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天书奇谭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楚白
“暂时看来似乎如此,但如果河水进一步变浅的话呢?”
“那河道就会变得更宽,没什么不好的。”
“可如果发生旱灾呢?”
龙君大笑:“行云布雨乃是吾辈的专长,若有旱灾,吾辈下它一场雨就是。”
吴解没有说什么,手一翻,五颜六色的光芒汇集起来,化作一道金色的符策飞向龙君。
“此乃天演之法推算出的未来百年气候,龙君不妨看看再说。”
龙君疑惑地接过符策,将神识探入其中,脸上顿时阴晴不定,眉头也紧紧地锁了起来。
“其实对于龙族的行云布雨之法,我也有所耳闻。所用的水并非凭空而来,乃是从其它地方挪移过来的。若是处处干旱的话,不知道龙君想要从哪里引水呢?”
“……若是未来当真有赤地千里的大旱,吾辈不可不防!但黑河上下近万里,更有泥沙日日从上游冲下来。纵然吾辈善于水下功夫,也难以将河道挖深啊!”
面对着龙君的诉苦,吴解笑了笑,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真正用意。
“龙君不必为难,我这里有一门‘束水攻沙’之法,虽然不能处处适用,却可以大大减轻贵部的辛劳,龙君若是有兴趣,不妨试试看。”
说着,他就将记录了“束水攻沙”之法的玉简缓缓送到龙君面前。
束水攻沙之法,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一个特殊思路。吴解倒不是在上学的时候学到这个,而是在走上社会之后,偶然看网络小说,学到了这一招
这一招思路简单,就是加大河水流速,同时加固河床,让河水不能侵蚀河床,反过来加强对河底的冲刷,以卷起泥沙,减轻淤积。
此乃古代治理黄河的一个思路,历史上究竟见效没见效,吴解不清楚,但网络小说里面貌似都是见效的一一一个两个网络作家会胡扯,总不能所有的都胡扯吧!而且他看的还都是一些比较走红的小说,作者的水平相对较高,没理由都是历史发明家,总得有几个稍稍靠谱的才对。
所以当他发现小淮河近年来经常泛滥,是因为黑河淤塞、抬高了河床,增加了支流泄洪的压力,便想要釜底抽薪,把这个问题好好解决一下。
当然,他不是信口开河的人,已经联系师兄弟们做过了实验一一他们临时开掘了一条小河,施法给河中带来大量泥沙,然后小河自然慢慢淤积,但只要加固河堤、缩小河面,的确能够有效地提升流速,淤积情况便大大好转!
这个实验坚定了他们的信心,所以才有了他带着束水攻沙之法拜访黑河龙君的这一幕。
要说对于水流的理解,黑河龙君自然远在吴解之上。吴解需要做实验才能确定的事情,他只是看了资料,琢磨了一会儿,便完全理解,连连点头。
“这个做法可行!”龙君的脸上此刻已经不再有敌意,而是充满了钦佩之色,“河床淤塞,向来是吾等水族为之苦恼的大事。嗯不到却在吴道友手上得到了解决的方案一一吾在此代表天下诸河的同族,谢过吴道友的指点!”
说着,这位龙君便对吴解深深一礼,几乎长揖到地。
吴解连忙还礼一一黑河龙君虽然只是炼罡修为,可无论年龄还是声望都比他高得多,论辈分更是与师伯师叔们一个层次的,他可不是那种法力高了就白以为是,想要凭空拔高辈分的狂徒,面对前辈,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而且想要把这束水攻沙之法做好,当真是非龙族不可一一束水攻沙并不能减少沙子的数量,只是将淤积的沙子再次引入河水,一旦河流变缓,终究还是要淤积的。黑河上下万里,总不能处处激流,免不了要留下一些水面平缓之处让人渡河,那些地方到时候就会大规模地淤塞,唯有水族才有足够的人手日日劳作,将这些淤塞的泥沙搬走。
告别了兴致勃勃准备去安排束水攻沙之法的黑河龙君,吴解离开了茫茫大河,站在空中遥望西方。
易悌师弟已经前往大汉国,劝说人们不要过度砍伐树木,注意保护河床,避免水土流失一一只是不知道他此行能不能顺利。
将要到来的大旱是不可阻挡的,但如果各种谋划都能奏效的话,也未必不能将损害减低到可以令人接受的地步。
在这个当真有着种种怪力乱神的世界,吴解不敢说什么人定胜天,可他坚信,只要找到合适的办法,面对浩浩天威,人力总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连白日飞升都有可能,为什么就不能防灾抗灾呢?
