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潜规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乡下小道
赵一局长阴沉着脸,听完阳光明主任的报告后,以复杂的眼神扫了一眼在座的整体搬迁办副主任董昕,说道:“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采取最有效的办法,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个问题解决好。现在你们说说解决的办法!”
董昕副主任是负责整体搬迁建设材料采购工作的专职副主任,现在宿舍水管件出现问题,毫无疑问是他的责任。见到赵一局长只是问他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立即站了起来,毕恭毕敬地说道:“赵局,为了将问题彻底解决,我建议将所有普通管件换为专用管件。”
阳光明主任也立即同意董昕副主任的建议。他对赵一局长说道:“是的,我完全同意董主任的建议,将所有接口处的普通管件更换为专用管件。不然,搞不好今天这家出问题,明天那家出问题,影响就大了。”
赵一局长脸色些许好看了一点,看了看阳光明与董昕二位爱将,然后指示道:“由你们整体搬迁办牵头,机关后勤保障中心配合,立即组织施工人员,将正气园五百多户业主家连接主水管处的普通管件,统一更换为热水专用管件。”
最后,赵一局长语重心长地强调道:“阳主任,董主任,我们一定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无条件地将这项工作做好。你们放心,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路遥主任那里,我会打招呼的,你们立即去与他落实。”
官场潜规则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上下之梁(11)
第二天,在赵一局长的亲自督办下,正气园供暖系统主管道与入户管道连接处整改工作紧张而悄然开始了。搬迁办副主任董昕坐镇现场指挥,正气物业公司副总经理马志兵坐镇现场协调,物业公司工程部其他同志全过程陪同施工人员施工。
为了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确保整改工作顺利进行,赵一局长当天晚上又组织阳光明、董昕、路遥、马志兵等人开会,亲自部署整改工作,研究整改方案。
最后,赵一局长强调道:“同志们,我这里再强调几个细节。第一,搬迁办董主任、物业公司马总,这几天你们放下手上所有工作,亲自坐镇现场指挥。物业公司工程部其他同志,一定要全过程陪同施工人员,到每位干部职工家里整改。”
赵一局长停顿了一下,继续强调道:“第二,有的职工将连接处包装隐藏了,有的同志则裸露在外。整改中如果损坏了装修的,一定要现场复原。同时,还要注意把卫生搞干净,尽可能少影响干部职工。”
“第三,现场陪同的同志,一定要注意态度,一定要耐心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如果遇到个别同志不理解,必要时董主任要亲自打电话。是哪个部门的同志,就给哪个部门的领导打电话,请他们亲自出面协调处理。”
整改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整改是按栋进行的,先从局领导那栋开始。轮到哪栋了,物业公司就打电话通知哪栋的业主在家里等候。江南局的干部职工,对于整改工作,也给予了最大的理解与配合,赵一局长估计的特殊情况并没有发生。
过了几天,轮到龚仲所在的那一栋进行整改了。这天正好是周末休息,但龚仲的爱人因加班在白水市没有回江南市,而他儿子也在进行高考前最紧张的冲刺。
