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上骄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摇而不摆
刘秀上前将他扶起,安慰道,“徐爱卿你这是作甚,朕听闻你平日里为人清廉,这又何来的罪呢”
“臣之前得知了樊崇、逢安这二人想要密谋反叛的消息却并没有立即上报,如今却要……”说着,他哭的更加厉害了。
听此言,刘秀笑道,“罢了罢了,徐爱卿毕竟曾经也是那二人出生入死的兄弟,也有同袍之谊,恻隐之心再所难免的,朕不会怪你的!”
冯异也跟着在一旁全了很久徐宣这才停止哭泣。
“陛下,这二人早就有想要着急旧部,反叛出逃之意,您可要早做打算啊!”徐宣又赶忙提醒刘秀。毕竟此番他已然站在了刘秀这一面,自然从前的那些事情就不能够再有所隐瞒,否则便会同样引来杀身之祸。
刘秀点点头,“这点朕早有打算,徐爱卿不必担心了。”话毕,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了,你且回去吧,放心吧,朕不会怪罪于你的。”
待常侍将徐宣送了出去,冯异道,“现在已经抓到了那个前来行刺的凶手,陛下我们要如何处理”
刘秀思索片刻,“既然他的目的是想要杀了徐宣,那如此我们便可以顺水推舟,不妨给他们这个机会……”当即与冯异耳边一阵低语。
听过后,冯异立即领命离开了。
二更时分,已然等候许久的樊崇、逢安在府上已然有些焦虑。
“逢大人,你的人会不会已经失手被抓了啊”樊崇心中甚为不安。
逢安摇头道,“你放心吧,绝对不会的。”话未说完,只见一个人影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
“怎么样了徐宣死了没有”赶忙上前询问。
只见那人一身黑色夜行衣,手持单刀,但是左臂却是已然受伤,鲜血直流,“徐宣已经被我杀了,只是他们府上的守备森严,我差点就没有逃出来。”
听这话,樊崇很是高兴,“太好了,你先赶快下去包扎一下吧。”当即唤来下人带他前去处理伤口。
“怎么样,我就说肯定没问题了吧!”逢安这下更是得意。
樊崇点点头,“不错,既然这样,看来这回我们可以顺利的进行了。”
翌日,徐宣的府上就张挂起白色的绸缎来,府中哭声连连,长安城的很多人都到门口来围观,当然,樊崇和逢安自然也在当中,目的就是为了前来确认徐宣是不是真的已经被杀。想不到他们来的时候,京兆府的人也都已经前来,并且将徐府上下围了个水泄不通。如此,更让二人确信了。
如此,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樊崇和逢安二人经常是深居简出,出门时就连车架都不曾随从,只有仆从一人
第211章 险阻(九)
徐宣朗声道,“樊大人是真的希望徐某死在你的前头”
虽说心中很是气愤,然此时的樊崇已然知道自己已无退路,心中愤恨反而并未那般激烈,反而有种瞬间释然,“当然,不过徐大人,你不要忘了你我当初也算是同生共死一场,想不到如今竟然你我要刀兵相见,还真的是造化弄人!”
“造化弄人分明是你自欺欺人!”话到此处,迈前一步又道,“当今圣上乃是举世无双的仁君,尔等不知感恩戴德也就罢了,竟然还做出如此悖逆之事,着实让人心寒!”徐宣十分恭敬的道。
逢安听此话已然听不下去,高声骂道,“你这个奸贼,竟然还在此大言不惭,要不是你这个叛徒,我们早已经东归成功,岂能会落个被人抓住的下场”
此时邓禹立即上前拦住徐宣,“徐大人不必多言,这里没有你的事了!”
邓禹的官职比徐宣要大许多,他自然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好躬身后退一旁。
“两位大人,既然事已至此,我想你们也不必再多做挣扎了,此处地势于我们可是极为有理,若是大人不想让自己的手下多做伤亡,那么就请束手就缚,否则,你要如何向他们的父母及妻儿老小交代呢”邓禹此话其实是给他下了最后通牒。
回头看着身后的这些早已经疲惫不堪的将士,樊崇当即动了恻隐之心,缓缓低下了头。
逢安自然不会顾及那么多,立即劝道,“樊大人,不如我们冲杀出去,哪怕是站到最后一刻,我们也必须要返回故土,否则的话,那我们就……”没待说完,樊崇忽然抬手叹道,“够了,你也不必再多言了!”话毕,翻身下马,朝林中走去。
来到邓禹跟前,樊崇轻声道,“走吧邓大人,我跟你回去便是!”
既然樊崇被抓,那逢安也是独木难支,最终也选择了投降。
两人被带回长安后,被绑着带到了刘秀的跟前。
“两位大人,朕对你们如何”刘秀坐在龙椅上轻声问道。
逢安气冲冲的扭过头去不说话,樊崇则是依旧低着头。
刘秀起身来到他们的跟前道,“朕知道你们不愿屈居人下,但是你们可曾想过那些跟着你们出生入死的将士们,他们常年在外征战,这么多年可曾见过他们的妻儿老小深知很多人都因为你们决策的失误而魂断他乡,难道这一点你们都始终不为所动吗”
樊崇叹了口气,抬起头看着刘秀,“陛下不必多言,樊崇只求一死,还望陛下成全!”
