七年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竹下梨(书坊)
不少人都是双眼呆滞的看着天空,只顾得上喘气儿了。
太累了,实在是太累了。
当时周围都是敌人,随时一不心就会葬身他人刀下,这样的压力也实在让人无法承受,紧紧绷着的心弦在闯军忽然退却之后突然放松开来,这么一放松,整个人差不多就要瘫了。
随着闯军如潮水一般退去,城头之上,在那一刻,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休息,都在喘着粗气,一时间只能听到一片咻咻的喘气声,和那些受伤的士卒口中发出的惨痛呻吟。
董策一直在冷眼旁观,不是他不想帮忙,不愿帮忙,而实在是他不能插手,不能帮这个忙。
曹文诏之前就已经得很清楚了,今天的战局没有他董策的事儿,董策并不是因为他这句话而还怀恨在心,所以才不肯帮忙。只是他若是此时插手,那就相当于是狠狠的打了曹文诏的脸,所以他不能主动提出帮忙。
他若是主动提出帮忙,那就是在告诉曹文诏,告诉所有人:“你看吧,你扛不住了吧?得我来插手帮你度过这难关吧?”
如此一来,曹文诏可就面子全无了,董策就算是这一次帮他过了这关,其实也相当于是狠狠地得罪了他,没有落下什么好。
所以董策不能主动提出帮忙,必须要等着曹文诏来提,但从开始打,一直到打完,曹文诏都没向董策求救,反而是在战况最激烈的事,他冲着董策高声笑道:“兄弟,莫着急,你且作壁上观,看你家大哥的手段!”
面对这一幕,董策也只能摇头苦笑了。
方才战况的激烈也出乎了他的想象,在此期间,他甚至不止一次的,想要拔腿下了城墙,而后带着手下的官兵做好冲杀的准备。
曹文诏的想法他很理解,曹文诏诏此人刚强勇猛,同时也非常要面子,之前刚在自己面前夸下海口,却转眼就想自己求救,这个转折对他来实在是太难了些。
歇了好一会儿,曹文诏总算是恢复了些力气,他忽然看了董策一眼,冲着董策咧嘴一笑:“怎么样,董老弟,老哥的没错吧?用不着你插手,这场仗,老哥能带人打赢!”董策摇头苦笑,都到这会儿了,没想到曹文诏还有心思这个。
董策拱拱手,苦笑道:“曹大哥,你今日之勇猛厉害,弟算是见识到了,只不过咱们现在还是先收拾战局要紧,您是不是?”
曹文诏哈哈一笑,大手一挥,高声道:“好,就听董老弟所言,咱们现在先收拾战局。”
他回头瞧着城头上那些士卒们,高声叫道:“儿郎们,还没死的,都给老子滚起来,还能动弹的,就别他娘的在地上趴着了。今日这一仗算个啥?难不成跟着老子过了几年好日子便吃不得苦了么?想当年咱们在蓟镇吃冰卧雪跟建奴打的时候不比这会儿苦?咱们穷追闯贼两千余里,累的人马都脱了形的时候,不比这会儿苦?今日这的阵仗,难不成你们便受不了了?还是不是我曹文诏麾下的大好儿郎?”
虽然满身污血,虽然精疲力竭,但此时的他豪气干云,豪情万丈,让董策也是不由得心中生出一股钦佩之情!
如曹文诏这种人,他们天生就有这样的气质,能够鼓动下面的人,激励他们,带着他们去拼死力战。而下面的士卒们,也愿意为这样的人效死!
他们就是有这样的人格魅力。
而曹文诏这一番话,也确实是非常管用,麾下的士卒们,都是被激励了起来,那些身上没有伤或者只是轻伤的,都纷纷站起身来。而有些受伤颇重的,也在同伴的搀扶下,硬是撑了起来。
他们都盯着曹文诏,眼中满满的都是钦佩和尊敬。他们坚信,有曹文诏在,他们便不会输,至少不会认输!
只要是曹文诏坚持,他们哪怕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都不会投降!