为了配合整改,龚仲将儿子早饭安排好后,在早上七点半就赶到了正气园,争取在十二点前赶回家,不耽误给儿子做中饭。现在毕竟是高考前最紧张的时期,绝不能因为其他情况影响儿子的学习。
龚仲到正气园后,并没有回自己的房间里,而是来到物业公司办公室门口,等候董昕主任与马志兵副总经理。由于今天是星期六,他们上班也没有那样准时。七点五十几分,施工人员来了,物业公司工程部的同志也陆续来了,但董昕与马志兵还没有来。
龚仲与工程部的员工也熟悉,他立即将自己的特殊情况告诉他们,希望他们能够优先安排,以免耽误中午给儿子做饭。但工程部的同志听后,有些委婉地说道:“龚主任,我们只负责陪同施工人员入户施工,至于先做哪家后做哪家,要听董主任统一安排。”
八点十多分,董昕与马志兵才姗姗而来,同时也有一些住在正气园的职工陆续出来了。龚仲立即找到董昕与马志兵,将自己的特殊情况告知后,请求道:“董主任,马总,能不能优先安排给我搞,我十二点前要赶回去给儿子做中饭。”
董昕主任听完后说道:“龚主任,按什么顺序整改,我们有统一的规定。你在家里等候就行了,你的特殊情况到时我会考虑一下。”
马志兵副总经理也微笑地对龚仲说道:“龚主任,你就放心好了,现在才八点多,一上午的时间,就是轮也要轮到你。应该不会影响你回家给儿子做中饭吧。”
龚仲并没有回到自己的房子里去,而是在下面陪着董昕、马志兵他们,边闲谈边等候。与龚仲一样等候的,还有十来位业主。但他们与龚仲不一样的是,他们都住在正气园,而龚仲则租住在离正气园二十来公里外儿子学校附近。
九点半,龚仲看了一下时间,心里有些急了。现在还没有轮到自己,能不能及时赶回去给儿子做饭,现在真的说不清了。他找到董昕副主任,再一次请求道:“董主任,现在快十点了,能不能帮忙先给我做。我担心晚了,赶不及回去给儿子做饭了。”
但董昕副主任并没有考虑龚仲的特殊情况,指着身边同样在等候的一些干部职工,有些为难地拒绝道:“龚主任,大家都有特殊情况,都在此等候,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如果照顾了你,别的干部职工有意见怎么办?请你多多理解。”
马志兵副总经理也在旁边劝道:“龚主任,你不要着急,现在还不到十点,时间应该还够。其实我们做起来很快的,每户只要半个小时就足够了。”
龚仲没有办法,只得急在心里,继续在那里等候。而董昕与马志兵他们,则在那里不时说话一下。
好不容易挨在十点半,龚仲明白,如果再不给自己做,那时间就来不及了。因按马志兵副总经理的说法,一般每家整改要半个小时,龚仲路上回家时间要个把小时。
龚仲又一次找到董昕副主任,对他请求道:“董主任,十二点前我必须赶回去给儿子做中饭。我老婆没来,路上要坐个把小时的车,儿子十二点放学。请你帮下忙,下一家就安排我吧!”
董昕主任听到龚仲这样说,考虑了一下说道:“你的情况我知道了,但这么多老同志还等在这里,我不得不尊重老同志。请你多多理解,我尽可能照顾吧。”
这次马志兵副总经理没有说什么,而是装着有什么事不停地打电话。
龚仲还是没有什么,还是只得在旁边焦急地等候。而董昕与马志兵他们,则还是在那里悠闲地说笑着。
十一点十五分,龚仲最后看了一下时间,他知道就是现在安排到他家去整改,时间也来不及了。如果他现在不立即去赶车,十二点前肯定赶不回家了,就会耽误儿子的中饭。
龚仲是早上七点差几分钟动身,七点半赶到正气园的。他一直等到现在,前后有四个多小时的时间,但董昕、马志兵他们就是不安排给他做。而在他前面做的,都是住在正气园里,晚一下或早一下做,根本没有什么影响。
更何况在龚仲前面整改的,有他楼上的,也有他楼下的,根本不是董昕、马志兵他们所说的按顺序来。如果自己也住在正气园,上午做下午做都能够理解。但他现在要在十二点前到家给儿子做中饭,他的要求并不过分,应该得到理解与尊重。
这不是明显欺负人吗?!龚仲忍耐多久的火气一下子发作了。他冲到董昕面前,气愤地质问道:“我早上七点半赶到这里,等了四个多小时,但你们就是不给我做,这是什么意思嘛?”
