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上骄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摇而不摆
听完这句话澜欣忽然感觉到事有不对,心中当即恍然,然此时已经为时已晚,他们二人的此番言谈举
第292章 光武中兴(四十五)
澜欣虽说此时心中不高兴,但仍做镇定,“是陛下有要事与我相商,所以才晚了些。”
“要事与你相商你一个女子有什么要事与你相商你一无功名,二无爵位,有什么事情能够让皇上跟你商量”郭况虽说平日里对澜欣可谓是百依百顺,可是他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竟然跟他人拥抱在一起的这种事情着实是不能忍。当即起身来到澜欣的跟前用力抓着她的手腕,“你跟我说实话,以前你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澜欣再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怒火,“够了,你想问是吧那好,我就告诉你,以前我们就认识,而且我们还是非正常的男女关系可以了吗”话未说完,郭况顿时气得狠狠的给了她一巴掌,“你这个女人,还真的是无耻,竟然能够从你的口中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让我汗颜!”
此时澜欣刚要发作,不曾想郭况的从弟郭匡找上门来,“二哥……二哥……”这郭匡连声呼唤之下来到了郭况的跟前,气喘吁吁的样子刚要开口,可是去眼见了刚才的一幕,不由得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你先回房间去,此事我日后再跟你算!”郭况冷语一声。
澜欣含泪跑回了房间。
“别着急,出什么事情了慢慢说!”郭况见从弟这般着急,想来事情定然是十分的严重,赶忙询问。
郭匡咽了咽口水,“二哥,我家下人把人打死的事情让冯异冯大人给撞见了!”
闻听此言,郭况大吃一惊,“你是怎么搞的这种事情怎么能让冯大人看到,这样陛下很快就会知道这件事情的。”
“我也没想到他们会处理的那么草率……”说着,郭匡一脸的焦急和不知所措。
郭况赶忙低头思索片刻,“这样吧,你且先回去,此事由我来处理,你就全当做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安顿好了郭匡离开后,郭况赶忙动身前往冯府。
“侯爷今日大驾光临不知所为何事啊”冯异出门相迎赶忙问道。
郭况提着两坛美酒来,“其实倒也无事,只是你我两家相距甚近,而且又是同朝为官,这不,最近我刚得到了两坛陈酿,忽然想起来冯大人您也是个性情中人,这不,就特地拿来与大人一起品尝一番。”
看到这郭况,其实此时的冯异已然清楚他的来意,但是却并不戳破,笑道,“好啊,那本官可就却之不恭了!”
冯异命人做了许多酒菜过后,两人同桌而饮。
酒过三巡,冯异忽然道,“侯爷此番前来,想必定然不是跟本官喝酒这般简单吧可是为了那件人命案而来”
郭况没想到冯异会当面说婆。
“既然冯大人这么爽快,那本官也就实话实说了。不错,本侯正是为了此事而来,毕竟此事只有冯大人一人知晓,若是大人能够高抬贵手……”话到此处,郭况意在点到为止。
冯异笑道,“那有一件事情本观点倒是想要问问侯爷,若是这被杀之人是侯爷府上的下人那您该作何感想呢”
这话可是问的郭况无言以对,半晌都不曾说出话来。
“人命关天的事情,岂能说一句知情不报便草草了事呢如此要如何给死者一个交代”冯异当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郭况已然听出他的意思
第293章 光武中兴(四十六)
众人皆不曾敢直言,毕竟他可是皇帝,纵使皇帝有错,也不能够直言相劝,所谓伴君如伴虎便是这个道理了。
对于刘秀的询问,没有人敢作答,只是所有人都知道此番事件最终的原因在于当初在施行“度田”制度后的那具,“颍川、弘农皆可问,河南、南阳则不可问也。”
