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玉堂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莫风流
幼清笑着道:“等去看过了再说,不管种什么花总要有人打理才成,就怕到时候没人管反而荒废了。”
方氏颔首,和幼清道:“别听你二姐的,这个时候不着急,往后你和九歌慢慢商议!”
引路的婆子终于分辨出哪个才是真正的女主子,不由暗暗惊讶,原来太太年轻这么小,不过长的可真是漂亮,像是画里走出来的仙女似的,难怪老爷那么宠着了,这样的小姐,嫁去谁家也得当菩萨似的供着。
“进去看看。”方氏说着指了指正厅,婆子就打了帘子,方氏和廖太太并肩进去,随即廖太太笑着颔首道,“布置的可真不错。”
幼清随之进去,就看到正墙上供案上供着斗彩云蝠纹阔口梅瓶,梅瓶里插着几只梅花,一只青花菱花样花瓢,里头摆着佛手等供果,一只素三彩海蟾纹三足洗……供案下头则是一张榉木雕福禄寿的八仙桌,两边各置了一张椅子,前头则是左右各三张椅子,正厅左边有个垂着帘子的侧门,应该是通着暖阁的,而隔壁想必是宴席室……
一行人打量了正厅,便撩了帘子进了暖阁。
暖阁里已经烧了炕,暖融融的,一进门的右手边是多宝格,上头摆着的大小瓷器玉玩擦的干干净净,炕头上的柜子添着红漆,门上描的是各色各样场景不同的仕女图,炕下置了四把椅子,一边还摆着个圆桌,四周添着绣凳。
无一处没有想到,无一处不布置的精致。
方氏说不出的满意,和廖太太各自在炕头坐了下来,笑道:“我原还担心这里没住人,来了要费功夫收拾,如今看来是我想多了,九歌那孩子可真是细心!”
“可不是。”廖太太啧啧叹道,“这得费多少心思啊。”
薛思琪很喜欢炕上铺着的湖绿的毡毯和大迎枕,笑着道:“这颜色可真是嫩。”又指着窗帘道,“配着这银红也好看,相得益彰,又舒适又温馨,和三井坊那边的颜色差不多。”
幼清早就看出来了,这里的颜色似乎都是她喜欢和常用的。
大家七嘴八舌的聊了许久,又起身去看幼清的卧室,卧室里的布置几乎和幼清在三井坊的房间没什么差别,只是那边她没怎么用心,这里反倒更精致一些。大家又去看了后院,逛了其余几个院子,每个院子每个房间里都置办了家具,方氏放在心里粗粗算了一下,不加这个宅子花的银子,就这么多房用品家具,少说一万多两的银子是要用的。
看来,宋弈的财力他们是小瞧了,不过,宋弈能有家底她当然是高兴的,这样,也就不用担心幼清会有苦日子。
“这位妈妈。”方才引路的婆子眼神很厉的找到了周长贵家的,“也不知道怎么称呼您。”
周长贵家的自报了家门,那婆子就笑着道:“家里的东西一应俱全,也不知道太太今天要不要留夫人小姐们用晚膳,若是留,奴婢现在就去准备。”
“我去问问。”周长贵家的心里暗暗惊讶,但面上却不露声色过去和幼清轻声说了几句,幼清和方氏以及廖太太道,“说是厨房里的东西都有,要不然姑母和廖伯母晚上就留在这里用个便饭吧!”
方氏没说话朝廖太太看去,廖太太就笑着道:“算了,你们才搬过来事情多的很,等你们安顿下来,我们再来打扰也不迟。”她说着看了看时间,道,“时间不早了,我还真要回去了!”
方氏和薛思琴家里也都挂着事儿,廖太太起了头大家就都纷纷和幼清告辞,幼清就将她们一路送到了垂花门,才和周长贵家的回来。
“太太。”绿珠的高兴的道,“这里可真是不错,奴婢方才看了看,靠西面的那间院子后面还有个小竹林,若大老爷回来一定喜欢!”
