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汉上骄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摇而不摆

    “既然已然说到此事,那朕就不得不说说这吏治的问题。不知道三位爱卿有何见解啊”坐下来品了一口新沏的茶,刘秀又问道。

    耿弇道,“如今天下太平,可这贪官污吏现象仍然是存在的,必须要将这股不正之风严厉压制下去才行。”

    冯异则道,“平素微臣与众位大人接触良多,他们虽都有下属州、郡、县等附属地,可他们的管理方式却是十分简单,而且对下了解的也是知之甚少,只是仅凭着地方管理上报的簿册或是所收税银的多少来进行判断,仅此而已,当中细节鲜为人知。”

    听其言,刘秀点点头,“不错,这种事情,起初朕并不相信,然一次出访后,让朕彻底的知道了他们对治下州、郡、县的管制方式是如此的松懈。”话到此处,不由得看向邓禹,“仲华以为如何”

    邓禹又道,“起奏陛下,这些年来,微臣大多以对外征战事宜为主,这内治管理方面倒是不如两位大人知之甚详,可当中的许多陋习还是显而易见的。”

    听这三人说完,刘秀不由得长叹一声,缓缓站起,回身看向亭外,自语道,“自王莽大乱到如今朕统一天下,已然有二十余载,当中战死、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至今日,存活者十之二三。此等数目着实让朕忧心忡忡啊。”

    “如今天下虽一统,然百废待兴,很多的事情还在等待着我们!”邓禹亦是叹道。

    耿弇道,“如今靠我等之力想要整治好多方面,恐怕是难上加难,毕竟我们的精力都甚为有限,如此这样看来,我们倒不如可以选拔些许的人才,让他们也能够投入到这些事务当中,一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燃眉之急,再则也可以让更多有学识,有

    志向的人施展抱负。”

    听此言,刘秀甚为满意,又问,“那爱卿可有上佳人选推荐”

    耿弇思索片刻,摇了摇头,“如今陛下虽册封了许多王公列侯,可是他们的诸多子弟当中是否有此类人选微臣着实不清楚,此番事宜还是要询问邓大人。”说着,耿弇看向邓禹。

    &n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光武中兴(二)
    “免礼吧!”刘秀轻声道。

    郭况赶忙起身,侧立一旁。

    刘秀打量了他一番后,问道,“卿常游走于民间,且同百姓们交情不浅,不知近日来可有发现这长安城中有何奇怪之事发生”话毕,刘秀不由得仔细的瞧着郭况的神情。

    郭况犹豫片刻,“陛下,当今天下乃是空前盛世,着实是前所未有的,只是……”话到此处,他不由得抬起头偷偷的看了一眼刘秀。

    “但讲无妨!”刘秀道。

    郭况拱手道,“陛下,根据臣这么久以来对当下情况的了解,许多官吏对下属的管制及其的松散,许多百姓疾苦的事件都不能够得意上报,而且当中最让人头疼的,便是下级州、郡、县各处官吏衙门有要事禀报后,抵达天庭的时间过于缓慢,根本无法第一时间获得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听此言,刘秀不禁点点头,“是啊,朕每日虽说有许多奏折批阅,然大多都是各部积攒一段时间后呈递上来的,很多事务都已然是耽搁许久。”

    邓禹道,“臣以为,自古以来这三公之位乃是重中之重的环节,若是不能够及时处理,恐怕定然会延误很多事宜。”

    “邓大人所言极是,眼下各部传达事务多半需要层层递进后才能够将奏章呈递,如此未免有些太过麻烦。”冯异又道。

    听这二人的话,刘秀很满意的点点头,思索片刻后又看向郭况,“爱卿以为如何”

    郭况忙道,“此等军国大事,臣一届小小的黄门侍郎自然是不敢妄加断言。”

    刘秀笑着道的,“今日没有外人,但讲无妨,朕恕你无罪。”