对于这句话,刘秀起初的初衷乃是因河南、南阳乃是帝乡,皇亲国戚颇多,当中许多的勋略也都是出自那里,为了能够善待他们,故才说了此番话。当中缘由自然是因颍川、弘农两地皇亲贵胄较少,施行、裁度起来也会十分容易。怎奈事实却并非这般,也正因这句话最终留下了这般大的祸患。
片刻后,众人不由自主的将目光再次放在邓禹的身上,毕竟其与刘秀在太学之时乃是同窗,而且刘秀又从来不与他见外,这提及那种忠言逆耳的建议自然是上佳的人选。
见到众人投来的目光,邓禹也只好硬着头皮道,“陛下不必担忧,此番冯大人已经前去,他素来秉公执法,从不偏袒,想必这次所存在的所有疏漏定会逐一暴露出来,到时我们再想办法解决也就是了。”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朕并不这般觉得!”此时的刘秀心态已经陷入了较深的“阴霾”他对此番调查的情况并不乐观,毕竟他清楚这些皇亲贵胄哪个不认识冯异,他处在当中调查起来自然是会遇到许多的阻挠,若是此时换做个旁人与其无干者倒是容易的多。想到这里,刘秀心中又是一阵懊悔。
果然,这一切都如刘秀所料,冯异前去调查时,可谓是“困难重重”那些皇亲国戚以各种理由与冯异拉扯关系,而且又以各种事情阻挠他进行详细调查,导致他的调查迟迟不能进行。
面对这般情况,冯异亦是无奈只好修书一封让人暗中送回了洛阳。
看过书信后,刘秀不由得眉头紧锁,“这些早在朕的预料当中,看来朕太过于偏袒他们了。”话毕,立即提笔书信一封。
书写之时,一旁的常侍忙道,“陛下,若是真的对那些皇亲国戚和豪族们进行打压,那到时候他们若联起手来反抗该怎么办”
这句话可是顿时激怒了刘秀,“他们敢!这天下都是朕打下来的,没有朕哪来他们的今日”
常侍知道他平日里很少发脾气,但是真的发起火来,那任凭谁都无法阻挠的。遂赶忙躬身退到一旁不再多言。
常侍的话虽说激怒了刘秀,但是也给了他提了一个醒;若是真的将他们逼得急了,那时做出些许的事情来的确是非常的让人头疼。若是因此而继续置之不理,那里的百姓又该如何生存,而大汉朝其他地方的度田又该如何进行……
如此两下权衡了许久,刘秀最终还是决定了为了后者,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天下乃是百姓的天下,这一点刘秀还是十分清楚的。
当即又与众大臣商榷过后,一面与冯异回信,让其继续以正面应对那些皇亲国戚,另外则派遣谒者到几处帝乡进行暗中查访。果然,当中有许多事情是冯异没有办法查到的,这些谒者在收集了这些消息后相继积攒起来并且最终尽数上报给了刘秀。
看到每日送来的谒者们的奏报,刘秀颇为愤怒,“堂堂帝乡竟然依旧是皇亲国戚
第294章 光武中兴(四十七)
这县衙衙役专门驱赶行街乞丐,此事并非是首次见到,然其这般做的目的却是有着另一个说法;如此其性质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若乞丐们有妨碍至行人、商铺正常的秩序,那驱赶自然是理所应当,然此番他们却是躲在这人烟稀少的街巷当中却依然会被驱赶,如此的确是不能够说明当中的情由。
思索许久,刘秀始终不曾想得通,如此既然跟县衙有关,那他便动身前往县衙一探究竟,如此当中究竟作何,一探便知晓了。
来到县衙,此时县衙大门前围了许多的人,而且他们在望着县衙内堂的同时,还在不住的议论着。
“你说这马大哥也真是的,就为了那么点地竟然跑到县衙来告状,现在这县衙的官老爷有几个敢管这精田、良田的事啊”
“咳,谁说不是呢这朝廷明着里说是皇亲国戚、豪族的土地也都会分给老百姓,可是如今看来真正得到的又有几个呢”
听他们这么一说,刘秀按捺不住,忙来到二人跟前问道,“敢问两位兄台,为何要说出适才那番话来啊”
当中一人听得出刘秀的口音是本地人,便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位兄弟你应该是好久没有回来了吧现在这好的土地大部分都是被那些什么刘家、马家、王家的给霸占了,莫要说给百姓们分良田,就算是有土地也算得上是感谢老天爷了!”