此时事,大有可为!





天书奇谭 第八章 建海田
再过一些年头,大概在吴解五十岁前后,整个九州界的气候将发生一次很大规模的变化。具体地说,大约是气温普遍下降,伴随着几乎遍及九州的大干旱。
这不是什么气象预报一一天下绝没有提前十多年的气象预报一一而是占卜的结果。
最早得出这个结论的是大楚国的钦天监宁风,忠于国事的他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占上,在某次占上之中,偶然发现未来似乎有干旱的迹象,便针对此事做了一次专门的占算,得出了惊人的结论。
当得到这个结论之后,宁风并没有声张,而是找到了师叔萧布衣,请萧布衣对其进行核实。
萧布衣柜算了一番,得到了比较详细的结果,的确是将要有大旱降临。他对此心里没底,便又找到了师兄苏霖。但苏霖一口气花费近百年寿元占算出来的结果,和他所推算的大同小异。
然后这个消息便被秘密地传到了各大门派,包括青羊派在内,至少有十位对于占卜比较擅长的还丹祖师举行了各种各样的仪式,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法宝,试图提升占卜的准确性一一或者说,试图得出不同的结论。
遗憾的是,所有的占卜,只要没有出错的,最终结论都没太大区别,最多也就是在一些无关大局的细节上有所出入罢了。
“想必这就是所谓的‘天地运化’吧。”师门发来的飞剑传书上,掌门真人忧心忡忡地说,“天地运化是不可阻挡的,这就像是春夏秋冬的更替一样,即使明白其中的道理,也不能对它做出改变。”
“像这样的大灾难,往往上千年才有一次。处于灾难之中,既是不幸,也是机遇。对于凡人而言,危难往往会让杰出的人物脱颖而出;对于我辈修士来说,救灾的过程就是修心的过程,对于提升。心灵的修行大有好处。”
“出门在外的弟子们啊,我很赞成你们去救灾,但你们要好自为之!帮助凡人的时候切记量力而行,不要被慈悲怜悯之心冲昏了头脑,保留有用之身,将来才能帮助更多的人!”
吴解明白他的意思:根据藏书楼的笔记记载,每到大灾难来临的时候,都颇有一些。怀天下的正派修士为了救灾而死。这些人的死,自然是光芒万丈的,是令后世敬仰的,但天地运化并不会因为一两个人的牺牲而停止一一就算是感天动地,也只是一时的事情,不可能长时间逆转天地的运化。
相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极端做法,适当地有所保留,不仅能够保护自己,也能将来保护他人。从长远考虑,这才是最妥当的选择。
吴解敬重那些为了苍生献身的人,但相比之下,他宁可保留自身以待将来。
既然天地运化不可阻止,那么尽力去做了就好。能救一个,便救一个;能救一地,便救一地。只要尽了力,就可以不留遗憾,没必要非得把自己往死路上逼。
他是仙人,不是救世主一一何况,古往今来,哪有人能够拯救全世界的?
就算没有将要到来的大旱灾,人间的不如意也处处都是,如果想要解决这所有的不如意,大概只有跟当年大光明神教学习,培养两万零一个护法神将,来创造理想世界吧?
可那妥妥的是白日梦!
所以这些年,他一直在筹备防灾减灾,一方面加强储备,另一方面尽量找一些弥补的办法。
兴修水利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如果旱灾太过猛烈的话,没准连黑河都会枯竭一一这种事情历史上真的发生过!
龙族虽然有行云布雨之能,可水终究要从别处取来。四海有水,然而持续地从东海取水灌溉九州,需要的是超乎想象的无上神通,天下各派高人加起来都不可能做得到。
极北之处,有大冰原,冰山一个连着一个。昔年大旱之际,曾经有正派高手将冰山搬到中原来,化冰为水滋润一方。可这也需要大神通大法力,而且大旱之际需要的水量是很惊人的,相对于整个九州大地,就算是所有修士一起动手也依然杯水车薪。
吴解可没有那种“挟泰山而超北海”的大神通,从海中取水也无法及远,所以他的主要措施集中在几个方面:
第一,寻找抗旱的作物。
民以食为天,大旱之际,最可怕的就是农业绝收,粮食匮乏。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他请游历天下的言辜师弟去北方寻找了好几种抗旱能力很强的植物,然后设法将其改造成可以吃的东西。
这并不容易,那些从干旱中活下来的植物一点也不友好,往往不仅长满了尖刺,而且本身还蕴含着毒素一一它们可不是为了被人吃掉而生的!
