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抗战雄军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对面千里
国军当时一共有10个战区,最重要的当然是拱卫大武汉的第9战区,第9战区拥有超过50个师的庞大兵力,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央系的嫡系部队,此外,军委会直辖的第18军、第26军和第5军也在这个战区,但随着安庆被收复,第9战区已经没有了和日军交界的地方,在以后的战斗中,九战区的部队想立功,恐怕很难了。
除此之外,就是国军第3战区了,这个战区的作战区域为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以及浙江、江西、福建等区域,直接将日军控制的南京和上海笼罩起来,在抗战形势大为好转的情况下,第3战区国军的兵锋将直至日军的要害。
1940年3月29日,中国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公布了第3战区的作战序列,顾祝同继续担任战区司令长官,许鸣为副战区司令长官,下辖5个集团军,分别为:
刘建绪第10集团军,辖陶广第28军、宣铁吾第91军。
陈仪第25集团军,辖刘广济第100军及直属之王继祥新编第28师。
上官云相第32集团军,辖王敬久第25军,陈安宝第29军。
唐式遵第33集团军,辖陈万仞第21军,郭勋祺第50军。
许鸣第37集团军,辖王耀武第74军,黄百韬新编第2军,方先觉新编第12军。
此外,叶挺新编第4军也归入第3战区管辖,在安徽南部及苏北一带展开游击作战。
这个时空里面,没有发生“黄桥事变”,也没有了“皖南事变”,国共双方尽管有摩擦,但均保持了克制,内讧只会在失败和不利的局势下才容易引发,在抗战形势一片好转的情况下,没有那个势力会在这个时候挑起战火,干那些同室操戈、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了。
1940年的3月29日,许鸣登上了特别军车,离别他的妻子还有家人,从武汉出发,过浙赣铁路,赶赴,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所在地,江西上饶,许鸣在这里,将开始他新的征程。





抗战雄军 第355章 初到贵地
上饶古城信州,自古以来就是江西通往苏杭等地的要道,有“八方通衢”、“豫章门户”之称,浙赣铁路通车后,上饶更是其中杭州到南昌之间最重要的战略要地。
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原本在衢州,1938年浙赣会战后,迁移到江西上饶,最近的冬季攻势中国军队收复了衢州,但司令长官部依然留在了这里, 3月30日,许鸣只是带着几个随从,乘坐特别的军用列车,到达了上饶车站。
许鸣刚刚下了列车门,白色的站台上一群身着高级将服的军官就迎了上来,中间的一位,大约40多岁,中等身高,圆脸隆鼻,身批一件墨绿色的大衣,正是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
许鸣见顾祝同亲自前来迎接,赶快快步上前,然后立正敬礼,顾祝同深受老蒋信任,军中人缘极好,许鸣可不敢托大。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顾祝同笑呵呵地握着许鸣的手,“有了许鸣,三战区的局面将焕然一新矣。”
许鸣的老熟人,第28军军长陶广道:“我们这里的局面是要一新,不过小鬼子那里可要寝食难安了,已经有情报传来,日本人准备在杭州新建第15军,准备来迎接你老弟。”
“那我们可不能让小鬼子失望,哪天我们抽空干掉他们一两个师团,让他们早死早投胎。”许鸣也不再拘谨,他的级别和战功在此,不必要过分小心。
“好!千里说得好,以后战区的军政事宜就由许副司令长官全权处理。”顾祝同握着许鸣的手不放,继续道:“以后许副司令长官有什么意见,就是我的意见,也是委员长的意见,有谁不同意,不要来找我,找委员长!”