龚仲吸了一口气,继续生气地说道:“我儿子只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我中午十二点前必须赶回去给儿子做中饭。别人就住在这里,早点晚点搞没有什么影响嘛。你们的儿子以后也要高考的。我现在回去了,随便你什么时候给我搞,我不管了。”
董昕副主任阴沉着脸没有说什么,马志兵副总经理连忙在旁边劝道:“龚主任,你不要生气,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下一个就给你做,我保证,等他们回来了就给你安排。”
龚仲不可能再等了,说完后就立即去赶公交车。中午比较堵车,十二点过十分,龚仲才到租居的院子里。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里面传来路遥主任严厉的声音:“龚主任,刚刚赵局长给我电话,说你不配合宿舍暖气管道的整改。你现在放下手上的一切事情,立即赶到正气园来。”
龚仲知道这是董昕、马志兵他们向赵一局长告状了,气愤地解释道:“我七点多到正气园,等了四个多小时,但他们就是不给我做。我刚刚下公交车,还没有到家。我老婆没有回来,我要给儿子做中饭。”
路遥主任没有听龚仲的解释,他语重心长的提醒道:“龚主任,你政治敏感性太差了。整体搬迁是赵一局长亲自抓的工作,不管什么特殊情况,都要无条件地配合。不然,你这是与赵一局长过不去,你将吃不了兜着走。”
路遥是以副主任的身份主持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工作的,他知道龚仲夫妻两地分居的情况,也知道龚仲儿子高考的事。但他没有听龚仲过多的解释,严厉的指示龚仲后就直接挂了电话。
这真是恶人先告状!龚仲气愤极了,自己清早出门,坐了二十来公里的公交车,到正气园后等了四个多小时,还要怎么配合?但他知道这事没法解释,就如路遥主任所说的那样,没有任何特殊情况,只能无条件地配合。
更何况董昕他们向赵一局长告状时,肯定不会将他等了四个多小时的情况说出来,而只是简单地说他不配合,给他家做整改他却不回家。想到这里,龚仲立即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如果真的让赵一局长按董昕他们所说的那样,那自己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龚仲回到家里,儿子也刚刚放学回家。他对儿子说道:“中午就随便吃点算了,我要急着去正气园,我们新房子暖气管道要整改。”儿子正是长身体时,又是学习的紧张时期,营养搭配是不能忽视的。
儿子的生活很有规律,平时早餐中餐在外,晚餐在家里吃;周末则是改善生活的时候,中餐晚餐都在家里吃。龚仲平时很注意他的营养搭配,周末一般都要熬个骨头汤什么的。
只是今天因为新房子暖气管道整改,而董昕、马志兵他们又那样操作,正巧龚仲的老婆也没有回江南,这样的生活规律就被打破了。但龚仲的儿子很理解父亲的难处,他知道父亲是没有办法,否则父亲是不会在周末中餐时随便给他做点吃的。
官场潜规则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下之梁(12)
下午一点五十分,龚仲将儿子的饭搞定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正气园。只见董昕与马志兵他们都在,显然他们中午都没有休息。龚仲礼貌性的与他们打了个招呼后,就在那里默默地等候。
这次龚仲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反正自己来了,什么时候搞,就听董昕马志兵他们的安排了。就是下午不能搞完,或者晚上再搞,或者明天再来,龚仲也无所谓了。
董昕与马志兵二人看到龚仲到了后,有些异样的微笑了一下,就没有再说什么。但龚仲从董昕、马志兵他们的脸部表情中,敏感地捕捉到了一丝丝异样。龚仲当然明白,这是因为董昕给赵一局长打了小报告,现在面对龚仲时的一种自然表现。
俗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这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做了亏心事,在面对那些当事人时,不管他的心肠有多黑,良心有多坏,他都会自然或不自然地流露出一些异样来。
龚仲当然明白这些复杂的人性,也就知道现在董昕、马志兵他们脸部表情的异样,并不是他们因为打了小报告,颠倒了是非黑白,冤枉了龚仲而感到愧疚。但龚仲没有在意这些,毕竟这只是正常工作中一个小小的插曲。
这是龚仲第一次真正接触董昕、马志兵他们。只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怕他们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一年后,董昕调到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负责,成了龚仲的直接领导。