如果只是吴解自己的话,或许拿它们没办法。但他的背后还有神通广大的金丹高手和威能无穷的不死妖神,更有具备造化之妙的天书世界。茉莉将那些植物在微型的生死轮回里面转了数百次,终于得出了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变种。
这是一种类似仙人掌的东西,根系极为发达的它能够吸收到地下数十丈的水分,而它的茎干一节一节,采摘下来可以生吃,蕴含不少水分。
遗憾的是,纵然他们想了很多办法,这东西的口味依然是微微苦涩,没有半分甜味。这让杜若很不满,抱怨老天爷的小气。
有了这种可食用仙人掌之后,吴解的心里便多少有了几分底气。然后他将目光转移到大海,开始思考能不能从大海里面得到一点资源。
想要海洋捕捞养活一郡的人,这显然不现实。而且这个世界的海里各种威猛的东西太多,近海捕捞倒也罢了,远洋渔业跟送死也没什么区别。所以他的目光不是看向大海本身,而是看向了海边的滩涂。
昭阳郡毗邻东海,海边没什么沙滩,多数是被浸透盐分的黑泥所覆盖的滩涂。这些滩涂非常广阔,可基本上生不出多少有价值的东西来,充其量只能为百姓提供一些柴草。
根据吴解的印象,地球上似乎有使用抗盐植物改造滩涂的做法。虽然他手头上没有合适的抗盐植物,不过他可以想一点别的办法。
在茉莉的抱怨之中,天书世界被再一次大规模地运作起来。一片小小的海洋和海滩被制造了出来,然后海滩上便开始孕化各种奇形怪状的植物。
他连着好几年,将天书世界积累的源力毫不吝惜地使用了出去,最后终于制造出了一种在九州世界从来没出现过的植物。
这是一种能够在盐碱滩涂上迅速生长的藤蔓,它完全无视海水中可怕的盐分,将它们吸收并且从叶子的背面排出,而本身体内就并不含有很多的盐分,进入了“可食用”的范围。
遗憾的是这东西食用起来的口感着实糟糕,试吃的时候就连杜若都不停地摇头,表示“老四你要再让我吃这个,咱们就绝交”一一想来除非饿极了,否则肯定是不能给人吃的,只能喂牲畜。
而且这东西还带来了另外一种副产品,就是盐。
九州大地有晒盐之法,那是很久之前,一位在海边修炼的高僧发明的。但晒出的海盐始终有点苦涩,吴解知道这是因为混有杂质,然而他不懂该怎么排除这些杂质,只能作罢。
他发明的这种植物,将叶子摘下来晒干之后也能得到盐。虽然同样是有些苦涩的盐,但好歹蕴含一些青草香,比起传统的海盐来,口感稍稍好了一些。
当然,这种盐的产量并不很高,相对于遍布沿海的晒盐场来说简直不值一提。可好歹也算是一份收入,对民生不无小补。
如果使用法术的话,吴解的确能够制造出类似地球上那种几乎不含杂质的精盐,可他并没有大规模制作这个一一他的所有发明和研究,走的都是中下层路线,都是在针对平民百姓谋福利。
至于那些有钱的狗大户们,横竖天灾也弄不死他们,吴解才懒得理呢!
除了吴解之外,他的师门和天下正派都没有闲着,一个个都放下了修炼,忙着防灾。大概在他完成那种取名为“海牧草”的特殊植被时,一位道号“青霞子”的师叔发明了近海种植的技术。
这技术和吴解前世见过的没多大区别,都是在海里布下耐腐蚀的绳网,然后在绳网上种植海带什么的。只是那种绳网制造起来并不容易,所以暂时只能由仙门中人主持。
和吴解所发明的仙人掌、海牧草一样,这个技术被尽快地传播了开来。仙人不需要金钱,他们研究这些东西也不为自身的利益,只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罢了。
努力备荒的这些年,包括吴解在内,好几十位炼罡修士们将精神大量放在海边,最终开辟出了绵延数千里的滩涂海田。
海边种植的是海牧草,海里种植的是海带,还能顺便帮助渔业。
虽然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和精力,但从天上飞过,看着这数千里的海田,每一位正派仙人们都露出了笑容。
“一生能够做出这样的事业,感觉我这辈子都值了……”因为长期劳作,已经像老农多过像富家公子的安子清笑着说。
吴解也笑了:“是啊,能够造福黎民,才是真正的仙人!”




