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奇谭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楚白
掌门真人眉头紧锁,沉默不语。
又过了一会儿,罡风已经猛烈地连石室里面的阵法都开始渐渐瓦解,吴解的身上出现了一道道红痕,眼看着就要承受不住。
这时候韶光真人再也忍不住,也不管掌门真人答应不答应,直接冲了过去。
掌门真人这次并未阻拦,反而跟他一起同行,影子一闪,两人便来到了石室之中。
但就在他们准备动手阻止吴解的时候,原本还在呼啸的罡风猛地停了下来,犹如百川归海一般,一口气都纳入了吴解的体内。
两位真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之色。
居然成功了?果然成功了!
当吴解缓缓睁开眼睛的时候,只见石室之中一片狼藉,带进来的东西全都成了碎屑,连自己身上的法袍都成了碎布。
但在他面前,却好端端放着一件崭新的法袍,法袍旁边的地面上还有四个字。
再接再厉!
吴解没有去深思法袍和刻字的来历,换上这件新袍子,然后略略整理了一下仪容,便开启石门,在师弟们有些担心的目光中,微微一笑,抬手卷起一股虽然柔和,却有极大力量的轻风。
罡风!
刹那间,欢呼声连成一片。
天书奇谭 第三章 乘轻云兮
吴解练就罡气,不仅踏出了他修道生涯中的又一大步,更对同辈的师弟妹们有着无可估量的激励意义。
按照民间的神话传说,所谓神仙,应该能够腾云驾雾日行万里,应该能够上入青冥下入幽冥,应该能够餐霞饮露长生不老……只有成就了炼罡境界,才能将这些事情统统做到,成为符合九州大地百姓们想象的“神仙”。
因为能够不借助任何法器腾空飞行,所以炼罡修士又有一个俗称,叫做“飞仙”。
吴解他们身在仙门之中,自然不会像凡夫俗子那样被传说所迷。但仙人也是从凡人之中来的,就连安子清和骆瑜这种从小在修仙家族里面成长起来的,都免不了对于炼罡境界有着特别的向往。
踏入此境,乘云飞行,朝游北海暮苍梧,才是仙人应有的风范!
所以吴解这番炼罡成功,犹如一群登山者之中有人率先冲上山顶,在那里挥着旗子大喊大叫,让还在下面努力攀登的众人看到希望近在咫尺,欢喜之余,更涌起了强烈的斗志。
他能行,我当然也能!
这并非不切实际的幻想,青羊观第二十七代十六名弟子,每一个都是经历无数辛苦才有能如今的成就。哪怕是两位目前还只停留在入道境界的,也都是从外门弟子苦修不辍,凭借入门级别炼气法决修炼有成,才得以正式列入门墙。
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强烈的自信心,坚信自己此刻所站的位置,绝非自己求仙之路的最高峰,前方还有更多的风景等待着自己!
那位已经真正成就仙人之身的大师兄,就是最好的榜样!
所以简单而热烈的庆祝之后,师弟妹们便急急忙忙跑回去修炼,诸如安子清和易悌这种差不多也快要达到通幽巅峰的自不待言,一直勤勉的古渊和海东健也不在话下,甚至就连一向都有点懒散,常常把“不着急”挂在嘴边的陶土都领了一大瓶辟谷丹,闭关去也。
至于吴解自己,则被逸云子师叔拖着去了讲经堂,和本门长老浑天先生一起当实例,鼓励外门弟子继续努力,不要懈怠。
距离当初的选拔已经过了十五年,当年的六位外门弟子已经有两位入道先天,正式列入了青羊观门墙之中,而剩下的四位则还在努力。
他们大多已经年纪不小,其中年纪最大的楚接舆已经年近五十,即使有门派发下的灵药滋补,身体也已经开始渐渐老化。更糟糕还不是身体的问题,而是心态一一十五年不懈的修炼,却始终不能成就先天境界,这使得他们对于自己渐渐失去了信心。
对于修道的人来说,最可怕的就是失去信心!
所以逸云子师叔便拉来了两位截然相反的修士当例子,鼓励他们不要懈怠。
“对于修士来说,年龄根本不是问题!本门浑天长老当初年近六十才入山修道,百岁前后才入道有成,现在已经成就了还丹祖师,飞升天阙有望。而吴师侄十七岁入山修道,只用了十五年就踏入炼罡之境……”
“你们看看他们,一个老,一个少;一个花了四十年才入道,一个只用了十五年就炼罡……简直找不到任何共同点来一一修仙就是这么回事,跟年龄啊、进境快慢啊……都没太大的关系。你们想的这些东西简直莫名其妙,根本毫无意义!”