下午五点多,龚仲最后看了一眼整改后的供暖管道,将房门锁好就往超市赶去。购好了儿子喜欢吃的菜后,就坐公交车赶回到租居屋里。儿子还没有回家,他知道儿子要六点多才能放学回家。
龚仲立即将骨头洗干净,开始用高压锅炖起汤来。这个汤本来中午就要做好,让儿吃到的,只是因为暖气管理整改而耽误了。想到这里,龚仲心里不禁有些心疼起来。
往事如风,曾经的生活如流水一样,在龚仲的心田里慢慢淌过。儿子高考前的生活,清晰地显现在龚仲的眼前,就好象发生在昨天一样。只是没想到现在儿子已大四了,很快又要为他工作的事操心了。
龚仲内心如是感叹了一番,思绪又回到那次暖气整改事件上去。当时龚仲天真地以为,自己因暖气整改与董昕、马志兵发生的不快,只是正常工作中发生的正常矛盾,应该随着整改工作的结束而结束了。
当年,因为龚仲的工作与人品,没有任何悬念地被评为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年度先进人选上报局里。只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最后局里公布的先进表彰人员名单中,怎么也找不到龚仲的名字。
就在大家奇怪之际,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负责人路遥副主任,私下告诉龚仲道:“局党组开会讨论时,赵一局长因为上次暖气管理整改问题,说你没有大局意识,不同意你被评为年度先进。”
龚仲有些伤感地说道:“上次我根本没有错,主要是董昕、马志兵他们有意为难,还来个恶人先告状造成的。唉,算了,不就是一个先进嘛,我也不怎么在意。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问心无愧就行了。”
龚仲虽然嘴上是这样说,但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在机关里工作,没有哪个不图上进,不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的,只是努力的方式有所区别。现在因为董昕、马志兵他们的恶人先告状,而赵一局长不调查核实,一句话就否定了他一年的工作。
路遥副主任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安慰一下就走了。龚仲知道路遥副主任,没有去赵一局长那里把真实情况解释清楚。但他没有任何埋怨路遥副主任的意思,只是如果路遥副主任去赵一局长那里为自己解释了,龚仲心里肯定是会非常感激他的。
机关里就是这样,一切以利益为先,一切以利益为准则。只是在利益面前,人们的态度不一样,处事的方式有所区别,争取利益的手段有所不同。根据这些不同,龚仲内心将机关里的人区分为三类。
第一类,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甚至昧着良心主动伤害他人,如树大明、方建军、方丽红、董昕、马志兵等。他们虽说混得顺风顺水,有滋有润,但他们永远不可能得到大家内心的肯定,甚至可能还要遭到老天的报应,如树大明等就陷入了“黑山事件”案件中。
第二类,在不影响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凭着自己的良心做事,凭着自己的能力做事,但却时时刻刻明哲保身,永远不立于危墙之下,如路遥、马建设、史权、赵焱、杨国忠等,他们这些人在职工群众中口碑较好,也能混得顺风顺水,有滋有润,名利双收。
第三类,只有那些不计个人得失,不顾自己利益,主动出面,尽最大的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才是真正品性优良的好人。但这样的人,往往不会得到别人的理解与支持,也没有一个好的结果。因为在机关里,整个利益链是相互制约的。维护了这块利益,势必损害另外一块利益。
就如龚仲,为了单位的利益,为了中心大多数人的利益,却得罪了董昕主任、马志兵副总经理他们这些少数人的利益。而那些损害单位利益的人,往往是在单位上说得起话,有权有势甚至可以影响普通干部职工命运的人。
因此,虽说龚仲工作努力了,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了单位与大多数人,但他却得到不到董昕主任他们的理解与肯定。就是那些得到过龚仲帮助的同志,在面对龚仲时也要考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利益。
往事如风,在龚仲平静的心里一晃而过;往事如潮水,不停地冲击着龚仲不平静的心。
龚仲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政策外津贴补贴问题,董昕主任是不愿意帮自己,马建设处长、史权处长是不愿立于危墙之下。现在完全可以肯定,找他们这些人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
而赵一局长又是一个仅凭他人一句话,在不作任何核实的情况下,就能抹杀一个人一年的工作的领导。现在自己去找他争取,赵一局长会实事求是对待自己,会给自己一个公正的结果吗?