几乎是一见面,顾祝同就当面将军政大权交给了许鸣,不过众人并未觉得不妥,半个月前,三战区众将就知道了许鸣的任命,随着中日战场形势的巨变,三战区重要性大幅度升高,老蒋派许鸣这样的名将来三战区,绝不是担任顾祝同下属的,而是要主导新形势下的浙赣局面,很有可能,国军的战略反攻从第三战区开始。
接下来,顾祝同替许鸣引见各个将领,因为第3战区的冬季攻势刚结束,部分将领不在上饶,今天在这里的,主要是第10集团军和第33集团军的大部分高级军官,而上官云相的第32集团军,还有王耀武的第74军均在龙游、金华一带,防止日军反击,要等战局趋于稳定,他们才能回上饶面见许鸣。
众人一通寒暄,因为临近傍晚,顾祝同安排了接风酒宴,设在司令长官部的军官食堂,期间,顾祝同和几个集团军司令分别将下属团长以上的军官一一介绍。
这些军官,就没有年纪比许鸣小的,第3战区是个大杂烩,有四川的部队,有湖南的湘军,也有中央旁系和中央嫡系的人马,也就是顾祝同这个八面玲珑的角色在糊弄着局面,要是其他的司令长官还真玩不转。
整整一天,许鸣都在这种觥筹交错和客套寒暄中度过,在热闹和嘈杂的宴席中,许鸣却感到一种不知道是无奈还是失望的感觉,三战区刚刚打了一仗,这里却是搞得像过年一样,丰盛的菜肴、香浓的美酒,还有穿梭其中的勤务兵,这些目前尚有战斗的状况是格格不入的。
不过今天的宴会是给他本人接风,许鸣自然不能表现出不喜或者敷衍的表情,相反,他压抑着心中的感觉,与众人谈笑风生。
不过许鸣酒量一向不佳,顾祝同见许鸣很有醉意,便安排一个手脚麻利的勤务兵将许鸣搀回住所。
安排许鸣的住所在司令长官部,为了安全方面的考虑,第3战区的司令部不在城里,在城郊西南枫岭头,这里不仅交通便利,离铁路线也很近,旁边驻扎着三战区的直属第67师。
三月份的上饶半夜已经尚有寒意,冷风一吹,许鸣感到清醒了一点,朦朦胧胧间,他看到不远处一幢乳白色的别墅,通往那里道路由鹅卵石铺成,旁边雕栏玉砌,奇石林立,路边还有池塘和假山。
许鸣揉了揉眼睛,这是一幢典型民国风格的别墅,檐口、墙面用青砖白瓦建制,地面用大理石铺砌,每隔10余米竖立着一个马灯,发出蓝色的光芒。
许鸣如果不是来这里指挥作战的,而是到这里过日子或者度假的,这将是一个完美的住处。
里面有个浴水池,许鸣脱掉衣服在里面泡澡,勤务兵过来替他搓背,许鸣一直不大习惯别人这种伺候方式,在安庆和衡阳期间,他都有个一段没有打仗的日子,当时他的日常洗刷住行基本不用别人。
不过许鸣今天没有拒绝勤务兵,对于勤务兵来说,能亲自服侍许鸣这样的将军是一个很荣耀的事,不用他帮忙,反而让别人无所适从。
“你叫什么名字?”热气腾腾的浴水池里面,许鸣和勤务兵聊上了天。
“报告副司令,我叫刘双庆。”
“随便说说,不要再说报告了,你家是哪里的?”
“德兴的。”
“你家里…”
闲谈了一会,许鸣问道,“这里顾长官,还有其他几个司令住的都有这么好吗?”
“没有咧,顾司令住的地方没有您好,你这里是以前谭老爷家的住宅,打仗的时候,顾司令把这里当成司令部。”
刘双庆说的谭老爷,是上饶著名的文人谭嵩龄,于1931年逝世。
“那这里以前是谁住?”
“这里以前没人住咧。”刘双庆接着说起一个传言,“以前说委员长要来,顾长官让人准备了这里。”
许鸣无奈地苦笑,怪不得这个地方如此豪华,是给老蒋准备的,现在他住进去了,也不知道有没有问题。
“你还没吃饭吧,你过后去要一份夜宵,就说我要的。”刚才在外面冷风一吹,现在泡了个热澡,许鸣感到身体十分的舒服。
“报告副司令,我一会到外面吃…”
刘双庆最终还是叫了一份夜宵,过会赵志他们回来,有人在外面执勤没有吃饭,许鸣又叫刘双庆多叫了几份。
这也是许鸣的御下之道,千万不要忽视身边的小角色,历史上很多名人就是失败在这上面,对于这种身边的人,不能给他们贪污腐败、徇私舞弊人的机会,但也要在小事上给一些帮助,可以说这是一种小恩小惠,但在这些“小角色”的心里边,这种小恩小惠往往能大大增强他们对自己的忠诚度。
醉酒过后又清醒过来,许鸣反而睡不着觉,在柔软舒服的大床上,他在考虑第3战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他要进行的改变。
这个战区的人际关系极其复杂,民政民生事宜虽然不要许鸣来操心,但也要十分注意,民政和军政在战争期间是分不开的。
三战区部队的番号很多,编制也很大,但有许多没有战斗力的架子部队,像川军,有的一个连只有四五十人,报到上面都是一百多人的满编,这些部队里面,存在严重的吃空饷问题。
至于部队的训练水平,武器装备,军官素质,全部都不能适合新形势下的要求,在今年或者以后,中国军队将要逐渐转入反攻,靠目前部队的水平是无法完成这个重任的。
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许鸣升了个懒腰,叫道:
“刘双庆。”
“到!”