    郭况立即叩谢隆恩。

    起身后,郭况才道,“下级官员呈请事务不能够及时得到处理,那就意味着很多关于百姓疾苦的问题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民怨,想要避免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能够简化整个奏章呈报的流程。”

    “不错,爱卿想法与朕相同,如此这般反锁的流程,的确是耽误了太过的事务,然究竟当如何更改,朕还需再行考虑周全才是,毕竟这乃是国之大体,务必要做到效率高,少疏漏才可真正施行!”听了一众大臣的想法,刘秀的心中也是颇有感触,然其毕竟是一国之举,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经过了与众大臣连续三个月的商议,最终决定原本的那些功勋大臣的爵位等依旧不变,高官厚禄自然也是理所应当,只是对他们的手中兵权进行了限制,当然并非是彻底削弱他们的兵权,而是在保留他们原本实力的基础上,将剩余的全部兵力击中在皇家的手中。

    官职方面,刘秀在经过翻阅高祖及后各个时期的详尽资料的对比和思索,最终将三公的权利进行削弱,尽管职位还在,然其不

    再参与和约束各部的奏章呈递以及事务的处理,而是将所有的行驶大权尽数归结于尚书台,而尚书台也被从全部职位当中独立出来,直接由刘秀这个皇帝来掌管,一切大小军政事务皆由尚书台直达天庭。这样一来,也就省去了很多的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尚书台的官职也相应的进行了简化;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光武中兴(三)
    与母亲和舅舅同坐一榻,刘疆道,“我已经听说了舅舅的事情,这次还是真的要恭喜舅舅了。”

    郭况笑道,“这还不是要多亏你父皇的提携,否则的话,舅舅可就仍然还是一个小小的黄门侍郎呢!”

    “就算如此,别人也绝对不敢小看你的,毕竟你的姐姐可是我母后。”此时的刘疆虽然已经至及冠之年,可是由于从小就备受宠爱,所以这言谈举止都是很少注意。

    听他这么一说,郭况不由得也是笑着点点头。

    既然已经来看过自己的母亲,那刘疆自然是要回到自己的东宫去了,“母后,孩儿还有要事,就先告辞了!”说着,起身便欲走。

    不料忽然一个前来奉茶的宫女竟然无意识的撞了他一下,刘疆竟然勃然大怒,“你这该死的奴婢,竟然胆敢冲撞被太子,难道你是活腻了吗”说着,顿时便给了那奴婢一巴掌。

    那宫女顿时吓得连忙跪倒在地,“奴婢该死,奴婢该死,是奴婢的疏忽,太子殿下饶命啊……”

    郭况见状倒是并未直言,毕竟他知道自己外甥刘疆的脾气,反而是看了一眼郭圣通。

    此时的郭圣通也是阴沉着脸,起身来到刘疆的跟前道,“疆儿,她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奴婢而已,你又何必跟她一般见识呢适才母后看得清楚,只不过是轻轻地碰了你一下而已,不必这般动怒!”

    不曾想刘疆却是不依不饶,“那不行,竟然连本太子都敢冲撞,那日后岂不是让她无法无天了。”话到此处,忽听得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是谁在这里大喊大叫的啊”话音未落,忽然从外面走进来一个人,那不是别人,正是刘秀。

    众人见刘秀忽然出现,都赶忙叩拜。

    “罢了,都起来吧!”话毕,刘秀来到榻前坐了下来。

    “疆儿,刚才可是你在大喊大叫啊”刘秀沉声问道。

    平日里刘秀对儿子自然是管教的十分严厉,刘疆知道此事被刘秀知道了,定然是不会轻饶,便连忙矢口否认,“回父皇,不是孩儿!”