父亲喜欢竹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性子,幼清笑着道:“那到时候等父亲回来,他若是没有意见的话,就住在那间院子里,又安静又风雅。”
“奴婢觉得那空出来的一亩荒地可以盖个亭子,要是能挖个湖就更好了。”她嘻嘻笑着,想象着有山有水有竹的日子,这边采芩就拧了她的耳朵道。“这些用不着你操心,太太心里有数!”
绿珠哎呦哎呦的捂着耳朵,要多高兴有多高兴。
“太太。”周长贵家的过来,回道,“您在这里歇会儿,厨房已经去准备晚饭了。奴婢现在回去把一些紧要的东西先让人送过来,这两天陆陆续续的往这里搬!”
幼清颔首,道:“让胡泉帮你先送一趟过来,我正好也有事要和他说。”
周长贵家的应是而去。
幼清则带着采芩和绿珠走在铺着青石板的小道上,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有些冷,幼清看了看天气,道:“恐怕要下雪了!”这还是今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迟半个月。
“那先回去吧,这风吹的有点冷。”绿珠躲着脚,幼清笑着道,“我想再去看看那间有竹子的院子。”说着,提着裙子脚步轻快的去了西面的最后一间院子,门没关她径直进了门,比起正院来这里略小一些,前头虽也是六间房带着耳房和退步,但前后都没有罩院。正房比别处要高一点,上下八节台阶,台阶的缝隙透出青青的苔藓来,很有股诗情画意,台阶前头种的两棵梅树,这会儿已有点零星的花苞了。绕过房间后头则是成片的湘妃竹,风吹过来宛若有女子轻吟喃唱似的,非常雅趣。
若是夏天,在竹林里置一把椅子,或看书或小憩或与好友煮茶吟诗……父亲曾说过,若有一天他老了,就在山间搭一座茅屋,前后种上竹子,还让她不要管他,留着他住在里头,种地养鸡钓鱼写字……
幼清想着眼眶微红,她回头和绿珠吩咐道:“老爷走的时候可说了晚上来不来吃饭。”
“当时好多人,老爷没来得及说。”绿珠笑着道,“让厨房把饭菜给老爷留着!”
幼清没有再说,沿着青石板的小道上了抄手游廊,她看的出这里宋弈是费了心思的,为了她有一天住进来他做了许多的安排和准备……这个人可真是……幼清失笑。
她进了暖阁,在炕头上坐下来,想着今天发生的事情虽心有余悸可却是高兴的,至少严志纲这个隐藏的麻烦除去了,她脱了鞋靠在大迎枕上望着垂在窗户上银红的窗帘,她起了玩心将窗帘放了下来,一时间房间便映的红艳艳的,说不出的瑰丽温暖。
她高兴的抱着迎枕躺下来,不知不觉睡着了。
宋弈进门时,就看到幼清像只小猫似的蜷在炕上,手中抱着个湖绿的迎枕,脸上挂着甜甜的笑,他走过去在炕沿坐了下来,就这么凑着不算明亮的光望着她的脸……小丫头看起来很高兴,听说还在院子里逛了好几趟。他了解她,若是她不喜欢这个地方,她便是连看也不会多看一眼,更不会费时间力气去逛,还和丫头商量在后院种什么树养什么样的花。在三井坊住了那么久,她也没说在院子里种花架藤,进来时什么样儿走的时候还是什么样儿。
真是倔强的丫头。
宋弈摸了摸幼清的头,爱怜的小心翼翼,可幼清还是醒了过来,她迷迷糊糊看见宋弈坐在坐在床前,便笑了起来:“我竟睡着了。”又见房里黑漆漆的,她在一边找着火折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也不点灯呢。”
“刚刚回来。”宋弈接了她手里的火折子将房里的几处的灯点着了,又给幼清倒了杯茶递过去,幼清喝了口茶盘腿坐着问道:“你们是去夏阁老家了吗。”
宋弈在炕边坐下来,轻声道:“夏阁老和郭大人见了卢恩充和宋阁老的后人。”又道,“有件事要和你商量。”
“嗯。”幼清放了茶盅,很认真的看着宋弈,问道,“什么事,你说!”