逸云子师叔的劝说方法让吴解大开眼界,他根本就没说什么“抓紧时间大有可为”之类的话,反其道而行之,强调修仙不必在乎年龄,却恰好切中了四位外门弟子的病脉,一席话就让他们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
不过白发苍苍的i-9天先生和青春年少的吴解站在一起,对比效果的确很明显,就连杜若都相信了他说的话。
“啊!原来修仙跟年纪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呸!你连这个都信?当年我们可是做过专项测试的,十五岁以后,年纪每大一岁,修仙成功的可能就降低千分之八,那种六十岁修道,上百岁踏入先天之境,最后还能修成金丹的怪胎……我别说没见过,就连听说都是第一次!”
“啊?真的是这样吗?”
“是,大光明教也统计过,年纪大了的确不适合修炼。”杜馨平静地说,“我刚刚计算了一下数据,千分之八的比例应该差不多。”
“真的是这样啊!那他是在说谎喽!”杜若顿时气愤填膺,“仙人怎么能说谎呢!”
吴解摇摇头,叹了口气。
“你当初不就是被说谎的仙人给骗死的吗?都十几年了,还没吸取教训啊?”
“可三山道人是邪派妖人,这位师叔是正派中人啊!”
“正派中人也一样可以说谎一一你看我跟他们说过天书世界的事情吗?说过你和杜馨的事情吗?说过天问三篇和穿越前辈的事情吗?”
接连三个问题让杜若哑口无言,坐在一边发呆,过了好一会儿才低声嘟嚷:“我真傻!只知道邪派会骗人,没想到正派骗起人来比邪派更厉害!这个到处都是骗子的世界太可怕了!”
吴解并没有劝她,反而让茉莉和杜馨别去打扰她一一这是杜若自己的事情,要等她自己想通了才行。
杜若的资质很好,也非常刻苦,可她实在有点太单纯,太容易被骗。能够让她成长一些的话,或许对于她的修炼也有好处吧。
毕竟,修道者需要的是人情练达,只有洞悉世情,才能反照自身,认识本心而踏入更高的境界。
虽然那还很遥远,但吴解并不希望义姐一辈子都停留在较低的境界,他希望她能够和自己一样修炼有成,甚至于像杜馨那样成就金丹一一如果能像茉莉一样成就不朽之身,就更好了!
离开了讲经堂之后,他就来到了探究院,这里是青羊观的研究中心,各种新式的法术和法器不断在这里问世。而探究院里面,从长老叶鹰往下,全都是研究狂,属于那种让吴解担心会不会被解剖的危险人物。
当然,事实上他们从不做活体解剖这么邪恶的事情,吴解纯粹是被前世的某些网络小说影响了,留下了错误的印象。
“你总算来了!”叶长老显得很高兴,将满手油污在那件已经脏不拉西犹如工作服的浅蓝色法袍上擦了两回,然后很亲热地勾着吴解的肩膀,带着他来到一个怎么看都有点像机床的台子前面,在控制法阵上捏了个法决,一枚鲜红的珠子就突然浮现在了空中。
“对于你的伤势,我一直是很关心的。张瑞龄的那些灵丹妙药虽然能够让你重新长出一只眼睛来,但有必要吗?只要能看清楚东西,是不是肉眼其实也没什么区别,对吧?”
吴解犹豫着,不敢点头。
虽然不知道原因,但直觉告诉他,如果贸贸然点了头,恐怕会发生有点糟糕的事情。
叶长老并未注意到他的犹豫,依然在吐沫横飞地吹嘘着自己制造的法器:“而我们探究院的做法就有效多了!你看这颗珠子,这是我以前消灭妖魔之时,从一只地心毒蛛毒囊里面取来的,不仅蕴含强大的火焰,还可以给你增加施展火毒的能力,以后对敌之时就多了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毒蜘蛛毒囊里面拿出来的毒珠……吴解背后顿时就起了鸡皮疙瘩。
把这东西放进眼眶里面去当眼睛用?口味太重了吧!