打扫战场这样的活计,自然是不需要这些刚刚打完仗的士卒们来做的。士卒们分批撤了下去,曹文诏留下五百名身上伤势最轻或是没有受伤的士卒,在城墙上继续留守,而其他人都下去休息。
等到士卒们走了大部分之后,早在城下等候的县丞大人一声令下,征召的那些民夫便是纷纷涌上城墙。他们将受伤的士卒抬了下去,送到早就准备好的房间中好生安置,尸体也被抬了下去,集中摆放在一起。不少民夫都提着水桶上来,将城墙上面的血污尽量冲刷的干净一些,至少别一脚踩在上面黏黏糊糊的。
县丞大人亲自带着一些人抬了些热气腾腾的大桶上来,这些桶里都是烧开了之后又晾了一段时间,不那么热的温水,大伙儿谁要是想擦个脸,直接就来这边洗就成。在这种条件下,洗澡是不可能的了,但擦个脸,让精神为之一振,还是可以的。
把这些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又送上清水食物,饿了渴了的便直接可以开吃。
这位县丞大人,能力确实是相当不错,把这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完全不用曹文诏钊来操心。
当日傍晚,有数名极为精锐的骑兵从东门出了三水县,他们的目的地,是洪承畴中军大营所在。
没错儿,这些人便是被曹文诏派出去,向洪承畴那里求援的。





崇祯七年 第937章 九五五 参战
曹文诏是很勇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很傻。他本以为自己带着手下这些人守住三水县应该是绰绰有余的。但今天这一幕,却是让他意识到了这些闯军是何等的难以对付。他猜测,李自成应该是给这些闯军下达了死命令了,类似没有命令就撤退直接杀头之类的话。
所以闯军才这么拼命。
他很清楚,单靠自己这些兵马,哪怕是再加上董策这些人,也不大可能能守得住这三水县。毕竟双方的兵力是极其巨大的近乎一比十。
所以他求援了。
他没有死撑着,而是选择了求援。
起来,此时曹文诏等人离着洪承畴的距离也不是特别远,洪承畴是陕西三边总督,素来是率领大军驻扎在延安府的,但是这些时日以来,他一直都在关中和高迎祥率领的义军鏖战厮杀,这会儿他也在关中,离着此地不过是两三百里而已。
两三百里的距离,快马加鞭一日可至。如果拼了人和马的性命都不要,不定半日便可到达。
曹文诏派人去求援的消息,李自成并不知道。事实上这确实是他大意了,他把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了城北,以至于在东边儿,甚至连斥侯都没有派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失误,而且,曹文诏也防着他了,派出去的人,出城的时间是刚刚入夜时分。
在那会儿,就算是有斥候,想瞧见他们也实在是不大容易。
主要是李自成压根儿就没往那个上头想,他根本就没想过曹文诏会求援。在他看来,以曹文诏这种性格,宁可战死也不愿意派兵求救。
这明,其实他对曹文诏还真不是那么了解。
第二日,鏖战继续。
李自成又是派上了五千左右的兵力,不是他不想派出更多,而是这战场上已经铺不开更多了。
毕竟,三水县就这么大,城墙就这么大,现在他派上了这五千人,其攻击范围已经是不仅仅局限于北城门附近了,甚至已经覆盖了整个北城墙。要知道,三水县的北城墙,长度也不过是两里多一儿而已,也就是一千一百米左右。
而闯军足足有五千人,若是闯军全线压上,这五千人全部铺开的话,平均每米的长度上,就要有四个多将近五个闯军,这是一个何等巨大的密度?
当然,由于在前进过程中的死亡以及云梯的数量有限,闯军的密度不可能达到这么大,但饶是如此,整个北城墙也都被铺的差不多了。便是再增加人手,也不会有更好的效果。
五千人,已经是个极限了。
这一场激烈的厮杀,比昨日持续的时间更长,达到了足足大半个时辰。闯军不断的扑上来,而后又被城头的守军给压回去。退回去,而后又是再冲上来。但如果闯军是那永不曾停歇的潮水,那么城头的守军便是坚硬的礁石,虽然一次次被扑击甚至被淹没,但潮水终究落去,磐石却依然屹立。
终于,闯军被打退了。
但三水县守军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惨重的,伤亡情况甚至比昨日还要惨重得多,战后一统计下来,曹文诏麾下可战之兵,只剩一千二百余人。在这短短的三天时间里,他麾下的兵力,便折损了四成还要多。
如果这不是守城战,而是一场发生在城外的野外浪战的话,这样的损失已经足以使这支部队崩溃了。
值得庆幸的是,这是守城。
当日晚间,县衙之中,曹文诏、董策、曹变蛟三人照例坐在一起吃饭,曹文诏和曹变蛟两人都是喝着闷酒,一口一口的往自己口中灌,谁都不话,场面很是压抑。
董策坐了一会儿,忽然沉声道:“曹大哥,明天我也率所部参战吧!”