“带我去见顾长官!”




抗战雄军 第356章 第三战区
顾祝同见许鸣一大早就跑来,赶快亲自将他迎接进来,顾祝同住的地方是一个公寓,环境和设置虽然不错,但比起许鸣那个豪华别墅,还是差了不少。
“千里,你果然是个急性子,旅途困顿,你可以休息几天。”
“顾长官,心里还有很多事情不踏实。”许鸣说话一向不转弯抹角,直接就将今天来的意图说明。
“千里,先吃早饭吧,吃完咱们弟兄慢慢说。”
许鸣来得果然够早,4月份本来就天亮得早,许鸣更是蒙蒙亮就来了,到顾祝同这里才刚刚5点半。
“顾长官,昨天晚上住的地方实在不行,那可是您给委员长准备的,我怎么可以住那里呢。”许鸣吃完早饭,就迫不及待地道。
顾祝同笑呵呵地道:“千里,你要是去年来,是住不到这里的,去年委员长准备要我们反攻,要亲临上饶这里指挥,后来你在广西打起来了,委员长也就没有再来这里的打算。”说完,又加上一句:“千里,没有问题的,委员长知道这个事情。”
“么,我住哪里老蒋还管?”鸣心里咯噔一下,顾祝同善于察言观色,笑道:“上个月我去南昌聆听委员长指示的时候,委员长说过这个事,说你在武汉的房子不适合,那里还是原来日本人住的…”
许鸣在武汉的住宅是原来日本军官在武汉租界的公寓,日军在武汉租界的级别一向不高,这个公寓自然是不算突出。而且那里还是日式风格,许鸣总感觉别扭,无意中和林浅予说起过,宋美龄一向关心主要将领的家庭生活,就把林浅予问了出来,然后和老蒋说起了这事。
但是武汉已经是中国事实上的首都,全国各地的高官达人、行政机关都驻扎在这里,特别是老蒋住的半山庐周围,那可是用钱也买不到的地段,上个月蒋介石在南昌召开第3战区、第9战区军事会议,部署两个战区在浙赣线的反攻,接见顾祝同的时候老蒋就说过这事。
许鸣感到啼笑皆非,看来有的话在家里面也不能乱讲,女人毕竟是藏不住秘密的,他找了另外一个借口,“顾长官,凛冽的寒风下,才有翱翔的鹰群,生活过的太好,只会消磨人的意志,还是请您给我换个地方吧。”
顾祝同见许鸣执意如此,也就依了他,“千里,好吧,在古树头还有一个公寓,是早先苏联顾问在这里住的地方,苏联顾问回国后这里空了出来,你就住那里吧,条件一般,不过离我这里也近,以后咱们交流也方便。”
住所的事情告一段落,许鸣今天来的主要目的可不是这个,他接着问道,“顾长官,我们战区管辖范围极广,从最西北的池州到东北的绍兴,作战范围超过2000里,战区各个集团军分割在如此广泛的战场,是怎么协同作战的?您在指挥他们的时候,军令能及时传达吗?”
顾祝同哈哈大笑,“千里,那几个部队,不要说2000里,就是200里、20里也搞不到一块去,我也不指望他们打成什么样,划一块作战区域,让他们各打个的,有了问题我再想办法。”
这简直是没有指挥,如果战事规模不大还可以应付,像邕宁会战这种规模是决计不成的,当然许鸣也知道想把这些川军、湘江还有中央军捏合到一块去,那是神仙也办不到的事,这种事老蒋做不到,顾祝同做不到,他许鸣也做不到。
“顾长官,那各个部队的情况怎么样,我在武汉就听说,他们…他们的军纪有些问题,还有的部队在…”
许鸣尚未说完,顾祝同就知道他的意思,“吃军饷是吧,哎,千里,这个是没办法,其实不仅是地方部队,就是中央部队,也有吃兵饷的。”说到这,顾祝同的眉头皱了起来,“千里,这个事情千万不要太管,这些顽疾都几十年了,你要改,会得罪一大批人!有的人,干正事没有本事,捣起乱来那可是招招见血。”
“可部队不加以改善,如何可以反攻日军!”