这次叶长老总算看出了吴解的意思,倒也并不以为意,收起这颗毒珠,又拿出了另外一颗蓝色的珠子。
“这是极北冰原上螭龙老死之后留下的龙珠,蕴含着老龙一生的经验,不仅能够改善你在冰系法术方面的缺漏,还等于给你带来了一位随身导师,随时可以回答各种问题。”
“那位老龙呢?”
叶鹰耸耸肩膀:“你不是跟他关系挺好的嘛?他被长孙师兄接引,转世之后加入了本门,姓张名龙。”
“这是张师叔前世的遗物?那怎么不还给他?”
“他用不着了嘛……横竖是废物利用,你把它当成眼珠子吧。”
吴解把脑袋摇得拨浪鼓似的,坚决不答应。
“那么换这个吧,纯手工打造,我当初花了五年的时间才做出来,可以让你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世界,可以赋予诸如雨伞啊勺子啊之类普通东西强大的力量,还能……吓别人一跳!”
吴解看着那颗充满奇异魅力的金色眼珠,叹了口气,摇头。
“那不妨看这个,根据上古某个氏族独门法术仿制的万花筒眼,可以配合施展好几种法术。”叶长老骄傲地说,“那个氏族的法术要死掉至亲至爱的人才能练成,可只要你戴上这颗眼珠,立刻就能拥有不亚于他们的本事!”
“这太晦气了吧!”
“那用这个吧,简朴可靠!”
“这眼睛的视线好像是歪的……”
“没错,它可以让你改变一下观看万事万物的方式,更好地看清事物的本质!”
一番令人头晕眼花的精神轰炸之后,吴解最终还是没有在自己的眼眶里面撞上叶长老引以为豪的那些危险品,而是戴上了一只黑色的眼罩。
这眼罩有两个功能:第一,戴着它就可以让眼睛犹如没有受损时候那样正常视物;第二,它白带幻术效果,从外表看去,就像是普通的眼睛一般。
叶长老显然对于这么简单低级的东西颇为不屑,信誓旦旦地说要打造出一颗威力无比的强力眼睛来,还表示连名字都取好了!
“就叫红莲裸眼!这名字是我从一本上古演义里面看来的,听起来就很威武霸气啊!”
“那本上古演义里面,这红莲裸眼究竟是什么?”
“管它是什么,只要名字霸气就好!”
告别了已经陷入研究狂热的叶长老等人,吴解去拜见了韶光真人,请了个长假。
算算时间,父母已经年近六旬,时日无多。横竖三教演法刚刚过去,门派这些年应该没什么大事,他干脆留在家乡,一边教导徒弟,一边为父母养老送终,尽一尽为人子的孝心。
韶光真人自然不会反对,只是给了他几张能够从九州大地任何一处直接回到山门的小挪移道符,叮嘱他诸事小心。
当他准备出门的时候,张龙等几位师叔赶来,送了他一些日常修炼的用具,比方说小型丹炉炼炉什么的。
“你这次要在外面不少年头,闲暇时候自己也试着炼丹制器吧。难得控火之术那么高明,还炼成了南明离火,不学学这个,真是太浪费了!”
一番寒暄告别之后,吴解踏出了山门,运起真气,只听得罡风鼓荡,脚下迅速聚集了一片云气,然后他整个人便踏着云气腾空而起,升上往常御剑飞行时候从没能达到的高度,朝着楚国的方向飞去。
天书奇谭 第四章 游子归
炼罡修士腾云驾雾之法不仅飞得快,更重要的是飞得高。
吴解此刻站在云层之中,往下看去,只见江山如画,一片片栽种着各种作物的田野是五颜六色的方块,而星罗棋布的湖泊则变成了一块块蓝色的玻璃,倒映着午后的阳光,闪闪发亮。
以往他御剑飞行的时候,就算飞得高的时候,也能看到地面上的的行人犹如蚂蚁般来来往往,可在这个高度,行人已经完全看不到了,就连道路也只是一条条灰黄的带子,散布在大地之上,连接着一片片城镇和村庄。
村庄里的房屋,在这个高度是看不清楚的。只能看到一片片的青灰一一那是屋顶的颜色,还有更多的土黄一一那是村庄里面的地面。而那些在地面上看去很宏伟的城墙,在这个高度只是细小的线条,不注意的话甚至会直接忽略。
大越国地处南方,农业发达,但地广人稀,农田还没有山林多。此时正是四五月间,农田绿得青翠欲滴,但山林的绿则更加厚重,而且一绿就是一大片,浓浓淡淡连在一起,不像农田那样彼此之间有沟渠和道路相隔,一块块整整齐齐。
他飞行的速度很快,脚下的景色也在迅速地变化。刚刚还看到一座城镇出现在前方,但只是略微仔细看了看,它就已经从脚下掠过,很快消失在身后的地平线上。
有那么一段时间,吴解很注意地观察着地平线,想要看看是否可以看出大地的弧度,进而判断这个世界究竟是不是一个星球。然而他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却没有看到地球上特有的“先看到高处,再慢慢看到低处”这种景象,远处的景物无论是高是低,都是整个出现的,只是先模糊然后渐渐变得清晰而已。
吴解的立体几何还没有都还给远在地球的中学老师,所以他不用算就知道,这种景象意味着这个世界的大地一一真的是平的!