刘秀点点头,转头看向逢安,“逢大人你呢”
逢安冷哼道,“既然已经落在你的手中,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既然这二人如此决绝,那刘秀自然也是没有什么再言,只是微微叹了口气,“唉,你们二人这是何苦罢了罢了,就由你们吧!”话毕,轻轻摆了摆手,无奈的摇摇头。
邓禹立即命人将二人拉出去处斩了。
待常侍返回来报告后,刘秀不由得长叹一声。
冯异劝道,“陛下,此二人既然早有反意,杀了倒也好,这样日后也可以少让百姓们遭受战火。”
刘秀很是惋惜,“朕平生最不喜欢杀人,对那些沙场宿将更是如此,所
第212章 险阻(十)
面对此番强敌来袭,惊恐自然是再所难免的,就算是久经沙场的宿将恐怕也是心有余悸。当然朱鲔此人不仅在智谋过人,用兵作战方面自然也是非常娴熟,想必王匡可要高明许多。王匡此人带兵打仗之时作战勇猛,然用兵之道,非蛮力所能够掌控的,相对之下,朱鲔作战时,每次都是以智取胜,而并非靠蛮力。
且说这吴汉将大军停靠在十里外的地方,目的便是引诱朱鲔出城,毕竟他已经放出消息,称此番大军携带粮草可供二十万人食用半年的口粮,如此一来,想要彻底退敌,就必须要从粮草方面做手脚。若此事换作常人,自然是会这般去做,然朱鲔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大人,在敌军驻扎地五里处的山坳当中发现大量粮仓,当中囤积了数百万石粮草,看来他们这是要跟我们打持久战了!”斥候来报。
朱鲔点点头,不由得双眉紧锁,低手思考起来。
“大人您还在犹豫什么要我说就索性直接把他们的粮草窝给一把火烧了,这样就可以逼着他们退兵了!”一名副将忽然建议。
朱鲔摇头道,“没那么简单,你以为这件事情能够轻易办得到吗”话到此处,坐了下来,冷笑一声后又道,“大军粮草乃是绝密所在,又岂是斥候所能够探听到的”
“大人的意思是他们是故意的”又有人问道。
“没错,对方这么做,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我们出城前去烧粮草,那时城中兵力缺少,自然城防安全便是问题,那时再将早已经埋伏在城外的军队纠集前来,突袭攻城,那时我们可就是防不胜防了!”朱鲔此话还未说完,又有一名斥候来报,“报告大人,城外林中发现敌军踪迹,大约两千人左右。”
想不到此番还的确是让朱鲔说中了,众人都顿时很是佩服他。
朱鲔笑道,“行了,拍马屁的话就不用说了,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我们去做!”当即将众人唤到跟前,低声嘱咐一番……
三日后,吴汉军中,忽然有人来报,“禀报大帅,近日洛阳城中始终不曾派人出城,反倒是有很多人不断的进城!”
“这话是什么意思”吴汉有些意外。
那斥候又道,“这几日卑职发现他们趁着晚上悄悄地有人潜入城中,几乎每次都是至少几百人,每次他们身上都背着一个特大号的不待,里面不知道装的是什么东西。”
闻听此言,冯异恍然,“看样子大帅的诱敌之计恐怕是失效了!”
“喔冯大人此话怎讲”吴汉不解。
冯异道,“大帅将粮仓的位置放了出去,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出兵,我们也好趁虚而入,不过对方好像是识破了你的计谋,不出城不说,反倒是自己准备期粮食来了。”
闻听此言,众人才知道原来他们背的布袋里面装的都是粮食。
吴汉点点头,“看来这个朱鲔还的确是个聪明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和我吴汉的对手!”话毕,吴汉仰头大笑起来。
既然对方已经识破了自己的计划,那吴汉自然也就没有再继续伪装的必要,当即率领大军向前开拔,直至洛阳城下。毕竟这种情况若是再拖延下去,恐怕对方城中再次粮草充足,他们的消耗战可是完全打不起的,毕竟自己是军队可是长途跋涉来到此处的,一旦长时间久攻不下,势必会对军心产生影响。
首日攻城,吴汉倒是并未直接下令进攻,反而是独自骑马来到城下。
“朱鲔大人何在”吴汉朗声
第213章 险阻(十一)
“好!想不到朱大人竟有如此技艺,真是让本帅大开眼界啊!”吴汉点点头,对这朱鲔也是着实心中佩服不已。
朱鲔拱手笑道,“吴大帅乃是武将出身,本官也只不过是个文官,若不是吴大帅谦让,恐怕本官也已经是箭下亡魂了!”