天书奇谭 第九章 点顽石兮
“兀那乔峰!为什么一直追着洒家不放!”炎炎烈日之下,一个满面肥油的胖大和尚提着五行方便铲,在官道上飞奔如风,一边狂奔,一边破口大骂,“洒家不过吃了顿霸王餐而已,你就追了洒家一天一夜,真真岂有此理!”
在他后面百余丈外,吴解的大徒弟乔峰一边同样飞奔追赶,一边沉声答道:“一顿霸王餐而已?你说得轻巧!你那一顿饭吃了三十只鸡,两条狗,四百个馒头,那店家一个月赚的钱都不够你吃这一顿的!”
“他不敬三宝,合当有此一报。此亦弘扬佛法之意也。”
“魔道妖人也不敬三宝,怎不见你打上天外天去?天下不敬三宝的邪修比比皆是,你要弘扬佛法,大可以去降妖伏魔。仗着有本事,欺负区区一个开饭馆的寻常人,算什么英雄好汉!”
“洒家可没欺负他,说明了让他随便打,打到出气为止。”
“那店家不过有几斤蛮力罢了,如何打得疼你这修炼金刚不坏神功的先天高手?你不是说随便打吗?我来替他打你就是。我也不要随便打,这一顿大概要吃十两银子,你停下来,让我打十拳就行。”
“呸!你当洒家没听说过‘神拳乔峰’的名号吗?你连妖兽都能靠一双拳头活活打死,洒家这身板,别说十拳,只怕挨个两三拳就要一命呜呼了!洒家不傻!”
“出家人不打诳语,你既然答应了他‘不论怎么打,也不论找谁来打,只管打到满意就行’,那我来替他打,有何不可?”
“出家人也不是傻的!我‘睡罗汉’一清好歹也是个有名有号的高手,为了吃一顿饭把命送了,这性命也忒贱了点吧!”
“出家人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何必这么在意区区生死呢?何况我看你佛法高深,死了之后必定可以去极乐世界拜见佛祖,又有什么不好的?”
“胡说!洒家吃肉喝酒、撒谎杀人,根本五戒都破了四戒,死后只会下地狱,哪里去得了极乐世界!”
二人就这么一边追逐一边争吵,从正午一直跑到了傍晚,从树林之中的大官道一直跑到了海边,最后眼看着前面是海滨悬崖,一清和尚无可奈何,只得停下脚步,大叫:“洒家认输!赔钱便是!”
“早点答应付钱,何必这么麻烦!”乔峰哈哈大笑,看看天色,又估算了一下,笑容顿时僵在脸上。
“糟糕!今天怕是要晚归了!”
“你好歹也是天下闻名的高手,晚归算得了什么?”一清和尚楞了一下,疑惑地问。
乔峰愁眉苦脸:“我师傅他管得严,无故晚归免不了要被训一顿……”
“你师傅?济世侯?”一清和尚顿时瞪大了眼睛,露出艳羡之色。
这乔峰乃是名震东南的先天高手,一双铁拳不知道打死了多少恶棍妖邪,尤其是三年前有一只妖兽“铁牙豹”为祸乡里,多少士兵多少猎人都拿不住它,最后却被他赤手空拳打死,连那能够咬嚼钢铁的利齿都被他打折了两根,如此神成,当真令人惊惧!
但天下高手们却大多知道,乔峰最特别的并不是他的武功高,而是他的师傅厉害!
乔峰的师傅乃是昭阳郡的济世侯吴解,自号知非斋主人。这位济世侯年纪不大,本领却极为高强,相传乃是神仙一流的绝顶人物。一清和尚曾经有缘拜见一位修成神通的佛门高僧,言谈间提及天下知名人物,那位高僧便说“若说天下出色的人物,过去这千年之内,自然是神剑无双的弃剑徒;不过未来的千年之内,大概就要数火神转世的吴解了。”
那位高僧乃是超乎一清和尚能够理解的绝代高手,当时他只是得到了对方少许指点,便在修为上大有进步,不久突破了先天之境,成为了一代高手。可每当回忆那位高僧的时候,却更加觉得对方高深莫测,犹如巍巍大山,令人仰望。
那么能够让那位高僧推崇备至的弃剑徒、吴解二人,又该是怎么样的出色呢?
凡人纵横人间,不过二三十年;先天高手能够逍遥的时间,算算也只得百载上下;可对于那些神通之士来说,千年才足以评判一个人的高低……一清和尚也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他也想要修炼有成,纵然不能前往极乐世界拜见佛祖,能够在人间逍遥几百年,那是何等的自在!