“千里,这些部队本来就不是用来反攻的,很多都没有人要,像川军,一战区不要,二战区不要,五战区有一点,剩下的,除了咱们战区还有哪个战区敢收呀,你总不能让他们回四川,回湖南吧,那样全国一致抗日的局面像什么样子了!”顾祝同无奈地道。
原来是这样,许鸣彻底没了脾气,抗战初期的川军确实有很多问题,即便是王铭章这样壮烈殉国的将军,他在战役中起的表现真论起来也是一般,其余的,像娘子关战役中曾万钟的第3军、桐城和舒城战斗中杨森的第20军、岷山之战中王陵基的第72军,表现都极不理想。
历史上四川对中国抗战的贡献是极大的,单单是兵员就提供了300万以上,上百万川军将士鲜血流淌在祖国的大地上。但这种贡献和当时紧迫的局势分不开的,武汉失守,长沙、南昌危在旦夕,中国能依靠的只有大四川,四川几乎以一省之力,替命悬一线的中国军队输血。
但这个时空,湖南湖北,还有江西广东都完整地在国民政府手中,四川的重要性被大大降低了,反而四川部队在抗战中不佳的表现更惹人注目。
和顾祝同谈了一上午,许鸣印证了他的担心,第3战区的部队问题极多,根本不可能担负起战略进攻的重任,必须要加以整改,但是整改的话,又会有一大堆问题。
这些问题显然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谈了一个上午,中午许鸣就在顾祝同的公寓混了一顿,然后许鸣没有午休,就直赴司令长官部,去了解司令部里的具体情况。
顾祝同派出他的副官,也是他的机要秘书带许鸣了解,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有完善的下属机构,主要分为六处三部,“六处”分别是参谋处、机要处、副官处、总务处、交通处、干部训练处,“三部”是政治部、兵站总监部、军法执行监察部。此外,还有军监局、第三宣导组、红十字会医院、荣军管理处等部门。
战区下面还有被服厂、粮库、酒精厂、省级贸易联合办事处等辅助机构。
这些办公厅的住所都是借用民居,把民房都隔成几个小间,有的内容相同的办事人员挤在一个房子里办公,像机要处,就和长官办公室、随从室、收发监印室、卫生室、会客室在一个房子里。
其他的部处也差不多,许鸣见了大为不满,这些人住的地方都不错,办公的条件一塌糊涂,这谁还有心思办公!此外,这么多人,也大大增添了保密工作的难度,当然,许鸣的办公地点是一个环境良好的楼房。
本来许鸣想检查工作的,现在也不想了,他发布了来第3战区的第一道命令。
“立刻安排下去,所有部属人员,除极紧急的事务外,全部来新建房屋!”




抗战雄军 第357章 兵员(1)
三战区的各级人员马上知道了许鸣办事的特点,那就是有计划、有步骤,然后立刻执行,当天下午,许鸣就把几个部处的头头召了过来,亲自安排此事。
“副司令,能不能找些67师的士兵们帮帮忙,刚刚会战结束,这里还有不少事情要…”,军监部的连瑜敏上校提出了建议。
“有什么事情?仗打完了就没了事情!每个部门留一个人,其余全部给我干活!”许鸣眼一瞪。
第三战区的机关人员一贯散漫惯了,司令长官又是好脾气的顾祝同,有许多人一直是在混日子,这下碰到了许鸣,整整一个星期,除了医院的医生外,司令部里的500多号人全部被许鸣发配到工地里建房子。
机要处的秘书满头大汗地在抹灰,兵站总监的刘上校腆着肚子在搬砖,远处呼哧呼哧来了一队人马,是参谋处的几个作战参谋、后勤参谋在吃力地拉着一个大板车,大板车上,堆着高高的木头,这些是用来架梁的。
到了一个土坡上面,参谋们前拉后退,向上面进发,突然,可能是几人用力不均,大板车翻倒在地,几个参谋赶快行动敏捷地跑路,只留下骨碌碌转的车轮和到处翻滚的木头。
二个执勤的士兵实在忍不住,捂着嘴笑,参谋处处长腾微平眼睛瞪过去,两个士兵赶快弯着腰跑开。
这些机关人员,有的是军校毕业直接调派到司令长官部来,有的是托人拖关系,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没干过体力活,现在被许鸣搞来修房子,还不许士兵帮忙,心里难免是不满的。