龚仲将这些问题反复考虑后,最后决定还是自己亲自去找赵一局长反映情况。因为这个政策外津贴补贴,按江南局现行内部文件规定,按江南局交流干部的实际做法,自己都是应该享受的。这不是给领导出难题,也不是个人利益损害单位利益。
至于最后结果如何,这就不是他能够龚仲考虑的,只能听天命顺其自然了。将这些问题考虑清楚后,龚仲没有请示董昕主任,而是“偷偷”的拿着保存在办公室的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公用门禁卡,带着他准备好的资料来到了八楼局领导办公区域。
局领导办公区域,在江南局办公楼八楼。但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以门禁的形式与其他区域隔开。没有专用的门禁卡,或经过秘书科同意,一般的人是进不了这个区域的。
龚仲知道,赵一局长办公室的门并不是那么好进的。在没有经过一定的报告请示程序,他这个小小的科长,不管是因为什么事情,是不能轻易进赵一局长办公室的门的。
按江南局内部办事程序规定,不管是工作问题还是个人问题,处级干部可以直接找局领导反映情况。科以下干部职工要找局领导反映情况,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先经过自己的直接领导同意,然后通过局办公室请示批准后才能进行。
这个规定是党组书记赵一局长上位后,亲自指示局办公室制订发布实施的。赵一局长的性格具有双面性,他最反感某些人为自己的一点小事就去打扰他,但却特别喜欢某些人在他面前说另外一些人的不是。
在决定制订这个办事程序前,赵一局长曾与张晗瑛私下沟通。张晗瑛解释说:“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感觉制订这个规定很有必要。再说局领导日理万机,考虑的都是江南局的大事要事,如果江南局的干部职工都能够随便去找领导,这不仅仅只是影响了局领导的正常工作,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江南局的正常工作。”
毫无疑问,张晗瑛的解释,让赵一局长非常满意。只见赵一局长看着张晗瑛,非常欣慰地说道:“你这样理解非常正确。如果我们江南局的干部职工,都能象你这样考虑问题,处处把单位利益放在第一位,外处维护局党组的形象,那我们局领导处理问题时就轻松多了。”
但龚仲没有按规定去走程序。他知道如果他按规定去走程序,不说董昕主任不会同意,就是杨国忠主任也不敢轻易打扰赵一局长,他肯定进不了赵一局长办公室的门。只有采取这种“非正常”办法,先进赵一局长办公室的门,就如那些讨债人惯用的手段“先闯进去堵上”再说。
对于自己这种有违江南局办事程序的行为,龚仲内心有些愧疚。他毕竟是一个大局意识非常强的人,也是一个组织原则性非常强的人。但现在却为了自己的个人问题,为了能在工作时间找到赵一局长,反映自己个人的不正常问题,他却不得不采取这种“非正常”办法。
整个八楼局领导办公区域非常肃静,无形之中让龚仲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威压。他深吸了一口气,将缩着的脖子往上伸了伸,用力地抬起脚步,轻轻地放下来,有如“幽灵”般来到了赵一局长办公室的门前。
龚仲再次调整了一下呼吸,将身子挺直了一点。然后又扯了扯自己的衣角,感觉到没有任何问题了。最后抬起右手来,用微曲的中指背,在赵一局长办公室的门上,轻轻地有节奏地敲了起来。
官场潜规则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上下之梁(13)
“请进!”龚仲敲门后,就把耳朵贴在门上,集中心神听着,生怕错过了里面传来的信息。当他听到里面传来赵一局长厚重的声音后,就轻轻地推开门走了进去。
“赵局长,您好!”龚仲平静而不失礼地与赵一局长打了个招呼后,没有待赵一局长说“请坐”,就主动坐在赵一局长办公桌面前那二张谈话专用椅上。
这并不是龚仲不尊重赵一局长,而是他发现自己进来时,赵一局长眼睛里闪过的一丝诧异。龚仲明白这是赵一局长对自己的突然到来,有些不高兴。因此,龚仲就没有过多的客气,而是以行动直接进入了主题。
“你来了!请问有什么事?”赵一局长虽说内心不高兴,但他并没有表露出来。毕竟他是一位长期上位的领导干部,这点基本的素质还是有的。龚仲决定以这种方式来找他,也是基于赵一局长的这一点。
这是龚仲第一次因个人问题主动进入赵一局长办公室。赵一局长的办公室面积很大,装修豪华,最少有六十多平方米。除办公区、谈话区外,还有休息间、卫生间、洗漱间。
赵一局长的办公椅是领导干部流行的高档真皮老板沙发椅,办公桌也是典型的高档实木老板桌。桌上如其他很多领导干部一样,摆着二面鲜艳的小红旗,一面上面是斧头与镰刀,一面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
龚仲将赵一局长办公室很快扫了一眼后,立即开门见山地说道:“赵局长,我个人的工资收入比中心大多数干部职工都低。中心很多文凭比我低、职务比我低、工龄比我短的同志,收入却反而比我高,就连覃军一年的收入都比我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