宋弈很自然的将幼清的手摆在自己手心里摩挲着,过了一刻他才道:“明天晚上你准备个宴席,家里会有客人来!”他说这话时说不上高兴,淡淡的甚至有些压抑的样子。
幼清很少能在宋弈脸上看到这样的表情,他惊讶的道:“怎么了,要来什么人,是朝中的同僚吗?”
“不是。”宋弈将幼清的手放在唇边亲了亲,“等人来了你就知道了!”头一回他对一件事有一种无从说起的感觉。
幼清见他不想说,也不勉强他,点头道:“我知道了,我会准备的。”又道,“你累了吧,好些天没有休息好,待会儿吃过晚饭就去休息吧,明天不还要去面圣吗。”
“没事。”宋弈话落,绿珠笑着进来,道,“太太,饭菜要摆在这里还是摆在宴席室里?”
幼清去看宋弈,宋弈道:“就摆在这里吧。”幼清就和绿珠点点头,问道,“东西搬了多少过来,胡泉来了吗。”
“搬了两车的东西过来,周妈妈说还要去拉一次,今晚她就不住这里,那边不着人守着她不放心。”绿珠说着走过去将圆桌收拾出来,道,“胡泉来了,在外面侯了一会儿,奴婢见您睡着就让他回去了,他现在约莫在外院忙呢。”
“那就让他忙着,事情明天再说吧。”幼清下了炕和宋弈两人一起去洗手,绿珠和采芩将饭菜摆上来,幼清就看到几个菜是正宗的京菜,她笑着道:“这里守着的四个婆子是你后来买的吗。”
“嗯,和蔡妈妈一起买的,留了四个在这里。”宋弈拿了筷子看着幼清,道,“怎么了,是不是用的不顺手。”
幼清笑着摇头,道:“没有,就觉得家里的下人是不是多了点,就我们两个人!”
“好几个院子,若是有客人来,人少了反而不够用,更何况岳父不也要回来了吗,到时候再遣两个体面的丫头去服侍。”他说的一本正经,幼清顿时失笑皱着眉道,“不准打趣父亲,我从来没瞧见过他身边用过丫头婆子,事情都是小厮打理的。”
宋弈轻笑,夫妻两人刚准备吃饭,忽然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起来,幼清愕然的看着宋弈,宋弈也摇摇头显然不知道这鞭炮声自哪里来的,幼清放了筷子喊绿珠:“哪里在放鞭炮。”她听着声音好像就在院子里似的。
“是封神医。”绿珠哈哈大笑,指着外头道,“他提溜了两串鞭炮摆在小径上,刚点着,这是第一串,您要不要去看看!”
幼清抚额回头去看宋弈,宋弈走过来牵着她的手道:“走,看看去吧!”说着和幼清两人并肩出了院子,果然就看院前的小径上一阵阵浓烟翻滚,幼清捂住鼻子去找封子寒,看了好一会儿才见他拍着身上的尘土穿过浓烟跑了过来。
“呸,呸!”封子寒啐了几口,“嘴巴里都是土,这炮仗的药性也太强了。”话落,就看到对面夫妻两人,一个似笑非笑的望着他,一个是满脸无奈,他立时嘿嘿笑了起来,道,“我来祝你们乔迁之喜的,这换宅子炮仗可少不了。”
“我可看不出来,您还是讲究这些的人。”幼清笑着道,“这一院子的烟雾,我瞧着可不是喜庆!”
封子寒就露出一副你年纪小不懂的样子,宋弈朝里头做了请的手势:“进去坐吧。”又道,“你怎么今天得空来了,你侄儿侄女放你出来了?”