听此言,吴汉仰头大笑,“哈哈哈……怪不得人眼朱大人伶牙俐齿,巧舌如簧,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话毕,转头看向己方大军,“既然你胜不得了我,我也胜不得了你,如此今日双方的战事也就暂时作罢,待三日后,你我再刀兵相见吧!”言罢,调转马头快速催马而行。
看着吴汉已然走远,朱鲔这才长出一口气,其实,适才他所言不错,吴汉并未出全力,若真是如此,朱鲔恐怕早已经倒在马下了。然吴汉亦是清楚自己的位置,若是他杀了朱鲔,恐怕自己也是难逃一劫,与其这样两败俱伤,倒不如相互卖个人情,也算得上是双方首次交手的相互测试而已。
回到大帐,吴汉面带笑容坐了下来。
冯异善于察言观色,笑道,“想来是大帅此番前去遇到高兴之事了吧”
吴汉点点头,“冯大人你真是厉害,这都看得出来!”
一旁的王霸可是完全没看懂,“我说你们俩这你一言我一句的说什么呢有什么好事啊”
听他一说,冯异和吴汉两个人都是仰头大笑起来。
“哎哎哎,你们俩干嘛呢俺是个粗人,不懂你们这些人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王霸见状不高兴了。
冯异忙道,“王将军莫要动怒,其实适才大帅只身前去,是与对方的守将朱鲔交手去了,你看大帅的表情,想必定是遇到对手了,否则的话,平日里你何时看过他笑的这么快心过”
听他这么一说,王霸赶忙伸着脖子瞧着吴汉,“呦嘿,还真别说,今天吴大帅始终是笑容满面,看样子冯大人还真的让你说中了!”
吴汉起身来到众人跟前,将适才所发生的事情尽数的说了一遍,众人闻言都很是佩服。
“冯大人,你与这朱鲔交手过,他擅长的方面还请再跟我说上一说!”吴汉又询问冯异。其实早在之前冯异就已经将朱鲔的作战特点告诉了他,当时还不以为然,不过此番确实是不可小觑。
冯异点点头,“此人兵法运用娴熟,而且善于观察局势,尤其是这种阵地战,和城防站,对兵力的调配分配的十分明确,从来都是随时都能够查漏补缺,这是很多人都无法做到的。另外他手下忠心于他的将士作战都是非常的勇猛,相互间也有很好的默契……”
听完冯异的再次叙述,吴汉不由得对这个朱鲔重视起来,同时,他的斗志也被瞬间燃烧起来。
三日过后,吴汉先头两万大军抵达城下,冲车、云梯等攻城器械相继推上战场,一万队名士兵同时蜂拥而至,以云梯快速冲过护城河后,当即以盾牌兵为先导,抵住城上的落石、弓箭等向上冲去,而此时洛阳城上只有七千兵力,虽然这些人相差较多,但是他们相互间的配合很是默契,无论是物品的传递,还是弓箭的配发,一旦中间有人倒下,那就会立即有人上前补上,从没有人后退……
就这样,吴汉派出去的一万大军折损了一半以上,可始终连一个城头都没有拿下来,无奈之下,为了减少伤亡,只能暂时后撤。
 
第214章 险阻(十二)
城中虽然失火,但是似乎影响不大,反而是让城外的吴汉又感到了更多的压力;那便是因为此番大火,城中的百姓对吴汉的军队心生敌意,许多纷纷加入了朱鲔的军队中,一起与他们对抗吴汉所带领的汉军。本来这城中的朱鲔所带领的军队是并不受百姓们喜欢的,但是此番吴汉采用火攻的方式,可谓是激起民愤,反而是让他们变得更加的团结起来,人数也是不断的增多。这下也是给他们的攻城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说来,洛阳城三面开放,一面傍山,如今想要打开一面都十分困难,更何谈打开三面,如此连续半月有余,吴汉派大军连续攻城不下数十次,可惜最终皆是无功而返。
如此这般情况,冯异忙建议吴汉,“眼下既然攻城不利,我们就继续围困,他们与我们不同,城中还有许多百姓,时间久了,粮草不足,必定会有骚乱,那时军心不稳,我们再乘虚而入!”
“看来当下也只能如此了。”吴汉很是愧疚,随后他又修书一封派人送回长安呈于刘秀。
看过书信后,刘秀不禁皱起眉头。
“陛下,可是前方战况不佳”邓禹忙问道。
刘秀点头道,“是啊,连续半个多月攻城不下,而且还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看来这洛阳城的确是一块儿‘难啃’的骨头啊!”
邓禹想了想,“若是如此,不如我们再派去些人手相助,毕竟人多力量大,多条计策也多条出路。”
转念思考片刻,刘秀点头道,“也罢,传朕旨意命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祐随朕前往助战,务必将洛阳城拿下!”
王梁、朱祐接到圣旨后立即准备行囊等候第二天与刘秀一同前往离开。
数日后,刘秀带着王梁、朱祐已然赶到军中,吴汉将此番的情况尽数报告给了刘秀。
仔细查看过后,刘秀道,“现在伤亡怎样”
吴汉道,“目前军中轻伤两万多人,重伤七千余人,死亡三千余人!”
刘秀叹道,“无论是这些受伤的还是阵亡的将士,我们此番都必须要拿下这座城池,不能让他们的鲜血白流。”话毕,当即又问,“王梁、朱祐,当下形势,你们二人有何见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