曹文诏深深的看了董策一眼,再没什么,只是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好,好兄弟。”
前面那个好自然是答应董策,他可以带兵参战,后面这个好兄弟也是得情真意切。
显然,曹文诏明白了董策的良苦用心。
第二日闯军依旧攻城,跟前面一模一样的套路,一模一样的场面,一模一样的兵力。
没有变化!
但正因为没有变化,这不变的一切,偏偏能带给城头上众人一股极其压抑的感觉。
李自成依旧策马站在丘之上,盯着城头的情况,嘴角微微露出一抹笑意。
他心中低低道:“今日,这三水县应该就能破了吧。”
在李自成看来。城内的曹文诏所部已经是强弩之末,在前几日连续进攻之下,疲于应敌,损失惨重,剩下的哪怕有一战之力的士卒,也多半带伤,而且体力消耗非常之大。他们的战斗力比起前几天来,已经弱了许多!而自家这边,新近投入的这五千兵力,却是前几日都没有参展的,精力充沛意志也非常昂扬!有了这支生力军的投入,战局将会一举改变。
李自成之所以派出这五千全部是之前未参过战的生力军,目的便是一举将城池给打下来,将曹文诏所部彻底摧毁,彻底打垮。
这几天闯军的伤亡也很大,三天时间下来,战死和受伤的差不多达到了三千左右的树木,远比城中守军的伤亡数量要大得多。这倒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一方守城一方攻城,攻城的这一方,战死受伤的就是会比较多。
刚开始攻城的时候,李自成满脸笑意。
但很快,李自成的笑容便凝固在了脸上。
今日战局的走向并没有如他预料的那般发展,一开始闯军固然是气势如虹,很快便杀上城墙去,并且将城头守军给不断向后压缩,眼瞅着就能死死的占据一部分城墙,将那段城墙上的守军给赶下城去。
只要是能把那个城墙段的守军杀光或是赶下城,占据那段城墙,便相当于是闯军在城墙之上有了一个非常坚固稳定的据,可以源源不断地向上增兵。只要是死死地将那里占据,并以此为突破口,再接再厉,便能将整个城墙给拿下来。
甚至还可以从那段占据的城墙上向下,向城墙内侧,悬下绳子,派出一些士卒进入城内,将城门打开。
但是就在闯军气势如虹,眼瞅着能够占据某一段城墙的时候,却是忽然从斜刺里又杀出一支官军。这支官军,比曹文诏属下的官兵战斗力还要强,还要精锐。而且他们明显是之前没有参战过的,一个个体力非常充沛,一上来便如下山猛虎一般,将城墙之上的闯军直接给从中间割裂开来,斩成了两段。
而后,这支官军分成两部分,各自向一侧厮杀,闯军被不断压缩。不知道多少闯军被杀,而更多的闯军则是给逼的在城墙之上站不住脚,又来不及顺着云梯下去,便从城墙上如下饺子一般掉下来。
两丈高的城墙,掉下去确实未必会死,但城墙之上向城下泼洒的箭雨就一直没有停过,落到城下的闯军,许多都被射杀。
这支生力军的突然出现,将整个战局给忽然改变。本来完全占据上风的闯军,势头立刻被压了下去。
而也正是在此时,曹文诏率领麾下兵马展开反扑,两股官军一起发力,将闯军给一举击溃,从城墙上彻底给撵了下去。
闯军损伤极其惨重,折损的人手比前两日还要多得多。




崇祯七年 第938章 九五六 后路
而且,这一次城头上的守军用了火攻。
无数火油被泼洒到云梯上和城头下的闯军身上,而后火把被扔了下去,顿时,云梯便变成了一个个燃烧的大火把,很快便被焚烧殆尽,再也不能使用了。更有不知道多少闯军被活活烧死,惨叫之声响彻天际,让人听了心中也是不由得一阵哆嗦。
那一幕,宛如人间地狱。
这些火油,都是三水县武库中的存货,前几日的时候,曹文诏都没舍得用,把这个当成了手中的一张王牌,今日,他终于是把这张牌给打了出去。
闯军崩溃了。
这一次他们崩溃的时间格外的早,整个战局从开始打到他们开始溃退,也就是用了一刻钟多一儿的时间。而且前几次,都是李自成下令撤退,这一次他却是他们主动溃退。
没办法,那些活生生被烧死的同伴,实在是带给了他们太大的震撼和极度的恐惧,这种恐惧,甚至超过了他们对回去之后被处以军法的恐惧。
李自成瞧见这一幕,脸色铁青,死死地攥紧了手。他用劲儿如此之大,以至于手指甲都刺到了肉里,手心一阵生疼。
此时的他心中狂怒,几乎忍不住下令将逃回来的这些闯军通通斩杀。但他很清楚,自己不能这么做,他深吸一口气,抑制住了心中暴怒的情绪。
他知道,今日这一战算是打完了,自己手下这些兵丁败得实在是太快太彻底,士气已经是降到了一个冰,再打下去也只是一个败字,还不如先休息一夜,明日再打。
第二日,闯军继续攻城。
