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奇谭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楚白
待得药力耗尽,一清和尚缓缓收功,睁开眼睛。便发现自己身上出了一层血汗,整个人却又轻巧了许多,甚至连那胖嘟嘟的身材都瘦下去了不少,对着镜子照了照,看起来精神抖擞。
他尤其注意了一下自己的眼睛,只见双眼之中再没有往常的精光闪烁,而是平静如水,不见半点波澜,犹如一个养气多年、喜怒不形于色的书生似的。
一清和尚行走江湖多年,见识广博,顿时明白自己已经走出了极其关键的一步,从先天武道高手的层次,踏入了传说中陆地神仙的层次,进入了武者们梦寐以求的至高境界!
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修炼还很不完善,还有很多很多可以继续提升的地方,前路非常的远大和宽广!
他忍不住哈哈大笑,笑着笑着发觉身上的模样着实不雅,便急急忙忙跑去沐浴更衣。
洗得干干净净,换上了一身新衣,一清和尚摸着那件崭新的僧袍,心中恍然大悟。
自己这番际遇,只怕早就在济世侯他老人家的预料之中!
他急忙前去拜谢,却得知自己已经闭关三日,而济世侯昨日有事外出,至今未归。
“侯爷去了哪里?”侯府的佣人愣了一下,摇头,“他老人家可是神仙,一跺脚就踩着云朵飞上天的……我哪里知道他飞到什么地方了啊……”
一清和尚等了好几天,始终没有等到济世侯回来,心知大约是自己机缘已尽,便以弟子之礼,恭恭敬敬地告辞。
“这个和尚还不错,难怪你刻意栽培他。”一间小饭馆外面,施法隐去了身形的萧布衣笑着对吴解说,“付了钱之后,还给店家做一个月的白工赔罪,这样的武林高手,如今可是不多了!”
“渡空大师和我是旧相识,他说这一清和尚与佛无缘,却是江湖侠义中人,希望我点化一番。我受人之托,当然要忠人之事。”吴解看着换上了工作服,正在厨房后面劈柴的一清和尚,微笑着点了点头,“人间的大灾已经不远,正道的力量多一分,黎民百姓受的苦就少一分。一点一点积累下来,天灾虽然不可避免,人祸或许却能消弭于无形吧。”
“你们正派中人活得真累!”
“心系苍生,累一点也是难免的。”吴解摇了摇头,眉毛扬起,“但是,很值得。”
天书奇谭 第十章 忧国运
大楚国天佑十九年冬,宰相林麓山之妻杜丹过世,时年三十六岁。林宰相悲恸昏厥,不能起身待客,一应内外事务,皆由义兄吴解和妻兄杜预操办
其子林孝十二岁,虽然身材比一般的孩子要矮小一些,却聪颖过人,陪着两位伯伯将母亲的丧事办得井井有条,吊客见了都啧啧称奇,赞许其少年老成,林宰相后继有人。
“什么叫少年老成啊……我只是从母亲那里继承了一下灵智罢了。”等晚上,吊客们渐渐散去之后,灵堂之中只剩下了伯侄三人,林孝一直彬彬有礼的小脸顿时便垮了,揉着早已哭红了的眼睛,坐在母亲的遗体旁唉声叹气
吴解和杜预对此倒也不以为奇。这孩子半人半妖,来历很不寻常。丹儿修炼四百多年,一身精华多半都给了儿子,再加上从林麓山那里继承了不少文华,林孝聪颖老成到这个地步。
也很合理。
“只是想不到丹儿去世这么早……”杜预叹道,“我爹得到消息之后叹气,说自己只怕是克女儿的命,要不然怎么前后两个女儿,都是有本事的,可却都死在了他的前面……”
“舅爷年纪大了,有些胡思乱想。这跟他有什么关系呢?人和妖的结亲,本来就是违反天道的。母亲早就知道自己不能长寿,若非三伯想方设法技来各种灵药续命,她只怕早已去世了。”又有一些抽泣的林孝摇摇头,说话一点也不像小孩子,“要怪的话,只能怪父亲太出色;怪我这个儿子吸了她的元气……跟舅爷无关!”