“我不回去了。”封子寒听到侄儿侄女就脸色一变,立刻道,“这般小兔崽子太不孝了,若非看在他们爹娘的份上,我非把他们一个个药死不可。”
他说的当然是气话,所以宋弈和幼清是一点都不信,他要真不喜欢这堆侄儿侄女,他才不会让人困在家里,那堆侄儿侄女虽看上去势利了一些但对封子寒的孝心却不是假的……约莫是一家人都是一个样,口是心非刀子嘴豆腐心的。
“您不会是偷偷出来的吧。”幼清担忧的看着他,“若是他们知道您不见了,肯定是要着急的!”
封子寒瞪幼清:“不准告诉他们,让他们急一急也好。”又道,“有没有饭吃,我饿死了。”
“知道了,知道了。”幼清就吩咐绿珠去准备点酒再添几个菜过来,又和封子寒道,“我们刚准备吃呢,就被您的鞭炮声给惊着了。”
封子寒果然看到桌子上摆着的饭菜,他哈哈大笑,道:“来的早不如来的巧。”话落,在炕上坐下来,望着幼清道,“我今儿来正好给你送这半年的药。”话落,砰砰砰的摆了三支颜色不同的瓶子,道,“白的这支是我配的,心疾的药,上头写着名字呢,一天一颗不准断,黑的这瓶呢是九歌配,他求我给你做的药丸,这个呢也是一天一颗。绿瓶子的是一个月吃几次,就是你月信来的那天开始吃,停了你药就可以停了,我上一回和你解释过的!”话落,把三瓶都推给幼清。
幼清这一次什么都不敢说了,点着头道:“我知道了。”将瓶子拿起来,果然看到上头贴着小小的字帖介绍,她让绿珠收起来。
“做这药可把我累坏了。”封子寒一副可怜的样子望着幼清,求同情,“你要怎么报答我。”
幼清挑眉,对面宋弈就咳嗽了一声,封子寒就偷偷撇了眼宋弈,依旧对着幼清道:“你这宅子这么大,要不然分我一间怎么样,我刚刚可是看过了,后院还空了一亩地,正好让我种种花草什么的,不大不小正合适。”
幼清愕然哭笑不得:“您住这里来,您侄儿侄女们肯定不会同意吧。”她倒不是不愿意他住进来,只是怕他那天从这里跑走了,封家的人缠着她要人怎么办。
“你怕什么,我是死是活还轮不到他们管。”封子寒话落,就自说自话的道,“就这么说定了啊,我今天就搬过来了。就东边最里头的那间院子给我住吧,我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擒芳阁!”
幼清一口茶喷了出来,不敢置信的看着封子寒,封子寒不解的道:“怎么了,名字有什么不妥?”
“子寒兄。”宋弈接了话,道,“你若住进来我们倒不反对,但这院子的名字不准你取!过几日我会定了牌匾挂上去,你的院子也别想花俏的了,就叫药庐吧。”
封子寒不满意,觉得这个名字不美:“你怎么不说药罐呢,我不满意,你们要是不喜欢擒芳阁那就叫牡丹阁,添香阁也成啊。”
幼清听不下去,打岔道:“酒来了,您和老爷边喝边说吧。”
封子寒果然就收了话题,笑嘻嘻的跑去桌边坐下,自己给自己斟着酒,又很客气的道:“你们怎么不坐啊,别客气!”
有了他还真是热闹,幼清和宋弈在桌边坐下来,封子寒挑眉看着宋弈,问道:“你将卢恩充带来了?那宋家的人……”他看了眼幼清,也不知道宋弈到底说了没有,所以就点到为止没有深讲。
“他们是苦主,自然要来的。”宋弈端了杯子和封子寒碰了碰,道,“你在也好,明天宋氏的人晚上会来府里!”