    刘秀其实早都听到了他的声音,只是想听听他该如何的狡辩,“喔那你说是何人在此大声喧哗啊这里可是皇后的椒房殿,这里除了她以外恐怕还没有人敢这么大的胆子吧”

    听此言,刘疆顿时吓得浑身直哆嗦。

    看到外甥这般害怕,郭况赶忙跪了下来,“启禀陛下,适才其实是微臣在喊叫,真的并不是太子殿下。”

    听其言,刘秀一脸失望的摇摇头,“郭况啊,你刚刚被封为绵蛮侯不久,难道现在就这么着急想要让朕把你的侯爷爵位给收回去吗”

    郭况连连叩头,“微臣不敢,微臣不敢,只是适才因为这个奴才不小心碰洒了茶杯,微臣的手被茶水烫到了所以就……”

    听他这般

    说,刘秀不由得转头看向郭圣通,此时的郭圣通也是一脸尴尬的神情,但是却一言不发,因为她知道刘秀在教育孩子方面是非常的严格的,不允许别人多嘴。

    看了一眼郭况,又瞧了一眼被吓得直哆嗦的刘疆,刘秀不由得心有不忍,挥挥手示意那宫女下去后,对郭况道,“朕知道你担心外甥受罚,可是这般做是不对的,只会助长他的脾气。你可知太子代表着是我们汉室的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光武中兴(四)
    待常侍离开,阴丽华便立即让人准备将寝宫收拾一番,准备晚上的时候刘秀能够前来。

    几个时辰后,忽然有一份惊喜到来了。

    “娘娘,大国舅爷正在殿外侯旨!”宫女前来禀报。

    一听此言,阴丽华赶忙道,“快请!”话毕,亦是起身前去门口相迎。

    说来这来者不是被人,正是阴丽华的大哥阴识。

    各自见礼后,阴丽华忙请阴识坐下。

    “大哥进来可好”阴丽华笑着问道。

    阴识点点头,“承蒙娘娘挂怀,一切安好!”

    “大哥此番前来不知所为何事啊”阴识平日里是个十分懂礼数之人,虽说自己的妹妹是贵妃娘娘,但是为了避免遭他人闲话,他自然也是很少进宫来见阴丽华,除非是有紧急的事务,至于其他的时间,大多是以书信往来,当然这些书信也多以奏章的形式呈递,这样一来每一封信就都会由刘秀亲自查看,他看过后,再进行转达,这样一来后宫的人自然就挑不出任何的毛病,也少了许多的闲言碎语。

    阴识道,“因姨娘过世后便一直忙于家中事务,便忘了与妹妹书信往来,近日正好到长安处理些商铺之事,便斗胆前来拜见娘娘。”

    说到这里,阴丽华不由得双眉颦蹙;虽说这姨娘并非是她的亲生母亲,但是却对她始终视如己出,而且就算是阴陆过世后,也是总是惦记着她,故此番她的突然过世,不由得让阴丽华暗自神伤了许久。

    阴丽华点点头,轻叹一声,“姨娘视我们如己出,她过世前就连最后一眼也不曾见到,实在是……”话到此处,不由得哽咽起来。

    见到妹妹这般难过,阴识也是不由得长叹一声。

    片刻后,忽然外面传来一声呼喊,“皇后娘娘驾到!”

    听此言,阴丽华和阴识都赶忙起身前往门口迎接。

    “见过皇后娘娘!”兄妹二人赶忙一同行礼。

    想不到他们俩谈话之际,这郭圣通竟然突然造访。当然,此等事件自然不是第一次。

    “两位都免礼吧!”郭圣通迈步来到榻前坐了下来。

    “想不到阴大人也在啊,看来本宫竟然来的是不太巧了可是耽误你们兄妹二人叙旧了”郭圣通瞧了一眼阴识后冷言道。

    阴识忙躬身道,“娘娘言重了,如今阴识已经辞官归降,现在已然是一介布衣,娘娘不必这般客气!”

    郭圣通冷笑了一声,不去理他,反而是瞧着阴丽华,“阴贵妃最近这里可是非常的热闹啊,热闹的让本宫都想到你这里来了!”