这些事情,杜预自然早就知道。吴解也好,林麓山夫妇也好,都不曾隐瞒过他。
三人又叹了一回,吴解去看望了一下林麓山,用法术给他补益了一些元气——林麓山乃是有大气运的人,一旦生病,寻常的法术就很难奏效,此之谓“劫数”乃是气运的反噬,法力药石都不怎么又用,只能靠他自己熬过去。
好在林麓山终究是熬过去了,三天之后出殡的时候,他已经能够起床。虽然身形单薄得令人担心,但在吴解的法术护卫之下,还是好好地完成了葬礼。
丹儿的葬礼非常隆重,作为一品浩命夫人,她在这个国家所有女人之中,身份尊崇程度可以排进前二十名。而林麓山则是大楚国群臣之中身份最高、最受陛下重用的,俨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他跟朝廷主流并不合拍,但好歹也是有一批支持者的。兼之他文采盖世,乃是九州七国最著名的才子,更是得到了很多民间的支持。
从抬棺出发到郊外下葬,一路上吊唁之人络绎不绝,等到最后下葬的时候,来行礼的人至少有好几百。
可是吊客虽多,真正伤心的却没有几个。当他们回城的时候,路上的好几间酒楼里面正在欢唱嬉闹,十分开心的样子。
“这必定是父亲的政敌,抓住机会来惹您生气的!”林孝小拳头捏得紧紧的,嘴里发出咯咯的声音,显然是正在咬牙发怒,“父亲不可被这些小人气坏了身体!”
“我知道,他们巴不得我现在就气死了呢。”林麓山淡淡一笑,眼中却没有半分笑意,全是悲凉之色,“这些年来,我从户部到宰相,所做的各种事情,多半都是跟他们为难的。别看他们表面上客客气气,背后不知道咒了我多少次。更抓住机会就要恶心我一下……习惯了,习惯了。”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话语之中的萧瑟之意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自从当年熊嚯之乱,朝廷之中便被那些庸碌贪鄙之辈占了主流。更糟糕的是原本将会成为国家清流的太学生们也尽数殉国,新旧交替之际断档接近十年——十年的时间,已经足够那些人经营出巨大的关系网,将朝廷和地方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使得朝廷的各项命令难以有效贯彻,也让清廉正直之土难以得到足够的上升空间。
皇帝陛下对此自然忧心忡忡,然而他本非什么天纵奇才,在不敢大挥屠刀的情况下,当真拿这些人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尽量依靠以林麓山为首的一小批清廉官员。
可他的软弱更滋长了群臣的勇气,使得他们越来越敢于使用各种鬼域手段来拖林麓山他们的后腿,也使得清流的力量始终发展不起来。
毕竟官员都是有家人的,往往还有很多亲戚朋友,有许许多多必须在乎的利益。那些小人们的势力早已盘根错节,纵然打击不到清流官员们本人,却可以影响那些他们必须要在乎的人。
在这样的压力下,很多人渐渐放弃。诸如墨工部等老臣纷纷挂冠归隐,而年轻的官员们则有越来越多和他们同流合污,唯有林麓山依然在领垩导着清流们坚持。
如今天下皆知,大楚国之所以还能保持着稳定,还勉强有一番盛世景象,在朝廷内靠的是林麓山等人的勉力支持,在财政上依靠的是繁荣的昭阳郡不断对国家输血。
“熊家真是好运气,眼看着江山不保,却靠着吴、林二家支撑了下来!”列国之中,多有这么说的。
但谁都知道,林麓山不可能长生不老,昭阳郡的也不能永远无休止地输血给国家。
眼前的盛世景象,究竟还能维持多久呢?
吴解是知道的,大概不会超过十年。
今年他已经三十九岁,按照群仙占卜的结果,大约在他五十岁前后,将有大旱席卷九州。届时昭阳郡只怕维持自身的繁荣都会很吃力,更不要说继续给国家输血了。
而林麓山的寿元也只有五十岁上下,大概就是大早期间,这位一直殚精竭虑支撑着国家的义弟,就将迎来人生的终结。
他可以肯定,林麓山在历史上必定会光芒万丈,以贤臣和才子的身份流芳千古。但他很怀疑,编纂林麓山传记的究竟会是大楚国的史官呢?还是下一个朝代的?