好吧,既然连神仙都有了,那么大地是平的,也没什么不合理的……
就这么一边飞一边胡思乱想,他生平第一次飞越了楚国和越国之间那宛若天堑,相传连飞鸟都无法越过的十万大山,看到了当初曾经赈过灾的南屏郡,看到了连接南屏郡和外界的那座巍峨雄关一一虽然从这个高度看上去只是一片小小的灰石头。
当初他们走了很久的道路,此刻一会儿就飞跃了过去,然后海边的长宁城就从地平线尽头的潮气中浮现了出来。
他并没有在长宁城停留,而是继续向前,夕阳渐渐接近地平线的时候,他终于看到了安丰县城。
以往每次回家,就算全力催动剑光,也要飞上整整一天。但这次他没费什么力气,只用了两个多时辰,就从青羊山飞到了安丰县。
炼罡修士的“飞仙”之称,果然名不虚传!
吴解捏了个隐身法,滴溜溜降落到地面上,寻了个不起眼的角落显出身影,沿着县城的青石大道朝济世堂走去。
此时正值晚饭时分,家家户户屋上都升起了炊烟,这人间烟火的气息让他觉得有点陌生,却又充满了一种令人舒服的安稳感觉。
回忆起当初小星天的殊死搏斗,看着眼前这平和安宁的景象,他深深地感觉到了欣慰,更有一种自豪油然而生。
“我们的辛苦,我们的牺牲,我们付出的种种代价,都是值得的!”
自言自语着,吴解来到了济世堂的门口。
药铺的大门依然开着,他的徒弟乔峰正坐在大堂里面,为一位老者诊脉。因为聚精会神的缘故,乔峰甚至没有注意到师傅的归来。
“您老这可不是病,或者说不是身上的病。”过了片刻,他松开手,笑着说,“近来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了吧?为什么要一直憋在心里呢?这样憋着憋着,就算没病也会憋出病来的。”
老人叹了口气,摇头不语。
“……那这样吧,我给您开一副理气滋补的方子。对您这今年纪的人来说呢,吃点这样的药也没什么不好,权当滋补就是。”乔峰并未追问,而是顺手从桌子抽屉里面拿出炭笔和白纸,刷刷刷写了一个药方,然后又站起来准备去抓药。
他这一站起来,自然就看到了吴解,眼睛顿时瞪得很大,惊喜地叫出声来。
“师傅!您回来了!”
乔峰的师傅就是济世侯吴解。这一点几乎尽人皆知一一安丰县就是济世侯的封地,县丞等人但凡遇到大事,都是要来济世堂请示老侯爷的。
而吴解的另一个身份,则更是为人所熟知。
比起人间的侯爷,在世神仙这个身份,实在响亮得多!
吴解笑了笑,挥挥手,一股柔和的轻风将想要跪拜的老者扶了起来,笑着让他不必多礼,然后看了看乔峰开的药方,笑容就更多了两分。
“这方子开得四平八稳,而且价钱也很便宜,不错!不错!”虽然个子没乔峰高,他却很自然地拍拍徒弟的肩膀,笑得很满意,“这几年不见,你不仅功夫大有长进,为人处世更走进步了很多。怀着一颗医者之心,无论能否有所成就,此生已经不会虚度了!”