可有人一看,司令长官顾祝同也拿着一条麻线在放灰,众人只能把怨言放到肚子里。
“大家用点力气啊,都是为自己干活,建好了,以后每个部门一个办公的房子。”顾祝同已经把石灰放完,扯着嗓子在叫起来。
众人的动作又加快起来,抹灰的抹灰,搬砖的搬砖,几个参谋,又重新拉起了大板车…
许鸣没有在现场,他在第67师的驻地视察这个师的情况,他的手下已经有了战区所有部队的人事、装备等相关资料,也听取了部分秘书处和机要处的一些汇报,但太祖说得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的问题,不仅要自己亲自去看,还要反复考证。
67师可以算是三战区为数不多的中央军,曾隶属于国军王牌部队第18军,南京保卫战后,该师被配属到第32集团军,武汉会战结束后,67师被调配到第86军,在冬季攻势期间,这支部队参与了收复衢州的战役,并脱离第86军编制,该属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直属。
师长莫与硕,是黄埔二期,一直受陈诚栽培,正在向许鸣介绍67师的情况。
“…收复衢州及兰溪的战斗中,我师伤亡官兵500余人,其中军官70余人,最高牺牲者为199团王传钟中校营长,共毙伤敌军300余人,俘敌一名…目前我师有官兵9852人,其中军官751人,需补充士兵3755人,军官217人…我师现有巩造中正式步枪2145支,防捷克轻机枪216挺,二四式重机枪41挺,另有仿博福斯75毫米山炮8门…”
莫与硕对他的部队极为熟悉,将67师的情况尽可能详细地介绍,67师确实是第3战区的一张王牌,从部队编制到武器装备均是战区数得着的,许鸣在视察中还刻意看了下这支部队的内务情况,士兵宿舍的卫生情况、个人物品的整理都相当出色,内务往往是一支部队的窗口,能够反映部队的风气。
这支还有另外一个很突出的优点,那就是财政公开,那是第18军优良的传统,许鸣看到黑板上各项公开的支出,赞赏地点了点头。
“莫师长,根据你的介绍,现在67师有两个较大的问题,一个是部队缺员较多,特别是军官尤其缺乏;还有一个是火炮太少,部队只有8门山炮,而且每个师只有半个基数的炮弹。”
“许副司令,我已经多次打过报告,陈长官都同意了,但兵员就是补充不过来,在去年整整一年,我们师只补充了500多人,刚刚够这次消耗的;还有火炮,这个…”莫与硕说到火炮说不出话来,火炮各个部队都严重缺乏,第67师算好的,很多地方部队一门火炮都没有,靠一些迫击炮支撑场面。
“莫师长,你说的我知道了,七天之后,你来司令部找我,我给你答复。”
许鸣没有直接回复莫与硕,这两个事情对莫与硕来说很难办,但对许鸣也不过是一句话或者一个报告的事情,但他还要考虑其他部队,像方先觉和黄百韬的部队刚刚扩建,兵员和武器也很缺乏,这些缺乏的人员、装备必须统一计算,然后统一补充。
“多谢许副司令!”虽然许鸣没有直接答应,莫与硕还是一个敬礼,“副司令,第67师,还请您给予指示。”
许鸣本不打算说什么,现在各个部队的问题他还有了解清楚,即便是67师,今天来也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但莫与硕语调真诚,许鸣也不能让人失望。
“莫师长,67师从是从北伐战争的铁火中成长起来的,淞沪会战,蔡旅长(蔡丙炎)光荣战死,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你们部队的情况,我很满意!”许鸣首先表扬了67师一通,接着道:“但是根据新形势下的要求,所有的部队还必须要提高,我刚才看了你们部队的训练安排,是不是可以增加越野行军的强度,还有,夜战练习、部队侦查、搜索练习我个人认为也要系统化和标准化,至少达到与日军相同之水准…”
许鸣说了几个重点,莫与硕和67师的各个军官赶快记下,看着办事认真负责、对自己一脸诚恳的莫与硕,谁会想到原来的时空中,这位在抗战胜利后疯狂接收,盗卖军火,最终被蒋介石亲自下令枪决。
1...140141142143144...167
猜你喜欢