那位不曾留下法号的高僧神龙见首不见尾,他再也没有机会能够拜见。但这济世侯却就住在昭阳郡,而且还是乔峰的师傅。如果能够拜见那位前辈,得到一些指点的话……
想到这里,一清和尚不禁又埋怨自己的孟浪一一当初明明知道昭阳郡有高人居住,怎么还是那么鲁莽,只因为那店主一句不客气的话就出手捉弄呢!
而且既然知道了追赶自己的是乔峰,为什么不当时就停下来认错,然后好借这个由头去拜见济世侯呢!
如今自己被追得山穷水尽才不得不认输投降,再抹下面子去请求拜见济世侯……一清和尚自问不是传说中西域沙门那位被人打了左脸还笑呵呵将右脸凑上去挨巴掌的奇葩教主,实在不好意思开口啊!
他跟在乔峰身后,沿看来路飞奔回去,心中念头转了又转,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为了求个机缘,不要脸就不要脸吧!
嗨,反正佛门中人化缘就等于乞讨,连乞讨都肯作了,舔着脸求见一下高人,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嗯,就是这样!有道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想要有所成就,脸皮就不能太薄!
他反复想了又想,想清楚之后,便清了清嗓子,向乔峰提出了希望能拜见济世侯的话。
说这话的时候,一清和尚的脸火辣辣红得厉害,仿佛是被那神拳乔峰迎面打了两拳似的,只恨不能学那珍禽馆里面的大沙鸟,把脑袋藏到肚子下面去。
乔峰倒是没往心里去,这些年来求见师傅的人太多了,不在乎更多一个
“我师傅他不怎么喜欢会客……这样吧,我去替你问问,但你可别抱多大希望。”
“这就足够了!多谢乔施主!”
数日之后,一清和尚如愿以偿地见到了传说中的济世侯吴解。
这位济世侯应该已经是四十岁左右的人物,可看上去最多不超过二十岁。和传说之中的赫赫威名不同,看外貌只是一个忠厚正直的年轻人,甚至还没有徒弟乔峰来得有威严。
他穿着一件淡青色的宽松长袍,坐在一尊青金色的小鼎前面,鼎下一股金红色的火苗正在缓缓燃烧,大概便是传说中的炼丹。
二人交谈了不到十句话,然后济世侯一炉灵丹正好炼成,分了他两颗。
“此丹刚刚出炉,火性未消,用来入药的话还需要放上一年半载,但用来辅助修炼却是刚刚好。”济世侯微笑着说,“我看你心火甚重,大约是这些年来颇有诸多不顺,郁气积累在心中,渐渐生成了心火。以医家来说,当以药力泻去心火,但你是武道中人,正好借此丹的火力以火引火,或许能够别出蹊径,在武道之上再有进步,亦或是练就一些特殊的本事。”
一清和尚急忙拜谢,然后便向乔峰借了间静室,服下了灵丹。
两粒灵丹入腹,只觉得一股灼热之意从腹中升起,更与心中一股郁郁之气互相呼应。他顿时就想起了济世侯说过的话,然后不由得想起这些年独自摸索的种种艰难;想起那些假借佛法骗取愚夫愚妇钱财的不肖同门;想起黯淡得看不到半点希望的前路……
想来想去,他心中的不平之气渐渐火热,和腹中那股热气共鸣起来。最后两者仿佛磁石相吸一般,也不管中间有没有经脉,一个向上一个向下,勾连在了一起。
耳中轰然巨响,身体猛地一震,胸口大穴仿佛被凿开了一个洞,真气源源不断地流入进去。只是片刻工夫,他苦练多年的真气已经消耗了一大半,眼看就要消耗殆尽。
但此时吞下腹中的灵丹已经发挥了真正的作用,一股澎湃的元气从腹中升起,犹如长江大河一般源源不断地填入胸口的空穴,流入的速度让他简直瞠目结舌。
过了一会儿,胸口的空虚之感渐渐填满,而那股热气又流动起来,所过之处,一处处穴窍纷纷震开,灵丹所化的元气不断填充进去。
等到这股热气耗尽,他全身各大穴道已经被震开了一大半,更被灵丹所化的元气完全填满,剩下的元气还有很多,便朝着经脉之外流动,只觉得肌肉骨骼都仿佛浸泡在热水里面一般被反复熨烫,虽然有些疼痛,但更多的则是一种说不出的舒爽!
1...8889909192...5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