这些话他隐约透露了一些,林麓山倒也并不惊惶,依然从容不迫,照旧日日勤勉。
“人固有一死死有什么可怕的呢?既然还没有死那么就该为国家为百姓多做些事情。”他说,“人之一生,当如夜里的烛火。既然还能点燃,那就要发光发热,这样等到熄灭的时候,也就可以没有任何遗憾了。”
“三哥你教我的诗文之中,有八个字,我非常喜欢。”他微笑着,轻声说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对于义弟的决定,吴解不想反对。但他决定收林孝为徒,将这孩子带在身边教导。
林孝乃是半人半妖,有许多奇异之处。丹儿活着的时候,有她和祝槐在旁边看护着,各种异象都被遮掩了,但现在丹儿已死祝槐也飘然而去。若是再留在林麓山身边的话,只怕就很容易被人看出端倪。
跟着吴解的话,来来往往都是神仙中人,林孝的那点奇异也就不算什么了。
“可是我不在的话,父亲一个人岂不是更加冷清?”林孝担心地问。
“我不冷清。”林麓山笑着说,“府里佣人很多,而且我还有不少志同道合的同僚,怎么会冷清呢?”
于是吴解离开长宁城的时候,就带上了三弟子林孝。
与此同时,他将二徒弟秦静秦勉之留在了林府。
秦静已经是先天高手,武功虽然不如乔峰,但江湖经验却超过师兄很多。有他在林麓山身边保护,吴解才能放心。
回到昭阳郡之后,吴解正准备选个黄道吉日,正式收林孝入门,却得丑了师门的紧急传讯。
北方冰原之中有异象出现,速速带着几位炼罡师弟前去查探!
天书奇谭 第十一章 踏霜雪兮
九州大地的北方,是广袤的草原;草原再向北,是冰冷的大荒原;荒原再向北,便是永远覆盖着厚厚冰层,寒冷到完全不见人迹的冰原。
相传这里绝大部分的冰亘古以来都不曾融化,只是在随着岁月慢慢积累。或许最初只是薄薄的一层,但现在已经是巍巍高山——在冰原和荒原之间,是冰雪累计起来的山坡,沿着山坡上去,才是冰原。
九州大地的气候很有规矩,越向北就越冷,大荒原的冬天已经冷得可怕,号称“一口吐沫喷出去掉下来的是冰渣子……”冰原地区更是冷得超乎想象!按照那些追求刺激而不顾性命的妖兽猎人们的说法,在那鬼地方便是将一碗烧得滚烫的开水倒出来,也会一瞬间就冻成冰块。
想要在冰原活动,必须有先天境界的修为,否则根本就是找死。而且先天境界也只能在冰原外围活动,若要深入冰原内部,必须有更高的境界。相传只有修成仙体,有罡风护身、能出入青冥的飞仙,才能在冰原之中畅行无阻。
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传说罢了。按照青羊观前辈祖师们留下的笔记,即使炼罡修士,在冰原地区行动的时候也要十分小心,因为这里的很多东西对于他们都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不够小心的话,受伤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甚至常常有飞仙陨落于此,一生修行付诸东流。
当然,如果是凝元甚至于还丹境界的高人,自然就可以无所顾忌,想到哪儿就到哪儿。但那样的话,岂不就无法达到历练的目的了吗?
所以这一次来到冰原地区探查异象的,是以吴解带队的三位二十七代炼罡弟子。
吴解、安子清、易悌。
青羊观的炼罡修士自然远不止他们三人,不过其余的除了正在锦湖当代理龙君的骆瑜之外,就都是二十六代的护法弟子们。那些护法们要么是像叁云子师叔这种资深家里蹲,根本不出门的,要么就是已经在冰原地区历练过了,再来也没什么意思。
按照安子清的说法,兵贵精不贵多,有他们三个就抵得上千军万马!不过吴解觉得三个人实在还是少了点,便特地先去了一趟十万大山,找到了正在专心修炼的离枭。
离枭是十多年前,吴解代友收徒,为杜馨收下的徒弟。它本是极其罕见的上古异种,天赋能力就是操纵火焰和冻气,这些年来又专心修炼大光明教弘道正法“大日光明诀”不仅将一身戾气渐渐洗去,更突破了妖兽的极限,化去脑后横骨,从凶兽转变成了灵兽,得到了质的突破。
如今的离枭已经褪去了那身坚若精钢的羽毛和利爪尖牙,新生的羽毛十分柔软,爪子也变得修长了很多,嘴里的牙齿更是和人类没有多大分别。他早已学会说人话,只是稍稍有些拗口,大约是因为缺乏锻炼的缘故。
当吴解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雪山的山顶上苦修,冬日的阳光洒落在黑白相间的身体上,被不断吸收进去,胸口挂着的灵珠也在发光,光芒犹如有生命似的,随着它的呼吸明暗变化。
即使隔着很远,吴解也可以感觉到离枭身上那股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气息,这便是灵兽的象征,也意味着他已经踏入了炼罡境界,是飞仙一流的高手了!