宋氏的人,幼清听着微微一愣。
封子寒咯噔一下放了筷子摆着手道:“不要,不要。”他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就宋老大的性子我可吃不消!”她说着和幼清道,“宋阁老有三个儿子,老二倒还不错,可那老大就是个榆木疙瘩,一点风趣都不懂,而且,长的还很丑,我可不要和他说话!”
“你若不来,那药庐也不要叫药庐,我看就叫药罐罢了,又或者……”他话还没说完,封子寒就怂了下来,嘿嘿笑道,“那我要来,你就答应我叫擒芳阁?”
宋弈不置可否。
封子寒就以为他答应了,勉强的道:“那我明天就屈尊走一趟好了,不过他要是惹我不高兴了,我可是谁的面子都不给。”
宋弈含笑端了杯子和封子寒碰了碰。
宋弈和封子寒其实都很累,吃了半壶酒便就散了,幼清让周长贵家的引着封子寒去他的院子休息,还遣了辛夷和白薇过去服侍,这边宋弈也回了房里,幼清笑站在门口,道,“那你早些歇着!”
宋弈朝她笑笑,走过来在她唇角亲了亲,道:“你也早点歇着。”
幼清应是,回了房里梳洗了一番便歇下了。
第二日一早,幼清陪着宋弈用了早膳,亲自送他到垂花门,交代道:“你记得让江淮回来和我说朝堂的境况,不然我一整天心里都惦记着!”
这是幼清心心念念的大事,她盼了那么久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宋弈当然不会马虎以对,颔首道:“好!你安心在家里,若是着急就和子寒兄说说话!”
幼清点头目送宋弈上了马车,他现在是白身,官轿自然坐不得,所以便一行马车出了门,江淮和江泰左右跟在他身边!
直到看不到马车的影子幼清才收回了目光。
“太太。”采芩很紧张的道,“你说圣上会点头同意吗。”
------题外话------
搬新家了,这么大的房子真让人羡慕啊。古代有钱人那才是真的有钱啊…。
话说,月票什么的表忘记了,嘿嘿…
春闺玉堂 160 昭雪
宋弈到西苑时,夏堰和郭衍等人还没有到,他独自坐在马车之中,静静的不知在想什么,江淮等了一刻,道:“爷,这件事过后,卢恩充应该会被定罪吧?”
车内宋弈没有说话,江淮就百无聊赖的抖着手里的马鞭,笑道,“他多活了七八年也够本儿了!”
污蔑陷害宋墉,欺君罔上,这等罪名连严安都担不起,何况一个卢恩充。
江淮胡思乱想的想了一刻,就看到夏阁老的官轿到了,随后而来的是郭大人的轿子,等两人下轿,便看到远处又行来一辆马车,从马车里下来一个年纪约莫四十几岁的中年男子,一身深蓝湖绸夹棉直缀,端正的国字脸,浓眉大眼,眉宇间有着一道深浓的川字,给人感觉既生硬疏离又刻板守旧不好说话的样子……这就是宋墉宋阁老的长子,宋季仁,表字孝知,景隆十六年的进士,曾外放庐州,做过庐州知县,景隆二十七年舞弊案发生时他已是庐州府同知,官拜五品。曾因仗义执言得罪过不少同僚,好在他有当时位列首辅的父亲做后盾才无人敢动他,不过,宋季仁也从不是无的放矢的人,他虽直言令人不喜,但所言从来都是有据可查,有理可依,倒也能服众。
景隆二十七年他同样被连累丢了官职,后因宋墉过世他回乡守孝,至此后再没有出现在京城,和任何人有过来往。
这应该是他八年后第一次来京城。
“老大人。”宋季仁走过来朝夏堰行了礼,夏堰含笑道,“多年不见,孝知倒是一点未变。如今家中可好。”
宋季仁抱拳回道:“都很好,多谢老大人关心。”他说完又朝郭衍抱了抱拳,道,“郭大人!”