“此等事情难道官府不管吗朝廷不是早已经下令了”刘秀又问。
那人又道,“看来你懂得还真不少。没错,朝廷的确是有下令,可是你应该知道,咱们这里是帝乡,皇帝出身的地方,到处都是跟皇上有关的亲戚,官府有几个人敢管的”说着,用手一指身后县衙内堂,“看到那个高高在上的县尹老爷了吗那可是经常出入各种皇亲国戚府上的,人家可是红人一个啊!”话到此处,他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可这笑容当中多是夹杂着无奈。
听完他们这番话,刘秀甚是生气,然为了避免被人发现,他依旧怀揣着愤怒的心绪隐藏在人群当中,听取了足足两个时辰的县衙上的公案,当中上报案件中,十之乃是与田地有关,当中或有人土地分的极少,或有人田地被强占,甚至还有人好端端的土地竟然被强行夺走致使其土地全失无法生活……
面对这些情况,那县令或以证据不足不予判决,或直接置之不理,如此可以很明显的看得出,他自然是有意要包庇那些加害者,让这些百姓有冤难诉。
这般公堂,让刘秀恨得咬牙切齿,回到客栈,刘秀坐了下来,激荡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一个时辰后,刘秀的心绪终于平静了下来,面对眼下这般复杂的情况,刘秀忽然想起来一个人,那便是竟陵侯刘隆。
说来这刘隆因当初建立功勋,后被刘秀加食邑,并且特着其总督这南阳一代的所有度田之事,而今情势变成这般凄凉,自然当中跟他脱不了干系。
正自思考些许办法想要进一步了解之时,忽然刘秀的侍卫前来敲门走进,送进来一封竹简。打开仔细瞧着,上面竟然都是关于这个竟陵侯刘隆的事情,而且还记载了许多官吏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具体事宜。内容之多,看的让刘秀整个人血液沸腾,怒气上升,瞬间整个人都要爆炸一般。
看完了这份竹简报告,刘秀打点主意,定要前去见见这个刘隆,看看他如今变成什么样子了。
且说这日那县令忙完了公事后没有返回家中,而是竟然来到了竟陵侯府。
第295章 光武中兴(四十八)
刘隆赶忙跪地求饶,“臣有罪,还请陛下责罚!”
“你当然有罪,而且还是罪无可赦!”刘秀大怒。
其实刘隆并不知刘秀所言的“罪”是什么,反而是只是觉得自己是因为没有前来迎接刘秀而有罪。
看到如此的刘隆,刘秀片刻后心绪又平静了下来,“罢了,你且起身吧朕有事要问你!”