“你这个徒弟很不错啊!无论天分还是刻苦都无可挑剔,比我的两个徒弟可强多了!”吴解笑着对杜馨说,“乔峰目前只是先天大成,估计要再过十年才能踏入百炼境界;秦静更不要提了,去年才刚刚以武入道……虽然他们其实也挺不错的,但和离枭真是不能比啊!”
“不是他修炼快,而是他积累深。”杜馨并不觉得吴解是在开玩笑,很认真地解释,“就算是最杰出的天地灵兽,修炼的速度也不会比人更快。九州各族之中,以修炼速度而言,人族有着绝对的优势。这些灵兽之所以能够得到功法之后突飞猛进,是因为之前就有深厚的积累。”
“如果让刚出生的灵兽和刚出生的人类一起开始修炼,除非这人类的资质很差,否则几乎不可能输给灵兽——哪怕是最高级的龙风龟麟之类,也是一样。”
吴解叹了口气,开玩笑遇到认真的,实在是最无趣的事情了!
见到师叔吴解来访,离枭显得非常高兴。而当他得知吴解要他一起去极北冰原的时候,更是高兴得跳了起来。
“我早就想去冰原看看了!”他兴高采烈地说,“祖先留下的记忆告诉我,那里有很强大的敌人,强大得让我的血液都要沸腾的敌人!如果能够跟他们好好地打一架,这辈子就没有遗憾了!”
“你怎么一直念念不忘要找强者战斗呢?”
“这是我们枭兽的本性,我们就是为战斗而生的!”
离枭的家当很简单:一颗随身携带的灵珠,几件用褪下的羽毛、爪牙粗粗拼凑起来的劣质法器,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值得收拾的东西了。
吴解看了看他的模样,摇摇头,给了他一件宽敞的白袍——这是仿照至高至圣教制作的,也正是当年大光明神教的制服。然后:肾几件杜馨专门为这位弟子打造的法器——交付给他,指点了一番用法。
这些法器除了一枚照心镜是用来守护心灵以防外魔入侵,其余的全都是攻伐厮杀的东西——能够将法力压缩起来化作利爪的拳套、能够在一瞬间将速度提高许多的护胫,能够抵挡多种法术的头盔,能够身器合一化作寒冰或者火焰的法珠……每一件东西的用法都很简单直接,正符合枭兽一族率直的个性。
离枭对这些法器爱不释手,虽然吴解告诉他“只要努力精进日后就算法宝也未尝不能得到……”但他一点都没听进去,好长一段时间都在翻来覆去地把玩这些法器,对于那位素未谋面的师傅更是充满了敬仰之情,说了许多赞美的话。
按照他的说法,自己的师傅必定是大仁大义大智大勇的盖世英雄,必定做出了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必定是打败过无数强敌的大高手……吴解瞎暗琢磨了一下,觉得杜馨似乎也配得上这样的赞美。
大光明神教虽然有脑残之嫌,但他们创造理想世界的计划的确是大仁大义的;杜馨身为两万名护法神将的统帅,即是理想世界计划的核心人物,又是金丹高手,称一句大智大勇也不为过;大光明神教的那番作为的确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当初那一战之中,她也的确打败了很多强敌……
“这么一想,你简直是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啊!”吴解由衷地赞美,“我们平时对你态度,真是太失敬了!”
“当年的护法神将两万零一号,只是一群人偶的首领罢了。人偶的首领,终究也只是人偶。不论主人的事迹多么伟大,都跟它没关系。”杜馨的语气里面没有半点难过或者得意,平淡得就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似的,“而现在的我,只是这天书世界的一个房客,用力气和智慧付房租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
这话顿时让吴解噎住,没办法接腔。
要是离枭听到师傅说的这些,不知道他心中幻想出的偶像会不会轰然崩塌呢……
吴解带着离枭一路疾驰,很快就在北周国最北方的重镇“古北。”遇丑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两位师弟。他向师弟们介绍了离枭的来历,特别强调他是那位赠送“大日光明经”的好友所收的弟子,于是两位师弟顿时就对这看起来挺憨厚的灵兽师侄多了几分好感。
基于长辈见晚辈要给见面礼的原则,两位师叔都送了离枭一些礼物。
安子清送给他的是一盒补血散,名字很俗气,却是很高级的疗伤药,最能补益因为外伤而损耗的气血,等闲修士想要得到一点都很困难。
易悌送的则是一块记录了不少剑术心得的玉简,里面全都是各种直来直去的剑势,正符合离枭的性格。
两位长辈的礼物让离枭十分喜欢,但他更加高兴的是得到了仙人们的认可——对于仙人们的向往,是各路妖怪都不能割舍的精神追求。这就像地球上那些落后地区的人们向往发达地区的生活和文化一样,乃是智慧生物的天性。
对于离枭来说,两位仙人完全没把他当作怪物,而是看做自家子侄,这才是最让他高兴的事情!