乔峰低着头,憨厚地笑了。
吴解不再妨碍他治病,打了个招呼,便朝着后堂走去。穿过院子和回廊,就是一座虽然不大却很精致典雅的宅院。
这就是安丰县真正的统治中枢,济世侯府。
当吴解到来的时候,老吴大夫正在翻阅一本墨迹犹新的医书,见儿子回来,顿时喜出望外,笑声隔着几个院子都能听见。
当天晚上,祖孙三代齐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吴解的大侄子吴持正已经十五岁,目前正在郡府读书,一时半会儿无法回来;二侄子吴守和、侄女吴端容都还在家。他们对于这位常年出门、很少回家的神仙叔叔都很好奇,守和年纪大一些,也稳重一点;才八岁的端容已经忍不住抓着吴解的袖子,要他施展个仙术来看看。
吴解笑了笑,随手抓起一副筷子,朝着院子里面扔去。
两支筷子在空中飞快地变大,伸出四肢,落地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两个青衣小厮。一人剥着三弦,一人拉着胡琴,曲子倒也中规中矩。
这奇妙的仙术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等到一曲奏完,两个小厮重新变回筷子回到桌上,端容和守和便急不可耐地各自拿过一支筷子,反反复复看来看去,想要看出这么一根小小的筷子,究竟是怎么变成一个大活人的。
“咦,阿解你以前可没有用过这仙术啊。这次怎么有兴趣了?”已经留着长须,看起来是个稳重中年人的吴成好奇地问道。
“仙人也有各种不同的境界,眼前这种法术,我以前可用不出来。”
“哦?这么说来,阿解你现在是很厉害的神仙了?”
“学无止境,求仙之路也是如此。只能说我比以前厉害了,但要说是很厉害的神仙嘛,倒也不至于。”
“好了好了,阿解难得回家,你们就别扯这些无聊的事情了!”吴老夫人打断了兄弟俩的聊天,有些期盼又有些担心地问,“阿解啊,你这趟回来,能住多久?”
吴解看着母亲的眼神,又看看停下了筷子的父亲和兄长,笑了。
“孩儿已经向仙门请了长假,这番回来,要长伴二老面前尽孝!”
天书奇谭 第五章 锻犁锄兮
济世侯回来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在安丰县城传开,然后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传到了郡府,再接着自然是京城……反正没几天,吴解就收到了萧布衣的飞剑传书。
“有道是礼尚往来,萧某打算择日登门拜访,正好打听一下关于三教演法的轶闻。”
吴解算了算时间,不禁有些惊讶。
这消息传播的速度,简直堪比八百里加急的快马!看来无论哪个世界,人们八卦热情都是超乎想象的啊!
这几天他并没有闲着,而是一直在忙——忙着会客,更忙着处理公务。
安丰县是他的封地,虽然他不管事,但既然侯爷回来了,本县的大小官员和士绅名流就自然要来拜访,而且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要请示一番。
“这十来年我都不在,也没见他们有什么事情需要找我的,怎么我一回来,大事小事都来了?”吴解看着书桌上那一大堆的文书公函,忍不住长叹一声,对正在旁边充当师爷的兄长抱怨,“这些年咱们县不是过得挺好的嘛!一切照旧就是——以前这种事情谁负责,那就还交给谁呗!”
“那可不行。父亲年岁已高,今年以来,他明显精力不济。而我嘛……”吴成笑了笑,“有人可以做,我为什么不乐得清闲呢?”
“哥!这济世侯的爵位可是要给持正继承的,你这是在替自己儿子做事啊,这样你都要偷懒?!”
“这些杂七杂八的公务,就连神仙都害怕,我偷个懒不是很正常吗?”
“这理由还真是让人无法反驳……”吴解叹了口气,翻开一份看起来颇为陈旧的折子,折子里面说的是计划在本县推广新式农具,以提升耕作的效果。
看折子最后的日期,已经是三年前的了。
“咦?这事情挺好的啊,为什么拖到现在都还没处理?”
“我们算了笔账,使用这种深耕犁,的确可以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因此却需要额外支出一大笔费用……整个安丰县所有的犁头都换一遍,所需的财力倒在其次,最麻烦的是我们没有那么多铁匠——这犁头需要用钢来锻造,对铁匠的要求很高。钢需要百炼而成,但凡能够锻造百炼钢的铁匠,一般都是做兵器铠甲生意的,他们有钱更有身份,不屑于做这种利润不大而且显得没面子的小买卖。”
吴解点了点头,明白了缘由。
这个世界可没有机械锻造的概念,小到一枚钉子,大到一身铠甲,全都是铁匠们一锤子一锤子打造出来的。钱财不足倒也罢了,人力不足的问题,的的确确是无解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