经过这几日的攻城,闯军在攻城器械上面的花样也还多了不少,而且有这几日的时间,可以制造一些比较复杂的攻城器械,并不只是只有一开始的云梯了。这一日李自成麾下的士卒们除了动用了云梯之外,这还动用了轒辒车和楼车。
不过,多出这两样工程器械,并没有让他们占据上风。
一开始的时候,城头之上还是用火攻,这一招非常管用,毕竟所有的攻城器械,几乎都是由木头打造而成的。攻城器械被焚毁了不知道多少,闯军也被烧死了不少,不过三水县城中的火油储存量是有限的,很快便用完了。
而李自成也是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立刻增兵。这一次,城头之上再也没有火油可用,双方又进入了激烈的短兵厮杀阶段。
董策带领麾下的兵丁很快就投入了战场,但这一次李自成也早有准备,第二次增兵。董策手下那些人经过昨日的厮杀,也是颇有一番折损,体力也有了相当大的消耗,这一晚上的时间,虽然有些恢复但也不可能恢复到全盛状态。
因着这些因素,使得董策这支人马的加入,对战局的改变,并没有昨日那样大。
所以这场鏖战持续的时间比昨天要长的多。
而且一度,闯军甚至占据了一段城墙,并且用绳子向城墙内侧悬下不少人去。他们将城墙内侧那些填充的东西搬开,把北城门给打开了。看到这一幕,李自成心下激动万分,立刻命令一支早就已经准备妥当,整装待发的骑兵队伍,策马狂奔,直向北城门冲来。
而就在那支骑兵即将抵达北城门的时候,却有一支官军骑兵,从县衙的方向顺着大街狂奔而来,将那些城门内侧的闯军斩杀殆尽,把北城门给重新关上,而后又填上了大条石等物。
这支官军骑兵,正是董策留下的后手,他虽然带兵上城墙支援了,但却还留了一百骑兵,命令阿拉坦乌兰和耶律斡里和带领,就在县衙外面的广场上每日等候,哪怕是城墙之上战局再怎么吃紧的时候,董策也没有调动他们。董策防备的,就是这种情况。而他的谨慎也终于是得到了回报,在城池即将被攻破之时,阿拉坦乌拉和耶律斡里和及时赶到,挽救了危局。
闯军功败垂成,这一幕,给战场上的所有闯军都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也让他们士气为之狂泻。而守军这边,曹文诏和董策等人则是不断鼓动,奋勇杀敌,一步都未曾后退。
最终,董策曹文诏曹变蛟,率领自己麾下士卒拼死力战,还是将闯军的攻势给抵挡了下来。
闯军又一次被打退了。
但城中力量也衰弱到了极,曹文诏麾下的士兵,能战之人还剩下不到七百,董策麾下也是折损近半。
明天,只要是闯军能再组织起一轮攻势来,三人只怕就要战死在此地了。
而显然,闯军是有这个势力的。
官军这边剩下的这九百左右的兵力,不能是老弱病残,但一个个体力消耗都是极大,而且哪怕是能够战斗的,此时身上也多半是带着一伤势的。而闯军那边,能够动用的,体力非常充沛的,之前还没有战斗过的士卒,至少也要超过一万!这些人若是涌上来,就靠守军这边这儿人,那根本就扛不住。
已是深夜,整个三水县内外都已经陷入一片沉静之中。闯军们多半都已入睡,而城内的守军就更不用了,白天一个个打仗打得精疲力尽,在闯军退去之后就恨不得能够躺在地上呼呼大睡一觉,这会儿自然都是早早就入睡了。三水县城之中,除了这上千守军之外,还有数万百姓,这些百姓这些时日也是担惊受怕,不知道什么时候闯军就会杀进城来。
在守城的这几日间,这些百姓除了被征召去为军队干活的那些民夫之外,其他人每日便是躲在家中,连门都不敢出。
整个城中,唯一还开着门的店面,便是粮铺了。毕竟,这会儿大明朝住在城市中的百姓,并没有储存大量粮食的习惯,一般就是一次性买个够吃三五天的就行了。所以尽管他们平日不怎么敢离开家门,但买粮还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是以粮铺还开着。
跟董策上一次在澄城县驻守时候的情况一样,这一次城中粮店也出现了大幅度涨价的情况,显然是粮商们仗着城外有闯军封锁,无法从城外买粮食,只能去他们那儿买,便有恃无恐地开始涨价。
对付他们,董策是很有经验的,而曹文诏虽不如他有经验,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这个办法简单粗暴,但是却非常有效。
曹文诏他直接带兵上门,一番恐吓,那些粮商们便老老实实的把价格给降下来了。
开什么玩笑,这位大爷可是连县尊老爷的脸都敢打的,还有什么他不敢做的事?这会儿兵荒马乱的,若真是惹恼了他,被他带兵一刀杀了,那也没处理去!