四人稍稍修整了一下,整理了行李和情报,便动身越过大草原和大荒原,一路向北进发。
此时正是冬季,大草原的北部就已经覆盖了冰雪,荒原地区的积雪更是厚得能把人给活埋了,他们在天上飞过,只见一片白茫茫,看不清草木和河流,只有那些巍峨的山脉可以作为路标,为他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炼罡修士的飞行速度很快,天色未晚,他们就看到了高耸的冰雪斜坡,比这一路上看到的任何一座山脉都更加巍峨陡峭,直耸入云,朝着北方一直绵延出去。
这就是大冰原,九州世界最寒冷的地方!
天书奇谭 第十二章 会蛩龙
一进入大冰原,四人就降下了云头,不敢再在空中飞行。
前辈们的经验一再强调,在大冰原里面绝对不要轻易飞行一一因为这里的冰雪下面,很可能隐藏着极为危险的怪物,飞行的速度太快,一不小心就会侵入它们的领地,届时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就算是来磨砺自己的修士,也不会想要在太过突然的情况下开战,所以飞行走绝对不可取的。
其实对于炼罡境界的修士来说,使用诸如缩地成寸之类法术行路,速度也并不慢,不过没有飞行方便罢了。
四人便是如此,他们用罡气将自己稍稍托起来一点,离开地面尺许,然后就用几乎人人都会的缩地法一路前行。乍看上去他们似乎只是在冰面上不急不慢地行走,其实每一步都会跨出十丈以上,以此速度,一日也能行得两三千里。
按照前辈所记,大冰原约摸有九州一半广阔,向北六千里,便会到达玄冰绝壁,玄冰绝壁无人能越,绝壁之外究竟什么模样,也没有人知道。
昔日大光明神教倒是有闲得蛋疼的金丹高手不去飞升而去试着越过玄冰绝壁,也不知道花了多少精神费了多少物力,最后好不容易越过去,却发现眼前一闪,已经回到了九州之中,地点居然还很靠近号称“天下中央”的长安城。
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其余几边的地极之处,所以当时大光明神教的众人判断这个世界并不真的广袤无垠一一由此他们才有了底气,实行那改天换地,化人间为天堂的宏大计划。
当然,结果还是失败了……
吴解他们此行的目标是查看这极北冰原里面究竟出现了什么异象,所以他们走的并不是直线,而是一个半圆。
以他们抵达冰原的那一点为圆心,以他们能够探查的极限距离为半径,画了一个半圆。
一个半圆走完,理所当然没有看到任何特别,于是他们将距离再增加一倍,继续沿着半圆形的路径在冰原上搜寻。
这样的方法效率的确是有点低,可却是最稳妥的,可以保证无论出现什么异象,都绝对不会逃脱他们的搜查,确保搜查的效果。
像这样把整个大冰原搜查一圈,估计至少需要半个月。不过门派的命令并不紧急,所以他们不在乎多花点时间……对于仙人来说,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一天时间很快就在跋涉中结束,当夕阳缓缓落下地平线的时候,四人停了下来,施法制造了一间冰屋栖身。
炼罡修士并不需要每天睡眠,可黑夜是很危险的,那会大大增加冰原之中某些凶悍妖物的攻击性,甚至于增强它们的力量。吴解等人并不打算作无谓的战斗,所以他们宁可休息一下。
离枭自告奋勇地守夜,对于他来说,白天和黑夜并没有什么分别,甚至于在黑夜之中,他的状态会更好,
黑夜对人类不利,但对他来说可不一样一一纵然他已经修炼有成,但种族天赋并不会因此消失,身为上古异种的著名凶兽,离枭原本就更擅长在黑夜中搜索和战斗!
冰原上的夜晚特别的寒冷,即使有防寒的冰屋,也能感觉到寒气在慢慢渗进来。吴解他们不得不保持着罡气护体,以免被活活冻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