待刘秀坐下,刘隆亦是赶忙起身。
“朕来问你,这度田计划你可有如实的进行”刘秀问道。
刘隆忙道,“回陛下,已然如实进行多时。”
“那结果当如何”刘秀又问。
刘隆道,“百姓们自然是拍手称好,无不喜笑颜开……”话到此处,刘秀拍案怒道,“够了,你这谎要撒到什么时候”话毕,用手一指那县尹,“已经连续多日,朕看到公堂之上百姓们因为度田的问题屡屡进言求解决,可是这个县尹不禁不能好言相劝,竟然还置之不理,甚至还有意屈打告状百姓,这是何道理”
这一质问顿时让那县尹吓得立即跪在了地上,“陛下明鉴,微臣可没有那么做啊。”
这话可是再次惹恼了刘秀,“没有那么做你当朕是瞎子还是聋子竟然看不到吗你的诸般劣迹朕早已经亲眼所见还能有假”
话到此处,刘秀立即大喝一声,“来人,把证据拿上来!”说着,忽然从外面走进来两个人,手中捧着一叠竹简,然后分别放于刘隆和那县令的跟前,“你们来仔细的看看,这些东西都是真的还是假的”
看到这些东西,刘隆心中倍感慌张,立即逐个拿起来仔细的翻阅,想不到上面尽是刘隆和当地官员所犯下的屡屡罪证,这下可是着实二人倍感震惊。
看着两个人的表情,刘秀质问道,“怎么样这回还有什么说的”
两个人这下可谓是百口莫辩,如此之下也只能低头承认了。
如此,刘秀当场下令,将当中所涉及官员尽数捉拿入狱,将河南、南阳此番涉及度田当中出现事故的官员十余人尽数斩首,由于刘隆亦算得上是开国功勋,便并没有将其一块斩首,反而是将其关押入狱。相比之下,他倒是要比之前的欧阳翕好的多,至少他还保存一条性命。
此番刘秀下旨后,对两地的度田问题进行好生整治过后,当地的所有皇亲国戚以及豪族都立即停止了他们的恶行,在刘秀的要求之下纷纷重新规划了他们获得的土地,而且把本不属于他们的土地都交了出来,这下可是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一致称颂。
此事解决后,刘秀便立即班师回朝,本以为这件事情有了这个先例,其他地方的度田亦是会进行的非常顺利,哪成想如此处理过后,倒是引发了其他地区的豪族的不满,许多的人纷纷起来造反,甚至他们当中还有人把当地的郡守、长史等给诛杀掉,进而夺去了城池以此来向刘秀示威,而且许多的百姓们也因为他们这般举动,走投无路之下,竟然落草为寇,做起了那种山大王。
“陛下,青、徐、幽、冀四州因度田问题爆发严重叛乱,当地情况已然十分的混乱。”忽然冯异、邓禹等人前来禀报此事。
其实早在他们前来奏报之前,刘秀便早已经看过了许多关于这件事情的各地方的奏报,奏章当中所描述的极为严重,再加上朝中众位大臣几日来的连连上奏,
第296章 光武中兴(四十九)
因此番之事,原本遭受冷落的郭圣通再次被刘秀报以青眼,在此番事情平定后,刘秀当即命人传召东海王刘疆入宫,令其整日只是位于宫中,没有圣旨不得随意出入,就连其母郭圣通之处都不得随意前去请安。
这日,始终无法忍受这被冷落之苦的郭圣通终于按捺不住,亲自来到御书房想要面见刘秀,可是常侍几番阻挡都是不得,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将此事上报给刘秀。
“陛下,皇后娘娘已经在殿外吵闹了很久了,您看这……”话到此处,常侍不由得声音沉了下来,偷偷的瞧了一眼此时的刘秀。
面对这种情况,刘秀此刻倒是显得十分的平静,“罢了,你让她进来吧,朕正好有话要说。”
常侍领命赶忙前去将郭圣通请了进来。
“臣妾叩见皇上!”郭圣通虽说生气,但是这礼仪自然是没有忘记。
刘秀摇了摇手,“罢了,你此番前来倒也是是时候,朕有话要对你讲!”
听到刘秀有话要对她讲,郭圣通可是兴奋不已,立即竖起耳朵听着。
“此番因度田之事闹得举国暴动,朕深感自责,然此番刘疆身为太子,竟然无法对治下之地进行妥善管理,致使民怨四起,暴乱横行,百姓生活痛苦不堪,如此当中的责任你可知来于何处”刘秀看着郭圣通道。
郭圣通摇了摇头,“臣妾不知。”
哼了一声,刘秀起身走了下来,迈步到郭圣通的跟前,“养不教父之过,儿子做的不对,朕这个做父亲的自然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你这个做母亲的却是罪魁祸首!”话到此处,转身双手后背道,“当初朕便屡次告知你要教育好疆儿,将来他可是要继承大统,而你却是从小对他这般溺爱,以致他在封地四处横行,视朕的度田之策如草芥,如此,他眼中还有朕这皇帝,还有朕这个父亲吗”话到此处,刘秀厉声喝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