“孝知兄客气了,你还是如以前那样唤我召南便是!”郭衍宋季仁很高兴,宋季仁道,“不敢,如今我一介白身,如何敢直呼郭大人名讳,有违礼数。”他一脸认真,根本没有谦虚或者嫉妒的样子,而是发自内心的这样认为。
郭衍和宋季仁自年少时就互相认识,虽算不得至交好友,但也是很熟悉,所以,他对宋季仁的性格很了解,闻言就笑了笑没有再强求他。
几个人说了几句话,就看到一身迷灰色细布长衫的宋弈芝兰玉树般走了过来,宋季仁看见宋弈微微一愣,宋弈和夏堰以及郭衍打了招呼,又和宋季仁抱了抱拳,宋季仁微微颔首,算作了回礼。
“时间不早了,进去吧。”夏堰打头,留了宋季仁在外等候传召,一行人就前后进了西苑,圣上方和张茂省一起回万寿宫,正好在宫外碰见了夏堰等人,他一眼就看到了宋弈,笑着喊道,“九歌,你终于肯来见朕了!”
宋弈跟着夏堰一起行了礼,才回圣上的话:“圣上朝事繁忙,学生不敢擅自打扰!”话落一顿,又套近乎,“圣上近日可好?学生留的药您可按时服用?”
圣上非常高兴宋弈时刻惦记着他的身体,而非惦记着他自己的事情,他笑着道:“每天钱宁和张澜都要盯着朕吃,朕但凡拖一拖两个人就和念经似,朕实在是不想吃也不行。”
宋弈微微一笑,朝从万寿宫走出来的钱宁抱了抱拳,钱宁回了礼又和夏堰等人行了礼。
“都进来吧。”圣上朝众人招招手,自己率先进了门,夏堰等人便随着进去,圣上在龙案后坐下,望着三个人道,“今儿这么一大早就来万寿宫,是为了什么事?”
夏堰和郭衍对视一眼,郭衍就捧着奏疏出列,回道:“圣上,臣有本奏!”
圣上不置可否,钱宁就下去将奏疏托了上来,圣上原本很随意的翻着,等看到舞弊案时脸色顿时冷凝了下来,望着郭衍面色不善的道:“这件事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你现在和朕提出来,是何意,难不成是想替宋墉翻案?”
圣上的态度他们早就料到了,当年这件事可是他亲自拍板的,现在让他将自己的结论的推翻,那岂不是自己落自己的面子。
“圣上,此事在当年轰动一时,也由圣上定夺,微臣不敢提翻案。”郭衍不慌不忙的说完,圣上接了话道,“那你什么意思,无端端的写这些上来,是为了气朕?”
郭衍抱拳摇头:“此奏疏虽是微臣上奏,也是微臣亲自撰写,但却是出自他人口述,为人只是代为转达!”圣上听着一愣,就蹙眉问道,“何人?”
“宋临安长子宋孝知!”郭衍说完,立刻就补道,“他人现已在西苑之外等候,还求圣上传他一见!”
圣上立刻不悦,摔了奏疏在龙案之上,喝道:“不见!”他话落,宋弈看了眼钱宁,钱宁立刻端了茶递给圣上,笑道,“您消消气,喝口茶!”
圣上端了茶喝了一口,脸色很沉:“好,你们说说看,现在将一件铁证如山的旧案提出来,又是为了什么?”
“并非铁证如山。”夏堰上前一步,回道,“此番宋孝知来,便就带了足可证明当年舞弊案乃有人故意操控陷害宋临安的证据,圣上,您当见一见宋孝知,听一听在八年后,他如何自辩当年之事。”
“你什么意思?”圣上很不高兴,“有人操控了当年的舞弊案?谁?”他的目光在夏堰和郭衍身上转了一圈,又落在宋弈身上。
夏堰沉默了一刻,有一股破釜沉舟的意思:“据臣所知,但年舞弊案幕后主使者,便是严怀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