    听此言,阴丽华不由得笑道,“皇后娘娘言重了,平日里我这里也就出了几个孩子会来请安外,再没有其他人前来,好不容易今日我大哥前来,妹妹这才算是有个能够说话的人。”

    这话可是顿时让郭圣通不高兴了,“行了,你也别在本宫面前装腔作

    势了,本宫知道陛下最近可是经常到你这里来!”

    如此看来,阴丽华心里很清楚郭圣通无外乎就是因为刘秀经常到自己这里来而生气,当下道,“皇后娘娘,陛下究竟为何要来这里,娘娘心理应该很清楚。这后宫佳丽不止你我二人,陛下为何单单喜欢这样做,难道姐姐真的不知吗”

    这下可是顿时把郭圣通气得很是恼怒,“来呀,这个胆大妄为的阴贵妃,竟然胆敢顶撞本宫,给我张嘴



第一百二十九章 光武中兴(五)
    刘秀点点头,“是啊,朕又岂会不知”说着,刘秀立即看着阴丽华,柔声道,“若是日后再有此类事情发生,你就差人告诉朕,不要忍气吞声知道吗”话毕,轻轻将阴丽华揽入怀中。

    阴丽华脸颊一红,“陛下每天都是日理万机,此等小事,臣妾一人处理了便是,岂敢劳烦陛下!”

    刘秀在她的俏鼻上轻轻一点,话语之中略带几分埋怨,“你啊,都已经是当母亲的人了,竟然还跟个孩子一样耍小性子!”

    处理完自己的正事后,刘秀当晚便留在了阴丽华的寝宫,不过此番他留在这里真正的目的并非是只是平日里的夫妻聚首。

    天未明,宫门便被悄悄的打开了,一队人快步来到早已经停在那里的马车后迅速的离开了。

    当然,此番能够在这个时辰离开皇宫,除了刘秀外,便别无他人了。

    此番出行,除了阴丽华外,任何人都不曾带在身边,而刘秀此番做的目的,自然是要微服出巡,如此便能够更好的了解如今的民生疾苦,这乃是他一贯的做法。

    一路北上,在行进的路上,刘秀倒是看到了沿途的州、郡、县如今当地的百姓的生活都已经变得安定、富足起来,这倒是一直以来他所期望看到的。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北行至河北境内,因为这里是当初刘秀最先施行各类良好措施的地方,故此处能够收到的效果也定然是最佳的,到此处来观察,那是最好的选择。

    这日,因沿途并没有遇到任何的奇特古怪之事,故刘秀便很快赶到了幽州。

    到了这里,但见原本人烟稀少的城市如今竟然变得非常的繁华,一片繁荣的景象在眼前出现,不仅让刘秀甚是满意。

    在城中转了转,刘秀带着阴丽华一同来到了一家客栈当中,而此番随行的还有常侍以及六名护卫。

    平日里各自都是十分的规矩,不过此番出门在外,刘秀也没有打算暴露身份的意思,故他便让几个侍卫一起坐了下来,大家围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可谓是非常的热闹,这可谓是平日里在皇宫当中不曾能够看得到的。

    待饭菜都上得齐了,几个人刚吃了几口,忽听店内传来一阵吵嚷之声。

    “你们这店也太黑了吧我就只点了两个菜要了一壶酒你就收我五两银子,你这是黑店吧”

    “这位客官您看您说的,本店的菜价都在这上面写着,您既然来了,就一定要看过这菜价再点,这一点,我们店里的活计可是提醒过您的!”

    “你放屁,从我进来开始,你们家的店小二除了点菜和上菜,其他的时候都不跟我说过一句话,而且说的菜价完全与你们这个牌子上面写着的不符。”那位客人很是不高兴的嚷了起来。

    看到这般情况,那店掌柜忽然脸一沉,“怎么着您是打算赖账不给钱了”

1...5051525354...3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