人家可是堂堂总兵大人,沿三边总督都要倚仗的人物!
城内城外都是一片漆黑,只有县衙后衙还亮着灯光。
董策、曹文诏、曹变蛟三人围坐桌旁,互相看看,脸上都挂着掩不住的苦涩。
最终还是董策先开口了,他看了一眼曹文诏和曹变蛟,低声道:“曹大哥,其华,咱们这城,只怕是守不住了,明日闯军再来打一轮,咱们只怕就全都要完蛋。后路该当如何走,现在也该当计较一番了,咱们到底是战还是要撤?”
曹文诏看着董策,眼中闪过一抹愧疚,沉声道:“董老弟,若不是我,你也不至于落到这般境地,老哥在此给你赔罪了。”
罢,便离开座位要给董策磕头下跪,董策赶紧一把将他扶,面露怒容吗,喝道:“曹大哥,都到了这般境地,你再给我磕头赔罪又有何用?且不这些没用的,好生计较一番,想想该怎么办才是正理。”
曹文诏和曹变蛟对视一眼,曹文诏没有话,曹变蛟却是对董策道:“汉臣,依我看来,咱们明日先打一打,看看闯贼势头到底如何,若明日支撑不住,咱们便从南城门撤退,所有战马全部准备好,随时都能开拔,你看如何?”




崇祯七年 第939章 九五七 援兵
到这里,他眼中闪过一抹一样不住的痛楚,有些自嘲道:“来也是好笑,咱们撤到这边的时候,手上有两千多兵马,现下却只剩下一千来人,如此一来战马倒是多出来不少。一人配双马,谅那闯贼也追不上。”
董策看了他俩一眼,心知肚明,这只怕是曹文诏的想法,但是他是不好意思出来的,因此便借曹变蛟的口出来。对于这个提议,他倒也没什么意见,便是满口答应下来,道:“那咱们明日就先打一打,不成再。”
其实,三人心里都很清楚,明日再打一打只怕也只是做个样子。今日这一番话下来,基本上就已经是定了,明天要撤。
第二日一大早,早饭还没吃完,闯军进攻的号角便又一次响起了。
这几乎已经是这几日很惯常的事情了,城上守卫的士兵,甚至城内的百姓们,也都已经习惯了。
董策三人站在城上,定定地瞧着远处杀来的闯军大军。这次闯军的人数要格外多一些,只怕六七千总是有的,显然李自成已经下定决心,就要在今日将三水县拿下来。
曹文诏深吸一口气,正要话,而正在此时,忽然间东边的天际,有漫天烟尘卷起,大地似乎都轻微的颤抖起来。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那里,无论城上城下,大伙儿都向那边看去。烟尘越来越近,烟尘弥漫之中,似乎有无数面大旗在风中席卷飞扬。
曹文诏心中顿时狠狠的哆嗦了一下,而后便是想起了一种可能,他心中顿时涌起一阵狂喜。
曹文诏高声叫道:“儿郎们,咱们的援军来了,洪大人带兵来救咱们了!”
他口中的洪大人,自然便是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
1...335336337338339...3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